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配 位 化 学 基 础

合集下载

【FreeRTOS操作系统教程】第12章 FreeRTOS中断优先级配置(重要)

【FreeRTOS操作系统教程】第12章  FreeRTOS中断优先级配置(重要)

第12章F r e e R T O S中断优先级配置(重要)本章节为大家讲解FreeRTOS中断优先级配置,此章节非常重要,初学者经常在这里犯迷糊。

对于初学者来说,本章节务必要整明白。

12.1 NVIC基础知识12.2 使用FreeRTOS时如何配置外设NVIC12.3 FreeRTOS配置选项中NVIC相关配置12.4 不受FreeRTOS管理中的的深入讨论12.5总结12.1N V I C基础知识NVIC的全称是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即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

对于M3和M4内核的MCU,每个中断的优先级都是用寄存器中的8位来设置的。

8位的话就可以设置2^8 = 256级中断,实际中用不了这么多,所以芯片厂商根据自己生产的芯片做出了调整。

比如ST 的STM32F1xx和F4xx只使用了这个8位中的高四位[7:4],低四位取零,这样2^4=16,只能表示16级中断嵌套。

对于这个NVIC,有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优先级分组,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下面就以STM32为例进行介绍,STM32F1xx和F4xx都是只使用了这个8位寄存器的高四位[7:4]。

优先级分组 抢占优先级 子优先级 高4位使用情况描述 NVIC_PriorityGroup_0 0级抢占优先级 0-15级子优先级 0bit用于抢占优先级4bit全用于子优先级 NVIC_PriorityGroup_1 0-1级抢占优先级 0-7级子优先级 1bit用于抢占优先级3bit用于子优先级 NVIC_PriorityGroup_2 0-3级抢占优先级 0-3级子优先级 2bit用于抢占优先级2bit用于子优先级 NVIC_PriorityGroup_3 0-7级抢占优先级 0-1级子优先级 3bit用于抢占优先级1bit用于子优先级 NVIC_PriorityGroup_4 0-15级抢占优先级 0级子优先级 4bit全用于抢占优先级0bit用于子优先级图12.1 优先级分组0,也就是没有抢占式优先级,只有子优先级,关于这个抢占优先级和这个子优先级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
如:Zn(NH3)62+ 和Zn(CN)42(6)其它因素
了解
无机化学 第11章
4、配离子的电荷: 中心体和配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Al(OH)4-,SiF62-,PF6CdCl64- 、 ZnCl42-、HgCl42PtCl64-和 PtCl42[Cu(NH3)4]2+和 [Cu(NH3)2]+
Fe(3) Fe(4)
N(32)
N(26)
N(31) Ni(3)
O(31) N(25)
O(22)
N(45) O(11) O(42)
Ni(1)
N(11)
N(46)
N(12)
Fe(2) O(21)
N(22) N(16)
Ni(2)
O(12)
N(21) N(15)
Fe(1)
H2N
S
NN
H
H NN
S H2N
(2)配位体的命名 Ⅰ、有多种配位体时,不同配位体间用“·”隔开 。 Ⅱ、配位体的命名顺序
无机化学 第11章
原则: ①先离子→后分子,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如: K[PtCl3NH3] 三氯·氨合铂(II)酸钾
[PtCl4(en)] 四氯·一乙二胺合铂(Ⅳ)
②同类型: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如:[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无机化学 第11章
配合物 [Ag(NH3)2]Cl
配 配位数 体
NH3
2
配体数 中心体 氧化数
2
+1
配位 原子
N
[Cu(NH3)4]SO4 NH3
4
[Fe(CO)5]
CO 5
[CoCl3(NH3)3] NH3

配位化学简史和基本概念

配位化学简史和基本概念

(2)多齿配体:一个配位体和中心原子以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配位键相结合称为多齿配体。 (配体
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 例如:乙二胺(en)、EDTA 、 C2O42-
乙二胺(en)
联吡啶(bpy)
1,10-二氮菲(邻菲咯啉)
-双酮
多齿配体
- OOC
COONCH2CH2N COO-
-
六齿配体 EDTA
2. Werner配位理论的成功之处 (1) 该理论有丰富的实验成果作为实践基础。
(2) Werner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思想比较解放,他在 继承前人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同时,能够摆脱经 典化合价理论的束缚,而敢于提出创新的见解,对 配位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 Werner配位理论的不足之处 由于时代的局限,Werner配位理论未能说 明配位键的本质。 Werner配位理论是配位化学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里程 碑。1913年Werner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利用晶体场-配位场理论、MO理论可以对配合物 的形成、配合物的整体电子结构如何决定配合物的磁学的、 光谱学的性质等理论问题作出说明。
○热力学
已能准确测定或计算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热力学数据。
○动力学 ★配合物形成和转化的动力学知识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利用经特别设计的配体去合成某种模型化合物(配合物),
三、 配位化学当前发展情况 20世纪50、60年代,无机化学最活跃的领域是配位化学
○结构:
利用现代物理测试手段已经能定量地确定配合物结构的细节
○成键理论:
1893年维尔纳提出主价和副价理论 1929年Bethe提出晶体场理论 1930年鲍林提出价键理论 对晶体场理论的修正是配位场理论 1935年Van Vleck用 MO理论处理了配合物的化学键问题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课程编码:5 6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学时学分:136学时 8学分编写单位:化学系编写人:王克诚审定人:刘欣编写时间:2006年11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规范与要求,强化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无机化学》课程的三基要求。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基础知识: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2、元素、核素、同位素3、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4、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5、理想气体基本理论: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混合气体分压定律3、气体扩散定律基本技能: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2、混合气体分压定律的应用3、气体扩散定律的应用第二章溶液基础知识:1、分散系2、溶液4、渗透压基本理论:1、拉乌尔定律2、稀溶液的依数性3、胶体理论基础基本技能:1、溶液浓度的表示、换算和计算2、利用拉乌尔定律和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相关计算3、胶体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破坏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基础知识:1、体系与环境2、热和功3、状态和状态函数4、热力学能、焓和焓变、熵和熵变、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基本理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数学表达式2、热化学、盖斯定律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4、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5、化学反应等温式基本技能:1、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的计算2、运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化学反应的ΔrH°、ΔrS°、ΔrG°3、用ΔrG判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4、利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分析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和相关计算5、利用化学反应等温式求K°第四章化学动力学基础基础知识: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半衰期3、反应机理、活化能4、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基本理论:1、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4、质量作用定律5、催化理论基本技能:1、由实验建立速率方程2、利用速率方程进行相关计算,求反应级数、速率常数;一级反应半衰期的计算3、利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第五章化学平衡基础知识: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4、化学平衡的移动基本理论:1、化学平衡定律2、多重规则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基本技能:1、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2、Kc、Kp与K°的计算3、利用ΔrG°计算K°4、多重平衡的应用5、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6、勒夏特里原理的应用第六章电离平衡基础知识:1、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度2、酸和碱、酸度、pH值、酸碱指示剂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4、缓冲溶液6、溶度积常数基本理论:1、酸碱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2、化学平衡之电离平衡和溶解平衡理论3、溶度积规则基本技能:1、根据计算酸碱质子理论判断酸、碱和两性物质2、运用Ka(Kb)计算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3、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值计算4、盐溶液的pH值计算5、溶度积规则的应用和溶解平衡体系中物质浓度的计算6、多重平衡体系中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第七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基础知识:1、原子的组成2、电子运动的特点——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4、核外电子运动的统计解释——概率和概率密度、电子云5、核外电子的排布——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轨道的能级,电子排布三原则,原子的电子构型6、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7、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基本理论:1、玻尔理论2、薛定谔方程3、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理论4、电子排布三原则5、元素周期律6、元素的性质7、斯莱特规则基本技能:1、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根据n、l、m确定原子轨道、轨道的角度分布2、电子云的形状和表示4、熟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能正确确定某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结构5、元素的性质的变化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八章分子结构基础知识:1、化学键、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2、离子键、晶格能3、共价键、共价键的类型(σ键、π键)和性质,杂化和杂化轨道成键分子轨道、反键分子轨道、键级4、金属键5、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基本理论:1、离子键理论2、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共价键的分子轨道理论4、金属键理论——自由电子理论和能带理论5、波恩—哈伯循环基本技能:1、用键参数判断共价键的强度、稳定性、分子的空间构型2、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晶格能3、用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一般分子的成键情况、杂化方式、空间构型4、用共价键的分子轨道理论,说明某些简单双原子分子及相应离子的结构、键级和稳定性5、用金属键能带理论,说明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性质6、能分析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存在范围、氢键的形成情况,能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第九章晶体结构基础知识:1、晶体的特征和晶胞参数2、离子晶体(离子半径、构型、配位数、晶格能),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基本理论:1、晶体结构理论基本技能:1、熟悉四种晶体的特征和质点间作用力的不同点,正确判断晶体类型2、掌握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离子极化作用对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十章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知识:1、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2、原电池、电极、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3、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4、元素电势图、pH电势图5、电解基本理论:1、电化学理论2、电极电势的双电层理论;3、标准电极电势4、能斯特方程5、电解原理基本技能:1、正确完成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2、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掌握原电池的符号表示,能根据原电池正确书写电池反应式3、用标准电极电势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计算标准电池电动势,计算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4、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非标准电极电势和非标准电池电动势5、掌握元素电势图、pH电势图的应用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基础知识: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2、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分类、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螯合物3、高自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5、配位平衡、K稳和K不稳基本理论: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3、配位平衡基本技能:1、掌握配合物的命名2、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解释配合物的形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及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说明配合物的稳定性3、掌握配位平衡的相关计算,计算配位平衡体系中离子的浓度,计算K稳,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4、掌握配位平衡与溶解平衡,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等综合平衡的计算问题,讨论难溶盐的溶解性,计算配离子电对的φ°值5、了解螯合物的特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第十二章氢、稀有气体基础知识:1、氢气,氢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2、氢化物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性质与分离5、氙的重要化合物基本理论:1、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2、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技能:1、掌握氢气的性质、氢化物的类型,了解氢能源的优点2、了解稀有气体的发现史3、了解氙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第十三章卤素基础知识:1、卤素的通性2、卤素单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5、卤素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4、拟卤素5、氟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基本理论:1、热力学知识、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结构理论、杂化轨道理论3、卤素单质、次卤酸、次卤酸盐的歧化条件及其变化规律4、卤化氢的还原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变化规律5、卤素含氧酸的氧化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变化规律基本技能:1、掌握卤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2、能解释,按HF-HCl-HBr-HI顺序,酸强度递增,稳定性递减、还原性递增的变化规律3、掌握卤素元素电势图的应用4、掌握卤素含氧酸性质的变化规律,解释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强弱5、根据X-还原性差别,掌握制取HX的不同方法。

配位化合物教案

配位化合物教案

配位化合物教案一、引言配位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化合物,它们由中心金属原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结构和应用。

二、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是通过中心金属原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配位键的形成是通过配体的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形成的。

2. 配体:配位化合物中与中心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常见的配体有氨、氯化物离子、水和羰基等。

3. 配位数:一个中心金属原子周围配位的配体个数称为配位数,配位数通常能够反映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几何结构。

三、配位化合物的性质1. 颜色:许多配位化合物呈现出艳丽的颜色,这是由于配体和中心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转移和d轨道电子跃迁所致。

2. 成分:配位化合物的成分通常以化学式表示,中心金属原子的名称位于前面,配体的名称位于后面,成分中可包含水合物、氯化物等信息。

3. 稳定性: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中心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配体的性质以及配位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配位化合物的结构1. 八面体结构:当中心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常见的结构是八面体结构,此结构对应配位数为6的稳定几何结构。

2. 四面体结构:当中心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4时,常见的结构是四面体结构,此结构对应配位数为4的稳定几何结构。

3. 六角形平面结构:当中心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常见的结构是六角形平面结构,此结构对应配位数为6的稳定几何结构。

五、配位化合物的应用1. 工业应用:配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用作催化剂、染料、药物等。

2. 生物学应用: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可用于生物标记、药物传递等领域。

3. 环境应用:配位化合物也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

六、总结配位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结构和应用,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机构与性质(选修)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机构与性质(选修)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课件

种元素的原子。②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特征 具有一定的 方向性和 饱和 性。
(4)分类 氢键包括 分子内
氢键和 分子间 氢键两种。
(5)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 升高 ,对电离和溶解度等产
生影响。
6.相似相溶原理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质一般能溶 于 极性溶剂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 作用力越大,溶解性 越好 。
2.共价键的类型
分类依据
形成共价键 的原子轨道
重叠方式
形成共价键 的电子对是
否偏移
原子间共用 电子对的数

σ键
π键 极性 键 非极性 键 单键 双键 三键
类型 电子云“ 头碰头 ”重叠
电子云“ 肩并肩 ”重叠
共用电子对发生__偏__移____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__偏__移___ 原子间有 一对 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 三对共用电子对
配位数是4时:平四面面正体方,形如,[Z如nC[lP4]t2C-l4]2-
5.结构和性质
6.配合物异构立体异构几光何学异构异构 构造异构
列举配合物在生产和实验中的重要用途。 提示 (1)湿法冶金;(2)分离和提纯;(3)合成具有特殊功 能的分子;(4)检验离子的特效试剂;(5)作掩蔽剂;(6)作 有机沉淀剂;(7)萃取分离;(8)作催化剂。
第二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 分子的某些性质。
2 . 了 解 杂 化 轨 道 理 论 及 常 见 的 杂 化 轨 道 类 型 (sp, sp2 , sp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 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2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2讲 烃和卤代烃配练习5高三5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2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2讲 烃和卤代烃配练习5高三5化学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2讲 烃和卤代烃【2019·备考】最新考纲: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考点一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频数:★☆☆ 难度:★★☆)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性质变化规律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相对密度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密度均比水小 水溶性均难溶于水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②分解反应:CH 4―——―→高温隔绝空气C +2H 2③燃烧反应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2)烯烃的化学性质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反应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③加成反应CH 2==CH —CH 3+Br 2―→。

CH 2==CH —CH 3+H 2O ――→催化剂△。

CH 2==CH —CH==CH 2+2Br 2―→。

CH 2==CH —CH==CH 2+Br 2―→(1,4-加成)。

④加聚反应如n CH 2===CH —CH 3――→催化剂。

(3)炔烃的化学性质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如: CH≡CH――→KMnO 4H 2SO 4CO 2(主要产物)。

②燃烧反应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如: Pt2+ + 2Cl + 2NH3 [Pt [Co(NH3)3(H2O)3] ③、定义配合物 配合分子和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统称配合物。 配合分子和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统称配合物。 如:[Cu( NH3)4]SO4、K2[HgI4]……
4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的组成:
K2[HgI4]
返回3 返回3
15
例2: :
阴离子配体 ①按所带电荷分: 按所带电荷分: 配体分类: 配体分类: 单基( 单基(齿) ②按所能提供配位原子数目分: 按所能提供配位原子数目分: 多基(齿) 多基( 中性分子配体
返回6 返回6
16
11
[Cr(OH)3(H2O)(en )] 三羟基· 乙二胺合铬(III) 三羟基·水·乙二胺合铬(III) [CoCl 2•H2O• (NH3) 3]Cl 氯化二氯• 一水•三氨合钴( 氯化二氯• 一水•三氨合钴(Ⅲ) K[FeCl 2(C2O4)(en)]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Ⅲ)酸钾 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氯化一氯•硝基一水• 一氨• 胺合钴( ①、氯化一氯•硝基一水• 一氨•乙二 胺合钴(Ⅲ) 六氟合铝( 酸二氨合银( ②、六氟合铝(Ⅲ)酸二氨合银(Ⅰ) 答案: 答案:[CoCl •NO2•H2O•NH3•(en) ]Cl [Ag(NH3)2]3•[AlF6]
2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1、定义:(又称为络合物) 定义: 又称为络合物)
[实验 : 实验]: 实验
①、定义配离子:由一个简单正离子与一定数 定义配离子: 目的中性分子或( 目的中性分子或(和)负离子以配位键键合而 成的复杂离子称为配离子。 成的复杂离子称为配离子。 ②、定义配合分子:由一个简单正离子(或原 定义配合分子:由一个简单正离子( 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 负离子, 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和)负离子, 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电中性的复杂分子称为配 3 合分子。 合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1 配合物的组成 1. 配合物的生成实验
Cu2+ + SO42NH3· H2 O Cu2(OH)2SO4↓(浅蓝)+NH4+
NH3· H2O
配位化学奠基人 维尔纳(Alfred Werner)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Cu(NH3)4]SO4(深蓝) + H2O
2. 配合物的定义
由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或
离子)与一定数目可给出孤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称为 配体)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 配合物的组成
配离子的电荷
2+
[Cu(NH3)4]SO4的组成 中心离子
配体 (N为配位原子) 外界
例:[Fe(CN)6]3Fe 3d64s2 d2sp3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 sp3d2杂化---正八面体(外轨型)
例:[FeF6]3-
sp3d2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小结:

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在形成配位键时,进行杂化的空
轨道全部为外层空轨道的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在形成配位键时,有次外层的d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2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异构现象
不讲授
12.2.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合物的空间几何 构型不仅与配位数 有关,还与中心离 子(原子)的杂化 方式有关,配合物 常见的空间几何构 型见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3 配离子的稳定性
12.3.1 中心离子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可借鉴软硬酸碱规则“硬亲硬,软亲软”来说明配离 子的稳定性规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4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2.4.1 配合物价键理论的要点
12.4.2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关系
12.4.3 配合物的磁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是指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 的成键理论,目前主要有四种: 配合物的静电理论(EST)、 价键理论(VBT)、 晶体场理论(CF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4) 两可配体的名称
如果单齿配体中的两个不同原子都能充当配位原子时, 该配体称为两可配体。
同种配体以不同的原子作配位原子时,其名称不相同,例如:
硫氰酸根 SCN-
当以S原子配位时,称之为硫氰酸根, 记为-SCN; 当以N原子配位时,称之为异硫氰酸根,记为-NCS。 当以O原子配位时,称为亚硝酸根,记为-ONO; 当以N原子配位时,称为硝基,记为-NO2。
3d10
例:[Cu(CN)3]2Cu 3d104s1
3d
4s
4p
sp2杂化
[
]
CN- CN-CN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 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 sp3杂化---正四面体(外轨型) 例:[NiCl4]2Ni 3d84s2
sp3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 dsp2杂化---平面正方形(内轨型) 例:[Ni(CN)4]2-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亚硝酸根 NO2上一内容
2. 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Cu(NH3)4]2+
配体数→ 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名称→(氧化数)→离子 中文数字 不同配体 “•”分开 命名:四氨合铜(II)离子
罗马数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如果配体不止一种时,各配体间用圆点(· )相隔,并依次按 以下原则命名: (1)无机物优先原则: 例如,[SbCl5(C6H5)]- 五氯· 苯基合锑(V)离子。
非惰气型构型配合物 化学键存在共价性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3.2 配体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1. 螯合效应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单齿配体 同一种 金属离子 简单配合物 稳定性↑,螯合效应
多齿配体
螯合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 螯环的大小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一般以五原子环或六原子环螯合物稳定性较高。 如果螯环过大会产生空间位阻,如果螯环过小会增加 张力,都导致螯合物的稳定性下降。
Co(NO2 )3 (NH3 )3
Fe(CO)5
硫酸四氨合锌(Ⅱ) 六异硫氰根合铁(Ⅲ)酸钾
六氯合铂(Ⅳ)酸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五羰(基)合铁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1.3 配合物的分类
1. 简单配合物 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单齿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如 [Cu(NH3)4]SO4、K[Ag(CN)2]、K2[PtCl4]、K3[Fe(CN)6]等。 2. 螯合物 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1. 中心离子构型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惰气型构型: 8电子构型(如Na+) 2电子构型(如Li+) 非惰气型构型 : 稳定性低于 18电子构型(如Cd2+) 18+2电子构型(如Sn2+) 9-17电子构型(如Cu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 中心离子电荷与半径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惰气型构型配合物 化学键静电作用为主 电荷越高(影响大) 稳定性越高 半径越小(影响小) 共价成分各异 离子电荷与半径 的影内容 回主目录
配位原子 H+ [Co (CO)4]配离子 内界 配体数
中心离子 配体
外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几个重要概念: (1) 配体与配位原子 配体:内界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分子或阴离子。 配位原子:配体中可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直接结合的原子。 配 单齿配体:配体中,只能有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 离子结合的配体称为单齿配体。 多齿配体:在一个配体中,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配位原子同时与一个中心离子结合
dsp2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4. 配位数为 5 的配合物
例: [Fe(CO)5]
Fe 3d64s2
--dsp3杂化---三角双锥型
(内轨型)
●●●●○ ○ 〇〇〇 d s p
dsp3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5. 配位数为 6 的配合物
(1) d2sp3杂化---正八面体(内轨型)
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第十二章 配位化学基础
12.1 配合物的基础知识
12.2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异构现象
12.3 配离子的稳定性 12.4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2.5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2.6 配位平衡
12.7 配合物的应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1 配合物的基础知识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 配合物的命名
(1)内界为电中性的配合物
其命名同配合物内界的命名。
例如:[Ni(CO)4],四羰基合镍。 (2)含有配位阴离子的配合物 配位阴离子当作化合物的酸根。 例如:Na3[Ag(S2O3)2] 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含有配位阳离子的配合物
配位阳离子看作金属离子,外界为酸根离子,配合 物看作盐。例如:[Cu(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Ⅱ)。
若外界为OH-离子,则配合物看作碱。例如: [Zn(NH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Ⅱ)。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命 名 练 习
Zn(NH3 )4 SO 4 K3 Fe(NCS)6 H2 PtCl6 KPtCl5 (NH3 ) Zn(OH)(H 2O)3 NO3 Co(NH3 )5 (H2O)Cl3

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配位原子 C
常见单齿配体 CO(羰基)、CN-(氰) NH3、NH2-、NO(亚硝酰基)、NO2-、NCSSCN-(硫氰酸根)、S2O32-(硫代硫酸根) H2O(水)、OH-(羟)、ONO-(亚硝酸根) F-、Cl-、Br-、I-
N S
O
X
轨道参与杂化的配合物就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了解中心离子中d轨道电子的排列方式,是关键的问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2.4.3 配合物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主要由电子运动来表现,它和原子、分子或离子 的未成对电子数(n)有直接关系。 反磁性物质--分子或离子中所有的电子都已配对,同一个轨道 上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所产生的磁矩,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而互相抵消,置于磁场中会削弱外磁场的强度。
五元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 螯环的数目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金属离子相同,配体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的条件下,形成的 螯合物中的螯环越多,螯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2个5元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4个5元环
12.3.3 中心离子与配体的关系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1. 配位反应与路易斯酸碱反应 根据Lewis酸碱的概念,配位反应,如: Ag+ + 2NH3 === [H3N→Ag←NH3] + 中心离子--Lewis酸 配体—Lewis碱 结 合 Lewis酸碱加合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常见的多齿配体

: :
二齿配体 二齿配体 二齿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