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天原杯化学初赛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溶液》

2018年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溶液》

天原杯试题汇编-06溶液【6.1物质的溶解与结晶】1、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芝麻油B.味精C.食盐D.蔗糖【答案】A2、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碘加入酒精中B.面粉加入水中C.氯化钠加入汽油中D.花生油加入水中【答案】A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答案】B4、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不发生反应且溶解性互不影响。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甲、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B.t1︒C时,70g甲的饱和溶液加入40g乙物质,溶液质量仍为70gC.将t2︒C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D.将t2︒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D5、传统“陈醋”生成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天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分析这一生产实践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高品质的食醋醋酸的含量很大B.醋酸含量的大小是衡量食醋品质的标准之一C.食醋中的醋酸比水容易蒸发D.食醋上层所结成的冰层中醋酸的含量低于未结冰的下层溶液【答案】BD6、某兴趣小组称取 2.500g 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m )得 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完全相同B. 每个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都不相同C. 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硫酸铜结晶水合物D. 加热过程中结晶水分子逐个失去 【答案】C7、0.80g 胆矾受热时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常见的化合物》

2018年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常见的化合物》

→→C.2NaOH+H 2SO 4 −− Na 2SO 4+H 2OD.Cu+2H 2SO 4(浓) −− CuSO 4+H 2O+SO 2↑→→天原杯试题汇编-03 常见的化合物【3.1 氧化物】1、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是()A.SiO 2B.CO 2C.K 2MnO 4D.MnO 2【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红磷和白磷的转化B.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D. 灼烧石灰石时火焰呈砖红色可能是其中的 C 元素造成的【答案】B3、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实验如下: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由气体 B 可确定粉末 A 中含有 CaCO 3,由沉淀的质量可确定其质量为 w/4B. A 中钙元素的质量与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C. A 中 CaO 的质量分数为 0.500D. A 中 CaO 的质量为 0.58w 【答案】C4、如右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 可能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变化B. 甲中有未溶解的氧化钙C. 操作 II 一定是升高温度D. 乙中液体可能呈中性【答案】D 【3.2 酸】1、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Mg+H 2SO 4 −− MgSO 4+H 2↑ B.CuO+H 2SO 4 −− CuSO 4+H 2O∆2、室温下,浓硫酸会和铁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铁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膜使内部的铁不再与浓硫酸接触,利用这一性质常用铁罐存储浓硫酸,但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沾到浓硫酸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吸水性和酸性B.脱水性和吸水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难挥发性和酸性【答案】A3、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C4、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温度/℃AB0稀盐酸的质量C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答案】BC【3.3碱】1、下列方法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通入二氧化碳B.滴加碳酸钠C.放入CaOD.放入KNO3【答案】D2、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最新-2018年上海市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精

最新-2018年上海市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精

2018年上海市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一、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下列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A、液态氧B、液态氯化氢C、二氧化碳溶于水D、海水2.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Si、O、Al、FeB、O、Si、Al、FeC、Al、Fe、O、SiD、Si、Al、O、Fe3.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A、CaCO3B、Ca(OH)2C、CaOD、CaCl24.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5.为了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要把大气污染和水资源保护作为重中之重,下列可以减少大气、水污染的措施是()①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直接排放②完成全市燃煤区的改造,实现使用清洁燃料③植树、绿化、硬化市区内所有大街小巷地面④市区内禁止摩托车运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6.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氯化钾B、硝酸C、硝酸钠D、氢氧化钠7.要配平的化学方程式:C2H2+O2→H2O+CO2,各分子式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之和为()A、10B、15C、13D、188.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选用的酸是()A、稀硫酸B、浓硫酸C、稀盐酸D、浓盐酸9.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 B、石灰石 C、稀盐酸 D、消石灰10.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前一种物质和其他一种物质反应而得到后面一种物质的是()A、Na2SO4→NaOHB、SiO2→Na2SiO3C、MgCl2→Mg(NO3)2D、CuO→Cu(OH)211.在酸、碱、盐三类物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又都是白色B、都含有氧元素,又都含有氢元素C、都是电解质,又都是化合物D、都是溶液,整个溶液又不显电性1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

【7A版】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7A版】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K-39Fe-56Cu-64Ag-108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美国的詹坶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以及荷兰的伯纳德-费灵格,以表彰他们A.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的贡献B.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C.对契约理论的贡献D.发明高亮度蓝色二极管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强酸性的是A.厕所清洁剂B.洗发水C.厨房洗涤剂D.牛奶3.刘禹锡的诗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描述了某种金属的性质,该金属是A.AuB.AgC.PtD.Cu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盐酸:制药B.氢氧化钠:改良土壤C.食盐:制烧碱D.C硫酸铵:作化肥5.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用于防潮和抗氧化,双吸剂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可能是A.铜B.碳C.铁D.硫6.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时用到的反应物是A.红磷B.白磷C.铜D.汞7.常用的溶液中通常存放于棕色试剂瓶的是A.稀盐酸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石灰水8.(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A.饼干的质量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9.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有麻黄的用法“……,取茎、去根节、煮十余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麻黄碱的摩尔质量为165g/mol B.麻黄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麻黄碱能溶解在水中D.1mol麻黄碱约含有6.02×1023个NO分子10.有关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B.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C.化合价可以是任何整数D.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化合价11.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CuCl2→KCl B.Cu→Cu(OH)2C.Fe(OH)3→FeCl3D.BaCl2→Ba CO312.(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A.保持试管外壁干燥B.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C.先均匀加热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3.(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含量越高铅笔芯的导电性越好B.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确定水的组成C.加热含氧化合物都能得到氧气D.用放大镜观察蔗糖,可看到蔗糖分子14.(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而设计的实验中,不恰当的是A.食盐与水混合B.蜡烛燃烧C.胆矾分解D.稀盐酸与石灰水混合15.(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不发生反应且溶解性互不影响。

2018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考试1(word含答案)

2018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考试1(word含答案)

2018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考试1(word含答案)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1)(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满分6 12 9 678 10 10 69 5 12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 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 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 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 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 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 [223]Ra[226]Ac-LaRf Db Sg Bh Hs Mt DsLa系La138.9Ce140.1Pr140.9Nd144.2Pm144.9Sm150.4Eu152.0Gd157.3Tb158.9Dy162.5Ho164.9Er167.3Tm168.9Tb173.0Lu175.0 第一题(6分)锦上添花:(根据已有内容的规律进行增补)1.填分子式:(1)①C2H6②C8H18③________ ④C80H162(2)①________ ②MgO ③SO3④CuSO42(3)①Fe2O3②③Na2O2④FeSO4·7H2O ⑤CuSO4·5H2O ⑥2.填化学方程式:①2Na+2H2O=2NaOH+H2↑②2C+SiO2=Si+CO↑③2H2S+O2=2S+2H2O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上海初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上海初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学生(第十六届天原杯)化学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一小时)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2分)1、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2、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点燃3、要配平的化学方程式:C2H2+O2 H2O+CO2,各分子式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之和为()(A)10 (B)15 (C)13 (D)184、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A)硝酸钾受热熔化(B)浓盐酸敞口放置空气中形成白雾(C)海水晒盐(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5、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发明,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上发明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是………………………………………………………………………()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火药和中药学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炼钢⑥陶瓷⑦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⑧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⑤⑦⑧(D)①③⑤⑥⑧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7、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mg/L):Ca 20、K 39、Mg-3、Zn 0.06 F-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A)单质(B)金属离子(C)元素(D)分子8、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A)锌(B)钛(C)镁(D)锰9、新能源应具有原料易得、燃烧时产生热量多、且不会污染环境的特点,这种前途广阔的能源是……………………………………………………………………………………………………()(A)煤(B)石油(C)煤气(D)氢气10、入春以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A)大气污染的结果(B)土壤污染的结果(C)植被遭受破坏的结果(D)火山爆发的结果11、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溶液保持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有蓝色晶体析出②饱和溶液总质量不变③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④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⑤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⑥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A)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⑥(D)①⑤12、血红蛋白的式量为68000,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A)1 (B)2 (C)3 (D)413、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石油 C.沼气 D.干冰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2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B.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7.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1-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1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中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a-23 Al-27 Si-28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光导纤维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坐享“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以下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的是A .硫 B.二氧化硅 C.铁 D.氧化铝2.正常情况下,下列液体PH小于7的是A .人体胃液B .人体血液C .小苏打溶液 D. 生理盐水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途径。

下列物质分类方法错误的是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A .有机物:③⑤ B.碱:①④ C.氧化物:②⑧ D.单质:⑥⑦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5.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

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 A.非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 C.氧元素 D.氢元素7.长期使用的锅炉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垢,它是由一种难溶性的盐和一种难溶性的碱组成的,下列可能属于锅垢成分的一组物质是A.Ca(OH)2和MgCO 3B.CaSO 4和Mg(OH)2C.CaCO 3和Mg(OH)2D.CaCl 2和MgCO 38.分离FeCl 3、KCl 、BaSO 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水、AgNO 3溶液、稀HNO 3 B 、水、NaOH 溶液、稀HCl C 、水、KOH 溶液、稀HCl D 、水、KOH 溶液、稀HNO 39.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g/100g 水,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g )为A .23(W-B )/123 B .23(W-B )/77 C.23(W-B )/100 D.W-77B/2310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基准是A. 6.02×1023B. 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C. 0.012kg 的碳D. 0.012kg 的碳—12所含有的原子数11 .如果2g 甲烷含有x 个甲烷分子,则22g 二氧化碳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A .0.5x B .x C. 3x D. 4x12.测定铁与氧气反应产物时,测得5.6g 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g 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总分100 分时间 1 小时)Cu-64Fe-56 K-39 Ca-40 Na-23 Al-27 Si-28 Cl-35.5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Ag-108 Ba-13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0 分,共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1. 光导纤维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坐享“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与实惠,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的是()A 硫B 二氧化硅C 铁D 氧化铝)的是(pH 小于7 2. 正常情况下,下列液体生理盐水 D C 小苏打溶液A 人体胃液 B 人体血液3.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途径。

下列物质分类方法错误的是:()⑧氧化铁⑥铜⑦石墨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①纯碱②生石灰A 有机物:③⑤ B 碱:①④ C 氧化物:②⑧ D 单质:⑥⑦后最终木块上浮,则Y 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 中,向 4.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Y 与X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5.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所示)。

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C.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D.将烧杯内水换成食盐水,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仍然不会高于100℃6.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氢元素D C 氧元素 A 非金属元素B 金属元素7. 长期使用的锅炉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垢,它是由一种难溶性的盐和一种难溶性的碱组成的,下列可能属于锅垢成分的一组是()A.Ca(OH)和MgCOB.CaSO和Mg(OH)C.CaCO和Mg(OH)D.CaCl和MgCO 34 3 2 2 2 2 38. 分离FeCl、KCl、BaSO的固体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4 3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C.水、氢氧化钾、盐酸D.水、氢氧化钾、硫酸9. 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 在水中溶解度为23g/100g 水,向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 g 该)的质量为(R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W g结晶水合物R 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23232377Bg(W?B)g?B)(W?B)gW?g(W.B.A.DC.1237710023摩尔的基准是()10. 物质的量的单位-23106.02×A.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B1的碳C.0.012kg所含有的原子数12C 的D.0.012kg)22g 二氧化碳中所含分子数是(X 个甲烷分子,那么11. 如果2g 甲烷含有4x.3x D.x C.A.0.5x B12. 测定铁与氧气反应产物时,测得5.6g 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g 固体,不考虑其它误差因素,则该固体产物的组成可能是()A. FeO和FeB. FeO和FeOC. FeO和FeOD. FeO、FeO 和Fe43 334 4 23342++2+13. 某溶液中存在Mg、Ag、Ba三种金属离子,用NaOH、NaCO、NaCl 溶液使它们分32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NaCO、NaCl、NaOH B.NaOH、NaCl、NaCO 3223C.NaCl、NaOH、NaCOD.NaCl、NaCO、NaOH 33 2214. 将足量CO通入KOH 和Ca(OH)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 2 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15. 下图中白球代表H 原子,黑球代表He 原子。

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下表是某地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数量(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中析出各盐的克数,g/单水密度g/mlNaClNaBrMgSMgCCaS0.561.130.911.200.0083.261.210.050.0040.040.0151.220.019.650.040.0222.641.260.010.020.060.031.401.310.5416. 为了使晒盐过程中得到的食盐尽量多,且粗盐中除氯化钠外含杂质较少,实际生产中卤)g/mL水的密度()应控制的范围最好是( 1.311.22~~1.26 D..1.21~A.1.131.21 B.~1.22 C1.21)17. 海水浓缩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首先析出的物质是(A.NaClB.CaSOC.MgClD.MgSO 44 218. 关于该海水浓缩过程说法正确的是()1.13 g/mL浓缩前该海水的密度等于A1.13~1.20 g/mL 时,密度增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分蒸发B 密度在时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1.22g/mL C 密度在时,溴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21~1.22 g/mL D 密度在H2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NH3、HCl、、19. 某气体可能含有COCO2)和无水硫、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中一定有( 酸铜(变蓝)H、、D.HClCOC.HCl、CO、HO 、A.CO、H、HOB.CO、HNH 2222223的氧化铁和铜的混合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20. 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应后静置,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uCl+2FeCl→2FeCl+)。

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

(已知Cu223;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②甲中含FeCl①甲中不含FeCl33;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乙中可能可能含有CuCl含有ZnCl、FeCl222,;一定不含CuCl含有ZnCl、FeCl222,D②④B②③C①④①③A1 个正确选项个或2 个正确答案,只有6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分,每小题有 1 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一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21.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理由保存方法试剂防止空气接触被氧化固体氢氧化钠带橡皮塞的广口瓶中A防止风化成粉末而变质碳酸钠晶体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B防止和氧气、水反应金属钠保存在乙醇中C防止见光分解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无色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22. 如果一个碳-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下列不会改变的是()都不变D.C.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B.一个碳12 原子的实际质量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3. 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的稀硫酸8.0mL 量筒量取 A 用10mL、烧杯加热时都应垫上石棉网烧瓶、锥形瓶 B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C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稀硫酸沾在湿润的pH氢氧化钠溶液10%24g 氢氧化钠固体,配制250mL 烧杯中,加入216mL 水和 D 在)24.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 个质子,在化学变化值,氯原子易得电子35.45gB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X=8 当C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25.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化的情况。

.A 反应开始上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B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C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如集气瓶D a26. 取20g 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加热至恒重,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的固体加入10 克水中有7.9 克固体未溶解,再加入 5 克水,仍有 5.3 克固体未溶,则原混和物中可能含有的KClO3质量可能为()A.14.7 克B.6.9 克C.12.1 克D.17.6 克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钛酸亚铁中钛元素是+3 价一定条件+6CO 2TiCl 2X+?2FeTiO+6C+7Cl ???? FeCl B①中反应:X 为,则4233C③中氩气作保护气,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 和H的投料的质量比为1:2 228. x,y,z,w 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z 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W .物质B.上述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C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W 、、YZ 中均含有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D.若X29. 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快,现用50g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 氢氧化钠B 水C 碳酸钾D 氯化钾)有关概念叙述正确的是(30.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B盐与盐之间产生两种新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有单质参加或者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31. 黄铜渣中约含Zn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Ⅰ、Ⅱ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中只含硫酸锌和水B D、溶液C、Ⅰ中发生 2 个化学反应32. 升温、提高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现把镁条投入盛v)和反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应进行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t 1 ~t 2 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t 2 B.t 1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t 3 C.t 2时恰好完全反应.t 2 D33. 现有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向100g 稀盐酸中加入该混合物,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Cu,则m 一定大于0.2 g0.2 g m 可能是、ZnFe,则B.若混合物为C.若混合物为Fe、Cu,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 D.若混合物为Fe、Cu,m 为0.1 g,则该混合物中Fe 的质量比为1:134.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B 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D C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35. 某混合物X 由AlO,FeO,Cu,Si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