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问题聚焦自2003年起,JCI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国际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
由此可见,患者身份识别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 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
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自2010年起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均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015年8月,我院实行确认患者身份改革,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受到阻碍,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现状与原因调查心内一科2015年10。
6-10.18住院患者80例,未佩戴腕带有11例(占13。
75%),腕带信息不完整的有3例(占3.75%),腕带松紧度不适宜的有6例(占7.5%),腕带信息面朝里的有4例(占5%)。
调查结果显示,腕带佩戴率为86.25%,对未佩戴腕带的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认为佩戴腕带没人看的有7例,不知道腕带作用、认为不需要佩戴腕带的有6例,因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的有5例,护士忘记佩戴有1例、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的有1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有1例,皮肤过敏的有1例,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的有1例。
1、患者:不了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腕带松紧不适宜,有勒痕,佩戴不舒服;有过敏现象;戴着不方便,尤其是洗澡的时候;不想让熟人知道自己患病了;时刻提醒自己是患者,让自己很伤心;戴了和没戴一样,也没医生护士看;觉得是一种人格的侮辱;患者认为自己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腕带佩戴纯属多此一举;输液完毕就不需要佩戴;不小心撕扯断。
提高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整改措施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物材质可能致敏按扣导致压疮字迹容易模糊事个别病人对腕带材料过敏增加压疮风险患者自行摘除影响三查八对影响循环增加用药差错改进措施规定标准统一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加强管理改进材质有效沟通安全意识差护士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病人影响活动舒适度改变人按扣导致压疮操作指引腕带过硬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提高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整改措施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2)病人方面1)选择合适的腕带材质,尽量不影响患者舒适度;2)经常与病人沟通,告知腕带佩戴的重要性,使其理解并配合;3)手腕部如有疾患能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按扣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字迹模糊,及时更换新的手腕带;2)如预防压疮使用胶布固定腕带能及时查看胶布是否脱落;3)当班人员能有效查对腕带完整性。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审批稿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手腕带佩戴依从性。
方法:对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住入我科193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未及时宣教,医技科室未使用腕带核对患者信息。
结论:加强腕带核对制度执行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注意操作细节,将腕带查对常规化,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行为。
【关键词】:腕带;依从性;护理;原因分析;对策医疗安全管理中,强调医务人员注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重中之重,排在首位,而其他安全目标均建立在正确识别患者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
腕带这种标识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联系起来,使护理操作能够能趋于准确,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及佩戴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大,参与人员流动、工作涉及面广,很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自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后,我院开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书写腕带,并用红蓝腕带区分患者性别,对患者进行佩戴腕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探讨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措施,改进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势在必行[2]。
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期间入住**医院**病区的193例患者,涉及疾病为甲状腺、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者意识均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有护工指导。
提高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整改措施

2015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物材质可能致敏按扣导致压疮字迹容易模糊事个别病人对腕带材料过敏增加压疮风险患者自行摘除影响三查八对影响循环增加用药差错改进措施规定标准统一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加强管理改进材质有效沟通安全意识差护士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病人影响活动舒适度改变人按扣导致压疮操作指引腕带过硬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护理PDCA-提高患者戴手腕带的依从性

护理PDCA——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一、选定主题: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
二、项目背景:自2003年起,JCI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国际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
由此可见,患者身份识别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 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
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自2010年起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均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015年8月,我院实行确认患者身份改革,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受到阻碍,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选题理由:1、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增进与患者的沟通2、增强核对意识,减少查对错误的发生3、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赢得良好的声誉4、提升医院品牌形象。
四.组负责人:A,E,C,B,D组长:A五活动计划表六.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具体见附录资料1)查检2018年1.15-2.15住院患者80人,未佩戴腕带有11(占13.75%),调查结果显示,腕带佩戴率为86.25%,对未佩戴腕带的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勾选佩戴腕带没人看的有7例,不知道腕带作用、不需要佩戴腕带的有6例,勾选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的有5例,护士忘记佩戴有1例、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的有1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有1例,皮肤过敏的有1例,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的有1例。
表一病房未佩戴手腕带事件总表表二外科病房未佩戴手腕带事件原因调查总表八.票选要因说明:根据二八法则,五名成员依经验法则分别选出三项导致患者戴腕带依从性差的原因(详见附录2)九.真因验证:通过现地,现物,现实进行真因验证。
老年肝癌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4 3 ( 2 7 . 7 4)
3 2 ( 2 0 . 6 5)
2 2 ( 1 4 . 1 9)
1 6 ( 1 0 . 3 2 )
1 1 ( 7. 08)
等情 况 。 而使 用 患者 手 腕 带 , 可有 效 防 止错 误 识别 , 确 保标 识 对 象
效 回收率 为 9 8 . 6 7 %。
1 _ 3 结果
自己 的患 者 身 份 而不 愿 佩 戴腕 带 。 患 者 的身 份 址他 们 有 自卑感 ,
他 们不 愿 被 手腕 带 提 醒 自己的 患者 身 份 , 认 为手 腕 带 的佩 戴 在 一 定程 度 给 了 自己心 理压 力 。
中愿 意 佩戴 的6 8 例( 3 0 . 4 9 %) , 勉 强 佩戴 1 2 2 例( 5 4 . 7 1 %) , 不 愿 意 佩
戴3 0 例( 1 3 . 4 5 %) , 强 烈 排 斥3 例( 1 . 3 4 %) 。 1 . 3 . 2 患者 不愿 意 佩戴 手腕 带 的 主要 原 因 , 见表 1 。
2 . 3 患者 认识 七 存在误区
许 多 患 者 认 为 佩 戴 手腕 带 是 … ・ 种 人
1 . 3 . 1 本 调 查 显示 , 老年 患 者 佩 戴手 腕 带 依从 性 较 差 , 2 2 3 例 患 者
格的侮辱 , 认 为 只有 动 物 和 罪犯 才有 手 环 , 给 患 者 戴手 腕带 是 让
患 者 低 人 一等 , 是 对 患 者 的 管制 , “ 尊 重 的需 要 ” 是 他 们 不愿 佩 戴
2 2 6 例 老 年肝 癌 患 者进 行 了 问卷 调查 , 分 析其 原 因 , 提 出改 进 对策 ,
提高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整改措施

2015 年急诊病房科持续改进项目核心问题分析项目名称: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帕累托图分析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原因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根因分析一、问题2015 年第二季度急诊病房指控分析发现,共有25 例次发生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不高的现象发生。
科室质控组根据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基本原因。
二、原因1、手腕带原因:(1)带手腕上,松紧适宜,太松随意取下;(2)材质不合适- 材料比较硬,个别病人过敏、时间久,字迹容易模糊。
按扣容易导致压疮;(3)现场管理缺陷。
2、主观原因(1)护士方面1)护士未按流程;2)医务人员对腕带的态度和核对情况认识不足;3)教育不到位,没有及时给病人佩戴。
(2)病人方面1)佩戴腕带后舒适度改变;2)病人不了解腕带佩戴的必要性,配合度差,可能随意自行摘除;3)患者手腕部残疾或有水肿,或约束带固定,佩戴腕带不利于观察。
3、客观原因:1)佩戴时间久腕带自己模糊影响查对;2)防止压疮用胶布粘贴,导致脱落;3)扣子环更换不及时。
原因解析三、整改措施1、手腕带原因整改:(1)完善手腕带佩戴制度,明确规定入院时即刻佩戴正确佩戴手腕带; (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监测,查看手腕带松紧度,及时进行调节;(3)将手腕带信息核对作为护士长现场管理的项目之一,随时抽查,与当班护 士的考核绩效挂钩。
2、主观原因护士 责任心不强安全意 字迹容易模糊 识差腕带过硬有效沟通患者自行摘除 影响三查八对事按扣导致压 疮个别病人对腕 操作指引材质可能致敏影响活动 按扣导致压疮增加用药差错影响循环规定标准加大健康教育 统一培训病人 舒适度改变改进 措施加强管理 增加压疮风险物人重要性认识 不足 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带材料过敏(1)护士方面1)主动学习手腕带正确佩戴方法,能在患者入院时及时为患者佩戴手腕带;2)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的手腕部特殊情况,如有破溃、水肿能选择健侧肢体进行佩戴;3)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正确认识到手腕带佩戴对于三查八对的辅助作用;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手腕带佩戴依从性。
方法:对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住入我科193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未及时宣教,医技科室未使用腕带核对患者信息。
结论:加强腕带核对制度执行监管,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注意操作细节,将腕带查对常规化,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行为。
【关键词】:腕带;依从性;护理;原因分析;对策
医疗安全管理中,强调医务人员注重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重中之重,排在首位,而其他安全目标均建立在正确识别患者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
腕带这种标识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联系起来,使护理操作能够能趋于准确,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及佩戴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大,参与人员流动、工作涉及面广,很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自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后,我院开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书写腕带,并用红蓝腕带区分患者性别,对患者进行佩戴腕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探讨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的措施,改进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势在必行[2]。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2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期间入住**医院**病区的193例患者,涉及疾病为甲状腺、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者意识均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有护工指导。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针对佩戴腕带设计调查问卷,如患者文化程度、佩戴腕带情况,不愿佩戴腕带原因,将问卷同满意度问卷一起发放,由责任护士统计并进行访谈,记录患者不佩戴腕带原因和问题,护士长收集整理。
护士长负责访谈护士对佩戴腕带看法的相关调查,并将结果进行记录。
2、结果和原因分析
1)结果:在193例患者中愿意佩戴腕带者有74例(38.34%),提示后佩戴者有86例(44.56%)拒绝佩戴者25例(12.96%)腕带过敏者8例(4%)。
其中,愿意佩戴者均为多次住院病人,了解腕带作用,佩戴依从性高。
提示后佩戴者均为病情较轻偶尔离开病区者,觉得佩戴腕带影响日常生活,觉得腕带在离开病区后会让他人有异样眼光,故离开病区后取
下腕带,返回病区时忘记携带。
而拒绝佩戴腕带者主诉戴上后会有心慌等表现,觉得病情很重,拒绝接受腕带,有很强的心理因素。
而调查病例中有部分黄疸、肝硬化晚期病人皮肤敏感和水肿,导致腕带过敏及佩戴后皮肤破损。
2)患者原因:患者认为佩戴腕带会影响护理人员打针,看不见血管,从而不佩戴腕带。
3)腕带原因:临床腕带为一次性设计无法调节松紧,扣太松容易脱落,扣太紧后无法打开,造成患者不适,影响患者佩戴依从性。
腕带舒适性差,在出汗潮湿后产生的不舒适,是患者取下腕带的主要原因。
腕带上的字在超过7天后字体不清晰,自觉失去作用。
4)医护人员原因: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未及时对腕带标识进行健康宣教,导致患者不了解腕带重要性,不及时佩戴腕带,随意丢弃腕带。
患者在操作时,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未使患者认识到腕带是一种很重要的查对标识,给患者一种腕带并没有实际用处的感觉。
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未采用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5)管理原因:护士长在发现问题后未及时纠正,忽略了护士对患者腕带重要性的健康宣教,与患者沟通不足,对腕带佩戴率低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6)环境及陪护原因:病房其他患者不佩戴腕带,或者把腕带悬挂在床头,认为系在床头也没有什么不妥,造成整个病房的患者对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下降。
陪护人员不了解腕带重要性,随意将患者腕带放置,导致腕带丢失。
3、讨论及应对措施
在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中规定,使用患者姓名及住院号进行身份确认是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治疗护理的基本保证。
[4]仅仅依靠口头称谓、记忆印象、或者以床号作为识别患者做法是既不科学、也不严密的,所以转变护士传统的查对模式,将腕带查对纳入到患者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通过以下措施,向患者传递一个信息:标识腕带对保证医疗安全很重要,从而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的依从性。
[3]
1)对每位住院患者耐心做好宣教,让其充分认识到佩戴腕带,可以有效防止医疗事故、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告诉患者腕带采用无毒防过敏的合成纸作为材料,材质柔软、不易断,或者在腕带表面贴透明胶带防止字迹模糊,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对于介意他人看见腕带的患者,可用衣袖遮挡,他人探视结束后即可露出。
4)制作佩戴腕带提示卡,放置在显眼位置,随时提醒患者:“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时带好您的腕带”,解决患者心理上的拒绝。
5)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一方面让护理人员认识到身份腕带对快速确认患者身份、保障
患者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注重操作细节,佩戴美观,佩戴时根据患者身形,合理调整好大小。
6)加强对患者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
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将腕带佩戴于患者手腕,并进行宣教;每日晨间查房时,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对于不愿佩戴的患者要追查原因,尽量消除患者的影响佩戴的因素;出院回访时了解患者对此的感受,做好分析,向全科护士反馈,改进工作偏差,确保良性运转。
4、结论
提高腕带的依从性就是要让患者从心里接受它,通过加强落实患者宣教、提高工作人员对使用腕带的认识、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佩戴腕带更加人性化、加强对患者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做好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加强辅助医技科室配合等一系列措施,让患者从被动的“让我佩戴”变成主动的“我要佩戴”,这样一来,才能使腕带真正成为患者的又一道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刘晶晶.腕带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4.2(1):45-46.
[2]郭丽丽,孙慧,刘春芬.腕带标识双核对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7:62-64.
[3]杨益兰.标识腕带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医学管理论坛,2011.9:56-57.
[4]蒋利亚,王黎梅,王秀娟,董晓燕.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15.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