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炙的作用与禁忌【医学养生常识】
雷火灸技术

雷火灸技术一、技术简介(一)定义:雷火灸是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的传导,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适应症1.妇产科疾病:盆腔炎、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产后宫缩痛、产后乳少、产后尿失禁、产后尿潴留、产后痔疮、产后腹胀等。
2.儿科疾病:小儿腹泻、小儿慢性胃炎、小儿遗尿等。
3.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胰腺炎、便秘。
4.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
5.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痛风、更年期综合征、阳虚。
7.循环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窦性心律不齐、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毒性心肌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8.五官科疾病:近视、散光、弱视、干眼症、麦粒肿、白内障、青光眼、中耳炎、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牙痛、口腔溃疡等。
9.皮肤科疾病: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冻伤等。
10.骨伤科疾病:狭窄性腱鞘炎、扭伤、落枕、颈椎综合征、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跟痛症、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11.外科疾病:疼痛、疖、头皮血肿、颈部肿块、急性乳腺炎、痔疮、慢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等。
(三)禁忌症:1.眼外伤、青光眼眼底有明显出血、充血症状及各种病症的出血期。
2.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发热病人等患者忌用。
3.孕妇及崩漏慎用。
4.哮喘病人避免吸入烟雾,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5.对老年人、小孩禁用猛灸手法(用灸时间缩短)。
二、临床应用(一)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室环境,室温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
4.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5.排烟系统良好。
(二)常见疾病取穴、频次及时间1.妇产科疾病:神阙、关元、气海、肾俞、肝俞、三阴交、足三里、八髎穴等。
神奇的雷火灸的作用及功效

神奇的雷火灸的作用及功效
雷火灸条含有各种无机质、维生素及精油成分等,是人体所需有益营养成分丰富的多年生药草。
它能改善酸性病毒体质,强化免疫力。
那么雷火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人在运动或者劳动后,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这是因为运动中肌肉产生了大量乳酸,而艾灸可以快速地减少乳酸的积累,缓解疲劳的产生。
艾灸还能促进颈项部盒头部的气血运行,改善由于气血不能上达造成的失眠、健忘。
2、排毒养颜、美白润肤,皮肤疾患主要与肺有关。
肺主皮毛,肺又为娇脏,很容易感受外邪,一旦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则人的皮肤和毛发都会受到伤害。
养颜美容必须要调理肺脏,只有肺的胜利功能正常,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肤质,延缓衰老。
3.清除冷感,改善性功能,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需要依靠气血的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
我科开展雷火灸多年,疗效显著,冬天灸一灸,受益匪浅,是治病保健的不错方法。
雷火灸的作用

雷火灸的作用
雷火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
雷火灸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温通经络、祛寒驱湿、消散痛症。
首先,雷火灸可以温通经络。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是人体内部通过气血流通的通道,贯穿全身的经络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途径。
雷火灸通过灼烧艾草或其他可燃物质产生的火焰和热量,能够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运行。
经络畅通,可以调整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机,从而起到调理和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
其次,雷火灸还可以祛寒驱湿。
寒湿是常见的病因,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雷火灸产生的高温可以温暖经络和身体表面,逐渐将寒湿驱散。
寒湿容易导致气血循环不畅,痛风、关节炎、腰腿酸痛等症状的产生。
通过雷火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的发展。
最后,雷火灸对于消散痛症有着显著的效果。
雷火灸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刺激和热破坏局部组织,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和血液循环,减轻痛症的程度。
例如,对于肌肉酸痛、脖子和肩膀的僵硬、头痛等常见症状,通过雷火灸的治疗可以舒缓局部肌肉和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雷火灸有温通经络、祛寒驱湿、消散痛症的作用。
雷火灸在中医治疗中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是,雷火灸作为一种物理疗法,需要严格的操作和专业知识。
因此,在接受雷火灸治疗之前,一定要找到合格的中医师进行
咨询和治疗。
此外,雷火灸也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例如孕妇、小孩、老人等,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谨慎使用。
总之,雷火灸在中医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和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雷火灸 内调外熏温经通络

雷火灸内调外熏温经通络王野教授,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传统疗法学研究、教育、医疗20余年。
主要治疗方向:软伤科疾病与神经科疾病。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性关节炎、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等疾病的治疗,总结出中医传统疗法的优势和最合理的方案选择。
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以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
辽宁省中医院运用雷火灸治疗病人,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雷火灸可起温经散寒等作用雷火灸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及病变部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和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一种综合效应。
由于雷火灸火力猛,渗透力强,采用实按灸法容易使患者机体及深部组织造成伤害。
为让患者接受雷火灸,在灸疗方法上,只能选用悬灸方法。
为达到良好的灸疗目的,在灸疗时就不能只是灸疗患处,或仅以经络腧穴为主,而是施灸时要扩大患处周围的肌体部位,以更好地调节病灶周围组织的各有关生理系统的兴奋,达到对患处病灶的治疗目的。
雷火灸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痰除湿、消肿止痛、扶正祛邪的作用。
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内因,药物的燃烧是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度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功效。
雷火灸需配备不同灸具雷火灸治疗范围非常广,包括心血管疾病,五官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其中治疗痤疮、粉刺、过敏性鼻炎、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尿频尿急、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腰腿痛、足跟痛等,疗效非常显著。
中医---雷火灸

中医---雷火灸•雷火灸编辑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
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
灸疗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
•中文名•雷火灸•性质•中医传统疗法•制作•由各种中药制作而成•原理•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目录1.1 简介2.2 特点3.3 原理4.4 使用步骤5.5 使用说明6.6 治疗范围7.7 禁忌症8.8 功能介绍简介编辑雷火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医传统疗法,其由各种中药制作而成,以经络学说为原理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
特点编辑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雷火灸由多种中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
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原理编辑灸疗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
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内因,药物的燃烧是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
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病。
中医秘籍之雷火灸

中医秘籍之雷火灸前两天来了一位病人,女,48岁,因受寒后双肩部疼痛不适2周就诊,就诊时双肩及手臂冷痛,诉夜晚常痛醒2-3次,纳可,二便调,平时易疲劳,畏寒。
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考虑阳虚受寒,予雷火灸灸疗患部20分钟,患者双肩部冷痛明显缓解,自觉一股热流自肩部传到手指。
第二天就诊时诉夜晚无疼痛,继续治疗2次,疼痛消失。
这么神奇的雷火灸到底是什么呢?“雷火灸”起源于明代,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制成的条柱,长度约在10厘米,直径约有1元硬币大小。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
点燃后悬灸穴位,有点类似熏蒸,能起到畅通经络、调整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淤、消炎镇痛的作用。
《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
但是在家灸疗时,患者一定要注意别烧伤,高血压、出血眼病、眼压高的患者不宜使用。
>>>>雷火灸的特点1.药力峻猛2.火力强3.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雷火灸的作用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3.扶正祛邪等功效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
近视:近视、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弱视、白内障、沙眼等。
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耳聋等。
妇科病:痛经,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等。
中医经典文化微信号:tcm-jingdian。
雷火灸的功效和作用

雷火灸的功效和作用
雷火灸,又称雷火炙疗法,是一种由中医传统疗法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
在雷
火灸疗法中,使用红色龙眼石灸盒燃烧,产生的热量渗透到皮肤深层,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理人体气血、平衡阴阳、祛邪驱病的作用。
雷火灸的原理
雷火灸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烟熏的药性与火的温热相结合,可达到温阳散寒、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作用。
雷火灸的功效
1.舒筋活络:雷火灸能温热经络,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和
关节僵硬。
2.调理气血:雷火灸可促进气血循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
不畅引起的问题。
3.祛风散寒:雷火灸能够祛除体内风邪和寒气,有助于治疗风寒引起
的感冒等疾病。
4.强身健体:雷火灸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雷火灸的作用
1.治疗疾病:雷火灸可治疗颈椎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糖尿
病等慢性病。
2.促进新陈代谢:雷火灸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身体机
能。
3.调节内分泌:雷火灸可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有助于缓解失眠、情
绪不稳等问题。
4.预防疾病:经常雷火灸有助于预防感冒、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发生。
雷火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传统疗法,但在进行雷火灸前需选择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灸位和灸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采用雷火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雷火灸的最佳时间

雷火灸的最佳时间
雷火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它利用艾草或其他具有药性的物质在特定的穴位
上进行灸烧,以调和人体气血,治疗疾病,增强免疫力。
然而,雷火灸的效果受到很大程度上最佳时间的影响,科学合理地选择灸疗时间,可以让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1.早晨:早晨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时候,这个时候雷火灸可以帮助提高人
体的活力和精神状态,早晨进行雷火灸可以调整人体的生物节律,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下午:下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进行雷火灸可以帮助消除疲劳,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
3.晚上:晚上是人体阴气上升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雷火灸可以帮助人
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促进睡眠,加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改善体内环境。
4.适时调整: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雷
火灸,一般来说,雷火灸的最佳时间在饭后1小时至3小时之间效果较好,
避免在饥饿或过饱状态下进行。
总之,雷火灸的最佳时间取决于个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具体情况,科学合
理地选择雷火灸时间可以增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健康。
希望每位患者在接受雷火灸治疗时,能够根据以上建议选择最佳时间,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火炙的作用与禁忌
文章导读
雷火灸是以经络学为主要原理,通过现代医学的一些方法,配以纯中药制剂,
进行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主要采用一些穴位治疗,通过热效应来来激发疏通经络,使
药物能够达到相应的一些身体的穴位,从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利窍,疏通经络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雷火灸的9大功效作用
1.雀啄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对灸处,采用像鸡啄米、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动的方法。
多
用于泄邪气时,在患部和腧穴上使用。
2.小回旋法: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小回旋转,此种方法可采用顺时针
方向旋转,多用于泻法;若采用反时针方法,多用于补法。
3.螺旋形灸法: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逐渐由小而大,可旋至碗口大,反复使用由
小而大的操作方法,按顺时针螺旋形方法旋转,多用于泻法;若按反时针方向进行螺旋形
反复旋转,多用于补法。
4.横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时移动方向,左右摆动,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5.纵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时上下移动火头,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
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6.斜向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条火头斜形移动,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
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在治疗鼻炎多种疾病时常用。
例如:印堂穴移至鼻翼的两侧
迎香穴,必须采用斜向灸法。
7.拉辣式灸法:医者用左手三指平压躯干软组织,向中心线外侧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
2cm,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
在躯干部医者平压肢体软组织向远端
移动,也必须雷火灸距离皮肤2cm,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
每个方
位每次拉动距离不少于10cm,拉动次数为3-5遍为佳。
是雷火灸自创新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