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
航空航天航空技术总结

航空航天航空技术总结航空航天技术总结一、简介航空航天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领域,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总结和评述。
二、航空技术的发展1. 早期航空技术在航空技术的发展初期,人们通过飞行器和热气球进行空中探索。
莱特兄弟的成功飞行创造了航空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 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螺旋桨飞机的出现使得航空运输更加高效和实用。
此后,喷气式飞机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航空器的速度和载重能力的提升,大大提升了航空运输的效率。
3. 现代航空技术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航空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先进的导航技术使得飞行更加精确和安全。
同时,航空材料的创新和航空引擎的发展使得航空器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1. 人类航天人类航天是航天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约翰·格伦成为第一个绕地球飞行的人,开创了人类航天进程的新篇章。
后来,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得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
2. 宇宙探索除了人类航天,无人航天器的发展也在推动着宇宙探索的进程。
无人航天器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探索星球和太空。
近年来,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并传回了宝贵的数据,它们为人类实现深空探索奠定了基础。
四、航空航天技术的未来1. 新一代飞行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出现更加先进的飞行器。
超音速飞行器和在太空中能够重复使用的火箭将成为航空航天技术的下一个目标。
2. 太空探索太空探索会成为未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关键领域之一。
人类将不仅仅局限于地球和月球的探索,更会向更远的星球和宇宙深处进发。
3. 新材料和燃料的应用新材料和燃料的研究将极大地改善航空航天器的性能。
轻质材料和高效燃料将提高飞行器的速度和载重能力,使得航空航天技术更加高效和环保。
总结: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总结报告[推荐五篇]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总结报告[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9456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b.png)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总结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总结报告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总结报告说实话,选修《航空航天概论》的初衷,并不是对航空航天有多么的热爱,而是听同学说这门课很好过,并且听说几乎可以不去上课,只要最后交个论文,肯定高分通过。
于是,很遗憾,课程开始的前几周我都没有去上课,直到有一次为了完成大物实验报告,我和一个曾经选修此课程的同学一起去上课,他说这个老师和之前的不一样,我想这不都一样吗,这么水的一门课。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了。
开始我并不知道选修这门课的人有多少,只是当看到教室后面四排全部被坐满心中微微有点诧异(大学教室一般是后面先坐满,后来才知道我们教室本来是满员的),因为我曾经看到的有些选修课就那么四五个人在,老师在讲台上泰然自若的讲,台下同学是否云游天外就不得而知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听讲的内容是飞机如何通过调节机翼来调整飞机的方向以及升落,当时看到PPT上飞机起飞以及转向的画面,脑中似乎某根弦被触动了,原来只要通过如此微小的改变就可以灵活的控制飞机(其实飞机在我眼中是如此的神秘,我一直不曾理解是什么支持它精妙的飞行,不理解螺旋桨或者涡轮会有如此大的动力),这种神秘感将会支持我去探索去了解。
PPT做得很不错,图文并茂,讲解也很生动独到,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不过,一旦PPT 放出那种很多文字的片段,就会有种无聊感,毕竟这门课程是个新兴课程,所以我建议吸引同学的关注,引起同学兴趣是第一要事,教学过程中多一点图片多一点视频,这样才会让同学印象深刻。
正如老师您所说,您十分认真的教此课程,并且很自豪地说自己教得比北京专业航天学校教得还要好,我表示赞同,像您这么认真教的老师真心不多。
现实是学生假装在下面听课,而老师则假装在上面讲课,真的很“和谐”。
尽管开始对这个课来了兴趣,但是课程已经过了,我得坦白,十多节课,我就来了那么四五次,后面放关于钱老的视频,这个我是非常认真的看了的,当时百感交集,触动很大,当看到有人反对质疑钱老的工作时,我也十分愤怒,没有核弹的威慑,怎么会有安全的生活环境,我又一次正视了科学家。
我心目中的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姓名班级学号摘要: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我对航空航空航天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字: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创新引言:从航空航天的发展状况、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飞行器动力系统、飞行器机载设备、飞行器的构造、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而我心目中的航空航天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航空航天是集高科技、高创新、高附加产值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涵盖范围甚广,几乎涉及所有产业,以下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心目中的航空航天。
正文:一:宏观了解航空航天【1】1、实现飞翔的梦想——航空飞行器人们很早就有飞翔的梦想,从仿照鸟儿翅膀航空飞行器,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地球太气层中飞行的器械。
航空飞行器种类繁多,家族齐全。
从贴地上空10 厘米的高度,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几十公里的高度,都有我们各显神通的飞行小兄弟。
从其用途来说,有专门执行某一任务的“标兵”,也有善使多般武艺的“能手”。
从其形状来看,也叫人叹为观止:有的长长的,像一条长龙;有的高高的,像一个擎天的巨人;有的圆圆的,像一个花脸脸盆;有的怪怪的,像一个马戏团丑角,等等。
从突破性的氢气球升空、热气球到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到利用喷气发动机突破了声障,到无人驾驶飞行器,微型飞行器、、、、、、这是巨大的转变,巨大的进步,人类飞翔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止!飞机有民用也有军用,科技进步的同时带来的是巨大的破坏力,飞机参与了各国间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可否认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各国不断的提高战机的战斗力水平,于和平时期不断进行着军事竟备赛以巩固国防,捍卫自己的国家权益。
2、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火箭还记得1996 年6 月4 日带有两个助推火箭的阿丽亚娜五号火箭携着四颗卫星,,起飞37 秒后,火箭头部一低,随即发生了爆炸,就这样,耗资71 亿美元、牵动十几个国家、涉及数万名技术人员、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在短短几秒钟内化成了泡影。
有人不禁要问,花这么多的钱与心血,历经这么长时间,值得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民航概论教学工作总结心得

民航概论教学工作总结心得
作为一名民航概论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认为在民航概论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民航概论作为一
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认为在民航概论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民航概论涉及
的知识面较广,不仅包括航空航天技术、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制造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航空航天法规、航空航天管理、航空航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我认为在民航概论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前沿
性的课程,民航概论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民航概论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民航概论教学工作中,共同为培养优秀的航空航天人才而努力。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首先,在学习航空航天概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
航空航天技术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还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概论,我了解到了航空航天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让我对航空航天行业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其次,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概论,我了解到了航空领域中的许多基本理论和概念。
我学习了空气动力学、航空结构、航空传感器等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为我进一步学习深入的航空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意识到在航空航天领域,理论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
此外,在学习航空航天概论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研究和发展动态。
我了解到了航空航天技术中的一些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例如火箭技术、太空探索等。
我认识到作为新兴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有很多待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这对于我进一步选择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在学习航空航天概论的过程中,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实践项目,例如设计一个模型火箭或者模型飞机,这些实践项目不仅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我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航空航天概论是我大学期间一门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景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我相信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整理版]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体会
![[整理版]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f354ac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体会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
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第一,飞行环境不同。
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
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
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
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
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第二,动力装置不同。
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
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
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
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
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
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第三,飞行速度不同。
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
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
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
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
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
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
我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心得体会

我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心得体会在航空航天行业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
这个行业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人类的智慧。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心得和体会。
**1. 对技术的热爱**在航空航天行业中,技术是核心驱动力。
我对技术充满了热爱,并且对新技术持续关注和学习。
独特的工作环境和创新的氛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
在这个行业中,掌握先进的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航空航天行业,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时刻保持着与团队成员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只有整个团队紧密合作,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完成。
**3. 创新和突破的动力**航空航天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技术和创新的前沿领域。
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满足人类对航空航天的需求。
我在工作中积极思考,与团队成员分享我的想法和观点,推动着项目的创新和改进。
**4. 压力与挑战**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压力与挑战是常态。
项目的时限紧迫,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市场的竞争激烈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
我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通过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成功。
**5. 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航空航天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我始终保持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我深知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不仅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
**6.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涌现。
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与时俱进,适应行业的发展。
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7. 为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在航空航天行业工作,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这学期选课,当看到有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因为我很热爱星空,原因一是喜欢那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二是喜欢梵高的举世名画《星月夜》。
说来奇妙,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选择对于科学做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我对航空航天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只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前苏联的米高扬是飞机设计之父,设计了着名的米格系列战机等零碎的航空航天知识。
经过郑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讲解,我逐渐对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产生了兴趣,在课后上网查询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并对航天事业做了一份简单的了解。
近代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空军乃至天空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妄加指责前人。
20世纪后,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飞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器受到了世人的广泛推崇。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地球航空航天事业额发展。
其实,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上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的人员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把一腔热血付诸航空航天事业的无私,勇于探索新事物的无畏,还有对于年少理想的执着追求。
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年轻时候的理想不够坚持。
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平庸。
布伦克特说过,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确实,如果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的磨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不能平心静气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
与之成对比的是中国老一代的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们,他们的坚持初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们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
课上的学习亦使我明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面的人才。
这种人才并不能只是书本知识的权威,更要是各种社会技能的掌握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感想和总结
在这几周的公共课学习之后,我非常庆幸我能选到《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这门课,因为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我平时的专业课、基础课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过去我只知道飞机、卫星、火箭等这些算航空航天范畴之内,但是理论上,我并不明白航空和航天到底有什么区别,上述那些又属于哪些类别,在技术层面上有何不同。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航空航天的区别,飞行器,飞机,火箭的具体划分和本质区别。
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划分:
1.飞天梦和飞行器的发展史
我原来所知道的也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和戴达罗斯的典故,却不知道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
这让我感到汗颜,原来前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飞向天空的梦想,并且为此做出了各种尝试,甚至于不惜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全心全意投入到飞天的梦想中去的精神和信念应当获得今人至高的敬意,而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我们不该仅仅知道莱特兄弟,更应该知道万户、蒙特高菲尔兄弟、凯利爵士、奥托李连泰等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还有一个关于王牌飞行员的内容,让我受益颇丰。
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的加洛斯,后来也用他击落5架敌方战机的战绩作为衡量王牌飞行员资格的标准。
而更有意思的是机枪同步协调器的发展过程,竟然是因为战机坠落到敌方的地盘而使机枪同步协调器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德国的福克的发明真让人赞叹不已,让飞行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螺旋翼后发射子弹。
这些有趣的内容都是我平常不会去探究而且也无从得知的。
我对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
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
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
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
"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
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
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
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
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还见识到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舰载机等等飞机的图片和说明,拓宽了我对飞机的认识。
知道了我国战机的各种型号,从歼5到歼20,强5,枭龙,歼轰7等等,我国的战机越来越先进了,虽然很大部分是改进的苏联的机型,但也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在不断地增强。
2.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飞行需要空间。
航空器主要在大气中的平流层飞行。
大气对航空器的物理性质影响有连续性、压强、可压缩性、粘性、声速等。
流体流动基本规律有3点,相对运动原理、流体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里定理。
人们基于这三点规律,来为设计飞行器建立数学模型。
相对运动原理: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中,往往采用让飞机静止不动,而空气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的方向流过飞机表面,此时在飞机上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与飞机以同样的速度在空气中飞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这就是飞行的“相对运动原理”;
流体流动连续性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不可压缩气体,有v1A1=v2A2=v3A3,即流管横截面变小,平均流速必须增大;反之,流管横截面变大,平均流速必须减小;
伯努里定理表明: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的静压将增加。
但是,流体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总压始终保持不变。
飞行器的外形设计也会对飞行构成影响。
如果在翼型上产生空气动力,必须让它与空气有相对运动。
这受到四方面影响因素:机翼面积、相对速度、空气密度和机翼迎角形状。
而飞机同时会受到主要四方面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
减小这些消极影响是极其必要的。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与一般飞行器不同,它需要在没有与流体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克服重力直接起飞。
航天器飞行原理基于Kepler轨道设计。
航天器在地球中心引力场中的运动轨迹称为航天器的Kepler轨道。
根据万有引力及航天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和动量矩保持不变的特性可以满足此方程:(P称为半通径,e称为偏心率)。
e为不同值时,有不同的轨迹。
由Kepler 轨道类型不同,从而得出第一宇宙速度7910m/s、第二宇宙速度11186m/s。
因为地球并不是正球形,使得引力并不是准确地指向地球中心,而且还存在其他微小的作用力,如大气阻力、太阳辐射压力和其他天体的吸引力等,这些统称为摄动力。
在上述这些摄动力的作用下,实际轨道不同于Kepler轨道,这样的偏差成为轨道摄动。
卫星稳定姿态有四种控制方法:自旋稳定法、重力梯度稳定、磁力稳定和三轴稳定法。
3、飞行器的动力系统
航空航天技术中,飞行器的动力系统与机械自动化方向联系最为紧密,它利用电机推动技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可以说它是飞行器的“心脏”。
目前常用的发动机有两大类: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诞生于1943年3月5日,装有W2B型发动机的格罗斯特“流星”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
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进气道系统是发动机的进气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整理进入发动机的气流,消除漩涡,保证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供给发动机所需要的空气量。
流体通过进气道系统进入压气机。
压气机的作用是提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压力,有两种类型离心式和轴流式。
变为高压的气体,通过燃烧室进行动力工作。
而涡轮的作用是将燃烧室出口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最后气体通过排气道系统喷管排出。
排气系统一般由中介管和喷口组成,中介管就是气体排出时通过的管道。
喷管的特殊作用(反推力装置装在喷管上)可以改变推力的方向,使飞机迅速减速,以缩短滑跑距离。
飞行器的发动机是一个高度技术集成的动力装置。
它不仅要克服在空中流体气体的来源状态,以提供燃料环境,还要经过加工来完善燃料的高利用度,并且要确保排出。
其中压气机是进入发动机气体加工的地方,现在利用率较高的是轴流式压气机。
它由多扇叶组成,高速气体经过几层叶轮,并且每层叶轮的叶片上的导流设置方向均不相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
气体流速加大从而增大气体压力,有助于燃烧室的利用。
喷气式发动机的能量转换原理是高温高压气体流过并转动导向器,从而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由于大大减少了热能的消耗,提高了能量转化的利用率,所以喷气式发动机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喷气发动机,但组成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设计的各部件形状不同,从而产生的特殊作用不同,这是为一些有特殊任务的飞行器而设计。
比如,涡轮轴(涡轴)发动机,它是现代直升机的主要动力,它结构不同在于它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在发动机的一边,这主要取决于直升机的飞行特点,气体经过压气机的超高压处理,流入燃烧室,因为其可用能量几乎全部转变成涡轮的轴功率,因而燃气不提供推力,直升机可以在无相对速度的前提下靠旋翼旋转自产生相对运动腾空而起。
高速度、高迎角的起飞动力全靠发动机来决定,瞬时的达到飞行高度是军事用机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及机械动力转化装置的高利用率仍然是现在发动机的研究发展方向。
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特点是不仅自带燃烧剂,而且自带氧化剂(燃烧剂与氧化剂统称为推进剂),所以不但能在大气层内工作,也可在大气层外的真空中工作。
按推进剂的不同,可以把火箭发动机分为三类:液体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混合式发动机。
非常规推进系统,即在发动机的内部某些助力装置由非常规推进方式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电推进系统、核推进系统和太阳能推进系统。
以上是我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看书资料等,总结整理而得的知识,可以说这门课不但开拓了我的眼界,了解了很多知识,还能促使我与现学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出跟多的联想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