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规范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全脑血管造影技术课件

全脑血管造影技术课件
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
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 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血管造影操作程序
10、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 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 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 (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 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 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 /min左右持续冲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适应证:
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 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 肿 瘤的定性。 5.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条件
1.必须具备:透视设备,C型壁,高压注射器等。 2.消毒灭菌条件,监测设备,氧气,吸引器等。 3.常备药品:肝素钠针,鱼精蛋白针,硝普钠,尿激酶,罂粟碱,
钙离子拮抗药,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麻醉及抗EP药。 4.防护设备:铅衣,铅眼睛,铅围脖等。 5.基本人员配备:医师,麻醉师,技术员,护士。 6.一次性使用材料:椎动脉导管,猪尾造影管,高压注射器,血
②摆体位:标准侧位,上缘到眶下线水平,第三颈椎位于屏幕正 中,一般造影剂5ml/秒,总量7mL,压力300Pa,投照,如发现血 管重叠或病变显示不好,可右侧斜适当角度(一般45度)再次投 照。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

三、术后护理
(一)术后护理措施:
1、术后右侧肢体需制动24小时,局部沙袋压迫 6小时,观察右侧股动脉处有无渗血和血肿。 2、病人返回病房后,由于对碘注射不适应,会 出现恶心、呕吐,需给予艾茂尔2ml立即肌注; 病人往往会在术后出现烦躁,因此要给予适宜 的镇静药物,防止再次出血,并给予心理疏导。
(一)术后护理措施:
脑血管造影
课堂目标
了解脑血管造影的定义 熟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 、禁忌症 掌握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通过右侧股动脉穿刺,
经腹、胸、颈部大血管,注入造影剂,发现动脉瘤
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显示动脉狭窄、闭塞的程度,
同时显示这些病变的毗邻关系,对脑血管状况全面
了解的一种诊断方法。
(二)术前护理措施
3、常规护理: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如果需 留置导尿管,则要在术前帮助病人练习床上大小 便,以增加其术后的适应性。
4、了解病人的病情,写好护理记录单,做好交班。
(二)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49岁。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6 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诊为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 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扩 张至正常范围,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 应。术后12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一、适症、禁忌症
(一)适应症
①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栓 塞、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病、动静脉 畸形、动静脉瘘等。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 囊肿、血肿等。 ③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④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二)禁忌症:
①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②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③造影剂过敏者。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全脑血管造影PDCA

全脑血管造影PDCA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全脑血管造影PDCA新技术新进展培 训提高全脑血管造影PDCA水平;
关注全脑血管造影PDCA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及时组织培训,让全院医护人 员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趋势;
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提高全脑 血管造影PDCA的质量和水平。
04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全脑血管造影PDCA 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培训提高应急处理 能力防止因全脑血;管造影PDCA不良事 件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全脑血管造影PDCA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全脑血管造影PDCA计划 • 全脑血管造影PDCA实施 • 全脑血管造影PDCA质量控制 •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全脑血管造影PDCA不良事
件应急处理流程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防止因全 脑血;管造影PDCA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
01
全脑血管造影PDCA计划
观察与监护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持续心电监护,注意生命 体征变化。
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如抗过敏、抗感染等。
03
全脑血管造影PDCA质量控制
制定全脑血管造影PDCA标准操作规范及考核制度
制定全脑血管造影PDCA标准操作规范,包括患者评估、造影 剂选择、注射方法、造影技巧、图像采集和处理等方面的规 范;
对全脑血管造影操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
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加强术后护理和康 复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02
全脑血管造影PDCA实施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前准备
1 2
病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体征 、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全脑血 管造影。

4.4.8-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4.4.8-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介入诊疗操作规范血管造影一.全脑血管造影术【适应证】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

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运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2.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操作技术】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2.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入血管鞘;3.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颈内、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

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

血管迂曲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4.怀疑缺血性病变或老年患者应自下而上分段行各主动脉弓造影和弓上各级血管造影;5.必要时在行颅内血管造影时使用旋转DSA或3DDSA等DSA的特殊功能。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穿刺和插管所致并发症暂时性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插管器械动脉内折断、动脉切割、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血管破裂、血肿形成、气栓;2.对比剂所致并发症休克、惊厥、喉头水肿、喉头或(和)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横断性脊髓炎、癫痫、和脑水肿。

二.肺动脉造影【适应证】1. 肺动静脉瘘2. 周围肺动脉狭窄3. 肺栓塞【禁忌证】1. 药物有关禁忌证2. 肺水肿和重度肺动脉高压3. 休克【操作技术】1.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插入心导管。

2.测量右心房压力曲线及从肺动脉至右心室连续拉出测压力曲线,观察记录心电图。

3.将导管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附近或肺动脉主干中段。

4.通过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注射速度10~15ml/s,对比剂用量成人每次为20~30ml,如做左、右肺动脉造影时,可分别将导管置于左、右肺动脉,对比剂和注射流速酌减。

5.快速连续摄影或DSA检查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各种摄影方法均采用前后位(或半坐位)及左侧位摄影。

脑血管造影及分析

脑血管造影及分析
但提供侧支血供的相应区域可能发 生了供血不足表现(盗血综合症)
临床分型:
非症状性狭窄
症状性狭窄
Ⅰ型: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性症状
Ⅱ型:狭窄引起的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盗血)性症状
Ⅲ型:混合型或复杂型
亚型
A型:相应区域无梗塞,或腔隙性梗塞但无神经缺损后遗症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获益
B型:相应区域小面积梗塞/小卒中,或合并远端血管串联性狭窄, 或远端主干闭塞,但该支动脉参与其它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部分获益
Type C
>10mm,
<5mm,
5-10mm,
angulated (>90º);
concentric or
extremely eccentric, or total occlusion
moderately eccentric, angulated (>45º), (>3 months old );
表现同前,和不可抵御的睡意, 垂直性复视、眼睑下垂、不能 仰视 通常该部位的TIA系栓塞所致
锁骨下动脉 Ⅰ型狭窄:
Ⅱ型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
锁骨下动脉狭窄
椎动脉盗血
颈内动脉经PcoA 代偿不足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Ⅱ型狭窄: ICA-VBA盗血、MCA-VBA盗血
CA或ICA-C 1-6 闭塞或狭窄
Fisher CM
(Arch Neurol Psychiatry 1951,65:346)
经典TIA
血供的短暂减少与血供的适时恢复 使得缺血呈短暂性,避免了梗塞
缺陷?
•忽略了发生缺血的病理过程 •当缺血性神经事件时间>1h, 缺血区内梗塞成分已经形成 •对TIA病人进行卒中预防治疗 时,需要精确的病理生理定义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 脱术(CEA)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 房颤的华法令治疗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2.血管痉挛:原因为导丝、导管(和)或造影剂对血管 的机械性刺激所致。对策:①、预防性使用用“尼莫 同”等药。②、及时消除血管刺激。 3.血管夹层:股动脉处多为顺行夹层,可自愈;弓上 血管多为逆行,严重者需放支架或抗凝。主动脉夹层 需控制性降压及胸心血管外会诊。 4.血栓或栓塞:保持镇静,全面造影找出栓子,行溶 栓;气栓行成可高压氧治疗;血管壁斑块脱落则无有 效处理。
注意


有机械取栓指征时应尽快实施。有静脉溶栓指 征时,机械取栓不应妨碍静脉溶栓,静脉溶栓 也不能延误机械取栓 机械取栓时,建议就诊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在 60~90 min,就诊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在90~ 120 min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病例:曾汉阳,男性,61岁。吐词不清、右侧肢体乏力2小时。查 体:失语,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1级,NIHSS评分8分。 予急诊动脉取栓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出院时右侧肢体肌力4级, NIHSS评分2分。
全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后处理
拔动脉鞘,压迫股动脉10-15min,无出血后加压包 扎,股动脉加压器加压固定,穿刺侧下肢制动6h,每 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点有无渗血。
全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对于并发症,预防远胜于治疗!!!

1.穿刺部位血肿:直径小于10CM的不处理;大于 10CM的24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造成局部压迫者 可切开清除。 皮下血肿是脑血管造影常见的并发症,原因:①盲目 穿刺导致股动脉损伤;②不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③穿 刺侧下肢过早负重;④抗凝药物的使用;⑤凝血功能障 碍等。
全脑血管造影术

全脑全脊髓血管造影

全脑全脊髓血管造影

4、确认签署知情同意书
5、复习CT/MR等重要的无创检查结果,结合病
史初步判断“责任”病变的部位 6、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术中可能体验 到的感受和可能的并发症及后果,建立相互 信任的医患关系 7、术者和患者的必要防护
常用器械及药品
A、一般器械和材料 手术包 注射器 加压输液袋 非离子型对比剂
10.左颈内动脉 11.右椎动脉 12.左椎动脉 13.右侧内乳动脉 14.左侧内乳动脉 15.右侧甲状颈干 16.左侧甲状颈干
17.左侧肋颈干
左 侧 椎 动 脉 直 接 起 源 于 主 动 脉 弓
右 侧 直锁 接骨 起下 源动 于脉 主及 动颈 脉总 弓动 脉
无 名 动 脉 左 侧 颈 总 动 脉 共 干
抽无阻力
对位角度,范围以清楚、完整显示相关血管
及病变为原则 增强器距离病变越近,辐射剂量越小
止血技术 • 徒手压迫
• 压迫器 • Angioseal
• Starclose
Angioseal
Starclose
THANK YOU! AND BEST WISHES !
进出导丝注意排气,全程注意滴注
接管、排气采用“半月-半月”对接技术 操作区域位于屏幕中央
尽可能减少对比剂用量
Roadmapping,“多”“冒烟” 快速、完整,效率至关重要,尤其是急诊 轻柔操作,避免阻力 遇有斑块、狭窄,不可冒进
接管造影前“冒烟”透视至“烟消散”,回
动主 脉动 发脉 自 迷 弓 同 走 左 一 锁 前 干 骨 斜 , 下 造 右 动 影 锁 脉 示 骨 。 左 下、 动右 脉颈 为总
锁 骨 下 动 脉 造 影
椎 动 脉 造 影
颈 总 动 脉 造 影

脑血管造影及CTAppt课件

脑血管造影及CTAppt课件

2. 毛细血管期:脑组织供血灌注 情况
早、中、晚期
3. 静脉期:血液的回流
初期、晚期
4. 静脉窦期:脑血管的特殊结构
完整版课件
16
脑血管DSA时相(动脉期)
完整版课件
17
脑血管DSA时相(毛细血管期)
完整版课件
18
脑血管DSA时相(静脉期)
完整版课件
19
脑血管DSA时相(静脉窦期)
完整版课件
Flythrough
完整版课件
8
脑血管DSA片的内容
• 哪支血管?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
• 什么时项? 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
静脉窦期? • 早期显影:血管时项的提前出现。 • 异常结构?
完整版课件
9
正常脑血管DSA表现
• 脑血管DSA应包括
1. 双侧颈内动脉 2. 双侧颈外动脉 3. 双侧椎动脉
完整版课件
42
颈内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 脑膜垂体干供血
完整版课件
43
颈外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完整版课件
44
椎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脑膜后动脉供血
完整版课件
45
DAVF的供血大多数是多系统的
完整版课件
46
TCCF的DSA辩识
• 病史:外伤史 • CT、MRI • DSA要点:
1. 颈内动脉主干或分支与海绵窦直接相通,伴有 或不伴有颈外动脉供血
完整版课件
6
(二)禁忌症:
• ①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 ②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 ③造影剂过敏者。 •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完整版课件
7
脑血管DSA片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造影(DSA)操作评分标准姓名:带教老师:评分:
铺单铺无菌单(见示意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1块垂直铺在小腹上,盖住阴部。

◆第2块斜铺在右股上,与第1块呈45°,无菌单上
界在右穿刺点上。

◆第3块斜铺在左股上,与第1块呈45°,无菌单上
界在左穿刺点上。

◆第4块铺在穿刺点以上,无菌单下界平双侧穿刺点
连线。

铺无菌巾示意图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只露出患者
头部。

◆第6块无菌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注意事项:从无菌操作台上取无菌单时手不能触及
无菌操作台,铺单时手不能触及患者身体及造影
床。

铺第5、6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
菌手套后进行,并完全覆盖造影床。

10
消毒不规范扣2分
消毒范围不够扣2分
无菌操作污染者扣3

污染后未更换无菌
物品扣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