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煤浆气化炉运行工艺比较(四喷嘴对德士古)
几种常用煤气化技术的优缺点

几种煤气化技术介绍煤气化技术发展迅猛,种类很多,目前在国内应用的主要有:传统的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多元料浆加压气化、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壳牌粉煤气化、GSP气化、航天炉煤气化、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恩德炉煤气化等等,下别分别加以介绍。
一 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1983年投入商业运行后,发展迅速,目前在山东鲁南、上海三联供、安徽淮南、山西渭河等厂家共计13台设备成功运行,在合成氨和甲醇领域有成功的使用经验。
Texaco水煤浆气化过程包括煤浆制备、煤浆气化、灰水处理等工序:将煤、石灰石(助熔剂)、添加剂和NaOH称量后加入到磨煤机中,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磨成一定粒度的水煤浆;煤浆同高压给料泵与空分装置来的氧气一起进入气化炉,在1300~1400℃下送入气化炉工艺喷嘴洗涤器进入碳化塔,冷却除尘后进入CO变换工序,一部分灰水返回碳洗塔作洗涤水,经泵进入气化炉,另一部分灰水作废水处理。
其优点如下:(1)适用于加压下(中、高压)气化,成功的工业化气化压力一般在4.0MPa 和6.5Mpa。
在较高气化压力下,可以降低合成气压缩能耗。
(2)气化炉进料稳定,由于气化炉的进料由可以调速的高压煤浆泵输送,所以煤浆的流量和压力容易得到保证。
便于气化炉的负荷调节,使装置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
(3)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设备国产化率高。
同等生产规模,装置投资少。
该技术的缺点是:(1)由于气化炉采用的是热壁,为延长耐火衬里的使用寿命,煤的灰熔点尽可能的低,通常要求不大于1300℃。
对于灰熔点较高的煤,为了降低煤的灰熔点,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助熔剂,这样就降低了煤浆的有效浓度,增加了煤耗和氧耗,降低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而且,煤种的选择面也受到了限制,不能实现原料采购本地化。
(2)烧嘴的使用寿命短,停车更换烧嘴频繁(一般45~60天更换一次),为稳定后工序生产必须设置备用炉。
无形中就增加了建设投资。
多种类水煤浆气化炉的基本概况比较

多类水煤浆气化炉的基本概况比较一、Texaco水煤浆气化1945 年美国德士古公司在洛杉矶蒙特贝洛建成第一套中试装置,20 世纪70 年代开发并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第二代加压水煤浆气化技术,80 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
该水煤浆气化炉采用单喷嘴下喷式的进料方式,壁炉为耐火砖,采用水激冷流程净化除尘,在发电项目中采用废锅流程回收热量。
单炉目前最大日投煤量可达2000t 操作压力有4Mpa 、6.5Mpa 和8.4Mpa ,操作温度为1350 左右,有效气体成分(CO+H2 )含量为82%左右,它的主要优点流程简单、煤种适应性广、压力较高、气化强度高、有利于环保、技术成熟、投资较低(但专利转让费用高15.9 元/kNm3)。
我国最早引进该技术的是山东鲁南化肥厂,于1993 年投产,现在为多家企业所使用。
不足之处是该技术对煤质有较严格的限制(灰熔点<1250℃)、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相对较低、比氧耗高、总能耗略高、耐火砖寿命短不足两年、喷嘴运行一般为50 天左右,不足三个月要维护或更换,黑水管线易堵塞、结垢、磨蚀,激冷环、激冷室易出问题等。
为了提高经济性,得到较高的气化效率及较好的合成气组分,要求水煤浆浓度(58%—65%)且稳定性和流动性(黏度<1200mpa.s)较好。
2.7—6.5Mpa1300— 1500℃ 60%以上,粒度分布 70%以上大于610(kg/kNm3 有效气) 400(Nm3/kNm3 有效气) 95%—99% 72% 有效成分( CO+H2 )78%—82% 大于 25MJ/kg 小于 15%,最好小于 12% 大于 25% 内水≤ 8% 1300℃以下,最好小于 1250℃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开发, 是对 Texaco 气化炉技术的改进,通过四个对称布置在气化炉中上 部同一水平的工艺喷嘴将煤浆与氧气混合喷入炉内, 使颗粒产生 湍流弥散、震荡运动、对流加热、辐射加热、煤浆蒸发、颗粒中 挥发物的析出、气相反应、灰渣的形成等过程。
几种常用煤气化技术的优缺点

几种煤气化技术介绍煤气化技术发展迅猛,种类很多,目前在国内应用的主要有:传统的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多元料浆加压气化、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壳牌粉煤气化、GSP气化、航天炉煤气化、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恩德炉煤气化等等,下别分别加以介绍。
一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1983年投入商业运行后,发展迅速,目前在山东鲁南、上海三联供、安徽淮南、山西渭河等厂家共计13台设备成功运行,在合成氨和甲醇领域有成功的使用经验。
Texaco水煤浆气化过程包括煤浆制备、煤浆气化、灰水处理等工序:将煤、石灰石<助熔剂)、添加剂和NaOH称量后加入到磨煤机中,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磨成一定粒度的水煤浆;煤浆同高压给料泵与空分装置来的氧气一起进入气化炉,在1300~1400℃下送入气化炉工艺喷嘴洗涤器进入碳化塔,冷却除尘后进入CO变换工序,一部分灰水返回碳洗塔作洗涤水,经泵进入气化炉,另一部分灰水作废水处理。
其优点如下:<1)适用于加压下<中、高压)气化,成功的工业化气化压力一般在 4.0MPa 和6.5Mpa。
在较高气化压力下,可以降低合成气压缩能耗。
<2)气化炉进料稳定,因为气化炉的进料由可以调速的高压煤浆泵输送,所以煤浆的流量和压力容易得到保证。
便于气化炉的负荷调节,使装置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
<3)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设备国产化率高。
同等生产规模,装置投资少。
该技术的缺点是:<1)因为气化炉采用的是热壁,为延长耐火衬里的使用寿命,煤的灰熔点尽可能的低,通常要求不大于1300℃。
对于灰熔点较高的煤,为了降低煤的灰熔点,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助熔剂,这样就降低了煤浆的有效浓度,增加了煤耗和氧耗,降低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而且,煤种的选择面也受到了限制,不能实现原料采购本地化。
<2)烧嘴的使用寿命短,停车更换烧嘴频繁<一般45~60天更换一次),为稳定后工序生产必须设置备用炉。
SHELL煤气化工艺与TEXACO水煤浆气化工艺的比较

SHELL煤气化工艺与TEXACO水煤浆气化工艺的比较shell煤气化工艺与texaco水煤浆气化工艺,是当前先而又成熟的两种煤气化技术,已成功地在工业规模上应用多年。
现将两种气化工艺对比分析如下:(1)原料适应性shell煤气化是洁净的煤气化工艺,可以使用褐煤、次烟煤、烟煤、无烟煤等煤种以及石油焦为原料,也可使用两种煤掺合的混煤。
猿晒φ亟高灰分(5.7~24.5%,最高35%)、高水分(4.5~30.7%)和高硫分的劣质煤种行气化。
对于原料煤和燃料煤价差较大地区有可能使其两者合一,既简化贮运系统可又降低生产成本。
对shell煤粉气化工艺,煤种选择已经不是气化技术的制约因素,而是经济因素。
可见该工艺在煤种选择上极具灵活性。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也可使用多种煤,如烟煤、次烟煤、石油焦和煤液化残渣,因此对原料适应性广。
然而,在选择煤种时应考虑以下两点:1。
为满足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需要,应选择含水量特别是内部含水量较低的煤种;2.应选择低灰熔点和适当灰粘度的煤。
灰熔点ft(T3)应低于1300℃,以控制合适的气化温度,延长炉内耐火砖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耗和成本。
(2)入炉煤的准备原煤通常与粉末和颗粒混合,需要进行筛选、研磨和粉碎,以达到一定的粒度,以满足运输和气化操作的要求。
在shell煤气化工艺中,将煤研磨至气化合适粒度的同时,用惰性气体的热风行干燥。
出磨机时煤粉的粒度90%wt<100μ,对本项目煤种,煤粉含水量控制在5%(wt)左右,以满足气相输送干粉料的要求。
在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中,通常采用一段湿磨工艺。
煤粉小于10mm,同时向磨煤机中加入水和添加剂,筛分后制备高浓度水煤浆。
制浆要求煤粉的“粗”和“细”颗粒比例合理:一般420μ煤粉占90~95%,通过44μ25~35%为宜。
在磨矿作业中加入稳定剂后,煤浆浓度可提高1~2%,煤浆浓度可达到60~67%的工业应用水平。
由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对煤浆浓度的要求,其在高内水煤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壳牌煤气化技术则没有这方面的缺点。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分析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分析摘要:近些年,水煤浆逐渐发展起来,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环保类产品。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型煤气化技术,已在我国应用较长时间。
笔者就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展开研究,从相关概述入手,随即对其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这一工艺的优、缺点,以期丰富学术上该项技术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水煤浆;新型燃料;气化工艺前言所谓的水煤浆技术,实际上是使固态煤燃料转化为液态煤基燃料的过程,一方面,该项技术会保留煤的燃烧特性,另一方面,又会使其拥有重油液态相类似的特点。
液态煤基燃料作为新型清洁燃料,具有制备简单、安全可靠以及便于运输储存等特点,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已将其用到较多工程中,我国关于煤炭资源较多,相对石油资源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该项技术对我国发展意义重大。
一、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概述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作为从天然气及重油中生成合成气的工艺,由美国的德士古公司研发[1],在1948年,美国研究出了首套15吨煤的测试设备,进行20种固体原料的测试,主要有:无烟煤、褐煤、石油焦、烟煤以及煤液化。
又于1956年建立气化炉,运行压力为2.8MPa,每日的处理量达到了100吨。
现今,在不断发展下日投煤量已达到1600吨,该技术已成为二代气化技术中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技术,其喷嘴位于气化炉顶部,由于它实际喷射速度较高,会发生物料短路,还会出现碳转化率低等不良现象。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气化炉,气化炉的关键在于喷嘴,因此,关于这一技术的实际发展方向,应重点对新型喷嘴进行研究,才是关键所在,我国在“九五”时期,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进行大力研究,已在国际上领先,更是在“十五”期间,使其进入商业示范推广发展环节。
我国研究出的这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是经四喷嘴对置产生撞击流,从而进一步强化混合效果,使热质传递效果更佳,最终提升气化反应效果,与传统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德士古煤气化与华理四喷嘴煤气化技术比较

过 实 际考察 以及参 考相 关文献 资料 就技 术 成 熟而 广泛 应 用的德 士古 水煤 浆 气化技 术 和华 东理 工大 学
在 此基 础上进 行 自主研 发 创新 的四喷 嘴水 煤浆 气化技 术在 工业化 生产 运行 方 面进行 简单的 对 比。 关键 词 : 煤 气化 I 德士古 ; 华理 四喷 嘴 ; 技 术 对 比
一
德 士古 煤 气化 工 艺 开 发 至 今 已有 5 0多年 的历 史, 主 要用 于水 煤浆 气化 技 术 。TE XAC O 水 煤浆 气
了 国家 “ 九五” 科 技攻 关 项 目“ 新型( 多 喷嘴 对置 ) 水 煤浆气 化炉 开发” , 并完成 了 2 2 t / d规 模 的 中试 试
5 MP a ) 。
四喷 嘴对置 式嘲煤 浆气 化技 术 是 由华东 理工 大 学 洁净 煤技 术研 究 所 ( 煤 气 化教育 部重 点实 验室 ) 于 遵 宏教 授 带领 的科 研 团 队历经 “ 九 五” 、 “ 十五 ” 、 “ 十
五” 科 技 攻关 开 发成 功 。“ 九 五” 期间 , 华 东理 工 大 学、 鲁 南化肥 厂 、 中国天 辰化 学工 工程 公 司共 同承担
化采用 水煤浆 进料、 液态排 渣、 在气 流床 中加压气 化, 水 煤浆 与纯 氧在 高温 高 压下 反 应生 成煤 气 。 气化 炉 主要 结构 是 水 煤浆 单 喷嘴 下 喷 式 , 大 部 分 是采 用 水激 冷 工艺 流程 , 单 炉容 量 目前 最 大 可 达 日投 煤 量 2 0 0 0 t , 操作 压力 大多 采 4 MP a 、 6 . 5 MP a , 少数 项 目也 已达 到8 . 4 MP a , 是 目前 商业 运行 经验 最 丰 富的气 流 床煤 气化技 术 [ 2 ] 。
关于对德士古气化工艺技术分析

关于对德士古气化工艺技术分析摘要:对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改善。
以下是我根据多年累积的经验针对德士古气化工艺技术所做的分析。
关键词:德士古气化工艺改造分析水煤浆一、气化工艺的特点(一)流程特点在德士古气化工艺中,气化炉是一个立式圆筒形的。
上面是气化室,内里衬有耐火材料。
水煤浆先和氧气进行混合,然后一起进到气化室。
在高温熔渣条件下,煤、蒸汽和氧气反应产生的煤气与熔渣一起流向下方,用水对其喷淋后进入辐射式冷却器中进行冷却操作。
煤气与熔渣分离后先对其降温然后出气化炉。
煤气去到净化工段,或者是出气化炉以后先去到对流式冷却器然后再进入净化工段。
而熔渣经过急冷操作后也从底部出气化器,在灰渣处理设备中被集中进行处理。
气化器下部的温度比上部低,所以下面没有耐火的衬里,由于不经过冷却因此会产生高压蒸汽。
通常,德士古气化炉的外径约为3m,高有4.5m,在4.5MPa 的操作压力下,每小时的煤处理量达80吨。
在净化系统中,粗煤气被水洗净化以后,出来的清洁煤气为中热值的合成气。
只需要进行脱硫不必除去二氧化碳就可以作为燃气使用。
之所以在燃烧以前就进行脱除硫化氢的操作是因为燃烧之前的脱硫工艺比较成熟,并且压力高、体积小,所得的副产品有更好的市场。
而实际上,在其他的煤气净化工艺中,都需要在脱除硫化氢的同时也对二氧化碳进行脱除操作,这是考虑到二氧化碳的存在对工艺的影响。
由于工艺的原料是水煤浆,因此还另有一套制备水煤浆的系统,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水煤浆进料与干粉进料相比,减小了系统的压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更高。
(二)装置的特点在气化器的上面,温度高达1650摄氏度,比灰熔点还要高。
然后煤气在200到360摄氏度左右出气化炉。
对于装置的压力,用于中间试验的气化炉压力较小,在2.7MPa到8.3MPa之间,而一般的工业装置,在用煤气制取合成氨时气化时的压力都在8.3MPa到10MPa之间,合成甲醇的气化压力也在6MPa与7MPa之间。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烘炉工艺操作简介

鉴于 以上弊端 , 现改造为 驰放气烘炉 。驰放气是合成 车 间 甲醇合成工段 的废气 , 主要成 分是 H 、 C O , 还含 有少量 的
甲烷 , 经火 炬燃烧 放 空 , 燃烧 产物 是 H O和 C O : , 对 环境 不
造成污染 , 且其燃烧热值与柴 油相 当。烘炉 以驰放气为燃 料
气化 炉内的物料反应过程 比较 复杂 , 总的来说是 先吸热 再放热 , 以维持反应持续 不断地进行 。这 就要求在气化 炉投
料时炉 内温度 维 持在 1 2 0 0 ' t 2 左 右 以满足 起 始反 应 的要求 。 通常情况 下 , 烘炉 以柴 油为原 料 , 但从 兖矿 国宏 化 工公 司气 化车 间长期使用柴 油烘炉的效果看 , 显 现出很多弊端 , 诸如 : ( 1 ) 炉 温较低且 预热烧嘴柴 油 喷头雾 化效 果不好 时 , 柴
置换管 内氮气 , 取样 分析 , 当可 燃物 含量大 于 9 0 %后置换 完 成, 关 闭各 阀。
( 2 ) 将燃料气 软管与预热烧 嘴连接。
将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 经济费用大大降低 、 便于操作 、 对环
境不造成污染 。 现以驰放气为燃料进行 烘炉操作介绍 。
( 3 ) 向调 度 室 申请 1 . 1 M P a低 压 蒸气 , 接 气 过 程 注 意
3 操作 过 程
( 1 ) 置换 燃料气管线 : 在燃料 气人 工段 阀后 接入低压 氮 气, 全 开界 区内燃料管 线上 所有 切断 阀及导 淋阀 , 供低压 氮 气对管线进行 吹扫置换 , 在 管线 的最末 端取样 分析 , 氧含 量 ≤O . 2 %时置换合格 , 然后关 闭置换氮气供应 , 关闭界 区内燃 料气管线上各排放 阀 , 仅 留燃 料气 最末 端阀打 开 , 开燃料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水煤浆加压气化炉设备特点比较
作者/来源:周夏,王吉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州253024) 日期:2009-1-16 在新型煤气化技术中,水煤浆气流床加压气化由于其具有单炉产气能力大、气化炉结构简单、合成气质量好、煤种适应性较广等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水煤浆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方面,我国经过技术引进和10多年的消化吸收、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形成了西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多元料浆单烧嘴气化专有技术和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四烧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专利技术。
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产化的1000 t/d合成氨大氮肥项目水煤浆气化装置中,由中国华陆工程公司对多元料浆单烧嘴气化专有技术和多烧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专利技术进行了揉合,以煤为原料进行多元料浆(以下简称煤浆)气化,其中建设的气化炉A为四烧嘴侧面对置式气化炉(以下简称气化炉A),气化炉B/C为单烧嘴顶置式气化炉(以下简称气化炉B /C)。
两种气化炉的理论操作压力均为6.5 MPa,日处理煤能力均为750 t。
自2004年10月建成投料试车以来,两种气化炉显现出了不同的技术特点。
1 工艺流程与基本结构
两种气化炉共用煤浆制备和灰水处理设备,其局部工艺流程分别见图1及图2。
1.1 气化炉A
水煤浆经两台隔膜泵加压,通过4个对称布置在气化炉中上部同一水平面上的预膜式工艺烧嘴,与O2一起对喷进入气化炉,每台隔膜泵分别为轴线上相对的两个烧嘴供料。
气化炉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由射流区、撞击区、撞击流股、回流区、折返流区和管流区所组成。
气化炉激冷室内只有下降管,没有上升管和折流裙板;下降管下端有4个切向排气口;下降管与激冷室内壁之间有4层锯齿形破泡分隔板。
工艺气出气化炉后,经文丘里洗涤器、分离器和水洗塔后送变换工段。
分离器内有破泡板和导气管;水洗塔工艺气进口无导气管和升气管,上部有固阀塔盘和旋流塔盘。
气化炉激冷室下部液、固相出口未设置破渣机。
1.2 气化炉B/C
按文献介绍,气化炉B/C燃烧室内流场按流动过程可分为射流区、回流区和管流区(图3)。
激冷室内设置有下降管、上升管和折流裙板。
工艺烧嘴为内外混式烧嘴。
工艺气出气化炉后,经文丘里洗涤器和水洗塔后送变换工段。
水洗塔工艺气进口有导气管和升气管,上部设有与四烧嘴气化炉一样的固阀塔盘和旋流塔盘。
气化炉激冷室下部液、固相出口设置有破渣机。
1.3 两种气化炉的工艺配置
就单台气化炉而言,四烧嘴气化炉比单烧嘴气化炉工艺配置要复杂,两种气化炉的工艺配置对比见表1。
2 技术比较
2.1 流场,温度场的分布
气化炉A的4个工艺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两对置安装,烧嘴喷出的物料在炉膛内相互撞击折流,使炉内的反应物呈曲线状态向前移动,流场呈梅花状,这样就大大延长了煤粒在气化炉内的停留时间,从而促使气化反应向更深层次发展,对于提高有效气体成分和碳的转化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新型气化炉专利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实践证明,采用撞击流,加强了O2与水煤浆的混合,强化了热质传递。
高温区在烧嘴位置以下500 mm及烧嘴位置以上一直到拱顶,是耐火衬里蚀损最严重的部位,如烧嘴周围及以下500 mm和以上筒体热面砖累计使用3425 h就因蚀损过快而更换,而拱顶砖则在3425 h的时间内损蚀130 mm。
由于两两对置的工艺烧嘴喷出的物料相互撞击折流后以曲线向渣口运动,这样气化炉燃烧室内的高温区分布就会相对集中,使得渣口处的温度相对较低(气化炉A的炉膛设计得比气化炉B/C高,也是造成渣口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渣口顺利以液态排渣,气化炉A操作温度相对较高,氧煤比较大。
气化炉B/C的烧嘴与煤气、灰渣出口在同一轴线上,流场呈喷射状,停留时间分布宽,射流以较大速率冲刷筒体下部及锥底耐火砖,下部热电偶处炉温最高。
由于喷出速率较高,可能会有部分物料短路。
气化炉拱顶使用寿命较长,如气化炉B第1炉拱顶砖在使用8892 h后蚀损60 mm,气化炉C第1炉拱顶砖在使用8412 h后蚀损132 mm,均比气化炉A拱顶砖寿命要长。
2.2 工艺指标
用相同磨煤机磨出的煤浆,在相同煤浆流量和气化炉压力下,两种气化炉生产的有效气体(CO+H2)含量、碳转化率等工艺指标对比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气化炉A生产的粗煤气中有效气体(CO+H2)含量和碳转化率比气化炉B/C 要高。
激冷室及水洗塔前分离器内的破泡板对粗煤气的除灰效果较好,但在一个运行周期的后半段时间,这些破泡板造成的阻力也较大。
气化炉B/C激冷室内的下降管、上升管结构易使粗煤气带灰、带水。
2.3 工艺操作
相对气化炉B/C,由于气化炉A涉及的阀门及联锁较多,操作复杂。
由于未设置破渣机,从气化炉A下来的灰渣经常发生“架桥”现象。
操作上很难将供给两两对置的工艺烧嘴的煤浆、O2流量、压力控制得完全一致,以致难以形成理想中的撞击流,从而对烧嘴及周围的炉砖产生不利的影响。
气化炉A使用的预膜式烧嘴煤浆环隙较小,煤浆中出现大颗粒时容易阻塞烧嘴,从而影响烧嘴的雾化效果甚至出现偏喷,因此对磨煤粒度要求较严,对磨煤岗位操作技术要求高。
高负荷运行时,气化炉A顶部堵头烧蚀很快,为防止拱顶、顶部堵头等高温部位发生意外事故,不
得不加强中控工艺人员的监视和现场工艺人员的巡检。
由于气化炉A的工艺烧嘴为水平式安装,意外跳车时,不容易把烧嘴内的煤浆吹扫干净,连投成功率较气化炉B/C低。
总体上来说,气化炉A比气化炉B/C操作难度大。
2.4 设备检修与维护
气化炉B/C更换1次工艺烧嘴所用时间不到0.5 h;而气化炉A因烧嘴多达4个,且为横置,烧嘴安装时不易就位,安装一次工艺烧嘴则需要4~5 h。
气化炉A盲板比气化炉B/C多15块,需要拆口、连口的位置比气化炉B/C多18个,每次开停车倒盲板等准备工作量相当大;气化炉A缠绕垫等易损件消耗多,每次投料比气化炉B /C多消耗66片。
由于气化炉A燃烧室内高温区靠近上部,除了该部位的炉砖蚀损过快外,顶部堵头因对撞形成的火焰直接烧蚀,每次停车都要重新制作,且必须待温度降下来并检查拱顶蚀损情况后才能确定堵头的长度,因此顶部堵头是影响气化炉A高负荷长周期运行的隐患。
在装置开车初期,顶部堵头仅运行86h就烧蚀近50%。
现虽经改造,但运行12 d就烧蚀140 mm,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隐患。
在激冷室内,气化炉A用破泡板代替气化炉B/C的上升管。
由于破泡板与相应支架为焊接成形,停车时若不破坏局部破泡板,检修人员无法从下部人孔进入到激冷环进水管处检修、冲洗,因此每次冲洗激冷环,气化炉A比气化炉B/C多用时20 h。
由于气化炉A燃烧室的高温区位于工艺烧嘴所在的上部,在高温环境的辐射、烘烤之下,工艺烧嘴外喷头端面比气化炉B/C所用工艺烧嘴更容易产生龟裂。
气化炉A所用的预膜式工艺在煤浆冲刷下,烧嘴的小喷头外锥和中喷头内锥产生磨损,中、小喷头均需维修;而气化炉B/C所用的内外混式工艺烧嘴在煤浆冲刷下只是中喷头内锥产生磨损,小喷头一般不用维修。
由于使用的是内外混烧嘴,气化炉B/C有时会产生回火,将中、
小喷头及与之连接的烧嘴套管烧坏;而气化炉A因使用的是预膜式烧嘴,就不容易产生回火。
就工艺烧嘴维修费用来看,如果不换喷头和盘管等易损件,气化炉A工艺烧嘴维修一次需花费7.2万元,气化炉B/C则仅需1.8万元。
2.5 设备制造
为了保证工艺烧嘴喷出物料燃烧后形成良好的对撞效果,对气化炉A燃烧室筒体的成型、四侧壁烧嘴安装法兰组件的加工、组焊和二次加工及测量、检查要求非常严格,制造难度大,必须采取特殊的工艺保证措施。
由于在气化炉A侧壁上砌筑4个横向烧嘴安装洞口,也增加了气化炉A燃烧室衬里砌筑的难度。
气化炉B/C设备制造、耐火衬里砌筑相对来说都要比气化炉A容易。
2.6 设备大型化
由于气化炉A采用四烧嘴供料,加大炉膛直径后能够减轻烧嘴偏喷造成的对面烧嘴周围炉砖的损蚀,同时随着烧嘴料浆环隙的加大更不容易因堵塞造成偏喷,在确定好合适的烧嘴中心线与气化炉拱顶距离及拱顶结构后比较适合于大型化。
气化炉B/C采用顶置单烧嘴技术,由于单独1个烧嘴的供料能力较大时不容易实现雾化,并且炉膛直径加大后,因物料呈喷射状离开烧嘴进入气化炉,气化炉上部未被有效利用的“盲区”太大,在实现大型化方面有难度。
3 结语
(1)两种气化炉的拱顶结构不应该完全相同。
因为就耐火衬里来说,两种气化炉在此处的燃烧状况、炉温完全不同,气化炉A拱顶寿命远低于气化炉B/C。
(2)气化炉A的有效气体含量和碳转化率指标优于气化炉B/C。
(3)从工艺操作及设备维护、维修方面看,气化炉B/C优于气化炉A。
(4)气化炉A采用了具有完全国内知识产权的技术,该技术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造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