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试卷-航天技术概论-最新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航天技术概论试题

(完整word版)航天技术概论试题

(完整word版)航天技术概论试题航天技术概论试题
第一、二章:
1、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2、简述评价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的指标
第三、四章
1试写出对燃烧室主要性能要求
2试写出飞行器在选用结构材料时遵循的原则。

3请写出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第五、六章
1、什么是空间测控和通信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何?
2、什么是双自旋卫星的消旋控制,简述其基本原理.
第七、八章
1、A DF的作用是什么?
2、导弹的制导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第九、十、十一章
1、简要介绍一下隐身技术的分类
2、什么是空间站及其空间站的分类。

中国航天考研题库及答案

中国航天考研题库及答案

中国航天考研题库及答案1.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何时发射成功的?A. 1967年B. 1970年C. 1980年D. 1990年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代号是什么?A. 神舟B. 天宫C. 嫦娥D. 玉兔3. 以下哪个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A. 长征五号B. 长征三号C. 长征二号D. 长征四号4.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任务的名称是什么?A. 嫦娥一号B. 嫦娥二号C. 嫦娥三号D. 嫦娥四号5. 中国空间站的名称是什么?A. 天宫一号B. 天宫二号C. 天宫空间站D. 玉兔空间站答案解析1. 答案:B. 1970年解析: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 答案:A. 神舟解析:神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代号,自1999年首次发射神舟一号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艘神舟系列飞船。

3. 答案:A. 长征五号解析:长征五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4. 答案:A. 嫦娥一号解析:嫦娥一号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任务,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和月球表面成像。

5. 答案:C. 天宫空间站解析:天宫空间站是中国空间站的名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开始。

结语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这份考研题库能够帮助考研学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航天的相关知识,激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及答案

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航空是指载人或者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航天是指载人或者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主要在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

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和航天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为航空器、航天器及火箭和导弹三类。

3、航空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可将航空器分为两类,即靠空气静浮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轻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又称浮空器),以及靠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

(1)轻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2)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包括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滑翔机)、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和旋翼机)、扑翼机和倾转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

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行,无人航天器可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式载人飞船)、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5、熟悉航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1810年,英国人G·凯利首先提出重于空气飞行器的基本飞行原理和飞机的结构布局,奠定了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的现代航空学理论基础。

在航空史上,对滑翔飞行贡献最大者当属德国的O·李林达尔。

从1867年开始,他与弟弟研究鸟类滑翔飞行20多年,弄清楚了许多飞行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奠定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基础。

美国的科学家S·P·兰利博士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在世界科学界久负盛名。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

第一章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答: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必须具备空气介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是在极高的真空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

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航天之间颤声了必然的联系。

尤其是水平降落的航天飞机和研究中的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它们的起飞和着陆过程与飞机的非常相似,兼有航空和航天的特点。

航空航天一词,既蕴藏了进行航空航天活动必须的科学,又饱含了研制航空航天飞行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航空与航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成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3.航空器是怎么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航空器分为轻于(或等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有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扑翼机和倾转旋翼机。

固定翼航空器又分为飞机和滑翔机。

旋翼航空器又分为直升机和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么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1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2无人航天器可分为空间探测器和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按照卫星的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空间探测器又可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

5.在发明飞机的进程中,要使飞机能够成功飞行,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先解决飞机动操纵稳点性问题。

6.战斗机是如何分代的?各代战斗机的的典型技术特征是什么?共四代。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其中的典型型号有美国的 F-100和苏联的米格-19。

其主要特征为高亚声速或低超声速、后掠翼、装涡喷发动机、带航炮和空空火箭,后期装备第一代空空导弹和机载雷达。

精选航空概论单选试题及答案

精选航空概论单选试题及答案

航空概论题库一、选择题1. 两千多年以前,世界上最早的实用飞行器——风筝在(D )诞生了。

A、罗马B、古希腊C、中国D、印度2. 世界上第一个试验火箭飞行的勇士是(B )。

A、钱学森B、万户C、朱光亚D、钱三强3.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间是在(D )。

A、1963年B、1964年C、1965年D、1957年4.航天技术是( A )的结晶。

A、现代科学技术B、力学、光电技术、自动控制C、喷气推进、计算机、热力学D、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5.真正的近代火箭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B )A、英国B、法西斯德国C、日本D、美国6.近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起来是在(D )A、1965年B、1970年C、1973年D、19世纪末20世纪初7.中国于(A )年11月5日发射试验成功了第一枚近程火箭。

A、1960B、1970C、1980D、19768.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C )出现。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9.下列不属于空间探测器的有(D )。

A、月球探测器B、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C、小天体探测器D、人造地球卫星10.(B )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

A、火箭技术B、载人航天C、人造地球卫星D、空间探测11. 下面不属于军用直升机三大类的是(D )。

A、武装直升机B、运输直升机C、战斗勤务直升机D、教练直升机12. 下面武器不属于现代武装直升机机载武器系统的是(B )。

A、反坦克( 装甲) 导弹B、地空导弹C、空空导弹D、航炮13. 直升机通用的燃料一般是(D )A、汽油B、柴油C、花生油D、航空煤油14. 起落架的主要作用,不包括(B )。

A、停止、滑跑时支撑飞机B、保证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操纵性C、减小飞机着陆时的撞击力和颠簸跳动D、实现滑跑中刹车减速15. 起落架的配置形式,不包括(C )。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试卷---2003-12知识讲解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试卷---2003-12知识讲解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试卷(2003.12)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共40分):1.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空格中:1)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_号于_______年用______火箭发射成功,宇航员为_______。

2)美国的_________于_______年制成世界第一架成功飞行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

3)_______年_________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_______年_________的宇航员_________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

5)_______年美国的宇航员_________乘_______飞船首次登月成功。

6)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于_______年发射成功。

7) _______年世界上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_________号首次试飞成功。

8) _______年法国的_________首次制成载人热气球成功升空。

(1)1783(2)1793(4)1902(5)1903(6)1951(6)1961(7)1969(8)1970(9)1980(10)1981(11)1998(12)2002(13)2003(14)中国(15)德国(16)俄罗斯(前苏联)(17)英国(18)美国(19)日本(20)法国(21)印度(22)东方1(23)东方2(24)东方红1(25)东方红2(26)哥伦比亚(27)挑战者(28)旅行者(29)阿波罗11(30)阿波罗13(31)阿波罗8(32)大力神(33)联盟2(34)礼炮6(35)长征2(36)长征3(37)阿丽亚娜(38)和平号(39)柯蒂斯(40)莱特兄弟(50)李林塔尔(51)杨利伟(52)冯如(53)阿姆斯特朗(54)加加林(55)蒙哥尔菲兄弟(56)哈勃(57)伽利略(58)齐柏林2. 参照下图,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方框中:(1)雷达 (2) 机身 (3) 副油箱 (4) 机翼 (5) 前起落架 (6) 座舱(7) 信号灯 (8) 发动机尾喷管 (9) 调整片 (10) 襟翼 (11) 主起落架(12) 升降舵 (13) 配重 (14) 空速管 (15) 进气道 (16) 操纵杆(17) 天线 (18) 副翼(19)导弹(20)减速板(21)航炮(22)方向舵(23)垂直安定面(24)照相舱(25)水平安定面3. 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下列飞机的编号中:(1)歼-8II (2)Su-37 (3) 波音747 (4) 直-9 (5) F-16 (6) MiG-25 (7)B-52(8)空中客车A340(9)阿帕奇(10)卡—521)属于中国生产制造的飞机有:()2)属于美国生产制造的飞机有:()3)属于俄罗斯(前苏联)生产制造的飞机有:()4)属于战斗机的有:()5)属于轰炸机的有:()6)属于直升机的有:()7)属于民航飞机的有:()二、填空题(共20分):1.直升机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件构成。

航空概论考试题

航空概论考试题

首页任务进度资料通知考试讨论答疑航空概论返回查看试卷创建人:2019春| 题量:85 |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共40题,40分)1、在超视距作战中,____探测装置是探测战斗机的最有效方法。

A、雷达XXXXXXXXXB、红外C、声学D、光学2、0.8<M<1.2范围内的风洞称为风洞。

A、亚音速B、跨音速XXXXXXXXXC、超音速D、高超音速3、1969年____超声速旅客机试飞成功。

A、美国的B747B、B787C、协和号飞机XXXXXXXXXXXXD、欧洲的空客A3504、在超声速扰动源运动过程中,扰动源的扰动区在____。

(1分)A、边界波的左半平面B、边界波的右半平面C、马赫锥面内XXXXXXXXXD、马赫锥面外5、要保证飞机具有俯仰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分)A、焦点位置在重心之前B、焦点位置在重心之后XXXXXXXXXXC、焦点位置和重心位置重合D、以上均不对6、隐身飞机的第一个实用型号是____。

(1分)A、B2B、F117XXXXXXXXXXXXXXC、B1D、F227、战斗机选用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涵道比一般为______。

(1分)A、小于l XXXXXXXXXXXB、1-2C、4-10D、大于108、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是指______。

(1分)A、地面最大工作状态下发动机推力与其结构重量之比XXXXXXXXXB、地面最大工作状态下发动机推力与飞机重量之比C、飞行状态下发动机最大推力与其结构重量之比D、飞行状态下发动机最大推力与飞机重量之比9、根据主轮相对重心的位置不同,两个主轮分别布置在机身下重心前后,为防止地面停放时倾倒,另有两个辅助小轮对称安装在机翼下面的起落架属于______。

A、前三点式XXXXXXXXXXXXXXXB、后三点式C、自行车式D、多点式10、采用机翼上反角是为了使飞机获得更好的_____。

(1分)A、俯仰静稳定性B、方向静稳定性C、横向静稳定性XXXXXXXXXXXD、俯仰操纵性11、涡轮喷气发动机中的燃气经过涡轮后______。

北航 航概复习题 第一章

北航 航概复习题 第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复习666题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论一,单项选择1: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航天员---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人。

A 聂海胜B 费俊龙C景海鹏D 翟志刚2:2008年9月25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A 神舟五号B 神舟六号C神舟七号D神州八号3:2008年11月28日,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

A 运10B 小鹰-500C ARJ21-700DK-8-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由----运载火箭发射的。

A 长征二号EB 长征二号FC 长征三号甲D长征四号乙5:----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A 2007年10月24日B 2006年10月24日C2007年9月24日D2006年11月24日6:----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这标志着我国大型民用客机和大型运输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A2002年1月26日B2007年2月26日C2007年12月20日D2008年11月28日7:2005年10月,把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的火箭是-----A长征1号B长征2号E C长征2号F D长征3号乙8:我国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A2002年10月15日B2003年10月15日C2004年10月15日D2005年10月15日9: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其航天员-----成为第一名飞入太空的中国人。

A聂海胜B费俊龙C杨利伟D翟志刚10:把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地送上太空的火箭是-----A长征一号B长征二号E C长征二号F D长征三号乙11: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称为----A飞行器B航空器C导弹D航天器12: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的航行活动。

A高空B大气层内C宇宙D大气层外13: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的航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从以下题目中选择4-5个)(1)二体运动在初步分析中,往往可以把天体运动简化并抽象为两个m、M的质点(位于天体质心)在相互引力作用下的运动。

这就是“二体运动”。

(2)星下点轨迹航天飞行器运行时,它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交点的集合叫做星下点轨迹。

(3)等离子鞘再入体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

再入体表面与周围部分气体呈粘滞状态,表面热量散发速度降低。

在激波与再入体之间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度的高温区。

高温气体和再入体表面材料的分子分解、电离和重新复合的结果,形成一个等离子区。

它像鞘套一样包围着再入体,故称等离子鞘。

(4)轨道控制与姿态控制对卫星的质心施加外力,以改变质心运动轨迹的技术称为轨道控制;姿态控制包括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两方面,前者是保持已有姿态的过程,后者是把卫星从一种姿态转变为另一种姿态的再定向过程。

(5)章动当陀螺的自转角速度w 不够大时,则除了自转和进动外,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即q 角会有大小波动,称为章动。

(6)姿态捕获是各类卫星一种需要经常执行的控制模式,其捕获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地面控制,根据姿态捕获的目的和星上能源情况确定。

(7)比冲比冲是发送机每秒钟消耗1kg推进剂所得到的推力值。

比冲记为Ie,其大小表示了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火箭发送机最重要的性能参数。

(8)平动点在由飞行器m、小天体M2及天质量天体M1构成的三体问题中,若M2相对于M1作圆周运动(如月球和地球),则在M2的运动平面上有不同的5个点。

若飞行器m进入这些点时相对于M1的运动速度与M1至M2的向径垂直,并且角速度与M2相对M1运动的角速度相等,则此后m在M1与M2的引力作用下,将继续保持这种运动状态。

即m与M2以相同角速度绕M1作圆周运动。

因此,在以M1为原点,以M1和M2的连线为坐标轴的旋转坐标系中,m处于静止状态。

这5个点称为“平动点”。

(9)微重力在实际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

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残余大气的阻力,太阳光的压力,进入有大气的行星时也有大气对它的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航天器在引力场中飞行时,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

这种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或更小。

为了与正常的重力对比,我们就把这种微加速度现象叫做“微重力”。

(10)遥控、遥测、遥感遥控是一种上行信号,有时也称为前向链路信号,它是根据下行(或返回链路)中的遥测信号分析、判断、决策后作出的一种响应,响应变为命令,发送给过境的航天器,航天器上有相应的遥控接收机、解调器和译码器,译码器恢复出来的命令,用来启动执行机构干预航天器的轨道、姿态、调整内部分系统的工作状态、运动参数或更换备份分机。

二、简答题(每题5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择12-13个)(1)分包遥测基本思想?答:分包遥测和常规IRIG遥测相反,每个参数采用一个测量过程完成之后以应用过程为单位的方式,再传送标准化业务和数据结构,CCSDS已定义了一组数据格式和信道编码方案。

(2)什么是空间测控和通信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何?答:在航天器和地球基地之间建立一条交换信息的渠道,统称为空间测控和通信系统。

其主要功能有跟踪,遥测,遥控,通信四种功能。

(3)按卫星轨道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分为哪些种类?答:可以分为近地轨道卫星(1000km以下)、中高轨道卫星(1000~10000km)、高轨道卫星(36000km)、大椭圆轨道卫星(近地点300~500km,远地点40000km以上)。

(4)GPS主要技术思想,位置计算原理和主要定位能力如何。

答:技术思想:1.星座位置采用倾角 i=63.4度,轨道高H=19652km,周期为12h的圆形轨道;2.共发射21-24颗星,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在赤道上相距120度,每个轨道面上8颗星,其中一颗备用,7颗工作星;3.定位原理采用“甚长基线同步测距三角定位法”利用三个球面相交于一点求出目标位置;4.将原子钟搬上天,保证GPS的高精度;5.每个GPS星用L波段的两个载波同时发射导航电,每个包含卫星星历表和时钟性能数据。

6.采用伪码序列 P码、C/A码、M码。

位置计算原理:1.以具有普通晶振时钟多通道的用户设备为例,令B为导航星时间系统和GPS接收机时钟之间的始终误差。

2. p1, p2, p3, p4为GPS接收机测出的四个伪距离;3.R1, R2, R3, R4为四颗导航星至GPS接收机之间的真实距离;4.ui, vi, wi为第i颗导航星在惯性直角地心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5. x,y,z为用户星在惯性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6. 4个未知数x、y、z、B,需四个方程式求解。

解出x,y,z后再换算成用户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高程。

主要定位能力:1.全球、全天候;2.用户数量不受限制;3.无源测距、用户隐蔽性好,海陆空天目标都可使用;4.P码能提供小于10m的精度,C/A码定位精度在100m左右。

(5)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答:1.先后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航天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实施了63次各种类型的发射,并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送入太空,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自行研制和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国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即将形成“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3.建成了中国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及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实现了载人航天。

在研制高可靠性运载火箭与航天医学、生命科学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4.为适应航天事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航天综合性技术,推动了我国冶金、材料、能源、机械加工、化工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箭载与星载计算机等现代基础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5.建成了中国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及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突破了飞船研制试验的基本技术,在研制高可靠性运载火箭与航天医学、生命科学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6)空间技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空间技术系统由运载系统、发射系统、测控系统、卫星系统、应用系统5部分组成。

(7)地球引力区和月球外层空间领域的资源包括哪些?答:地球引力区和月球外层空间领域的资源:1航天器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2高真空和高洁净环境资源;3航天器微重力资源环境;4太阳能资源;5超低温热沉资源;6月球及其他行星资源。

(8)简述卫星控制系统的组成。

答:卫星控制系统即控制卫星轨道和姿态控制的整套设备,它包括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

姿态控制系统用来保持或改变卫星的运行姿态。

控制方式有两类:被动姿态控制(利用卫星本身的动力学特性和环境力矩来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如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磁稳定、气动稳定、太阳辐射压力稳定等;主动姿态控制(根据姿态误差形成控制指令,产生控制力矩来实现姿态控制的方法)。

系统由姿态敏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常用的姿态控制方式有重力梯度稳定、自旋稳定和三轴稳定。

轨道控制系统用来保持或改变卫星的运行轨道。

轨道控制按应用方式分为4类:变轨控制和轨道机动、轨道保持、交会和对接、再入和着陆控制。

按工作原理分为两类:非自主导航和自主导航。

轨道控制往往和姿态控制配合,共同构成卫星控制系统。

(9)什么是双自旋卫星的消旋控制,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一般双自旋卫星的消旋控制是为卫星的有效载荷提供一个稳定平台,并根据自旋轴的姿态控制使定向天线指向地面给定区域。

这一控制部件通常称为消旋平台控制系统。

消旋平台控制系统是采样锁相伺服系统,在工作时由位置磁编码器产生的天线位置脉冲与某一基准(一般为地中脉冲)相位锁定,从而保证天线精确指向,一个速度磁编码器提供测速反馈,保证伺服系统有极好的刚度。

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和按地面指令改变东西向波速指向而设置了东西向校正线路。

(10)如何实现返回式卫星的落点控制。

答:返回前卫星在原轨道上运行,当时间程序控制要求卫星返回时,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称制动角),这时的纵轴方向为制动方向,这时制动火箭按给定时间工作,使卫星在这一方向上获得附加速度△V,使卫星由原来的速度V1变成V2。

由于卫星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变化使其脱离原轨道,进入一条新轨道。

若姿态指令未执行或姿态为达到预期要求,则地面站可以根据卫星提供的姿态不正常标志,而发全姿态捕获指令,实现重新捕获原运动姿态,卫星继续在原轨道运行,直至适时在再次进行返回调姿,精确控制制动方向和制动火箭的冲量可使卫星过渡轨道保证卫星安全进入大气层。

对于没有再入机动能力的卫星,为了建校制动火箭自旋,制动火箭点火,返回舱沿过渡轨道下降,直至进入大气层,此时旋转稳定的返回舱需要消旋,以便返回舱利用其动力稳定在防热层逆流的状态,由于返回舱以一定的速度在空气中飞行,受到大气阻力作用,逐渐减速,最后将落到预定地点。

(11)简述卫星运行的三种轨道。

答:①卫星是由火箭发射入轨,在轨道上执行任务。

火箭从地面起飞到航天飞行器入轨,这段轨道称为卫星的发射轨道。

②发射轨道中火箭发动机的工作阶段称为主动段,从火箭发动机停机到航天飞行器入轨的这段轨道称为自由飞行段。

卫星进入设计好的轨道执行任务,这个轨道称为运行轨道。

③卫星完成在轨任务后,有的要回收,脱离运行轨道回到地面的轨道称为返回轨道。

(12)什么是卫星的轨道摄动?卫星运行期间,主要受到哪些摄动的影响?答:由于外力的作用、卫星自身发出的姿态控制力的作用,导致卫星的实际运动轨迹偏离二体运动椭圆轨道,这种偏离称为“轨道摄动”。

卫星运行期间,主要受到的摄动有:地球形状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和日月引力摄动等。

(13)简述近地轨道LEO航天器的发射过程。

答:运载火箭由发射场的发射架点火起飞到把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加速飞行段、滑行段和再加速段。

初始加速段的任务是利用的一级缓建的发动机先点火,在强大推力的作用下离开发射台垂直向上缓慢上升,穿过稠密大气层后,按程序控制命令在预定时间令第一级发动机熄火,并自动分离脱落,紧接着第二级发动机点火工作,推动二三级火箭和航天器继续加速前进,这时火箭的运行轨道按程度转弯,由垂直逐渐变得向地面弯曲,第二级火箭工作一段时间后,也在预定时间熄火并自行与第三级航天器分离后脱落,此时运载火箭已经熄火,推力等于零,第三级火箭和航天器即进入滑行阶段,依靠已经获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用惯性飞行滑行,经过一段时间,当达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即进入再加速阶段,按照指令使得第三级发动机点火,继续加速使航天器带到所需的环绕速度,然后在预定点把航天器弹出,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做惯性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