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一章-1(网上课件)

合集下载

航天技术科普ppt课件

航天技术科普ppt课件
利用卫星云13三航天科技的起源11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2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33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20世纪起世纪起航天技术高速发展航天技术高速发展14四航天目前发展状况15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
5
那么航天科技 是什么呢?
6
航天科技也称空间技 术。主要用于太空以 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研 究探索、开发利用。 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 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 既可以是军事 目的上的应用也可以 是民用技术上的应用。 常见的有:发射火箭、 宇宙飞船、卫星、航 天飞机、太空实验室 等。
7
二、生活中的航天科技
11
12
天气预报
它是根据对卫星 云图和天气图的分 析,结合有关气象 资料、地形和季节 特点、群众经验等 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 的卫星云图,就是 我国制造的“风云 一号”气象卫星摄
13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1 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 2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4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5 20世纪起,航天技术高速发展
14
四、航天目前发展状况
15
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42年 只不过弹指一挥间,而航天技术(亦称空 间技术)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 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5300多 颗,其中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 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
16
航天科技介绍~

1
一、什么是航天科技 二、航天科技就在身边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航空概论(1)

航空概论(1)

第一章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航空是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的航行活动为航空。

航天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联系:1.航空宇航天是严密联系的;2.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是航空航天的科学根底。

电子技术、自动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对航空航天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的开展促进了航天的开展。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在大气层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

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在大气层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如气球、滑翔机、飞艇、飞机、直升机等。

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

在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

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在引力作用下完成轨道运动。

火箭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可以在大气层,也可以在大气层外飞行。

导弹是装有战斗部的可控制的火箭,有主要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弹道导弹和装有翼面在大气层飞行的地空导弹、巡航导弹等。

3.航空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又如何细入空中。

根据产生向上力的根本原理的不同,航空器可划分为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靠空气静浮力升空,又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的浮力使航空器升空,气球和飞艇都是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者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上,不能行控制;后者装有发动机、安定面和操纵面,可以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升力是由其自身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

固定翼航空器主要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

旋翼航空器主要由旋转的产生升力。

4.航天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又如何细分?按技术分类和按法律分类。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史1.1 世界航空发展简史1.1.1 远古的神话与传说1.1.2 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与发展1.1.3 飞机的诞生1.2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1.3 中国航空发展史1.3.1 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萌芽1.3.2 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1.3.3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第2章奋进中的中国航空航天2.1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现状2.1.1 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航空航天企业2.1.2 中国航空航天的主要成就2.1.3 主要航空航天企业介绍2.2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典型杰出人物2.2.1中国“起飞”第一人——冯如2.2.2中国火箭奠基人——钱学森2.2.3 中国强击机总体设计第一人——陆孝彭2.2.4杰出人物的精神实质2.3 中国独特的航空航天文化和民族精神2.3.1 新中国给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起飞带来了曙光2.3.2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2.3.3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2.4 投身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职业准备2.4.1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2.4.2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2.4.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2.4.4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2.4.5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第3章飞行原理3.1 飞机的空气动力3.1.1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3.1.2 升力的产生和增升装置3.1.3 飞行的阻力及减阻措施3.2 飞行操纵3.2.1 飞机的重心和机体轴3.2.2 飞机的稳定性3.2.3 飞机的操纵原理3.3 飞机的飞行性能3.3.1 速度性能指标3.3.2 高度性能3.3.3 飞行距离3.3.4 飞机起飞着陆的性能3.3.5 飞机的机动性能3.4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3.4.1 直升机概况3.4.2 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3.5 航天器飞行原理3.5.1 F普勒三大定律3.5.2 宇宙速度第4章世界名机赏析4.1 航空先驱与早期飞行器4.2 军用飞机4.2.1 战斗机4.2.2 轰炸机4.2.3 攻击机4.3 民航客机4.3.1 第一代喷气式客机——“彗星”4.3.2 第二代喷气式客机——图-154 4.3.3 第三代喷气式客机——波音-747 4.3.4 第四代喷气式客机——A3204.3.5 第五代喷气式客机——波音-777 4.3.6 空客与波音的泰坦战争——A380 4.3.7 超声速客机——“协和”4.4 直升机4.4.1 单旋翼尾桨直升机4.4.2 单旋翼无尾桨直升机4.4.3 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4.4.4 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4.4.5 侧旋翼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4.5 无人机与其他特种飞机4.5.1 X-1——第一架突破音障的火箭飞机4.5.2 侦察机4.5.3 预警机4.5.4 空中加油机4.5.5 无人机4.6 航天器4.6.1 人造地球卫星4.6.2 宇宙飞船4.6.3 航天飞机4.6.4 空间站4.6.5 运载火箭第5章飞机结构与构造5.1 飞机结构的基本组成及其功用5.1.1 飞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5.1.2 飞机结构的功用5.2 飞机结构的基本要求5.2.1 飞机的战术技术和使用技术要求5.2.2 空气动力要求和设计一体化要求5.2.3 结构完整性要求5.2.4 最小质量要求5.2.5 使用维修要求5.2.6 工艺要求5.2.7 经济性要求5.3 机翼受力构件的基本构造5.3.1 翼梁5.3.2 长桁5.3.3 纵墙5.3.4 翼肋5.3.5 蒙皮5.4 机翼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4.1 薄蒙皮梁式5.4.2 多梁单块式5.4.3 多墙厚蒙皮式5.5 尾翼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5.1 安定面和操纵面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5.2 全动平尾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6 机身受力构件的基本构造5.6.1 隔框5.6.2 长桁与桁梁5.6.3 蒙皮5.7 机身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7.1 桁梁式5.7.2 桁条式5.7.3 硬壳式5.8 起落架5.8.1 飞机起落装置的类型5.8.2 起落架的功用5.8.3 起落架的组成5.8.4 起落架的配置形式5.8.5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第6章飞行器动力6.1 概述6.2 航空活塞发动机6.2.1 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组成6.2.2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6.2.3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辅助工作系统6.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6.3.1 涡轮喷气发动机6.3.2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6.3.3 涡轮风扇发动机6.3.4 涡轮轴发动机6.3.5 螺旋桨风扇发动机6.4 冲压喷气发动机6.5 火箭发动机6.5.1 固体火箭发动机6.5.2 液体火箭发动机6.5.3 其他能源的火箭发动机6.6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型号第7章机载仪器与设备7.1 航空仪表7.1.1 飞行仪表7.1.2 发动机仪表7.2 导航系统7.2.1 无线电导航系统7.2.2 其他导航系统7.3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7.3.1 自动驾驶仪7.3.2 其他自动飞行控制系统7.4 其他机载设备7.4.1 电气设备7.4.2 通信设备7.4.3 雷达设备第8章航空新技术简介8.1 飞机设计新技术8.1.1 新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8.1.2 短距起降或垂直起降与推力矢量技术8.1.3 隐身技术8.2 航空发动机新技术8.2.1 脉冲爆震发动机8.2.2 多电发动机8.2.3 超燃冲压发动机8.2.4 特种能源发动机8.3 航空制造新技术8.3.1 大型宽弦风扇叶片8.3.2 整体叶盘结构8.3.3 航空新材料及其成型技术8.3.4 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8.4 民航客机新技术8.5 直升机新技术8.5.1 直升机动力8.5.2 直升机的材料与结构8.5.3 航空电子与二次能源8.5.4 直升机的制造技术8.6 空空导弹新技术8.6.1 远程推进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8.6.2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8.6.3 毫米波制导技术8.6.4 多模导引和复合制导技术8.6.5 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8.6.6 高效定向引战技术8.6.7 导弹模块化与开放式设计技术8.6.8 保形外挂和高密度内挂条件下的发射技术8.7 无人机技术附录附录A 航空大事记附录A.1 世界航空大事记附录A.2 中国航空大事记附录B 航模制作实践——手掷模型滑翔机制作与试飞附录B.1 弹射模型滑翔机的制作附录B.2 弹射模型滑翔机的调整试飞。

航空技术概论PPT教案

航空技术概论PPT教案

第11页/共25页
起飞性能
过程: 起飞滑跑 – 加速 – 抬前轮 – 继续加速 – 离地爬升 – 至安全高度
第12页/共25页
着陆性能
过程: 下滑 - 拉平 - 平飞减速 - 飘落 - 着陆滑跑
第13页/共25页
机动飞行性能
平飞加速
加大油门 同时操纵驾驶杆减小迎角
平飞减速
减小油门 同时操纵驾驶杆加大迎角
第18页/共25页
稳定性
受扰动后恢复平衡状态 的能力
欲使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具有稳定性 ,其必 要条件 : 物体在受到扰动后能够产生稳定力/力 矩,使 物体具 有自动 恢复到 原来平 衡状态 的趋势 ; 在恢复过程中同时产生阻尼力/力矩, 保证物 体最终 恢复到 原来平 衡状态 。
第19页/共25页
航空技术概论
会计学
1
§2-4 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与操纵
主要内容
坐标系定义
等速直线飞行性能(基本飞 行性能)
续航性能
起飞着陆性能
机动飞行性能
稳定性
第1页/共25页
操纵性
坐标系
• 地面坐标系 • 机体坐标系 • 气流坐标系 • 航迹坐标系 • ……
第2页/共25页
飞行性能
➢ 等速直线飞行性能(基本 飞行性能)
飞机的纵向稳定
飞 机 各 部 分 的附加 升力 重 心 位 置 与 静稳定 性
第20页/共25页
飞机的操纵
主要舵面
升降舵
方向舵 副翼
第21页/共25页
飞机的操纵
俯 仰
第22页/共25页
飞机的操纵
滚转
第23页/共25页
飞机的操纵
偏航
第24页/共25页

航模队培训课第一节航空航天概论

航模队培训课第一节航空航天概论
安全风险管理
讲解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航空航天活动中的安 全风险。
安全监管与审计
阐述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监管方式和审计程序。
飞行安全法规政策解读
飞行安全法规概述
介绍与航空航天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飞行员资质与培训要求
讲解飞行员资质认证的标准、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
航空器适航管理
阐述航空器适航证书的申请、颁发和监管流程。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预防策略
讲解如何通过分析事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理方案
介绍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启动应急计划、组织救援和保障人员安全。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阐述事故调查的程序、责任追究的原则和处罚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火箭与卫星技术探讨
Chapter
火箭工作原理及分类
火箭工作原理
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高速向后 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 进。
火箭分类
按用途可分为探空火箭、运载火箭 等;按级数可分为单级火箭、多级 火箭等。
卫星功能与应用领域
卫星功能
通信、导航、观测、科研等。
应用领域
气象、军事、地质、资源调查等。
航天
指飞行器离开地球大气层, 进入太空的航行活动,包 括人造卫星、载人飞船、 深空探测器等。
分类方式
根据飞行原理、任务目标、 使用领域等多种方式对航 空航天进行分类。
航空航天发展历史
早期探索
从古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到中国的 万户飞天,人类一直梦想着征服天空。
航天时代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开启了航天时代。随后美国、中国等 国家也相继进入太空探索领域。

航空航天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5
❖ 分类
1.1 航空 航空
军用航空
民用航空
战 攻轰运 预 斗 击炸输 警 机 机机机 机
商 用 航 空
通 用 航 空
6
1.2 航天 ❖ 定义:
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 航行活动。
没有空气介质可利用 必须自身携带能源飞行 达到一定的速度后,按预定轨道飞行
7
1.2 航天 ❖ 分类
20
2.2 航天器
❖ 分类
无人航天器 航 天 航天飞机
科学卫星 应用卫星 实验卫星
21
❖ 卫星轨道 近地轨道
航天技术集成性导致了其效益的宏观性。航天技术的贡献主 要是通过开拓性的先进技术手段改变众多产业部门的传统生 产方式。
美国蔡斯经济计量学会根据生产函数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分 析了美国NASA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的影响,计算结果是1∶14。
4
1.1 航空 ❖ 定义:
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 行活动。 空气介质
人类飞天之梦
当代科学技术之航空航天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1. 航空航天技术简介 2. 航空航天技术主要类型 3. 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4.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 5. 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
2
1 航空航天技术简介
❖ 航空航天是人类拓展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产物
陆地时代
大航海时代
航空时代
太空时代
15~17世纪 哥伦布发现 美洲新大陆
19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关于科技常识的考题
❖ 第一部分 常识题 第15题: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理解错误的是( ) A. 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B.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C. 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D. 烘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航空航天概论课件

航空航天概论课件
按攻击目标美分国航:天反飞机舰导弹,反潜导弹,反坦克导弹,反弹 道导弹
按发射和目标位置分: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地对空 导弹,岸对舰导弹
74
一、有翼导弹
1、组成和功用 战斗部系统:摧毁目标 动力系美统国航:天提飞机供飞行动力 制导系统:引导控制导弹以一定精度飞向目标 弹体:装载设备、承受载荷、维持外形
18
机翼的构造形式:蒙皮骨架式
19
机翼的构造形式:整体壁板式
20
机翼的构造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夹层式
21
2、机身
(1)作用在机身上的外载荷 分布力——气动力,重力 集中力——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装载物等的作用力
(2)机身中的内力 垂直弯矩、水平弯矩、垂直剪力、水平剪力、扭矩
(3)机身的受力构件 桁梁、桁条、隔框、蒙皮
横向骨架——普通翼肋:维持翼型,把蒙皮和桁条 的力传给翼梁;
加强翼肋:除普通翼肋作用外,承受集中力。
蒙皮:维持气动外形,将气动力传给桁条和翼肋,
与翼梁纵墙的腹板形成闭室承受扭矩
14
机翼的受力构件:翼梁
15
机翼的受力构件:桁条
各种剖面的桁条
16
机翼的受力构件:翼肋
17
1、机翼和尾翼
(4)机翼的构造形式 a)蒙皮骨架式(单梁、双梁、多梁) b)整体壁板式 c)夹层式
专用系统 天文望远镜、光谱仪、摄象机、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等
专用设备
保障系统 结构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电源系统、
姿态控制系统、轨道控制系统、返回着陆系统。
44
卫星的基本结构
45
卫星的基本结构
46
卫星的基本结构
47
卫星的基本结构

航空概论ppt课件

航空概论ppt课件

3
无人机
无人驾驶的飞机,用于执行侦察、攻击等任务。
无人机与未来航空技术
无人机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军事 、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航空技术
包括高超声速飞行技术、垂直起降技 术、绿色航空技术等,将为航空事业 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05 航空安全与法规
CHAPTER
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缩空气,使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推力。
03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推力、推进效率、耗油率等。这些指标
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运营成本。
航空材料与制造技术
航空材料的分类
航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 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包括铝 合金、钛合金、钢等,非金属材 料包括复合材料、橡胶和玻璃等
航空发展史
响。
详细描述
航空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开创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阶段。起步阶段以热气球和滑翔机 为代表,开创阶段以莱特兄弟的飞机为代表,成熟阶段以喷气式飞机和超音速飞机为代表,创新阶段则以无人机 和太空探索为代表。
航空器分类与结构
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
航空电子系统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的特点,以满足 飞机在复杂环境和恶劣条件下的正常工作需求。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加注 重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04 航空应用与未来发展
CHAPTER
民用航空
01
02
03

航空材料的特性
航空材料必须具备轻质、高强度 、高刚性等特点,以适应飞机高
速、高机动性的飞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试飞成功世界上第 一架水上飞机;
➢ 1913年,俄国人研制了四发大型客机成功;
➢ 到1913年,飞行速度已达200km/h,续航时 间超过13小时,飞行高度达到6 500m。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9页
飞机进入战争
➢ 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人在土耳其军队 上空侦察了一小时,11月1日,意军飞机往土 军阵地投下了4枚2kg重的手榴弹。
➢ 1909年9月21日,26岁的美国华侨冯如 驾驶自己设计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 试飞成功。两年后他返华报效祖国,不幸 于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进行的一次 飞行表演中壮烈牺牲。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8页
早期的飞行纪录
➢ 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L. 布莱里奥驾驶自 己设计的单翼飞机飞越了英吉利海峡;
➢ 美国人莱特兄弟潜心钻研李林达尔的 著作和他的实验经验。通过风洞试验,纠 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弟弟) 驾驶飞行者一号进行了试飞,接近1分钟的 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这是人类历史 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7页
早期的飞行探索
➢ 1914年10月5日,法军飞行员用机枪将一架 德军侦察机击落。
➢ 1915年,为德军服务的荷兰飞机设计师A. 福克设计了机枪射击协调器,产生了专门用 于空战的驱逐机。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20页
一战中的飞机
➢ 一战中,飞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系统得到 了充分肯定和广泛应用,奠定了现代立体作 战的基础。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5页
飞机诞生的前夜
➢ 有关升力、动力和操纵概念的提出 1849年,英国人G. 凯利制造了第一架滑翔 机,并进行了试飞。
➢ 动力和稳定操纵问题 动力:美国科学家S. P. 兰利,失败; 稳定操纵:德国人O. 李林达尔,基本成功。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6页
莱特兄弟与飞行者一号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8页
1.2.1 航空器的分类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
气球 飞艇
航空器
固定翼航空器
06.10.2020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旋翼航空器 扑翼机
倾转旋翼机
隐身技术
飞机 滑翔机 直升机 旋翼机
第9页
1.2.2 航天器
➢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 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 飞行器。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4页
气球与飞艇
➢ 1852年,法国人H. 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了 一台功率为2 237W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 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操纵的气球, 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 1887年8月22日,天津武备学堂教师华蘅芳 制造的中国第一个氢气球在天津升空。
➢ 1899年,德国人F.von 齐伯林设计并制造了 第一艘硬式飞艇。
0.1 课程定位及目标
➢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将向大家介绍航空 航天技术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 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 课程目的是使大家了解航空航天的发 展概貌,提高对航空航天技术基本内容 的认识。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2页
0.2 课程安排
➢ 本课程包括24学时的理论课和10学时的 现场课。
➢ 战争期间生产飞机超过18万架,全世界飞 机工厂达到200个,配套发动机制造厂80家,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航空产业。
➢ 一战中的飞机多为钢管焊接骨架加布或木 制蒙皮的双翼机,性能和功率都有较大提高。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21页
战后发展的民用航空
➢ 1919年2月5日,德国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定 期客运航线,每天在柏林和魏玛之间运送旅 客。同年,英国和法国相继开航,早期的航 空运输网基本形成。
➢ 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 人航天器。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 行,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 星和空间探测器。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0页
1.2.2 航天器的分类
科学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
应用卫星
航天器
无人航天器 载人航天器
空间探测器
载人飞船 空间站 航天飞机 空天飞机
技术实验卫星 月球探测器
恒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卫星式载人飞船 登月载人飞船
➢ 现场课分别在航空馆、流体所(CFD楼北 半侧二层)、发动机结构实验室(三号楼一 层)、机载设备实验室(二号楼一层) 、飞 机所陈列室(新主楼)讲授。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3页
1.1 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
1.1.1 航 空
➢ 航空的概念: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 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必须具备空气介质。 ➢ 航空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器 飞行的飞行Fra bibliotek称为航天器 。
分 类
➢ 火箭和导弹:火箭和导弹 均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升空,
可在大气层内外飞行。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7页
1.2.1 航空器
➢ 任何航空器要升到空中,都必须产生一个 能克服自身重力的向上升力。
➢ 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航空器分 为轻于(或等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 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
隐身技术
第12页
1.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幻想
➢ 古代的中国、希腊、罗马、埃及和印度等创造 了许多关于飞行的美妙神话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3页
最早的航空器
➢ 1783年6月5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用麻 布制成的热气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 1783年11月21日,两个 法国人乘坐蒙哥尔费气球, 在1 000m高的空中,飞行了 12km。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1页
1.2.3 火箭和导弹
➢ 火箭和导弹均可以在大气层内外飞行,一 般都只能使用一次,所以归为一类。
➢ 火箭:靠火箭发动机提供推进力的飞行器, 一般由推进系统、箭体结构和有效载荷组成。
➢ 导弹:导弹是一种飞行武器,通常由战斗 部、弹体结构、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组成。
06.10.2020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5页
1.1.2 航 天
➢ 航天的概念: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 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 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 航天实际上也有军用航天和民用航 天之分。
1.2 飞行器的分类
➢ 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
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
飞 行 ➢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