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范文(4篇)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范文第一条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作职责1. 妇幼保健部门负责制定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
2. 妇幼保健部门负责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3. 妇幼保健机构要按照妇幼保健部门的要求,制定妇幼保健工作计划,并实施。
4. 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开展妇幼保健项目和活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5. 妇幼保健机构要保证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妇幼健康。
6. 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第三条工作流程1. 妇幼保健机构要按照妇幼保健部门的要求,制定妇幼保健工作计划。
2. 妇幼保健机构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妇幼保健项目和活动。
3. 妇幼保健机构要对妇幼保健项目和活动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4. 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5. 妇幼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档案和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四条监督和评估1. 妇幼保健部门要定期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妇幼保健机构要配合妇幼保健部门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五条法律责任1. 妇幼保健机构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妇幼保健工作的职责,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合法。
2. 妇幼保健机构要保护妇幼的合法权益,严禁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六条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妇幼保健部门对本制度享有最终解释权。
3. 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妇幼保健部门负责。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幼健康,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第三条妇幼保健工作应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规定,确保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第四条妇幼保健工作应注重预防,重视科学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妇幼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妇幼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妇幼健康管理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从事妇幼健康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二、组织架构1.设立妇幼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妇幼健康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设立妇幼健康管理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妇幼健康管理任务。
3.设立妇幼健康管理专业团队,负责妇幼健康管理的专业技术工作。
三、工作内容1.开展妇幼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建立和完善妇幼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
3.提供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全程医疗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4.开展妇女儿童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5.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开展妇幼健康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7.提供妇幼健康咨询服务,解决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
8.加强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工作流程1.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妇幼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健康检查和评估:定期进行妇女儿童健康检查,评估健康状况,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
3.医疗服务: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程医疗服务,包括孕前、孕期、产时、产后服务等。
4.疾病筛查和治疗:开展妇女儿童疾病筛查工作,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5.出生缺陷防治: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健康科研:开展妇幼健康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7.健康咨询:提供妇幼健康咨询服务,解决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
8.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工作制度1.定期召开妇幼健康管理工作会议,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制定和完善妇幼健康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开展。
3.建立妇幼健康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和反馈。
妇幼保健院产科健康教育制度

妇幼保健院产科健康教育制度一、入院健康教育1、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2、介绍病区环境(产房,预防接种室,新生儿洗浴中心)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预防交叉感染;3、介绍医院管理制度(卫生,陪护,新生儿看护)以取得合作;4、介绍安全如识(财物、外出、水电暖、预防坠床、跌倒等);5、杜绝各种小广告(催奶,月子汤)。
二、产前术前1、介绍消除恐棋,焦虑的方法;2、指导左侧卧位,吸氧的意义;3、做好产妇的饮食指导;4、说明孕妇规律宫缩后与助产士配合的重要性;5、介绍手术的方式和时间,说明术前备皮,备血的目的及相关的注意事项;6、说明术前用药及禁食的重要性。
三、产后术后1、指导正确卧位及注意事项;2、保持引流管通畅及观察阴道恶露情况的意义;3、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哺乳技巧;4、讲述产后及手术拔尿管后早解小便的重要性;5、产后及术后的饮食指导;6、说明产后及术后活动时间及相关的注意事项;7、介绍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
四、出院1.产妇饮食辈素搭配,正常饮食,忌辛辣生冷,奶水不足多喝汤水类食物;2.每天洗脸刷牙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根据情况淋浴,注意保暖,不能盆;3注意阴道流血,保持卫生,6周内禁止性生活。
6周后慈尿,妇科门诊做彩超,复查子宫复旧情况;4.新生儿黄疸2-3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10-14天开始消退,若持线不退或者退而复升,随时儿科就诊;5.新生儿脐带保持干燥,每天脐带消毒,若出现红肿渗液及时返院处理。
脐带除了消毒外,禁止撒任何东西;6.月子期间适量运动,以不产生疲劳为主,不适合久坐;7.新生儿出生后15天开始添加维生素AD滴剂。
坚持纯母乳喂养46月,然后逐步添加辅食,坚持母乳喂养到2岁;8,出院结算发票保存好,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医生开具的首次签发登记表一门诊楼3楼产科门诊一病房2楼新生儿分娩信息录入室录入信息一新生儿出生7-10天去洗浴中心采集足底血,听力筛查,取好名字携带材料,儿科综合楼四楼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处办理一当地派出所落户口;9.新生儿接种本只能保存,不能自己涂改。
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制定本制度,明确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责任分工和管理程序,保障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1.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素养和健康知识水平。
2.帮助孕产妇和儿童了解常见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预防方法。
3.增强孕产妇和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促进孕产妇和儿童与医生、护士的互动和有效沟通。
三、具体内容1.孕产妇健康教育(2)组织孕妇学校,开展孕产妇知识讲座、心理疏导等活动。
(3)指导孕妇进行合理膳食、营养补充和体育锻炼。
(4)就孕期常见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如妊娠反应、贫血、高血压等。
(5)传授孕妇产后恢复的相关知识。
2.儿童健康教育(1)开展儿童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如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合理用药等。
(2)组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方法。
(3)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保健指导。
(5)加强预防接种宣传和指导,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3.青少年健康教育(1)组织校园健康讲座,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性教育等。
(2)开展青少年性别平等教育和暴力预防教育。
(4)开展青少年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宣传。
(5)加强青少年饮食、营养和锻炼指导。
四、组织形式1.妇幼保健院将建立妇幼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制定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和方案,并指导各科室和护理部门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
2.各科室和护理部门负责根据妇幼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组织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吸引医务人员和社会公益人士参与妇幼健康教育工作。
五、责任分工1.妇幼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制定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指导各科室和护理部门的教育工作,并负责教育活动的评估和总结。
2.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具体的教育活动。
4.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科学指导。
5.志愿者要积极宣传、推广和组织健康教育活动。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三篇)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切实维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实用、全面、一体化的原则。
第四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坚持性别平等的原则,重视女性和儿童的特殊需求。
第五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第六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适应新时代妇幼教育需求。
第二章妇幼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第七条妇幼健康教育内容涵盖妇女健康、儿童健康、孕产期保健、育儿知识等方面,内容应当科学、全面、实用。
第八条妇幼健康教育方式可以采用讲座、培训、宣传媒体、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以及结合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进行在线教育。
第九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注重与社区、学校、医院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同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活动。
第十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全员参与,包括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社会志愿者等,形成全社会合力。
第三章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机构与人员第十一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妇幼健康教育工作。
第十二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第四章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估第十三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计划、预算、档案管理等。
第十四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育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第十五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质量。
第五章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机制第十六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第十七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第十八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
妇幼保健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妇幼保健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度一.入院健康教育制度1、介绍主管医生、分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2、介绍病区环境(厕所、食堂、开水间等).床及呼叫器的使用3、介绍医院管理制度(探视、陪住,卫生等)4、给予相关病情介绍及缓解不适的方法5、交代如何留取标本(如血、尿等)6、特殊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7、介绍安全知识(财物、外出、水电暖、预防跌倒、坠床等)二、治疗:1、介绍主要用药目的、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疗2、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如化疗药、贵重药等)三.手术患者术前:1、告知手术时间:做好术前心理疏导2、训练床上大小便、下床技巧、有效咳痰、吸氧等宣3、有利于手术的饮食指导:解释术前避免吸烟、感冒的意义4、术前备皮、皮试、配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5、介绍术前用药、保证休息及禁食的重要性:解释术前肠道准备的目的术术后:1,指导正确卧位及注意事项2、指导活动或按摩双下肢,防止血栓形成:保持引宜流管通畅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教3、术后饮食指导4、活动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肢端血运及感觉5、解释术后发热的原因及处理出1、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注意事项院2、饮食、活动、休息及注意事项指3、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四.出院健康教育1、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注意事项院2、饮食、活动、休息及注意事项指3、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五.流产患者出院健康教育1.注意阴道流血量,出院后7天妇科门诊开彩超单子,复查!注意要憋尿!!如果不到7天,而流血量大于月经量,定要及时返院复查2.出院后按时按量遵医嘱服用口服药!3.注意卫生,可以淋浴,并及时擦干,不要着凉。
4.流产后禁止性生活1个月!5,注意保暖,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主。
禁忌一直卧床。
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一、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1.患者就诊时,接诊的医务人员通过了解病情,对患者开展健康评估,发现健康问题。
2.针对健康问题,对患者及家属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或利用候诊区进行集体讲解,患者还可以通过电视、宣传栏、健康教育资料获得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
3.为患者提供健康建议或开展进一步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纠正错误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4.按规范整理健康教育资料。
二、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流程
1.在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开展健康评估,结合病情,家庭情况等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2.待患者病情稳定时通过集体讲解、展板、宣传册、健康教育资料、317 护平台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健康行为。
3.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每日及时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与护理服务。
4.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合理化的健康指导或建议。
5.对入院、住院、出院各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登记,整理入档。
三、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1、在接到各辖区乡镇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及部门的邀请后,健康教育科负责联系四大部(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服务部、儿童保健部),由部主任安排相关医务人员参加。
2、对社区居民提供讲座、义诊、咨询、培训等健康教育活动,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解答,并出具健康建议,对有疾病隐患的社区居民,劝导其及时就医诊疗。
3、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将发现的健康问题及建议反馈给邀请单位。
4、开展活动效果评估,纳入考核及年终评优树先,持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总则二、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1.提高妇女的妇科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妇科疾病的发生;2.增加妇女对孕前、孕中和孕后保健的了解,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状况;3.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4.增加家庭对妇幼健康的重视,提高整个社会对妇幼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三、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内容1.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例如健康讲座、健康教育课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2.发布健康教育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视频等,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传播健康知识;3.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例如组织妇幼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康复师培训班等,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5.组织妇幼健康知识竞赛、健康义诊等活动,增加公众对健康知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设立专门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工作有序进行;2.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环节;3.定期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形成合力,提高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5.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五、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保障1.加强对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2.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资助,例如设立专项基金、项目补助等;3.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包括设备、教材、宣传资料等;4.提高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例如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等。
六、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推广1.制定妇幼健康教育宣传方案,确定宣传的目标人群和内容重点;2.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3.加强对健康教育资料的制作与发布,提高宣传效果;4.建立健康教育宣传品牌,增加宣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七、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与评估1.建立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制度,明确监督的部门和职责;2.开展定期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包括宣传效果、教育质量等方面;3.发布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年度报告,公开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4.监督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确保工作的廉洁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类健康教育稿件必须立足于医学科学,做到科学、准确、真实。
2、妥善保管妇幼保健宣传稿件并及时存档。
3、妥善保管健康教育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性能,随时保持备用状态。
4、完成以下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①每季至少出一期妇幼保健宣传档;
②每季至少举办一期孕妇学校、父母学校;
③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妇女及儿童聚集的机会,开展妇幼卫生讲课、咨询等活动。
5、重点加强对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要求所辖范围的孕产妇、儿童家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康教育覆盖率达90%。
6、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均需作好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