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振速监测
露天矿山爆破振动监测及分析方法研究

露天矿山爆破振动监测及分析方法研究谭清燕,何慕平(江西铜业公司 城门山铜矿,江西 九江 332100)摘 要:某露天铜矿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边坡岩性基本为泥质边坡及风化岩边坡,采区爆破采用的是中深孔爆破,爆破振动对采区固定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目前采区各个方向边坡均有不同程度垮塌现象。
本文主要探索采区爆破振动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分析方法,以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控制爆破振动,确保采区固定边坡稳固。
关键词:露天铜矿;爆破振动;边坡稳定性;振动控制中图分类号:TD23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152-2Research on Blasting Vibr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 of Open Copper MineTAN Qing-yan, HE Mu-ping(Chengmenshan Copper Mine of Jiangxi Copper Corporation,Jiujiang 332100,China)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n open-pit copper mine are complicated, the slope is basically muddy slope and weathered rock slope, and the blasting in the mining area is medium-deep hole blasting. The blasting vibr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fixed slope in the mining area. At present, the slope in all directions of the mining area has different degrees of collapse.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monitoring method of blasting vibration in mining area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monitoring data, so as to control blasting vibration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fixed slope in mining area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blasting effect.Keywords: Open pit copper mine; Blasting vibration; Slope stability; Vibration control该矿作为凹陷露天铜矿山,采区爆破均为中深孔爆破,采用“电子雷管+起爆药+乳化炸药”模式。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在爆破工程中,振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振动的强度、频率与距离有关,并且爆破工程通常在城市建筑等人口集中区域使用,因此正确的振动监测方案对于保护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非常重要。
一、仪器与设备选择爆破振动监测仪器应该根据工程所在环境特点来选择,一般应该考虑进出口处统计仪、振动计和地震计等设备。
振动计的监测频率一般为1-10Hz,但是一些高频设备也可测量高频振动。
进出口处统计仪需要安置在场地的所有出入口处。
这些仪器可以对远离爆破场地的建筑物和环境提供有用的数据。
由于进出口处统计仪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这种仪器往往是监测方案的核心。
二、仪器与设备的布置1. 进出口处统计仪进出口处统计仪应该安置到危险区域以外的地方,以避免这些设备受到振动影响。
进出口处统计仪应该布置在一个距离爆破场地足够远的地方,以确保其所测量到的数据是合理的。
2. 振动计在选择振动计时,应该优先考虑其安装方便性和测量频率范围。
振动计通常被安装在建筑物和其他重要设施附近。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到振动的强度和频率,以确保所有可能的影响得到控制。
3. 地震计地震监测仪器常用于高要求的振动监测工程。
地震计的监测频率范围一般在1Hz-200Hz之间,可以测量出各种不同频率的振动。
地震计应该被安装在场地中,通常会被嵌入到岩石或者其他坚固的物体中。
三、爆破振动监测方案1. 爆破前在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前,我们应该评估工程范围内所有的建筑物和设施。
我们需要确认这些建筑物和设施是否需要进行监测。
同时,我们还要确定有哪些设备需要安装,以及这些设备应该被安置在哪些位置。
2. 爆破时在进行爆破时,我们需要根据上述设备和方案来监测振动。
当触发爆破时,我们需要读取仪器记录到的振动数据。
如果数据不正常,我们需要立即停止工程并进行调整。
3. 爆破后当爆破工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记录到的振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振动数据表现正常,我们可以对工程进行验收并确认工程完成。
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仪可开设的实验和使用方法

仪器名词:爆破震动监测分析仪一:可开设的实验1.爆破震动监测实验2.爆破震动波形预测实验3.爆破药量预测实验4.爆破震动强度预测实验5.单一质点震速安全判据实验6.速度—频率相关安全判据实验7.爆破震动对邻近建筑物的破坏规律实验8.研究爆破地震波在不同传播介质性和场地条件而变化的规律。
二:原理及目的爆破震动测试采用电测法对爆炸载荷在介质中的电学量进行转换,从而达到测震目的,该过程利用敏感元件在磁场中的相对运动,产生与地震形成一定比例关系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和记录装置得到震动信号,将震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能量衰减分析,获得震动速度、震动主频等安全判据参数,最终实现波形、药量、震动强度预测。
三操作规程方法3.1仪器面板说明(1)监测分析仪面板(图3-1)仪器左右面板接口依次是:网络接口、充电接口、震动信号仪器操作界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待机、背光、记录、取消、确定及方向键网络接口:仪器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充电接口:给机内电池充电震动接口:连接传感器,震动信号的入口待机:关闭背光情况下等待震动信号的工作状态背光:打开或关闭显示屏背光记录:进入记录震动信号快捷键,默认上次记录参数,功能模式取消:返回上一步,取消功能确定:进入下一步,选定功能方向键:移动光标,波形数值切换,记录时间上下翻阅3.2电源适配器说明电源适配器有两种功能:(1)给仪器供电(6V);(2)给机内电池充电(6V/1.5A);电源适配器前面板上方的指示灯为红灯时表示充电状态,指示灯为绿灯时表示充电完毕。
正确的充电、用电方法:爆破震动监测分析仪内部装有高能量镍氢可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可供仪器连续工作72小时以上。
正确的镍氢电池充、放电方法及注意事项:(1)最好是电池能量快用完时才充电;(2)每次充电要充足(建议用户白天在室外工作一天后,晚上给电池充电一晚上,使用快速充电电源者除外);(3)电源适配器中装有专用的镍氢电池充电器,当电池充满电后指示灯会转为绿灯。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爆破作为一种高效的土石方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
然而,爆破作业所带来的振动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爆破振动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
本文将提出一个完善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案,从监测设备的选择到数据处理的方法,为爆破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监测设备的选择在爆破振动监测中,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振动监测仪、声级计和位移计。
1. 振动监测仪:振动监测仪是爆破振动监测的核心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振动信号。
在选择振动监测仪时,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灵敏度、采样频率等参数,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声级计:声级计用于测量爆破作业中产生的噪音水平。
在监测过程中,噪音与振动常常同时存在,因此使用声级计进行综合监测可以全面评估爆破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位移计:位移计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对于对振动敏感的建筑物尤为重要。
位移计的选择要考虑其工作原理、测量范围以及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二、监测方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的爆破作业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布设、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1.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布设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特点和敏感目标的位置,并根据爆破作业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在布设监测点时,应将其分散布置在可能受到振动影响的区域,以获得全面、全方位的监测数据。
2. 监测参数选择:监测参数的选择要根据爆破振动的特点和所需评估的影响来确定。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峰值振动等。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参数进行综合评估。
3.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评估爆破振动影响的重要环节。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例如绘制振动速度-时间曲线、峰值振动-距离曲线等。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爆破振动监测内容

爆破振动监测内容
爆破振动监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振动参数监测:监测爆破引起的振动参数,如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振动位移等,以评估爆破活动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2. 频谱分析:对监测到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振动频率成分及其对应的强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的频率。
3. 振动监测点布置:确定爆破振动监测点的布置位置,通常根据预估的爆破震动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选取合适的位置设置振动监测点,以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
4. 数据采集和记录:采用合适的振动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将监测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采集到的振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评判爆破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是否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6. 风险控制和预警: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预警可能对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的爆破活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 监测报告和记录:编制爆破振动监测报告,记录监测结果和
评估结论,并根据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企业,作为评估和决策的依据。
爆破振动监测实施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爆破振动监测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对周围环境振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爆破作业对周围建筑物、设施和人员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爆破振动监测工作,保障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监测设备。
1. 振动监测仪,采用专业的振动监测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传感器的布设位置,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监测方案。
1. 前期准备,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2. 监测布设,根据爆破作业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环境,合理布设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监测参数,监测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等参数,对振动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记录。
4. 监测频次,根据爆破作业的规模和要求,确定监测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5. 监测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分析。
1.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2. 结果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物、设施和人员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建议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以减小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监测报告。
1. 报告内容,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结论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2. 报告提交,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以供参考和决策。
3. 报告保存,监测报告应保存备查,作为爆破作业的监测记录和证据。
六、总结。
爆破振动监测是爆破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合理有效的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评估影响、提出建议,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爆破振动监测中振速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1 ) 在选 择爆 破 振动 速度 监测 系 统 时 , 应 预先 估
计 被 测 信 号 的幅 值 和频 率 分 布 范 围 ,避 免 出现 削
波、 平 台等情 况 。 本 次监测 选 择 中科 测 控 T C S . B 3三 轴 向振 动 速 度传 感 器 、 T C 一 4 8 5 0爆 破 测振 仪 ,该 设 备 自带 液 晶显示 屏 ,现场 可 以直 接设 置各 种 参数 , 可 以 即时显示 波 形 图像 、 峰 值和频 率 等数据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A F E T Y
建筑盔 金 2 0 1 6 年 第 1 2 期
施工 安全
爆破振动监测 中振速预 测影响 因素分析
董 天雄
( 重 庆 交通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 重庆 4 0 0 0 7 4 )
【 摘
要 】在爆 破 振动监 测 中, 国 内主要 是采 用 萨道 夫斯基 公 式对爆 破振 速进 行预 测 , 公式 中
( 警
式 中: l / 为测 点 质 点 振 速 峰值 , c n Y s ; Q 为 同段 最 大 装药量 , k g ; 为测点到爆源 间距离 , m; K、 为 测
点 到爆源 间与 地形 、 地质有 关 的系数 。 对( 1 ) 式两 边取 对数 , 则得 : l o g u = l o g K+ o d o g ( Q )
乘法 回归 拟和 , 也可 以采 用规 范推 荐经 验值 。但 是 K、 0 l 值 影 响 因素 较多 , 其具体 取值 对 于爆破 振动 预
测有 很 大影 响 ,其爆 破 试 验 工程 需 要 控制 误 。
化 砂 岩多夹 于泥 岩层 中 , 岩芯 较完 整 , 裂 隙 不发 育 ,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物的拆除、爆破工作越来越多。
而在这些工作中,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评估爆破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设施的影响。
一、监测方案的建立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根据爆破的规模、距离和爆破物的种类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基本的监测方案包括三个方面:监测地点的选定、监测设备的布置以及监测参数的设定。
监测地点的选定应根据爆破振动传播的方向和距离而定,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设施的安全性。
监测设备的布置应覆盖爆破振动传播路径,能够提供充分的监测数据。
监测参数的设定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监测设备的选择目前常用的监测设备有加速度计、速度计和位移计等。
加速度计可测量振动的加速度,速度计可测量振动的速度,位移计可测量振动的位移。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比较广,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爆破工程;速度计对低频振动有比较好的响应,适用于纵向振动;位移计对高频振动有比较好的响应,适用于侧向振动。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其精度、稳定性、防护性能以及数据传输能力等因素。
三、监测参数的处理监测数据的处理分为实时处理和离线处理两种。
实时处理需要将监测设备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及对监测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预警。
离线处理可以在实际爆破过程结束后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生成时频分析图、频率分析图等,从而更好地评估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监测报告的撰写监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后的结果报告。
监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爆破工程的基本情况、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结果、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
监测报告应尽量客观真实,数据分析应科学合理,评估结果应讲求严谨,避免夸大和简化情况。
综上所述,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的建立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监测设备的选择,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客观、真实的监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振速监测
(1)监测目的
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地表不均匀沉降和爆破振动,当这两者的作用超过建筑的承受能力,会造成楼房等地表建筑的开裂,后果非常严重。
其中,爆破振动具有瞬时性,是居民对隧道施工最直接的感受,对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干扰同时也引发居民对建筑安全的担心和质疑。
因此必须进行爆破振动监测,严格将爆破震动危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监测对象安全评价,为后续施工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和指导后续施工爆破方案设计等是爆破振动监测的主要目的。
(2)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为对爆破影响范围内需保护的建(构)筑物进行实时振动监测,确保振速控制在规范规定和建、构筑物安全范围内,具体的工作内容有:现场熟悉、了解和掌握场址影响区范围内构筑物状况;配备先进监测设备、按有关规范对爆破影响区建(构)筑物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A.对振动技术参数即频率、振幅、周期、振动时间、振动相位等的
监测。
B.对振动量即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监测。
(3)爆破振动监测原理
爆破振动监测原理如流程图
由于炸药在岩石中的爆炸作用,使安装布置在监测质点上的传感器随质点振动而振动,使传感器内部的磁系统、空气隙、线圈之间作相对的运动,变成电动势信号,电动势信号通过导线输入可变增益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进入AD转换,再通过时钟、触发电路,同时也通过存储器信号保护,再通过CPU系统输入计算机,采用波形显示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波形分析和数据处理。
(4)监测方法
爆破振动监测是实时监测,所以在爆破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为确保监测的准确可靠,首先对爆破点附近的监测对象进行详细准确的调查后,确定监测对象,然后在爆破前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标定,同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爆破点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测点位置及布置方法,提前进入现场进行安置,根据爆破时间进行监测。
A 测点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将爆破振动测点布置在所需监测的地表、建筑物结构支撑柱、隧道侧壁上。
安装传感器时必须安装稳固,否则质点的速度监测数据将产生失真现象,一般采用石膏固定传感器效果较好。
还应注意对传感器的保护,使其避免受到爆破碎石或其它物体的物理性损伤。
另外必须注意传感器的方向性。
a、测点布置遵循的原则
最大振动断面发生的位置和方向监测;
爆破地震效应跟踪监测;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监测。
b、测点的布置方法
按照上述原则和爆破地震的传播规律和以往的经验,隧道爆破振动监测点布置在隧道一侧底部,每次监测选择离爆破点最近的2个测点,每个测点布置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水平切向的传感器;地面建构筑物的测点布置在距爆破中心最近的建构筑物及其地表面,即靠近开挖隧道一侧(迎爆面)。
对于建构筑物测点选取基础上表面,若基础埋于土层下,则选择最近基础且坚实的散水作为测点。
B 监测
a、爆破振动速度监测系统
爆破振动速度测量系统一般由拾振器(或测振仪配合传感器)和记录器(包括计时器)两个部分组成。
b、使用仪器
爆破振动监测拟使用Mini-BlastⅠ型爆破测振仪,该仪器是一款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高智能化、高精度的精密监测仪器,完全符合国内爆破振动影响安全评估要求。
仪器配备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屏,全中文界面,现场独立运行,且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可以胜任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监测。
该仪器各项技术指标:
采集方式:全并行同步采集;
工作温度:-10℃~60℃;
输入阻抗:1MΩ/20pF;
A / D :24bit;
采样速率:10000 Hz ;
动态范围:100dB;
量程:±10V;
供电方式:内置锂电池,工作时间≥24小时,具有电量指示;
测量范围:振动速度0.001~35cm/s;
频响(标配传感器)5~300Hz。
C、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
采用自动记录仪将速度传感器测得的测点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速度进行记录。
所记录的振动波形应有时间标尺,并标出最大振幅值和所处时刻。
然后需对爆破振动质点速度进行回归分析,模拟出其传播规律。
回归分析可根据测点高程不同采用分组进行,选择相互之间高差较小的测点作为一组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回归分析:
式中,Vmax为测点最大振动速度,应分三个方向统计分析;
K、α为衰减系数;
Q为爆破装药量,齐发爆破时为总装药量,延时爆破时为最大一段药量;
R为测点至爆源的距离。
按照最小二乘法原理,根据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可求出K、α值。
K、
α值与爆区地形、地质条件和爆破条件都相关,但K值更依赖于爆破条件的变化,α值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变化。
爆破临空条件好,夹制作用小,K值就小,反之K值大;地形平坦,岩体完整、坚硬,α值趋小,反之破碎、软弱岩体,地形起伏,α值趋大。
根据我公司以前的相似工程经验,K取值范围大部分在50~1000之内,α取值在1.3~3.0之间。
而近距离振动衰减规律和远距离衰减规律可分开考虑,当比例距离R’=R/Q ≤10,为近距离,R’=R/Q≤10时为远距离。
近距离振动K值较大,可达500以上,α值较大,可达2.0~3.0;远距离爆破振动,K达130~500,α为1.3~2.0。
(5)建、构筑物及已开挖地下隧道的安全性评估
评价各种爆破对不同类型建(构)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应采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中对爆破振动安全规定如下: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若被监测对象的质点振动速度超过上表所规定的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修正爆破方案,并加强被监测对象的其它监测手段(如安全巡视、沉降及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确保其安全。
爆破方案修正措施包括:控制最大单响药量、选用低爆速低威力的炸药、创造自由面、控制开挖循环进尺、采用多段微差起爆技术、调整爆破传爆方向、开挖减震沟、采用预裂爆破方法等。
这些措施可多种同时采用,确保安全施工。
(6)建议
A、振动安全评价方面,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结构形式,更要考虑地基基础。
应该说大部分振动破坏都不是建筑结构直接振裂的破坏,而是地基基础的振动变形和位移导致结构破坏案例占多数,因此除考虑不同结构类型的振速标准外,还应考虑不同地基类型的振动标准。
如瑞典的“标准”规定:
散松的冰碛、砂、卵、粘土层[V]≤1.8 cm/s
紧密冰碛层、砂岩、软弱灰岩[V]≤3.5 cm/s
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石英砂岩[V]≤7.0 cm/s 这一标准值得参考。
地基的振动变形或破坏以振动加速度判据更为合理。
B、规程中将地下隧道根据功能分为三类,在实用中认为地下巷道的标准好用,建议本项目应根据围岩类型和支护质量不同,确定不同的标准值。
C、对于重要建筑或有纪念意义建筑应由专家组根据调查报告或试验报告论证确定振动安全标准,并跟踪爆破作业进行振动监测,提出振动速度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爆破振动安全评价。
D、爆源50 m以内若有保护目标时,应作振动监测。
因爆源近区振动危害较大,振动衰减规律变化较大,只有通过测试结果随时调整爆破设计方案,才能确保振动安全,同时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7)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传感器:传感器安装的准确性是数据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现场安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传感器的测量方向必须准确,安装时应使用水平尺及罗盘,对传感器的
安装进行调平及调方向,确保三维测量方向的正确。
2. 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与被监测物形成一体的结构上,并选取离爆点
最近的位置。
3. 传感器必须与被监测物可靠粘结,粘结剂可选择石膏粉、AB胶,也可
以选择以夹具或磁座方式,与被测物形成刚性联接。
4. 传感器与仪器的连接必须可靠,连接完成后,可轻拽线缆,确认线缆已
接好;仪器进入信号等待状态后,轻轻用手指敲击传感器,观察仪器是否记录,确保传感器及仪器的可靠工作。
仪器:现场使用时,应先安装好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线缆与仪器完成连接后,才能打开仪器电源;电源打开后30秒内不作操作,仪器将自动进入采集等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