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1)

合集下载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说课稿篇11,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课文。

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本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赞美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学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说教法。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琅琅、四线并进。

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景色美的特点及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语感好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

1情境教学法:因为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中原的孩子很少去过。

学生不可能亲临小兴安岭观赏四季的美景。

他们的感性认识的缺乏必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以缩短时空,促进理解。

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柞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顶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

几只小陆(艾丽)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河里涨满了春水。

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献出了许多宝贝,有酸甜可口的野果,有又香又脆的榛子,有鲜嫩的蘑菇、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孙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

松鼠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它们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山果过日子。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10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音乐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这里美丽的春天吧!二、学习课文第二段:(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边读边画,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用(—)线画出来,并说说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把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2、板书:春抽出枝条叶子嫩绿3、理解“抽出”一词,说说为什么又“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4、师:请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景。

(课件)5、师: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是那样的美丽,你能把这种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配乐朗读)过渡:河里涨满了春水。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临了。

我们看看小兴安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声读课文,说说夏天的树木与春天的有什么不同?板书:夏密密层层郁郁葱葱2、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请学生先看课件,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读比赛。

请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

春、夏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诱人。

秋冬两季景色又是怎样呢?(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学生小声读课文,分小组说一说这两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学生汇报师板书:秋树叶飘落黄中透绿冬树上积雪银色世界3、小兴安岭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那些?(让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那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小兴安岭是一座绿色的宝库。

冰雪融化,溪水潺潺,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小兴安岭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林间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

秋天,小兴安岭变得五彩斑斓。

树叶像被画家染过一样,红的、黄的、橙的、褐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果实累累,满山遍野都是丰收的喜悦。

冬天,小兴安岭披上了银装。

雪花飘飘,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大地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这里有珍贵的木材,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

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以四季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作者通过对春天冰雪融化、新芽抽发、野花盛开、鸟儿歌唱的描绘,展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夏天大树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的描绘,展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清凉宜人;通过秋天树叶五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描绘,呈现了小兴安岭秋天的丰饶美丽;通过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洁白的描绘,刻画了小兴安岭冬天的纯净梦幻。

此外,课文还强调了小兴安岭的资源丰富,既有珍贵的木材,又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进一步突出了小兴安岭的重要价值。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情感饱满,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你们这个网站很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5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5篇,一起来看看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专题而编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用三年级的教材在四年级上课,是因为我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元通中心小学三年级已经把这篇课文学完了。

又因为我们三年级是新教材,识字量较大,而且我认为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是中年级。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课文作了如下处理: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课时学法迁移,自主学习夏、秋、冬,并感知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物产丰富。

第三课时加强朗读、背诵和学生自主介绍,并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

二、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品读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表演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训练整堂课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下面给大家分享《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一起来看看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兴安岭(板书)看图片,介绍小兴安岭,什么是岭(一座山连着一座山,连绵起伏的群山)。

看见在小兴安岭上这么多树,猜一猜想一想这些茂密的森林里有什么呢?学生回答这些和树一起才有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补课题:美丽的)(二)初步感知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三)精读讲解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从那些词看出树多。

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句、符号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出作者把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都归为总写小兴安岭的道理:第一自然段总写是为引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事物和景物;第二自然段是为引出四季变化的写作顺序。

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看插图,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选取的景物静中有动,寻找和谐、动人的理由:抽出、嫩绿、融、汇、流、拟人句的体会和对比。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练笔介绍一处景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练笔介绍一处景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0′-127°30′,北纬45°30′-48°30′,地势西高东低,呈南北走向。

二、风景特色小兴安岭地处黑龙江中部,地形复杂多样,山峦起伏,峡谷纵横。

山地森林茂密,裙山峻岭,壮美绵延,风景优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不仅有峡谷幽深,还有瀑布清奇,山色宜人。

岭上生态环境良好,各种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小兴安岭素有“绿色长城”之称,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岭上有众多大小河流流经,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库。

三、旅游资源小兴安岭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山中有奇石怪木,溪水潺潺,云雾缭绕,是徒步旅行的绝佳去处。

冬季的小兴安岭则成为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滑雪场景区是游客们的最佳选择。

小兴安岭还以其独特的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夏日的小兴安岭是草原的季节,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裙,绿草如茵,天高云淡,空气清新。

四、历史文化小兴安岭地域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小兴安岭周围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史前文化遗址,如舒兰遗址、双城堡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小兴安岭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实物资料。

五、小兴安岭的开发利用小兴安岭虽然风景秀丽,但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小兴安岭风景区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避暑度假胜地。

六、小结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景特色,使得它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相信随着小兴安岭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上垟中心小学连伊丽教学目标:
1.会认“融”“汇”“涨”“葱”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又松又软”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

我们曾随课文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于它的坚固和美观;也去过绮丽的天门山,婀娜的西湖。

今天我们一起去祖国的北方看看,那儿有一片森林(出示图片),它就是——小兴安岭。

请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2、指导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反复读课题。

(注意“兴”的读第一声)
3、简介小兴安岭。

(在中国地图上指出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布置初读任务
师:小兴安岭的美究竟表现有哪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91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交流任务
师:看到同学们读的这么认真,小兴安岭的林区管理部门想招我们班的同学
做为小导游呢!不过,他们有个小测验。

师:瞧,这些生字新词都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A:汇成欣赏融化涨满挡住
浸在刮过宿舍舔着榛子
1.自由读
2.指名读(指出舍是多音字)
3.齐读
师:现在要加大难度了,请看一组四字词语。

B: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又肥又厚又香又脆
1.读读这组词,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2.交流发现:第一组是AABB。

第二组是又X又X的形式。

3.像这样的词你们还知道哪些?
4.齐读
师:现在又出现了短语,请同学们自个儿先试着读读看
C:绿色的海洋淙淙的流水白色的浓雾嫩绿的蘑菇
1.指名读
2.小老师带领读
3.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过渡:同学们真棒,我们快速地通过了第一个小测验。

提问:谁来说说通过自读课文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

(随机板书:春、夏、秋、冬)师:哪几节分别写了什么?
师:那1和5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得出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板书:总—分—总)
四、品词析句,感受美丽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么咱们就先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么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出示:“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A.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一段话
B.指名读并提问。

(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1:树多(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2:“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师小结:从这些词句和标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树木很多。

(板书:树多)
师:谁能来美美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一年之计在于春,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欣赏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哪些事物?
随机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1)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过渡:那咱们就先去看看小兴安岭春天树木的美景。

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A.齐读
师:春天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都开始抽枝长叶,生机盎然。

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哪一个词最能突出树木的春意盎然呢?生:“抽出”
师:你关注到了“抽出”这个词,谁知道“抽出”是什么意思?
预设1:长出
师:什么时候,你会抽出什么东西呢?你们能做做抽出的动作吗?
师: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
对比体会: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生1:不行,因为长出就显得慢一些。

(是呀,“抽出”写出了春天树木长得快,一天一个样的那种充满生机的样子)
生2:不行,换成长出就和后面的重复了。

(小眼睛真亮,是呀,用“抽出”还能避免重复)
师小结:可见这句话中的“抽出”这个词用得准备而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还写出了春天树木旺盛的生命力。

师: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男生齐读
(2)理解描写积水的句子
出示:“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A.齐读
○1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积雪融化,雪水汇成小溪,溪水流着,涨满了春水。

(随机点击相关动词)师:你关注到了相关的动词描写。

如果老师把这句话的顺序调换一下,你觉得行不行?
生:不行。

(是呀,作者描写小兴安岭是按照积雪融化的顺序来写的。


○2师:同学们,你们再仔细地读一读,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1:听到了溪水哗啦啦地流着。

师:请静静地倾听老师播放的声音,(师播放溪水声)这就是淙淙的流水声。

师:多么恬静、动听的流水声啊!谁来读读。

大家一起来感受下。

1.指名读
2.女生齐读
(3)理解描写小鹿的句子
过渡:生机勃勃的树木,淙淙的流水声吸引小鹿,我们赶紧来瞧瞧。

出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A.齐读
○1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鹿?
生:我仿佛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小鹿。

(你从哪里看出?)
预设:小鹿散步,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的影子。

师:哦,你关注到了小鹿的动作描写。

小鹿真的会欣赏自己的影子吗?
预设:这里作者把小鹿当成人来写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小结:是呀,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鹿呀!谁来动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齐读。

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感觉你们就是其中一只小鹿。

这只小鹿,请问你在干什么呢?你能做做动作吗?
○2师:小鹿真的只有这些姿态吗?从哪看出来?
预设:有的……有的……
师:你关注到了“有的……有的……”的句式。

小鹿在溪边散步,还有的会干什么呢?
师: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仿照这个句式“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还有的。

”来说一说。

师:多么可爱、多么活泼的小鹿呀!
师:你也把小鹿当成人来写,真是只有趣的小鹿!
○3咱们再一起把这句话来读一读。

师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活泼可爱的小鹿仿佛跃然纸上。

小结:小兴安岭的春天是这样的美丽,春意盎然,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

1.练读
2.指名读
3.齐读,再次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五、指导书写
过渡: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美美的春天,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两个生字。

1.出示:“汇”“视”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书写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关注关键笔画,位置,结构)
3.师范写。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4.生练写。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同桌互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