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简介
北宋五代十国皇帝

北宋五代十国皇帝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继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
本文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
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
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
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大军出征后不久,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
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宋太祖赵匡胤生平生平概诉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
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
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
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
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
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赵匡胤可谓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
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
北宋专题史(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北宋专题史(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台版中国历史地图:北宋疆域图1083年(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个年号)(点击放⼤)北宋是⾯积最少的中原统⼀皇朝,亦⽆法统治河西⾛廊及燕云⼗六州。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的封建王朝,建都开封(今属河南),其创建者为宋太祖赵匡胤。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
翌年正⽉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率军⼊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
赵匡胤即位后,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经过⼗馀年的南征北伐,赵匡胤消灭了后周藩镇势⼒的反抗,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
宋太宗赵炅[jiǒng]即位后,招降割据吴越的钱俶[chù],平定北汉。
于是⾃安史之乱以来,⼆百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基本上结束。
北宋疆域东、南临海,北境以今津海河、河北霸县、⼭西雁门关⼀线与辽接壤,西北⾄今陕西⽩于⼭、⽢肃东部、青海东北部与西夏、吐蕃毗邻,西南与越南接界。
北宋共历九帝,前后⼀百六⼗⼋年。
这长达⼀百六⼗多年的历史阶段中,可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公元960年-公元997年)即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
这⼀时期,北宋统治者除了致⼒于结束五代⼗国的分裂割据局⾯之外,著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进⾏改⾰,以确保宋朝统治长治久安。
其主要的改⾰措施有:⼀是军制改⾰。
取消禁军最⾼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但⽆统兵权。
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
军队实⾏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官兵「亲党胶固」。
⼆是⾏政改⾰。
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法独揽⼤权。
对独霸⼀⽅的节度使,採取「稍夺其权,制其钱⾕,收其精兵」的办法,逐步从地⽅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派⽂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宋朝的历史年表与朝代演变

宋朝的历史年表与朝代演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以其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宋朝的历史年表与朝代演变,带您一起了解这个伟大的朝代。
一、建立1.960年:赵匡胤发动靖康之变,推翻后蜀,自立为帝,建立北宋,这标志着南北时期的结束。
2.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首都,并开始了治理国家的事务。
二、北宋北宋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这里将详细介绍北宋的朝代演变以及重要事件。
1. 960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时期,也被称为建隆之治,这一时期国家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2. 976年-997年:宋太宗赵炅执政,这一时期国家继续繁荣,科技和文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3. 1004年-1022年:宋真宗赵恒执政,这一时期国家面临辽朝的威胁,通过和平方式与辽朝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共处。
4. 1100年-1126年:宣和政权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经历了政治黑暗期,作为宋朝繁荣的低谷之时。
5. 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这是北宋朝代演变的关键事件。
三、南宋南宋是宋朝历史上第二个朝代,这里将详细介绍南宋的朝代演变以及重要事件。
1. 1127年-1162年:高宗赵构执政,这一时期国家积极进行镇压战争,恢复国家稳定。
2. 1162年-1189年:钦宗赵桓执政,这一时期国家政权更加专制,科技和文化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3. 1200年-1274年:李纲执政,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南宋-金朝战争,最终导致金朝和约,保持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4. 1276年:元朝攻破临安,南宋灭亡,这标志着南宋朝代的终结。
四、朝代演变的影响宋朝的历史年表与朝代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政治制度变革:宋朝推行了科举制度,打破了旧有贵族家族的垄断,使得人才得以广泛涌现,进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 经济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交易活动繁忙,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朝简介-精品文档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曾多次率领军队抗击金朝的入侵。其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是岳家军收复建康和郾城大捷。然而,由于秦桧等人的阻挠,岳飞最终未能完成收复中原的壮志,并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岳飞与南宋抗金
总结词
对宋朝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详细描述
宋朝有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如赵匡胤、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李清照等等。他们或是在政治上有着杰出的成就,或是在文化上有卓越的贡献,或是在科技上有突出的成就,对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及第者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执政能力。
土地制度与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相对复杂,主要税种有田赋、户赋、营业税等。
税收实行“钞法”,以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推行货币政策。
宋朝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买卖和租赁盛行。
宋朝的军队制度
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禁军负责京师和地方的防卫,厢军则负责地方治安和劳役。
对后世影响
宋朝的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设计和园林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朝的建筑风格
儒释道合流
理学兴起
对后世影响
宋朝的宗教哲学思想
宋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04
杯酒释兵权
宋初著名历史事件
总结词
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回师开封后,便“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不久又罢免了宰相范质等人官职。这场兵不血刃的“杯酒释兵权”,不仅没有动摇赵家王朝的根基,反而巩固了宋朝的统治。
宋朝的医疗与生活水平
宋朝的影响与遗产
06
文化繁荣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众多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如苏轼、王安石、米芾等。
北宋初期历史概况

北宋初期历史概况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年号建隆,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革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①解除石守信等禁军主将的兵权,继而又削减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
强化中央集权集中军权②分统禁军,直接对皇帝负责。
又设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
使其互相牵制。
③立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但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措施④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半数拱卫京师,一半驻守各边。
集中行政权①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依次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
宰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集中财权和司法权②派文官任知州,并在各州设通判加以监督,直接向皇帝报告。
各州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署才有效,使其互相牵制。
①地方赋税留小部分地方开支,其余全由各路转运使运送中央。
②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审核。
作用积极: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积贫积弱的祸根①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大。
②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③地方财政困难。
发展科举制措施严格程序: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最后录取由皇帝直接掌握。
完善方法: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增加名额:太宗在位20多年,科举取士近万人。
作用①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土地兼并②扩大了统治基础,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原因:“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土地集中。
社会危机②结果:阶级对立,“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改革背景冗官冗兵冗费①“分化事权”为防止文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冗官。
②募兵、养兵造成兵员剧增,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③冗官、冗兵造成国用大增,辽和西夏又要大量银绢,入不敷出,形成积贫局面。
农民反抗:仁宗时,农民起义不断,遍及中原。
宋朝历史简介

宋朝历史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
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
北宋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
鉴于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但是同时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
到979年,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
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及制钱谷等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同时,科举制度获得极大发展。
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仁宗时,出现短暂的“庆历新政”。
熙宁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影响巨大的王安石变法,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
北宋末,统治极度腐朽。
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
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压制军民抗金斗争,甚至不惜惨杀爱国将领。
1142年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岳飞。
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是、广王赵昺等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残余势力才被元朝消灭。
偏安王朝虽最终覆灭,却产生了文天祥等民族英雄。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两宋时期,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史;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货币流通扩大,诞生最早的纸币。
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北宋覆亡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北宋覆亡的故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与南宋合称宋朝,⼜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洲。
下⾯⼩编给⼤家讲⼀讲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北宋覆亡的故事。
北宋覆亡真相引⾔ 公元1127年四⽉初⼀⽇,是春末夏初北⽅最宜⼈的季节,阡陌纵横,绿浪翻滚。
偶尔的叫天⼦从草间直冲⼊云霄。
⼭河秀丽,引⽆数英雄纵横驰骋。
在这⽚北中国辽阔的平原上,此刻却⾏进着⼀⽀长长的队伍,虽华服⽟⾐,却是疲惫不堪,⼀个个⾯露惊恐之⾊。
有谁会想到,组成这⽀队伍的,却是⼤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当了⼀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只当了⼀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赵桓,以及皇家宗室、妃嫔宫⼥、⽂武百官、⼯匠等14000多⼈,还有数不尽的⽤⼤车装载的⾦银宝货、⽂玩古物、仪仗图籍。
他们此⾏的⽬的地,正是北宋初年⼏代皇帝曾经梦想踏上的⼟地——燕云⼗六州。
只是这次⾏军的性质却与他们祖先的梦想完全不⼀样。
北宋初年的皇帝们梦想着作为征服者踏上这⽚⼟地,⽽他们,却成了异族的囚徒,这⽚⼟地也最终成为亡国之君的栖息地。
这⼀年,北宋覆灭,南宋在风⾬飘摇中宣告诞⽣。
在这兴亡之间,已距离⼀代明主宋太祖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过去了整整167年。
梦想是怎样失去的?曾经的豪情⼜是怎样沉沦的?⼀个经济⽂化异常繁荣的世界⼤国为什么会被百年的风⾬侵蚀⽽轰然倒下?让我们倒转时光,从后周⼤将赵匡胤披上龙袍的时候开始去寻找答案吧! 出师未捷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初⼀,开封城的皇宫⾥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氛。
这时,从北⽅边陲的镇、定⼆州传来紧急军情,报告北汉勾结契丹⼊寇。
⼩皇帝和年轻的太后惊慌失措,仓促派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统帅禁军前去抵御。
⼀场改朝换代的阴谋开始浮出⽔⾯。
宋朝历史大事简介

1、陈桥兵变。
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标志着宋朝的建立,史称北宋。
2、杯酒释兵权。
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3、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略,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诸割据政权,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只是实现局部统一的战争。
4、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历史简介
本文是关于北宋历史简介,感谢您的阅读!
年号纪年庙号名字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备注建隆960太祖赵匡胤(960)341750父是赵弘殷仕后周,以军功累至殿前都典检,掌禁军。
恭帝显德七年(960年)一月,领兵到陈桥驿,与部将策动兵变,被拥立为皇帝,国号宋乾德963开宝968太平兴国976太宗赵光义(976)382259太祖弟即位前任开封府尹、中书令,加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
太祖卒,嗣位,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
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雍熙984端拱988淳化990至道995咸平998真宗赵恒(997)302655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
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景德1004大中祥符1008天禧1017乾兴1022天圣1023仁宗赵祯(1022)134254真宗第六子以皇太子嗣位,原名受益,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但是为人宽厚,可称为仁君。
死于1063年。
明道1032景佑1034宝
元1038康定1040庆历1041皇佑1049至和1054嘉佑1056治平1064英宗赵曙(1063)32536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
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
熙宁1068神宗赵顼(1067)201938英宗长子以皇太子嗣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
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元丰1078元佑1086哲宗赵煦(1085)91624神宗第六子以皇太子嗣位,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
绍圣1094元符1098建中靖国1101徽宗赵佶(1100)192654神宗第十一子即位前封端王。
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
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
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
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
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
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崇宁1102大观1107政和1111重和1118宣和1119靖康1126钦宗赵桓(1126)27262徽宗长子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皇太子。
宣和七年(1125年)12月,受父禅即帝位。
靖康元年(1126年)11月,金兵攻破汴京。
明年二月,金废钦宗及太上皇徽宗为庶人,虏诣金国,北宋亡。
帝在位一年又四个月。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
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
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
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
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
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
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
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
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
而告终。
哲宗元佑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
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
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
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
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
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
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
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
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
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
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
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年间,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
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
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
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
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
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