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一江两岸城市

合集下载

旅游胜地——肇庆

旅游胜地——肇庆

肇 庆 裹 蒸 粽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生产始于唐。端砚石产于端州东郊西江羚羊峡斧柯山的 端溪水一带。 故名为端溪砚。简称为端砚。
暖 夏 凉 而 驰 名 。
以生料品一肇 色的为,。庆 泽浦本以至 鲜草土各明草 艳为生家朝席 、佳长各已 自 质,的户达 宋 地具浦的大 已 柔有草妇规 开 软细,女模 始 、、以手的 生 织长高编生 产 花、要为产 。 美韧的主, 系 观的白。系 肇 、特土编家 庆 虫性、织庭 的 蚁。金草的 传 不肇渡席手 统 蛀庆两子工 特 、草地的业 产 冬席所原产 之

而封开在全省财政综合增长率排名中从 2007年的末位跃升至2008年的第八位,去 年更是跃居全省第一。今年1-3月,各县 (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以30%以 上的增幅增长,发展势头进一步显现。
怀集汽车配件
肇 庆 风 景





七星岩 小三峡 庆云寺 宋城墙 崇禧塔 鼎湖山

旅游胜地——肇庆
端州、鼎湖、高要、四会、 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大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肇庆市简介

肇庆市管辖端州、鼎湖两区,高要、四会两个县级市,广宁、德庆、封开、 怀集四个县和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万人。 其中,肇庆市区常住人口38万人。 肇庆市坐落在广东省的中西部、 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肇 庆位于北纬22度45分 --- 24度24分,东经111度20分 --- 112度52分之间;肇庆 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是粤港澳通往广 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区距广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 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火车和快船四小时可直达香港。 肇庆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 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 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2.10℃, 因而冬不见雪, 夏不见酷. 肇庆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 交汇处, 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肇庆中心城区建设规划方案

肇庆中心城区建设规划方案

肇庆中心城区建设规划方案概述肇庆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西岸,地处广东,湖南,广西交界处。

作为市区内的核心区域,肇庆中心城区的发展对于肇庆市的整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肇庆中心城区的规划方案进行探讨。

原则1.坚持“市民为本,人性化城市”理念,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2.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策划实用绿色生态系统。

3.鼓励创新和特殊服务产业发展,极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4.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巩固并发扬特色文化。

交通规划肇庆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规划详细设计是这个规划的核心。

1.以公共交通为骨干,完善多元化的交通网络。

在区域内较容易到达的区域之间连接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工具,以实现区域间更快、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2.满足日常交通基本需求,缓解交通拥堵。

建设至少两个立交桥以化解肇庆中心城区一些区域的交通拥堵。

城市建设规划肇庆中心城区:以“低密度、高品质”为设计理念,营造“人性化、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肇庆中心城区重点网格的绿化率。

保持充足的公共区域,开力建筑开放空间来丰富城市文化生态,这有助于减轻城市空间的压力和完善本区域的公共生活设施。

2.生活环境建设:在城市设计中强调人性化、生态化原则,因此,本计划的提供更多的绿化、景观公园以及能够降噪、降尘、吸附有害气体的植物。

同时增加区域中,社会福利设施,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

维护优良城市环境是肇庆中心城区的建设重点。

3.绿色建筑:建筑产业是能量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肇庆中心城区规划中,我们将提供绿色建筑示范区,以鼓励建筑师和开发者在城市建筑遵守严格的绿色环保标准,从而减少城市污染和负荷。

产业规划在这个计划中,肇庆中心城区不仅仅注重于城市环境的建设,还将致力于加大经济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竞争力。

1.明确产业定位,助力发展支柱产业。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将发展支柱产业放在头等重要位。

在肇庆中心城区,将建立高端企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的集聚,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扶持有贡献的优秀的企业创新创造。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27•【字号】肇府办[2008]117号•【施行日期】2008.1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办〔2008〕1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有关单位:《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粤府[2008]12号)精神和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环保局反映。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肇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肇庆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保顺利完成各项规划指标,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战略”和加快发展“四大经济”的决策,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理性思维、务实精神,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污染减排为工作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基本方针,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抓好污染减排、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复检、全国污染源调查三项工作,强化层级责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辩证统一性,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具体工作目标指标见附件一、各县(市、区)及肇庆高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见附件二。

三、工作任务(一)以完成削减COD排放工作任务为重点,加强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1、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2008年前完成县级城市、2009年前完成镇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摸底调查核实。

肇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肇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肇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肇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肇庆市发展和改革局
二○○六年六月
一、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佛山市、清远市和云浮市接壤。下辖端州、鼎湖两区,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代管高要、四会两市。肇庆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达397万。2005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普查后数据,当年价,对比按可比价,下同),三次产业比重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482元(1435美元左右)。
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工艺及文体品加工等工业稳步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群体。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玉器加工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高新区大旺园区物流园。
3、山区板块
“十一五”期间,山区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以上。德庆、封开重点发展建材工业、矿业以及林产化工、通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怀集发展铁矿和金属制品业产业群,巩固和提升原有的林产化工和汽车配件产业。广宁重点以鼎丰纸业为龙头,积极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群。建成1-2个与珠江三角洲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吸纳珠三角各种类型的转移产业,形成一批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品牌,配合中心城区旅游业形成各具特色又连成一体的千里旅游走廊。
东南板块包括高要、四会两市、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大旺园区,依托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工业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我市承接珠江三角洲和外国的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是我市工业强市的主战场,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支柱行业。高新区发展势头迅猛,2003年以来,工业产值保持在60%以上的增长,工业对于全区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05年东南板块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占全市GDP的%,人均GDP为13583元。

肇庆市“一江两岸”滨水景观空间升级改造的对策——以西江大桥至

肇庆市“一江两岸”滨水景观空间升级改造的对策——以西江大桥至
2 . 1 城 市 总体 规 划解 读
休 功 能强 州“ 一 汀、 一城 、 一 山” 联 系。 随着 城 市 建 设步 伐 的力 I 1 快 , 肇 庆 市 现 行 城 市规 划 已 经 小能 满 足城 市 发展 的需 要 。 目前 已启 动 J 新 一轮 城 市
总体 规 划 修 编 。从 最 新 修 编 的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纲 要 中 可
楸纽 门 r 功 能 加 强 . f 【 I 两 滨 水空 间 缺乏 变 化 、 水 污
染 题 滞 、 『 从 j 岸 基 础 没施 小 完 善 等 『 大 1 素 掣 肘 江 经 济 发 爬 。『 夫 l 此, 打造 肇 庆 『 i 『 . .・ 江 两 岸” 滨 水空f H J 需 受 挖 掘
图 1 “ 一江两岸” 滨 水 景 观 空 间 规划 范 围
枢 纽 门 户城 市 、 东两 南 北 板 块 融 合 之 外 。 着 重 强 调 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背 景 与场 地 现状
队『 打造 楸 细 门 城 市 , 需 积极 研 究 探 索 肇 庆 『 订尔南 板 块 j1 1 I I j ( 扳块 的 有 机融 合 , 肜 成组 I _ 引优 化 夺 布J . 6, 促进 构 建 肇 庆 特 色 的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 加 快 先 进 制 造、 干 I 1 战 略性 新 必 产 、 发 腮 。坚 持 , 七态 环 境 保 护 町持 续进 行的同时 , 优 化肇庆 I f 『 绿 色大背景 , 提 高 城 巾 『 H J 利川半 。 促 进 产城 融 合 发 腱 。
《 J 夫巾城 『 总体 规 划 》 ( 2 o 1 5 ~2 0 3 0年 ) f …涂涉 及
收 稿 日期 : 2 O l 1 2 - 2 2

肇庆市高要区江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论证报告

肇庆市高要区江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论证报告

肇庆市高要区江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JB-A2、JB-B10、JB-B13、JB-B15、JB-C1~JB-C5地块)修改论证报告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与研究(广州)二零一六年五月目录1. 概述 (1)1.1 规划背景 (1)1.2 地理位置 (2)1.3 调整范围 (3)2. 相关规划及原有规划设计条件 (6)2.1《高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 (6)2.1.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6)2.1.2总规规划定位 (7)2.1.3土地利用规划 (8)2.1.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2.2《高要市江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9)2.2.1规划结构 (9)2.2.2规划定位 (9)2.2.3土地利用规划 (10)2.2.4控规管理单元图则 (11)3.控规实施情况 (13)3.1用地布局 (14)3.1.1居住用地 (14)3.1.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4)3.1.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4)3.2道路交通 (15)3.3实施情况小结 (15)4.规划修改的原因和依据 (16)4.1 规划依据 (16)4.2 调整原因 (16)4.3 调整原则 (17)4.4调整的意义 (17)4.5调整的内容及影响 (18)4.5.1用地性质 (18)4.5.2用地规模 (19)4.5.3人口规模 (20)4.5.4规划控制指标 (20)4.6小结 (26)5.规划修改的建议 (27)6.附件 (28)6.1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28)6.2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31)6.3高要区2016年重点项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评分办法 (33)6.4征地协议书 (36)1. 概述1.1 规划背景随着粤西地区的飞速发展,肇庆市高要区已纳入珠江三角洲区域范围,成为“广佛肇一体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高要区历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速,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和肇庆市平均水平,部分位居全省和肇庆市前列。

肇庆新区规划图

肇庆新区规划图

肇庆新区规划图
肇庆新区是广东省肇庆市的一个新兴区域,位于肇庆市中部,东临珠江,西接广西,南接广东省清远市,北临肇庆市端州区和高要区。

肇庆新区规划图是对该区域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的图纸,以指导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肇庆新区规划图的面积较大,主要包括城市主体区和周边的生态绿化区。

城市主体区是新区的核心地带,包括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政府办公区等。

商业中心是新区的经济中心,将建设多个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吸引各类商业机构入驻。

居住区则将提供各式各样的住房,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

工业区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促进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政府办公区将建设政府办公楼、行政服务中心等,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周边的生态绿化区则是新区的生态屏障,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休闲农场等。

这些绿化区将保留原有植被,修建步道、观景台等人们休闲游憩的设施,为市民提供宜居的环境。

肇庆新区规划图中还包括了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

主干道将连接城市主体区和周边地区,方便人们往来于各个区域。

快速路将建设连接新区和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将促进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此外,肇庆新区规划图还包括了公共设施的规划。

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将配备完善,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服务。

综上所述,肇庆新区规划图是对肇庆新区未来发展的具体规划,它涵盖了城市主体区、生态绿化区、道路交通网络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美丽的家乡肇庆作文实用(十)

美丽的家乡肇庆作文实用(十)

美丽的家乡肇庆肇庆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广东省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肇庆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接壤,是沿海经济带和南国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肇庆就是一个古朴典雅、风景秀美的城市。

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广东旅游文化名城。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肇庆这座美丽的家乡。

1. 肇庆的名胜古迹肇庆的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平碉楼,也是肇庆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开平碉楼是明清时期祖先华侨为了自卫而建造的,这些碉楼分布于开平的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有三千余座。

接下来介绍一下位于肇庆市区的陈皮厂老厂区,这里是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它是皮苦的故乡,大家都知道皮苦原来是一种苦涩的中草药。

但是有一位聪明的姑娘却想到了把皮苦捣碎泡水,于是就产生了陈皮。

现在,陈皮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在陈皮厂老厂区,每个游客都可以领略到陈皮的魅力,还可以了解到皮苦的传说。

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那就是丹霞山。

丹霞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直立的岩峰、悬崖和千姿百态的洞穴,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自然生态保护区,丹霞山上的植物、动物和水文系统都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

所以说,肇庆的作为旅游城市,景点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

2. 肇庆的美食在肇庆,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这里的美食是地道的广东口味。

其中最有名的是肇庆牛肉,以其肉嫩口味鲜,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而著名。

除了肇庆牛肉外,肇庆还有很多其他的美食,比如还有粉肠、吊影饭、陈年豆腐、排骨煲等等。

美食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些美食代表着肇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

3. 肇庆的民俗文化肇庆地方风俗文化瑰宝,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

肇庆是广东省的侨乡,有着丰富的侨乡文化,这里的文化是广东文化和华侨文化的交融。

肇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形成了多种民俗文化。

肇庆的水上运输文化非常有名,肇庆是广东水运的发源地,这里的大、中、小船可以通航到南海、北海和广西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古迹林立,星罗棋布。 梅庵、宋城墙、龙母庙、崇禧塔等数十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承载了肇庆器宇不凡的往昔辉煌。
Historic Preservation Distribution
龟顶山
梅庵 龙母庙 包公祠
宋城墙 元魁塔
丽谯楼
阅江楼
崇禧塔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优点1: 龟顶山至高要蛇山的索道有一定价 值,对龟顶山公园有一定的吸引力。
方案的特色之一,既可联系两个区域, 又可增加景观点。
优点2: 规划方案引入静水的理念,有利于 地区“亲水”功能的理论。
肇庆人民从心里感知上比较认同“静 水”,这样既丰富西江水上旅游的内 涵,同时满足当地人民的认知感。
城市解读
用地范围 城市结构 山水景观
规划范围:西江北岸西起三榕峡,东至羚羊峡河岸;南岸西起大湾镇,东至羚 羊峡 河段,结合规划路网沿河岸线向城区延伸300至600米范围。 空间结构:肇庆城区发展的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组团”。端州的发 展主要围绕星湖,一直以来是以星湖为中心的发展机制。 地形地貌:“肇庆北倚山、南临江,形成两边山林的峡谷地形;大部分地势比较低洼, 端州区面向星湖形成内聚结构,城市紧临七星岩风景区,尽收美景。
Shoreline Type Analysis
交通民意调查
1. 滨江道路承载交通量过大,而应有的步行、慢速交通反而相当匮乏; 2. 机动交通占主导,对行人安全造成威胁; 3. 到达滨江的的空间引导不足,滨江地带难于与城市的其他区域产生互动; 其可达性道路的选择较少,且设施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1、江边交通拥堵情况
开展民意调研的工作有效,研究方法 严谨有逻辑。
优点2: 地区理解深刻,本设计尊重了现状, 尊重了历史。
能否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妥善处理 有价值的历史遗产是对许多城市来说 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发展机遇。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优点3: 规划分区相对可行,方案突出“历 史文化”,环境“风貌”定位可行。
诗意西江的主题概念:营造一种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人文环境、一种现代而悠闲的生 活方式、一种生产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意境;突出“居,游,业”多元复合的功能 主题。
空间结构
Space Construction
强化中央城市核心,新兴三大公共中心,强化沿线公共功能,塑造具有人气活力的滨 水区;塑造具有特色的整体城市空间,打造起伏的城市轮廓线和变化丰富的沿岸空间。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缺点1: 空间形态的尺度及具体节点设计深 度把握欠佳,对公共空间要素的关 注不够。
对整体的空间形态未形成自己的设计, 或者其想法未表达出来;其他的例子 未必适合本地段。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简单,欠深层考虑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缺点2 1: 设计深度稍显较浅,对滨江岸线特 征把握与设计应对缺乏针对性。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优点1: 对星湖和西江之间的空 间轴线定位 恰当,突出强化了天宁路联系星湖、 牌坊的湖江轴线。
规划结构:一轴、五线、多节点
优点2: 利用规划方案用地功能分区发展的 方法,提出地区发展的“七彩”主 题,有意义。
分区明确
七个主题功能区: 传统风貌商业观光区 生态旅游光区 传统居住观光区 生态宜居区 文娱休闲区 综合居住服务区 现代工业物流区
蛇山
象山
文明塔
巽峰塔
乌榕山
历史环境·城韵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
龙母庙
梅 庵
梅庵,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始建于北宋至道2 年(996年),距今已1000多 年。有“千年古庵,国之瑰 宝”的美誉。 白沙龙母庙,古树苍葱 挺拔,小鸟啼鸣,花香扑鼻, 香烟袅绕,与悦城龙母庙遥 相呼应。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esent General Partition
城东新城
龟顶山
龟顶新城
蛇山
旧城片区
高要片区
象山 乌榕山
总体现状用地
建设情况复杂 旧城土地有限 新区开发量小
1. 土地利用现状: a. 类型主要为居住用地,局部有港口和工业。 b. 大致分为东部生态漫滩区、中部新城居住区、中部历史保护区和西边的生态漫滩区四大片区。 c. 土地利用现状杂乱:宋城内及附近功能混杂,江边缺少开敞空间;高要滨江用地较清晰,但滨江 绿带连续度不够,且河口处被居民住宅非法侵占。 2. 开发利用前景: 土地存量充足,西江两岸东西两侧开发较少,用地类型简单,主要为农田、旧村等。
Traffic Current Situation
C
A
C E
A D
E
F
F
D
总体现状交通
Main Road Section
西江岸线分析
岸线类型 水位特征
岸线类型: 1. 西江的东段和西段主要为农业漫滩岸线和山体岸线, 2. 宋城段周边为城市漫滩岸线:现状作为客货运码头使用, 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影响城市景观。 3. 新建成区段作为城市硬质岸线,亲水性差。 水位特征: 由于西江水位年变化显著,防洪堤坝较高,给亲水设施的建 设造成障碍,滨江休闲性活动的使用率不高。
龟 顶 新 城 规 划
上层次规划
规划概念
规划目标
城市设计
总平面
实施策略
总体用地
总体交通
高 要 控 规
旧 城 控 规
城 东 控 规
城市名片
土地利用 规划概念
肇城纽带
规划理念 交 通 历 史 保 护 生 态 夜 景 天 际 线
近 期 实 施
中 期 实 施
远 期 实 施
历史 环境
自然 环境
生活 环境
空间结构
该范围面积合计约17.9平方公里。其中端州城区约 11.4平方公里,高要城区约6.5平方公里。
11.4平方公里
6.5平方公里
现状总体分区
龟顶新城 旧城片区 城东新城
旧城片区: 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古迹分布密集;城市发展的核心区,生活配套相对完善。 城东新城: 现状可建设用地充足;未来城市的行政中心及生活居住、金融贸易中心。 龟顶新城: 龟顶山周边开发强度过大,山体的景观焦点作用受影响;龟顶山森林公园的公共性体现不充分。 高要片区: 滨江地块过大,城江关系割裂;楼盘过度开发影响自然风貌;滨江可达性较弱。
2、到达江边搭乘交通方式
3、车辆对沿江休闲的影响
4、到达滨江时间
5、理想中的滨江路
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59.96%
交通拥堵
到达江边的方式是
81.92% 机动车
认为车辆对沿江休闲
75.46% 有影响
超过15分钟
到达滨江时间
67.16%
限制小汽车
认为滨江路要
85.60%
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交通可以接受
40.04%
缺点2: 规划方案较为传统、普通,创新与 亮点不够。
方案中规中矩,可开阔思路。
规划战略性与近期的可实施性:一江两岸规划在空间尺
度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但是又需要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效。 因此,通过对原有规划的整理与借鉴,整合原来各自为政 的各类规划,在满足现状和控规的基础上,提出适宜适度 的规划原则与方法。 在建成量较小的区域,可以适当突出远期的规划愿景, 完成肇庆一河两岸的转型。
地区的经济实力及方案设计效果能否 吸引企业总部进驻?
不足2: 新阅江楼体量夸张,不能体现宋城 风貌,弱化了府城南的体量和形象。
体量上要斟酌,注意形式,不然会适 得其反。
七彩西江,魅力西江
方案 B
规划理念
Plan Concept
打造和谐并具有韵律美的一江两岸空间格局为主要创意,通过一江两岸地区的自然 资源、历史传承、城市功能进行解读与设计,刻画一条风景优美、韵律始祖、山水 城相交辉映的七彩西江。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缺点1: 对滨江规划形态的实施动力分析不 到位,缺乏对区域定位和发展动力 的思考。
方案中对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的设计比较 保守且单一,多为休闲娱乐的开发广场、 公园。
可考虑布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动 滨江边的经济活力,从而促进旧城区的 发展。
专家评述
Expert Review
肇庆市一江两岸城市设计项目
方案评析带
方案 A
规划理念
Plan Concept
把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创新功能的功能定位和建立历史文化区、生态 旅游基地、经济中心、生态居住地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本次规划将打造肇庆滨江两 岸的“活力纽带”。
空间结构
龟顶山
调查问卷
功能布局
现状小结
深化重点 近期实施
愿景
宋城历史悠久 端砚驰名中外 西江、龟顶美丽动人 元魁、崇禧底蕴深厚
基于上述资源,本次规划将 为肇庆打造一个绚丽夺目的 西江,使
焕彩西江
成为
肇庆新的城市名片
1
现状分析
Information Analysis
乌榕山 279M 象山 106M 肇庆大桥 元魁塔 崇禧塔 天宁路 宋城 西江大桥 龟顶山 230M 蛇山 181M
借鉴1: 对星湖和西江之间的空间轴线定位恰当,突出强化了天宁路联系星 湖、牌坊的湖江轴线
借鉴2: 利用规划方案用地功能分区发展的方法,提出地区发展的“七彩西 江”的主题。 借鉴3: 考虑设置龟顶山至高要蛇山的跨江观光索道,加强南北两岸的景观 视线联系。
投标阶段方案综合深化整体思路框架
现状分析
区域解读 城市解读 总 体 规 划
到达江边的方式是 非机动车
18.08%
认为车辆对沿江休闲 没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