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2.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2a b+B.2a C.12a D.1 23.如果a=32+,b=3﹣2,那么a与b的关系是()A.a+b=0 B.a=b C.a=1bD.a>b4.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 )A.BC=AC B.CF⊥BF C.BD=DF D.AC=BF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4,3),点D是边OC上的一点,点E在直线OB上,连接DE、CE,则DE+CE的最小值为()A.5B7+1C.5D.24 56.为了解我市八年级10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对其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B.本次调查采用的是普查C.样本容量是500名学生D.10000名学生是总体7.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A .射击一次,中靶B .12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C .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D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8.反比例函数3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1,-3)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9.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 .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二、填空题11.在不透明的口袋中有若干个完全一样的红色小球,现放入10个仅颜色不同的白色小球,均匀混合后,有放回的随机摸取30次,有10次摸到白色小球,据此估计该口袋中原有红色小球个数为_____.12.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6只红球,1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只球.摸出的是红球的可能性_____摸出的是白球的可能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1=110°,则∠α= .14.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AB DC ==,BD 平分ABC ∠,BD CD ⊥,则AD BC +等于_________.15.如图,点A 是一次函数13y x =(0)x ≥图像上一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l ,点B 是l上一点(B 在A 上方),在AB 的右侧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反比例函数ky x=(0)x >的图像过点B 、C ,若OAB ∆的面积为8,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16.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5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如表: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是_____. 17.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若DE =2,则AB 的长为_____. 18.若分式方程211x m x x-=--有增根,则m =________. 19.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B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___.20.如图,在□ABCD 中,AB =7,AD =11,DE 平分∠ADC ,则BE =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1=∠2,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2.自2009年以来,“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享誉全国.“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所描绘的就是我市发达的油菜种植业.为了解某品种油菜籽的发芽情况,农业部门从该品种油菜籽中抽取了6批,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表:批次 1 2 3 4 5 6 油菜籽粒数 100400800100020005000发芽油菜籽粒数 a 318 652 793 1604 4005 发芽频率0.8500.7950.8150.793b0.801(1)分别求a 和b 的值;(2)请根据以上数据,直接写出该品种油菜籽发芽概率的估计值(精确到0.1); (3)农业部门抽取的第7批油菜籽共有6000粒.请你根据问题(2)的结果,通过计算来估计第7批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时的发芽粒数.23.先化简:22241a a a a a+--÷-,再从﹣1、0、1、2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24.如图,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经过第二象限内的点(1,)A m -,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2.若直线y ax b =+经过点A ,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上另一点(,2)C n -.(1)求反比例函数ky x=与直线y ax b =+的解析式; (2)连接OC ,求AOC ∆的面积;(3)不等式0kax b x +-≥的解集为_________(4)若()11,D x y 在ky x=(0)k ≠图像上,且满足13y ≥-,则1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5.如图,已知△ABC .(1)画△ABC 关于点C 对称的△A′B′C ;(2)连接AB′、A′B ,四边形ABA'B'是 形.(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或正方形) 2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CD ⊥x 轴于点D ,且OA =OD . (1)求点A 的坐标和m 的值;(2)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m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的动点,若S △CDP =2,求点P 的坐标.27.如图,在▱ABCD 中,BC =6cm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边运动到点A ,点F 从点B 出发沿BC 边向点C 运动,点E 的运动速度为2cm /s ,点F 的运动速度为lcm /s ,它们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EF ∥AB .28.如图,在ABC ∆中,90ABC ∠=︒,BD 为AC 的中线,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过点A 作BD 的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在AF 的延长线上截取FG BD =,连接BG 、DF .(1)求证:BD DF =; (2)求证:四边形BDFG 为菱形;(3)若13AG =,6CF =,求四边形BDFG 的周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如图,(1)∵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AB∥CD,∴∠ABC+∠BCD=180°,又∵∠BAD=∠BCD,∴∠BAD+∠ABC=180°,∴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在四边形ABCD中,AO=CO,BO=D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四边形ABCD可能是等腰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综上所述,上述四组条件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3组.故选C.2.A解析:A【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详解】A22+a bB2a|a|,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1223=a a=,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3.A解析:A【分析】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得到a2),从而得到a与b的关系.【详解】2),∵a而b2,∴a=﹣b,即a+b=0.故选:A.【点睛】﹣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D【详解】解:∵EF垂直平分BC,∴BE=EC,BF=CF;∵CF=BE,∴BE=EC=CF=BF;∴四边形BECF是菱形.当BC=AC时,∠ACB=90°,∠A=45°,∴∠EBC=45°;∴∠EBF=2∠EBC=2×45°=90°.∴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CF⊥B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BD=D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当AC=BD时,无法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对角线性质得到DE+CE的最小值=CF,再利用菱形的面积列出等量关系即可解题.【详解】解:如下图,过点C作CF⊥OA与F,交OB于点E,过点E作ED⊥OC与D,∵四边形OABC是菱形,由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知EF=ED,∴DE+CE的最小值=CF,∵A的坐标为(4,3),∴对角线分别是8和6,OA=5,∴菱形的面积=24,(二分之一对角线的乘积),即24=CF×5,解得:CF= 24 5,即DE+CE的最小值=24 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图形中的最值问题,中等难度,利用菱形的对称性找到点E的位置并熟悉菱形面积的求法是解题关键.6.A解析:A【分析】由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故A正确;B、本次调查是抽样调查,故B错误;C、样本容量是500,故C错误;D、八年级10000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故D错误;故选:A.【点睛】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7.C解析:C【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A .射击一次,中靶是随机事件;B .12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是随机事件;C .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D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 故选:C . 【点睛】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8.D解析:D 【解析】 【分析】通过反比例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对A 选项做出判断;通过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增减性、对称性可对其它选项做出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点()1,3-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3y x=-,故A 是正确的; 由30k =-<,双曲线位于二、四象限,故B 也是正确的; 由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反比例函数3y x=-关于y x =对称是正确的,故C 也是正确的,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0k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在同一象限,不具有此性质,故D 是不正确的, 故选:D . 【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0k <时,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轴对称图象,y x =和y x =-是它的对称轴,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A解析:A 【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10.A解析:A【分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项正确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项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此项错误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此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掌握理解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20【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根据摸取30次,有10次摸到白色小球结合概率公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则有=,解得,x=20,解析:20【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根据摸取30次,有10次摸到白色小球结合概率公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则有1010x=1030,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根.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和概率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概率的求解方法以及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大于【分析】分别计算出摸出的是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的大小进行判断.【详解】解:从中任意摸出1只球.摸出的是红球的概率=,摸出的是白球的概率=,所以摸出的是红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的解析:大于【分析】分别计算出摸出的是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的大小进行判断.【详解】解:从中任意摸出1只球.摸出的是红球的概率=67,摸出的是白球的概率=17,所以摸出的是红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的是白球的可能性.故答案为:大于.【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率的意义,以及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B=∠D=∠BAD=9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D′=∠D=90°,∠4=α,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1=∠2=110°,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计算出∠解析:02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B=∠D=∠BAD=9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D′=∠D=90°,∠4=α,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1=∠2=110°,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计算出∠3=70°,然后利用互余即可得到∠α的度数.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B=∠D=∠BAD=90°,∵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B′C′D′,∴∠D′=∠D=90°,∠4=α,∵∠1=∠2=110°,∴∠3=360°﹣90°﹣90°﹣110°=70°,∴∠4=90°﹣70°=20°,∴∠α=20°.故答案为20°.14.3【分析】由,平分,易证得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又由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易证得,然后由,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则可求得的值,继而求得的值.【详解】解:∵,,∴,,∵平分,解析:3【分析】由//AD BC ,BD 平分ABC ∠,易证得ABD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1AD AB ==,又由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易证得2C DBC ∠=∠,然后由BD 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30DBC ∠=︒,则可求得BC 的值,继而求得AD BC +的值.【详解】解:∵//AD BC ,AB DC =,∴C ABC ∠=∠,ADB DBC ∠=∠,∵BD 平分ABC ∠,∴2ABC DBC ∠=∠,ABD DBC ∠=∠,∴ABD ADB ∠=∠,∴1AD AB ==,∴2C DBC ∠=∠,∵BD CD ⊥,∴90BDC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90DBC C ∠+∠=︒,∴260C DBC ∠=∠=︒,∴2212BC CD ==⨯=,∴123AD BC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5.【分析】过作轴于,交于,设,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设,则,,因为.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作轴于,交于.∵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163 【分析】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设2AB a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BE AE CE a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因为B .C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AB x ⊥轴∴CD A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 AE CE ==,设2AB a =,则BE AE CE a ===,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 ∵B ,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12()33x x a x a x a ⎛⎫⎛⎫+=++ ⎪ ⎪⎝⎭⎝⎭, 解得32x a =, ∵112822OAB S AB DE a x ∆=⋅=⋅⋅=, ∴8ax =, ∴2382a =, ∴2163a =, ∵211222ABC S AB CE a a a ∆=⋅=⋅⋅= 163= 故答案为:16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关键.16.720【分析】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再乘以1200即可得.【详解】由表可知,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为则(人)即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解析:720【分析】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再乘以1200即可得.【详解】由表可知,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占比为7914100%60%50++⨯=⨯=(人)则120060%720即估计该校12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是720故答案为:720.【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的数量,理解题意,掌握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7.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AB=2DE,∵DE=2,∴AB=4,故答案为:解析: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AB=2DE,∵DE=2,∴AB=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18.-1【分析】首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增根求出m的值.【详解】解:解方程可得:x=m+2,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1,即m+2=1,解得:m=-1.故答案为:-1【解析:-1【分析】首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增根求出m的值.【详解】解:解方程可得:x=m+2,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1,即m+2=1,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增根的概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9.【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H为AB的中点,从而求得OH的长.【详解】∵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24,∴AB==6,∵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H为AB的中点,从而求得OH 的长.【详解】∵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24,∴AB=244=6,∵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H为AB边中点,∴在Rt△AOB中,OH为斜边上的中线,∴OH=12AB=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4【解析】解:∵DE 平分∠ADC,∴∠ADE=∠CDE,∵▱ABCD 中AD∥BC,∴∠ADE=∠CED,∴∠CDE=∠CED,∴CE=CD,∵在▱ABCD 中,AB=7,AD=11,解析: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CD=AB=7,BC=AD=11,∴BE=BC-CE=11-7=4.三、解答题21.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易证∠DAC=∠AC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D ∥BC ,AB ∥CD ,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题解析:证明:∵∠1+∠B+∠ACB=180°,∠2+∠D+∠CAD=180°,∠B=∠D ,∠1=∠2, ∴∠DAC=∠ACB ,∴AD ∥BC ,∵∠1=∠2,∴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2.(1)85a,0.802b ;(2)0.8;(3)4800【分析】(1)用油菜籽粒数乘以发芽频率求得a 的值,用发芽油菜籽粒数除以油菜籽总数即可求得b 的值.(2)观察大量重复试验发芽的频率稳定到哪个常数附近即可用哪个数表示发芽概率. (3)用油菜籽总数乘以发芽概率即可求得发芽粒数.【详解】(1)1000.85085a =⨯=,16040.8022000b ==; (2)∵观察表格发现发芽频率逐渐稳定到0.8附近,∴该品种油菜籽发芽概率的估计值为0.8;(3)60000.8=4800⨯,故估计第7批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时的发芽粒数为4800.【点睛】本题考查统计与概率,解题关键在于信息筛选能力,对频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23.1a 2--,当1a =-时,原式1=3【分析】 本题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结合平方差以及提公因式法将题目化简,然后从1-、0、1、2中选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 原式2(1)1111(2)(2)22a a a a a a a a a +--=-⨯=-=-+---, 由已知得:若使原分式有意义,需满足0a ≠,20a a -≠,240a -≠,即当0a =、1、2、2-时原分式无意义,故当1a =-时,原式11123=-=--.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对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等运算法则的运用,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24.(1)4y x -=;22y x =-+ (2)3 (3)1x ≤-或02x <≤ (4)43x ≥或x <0 【分析】(1)根据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k ;求出k 后利用交点C 即可求出一次函数 (2)利用割补法即可求出面积(3)根据A ,C 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求解;(4)先求出3y =-时,43x =,再观察图像即可求解. 【详解】(1)∵点(1,)A m -在第二象限内,∴AB m =,1OB =,∴122ABO S AB BO ∆=⋅=即:1122m ⨯=,解得4m =, ∴(1,4)A -,∵点(1,4)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上, ∴41k =-,解得4k =-, ∵反比例函数为4y x -=, 又∵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像经过(,2)C n -, ∴42n--=,解得2n =, ∴(2,2)C -,∵直线y ax b =+过点(1,4)A -,(2,2)C -,∴422a b a b =-+⎧⎨-=+⎩解方程组得22a b =-⎧⎨=⎩, ∴直线y ax b =+的解析式为;22y x =-+;(2)24y x =-+当0y =时,220x -+=,1x =,∴22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设直线22y x =-+与x 轴的交点为E ,则1OE =∴AOC AOE COE S S S =+11141222=⨯⨯+⨯⨯ 3=(3)由题:k ax b x+≥ 由图像可知:当1x ≤-或02x <≤时,符合条件;故答案为:1x ≤-或02x <≤;(4)3y =-时,43x =,结合图像可知:当13y ≥-,则1x 的取值范围是43x ≥或x <0. 故答案为:43x ≥或x <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综合性较强,但只要细心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5.(1)见解析;(2)平行四边形.【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三角形即可;(2)由对称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1)如图,△A′B′C 即为所求;(2)如上图,由题意可得△ABC ≌△A′B′C ,∴AC =A′C ,BC =B′C ,∴四边形ABA'B'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称图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6.(1)(-2,0);8 (2)(1,8)或(3,83) 【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1||2CDP P C S CD x x =⨯⨯-△,即可求解. 【详解】解:(1)对于一次函数2y x =+,令0x =,则2y =,令0y =,则2x =-, 故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2), OA OD =,故点(2,0)D ,则点C 的横坐标为2,当2x =时,24y x =+=,故点(2,4)C ,将点C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得:42m =, 解得:8m =,故点A 的坐标为(2,0)-,8m =;(2)1142222CDP P C P S CD x x x =⨯⨯-=⨯⨯-=, 解得:3P x =或1,故点P 的坐标为(1,8)或8(3,)3.【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当有两个函数的时候,着重使用一次函数,体现了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27.t =2【分析】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BF =tcm ,AE =(6﹣2t )cm ,由EF ∥AB ,BF ∥AE 可得出四边形ABFE 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关于t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BF =tcm ,AE =(6﹣2t )cm ,∵EF ∥AB ,BF ∥AE ,∴四边形ABFE 为平行四边形,∴BF =AE ,即t =6﹣2t ,解得:t =2.答:当t =2秒时,EF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关于t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8.(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20【分析】(1)先可判断四边形BGFD 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得BD FD =;(2)由邻边相等可判断四边形BGFD 是菱形;(3)设GF x =,则13AF x =-,2AC x =,在Rt AC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值.【详解】(1)证明:90ABC ∠=︒,BD 为AC 的中线,12BD AC ∴= //AG BD ,BD FG =,∴四边形BDFG 是平行四边形,CF BD ⊥CF AG ∴⊥ 又点D 是AC 的中点12DF AC ∴= BD DF ∴=.(2)证明:由(1)知四边形BDFG 是平行四边形又BD DF =BDFG ∴是菱形(3)解:设GF x =则13AF x =-,2AC x =,6CF =,在Rt ACF ∆中,222CF AF AC +=2226(13)(2)x x ∴+-=解得5x =4520BDFG C ∴=⨯=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证明四边形BGFD 是菱形.。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则它的两条对角线可以是( )A .6和12B .6和10C .6和8D .6和62.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若分式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4 D .4或-24.已知反比例函3y 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像经过点(1,3)- B .图像在第二、四象限C .当1x >时,30y <<D .当0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5.两个反比例函数3y x =,6y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如图所示,点1P 、2P 、3P ……2020P 反比例函数6y x =图像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1x 、2x 、3x ……2020x ,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20个连续奇数,过点1P 、2P 、3P ……2020P 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像交点依次是()11,Q x y 、()22,Q x y 、()33,Q x y ……()20202020,Q x y ,则2020y 等于( )A .2019.5B .2020.5C .2019D .40396.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3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 )A .1000B .1500C .2000D .25007.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若一个任意..四边形的面积为a ,则它的中点四边形面积为( )A .12aB . 23aC .34aD .45a 8.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B .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C .一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D .全市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数学家 9.反比例函数3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1,-3)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0.“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天一定下雨B .明天一定不下雨C .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D .明天80%的地方下雨 二、填空题11.小明用a 元钱去购买某种练习本.这种练习本原价每本b 元(b >1),现在每本降价1元,则他现在可以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_____.12.若分式x 3x 3--的值为零,则x=______.13.48与最简二次根式23a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_____.1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4)x +k 2=0没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 如图,在ABCD 中,已知8AD cm =,6AB cm =,DE 平分ADC ∠,交BC 边于点E ,则BE = ___________ cm .16.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 (kPa )是气体体积()3m V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则其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17.空气是混合物,为直观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宜选用_____统计图.18.如图,E 、F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C =8,AE =CF =1,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_____.1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4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kx x20.如图,在□ABCD中,AB=7,AD=11,DE平分∠ADC,则BE=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D中,BD⊥AD,∠A=45°,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且BE=DF,连接EF交BD于O.(1)求证:EO=FO;(2)若EF⊥AB,延长EF交AD的延长线于G,当FG=1时,求AE的长.22.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3)若AC=6,AB=8,求菱形ADCF的面积.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1)、B(﹣1,0)、C(0,﹣3)(1)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1B1C,A1A的长为.24.解方程:224124x x x +-=-- 25.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的111A B C ∆;(2)作出111A B 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222A B C ∆.26.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 折叠,点A 落在点E 处(如图①),设DE 与BC 相交于点F ,求BF 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如图②),求折痕GH 的长.2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BC =3.(1)在图①中,P 是BC 上一点,EF 垂直平分AP ,分别交AD 、BC 边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PE 是菱形;(2)在图②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面积最大的菱形,使得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并直接..标出菱形的边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BC,AC=2,BC=3.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3,连结DE.(1)求证:四边形ACED为矩形.(2)连结OE,求OE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求得OB与OC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12AC,OB=OD=12BD,若BC=8,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OB-OC|<8<OB+OC.A、6和12,则OB+OC=3+6=9>8,OB-OC=6-3=3<8,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6和10,则OB+OC=3+5=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6和8,则OB+OC=3+4=7<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6和6,则OB+OC=3+3=6<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的应用.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求解即可.【详解】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要;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D 、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选择的知识.记住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得到4020x x -=⎧⎨+≠⎩,从而求出x 的值. 【详解】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4020x x -=⎧⎨+≠⎩, 由40x -=,得:4x =,由20x +≠,得:2x ≠-.综上,得4x =,即x 的值为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进行解题.4.D解析: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133-⨯=-,∴图象必经过点(1,3)-,故本选项正确;B 、∵30k =-<,∴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 、∵1x =时,3y =-且y 随x 的增大而而增大,∴1x >时,30y -<<,故本选项正确;D 、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5.A解析:A【分析】主要是找规律,找出规律即可求出本题答案,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y 分别为1、3、5时x 的值,即可求出当2020y =时x 的值,再将其代入3y x =中即可求出2020y . 【详解】解:当1,3,52020y =⋅⋅⋅时,1x 、2x 、3x …2020x 分别为6、2、65 (62020)将1x 、2x 、3x …2020x 代入3y x =, 得:1y 、2y 、3y …2020y 202040392019.52y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 x(k ≠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k . 6.B解析:B【分析】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表格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0.5附近, 所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3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3000×0.5=1500次,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算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频率估算概率的方法.7.A解析:A【分析】由E 为AB 中点,且EF 平行于AC ,EH 平行于BD ,得到△BEK 与△ABM 相似,△AEN 与△ABM 相似,利用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EBK 面积与△ABM 面积之比为1:4,且△AEN 与△EBK 面积相等,进而确定出四边形EKMN 面积为△ABM 的一半,同理得到四边形KFPM 面积为△BCM 面积的一半,四边形QGPM 面积为△DCM 面积的一半,四边形HQMN 面积为△DAM 面积的一半,四个四边形面积之和即为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的一半,即为四边形ABCD 面积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画任意四边形ABCD ,设AC 与EH ,FG 分别交于点N ,P ,BD 与EF ,HG 分别交于点K ,Q ,则四边形EFGH 即为它的中点四边形,∵E 是AB 的中点,EF//AC ,EH//BD ,∴△EBK ∽△ABM ,△AEN ∽△ABM , ∴EBK ABM S S ∆∆=14,S △AEN =S △EBK , ∴EKMNABM S S ∆四边形=12, 同理可得:KFPMBCMS S ∆四边形=12,QGPM DCM S S ∆四边形=12,HQMN DAM S S ∆四边形=12, ∴EFGHABCD S S 四边形四边形=12,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a ,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12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特点分析即可.【详解】解:A .调查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B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普查;C .调查一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适合抽样调查;D .调查全市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数学家适合抽样调查;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D解析:D【解析】【分析】通过反比例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对A 选项做出判断;通过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增减性、对称性可对其它选项做出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由点()1,3-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3y x=-,故A 是正确的; 由30k =-<,双曲线位于二、四象限,故B 也是正确的; 由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反比例函数3y x =-关于y x =对称是正确的,故C 也是正确的,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0k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在同一象限,不具有此性质,故D 是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0k <时,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轴对称图象,y x =和y x =-是它的对称轴,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找到正确选项即可.【详解】解: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说明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只有C 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二、填空题11.【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本),故答案为. 解析:1a b -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1a b -(本), 故答案为1a 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解析:-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3.3【分析】首先化简二次根式,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2a﹣3=3,再解即可.【详解】,∵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2a﹣3=3,解得:a=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解析:3【分析】2a﹣3=3,再解即可.【详解】==,是同类二次根式,∴2a﹣3=3,解得:a=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关键是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14.k<﹣1【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k+4)2﹣4k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4)x+k2=0没有实数根,∴△=(2k+4)2﹣4k2<解析:k<﹣1【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k +4)2﹣4k 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4)x +k 2=0没有实数根,∴△=(2k +4)2﹣4k 2<0,解得k <﹣1.故答案为:k <﹣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与△=b 2-4ac 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15.2【分析】由和平分,可证,从而可知为等腰三角形,则,由,,即可求出.【详解】解:中,AD//BC ,平分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解析:2【分析】由ABCD 和DE 平分ADC ∠,可证DEC CDE ∠=∠,从而可知DCE ∆为等腰三角形,则CE CD =,由8AD BC cm ==,6AB CD cm ==,即可求出BE .【详解】解:ABCD 中,AD//BC ,ADE DEC ∴∠=∠ DE 平分ADC ∠ADE CDE ∴∠=∠DEC CDE∠=∠∴CD CE∴=6CD AB cm==6CE cm∴=8BC AD cm==862BE BC EC cm∴=-=-=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16.【分析】根据“气压×体积=常数”可知:先求得常数的值,再表示出气体体积V和气压p的函数解析式.【详解】设,那么点(1.6,60)在此函数解析式上,则k=1.6×60=96,∴.故答案为:解析:96 PV =【分析】根据“气压×体积=常数”可知:先求得常数的值,再表示出气体体积V和气压p的函数解析式.【详解】设kPV=,那么点(1.6,60)在此函数解析式上,则k=1.6×60=96,∴96PV =.故答案为:96PV =.【点睛】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17.扇形【分析】反映各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因此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详解】解:要反映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因此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扇形.【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解析:扇形【分析】反映各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因此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详解】解:要反映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因此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扇形.【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扇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各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18.20【分析】连接BD 交AC 于点O ,则可证得OE =OF ,OD =OB ,可证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可证得四边形BEDF 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 的长,可得结论.【详解】解:如解析:20【分析】连接BD 交AC 于点O ,则可证得OE =OF ,OD =OB ,可证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 ⊥EF ,可证得四边形BEDF 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 的长,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BD 交AC 于点O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D ⊥AC ,OD =OB =OA =OC ,∵AE =CF =2,∴OA ﹣AE =OC ﹣CF ,即OE =OF ,∴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 ⊥EF ,∴四边形BEDF 为菱形,∴DE =DF =BE =BF ,∵AC =BD =8,OE =OF =8232-=,由勾股定理得:DE 5=,∴四边形BEDF 的周长=4DE =4×5=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掌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是解题的关键.19.且【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且△,解得:且,故答案为:且.【点睛】本题考查解析:4k ≤且0k ≠【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10kx x ++=有实数根, 0k ∴≠且△2440k =-≥,解得:4k ≤且0k ≠,故答案为:4k ≤且0k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牢记“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20.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解析: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CD=AB=7,BC=AD=11,∴BE=BC-CE=11-7=4.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AE =3.【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AAS 证明△OBE ≌△ODF ,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2)先证出AE=GE ,再证明DG=DO ,得出OF=FG=1,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 ∥AB ,∴∠OBE =∠ODF .在△OBE 与△ODF 中,OBE ODF BOE DOF BE DF ∠=∠⎧⎪∠=∠⎨⎪=⎩,∴△OBE ≌△ODF (AAS ).∴EO =FO ;(2)∵EF ⊥AB ,AB ∥DC ,∴∠GEA =∠GFD =90°.∵∠A =45°,∴∠G =∠A =45°.∴AE =GE ,∵BD ⊥AD ,∴∠ADB =∠GDO =90°.∴∠GOD=∠G=45°.∴DG=DO,∴OF=FG=1,由(1)可知,OE=OF=1,∴GE=OE+OF+FG=3,∴AE=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1)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24【分析】(1)可先证得△AEF≌△DEB,可求得AF=DB,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D=CD,可证得结论;(2)将菱形ADCF的面积转换成△ABC的面积,再用S△ABC的面积=12AB•A C,结合条件可求得答案.【详解】(1)证明:∵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在△AEF和△DEB中AFE DBEDEB AEF AE DE∠=∠⎧⎪∠=∠⎨⎪=⎩∴△AEF≌△DEB(AAS)∴AF=DB∵D是BC的中点∴BD=CD=AF∴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CD=12 BC∴四边形ADCF是菱形;(2)解:设AF到CD的距离为h,∵AF∥BC,AF=BD=CD,∠BAC=90°,AC=6,AB=8∴S菱形ADCF=CD•h=12BC•h=S△ABC=12AB•AC=16824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3,1);(2)作图见解析;26.【分析】(1)根据对称性即可得点A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的点的坐标;(2)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 1B 1C ,进而可得A 1A 的长.【详解】(1)∵A (﹣3,﹣1),∴点A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2)如图,△A 1B 1C 即为所求,A 1A 2215 26.26【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24.-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4=x 2-4,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5.(1)见解析 (2)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变换以及作图,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的点1A 、1B 、1C 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作图,找出点1A 、1B 、1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点2A 、2B 、2C 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详解】【点睛】解答此类型题目首先要清楚旋转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按照图形定义进行作图,作图时先找点,继而由点连成线.26.(1)254(2)152【分析】 (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DB=∠ED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B=∠DBC ,然后求出∠FBD=∠FDB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F=DF ,设BF=x ,表示出CF ,在Rt △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BH ,设BH=DH=x ,表示出CH ,然后在Rt △CDH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 ,再连接BD 、BG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详解】(1) 由折叠得,∠ADB=∠EDB ,∵矩形ABCD 的对边AD ∥BC ,∴∠ADB=∠DBC ,∴∠FBD=∠FDB ,∴BF=DF ,设BF=x ,则CF=8−x ,在Rt △CDF 中,222+=CD CF DF即2226(8)x x +-=解得x=254故答案:254 (2)由折叠得,DH=BH ,设BH=DH=x , 则CH=8−x ,在Rt △CDH 中, 222+=CD CH DH 即2226(8)x x +-=解得x=254连接BD 、BG ,由翻折的性质可得,BG=DG ,∠BHG=∠DHG , ∵矩形ABCD 的边AD ∥BC ,∴∠BHG=∠DGH ,∴∠DHG=∠DGH ,∴DH=DG ,∴BH=DH=DG=BG ,∴四边形BHDG 是菱形,在Rt △BCD 中,S 菱形BHDG =12BD ⋅GH=BH ⋅CD , 即12×10⋅GH=254×6,解得GH=152.故答案:152【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翻折的性质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EF垂直平分AP推出AF=PF=AE=PE即可判断;(2)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此时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内面积最大的菱形.【详解】(1)证明: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1=∠2,∵EF垂直平分AP,∴AF=PF,AE=PE,∴∠2=∠3,∴∠1=∠3,∴AE=AF,∴AF=PF=AE=PE,∴四边形AFPE是菱形;(2)如图②,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连接各个点,所得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内面积最大的菱形;此时设菱形边长为x,则可得12+(3-x)2=x2,解得x=53,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8.(1)见解析(210【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3,AD∥BC,得到AD=CE,推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CE =90°,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OC =12DE =12AC =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3,AD ∥BC , ∵CE =3,∴AD =CE , ∴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AC ⊥BC , ∴∠ACE =90°,∴四边形ACED 为矩形;(2)解:连接OE ,如图,∵BO =DO ,BC =CE ,∴OC =12DE =12AC =1, ∵∠ACE =90°,∴OE 22221310OC C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苏科版苏科版初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②若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DE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然后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E=∠ABE=4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然后求出∠CB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F=C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F=E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EF=∠CB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A.射击一次,中靶是随机事件;
B.12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是随机事件;
C.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
D.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二、填空题
11.(﹣5, 3)
【详解】
解: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从而点P(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5, 3).
故答案为: (﹣5, 3).
解析:(﹣5,3)
,从而点P(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5,3).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则它的两条对角线可以是( )A .6和12B .6和10C .6和8D .6和62.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一个事件的概率不可能是( )A .32B .1C .23D .0 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22a b +B .2aC .12aD .12 6.若分式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B .-2C .4D .4或-2 7.在菱形ABCD 中,12AC =,16BD =,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 .10B .40C .96D .192 8.如图,函数k y x=-与1y kx =+(0k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 ) A . B .C .D .9.某种商品原价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00(1+ a%)2=148B .200(1- a%)2=148C .200(1- 2a%)=148D .200(1-a 2%)=14810.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E 为AD 上一点,EF CE ⊥交AB 于点F ,若2DE =,矩形ABCD 的周长为16,且CE EF =,求AE 的长( )A .2B .3C .4D .6二、填空题11.在英文单词tomato 中,字母o 出现的频数是_____.12.小明用a 元钱去购买某种练习本.这种练习本原价每本b 元(b >1),现在每本降价1元,则他现在可以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经过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和C ,则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_____.14.要使代数式5x -有意义,字母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15.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AB DC ==,BD 平分ABC ∠,BD CD ⊥,则AD BC +等于_________.16.如图,点A 是一次函数13y x =(0)x ≥图像上一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l ,点B 是l 上一点(B 在A 上方),在AB 的右侧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反比例函数k y x=(0)x >的图像过点B 、C ,若OAB ∆的面积为8,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17.如图,在 ABCD 中,若∠A =2∠B ,则∠D =________°.18.若点()23,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 19.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顶点D 、B 作DE ⊥a 于点E 、BF ⊥a 于点F ,若DE =4,BF =3,则EF 的长为_______.20.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B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___.三、解答题21.某校为了解“课程选修”的情况,对报名参加“艺术鉴赏”、“科技制作”、“数学思维”、“阅读写作”这四个选修项目的学生(每人限报一项)进行抽样调查.下面是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此次共调查了 名学生,扇型统计图中“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是 度. (2)请把这个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现该校共有800名学生报名参加这四个选修项目,请你估计其中有多少名学生选修“科技制作”项目.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D 的边BC 平行于x 轴,点A 、C 分别在直线OM 、ON 上,点A 的坐标为(3,3),矩形EFGH 的顶点E 、G 也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FG 平行于x 轴,EF :FG =3:5.(1)点B 的坐标为 ,直线ON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2)当EF =3时,求H 点的坐标;(3)若三角形OEG 的面积为s 1,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2,试问s 1:s 2的值是一个常数吗?若是,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3.计算:(12354535(2()22360,0x yxy x y ≥≥; (3)48274153.24.解方程:224124x x x +-=-- 25.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实验结果如表:(1)a = ,b = ;(2)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估计值是多少?请简要说明理由;(3)如果该种油菜籽发芽后的成秧率为90%,则在相同条件下用10000粒该种油菜籽可得到油菜秧苗多少棵?26.解方程(1)22(1)1x x +=+(2)22310x x ++=(配方法)2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m 2=0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x 12﹣x 22=0时,求m 的值.28.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点E 在射线BC 上,且PB PE =,连接PD ,O 为AC 中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试猜想PE 与P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求得OB与OC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12AC,OB=OD=12BD,若BC=8,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OB-OC|<8<OB+OC.A、6和12,则OB+OC=3+6=9>8,OB-OC=6-3=3<8,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6和10,则OB+OC=3+5=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6和8,则OB+OC=3+4=7<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6和6,则OB+OC=3+3=6<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的应用.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求解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要;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选择的知识.记住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知,一件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大是1,所以只有A项是错误的,即找到正确选项.【详解】∵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B、C、D选项的概率都有可能,∵32>1,∴A不成立.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定义,正确把握各事件的概率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图形不是中心对称轴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此选项错误;B、图形不是中心对称轴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此选项正确;C、图形是中心对称轴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此选项错误;D、图形是中心对称轴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5.A解析:A【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详解】AB |a |,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 =D 2=,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6.C解析:C【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得到4020x x -=⎧⎨+≠⎩,从而求出x 的值. 【详解】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4020x x -=⎧⎨+≠⎩, 由40x -=,得:4x =,由20x +≠,得:2x ≠-.综上,得4x =,即x 的值为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进行解题. 7.C解析:C【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12AC =,12BD =,∴菱形ABCD 的面积1112169622AC BD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B解析:B【分析】分k >0和k <0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当k >0时,函数1y kx =+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没有选项符合题意;当k 0<时,函数1y kx =+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B 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类讨论,难度不大. 9.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两次降价后的售价为200(1- a%)2,列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出两次降价后的售价为200(1- a%)2,∴200(1- a%)2=148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易证△AEF ≌△ECD ,可得AE=CD ,由矩形的周长为16,可得2(AE+DE+CD)=16,可求AE 的长度.【详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90°,∵EF ⊥CE ,∴∠CEF=90°,∴∠CED+∠AEF=90°,∵∠CED+∠DCE=90°,∴∠DCE=∠AEF ,在△AEF 和△DCE 中,A D AEF DCE EF CE ∠=∠⎧⎪∠=∠⎨⎪=⎩,∴△AEF ≌△DCE(AAS),∴AE=DC ,由题意可知:2(AE+DE+CD)=16,DE=2,∴2AE=6,∴AE=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分析】根据频数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字母o 出现的频数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的含义,掌握频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频数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字母o 出现的频数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的含义,掌握频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本),故答案为. 解析:1a b -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1a b -(本), 故答案为1a 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10【分析】过点C 作CM⊥x 轴于点M ,过点A 作AN⊥y 轴于点N ,易得△OCM≌△OAN;由CM =ON ,OM =ON ;设点C 坐标(a ,b ),可求得A (2a ﹣5,﹣a ),则a =3,可求OC =,所以正方解析:10【分析】过点C 作CM ⊥x 轴于点M ,过点A 作AN ⊥y 轴于点N ,易得△OCM ≌△OAN ;由CM =ON ,OM =ON ;设点C 坐标(a ,b ),可求得A (2a ﹣5,﹣a ),则a =3,可求OC =,所以正方形面积是10.【详解】解:过点C 作CM ⊥x 轴于点M ,过点A 作AN ⊥y 轴于点N ,∵∠COM +∠MOA =∠MOA +∠NOA =90°,∴∠NOA =∠COM ,又因为OA =OC ,∴Rt △OCM ≌Rt △OAN (ASA ),∴OM =ON ,CM =AN ,设点C (a ,b ),∵点A 在函数y =2x ﹣5的图象上,∴b =2a ﹣5,∴CM =AN =2a ﹣5,OM =ON =a ,∴A(2a﹣5,﹣a),∴﹣a=2(2a﹣5)﹣5,∴a=3,∴A(1,﹣3),在直角三角形OCM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A=10,∴正方形OABC的面积是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涉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勾股定理的应用,函数的相关计算等,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x≥5【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代数式有意义,∴x﹣5≥0,解得x≥5.故答案是:x≥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解析:x≥5【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x5∴x﹣5≥0,解得x≥5.故答案是:x≥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3【分析】由,平分,易证得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又由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易证得,然后由,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则可求得的值,继而求得的值.【详解】解:∵,,∴,,∵平分,解析:3【分析】由//AD BC ,BD 平分ABC ∠,易证得ABD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1AD AB ==,又由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易证得2C DBC ∠=∠,然后由BD 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30DBC ∠=︒,则可求得BC 的值,继而求得AD BC +的值.【详解】解:∵//AD BC ,AB DC =,∴C ABC ∠=∠,ADB DBC ∠=∠,∵BD 平分ABC ∠,∴2ABC DBC ∠=∠,ABD DBC ∠=∠,∴ABD ADB ∠=∠,∴1AD AB ==,∴2C DBC ∠=∠,∵BD CD ⊥,∴90BDC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90DBC C ∠+∠=︒,∴260C DBC ∠=∠=︒,∴2212BC CD ==⨯=,∴123AD BC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6.【分析】过作轴于,交于,设,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设,则,,因为.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作轴于,交于.∵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163 【分析】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设2AB a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BE AE CE a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因为B .C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AB x ⊥轴∴CD A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 AE CE ==,设2AB a =,则BE AE CE a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 ∵B ,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12()33x x a x a x a ⎛⎫⎛⎫+=++ ⎪ ⎪⎝⎭⎝⎭,解得32x a =, ∵112822OAB S AB DE a x ∆=⋅=⋅⋅=, ∴8ax =, ∴2382a =, ∴2163a =, ∵211222ABC S AB CE a a a ∆=⋅=⋅⋅= 163= 故答案为:16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关键.17.6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由已知可得,∠A=2∠B 且是邻角,故可得∠B 的度数,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可得∠D=∠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析:6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由已知可得,∠A=2∠B 且是邻角,故可得∠B 的度数,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可得∠D=∠B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A=180°,又∵∠A=2∠B ,∴3∠B=180°,∴∠B=60°,又∵∠D=∠B ,∴∠D=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邻内角互为补角,相对内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解析: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19.7【解析】【详解】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B=AD,∠BFA=∠BAD=90°,则有∠ABF=∠DAE,又因为DE⊥a、BF⊥a,根据AAS易证△AFB≌△DEA,所以AF=DE=4,BF解析:7【解析】【详解】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B=AD,∠BFA=∠BAD=90°,则有∠ABF=∠DAE,又因为DE⊥a、BF⊥a,根据AAS易证△AFB≌△DEA,所以AF=DE=4,BF=AE=3,则EF=AF+AE=4+3=7.20.【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H为AB的中点,从而求得OH的长.【详解】∵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24,∴AB==6,∵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H为AB的中点,从而求得OH 的长.【详解】∵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24,∴AB=244=6,∵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H为AB边中点,∴在Rt△AOB中,OH为斜边上的中线,∴OH=12AB=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解:(1)200,144.(2)见解析;(3)120名【分析】(1)根据阅读写作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学生总数,再用艺术鉴赏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以360°,即可得出“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2)用总学生数减去“艺术鉴赏”,“科技制作”,“阅读写作”,得出“数学思维”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科技制作”所占的百分比乘以总人数800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学生总数:50÷25%=200(名)“艺术鉴赏”部分的圆心角:80200×360°=144°故答案为:200,144.(2)数学思维的人数是:200-80-30-50=40(名),补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800×30200=120(名),答:其中有120名学生选修“科技制作”项目.22.(1)(3,2),12y x;(2)H(16,11);(3)4415,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A的坐标为(3,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出C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ON的解析式.(2)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由题意F(e,e﹣3),G(e+5,e﹣3),由点G在直线ON上,可得e﹣3=12(e+5),解得e=11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由点G在直线y=12x上,可得a﹣3m=12(a+5m),推出a=11m,推出E(11m,11m),H(16m,11m),F(11m,8m),G (16m,8m)J(11m,0),K(16m,0),求出S1,S2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的坐标为(3,3),∴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B(3,2),∴C(4,2)设直线ON的解析式为y=kx(k≠0),把C的坐标代入得,2=4k,解得k=12,∴直线ON的解析式为:y=12 x;故答案是:(3,2),12y x ;(2)∵EF=3,EF:FG=3:5.∴FG=5,设矩形EFGH的宽为3a,则长为5a,∵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F(e,e﹣3),G(e+5,e﹣3),∵点G在直线ON上,∴e﹣3=12(e+5),解得e=11,∴H(16,11).(3)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 (a ,a ),EF =3m ,FG =5m ,则G (a +5m ,a ﹣3m ),∵点G 在直线y =12x 上, ∴a ﹣3m =12(a +5m ), ∴a =11m ,∴E (11m ,11m ),H (16m ,11m ),F (11m ,8m ),G (16m ,8m )J (11m ,0),K (16m ,0),∴S △OEG =S △OEJ +S 梯形EJKG ﹣S △OKG =12×11m ×11m +12(8m +11m )•5m •12﹣12×16m ×8m =44m 2,S 矩形EFGH =EF •FG =15m 2, ∴12S S =224415m m =4415. ∴s 1:s 2的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4415. 【点晴】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6;(2)32xy ;(3)5【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2)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3)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详解】(12354535=23×35545⨯=6; (2()22360,0x yxy x y ≥≥ 2*236x y xy=3(3)=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4.-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4=x2-4,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5.(1)0.70,0.70;(2)0.70,理由见解析;(3)6300棵.【分析】(1)用发芽的粒数m÷每批粒数n即可得到发芽的频率mn;(2)6批次种子粒数从100粒逐渐增加到1000粒时,种子发芽的频率趋近于0.70,所以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接近0.70,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首先计算发芽的种子数,然后乘以90%即可得.【详解】(1)5600.70800a==,7000.701000b==故答案为:0.70,0.70;(2)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估计值是0.70理由:由表可知,这6批次种子粒数从100粒逐渐增加到1000粒时,种子发芽的频率趋近于0.70,则种子发芽的频率为0.70由频率估计概率可得: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估计值是0.70;(3)这种油菜籽发芽的种子数为100000.707000⨯=(粒)则700090%6300⨯=(棵)答:在相同条件下用10000粒该种油菜籽可得到油菜秧苗6300棵.【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等知识点,掌握频率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6.(1)11x =-,212x =-;(2)11x =-,212x =- 【分析】(1)移项,提取公因式1x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2)移项,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后,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非负常数,开方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详解】(1)22(1)1x x +=+, 移项得:22(1)10()x x -++=,提取公因式1x +得:121)()(0x x ++=,可得:10x +=或210x +=, 解得:12112x x =-=-,; (2)22310x x ++=, 原方程化为:23122x x +=-, 配方得:22233132424x x ⎛⎫⎛⎫++=-+ ⎪ ⎪⎝⎭⎝⎭,即231()416x +=, 开方得:3144x +=±, 解得:12112x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及配方法,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7.(1)m≤14;(2)m =14. 【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 2-4ac≥0,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2)由x 12-x 22=0得x 1+x 2=0或x 1-x 2=0;当x 1+x 2=0时,运用两根关系可以得到-2m-1=0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据此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有△=(2m-1)2-4m 2≥0,解得m≤14,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14; (2)由两根关系,得根x 1+x 2=-(2m-1),x 1•x 2=m 2,由x 12-x 22=0得(x 1+x 2)(x 1-x 2)=0,若x 1+x 2=0,即-(2m-1)=0,解得m =12, ∵12>14, ∴m =12不合题意,舍去, 若x 1-x 2=0,即x 1=x 2 ∴△=0,由(1)知m =14, 故当x 12-x 22=0时,m =14.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公式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8.(1)PE PD =且PE PD ⊥,详见解析;(2)猜想成立,详见解析;(3)猜想成立【分析】(1)根据点P 在线段AO 上时,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出PE ⊥PD ,PE=PD ;(2)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BP=PD ,由PB=PE ,得出PE=PD ,要证PE ⊥PD ;从三方面分析,当点E 在线段BC 上(E 与B 、C 不重合)时,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点P 恰好在AC 中点处,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分别分析即可得出;(3)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2)中证明思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BA DA =,45BAP DAP ∠=∠=︒,在△ABP 和△ADP 中, 45AB AD BAP DAP AP AP =⎧⎪∠∠︒⎨⎪⎩===,∴△ABP ≌△ADP ,∴PB PD =,ABP ADP ∠=∠,CDP CBP ∠=∠,又∵PB PE =,∴CBP BEP ∠=∠,PE PD =,∴BEP CDP ∠=∠,∵180BEP CEP ∠+∠=︒,∴180CDP CEP ∠+∠=︒,∵正方形ABCD 中,90BCD ∠=︒,∴36090DPE CEP CDP BCD ∠=︒-∠-∠-∠=︒,∴PE PD ⊥;(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BA DA =,45BAP DAP ∠=∠=︒,又PA PA =,∴BAP DAP ∆≅∆(SAS),∴PB PD =,又∵PB PE =,∴PE PD =,①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PE PD ⊥;②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BAP DAP ∆≅∆,∴ABP ADP ∠=∠,∴CDP CBP ∠=∠,PB PE =,∴CBP PEC ∠=∠,∴PEC PDC ∠=∠,∵12∠=∠,∴90DPE DCE ∠=∠=︒,∴PE PD ⊥,综上所述:PE PD ⊥.∴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成立;(3)当点P 在线段O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1)中的猜想成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BA DA =,45BAP DAP ∠=∠=︒,又PA PA =,∴BAP DAP ∆≅∆(SAS),∴PB PD =,又∵PB PE =,∴PE PD =,∵BAP DAP ∆≅∆,∴ABP ADP ∠=∠,∴CDP CBP ∠=∠,PB PE =,∴CBP PEC ∠=∠,∴PEC PDC ∠=∠,∵DGC EGP ∠=∠,∴90DPE DCE ∠=∠=︒,∴PE P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线的证明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苏科版苏科版苏科版初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苏科版苏科版苏科版初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将下列分式中x,y(xy≠0)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分式的值一定不变的是()A.312xy+B.232xyC.232xxyD.3232xy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江苏移动掌上营业厅,推出“每日签到——抽奖活动”:每个手机号码每日只能签到1次,且只能抽奖1次,抽奖结果有流量红包、话费充值卷、惊喜大礼包、谢谢参与.小明的爸爸已经连续3天签到,且都抽到了流量红包,则“他第4天签到后,抽奖结果是流量红包”是()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如图,将△ABC沿着它的中位线DE折叠后,点A落到点A’,若∠C=120°,∠A=26°,则∠A′DB的度数是()A.120°B.112°C.110°D.100°6.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245B.125C.5 D.47.若分式5xx-的值为0,则()A.x=0 B.x=5 C.x≠0 D.x≠58.某校共有20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对“七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则样本容量是()A.2000 B.200 C.20 D.29.“抛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A .必然事件B .随机事件C .确定事件D .不可能事件10.从某市5000名初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得他们的身高数据,得到一个样本,则这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四个统计量中,服装厂最感兴趣的是(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AO 、AD 的中点,若AB =6cm ,BC =8cm ,则EF =_____cm .12.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4,BC =3,点P 是AB 上的任意一点,作PD ⊥AC 于点D ,PE ⊥CB 于点E ,连结DE ,则DE 的最小值为_____.13.如图,△ABC 中,∠A =60°,∠ABC =80°,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DBE ,若DE ∥BC ,则旋转的最小度数为_____.14.在整数20200520中,数字“0”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_.15.若点()23,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 16.一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1个蓝球,从中任意摸一球,则摸到_____(颜色)球的可能性最大.17.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顶点D 、B 作DE ⊥a 于点E 、BF ⊥a 于点F ,若DE =4,BF =3,则EF 的长为_______.18.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19.如图,在矩形ABCD 中,5AB =,12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__.20.如图,在□ABCD 中,AB =7,AD =11,DE 平分∠ADC ,则BE =__.三、解答题21.先化简:22241a a a a a+--÷-,再从﹣1、0、1、2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2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画图和解答下列问题:(1)以A 点为旋转中心,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B 1C 1,画出△AB 1C 1. (2)作出△ABC 关于坐标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2B 2C 2.(3)作出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若点P 向右平移x (x 取整数)个单位长度后落在△A 2B 2C 2的内部,请直接写出x 的值.23.某商家预测一种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120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衬衫,上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家又用了26400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每件进价贵了10元,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多少件?2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BC =3.(1)在图①中,P 是BC 上一点,EF 垂直平分AP ,分别交AD 、BC 边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PE 是菱形;(2)在图②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面积最大的菱形,使得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并直接..标出菱形的边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5.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32x +)÷212x x -+的值,其中x =4. 26.某路口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为:红灯40秒,绿灯60秒,黄灯4秒.当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小?根据什么?2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m 2=0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x 12﹣x 22=0时,求m 的值.28.已知:ABC ∆中以CB 为边在ABC ∆外侧作等边CBP ∆.(1)连接AP ,以AP 为边作等边APQ ∆,求证:AC BQ =;(2)当30CAB ∠=︒,4AB =,3AC =时,求AP 的值;(3)若4AB =,3AC =,改变CAB ∠的度数,发现CAB ∠在变化到某一角度时,AP 有最大值.画出CAB ∠为这个特殊角度时的示意图,并直接写出CAB ∠的角度和AP 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解答.【详解】解:∵分式中x ,y (xy ≠0)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A.23161224x x y y ⨯++=⨯,分式的值发生改变; B. 222332(2)4x x y y ⨯=⨯,分式的值发生改变; C. 223(2)32222x x x y xy⨯=⨯⨯,分式的值一定不变; D. 33223(2)32(2)x x y y⨯=⨯,分式的值发生改变;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子),分式的值不变.2.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3.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随机事件的定义进而得出答案.详解:∵有流量红包、话费充值卷、惊喜大礼包、谢谢参与四种等可能情况,∴他第4天签到后,抽奖结果是流量红包为随机事件.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正确,不合题意;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偶像四边形,正确,不合题意;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确,不合题意;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错误,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把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E=∠B,又根据∠C=120°,∠A=26°可求出∠B的值,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DE∥BC,∴∠A'DE=∠B=180°﹣120°﹣26°=34°,∴∠BDE=180°﹣∠B=146°,故∠A'DB=∠BDE﹣∠A'DE=146°﹣34°=1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6.A解析:A【分析】根据菱形性质求出AO=4,OB=3,∠AOB=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设AB,CD交于O点,∴AO=OC,BO=OD,AC⊥BD,∵AC=8,DB=6,∴AO=4,OB=3,∠AOB=90°,由勾股定理得:AB5,∵S菱形ABCD=12×AC×BD=AB×DH,∴12×8×6=5×DH,∴DH=24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S菱形ABCD=12×AC×BD=AB×DH是解此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分母不等于0,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分式5xx的值为0,∴x﹣5=0且x≠0,解得:x=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掌握“分式值为0”时的做题方法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8.B解析:B【分析】某校共有2000名学生,按10%的比例抽样,用总数乘以10%即可得出样本容量【详解】解:2000×10%=200,故样本容量是2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等于总数乘以抽取的比例.9.B解析:B【详解】随机事件.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可判断: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故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选B.10.C解析:C【解析】【分析】服装厂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尺码的服装售量较多,也就是需要参照指标众数.【详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服装厂最感兴趣的指标是众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区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概念与意义进行解答;二、填空题11.5【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BC=90°,BD=AC,BO=OD,求出BD、O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求出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BD解析:5【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BC=90°,BD=AC,BO=OD,求出BD、O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求出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BD=AC,BO=OD,∵AB=6cm,BC=8cm,∴由勾股定理得:(cm),∴DO=5cm,∵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EF=12OD=2.5cm,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矩形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4【分析】连接CP,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即可求出CP的长.【详解】∵Rt△ABC中解析:4【分析】连接CP,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即可求出CP的长.【详解】∵Rt△ABC中,∠C=90°,AC=4,BC=3,∴AB=22BC AC+=2234+=5,连接CP,如图所示:∵PD⊥AC于点D,PE⊥CB于点E,∴四边形DPEC是矩形,∴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1122BC AC AB CP⋅=⋅,∴DE=CP=345⨯=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不同求法,题目难度不大,设计很新颖,解题的关键是求DE的最小值转化为其相等线段CP的最小值.13.4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ABC中,∠A=60°,∠ABC=80°,∴∠C=180°﹣60°﹣80°=40°,∵将△ABC绕点解析:4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ABC中,∠A=60°,∠ABC=80°,∴∠C=180°﹣60°﹣80°=4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E=∠C=40°,∵DE∥BC,∴∠CBE=∠E=40°,∴旋转的最小度数为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14.5【分析】直接利用频率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在整数20200520中,一共有8个数字,数字“0”有4个,故数字“0”出现的频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的求解析:5【分析】直接利用频率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在整数20200520中,一共有8个数字,数字“0”有4个,故数字“0”出现的频率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的求法,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5.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解析: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16.红【分析】分别计算出各球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的大小进行判断.【详解】解:从中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摸到白球的概率==,摸到蓝球的概率=,所以从中任意摸一球,则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解析:红【分析】分别计算出各球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的大小进行判断.【详解】解:从中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3321++=12,摸到白球的概率=26=13,摸到蓝球的概率=16,所以从中任意摸一球,则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故答案为:红.【点睛】本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某事件的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7【解析】【详解】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B=AD,∠BFA=∠BAD=90°,则有∠ABF=∠DAE,又因为DE⊥a、BF⊥a,根据AAS易证△AFB≌△DEA,所以AF=DE=4,BF解析:7【解析】【详解】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AB=AD ,∠BFA=∠BAD=90°,则有∠ABF=∠DAE ,又因为DE ⊥a 、BF ⊥a ,根据AAS 易证△AFB ≌△DEA ,所以AF=DE=4,BF=AE=3,则EF=AF+AE=4+3=7.18.【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再根据众数是5,所以可得x,y 中必须有一个5,则另一个就是6,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中至少有一个是 解析:83【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11x y +=,再根据众数是5,所以可得x,y 中必须有一个5,则另一个就是6,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x y 中至少有一个是5,∵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 ∴()4579166x y +++++=, ∴11x y +=,∴,x y 中一个是5,另一个是6,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2222846256661[]676963-+-+-+-+-=; 故答案为83. 【点睛】 本题是一道数据统计中的综合性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应当熟练掌握,特别是记忆方差的计算公式.19.或5【分析】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1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解析:103或5 【分析】 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1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 ′E=∠B=90°,而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 ′C=90°,所以点A 、B ′、C 共线,即Δ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B ′处,则EB=EB ′,AB=AB ′=5,可计算出CB ′=8,设BE=a ,则EB ′=a ,CE=12-a ,然后在Rt △CEB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 .②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图2所示.此时ABEB ′为正方形.【详解】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 ,在Rt △ABC 中,AB=5,BC=12,∴AC=22512+=13,∵将Δ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AB ′E=∠B=90°,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 ′C=90°,∴点A 、B ′、C 共线,即将Δ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B ′处,设:BE a B'E ==,则CE 12a =-,AB AB'5==,B'C AC AB'1358=-=-=,由勾股定理得:()22212a a 8-=+,解得:10a 3=; ②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图2所示,此时ABEB ′为正方形,∴BE=AB=5,综上所述,BE 的长为103或5, 故答案为103或5.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20.4【解析】解:∵DE 平分∠ADC,∴∠ADE=∠CDE,∵▱ABCD 中AD∥BC,∴∠ADE=∠C ED ,∴∠CDE=∠CED,∴CE=CD,∵在▱ABCD 中,AB=7,AD=11,解析: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CD=AB=7,BC=AD=11,∴BE=BC-CE=11-7=4.三、解答题21.1a 2--,当1a =-时,原式1=3【分析】 本题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结合平方差以及提公因式法将题目化简,然后从1-、0、1、2中选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 原式2(1)1111(2)(2)22a a a a a a a a a +--=-⨯=-=-+---, 由已知得:若使原分式有意义,需满足0a ≠,20a a -≠,240a -≠,即当0a =、1、2、2-时原分式无意义,故当1a =-时,原式11123=-=--.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对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等运算法则的运用,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22.(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x的值为6或7.【分析】(1)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1,C1即可解决问题;(2)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解决问题;(3)观察图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作图如下:△AB1C1即为所求;(2)作图如下:△A2B2C2即为所求;(3)P点如图,x的值为6或7.【点睛】本题考查旋转、中心对称图形,格点作图,熟练掌握对称、旋转及网格作图的特征是解题关键.23.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120件.【解析】整体分析:设第一批购进了x件衬衫,用含x的分式表示出两批的单价,根据第二批的单价比第一批的单价贵了10元列方程.解:设第一批购进了x件衬衫,则第二批购进了2x件衬衫.根据题意得12000x=264002x-10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120件.2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EF垂直平分AP推出AF=PF=AE=PE即可判断;(2)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此时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内面积最大的菱形.【详解】(1)证明:如图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1=∠2,∵EF 垂直平分AP ,∴AF =PF ,AE =PE ,∴∠2=∠3,∴∠1=∠3,∴AE =AF ,∴AF =PF =AE =PE ,∴四边形AFPE 是菱形;(2)如图②,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连接各个点,所得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 内面积最大的菱形;此时设菱形边长为x ,则可得12+(3-x )2=x 2,解得x=53, 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3.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5.11x +;15【分析】首先把括号内的分式进行通分、相减,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可化简,最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 解:原式=()()232211x x x x x +-+⋅++-()()12211x x x x x -+=⋅++- 11x =+ 当x =4时,原式=1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6.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绿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黄灯的可能性最小.【分析】根据在这几种灯中,每种灯时间的长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绿灯持续的时间最长,黄灯持续的时间最短,所以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绿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黄灯的可能性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时间长短确定可能性的大小是解答的关键.27.(1)m≤14;(2)m =14. 【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 2-4ac≥0,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2)由x 12-x 22=0得x 1+x 2=0或x 1-x 2=0;当x 1+x 2=0时,运用两根关系可以得到-2m-1=0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据此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有△=(2m-1)2-4m 2≥0,解得m≤14,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14; (2)由两根关系,得根x 1+x 2=-(2m-1),x 1•x 2=m 2,由x 12-x 22=0得(x 1+x 2)(x 1-x 2)=0,若x 1+x 2=0,即-(2m-1)=0,解得m =12, ∵12>14, ∴m =12不合题意,舍去, 若x 1-x 2=0,即x 1=x 2∴△=0,由(1)知m =14, 故当x 12-x 22=0时,m =14.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公式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8.(1)证明见解析;(2)5AP =;(3)图见解析,7AP =,∠CAB=120°.【分析】(1)只需借助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CP ≌△QBP 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1)中的全等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90ABQ ∠=︒,再借助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Q ,即AP 的值;(3)当AQ 最长时,AP 最长,此时Q 在QB 的延长线,由此得解.【详解】解:(1)证明:∵CBP ∆和APQ ∆为等边三角形,∴AP=PQ ,CP=BP ,∠CPN=∠APQ=60°,∴∠CPA=∠BPQ ,∴△ACP ≌△QBP (SAS )∴AC=BQ ;(2)∵△ACP ≌△QBP ,∴3BQ AC ==,CAP BQP ,AP AQ =, ∵APQ ∆为等边三角形,∴60PAQ AQP , ∵30CAB ∠=︒∴BAQ AQB CAQ CAB AQP BQP 603060CAP BQP90=︒∴90ABQ ∠=︒, ∴2222435APAQ AB BQ ; (3)如下图,当等边△APQ 的AQ 边在AB 的延长线上时,AQ 有最大值,即AP 有最大值,由(1)得△ACP≌△QBP,∴BQ=CA=3,∠CAP=∠Q,∵△APQ为等边三角形,∴∠CAP=∠Q=60°,AP=AQ=AB+BQ=7.∴∠CAB=120°,AP=,此时∠CAB=120°.故AP最大值时,7【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1)中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PA=∠BPQ是解题关键;(2)中能求得∠=︒是解题关键;(3)中能想到AQ有最大值,即AP有最大值是解题关键.ABQ90。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为了解2019年泰兴市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6年泰兴市八年级学生是总体B.每一名八年级学生是个体C.500名八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5002.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B=4,BC=3,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A.5 B.8 C.10 D.125.某一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13.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 )A.能中奖一次B.能中奖两次C.至少能中奖一次D.中奖次数不能确定6.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A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则∠E的大小为()A.15°B.22.5°C.30°D.45°7.如果a32,b32,那么a与b的关系是()A .a +b =0B .a =bC .a =1bD .a >b8.下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9.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3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 ) A .1000B .1500C .2000D .250010.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1.下面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 .试航前对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各系统的检查,选择抽样调查方式B .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普查方式C .为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对国外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采用普查方式D .调查某新型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采用普查的方式12.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C AD =B .AB EB ⊥C .BC DE =D .A EBC ∠=∠二、填空题13.“一只不透明的袋子共装有3个小球,它们的标号分别为1,2,3,从中摸出1个小球,标号为“4”,这个事件是______.(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或“随机事件”) 14.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3,则此菱形的面积是 .15.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只相同的小球,给它们分别标上序号1、2、3后搅匀.事件“从中任意摸出1只小球,序号为4”是_____事件(填“必然”、“不可能”或“随机”). 16.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cm 、8cm ,AE ⊥BC 于点E ,则AE 的长是_____.17.当a <0时,化简|2a ﹣2a |结果是_____.18.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2020=0的两个根,则a 2+2b ﹣3的值等于_____. 19.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AB DC ==,BD 平分ABC ∠,BD CD ⊥,则AD BC +等于_________.20.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21.若点A (﹣4,y 1),B (﹣2,y 2)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y 1_____y 2.22.如图,已知22AB =,C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C ,CB 为边在AB 的同侧作菱形ACED 和菱形CBGF ,点C ,E ,F 在一条直线上,120D ∠=︒,P 、Q 分别是对角线AE ,BF 的中点,当点C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线段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23.▱ABCD 的周长是32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所在直线于点E ,且AE :ED =3:2,则AB 的长为_____. 2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3x a x x+--=2a 无解,则a 的值为_____. 三、解答题2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1=∠2,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6.自2009年以来,“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享誉全国.“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所描绘的就是我市发达的油菜种植业.为了解某品种油菜籽的发芽情况,农业部门从该品种油菜籽中抽取了6批,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表:批次123456油菜籽粒100400800100020005000数发芽油菜a31865279316044005籽粒数发芽频率0.8500.7950.8150.793b0.801(1)分别求a和b的值;(2)请根据以上数据,直接写出该品种油菜籽发芽概率的估计值(精确到0.1);(3)农业部门抽取的第7批油菜籽共有6000粒.请你根据问题(2)的结果,通过计算来估计第7批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时的发芽粒数.27.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过计算估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28.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ADCF 是菱形;(3)若AC =6,AB =8,求菱形ADCF 的面积. 29.如图,在▱ABCD 中,BE=DF .求证:AE=CF .30.为了了解同学们每月零花钱的数额,校园小记者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调查结果统计表 组别A BCDE分组(元) 030x ≤< 3060x ≤<频数调查结果频数分布直方图 调查结果扇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这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a = ,m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扇形B 的圆心角度数; (4)该校共有1000人,请估计每月零花钱的数额x 在3090x ≤<范围的人数. 3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接CD ,过E 作EF ∥D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1)证明: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CDEF 的周长是16cm ,AC 的长为8cm ,求线段AB 的长度.32.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设DE与BC相交于点F,求BF 的长;(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如图②),求折痕GH的长.33.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实验结果如表:(1)a=,b=;(2)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估计值是多少?请简要说明理由;(3)如果该种油菜籽发芽后的成秧率为90%,则在相同条件下用10000粒该种油菜籽可得到油菜秧苗多少棵?34.某商店分别花500元和750元先后两次以相同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且第二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5千克.问第一次购进这种商品多少千克?35.(数学实验)小明在学习轴对称一章角平分线一节后,做了一个实验:第一步:如图1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平角∠AOB;第二步:如图2在平角∠AOB内画一条射线,沿着射线将平角∠AOB裁开;第三步:如图3将∠AO'C'放在∠COB内部,使两边分别与OB、OC相交,且O'A=O'C';第四步:连接OO',测量∠COB度数和∠COO'度数.(数学发现与证明)通过以上实验,小明发现OO'平分∠COB.你能根据小明的实验给出的条件:(1)∠AO'C'与∠COB的关系是;(2)线段O'A与O'C'的关系是.请您结合图3将小明的实验条件和发现结论完成下面“已知”“求证”,并给出证明.已知:求证:证明:36.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S=160cm²,如图2,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 (2)已知ABC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若△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②若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DE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A. 2019年泰兴市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故A错误;B. 每一名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故B错误;C. 从中随机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一个样本,故C错误;D. 样本容量是500,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它们的定义及区别.2.A解析:A【分析】本题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选项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按照其定义求解即可,注意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3.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不符合题意;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由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易证得四边形CODE是菱形,又由AB=4,BC=3,可求得AC的长,继而求得OC的长,则可求得答案.【详解】解:∵CE∥BD,DE∥AC,∴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B=OD,OC=OA,∠ABC=90°∴OC=OD,∴四边形CODE是菱形∵AB=4,BC=35AC∴=∴OC=5 2∴四边形CODE的周长=4×52=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运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分析】由于中奖概率为13,说明此事件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详解】解: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判定,中奖次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概率和事件的关系:()P A0=①,为不可能事件;()P A1=②为必然事件;()0P A1<<③为随机事件.6.B解析:B【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推出∠ABD=45°,由∠ABD=∠E+∠BDE,BD=BE,推出∠BDE=∠E,即可求解.【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45°,∵∠ABD=∠E+∠BDE,∵BD=BE,∴∠BDE=∠E.∴∠E=12×45°=2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7.A解析:A【分析】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得到a2),从而得到a与b的关系.【详解】∵a2),而b2,∴a=﹣b,即a+b=0.故选:A.【点睛】﹣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项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C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D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9.B解析:B【分析】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表格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0.5附近,所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3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3000×0.5=1500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算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频率估算概率的方法.10.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11.C解析:C【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试航前对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各系统的检查,零部件很重要,应全面检查;B、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适合抽样调查;C、为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对国外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适合采用普查方式;D、调査某新型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适合抽样调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2.D解析:D【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C=CD,BC=EC,∠ACD=∠BCE,所以选项A、C不一定正确∠=∠,所以选项D正确;再根据∠E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A EBC=∠EBC+∠ABC=∠A+∠ABC=0180-∠ACB 判断选项B 不一定正确即可.【详解】解:∵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AC=CD ,BC=EC ,∠ACD=∠BCE ,∴∠A=∠CDA=180ACD 2∠︒-;∠EBC=∠BEC=180BCE 2∠︒-, ∴选项A 、C 不一定正确∴∠A =∠EBC ∴选项D 正确.∵∠EBC=∠EBC+∠ABC=∠A+∠ABC=0180-∠ACB 不一定等于090,∴选项B 不一定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3.不可能事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袋子中有3个数字,抽取一个球时不可能抽到数字4,所以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事件.解析:不可能事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袋子中有3个数字,抽取一个球时不可能抽到数字4,所以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事件.14.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 菱形=×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菱形=12×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15.不可能【分析】根据三只小球中没有序号为4的小球进行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三只小球中没有序号为4的小球,∴事件“从中任意摸出1只小球,序号为4”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点解析:不可能【分析】根据三只小球中没有序号为4的小球进行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三只小球中没有序号为4的小球,∴事件“从中任意摸出1只小球,序号为4”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点睛】本题考查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是必然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是随机事件.16.【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CO=A解析:24 5【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CO =12AC =3cm ,BO =12BD =4cm ,AO ⊥BO ,∴BC 5cm ,∴S 菱形ABCD =2BD AC ⋅==12×6×8=24cm 2, ∵S 菱形ABCD =BC ×AE ,∴BC ×AE =24, ∴AE =24245BC =cm . 故答案为:245 cm . 【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也涉及了勾股定理,要求我们掌握菱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17.﹣3a【分析】首先利用a 的取值范围化简,进而去绝对值求出答案.【详解】∵a<0,∴|﹣2a|=|﹣a ﹣2a|=|﹣3a|=﹣3a .故答案为:﹣3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解析:﹣3a【分析】首先利用a 的取值范围化简,进而去绝对值求出答案.【详解】∵a <0,∴2a |=|﹣a ﹣2a |=|﹣3a |=﹣3a .故答案为:﹣3a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8.202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再结合原方程可知,由此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a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a2+2b −3=a2−解析:202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2a b +=,再结合原方程可知222020a a -=,由此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a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222020a a -=,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2a b +=,∴a 2+2b −3=a 2−2a +2a +2b −3,=2020+2(a +b )−3=2020+2×2−3=2021,故答案为:20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与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9.3【分析】由,平分,易证得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又由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易证得,然后由,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则可求得的值,继而求得的值.【详解】解:∵,,∵平分,解析:3【分析】由//AD BC ,BD 平分ABC ∠,易证得ABD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1AD AB ==,又由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易证得2C DBC ∠=∠,然后由BD 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30DBC ∠=︒,则可求得BC 的值,继而求得AD BC +的值.【详解】解:∵//AD BC ,AB DC =,∴C ABC ∠=∠,ADB DBC ∠=∠,∵BD 平分ABC ∠,∴2ABC DBC ∠=∠,ABD DBC ∠=∠,∴ABD ADB ∠=∠,∴1AD AB ==,∴2C DBC ∠=∠,∵BD CD ⊥,∴90BDC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90DBC C ∠+∠=︒,∴260C DBC ∠=∠=︒,∴2212BC CD ==⨯=,∴123AD BC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0.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解析: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16;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的有4种结果,其概率为42 63 =;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的有3种结果,其概率为31 62 =;∵112 623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点睛】考查了基本概率的计算及比较可能性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反比例函数中,k=﹣1<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A(﹣4,y1),B(﹣2,y2)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反比例函数1yx=-中,k=﹣1<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A(﹣4,y1),B(﹣2,y2)都在反比例函数1yx=-的图象上,且﹣2>﹣4,∴y1<y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把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2.【分析】连接QC、PC,先证明∠PCQ=90°,设AC=,则BC=,PC=,CQ=(),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PC 、CQ .∵四边形ACED ,四边形CB 解析:62 【分析】连接QC 、PC ,先证明∠PCQ=90°,设AC=2a ,则BC=222a -,PC=a ,CQ=3(2a -),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PC 、CQ .∵四边形ACED ,四边形CBGF 是菱形,∠D=120°,∴∠ACE=120°,∠FCB=60°,∵P ,Q 分别是对角线AE ,BF 的中点,∴∠ECP=∠ACP=12∠ACE=60°,∠FCQ=∠BCQ=12∠BCF=30°, ∴∠PCQ=90°,设AC=2a ,则BC=222a ,PC=12AC=a ,CQ=BC cos30⋅︒32a ), ∴()2222232332442PQ PC QC a a a ⎛⎫⎡⎤=+=+-=-+ ⎪ ⎪⎣⎦⎝⎭ ∴当324a =PQ 362=. 故答案为:6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23.6cm 或12cm .【分析】证△ABE 是等腰三角形,分“点E 在线段AD 上” 和“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点E在线段AD上,如图1,∵四边解析:6cm或12cm.【分析】证△ABE是等腰三角形,分“点E在线段AD上” 和“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点E在线段AD上,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D=BC,∴AB+AD=12×32=16(cm),∠AEB=∠CBE,∵∠ABC的平分线交AD所在的直线于点E,∴∠ABE=∠CBE,∴∠ABE=∠AEB,∴AB=AE,∵AE:ED=3:2,∴AB:AD=3:5,∵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AB的长为:16×38=6(cm).②点E在AD的延长线上,如图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D=BC,∴AB+AD=12×32=16(cm),∠AEB=∠CBE,∵∠ABC的平分线交AD所在的直线于点E,∴∠ABE=∠CBE,∴∠ABE=∠AEB,∴AB=AE,∵AE:ED=3:2,∴AB:AD=3:1,∵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AB的长为:16×34=12(cm);故答案为:6cm或12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与角平分线线的综合应用,熟知以上知识点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4.5或1.5【分析】先直接解分式方程,整理得:(1﹣2a)x=﹣4a,再分类讨论①当1﹣2a=0时,方程无解,故a=0.5;②当1﹣2a≠0时,x==3时,分式方程无解,则a=1.5 .【详解】解析:5或1.5【分析】先直接解分式方程,整理得:(1﹣2a)x=﹣4a,再分类讨论①当1﹣2a=0时,方程无解,故a=0.5;②当1﹣2a≠0时,x=421aa-=3时,分式方程无解,则a=1.5 .【详解】解:2233x aax x+=--,去分母得:x﹣2a=2a(x﹣3),整理得:(1﹣2a)x=﹣4a,当1﹣2a=0时,方程无解,故a=0.5;当1﹣2a≠0时,x=421aa-=3时,分式方程无解,则a=1.5,则a的值为0.5或1.5.故答案为:0.5或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当分式方程无意义时,求字母的值.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当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1﹣2a)x=﹣4a时,一定要分1-2a=0和1-2a≠0两种情况,来分别求m的值.三、解答题25.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易证∠DAC=∠AC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D ∥BC ,AB ∥CD ,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题解析:证明:∵∠1+∠B+∠ACB=180°,∠2+∠D+∠CAD=180°,∠B=∠D ,∠1=∠2, ∴∠DAC=∠ACB ,∴AD ∥BC ,∵∠1=∠2,∴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6.(1)85a,0.802b =;(2)0.8;(3)4800 【分析】(1)用油菜籽粒数乘以发芽频率求得a 的值,用发芽油菜籽粒数除以油菜籽总数即可求得b 的值.(2)观察大量重复试验发芽的频率稳定到哪个常数附近即可用哪个数表示发芽概率. (3)用油菜籽总数乘以发芽概率即可求得发芽粒数.【详解】(1)1000.85085a =⨯=,16040.8022000b ==; (2)∵观察表格发现发芽频率逐渐稳定到0.8附近,∴该品种油菜籽发芽概率的估计值为0.8;(3)60000.8=4800⨯,故估计第7批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时的发芽粒数为4800.【点睛】本题考查统计与概率,解题关键在于信息筛选能力,对频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27.(1)150人;(2)见解析;(3)192人【分析】(1)根据书法小组的人数及其对应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根据各小组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航模人数,从而补全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围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详解】(1)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30÷20%=150(人);(2)航模的人数为150﹣(30+54+24)=42(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该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有:1200×24150×100%=192(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8.(1)详见解析;(2)24【分析】(1)可先证得△AEF≌△DEB,可求得AF=DB,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D=CD,可证得结论;(2)将菱形ADCF的面积转换成△ABC的面积,再用S△ABC的面积=12AB•AC,结合条件可求得答案.【详解】(1)证明:∵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在△AEF和△DEB中AFE DBEDEB AEF AE DE∠=∠⎧⎪∠=∠⎨⎪=⎩∴△AEF≌△DEB(AAS)∴AF=DB∵D是BC的中点∴BD=CD=AF∴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CD=12 BC∴四边形ADCF是菱形;(2)解:设AF到CD的距离为h,∵AF ∥BC ,AF =BD =CD ,∠BAC =90°,AC =6,AB =8∴S 菱形ADCF =CD•h =12BC•h =S △ABC =12AB•AC =16824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9.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AD=BC ,证出∠ADE=∠CBF ,再由BE=DF ,得出DE=BF ,证明△ADE ≌△CBF ,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D=BC ,∴∠ADE=∠CBF ,∵BE=DF ,∴DE=BF ,在△ADE 和△CBF 中, {AD CBADE CBF DE BF=∠=∠=,∴△ADE ≌△CBF (SAS ),∴AE=CF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1)50,16,8;(2)补全图形见解析;(3)扇形统计图中扇形B 的圆心角度数为115.2°;(4)每月零花钱的数额x 在30≤x <90范围的人数大约为720人.【解析】分析:(1)根据C 组的频数是20,对应的百分比是40%,据此求得调查的总人数,然后求得a 的值,m 的值;(2)根据a 的值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利用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4)利用总人数1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详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20÷40%=50(人),则a =50﹣4﹣20﹣8﹣2=16,A 组所占的百分比是450=8%,则m =8. 故答案为50,16,8;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江苏移动掌上营业厅,推出“每日签到——抽奖活动”:每个手机号码每日只能签到1次,且只能抽奖1次,抽奖结果有流量红包、话费充值卷、惊喜大礼包、谢谢参与.小明的爸爸已经连续3天签到,且都抽到了流量红包,则“他第4天签到后,抽奖结果是流量红包”是()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随机事件D .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2.如图,将△ABC 沿着它的中位线DE 折叠后,点A 落到点A ’,若∠C =120°,∠A =26°,则∠A ′DB 的度数是( )A .120°B .112°C .110°D .100° 3.下列成语故事中所描述的事件为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A .水中捞月B .瓮中捉鳖C .拔苗助长D .守株待兔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边的中点,将△ABE 沿AE 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FE ,延长AF 交CD 于点G ,已知CG =2,DG =1,则BC 的长是( )A .2B .6C .5D .35.如果a 32+,b 32,那么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0 B .a =b C .a =1b D .a >b6.已知反比例函3y 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像经过点(1,3)- B .图像在第二、四象限C .当1x >时,30y <<D .当0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7.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若一个任意..四边形的面积为a ,则它的中点四边形面积为( )A.12a B.23a C.34a D.45a8.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8,AD=6,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A.8 B.7 C.6 D.59.在四边形中,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A.对角线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D.一组邻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10.“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天一定下雨B.明天一定不下雨C.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D.明天80%的地方下雨二、填空题11.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3,则此菱形的面积是.12.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若BC=6,则DE= .13.如图,点A是一次函数13y x=(0)x≥图像上一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l,点B是l上一点(B在A上方),在AB的右侧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反比例函数kyx=(0)x>的图像过点B、C,若OAB∆的面积为8,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14.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若DE =2,则AB 的长为_____.15.如图,反比例函数y =x k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若矩形OABC 的面积为8,则k =_____.16.如果用A 表示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P (A )=_____.17.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18.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bx +1=0的两根为x 1=1,x 2=2,则方程a (x +1)2+b (x +1)+1=0的两根之和为__________.19.如图,在矩形ABCD 中,5AB =,12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__.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5,AD =3,动点P 满足S △PAB =13S 矩形ABCD ,则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小华对本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成绩取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了统计分析,绘制成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频率分布表.请你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分组49.5~59.559.5~69.569.5~79.579.5~89.589.5~100.5合计频数2a2016450频率0.040.160.400.32b1(1)频数、频率分布表中a=,b=;(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数学老师准备从不低于90分的学生中选1人介绍学习经验,那么取得了93分的小华被选上的概率是多少.22.如图,在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P分别交AD,BC于E,F两点,连接BE,DF.(1)求证: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2)当∠DOE= °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23.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过计算估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2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1B 1C 1;(2)直接写出:以A 、B 、C 为顶点的平形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 .25.如图,在△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端点除外)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BC.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连接AE 、AF .那么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6.已知: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AD 上,且BE =DF求证:AC 、EF 互相平分.2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经过第二象限内的点(1,)A m -,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2.若直线y ax b =+经过点A ,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上另一点(,2)C n -.(1)求反比例函数k y x =与直线y ax b =+的解析式; (2)连接OC ,求AOC ∆的面积;(3)不等式0k ax b x +-≥的解集为_________ (4)若()11,D x y 在k y x =(0)k ≠图像上,且满足13y ≥-,则1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8.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点E 在射线BC 上,且PB PE =,连接PD ,O 为AC 中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试猜想PE 与P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随机事件的定义进而得出答案.详解:∵有流量红包、话费充值卷、惊喜大礼包、谢谢参与四种等可能情况,∴他第4天签到后,抽奖结果是流量红包为随机事件.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E=∠B,又根据∠C=120°,∠A=26°可求出∠B的值,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DE∥BC,∴∠A'DE=∠B=180°﹣120°﹣26°=34°,∴∠BDE=180°﹣∠B=146°,故∠A'DB=∠BDE﹣∠A'DE=146°﹣34°=1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3.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解:A 、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故A 错误;B 、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故B 正确;C 、拔苗助长是不可能事件,故C 错误;D 、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随机事件.4.B解析:B【分析】连接EG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 =EF 又由E 是BC 边的中点,可得EF =EC ,然后证得Rt △EGF ≌Rt △EGC (HL ),得出FG =CG =2,继而求得线段AG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连接EG ,∵E 是BC 的中点,∴BE =EC ,∵△ABE 沿AE 折叠后得到△AFE ,∴BE =EF ,∴EF =EC ,∵在矩形ABCD 中,∴∠C =90°,∴∠EFG =∠B =90°,∵在Rt △EGF 和Rt △EGC 中,EF EC EG EG =⎧⎨=⎩, ∴Rt △EGF ≌Rt △EGC (HL ),∴FG =CG =2,∵在矩形ABCD 中,AB =CD =CG +DG =2+1=3,∴AF =AB =3,∴AG =AF +FG =3+2=5,∴BC=AD=.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关键.5.A解析:A【分析】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得到a 2),从而得到a 与b 的关系.【详解】∵a2),而b 2,∴a =﹣b ,即a+b=0.故选:A .【点睛】﹣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133-⨯=-,∴图象必经过点(1,3)-,故本选项正确;B 、∵30k =-<,∴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 、∵1x =时,3y =-且y 随x 的增大而而增大,∴1x >时,30y -<<,故本选项正确;D 、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7.A解析:A【分析】由E 为AB 中点,且EF 平行于AC ,EH 平行于BD ,得到△BEK 与△ABM 相似,△AEN 与△ABM 相似,利用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EBK 面积与△ABM 面积之比为1:4,且△AEN 与△EBK 面积相等,进而确定出四边形EKMN 面积为△ABM 的一半,同理得到四边形KFPM 面积为△BCM 面积的一半,四边形QGPM 面积为△DCM 面积的一半,四边形HQMN 面积为△DAM 面积的一半,四个四边形面积之和即为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的一半,即为四边形ABCD 面积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画任意四边形ABCD ,设AC 与EH ,FG 分别交于点N ,P ,BD 与EF ,HG 分别交于点K ,Q ,则四边形EFGH 即为它的中点四边形,∵E 是AB 的中点,EF//AC ,EH//BD ,∴△EBK ∽△ABM ,△AEN ∽△ABM , ∴EBK ABM S S ∆∆=14,S △AEN =S △EBK , ∴EKMNABM S S ∆四边形=12, 同理可得:KFPM BCMS S ∆四边形=12,QGPM DCM S S ∆四边形=12,HQMN DAM S S ∆四边形=12, ∴EFGHABCD S S 四边形四边形=12,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a ,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12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8.D解析:D【分析】连接DN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 =12DN ,根据题意得到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DN 最大,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连接DN ,∵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EF是△MND的中位线,∴EF=12 DN,∵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当点N与点B重合时,DN最大,此时DN22AB AD10,∴EF长度的最大值为:12×10=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根据所给条件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A选项中,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和对角线相等”只能判定该四边形是矩形;B选项中,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只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选项中,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D选项中,根据“一组邻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只能判定该四边形是菱形;故选C.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找到正确选项即可.【详解】解: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说明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只有C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二、填空题11.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菱形=×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菱形=12×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12.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解析: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12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3.【分析】过作轴于,交于,设,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设,则,,因为.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作轴于,交于.∵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163 【分析】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设2AB a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得:BE AE CE a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因为B .C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如图,过C 作CD y ⊥轴于D ,交AB 于E .∵AB x ⊥轴∴CD A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 AE CE ==,设2AB a =,则BE AE CE a ===,设1,3A x x ⎛⎫ ⎪⎝⎭,则1,23B x x a ⎛⎫+ ⎪⎝⎭,1,3C x a x a ⎛⎫++ ⎪⎝⎭, ∵B ,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12()33x x a x a x a ⎛⎫⎛⎫+=++ ⎪ ⎪⎝⎭⎝⎭,解得32x a =, ∵112822OAB S AB DE a x ∆=⋅=⋅⋅=, ∴8ax =, ∴2382a =, ∴2163a =, ∵211222ABC S AB CE a a a ∆=⋅=⋅⋅= 163= 故答案为:16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关键.14.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AB=2DE ,∵DE=2,∴AB=4,故答案为:解析: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AB =2DE ,∵DE =2,∴AB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15.4【分析】设D 的坐标是,则B 的坐标是,根据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 的值,从而求得k 的值.【详解】设D 的坐标是,则B 的坐标是,∵∴,∵D 在上,∴.故答案是:4.【点睛】解析:4【分析】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根据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 的值,从而求得k 的值.【详解】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 ∵OABC 8S =矩形∴28ab =,∵D 在k y x=上, ∴1842k ab ==⨯=. 故答案是: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6.1【分析】先判断出事件A 是必然事件,再根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及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可得答案.【详解】解:∵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必然事件,∴P(A )=1,故答案为:1.【点睛】解析:1【分析】先判断出事件A 是必然事件,再根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及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可得答案.【详解】解:∵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必然事件,∴P (A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1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再根据众数是5,所以可得x,y 中必须有一个5,则另一个就是6,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中至少有一个是 解析:83【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11x y +=,再根据众数是5,所以可得x,y 中必须有一个5,则另一个就是6,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x y 中至少有一个是5,∵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 ∴()4579166x y +++++=, ∴11x y +=,∴,x y 中一个是5,另一个是6,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2222846256661[]676963-+-+-+-+-=; 故答案为83. 【点睛】本题是一道数据统计中的综合性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应当熟练掌握,特别是记忆方差的计算公式.18.1【解析】分析:利用整体的思想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x+1=t,方程a(x+1)2+b(x+1)+1=0的两根分别是x3,x4,∴at2+bt+1=0,由题意可知:t1=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整体的思想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x+1=t,方程a(x+1)2+b(x+1)+1=0的两根分别是x3,x4,∴at2+bt+1=0,由题意可知:t1=1,t2=2,∴t1+t2=3,∴x3+x4+2=3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或5【分析】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1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解析:103或5【分析】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1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所以点A、B′、C共线,即Δ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EB=EB′,AB=AB′=5,可计算出CB′=8,设BE=a,则EB′=a,CE=12-a,然后在Rt△CEB′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图2所示.此时ABEB′为正方形.【详解】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图1所示,连结AC,在Rt△ABC中,AB=5,BC=12,∴AC=22512+=13,∵将Δ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AB ′E=∠B=90°,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 ′C=90°,∴点A 、B ′、C 共线,即将Δ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B ′处,设:BE a B'E ==,则CE 12a =-,AB AB'5==,B'C AC AB'1358=-=-=,由勾股定理得:()22212a a 8-=+,解得:10a 3=; ②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图2所示,此时ABEB ′为正方形,∴BE=AB=5,综上所述,BE 的长为103或5, 故答案为103或5.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20.【分析】已知S△PAB=S 矩形ABCD ,则可以求出△ABP 的高,此题为“将军饮马”模型,过P 点作直线l∥AB,作点A 关于l 的对称点E ,连接AE ,连接BE ,则BE 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详解41【分析】已知S △PAB =13S 矩形ABCD ,则可以求出△ABP 的高,此题为“将军饮马”模型,过P 点作直线l ∥AB ,作点A 关于l 的对称点E ,连接AE ,连接BE ,则BE 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详解】解:设△ABP 中AB 边上的高是h .∵S△PAB=13S矩形ABCD,∴12AB•h=13AB•AD,∴h=23AD=2,∴动点P在与AB平行且与AB的距离是2的直线l上,如图,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AE,连接BE,则B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在Rt△ABE中,∵AB=5,AE=2+2=4,∴BE=22225441+=+=AB AE,即PA+PB的最小值为41.故答案为:4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以及“将军饮马”的模型,“将军饮马”模型主要是用来解决最小值问题,掌握这模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a=8,b=0.08;(2)作图见解析;(3)14.【分析】(1)根据频数之和等于总个数,频率之和等于1求解即可;(2)直接根据(1)中的结果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3)根据89.5~100.5这一组的人数及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a=50-2-20-16-4=8,b=1-0.04-0.16-0.40-0.32=0.08;(2)如图所示:(3)由题意得张明被选上的概率是14.【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常见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熟练掌握.22.(1)详见解析;(2)90【分析】(1)证△DOE≌△BOF(ASA),得DE=BF,即可得出结论;(2)由∠DOE=90°,得EF⊥BD,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为对角线BD的中点,∴BO=DO,AD∥BC,∴∠EDO=∠FBO,在△EOD和△FOB中,EDO FBO DO BOEOD FOB ∠=∠⎧⎪=⎨⎪∠=∠⎩,∴△DOE≌△BOF(ASA),∴DE=BF,又∵DE∥BF,∴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2)∠DOE=90°时,四边形BFDE为菱形;理由如下:由(1)得: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若∠DOE=90°,则EF⊥BD,∴四边形BFDE为菱形;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证出△DOE≌△BOF是解题的关键.23.(1)150人;(2)见解析;(3)192人【分析】(1)根据书法小组的人数及其对应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根据各小组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航模人数,从而补全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围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详解】(1)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30÷20%=150(人);(2)航模的人数为150﹣(30+54+24)=42(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该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有:1200×24150×100%=192(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4.(1)作图见解析;(2)D(1,1),(-5,3),(-3,-1)【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分别写出点A、B、C的对应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2)分类讨论:分别以AB、AC、BC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根据网格的特点,确定对角线后找对边平行,即可写出D点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4,1),(2,2)---,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则点A、B、C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分别为(1,0),(4,1),(2,2)--,描点连线,△A1B1C1即为所作:(2)分别以AB、AC、BC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D点的坐标分别为:(3,1),(1,1),(5,3)---,故答案为:(1,1),(5,3),(3,1)---.【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作图即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点的坐标,确定第四个点的坐标,以对角线作为分类讨论,不容易漏掉平行四边形的各种情况.25.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见解析.【分析】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由于CE平分∠BCA,那么有∠1=∠2,而MN∥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有∠1=∠3,等量代换有∠2=∠3,于OE=OC,同理OC=OF,于是OE=OF,而OA=OC,那么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CE、CF分别是∠BCA及其外角的角平分线,易证∠ECF是90°,从而可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详解】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或OA=O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如图,∵CE平分∠BCA,∴∠1=∠2,又∵MN∥BC,∴∠1=∠3,∴∠3=∠2,∴EO=CO,同理,FO=CO,∴EO=FO,又∵OA=OC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CF 是∠BCA 的外角平分线,∴∠4=∠5,又∵∠1=∠2,∴∠1+∠5=∠2+∠4,又∵∠1+∠5+∠2+∠4=180°,∴∠2+∠4=90°,∴平行四边形AECF 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开证明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ECF 是90°.26.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AE 、CF ,证明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AC 、EF 互相平分.【详解】解:连接AE 、CF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 ,又∵DF ﹦BE ,∴AF ﹦CE ,又∵AF ∥CE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AC 、EF 互相平分.【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27.(1)4y x -=;22y x =-+ (2)3 (3)1x ≤-或02x <≤ (4)43x ≥或x <0 【分析】(1)根据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k ;求出k 后利用交点C 即可求出一次函数(2)利用割补法即可求出面积(3)根据A ,C 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求解;(4)先求出3y =-时,43x =,再观察图像即可求解.【详解】(1)∵点(1,)A m -在第二象限内,∴AB m =,1OB =, ∴122ABO S AB BO ∆=⋅=即:1122m ⨯=,解得4m =, ∴(1,4)A -,∵点(1,4)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上, ∴41k =-,解得4k =-, ∵反比例函数为4y x-=, 又∵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像经过(,2)C n -, ∴42n--=,解得2n =, ∴(2,2)C -,∵直线y ax b =+过点(1,4)A -,(2,2)C -,∴422a b a b=-+⎧⎨-=+⎩解方程组得22a b =-⎧⎨=⎩, ∴直线y ax b =+的解析式为;22y x =-+;(2)24y x =-+当0y =时,220x -+=,1x =,∴22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设直线22y x =-+与x 轴的交点为E ,则1OE =∴AOC AOE COE S S S =+11141222=⨯⨯+⨯⨯ 3=(3)由题:k ax b x+≥ 由图像可知:当1x ≤-或02x <≤时,符合条件;故答案为:1x ≤-或02x <≤;(4)3y =-时,43x =,结合图像可知:当13y ≥-,则1x 的取值范围是43x ≥或x <0.故答案为:43x ≥或x <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综合性较强,但只要细心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8.(1)PE PD =且PE PD ⊥,详见解析;(2)猜想成立,详见解析;(3)猜想成立【分析】(1)根据点P 在线段AO 上时,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出PE ⊥PD ,PE=PD ;(2)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BP=PD ,由PB=PE ,得出PE=PD ,要证PE ⊥PD ;从三方面分析,当点E 在线段BC 上(E 与B 、C 不重合)时,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点P 恰好在AC 中点处,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分别分析即可得出;(3)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2)中证明思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BA DA =,45BAP DAP ∠=∠=︒,在△ABP 和△ADP 中,45AB AD BAP DAP AP AP =⎧⎪∠∠︒⎨⎪⎩===,∴△ABP ≌△ADP ,∴PB PD =,ABP ADP ∠=∠,CDP CBP ∠=∠,又∵PB PE =,∴CBP BEP ∠=∠,PE PD =,∴BEP CDP ∠=∠,∵180BEP CEP ∠+∠=︒,∴180CDP CEP ∠+∠=︒,∵正方形ABCD 中,90BCD ∠=︒,∴36090DPE CEP CDP BCD ∠=︒-∠-∠-∠=︒,∴PE PD ⊥;(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BA DA =,45BAP DAP ∠=∠=︒,又PA PA =,∴BAP DAP ∆≅∆(SAS),∴PB PD =,又∵PB PE =,∴PE PD =,①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PE PD ⊥;②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BAP DAP ∆≅∆,∴ABP ADP ∠=∠,∴CDP CBP ∠=∠,PB PE =,∴CBP PEC ∠=∠,∴PEC PDC ∠=∠,∵12∠=∠,∴90DPE DCE ∠=∠=︒,∴PE PD ⊥,综上所述:PE PD ⊥.∴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成立;(3)当点P 在线段O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1)中的猜想成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BA DA =,45BAP DAP ∠=∠=︒,又PA PA =,∴BAP DAP ∆≅∆(SAS),∴PB PD =,又∵PB PE =,∴PE PD =,∵BAP DAP ∆≅∆,∴ABP ADP ∠=∠,∴CDP CBP ∠=∠,PB PE =,∴CBP PEC ∠=∠,∴PEC PDC ∠=∠,∵DGC EGP ∠=∠,∴90DPE DCE ∠=∠=︒,∴PE P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线的证明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A .280B .240C .300D .2602.某一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13.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 ) A .能中奖一次 B .能中奖两次 C .至少能中奖一次 D .中奖次数不能确定 3.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4.如图,由两个长为9,宽为3的全等矩形叠合而得到四边形ABCD ,则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是( )A .15B .16C .19D .205.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x 2﹣x (x +3)=0B .ax 2+bx +c =0C .x 2﹣2x ﹣3=0D .x 2﹣2y ﹣1=0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E 、F 、G 分别是AB 、CD 、AC 的中点,若10DAC ∠=︒,66ACB ∠=︒,则FEO ∠等于( )A.76°B.56°C.38°D.28°7.把下列英文字母看成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8.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抛掷次数100200300400500正面朝上的频数5398156202244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A.20 B.300 C.500 D.8009.某校共有20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对“七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则样本容量是()A.2000 B.200 C.20 D.2⊥交AB于点F,若10.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为AD上一点,EF CE=,求AE的长( )2DE=,矩形ABCD的周长为16,且CE EFA.2B.3C.4D.6二、填空题11.“一只不透明的袋子共装有3个小球,它们的标号分别为1,2,3,从中摸出1个小球,标号为“4”,这个事件是______.(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或“随机事件”)12.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 °.13.小明用a元钱去购买某种练习本.这种练习本原价每本b元(b>1),现在每本降价1元,则他现在可以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_____.14.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BA′C=________度.15.某次测验后,将全班同学的成绩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到第三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则第四组的频率为_________.16.如图,在菱形ABCD 中,8AB =,60B ∠=︒,点G 是边CD 的中点,点E 、F 分别是AG 、AD 上的两个动点,则EF E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17.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若DE =2,则AB 的长为_____.18.如图,反比例函数y =xk(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若矩形OABC 的面积为8,则k =_____.19.如图,E 、F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C =8,AE =CF =1,则四边形BEDF 的周长是_____.20.如图,已知22AB =C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C ,CB 为边在AB 的同侧作菱形ACED 和菱形CBGF ,点C ,E ,F 在一条直线上,120D ∠=︒,P 、Q 分别是对角线AE ,BF 的中点,当点C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线段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帅”,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帅”字,它的反面是平滑的.将它从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帅”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帅”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帅”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试验次数20406080100120140160“帅”字面朝上频数a18384752667888相应频率0.70.450.630.590.520.550.56b=;=;(2)画出“帅”字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折线图;(3)如图实验数据,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2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F,连接CF.(1)求证:AEF≌△DEB;(2)若∠BAC=90°,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平行于x轴,点A、C分别在直线OM、ON上,点A的坐标为(3,3),矩形EFGH的顶点E、G 也分别在射线OM、ON上,且FG平行于x轴,EF:FG=3:5.(1)点B的坐标为,直线ON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当EF=3时,求H点的坐标;(3)若三角形OEG的面积为s1,矩形EFGH的面积为s2,试问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吗?若是,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1)、B(﹣1,0)、C(0,﹣3)(1)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1B1C,A1A的长为.25.如图,∠MON=90°,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AB=13,OB=5,E为AC上一点,且∠EBC=∠CBN,直线DE与ON交于点F.(1)求证BE=DE;(2)判断DF与O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BEF的周长为.26.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32x+)÷212xx-+的值,其中x=4.2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x12﹣x22=0时,求m的值.28.已知ABC∆是边长为8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同时出发,分别在三角形的边或延长线上运动,他们的运动时间为()t s .()1如图1,若P 点由A 向B 运动,Q 点由C 向A 运动,他们的速度都是1/cm s ,连接PQ .则AP =__,AQ = ,(用含t 式子表示);()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P 点由A 出发,沿射线AB 方向运动,Q 点由C 出发,沿射线AC 方向运动,P 的速度为3/,cm s Q 的速度为./acm s 是否存在某个a 的值,使得在运动过程中BPO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由题可得,抽查的学生中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为100−30−24−10−8=28(人), ∴1000×28100=280(人), 即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280人.故选A. 2.D解析:D 【分析】由于中奖概率为13,说明此事件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详解】解: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判定,中奖次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概率和事件的关系:()P A0=①,为不可能事件;()P A1=②为必然事件;()0P A1<<③为随机事件.3.D解析:D【解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因此,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工作量大,且普查的意义不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A解析:A【解析】如图1,作AE⊥BC于E,AF⊥CD于F,,∵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个矩形的宽都是3, ∴AE=AF=3,∵S 四边形ABCD=AE ⋅BC=AF ⋅CD , ∴BC=CD,∴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如图2,,设AB=BC=x ,则BE=9−x , ∵BC 2=BE 2+CE 2, ∴x 2=(9−x)2+32, 解得x=5,∴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是: 5×3=15. 故选A.5.C解析:C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 【详解】解:A 、x 2﹣x (x +3)=0,化简后为﹣3x =0,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ax 2+bx +c =0,当a =0时,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x 2﹣2x ﹣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x 2﹣2y ﹣1=0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6.D解析:D 【分析】利用EG 、FG 分别是ABC ∆和ADC ∆两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EG FG =,从而得出FGC ∠和EGC ∠,再根据EG FG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FEG ∠的度数.【详解】解:∵E 、F 、G 分别是AB 、CD 、AC 的中点, ∴EG 、FG 分别是ABC ∆和ADC ∆两个三角形的中位线, ∴//EG BC ,//FG AD ,且22AD BCEG FG ===, ∴10FGC DAC ∠=∠=︒,180114EGC ACB ∠=︒-∠=︒, ∴124EGF FGC EGC ∠=∠+∠=︒, 又∵EG FG =,∴()()111801801242822FEG EGF ∠=-∠=-︒=︒︒︒. 故本题答案为: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7.C解析:C 【解析】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8.C解析:C 【分析】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观察表格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0.5附近, 所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10000.5500⨯=次,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9.B解析:B 【分析】某校共有2000名学生,按10%的比例抽样,用总数乘以10%即可得出样本容量 【详解】解:2000×10%=200,故样本容量是20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等于总数乘以抽取的比例.10.B解析:B 【分析】易证△AEF ≌△ECD ,可得AE=CD ,由矩形的周长为16,可得2(AE+DE+CD)=16,可求AE 的长度. 【详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 ∴∠A=∠D=90°, ∵EF ⊥CE , ∴∠CEF=90°, ∴∠CED+∠AEF=90°, ∵∠CED+∠DCE=90°, ∴∠DCE=∠AEF , 在△AEF 和△DCE 中,A D AEF DCE EF CE ∠=∠⎧⎪∠=∠⎨⎪=⎩, ∴△AEF ≌△DCE(AAS), ∴AE=DC ,由题意可知:2(AE+DE+CD)=16,DE=2, ∴2AE=6, ∴AE=3;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不可能事件.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袋子中有3个数字,抽取一个球时不可能抽到数字4,所以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事件.解析:不可能事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袋子中有3个数字,抽取一个球时不可能抽到数字4,所以是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事件.12.【详解】试题分析:∵把△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CA’=35°,∠A =∠A’,.∵∠A’DC=90°,∴∠A’ =55°.∴∠A=55°.考点:1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把△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CA’=35°,∠A =∠A’,.∵∠A’DC=90°,∴∠A’ =55°.∴∠A=55°.考点:1.旋转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13.【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本),故答案为. 解析:1a b -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 ﹣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1a b -(本), 故答案为1a 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5.【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AB=BC,∠CBD=45°,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B,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A′C的度数.【详解】解:因为四边形A解析:5.【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AB=BC,∠CBD=45°,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B,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A′C的度数.【详解】解: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B=BC,∠CBD=45°,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B=AB,所以A′B=BC,所以∠BA′C=∠BCA′=1801804522CBD-∠-==67.5°.故答案为:67.5.【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2【分析】根据一个事件频率总和等于1即可求出【详解】解:第四组的频率【点睛】本题考查了在一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其它组频率求相应组频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频率的意义,明白在一个实验中频解析:2【分析】根据一个事件频率总和等于1即可求出【详解】解:第四组的频率10.10.30.40.2=---=【点睛】本题考查了在一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其它组频率求相应组频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频率的意义,明白在一个实验中频率总和为1.16.【分析】由题意,点D 与点C 关于AG 对称,连接EC ,FC ,再利用垂线段最短求值即可【详解】解:连接,,如图在菱形中,,∴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是的中点∴∴是的垂直平分线∴∵, 解析:43【分析】由题意,点D 与点C 关于AG 对称,连接EC ,FC ,再利用垂线段最短求值即可【详解】解:连接EC ,FC ,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B ∠=︒,8AB =∴ACD ∆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G 是CD 的中点∴AG CD ⊥∴AG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EC ED =∵EF EC FC +≥,CF AD ⊥时,CF 最小∴EF ED +的最小值是等边ACD ∆的高:38432=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小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AB=2DE,∵DE=2,∴AB=4,故答案为:解析:4【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AB=2DE,∵DE=2,∴AB=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18.4【分析】设D的坐标是,则B的坐标是,根据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的值,从而求得k的值.【详解】设D的坐标是,则B的坐标是,∵∴,∵D在上,∴.故答案是:4.【点睛】解析:4【分析】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根据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 的值,从而求得k 的值.【详解】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 ∵OABC 8S =矩形∴28ab =,∵D 在k y x=上, ∴1842k ab ==⨯=. 故答案是: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9.20【分析】连接BD 交AC 于点O ,则可证得OE =OF ,OD =OB ,可证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可证得四边形BEDF 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 的长,可得结论.【详解】解:如解析:20【分析】连接BD 交AC 于点O ,则可证得OE =OF ,OD =OB ,可证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 ⊥EF ,可证得四边形BEDF 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 的长,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BD 交AC 于点O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D ⊥AC ,OD =OB =OA =OC ,∵AE =CF =2,∴OA ﹣AE =OC ﹣CF ,即OE =OF ,∴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且BD ⊥EF ,∴四边形BEDF 为菱形,∴DE =DF =BE =BF ,∵AC =BD =8,OE =OF =8232-=,由勾股定理得:DE=2222435OD OE+=+=,∴四边形BEDF的周长=4DE=4×5=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掌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连接QC、PC,先证明∠PCQ=90°,设AC=,则BC=,PC=,CQ=(),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PC、CQ.∵四边形ACED,四边形CB解析:6 2【分析】连接QC、PC,先证明∠PCQ=90°,设AC=2a,则BC=222a-,PC=a,CQ=3(2a-),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PC、CQ.∵四边形ACED,四边形CBGF是菱形,∠D=120°,∴∠ACE=120°,∠FCB=60°,∵P,Q分别是对角线AE,BF的中点,∴∠ECP=∠ACP=12∠ACE=60°,∠FCQ=∠BCQ=12∠BCF=30°,∴∠PCQ=90°,设AC=2a ,则BC=222a -,PC=12AC=a ,CQ=BC cos30⋅︒=3(2a -), ∴()2222232332442PQ PC QC a a a ⎛⎫⎡⎤=+=+-=-+ ⎪ ⎪⎣⎦⎝⎭, ∴当32a =时,线段PQ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622=. 故答案为:6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三、解答题21.(1)14,0.55;(2)图见解析;(3)0.55.【分析】(1)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和频数、频率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a 、b 的值; (2)将频率作为纵坐标,试验次数作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可得折线图.(3)根据表中数据,试验频率为0.7,0.45,0.63,0.59,0.52,0.55,0.56,0.55稳定在0.55左右,即可估计概率的大小.【详解】(1)a =20×0.7=14;b =88160=0.55; 故答案为:14,0.55;(2)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如下:(3)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帅”字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55左右,利用这个频率来估计概率,得P (“帅”字朝上)=0.5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作图时应先描点,再连线.用到的知识点为: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AF∥BC得∠AFE=∠EBD,继而结合∠AEF=∠DEB、AE=DE即可判定全等;(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AEF=∠DEB,∴△AEF≌△DEB;(2)∵△AEF≌△DEB,∴AF=DB,∵AD是BC边上的中线,∴DC=DB,∴AF=DC,∵AF∥D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是BC边上的中线,∴AD=DC,∴□ADCF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23.(1)(3,2),12y x;(2)H(16,11);(3)4415,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A的坐标为(3,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出C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ON的解析式.(2)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由题意F(e,e﹣3),G(e+5,e﹣3),由点G在直线ON上,可得e﹣3=12(e+5),解得e=11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由点G在直线y=12x上,可得a﹣3m=12(a+5m),推出a=11m,推出E(11m,11m),H(16m,11m),F(11m,8m),G (16m,8m)J(11m,0),K(16m,0),求出S1,S2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的坐标为(3,3),∴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B(3,2),∴C(4,2)设直线ON的解析式为y=kx(k≠0),把C的坐标代入得,2=4k,解得k=12,∴直线ON的解析式为:y=12 x;故答案是:(3,2),12y x ;(2)∵EF=3,EF:FG=3:5.∴FG=5,设矩形EFGH的宽为3a,则长为5a,∵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F(e,e﹣3),G(e+5,e﹣3),∵点G在直线ON上,∴e﹣3=12(e+5),解得e=11,∴H(16,11).(3)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点G在直线y=12x上,∴a﹣3m=12(a+5m),∴a=11m,∴E(11m,11m),H(16m,11m),F(11m,8m),G(16m,8m)J(11m,0),K (16m,0),∴S△OEG=S△OEJ+S梯形EJKG﹣S△OKG=12×11m×11m+12(8m+11m)•5m•12﹣12×16m×8m =44m2,S矩形EFGH=EF•FG=15m2,∴12SS=224415mm=4415.∴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4415.【点晴】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3,1);(2)作图见解析;26.【分析】(1)根据对称性即可得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2)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1B1C,进而可得A1A的长.【详解】(1)∵A(﹣3,﹣1),∴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2)如图,△A1B1C即为所求,A1A221526.26【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25.(1)见解析;(2)DF⊥ON,理由见解析;(3)24【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BCE≌△DCE即可;(2)由第一题所得条件和已知条件可推出∠EDC=∠CBN,再利用90°的代换即可证明;(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结合已知条件推出DF和BF的长,再根据第一题结论得出△BEF的周长等于DF加BF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正方形,∴CA平分∠BCD,BC=DC,∴∠BCE=∠DCE=45°,∵CE=CE,∴△BCE≌△DCE(SAS);∴BE=DE;(2)DF⊥ON,理由如下:∵△BCE≌△DCE,∴∠EBC=∠EDC,∵∠EBC=∠CBN,∴∠EDC=∠CBN,∵∠EDC+∠1=90°,∠1=∠2,∴∠2+∠CBN=90°,∴∠EFB=90°,即DF⊥ON;(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AD=90°,∴∠DAG+∠BAO=90°,∵∠ABO+∠BAO=90°,∴∠DAG=∠ABO,又∵∠MON=90°,DG⊥OM,∴△ADG≌△ABO,∴DM=AO,GA=OB=5,∵AB=13,OB=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12,由(2)可知DF ⊥ON ,又∵∠MON=90°,DG ⊥OM ,∴四边形OFDM 是矩形,∴OF=DG=AO=12,DF=OM=17,由(1)可知BE =DE ,∴△BEF 的周长=DF+BF=17+(12-5)=24.【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6.11x +;15【分析】首先把括号内的分式进行通分、相减,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可化简,最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 解:原式=()()232211x x x x x +-+⋅++- ()()12211x x x x x -+=⋅++- 11x =+ 当x =4时,原式=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7.(1)m≤14;(2)m =14. 【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 2-4ac≥0,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2)由x 12-x 22=0得x 1+x 2=0或x 1-x 2=0;当x 1+x 2=0时,运用两根关系可以得到-2m-1=0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据此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有△=(2m-1)2-4m 2≥0,解得m≤14,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14; (2)由两根关系,得根x 1+x 2=-(2m-1),x 1•x 2=m 2,由x 12-x 22=0得(x 1+x 2)(x 1-x 2)=0,若x 1+x 2=0,即-(2m-1)=0,解得m =12, ∵12>14, ∴m =12不合题意,舍去, 若x 1-x 2=0,即x 1=x 2 ∴△=0,由(1)知m =14, 故当x 12-x 22=0时,m =14.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公式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8.(1)(),6AP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3)存在, 3/a cm s =.【分析】(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表示出来(2)要讨论PA AB ⊥,PQ AC ⊥两种情况,即可求出对应的时间(3)根据BPQ ∆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作QM BP ⊥于M ,用a ,t 的代数式表示出AP ,CQ ,AQ ,BP 等边长,再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30AQM ︒∠=,从而得出2AQ AM =,讨论P 在线段AB 内运动和P 在AB 外运动两种情况,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6AP tcm CQ tcm AQ t cm ===-()2存在8163t s s=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①当PA AB ⊥时,由题意有28t t =-,解得83t s = ②当PQ AC ⊥时,由题意有()8,2t t =-解得163t s = ∴综上所述,存在8163t s s =或时,使得APQ ∆为直角三角形 ()3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理由是:作QM BP ⊥于M ,如图2所示由题意得:3,AP t CQ at ==,则8,83AQ at BP t =+=-,PQ BQ QM BP =⊥12PM BM BP ∴==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30AQM ︒∴∠=2AQ AM ∴=, ①当83t ≤时,由题意有83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②当83t ≥时,由题意有382382t t at -⎛⎫-=+ ⎪⎝⎭,解得3/a cm s =, ∴综上所述,存在3/a cm s =时,BPQ ∆恒为以B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动点等知识点,记住它们的常用性质和把动点问题转换成代数式求解问题是解题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
5.A
解析:A
【分析】
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
【详解】
A. 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是最简二次根式;
B. =|a|,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C. ,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可以化简,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选择的知识.记住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
解:A、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故A错误;
B、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故B正确;
15.如图,△ABC中,∠A=60°,∠ABC=8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若DE∥BC,则旋转的最小度数为_____.
16.某次测验后,将全班同学的成绩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到第三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则第四组的频率为_________.
17.若 、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则 、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填“>”、“<”、“=”)
C、拔苗助长是不可能事件,故C错误;
D、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随机事件.
3.B
解析:B
【分析】
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推出∠ABD=45°,由∠ABD=∠E+∠BDE,BD=BE,推出∠BDE=∠E,即可求解.
【详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45°,
∵∠ABD=∠E+∠BDE,
25.在Rt△AEB中,∠AEB=90°,以斜边AB为边向Rt△AEB形外作正方形ABCD,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如图1).
(1)求证:EO平分∠AEB;
(2)猜想线段OE与EB、E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要写出证明过程);
(3)过点C作CF⊥EB于F,过点D作DH⊥EA于H,CF和DH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2),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6.A
解析:A
【分析】
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得到a=﹣( ﹣2),从而得到a与b的关系.
【详解】
∵a= = =﹣( ﹣2),
而b= ﹣2,
∴a=﹣b,即a+b=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找出分母有理化因式 ﹣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D
解析:D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3)在(2)的情况下,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P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使得以P、Q、B′、D′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题意的点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
(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10.A
解析:A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解:∵A、B分别是CD、CE的中点,DE=18m,
∴AB= DE=9m,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填空题
11.20
【分析】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根据摸取30次,有10次摸到白色小球结合概率公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故A错误;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正确;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故C错误;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针对平常所熟悉的图形的理解进行分析,要注意平行四边形的特殊.
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 (本),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1<x<7
【解析】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OA=OC=3,OB=OD=4,所以4-3<x<4+3,即1<x<7,故答案为1<x<7.
(2)已知 =160cm²,如图2,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若△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
②若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DE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8.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 )是气体体积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则其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bx+1=0的两根为x1=1,x2=2,则方程a(x+1)2+b(x+1)+1=0的两根之和为__________.
2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正方形A1B1C1O的边OA1交AB于点E,OC1交BC于点F,正方形A1B1C1O绕O点转动的过程中,与正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详解】
A项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D项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8.D
解析:D
【分析】
连接DN,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 DN,根据题意得到当点N与点B重合时,DN最大,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成语故事中所描述的事件为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A.水中捞月B.瓮中捉鳖C.拔苗助长D.守株待兔
3.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A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则∠E的大小为( )
A.15°B.22.5°C.30°D.45°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和概率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概率的求解方法以及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分析】
先由已知条件求出现在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再根据“金额÷单价=数量”列出代数式便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现在每本单价为(b﹣1)元,
则购买到这种练习本的本数为(பைடு நூலகம்),
故答案为.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
则有=,
解得,x=20,
解析:20
【分析】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根据摸取30次,有10次摸到白色小球结合概率公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详解】
设原来红球个数为x个,
则有 = ,
解得,x=20,
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根.
故答案为20.
【点睛】
20
16
4
50
频率
0.04
0.16
0.40
0.32
1
(1)频数、频率分布表中 ,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数学老师准备从不低于90分的学生中选1人介绍学习经验,那么取得了93分的小华被选上的概率是多少.
22.如图,矩形ABCD中,AB=8,AD=6,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边于点E,F.
【详解】
解:A、x2﹣x(x+3)=0,化简后为﹣3x=0,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ax2+bx+c=0,当a=0时,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x2﹣2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x2﹣2y﹣1=0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4.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x(x+3)=0B.ax2+bx+c=0
C.x2﹣2x﹣3=0D.x2﹣2y﹣1=0
5.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6.如果a= ,b= ﹣2,那么a与b的关系是( )
A.a+b=0B.a=bC.a= D.a>b
7.下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0.如图,为了测量池塘边A、B两地之间的距离,在线段AB的同侧取一点C,连结CA并延长至点D,连结CB并延长至点E,使得A、B分别是CD、CE的中点,若DE=18m,则线段AB的长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