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来学习数学的理念,最符合以下哪种教学法?A. 讲授法B. 发现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2. 小学数学教材中,以下哪个内容最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A. 数的认识B. 数的运算C. 几何图形D. 量的计量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策略?A. 仅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B. 鼓励学生通过理解概念进行计算C. 只让学生进行纸笔计算D. 限制学生使用计算器5.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频繁进行考试和评分B. 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C. 只讲授教材内容,不涉及其他知识D.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进行任何讨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3. 小学数学教材应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以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5.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问题解决”部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描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的引导。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填空(32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和( ),使数学教育面向( )。

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 )、( )的评价体系。

3、《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 )、( ) 、(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其中,( )、( )、( )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 )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4.备课的内容包括()、( )、( )。

5.()是落实因材施教的必要措施。

6.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7.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8.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

10.在一张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是4厘米的圆,这样的圆最多能画()个,这些圆的面积和是()。

11、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和()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表示。

12、圆的位置是由()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的长短。

二、判断题。

(8分)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

() 3.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4.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5.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平方分米。

() 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7.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 8.半个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三、选择(4分)1.当周长相等时,面积最大的是()。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正方形 D 、圆2.在右图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1. 用下列数字填空:a) 第一位是百位,第三位是个位,百位数字是2,个位数字是8,其余数字可以是什么?b) 有一个数是36,这个数的数字个位是3,十位比百位大1,百位比十位大2,它是多少?2. 计算下列运算式的值:a) 18 - 9 ÷ 3 × 2 + 4b) 2 × (16 - 4) ÷ 83. 小明拥有一些苹果,他将其中三分之一分给小红,又将剩下的四分之一分给了小亮。

如果经过分配后,小明还剩下8个苹果,那么小明最初有多少个苹果?4.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a) 17 __ 32 + 1b) 7 + 2 __ 2 + 7c) 14 + 5 __ 10 + 105. 两个数的和是60,它们的差是20。

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答案:1.a) 其余数字可以是0、1、3、4、5、6、7、9。

b) 这个数是324。

2.a) 18 - 9 ÷ 3 × 2 + 4 = 18 - 3 × 2 + 4 = 18 - 6 + 4 = 16b) 2 × (16 - 4) ÷ 8 = 2 × 12 ÷ 8 = 24 ÷ 8 = 33. 小明最初有36个苹果。

4.a) 17 < 32 + 1b) 7 + 2 = 2 + 7c) 14 + 5 > 10 + 105. 这两个数分别是40和20。

本篇文章为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考试试题涵盖整数运算、解方程等基础数学知识。

以下为具体试题及相应答案。

1. 考察数字排列组合的题目。

a) 第一位为百位,第三位为个位,已知百位数字是2,个位数字是8,其他位数字可以是0、1、3、4、5、6、7、9。

b) 数字个位为3,十位与百位数字之间相隔1,百位与十位数字之间相隔2,因此这个数是324。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数学卷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数学卷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数学卷一、填空。

(31分)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 )年级,第二学段( ~ )年级,第三学段( ~ )年级。

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2、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使学生掌握其笔算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二是()。

3、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是方程是();二是方程()。

4、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种分法。

5、2/3即是表示(),也可以表示()。

6、3.8,4.5,9.7,4.7,4.5,4.6左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7、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3”朝上的可能性为1/3,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

8、a、b均不为零,如果a/b=12……15,并且a与b的和是275.b是( )。

9、测量中得到的“0.4米”和“0.40”米,“0.4米”的精确度为(),0.40米的精确度为()。

10、掌握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

1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一个自然数(最左端的一个数字不是0)所占的数位个数,叫做()。

12、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多种。

如,有14吨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法。

再如,有29米,3米布可以做一套衣服,29米布可以做几套衣服?解决此问题需用到()法。

13、课标实验教材中“时间单位”与“质量单位”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正比例反比例”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比例尺”属于()学习领域的内容。

14、课标实验教材,不论是青岛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编排顺序均是先编排(),后编排(),这样更符合学科的逻辑顺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一、新课程标准考题10%。

(填空)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的是指(学问及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看法及价值观)。

2、为了表达义务教化的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和一般实力的开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的的进一步(详细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及现行教材中主要实行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说明、应用及拓展”的根本形式呈现学问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仿照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及理论创新;7、变更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立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觉以下特点:(根底性)(层次性)(开展性)(开放性)。

9、统计及概率主要探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及图形局部,学生将相识简洁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及概率)的有关学问,(空间及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及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学问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当是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背景)动身,向他们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时机,扶植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根本的(数学学问及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更及开展),以全面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

15、“数及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及式、(方程及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探讨数量关系和变更规律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A.抽象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唯美性原则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启发式教学?A.演示法B.谈话法C.发现法D.讲授法3、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下列哪一项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目标D.美学目标二、简答题1、请简述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基本步骤。

2、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3、根据你的理解,阐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并说明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长度单位”这一内容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各种物品的长度,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来测量课本的长度。

教师接着介绍了各种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并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教师总结了这一内容,并布置了作业。

四、论述题请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下列哪一项是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正确答案:A.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学策略?正确答案:B.重视概念理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下列哪一项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鸡兔同笼”问题的教育价值?正确答案:C.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请简述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这一概念的教学策略。

答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这一概念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基本含义;通过比较和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请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时、分、秒”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答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时、分、秒”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时间读取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长短和顺序,以及如何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的修订使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

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10、7cm=(70)mm 4km=(4000 )m8kg =(8000 )g 150m3=(150000000)ml=(150000)L1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42),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42﹦2×3×7)。

小学数学教法 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法 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质数?A. 8B. 9C. 10D. 11答案:D2. 请计算:25 - 8 + 14 ÷ 2 = ?A. 16B. 17C. 18D. 19答案:B3. 在以下数字中,哪个数是奇数?A. 12B. 16C. 21D. 30答案:C4. 请计算:3 × 4 ÷ 2 = ?A. 4B. 6C. 8D. 12答案:B5. 小明有15支铅笔,他把铅笔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将获得多少支铅笔?A. 3B. 5C. 8D. 15答案:B二、填空题1. 3 × 5 = ____答案:152. 7 × 9 = ____答案:633. 12 ÷ 4 = ____答案:34. 25 - 12 = ____答案:135. 18 + 7 = ____答案:25三、解答题1. 请你用两种方法计算出 7 × 8 的结果,分别写出算式和答案。

解答一:7 × 8 = 56解答二:7 × 8 = 7 × (5 + 3) = (7 × 5) + (7 × 3) = 35 + 21 = 562. 小华有35颗糖果,他想平均分给5个朋友。

请你写出他最终每个朋友获得的糖果数,并说明你的计算步骤。

解答:小华每个朋友获得的糖果数 = 总糖果数 ÷朋友的数量= 35 ÷ 5= 7所以,每个朋友最终获得7颗糖果。

四、解析与总结在这组试题中,我们涉及了数学的基础知识,例如质数、奇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通过选择题我们可以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填空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解答题则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法,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通过游戏、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3、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已有的( ) 基础之上。

8、《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
2、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4、《标准》提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
5、《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4、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5、《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教材教法部分(6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125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把0.59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

2、8
5 =( )÷8 = 10 :( )= ( )% = ( )(小数) 3、( )吨的9
2是12吨,50米的20%是( )米。

4、在○里填上“<”、“>”、或“=”。

999○1001 41○6
1 6.53○6.530 2米○18分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高是15分米,底比高少3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前进小学六年级有200个学生,其中有120个女生,男生与女生的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7、自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标准由800元改为1600元,即工资超过1600元的那部分按20%缴纳税金。

李老师每月工资是1800元,那么李老师每月应缴纳税金( )元。

8、如右图所示,把底面直径8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
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0平方厘米,那么长方
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手股票,随即他将这手股票转卖给了乙,获利10%,而后来乙又将这手股票转给了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的90%将这手股票卖给了乙。

甲在上述股票交易中( )[选填“盈利”或“亏本”]( )元。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8分)
2.3×1.5+4.5÷0.75 61+72÷7
3 53
÷[117×(52+31)] (511-87
1)÷291+22÷51
三、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37.68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列客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3.5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把522个果冻按人数分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知五年级有84人,六年级有90人。

那么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个果冻?
4、有两桶油,甲桶油比乙桶油少15千克,现在把乙桶油的25
1倒入甲桶,这时甲桶油比乙桶油多5千克,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四、案例分析题(共12分)
【案例描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⒈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⒉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以上案例的看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