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牛蛙常见病治疗方案

牛蛙常见病治疗方案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常常受到养殖户的关注。
然而,牛蛙也会面临一些疾病和病害的威胁,这会对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治疗牛蛙的常见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牛蛙病症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1.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牛蛙病症,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红肿、溃疡和出血。
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洁病变区域: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进行清洁,确保溃疡面干燥清洁。
-抗生素药物:使用消炎药如红霉素进行口服或局部涂抹,以预防继发感染。
-加强营养:给予高质量、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饲料,加强牛蛙免疫力。
2.骨折由于饲养环境的限制或外力的作用,牛蛙可能会发生骨折。
治疗方案如下:-固定骨折:使用支架或石膏橋等辅助装置固定受伤部位,以保持骨折断端的相对稳定。
-使用抗生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感染。
-饮食调节:增加摄入的钙和维生素D3的含量,有助于骨折愈合。
3.皮肤溃疡受到细菌、寄生虫或外来物体的感染,牛蛙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
治疗方案如下:-清洁伤口: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进行清洁,清除感染源。
-抗生素药物:口服或局部涂抹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养殖池的清洁,并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皮肤溃疡的愈合。
4.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由细菌、寄生虫或病毒引起的牛蛙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案如下:-使用抗生素:根据感染性病原体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给予抗生素饲料: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以达到控制感染的效果。
-增强免疫力:给予高质量的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牛蛙的免疫力。
5.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牛蛙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不良、贫血和生长缓慢等症状。
治疗方案如下:-使用驱虫药物:根据感染的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可口服或注射给药。
-清洁养殖环境:清除养殖池中的污物,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牛蛙常见病的防治与用药.doc

牛蛙常见病的防治与用药概述:在正常情况下,牛蛙对疾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牛蛙湿润的皮肤分泌多种杀菌酶,它们甚至具有抗菌素无法比拟的作用;还具有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
所以,幼成蛙、蝌蚪一般很少发病。
但当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饲养管理不善,操作受伤,也会发生各种疾病。
常见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一、蝌蚪期常见疾病1)水霉病(肤霉病或白毛病)【病原】病原体为水霉科的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的损伤部位。
【症状】水霉菌从皮肤伤口侵入后,吸取皮肤中的养分,菌丝体向内深入肌肉,向外长成分枝繁茂的菌丝,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的浅白色斑块。
在水温10℃~20℃的池水中易发生此病,患病的蝌蚪游动迟缓,觅食困难,而且其他病菌可从伤口侵入而加速死亡。
【防治】(1)蝌蚪池等的操作应注意不对蝌蚪造成创伤,有伤口的蝌蚪可用3%的食盐水涂抹皮肤伤口至愈合。
(2)对已发病的蝌蚪,可用6~10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分钟进行治疗。
(3)可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消毒30分钟,每日两次,经3天可治愈。
2)车轮虫病【病原】此病是原生动物寄生虫病,其病原是车轮虫。
此虫的外表像碟状或草帽形,虫体周围有均匀分布的纤毛,并有由许多小齿逐个衔接而成的圆形齿环,虫体运动时,以齿环磨损蝌蚪的表皮组织。
常发生在密度大,生长缓慢的牛蛙蝌蚪期间【症状】车轮虫主要寄生在蝌蚪的皮肤和鳃的表面上,使寄生处呈现青灰色的斑点,尾膜发白,常浮于水面。
大量寄生时,会使蝌蚪食欲减退,体表发白,呼吸困难,单独游动,动作迟缓,生长停滞,进而死亡。
6~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1)加注新水,减少养殖密度,扩大蝌蚪的活动空间,即可避免此病发生。
(2)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兑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
(3)每1亩用切碎的韭菜0.25千克与黄豆混合磨浆,然后全池泼洒,连续1~2天,可控制病蝌蚪的死亡。
牛蛙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牛蛙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牛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动物。
牛蛙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特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然而,牛蛙也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对养殖户来说,掌握牛蛙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对养殖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RHV(牛蛙Rana gryilio virus):这是牛蛙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包括气溶胶、饵料、水等。
感染牛蛙后,出现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
预防该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水质的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
2.暴风雨病:这是一种由禽群、牛蛙与鸭子等动物共同感染的病毒病,通过水源传播。
牛蛙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体温升高等症状。
防治该病的方法可以采取疫苗接种、定期消毒池塘和设备、加强对禽类和牛蛙的检疫等措施。
3.外寄生虫:牛蛙容易受到钩虫、绦虫等寄生虫的侵扰,造成消化系统疾病。
这些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饵料传播。
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和清洁水源、使用防虫药物、保持池塘卫生等方法。
4.真菌感染:牛蛙的皮肤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出现溃疡和红肿、食欲减退、避光等。
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主要是保持水源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检查牛蛙的身体状况,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5.疱疹病:这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品和水源传播。
感染后,牛蛙会出现皮肤溃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水质的管理,保持池塘清洁,并对患病的牛蛙进行隔离和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以上常见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洁牛蛙养殖池塘的水质,避免水质污染,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牛蛙处于健康的环境中。
2.定期消毒:定期对牛蛙养殖场的设备、水源、饲料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3.加强检疫:对进入牛蛙养殖场的动物进行检疫,排除携带疾病的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牛蛙用药方案

牛蛙用药方案引言牛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养殖过程中,牛蛙健康状况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牛蛙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用药方案,以帮助牛蛙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牛蛙的健康。
牛蛙常见疾病1. 青蛙病毒性水泡病青蛙病毒性水泡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度传染的疾病,对牛蛙群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该病病原体为病毒,主要特征是在腹部和四肢出现水泡状的湿疹。
用药方案针对青蛙病毒性水泡病的治疗,可以采用如下用药方案:•生理盐水清洗:将感染部位轻轻清洗,去除病毒和病菌。
•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利巴韦林。
2. 青蛙流感青蛙流感是一种由青蛙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对牛蛙健康造成威胁。
用药方案治疗青蛙流感的用药方案如下:•抗生素药物:应用广谱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免疫增强剂:在治疗期间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牛蛙的免疫能力。
3. 寄生虫感染牛蛙寄生虫感染是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包括钩虫感染、肺吸虫感染等。
这些寄生虫会对牛蛙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用药方案治疗牛蛙寄生虫感染的用药方案如下:•抗寄生虫药物:选择广谱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氯喹酮等。
•适当环境处理:对牛蛙的饲养环境进行适当处理,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剂量:依照药品说明书或兽医建议,控制好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用药时间: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严格控制用药时间,不可随意中断。
•环境卫生:保持牛蛙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观察反应: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密切观察牛蛙的反应,如出现异常,请及时咨询兽医。
结论牛蛙的健康管理对于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在面临常见疾病时,合理的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牛蛙的存活率和生长效益。
然而,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同时保持环境卫生。
如若在用药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请咨询专业兽医以获得更好的处理建议。
以上是一份关于牛蛙用药方案的文档,详细介绍了牛蛙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用药方案。
牛蛙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牛蛙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牛蛙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牛蛙现在已经成为蛙类养殖中最重要的其中一种。
在养殖牛蛙时,会遇到各种常见蛙病。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牛蛙常见蛙病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牛蛙常见蛙病:暴发性出血败血症1、病症:发病蝌蚪腹部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及肛门四周的出血现象更为明显,重症时,体表出现几近透明的溃疡斑,眼球突出、充血,时有烂尾现象,鳃因失血而呈灰白色,腹部鼓胀,腹水严重,肝、肠明显充血,死亡前有在水面打转的现象。
2、病因: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是引发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病原目前尚不清楚。
3、危害:该病的发生表现为暴发性,且传染性极强。
发病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下旬,水温一般在20℃以上。
牛蛙蝌蚪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严重者可在一周内使整个蛙场的蝌蚪全部死尽。
主要危害对象是蝌蚪,以变态期内的蝌蚪发病死亡尤为严重,幼蛙也时有发生该病。
此病1995年呈暴发性流行,从对海盐县官塘的近千亩养殖池的调查显示,约有80%的春季蝌蚪暴发了该病,死亡率达60-100%,危害极为严重。
4、防治对策:该病因具暴发性、病期短的特点,目前尚无显著疗效的治疗药物。
减少该病的损失应以预防为主:(1)蝌蚪池在放养前应清池。
清池的药物可用生石灰(50-100ppm)、蛙消安(10ppm)、强氯精(3-5ppm)等。
(2)加强管理,做好场地的清洁消毒工作。
各养殖池的进排水应独立分开,工具在用前用后要消毒。
蝌蚪入池前用20ppm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杜绝外来病原的传染。
(3)定期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合理放养密养,减少发病机会。
(4)在蝌蚪饲料中定期添加一些药物如“蛙用碘”、“SMZ”及“先锋霉素”等,池水用2-3ppm的高锰酸钾与乙酸的混合液消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牛蛙常见蛙病:烂皮病1、病症:该病初发时,牛蛙的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并出现白斑,之后,表皮脱落并开始溃烂,露出背肌,烂斑四周呈灰白色,病重时,可扩展到四肢。
蛙眼瞳孔病初时出现粒状突起,逐渐发白,直至形成一层白色脂膜覆盖在眼球表面。
牛蛙常见病:牛蛙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牛蛙常见病:牛蛙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养殖牛蛙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牛蛙常见的疾病,那么现在就来看看牛蛙养殖当中牛蛙常见的疾病。
1、车轮虫病
该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所引起。
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蝌蚪尾部发白,常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一是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
二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1.4ppm。
2、气泡病
患该病的蝌蚪,身体膨胀,失去平衡能力,在水面仰游,解剖可见肠内充满气体。
防治方法:
一是高温期间每隔2~3天加新水一次,可搭棚遮荫降温;
二是捞出患病蝌蚪放于较清凉的水中,用20%的硫酸镁液浇洒,1~2天后再入放蝌蚪池。
3、肠胃炎病
该病是由细菌性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的。
该病发生快,危害大。
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四周红肿;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
一是放养前蝌蚪池作好清塘消毒工作,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
二是饲料的原料要好,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三是每日清扫饵料台的残饵,并刷洗饵料台;
四是除保持水质清新外,每周全池泼洒一次漂白粉,使池水漂白粉含量为
1~2ppm;五是患病时,可用0.05~0.01%的食盐水浸泡。
总结:在养殖牛蛙的还是会一定要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避免牛蛙的疾病发生,这样才能够使得牛蛙更好的成长,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牛蛙的疾病及其防治

牛蛙的疾病及其防治邓奇志(河南省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南阳473000)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霉菌在蛙体内寄生,引起牛蛙各种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传染性疾病。
这类疾病轻则影响正常生长繁殖,重则出现大批死亡。
因此对牛蛙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可提高牛蛙的成活率。
蛙;疾病;防治1牛蛙卵的主要病害危害牛蛙卵的主要病害是霉菌病。
症状:卵团块四周出现灰白色菌丝,严重影响蛙卵的孵化与存活。
病因:气温、水温下降,光照不足,池水不洁,霉菌大量繁衍生长所致。
防治方法:保持牛蛙产卵池、孵化池池水清洁,防止霉菌污染。
已污染的水体用生石灰和高锰酸钾消毒。
阴雨天将蛙卵放入水盆或小池,用白炽灯照射孵化。
2牛蛙蝌蚪疾病2.1车轮虫病症状:患前几天蝌蚪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动作迟缓而离群,常招致大量死亡。
病原体:为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动物车轮虫。
因其反口面观似车轮而得名。
侧面观似钟形。
它寄生在蝌蚪体表和鳃上,以纤毛摆动在蝌蚪体表滑行,以孢口吃蝌蚪组织细胞和血细胞。
防治方法:减少蝌蚪的养殖密度,加强营养,以预防发病;发病初期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g 和硫酸亚铁2g 合剂或0.7g 硫酸铜全池泼洒;每667m 2水面用切碎的韭菜20g 与黄豆混合磨浆,均匀泼洒。
2.2蝌蚪肤霉病症状:蝌蚪体表受伤处可见白色棉絮状纤维。
患病蝌蚪活动迟缓、摄食困难、体弱,严重者并发其他疾病致死。
病因:感染水霉菌所致。
菌丝先从伤口侵入、逐渐深入肌肉,并向体外长出分枝繁茂的白色菌丝。
水霉菌侵入危害后多导致其他病菌加害于蝌蚪。
防治方法:避免蝌蚪体表受伤;对患病蝌蚪用0.00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3蝌蚪烂鳃病症状:蝌蚪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污泥和黏液,呼吸困难,常游于水面,活动缓慢,严重者伴发其他疾病致死。
病因:由黏液球菌侵入蝌蚪鳃部所致。
防治方法:蝌蚪池用生石灰消毒清池;蝌蚪池水每立方米用生石灰20g ,或用漂白粉1g ,调成水剂后泼洒,隔日再施用1次,效果明显。
牛蛙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牛蛙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牛蛙是我们常吃的蛙类,它个头大,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它的养殖范围和密度也在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病害侵扰。
那么牛蛙养殖时有哪些病害,这些病害又该怎么防治,来一起看看牛蛙常见病害以防治方法吧。
1、气泡病气泡病主要发生在蝌蚪期,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肿大,导致其失去平衡能力,浮在水面,将患病的蝌蚪捞出解剖,会发现肠胃充满气体。
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养殖池的有机质含量过高,经过高温发酵,导致水体中的氮气与氧气含量较高,导致发病。
防治方法:平时加强水质管理,勤换水、注水,一旦发现病害发生,立即注水,想办法降温度降下来,加强曝气,然后将患病蝌蚪捞出,放入较清凉的水中,再用硫酸镁液浇洒。
2、肝炎肝炎发病时极难发觉,牛蛙外表也无明显特征,唯一外表特征就是体色失去光泽,色呈灰黑,一定发病,牛蛙食欲不佳或停止进食,潜伏在草丛阴暗潮湿处,四肢酸软无力,身体瘫软,口腔含血,舌头常常吐出。
防治方法:放养前要对养殖池全面消毒,尤其是以有年头的养殖场地,养殖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换水,禁止喂食变质饵料。
3、肠胃炎病肠胃炎病也是危害牛蛙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蝌蚪和幼蛙身上,它是由细菌感染或消化不良而引起的。
它发病时速度极快,死亡率高,发病蝌蚪的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四周红肿;而幼蛙或成蛙发病则表现为肌体酸软,无力跳动,严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同样的加强水质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喂食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不要喂食腐烂变质的饲料。
每天将残饵及时清除,在投喂新鲜饵料,患病时用浓度较低的盐水浸泡可防治。
4、烂皮病牛蛙烂皮病主要是营养缺乏引起的,尤其是缺乏维生素或者皮肤损伤而导致细菌感染。
发病时牛蛙皮肤失去光泽和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开始脱落腐烂,露出背部肌肉组织,严重时扩散整个躯体,同时眼部出现黑色粒状突起,最好导致失去视觉。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加强水质管理,经常消毒,加强营养调配,在饵料中混合维生素营养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牛蛙蝌蚪期的疾病
①车轮虫病: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可见尾鳍黏膜发白,尾鳍组织破坏,严重时,全部尾鳍被腐蚀。
蝌蚪游动缓慢,漂浮于水面,不摄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减小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蝌蚪放养前全池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用药0.7克,或在
患病蝌蚪池洒5: 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含药浓度为0.7-1 ppm.可有效地治疗
车轮虫病。
②气泡病:患病蝌蚪肠道充满气泡,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浮于水面,如不及时抢救,会
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培肥水质,池中腐殖质不能过多,干粉饲料要充分泡湿后才能投喂,投饲量要适当。
对水生植物过于繁殖的池,在高温期间每2〜3天换新水一次,并搭凉棚遮阴,可防此病发生。
如发现有气泡病发生,应及时向池中注入新水,防止病情恶化,并将蝌蚪捞出置于新鲜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将蝌蚪置于清水中用
20漏酸镁溶液浸泡,两天后再放回蝌蚪池,疗效较好。
用食盐水泼洒也有疗效。
③舌杯虫病;多发生在水质差、饲养密度大的蝌蚪池,传播很快。
舌杯虫多寄生于蝌蚪尾部,
严重时遍布全身,肉眼观察可见体表长满毛状物,很像水霉。
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遍洒0.7-1
克硫酸铜,疗效很好。
④锚头蚤病:寄生蝌蚪躯干与尾交界处的略微凹陷部分,寄生部位肌肉组织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
寄生1-2个锚头蚤,蝌蚪生长停滞,寄生3-4个时,很快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患
病蝌蚪用1/100000-1/50000 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
虫体在丽星期以后陆续死亡。
蝌蚪在浸洗时会出现浮头现象,应用清水洗掉鳃上少量被氧化
的黏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锰,以保证鳃的呼吸正常。
(2)成蛙期的疾病
红腿病:病症:病蛙行动迟缓,食欲下降。
病蛙腹部及大腿内侧皮下点状出血,病重时,
腿部肌肉明显充血。
常与肠胃炎等病并发。
防治方法:外用碘王消毒,在蛙饲料中拌入氟苯
尼考或者止痢肠炎宁+高能免疫vc投喂一周。
烂皮病:病症:该病初发时,牛蛙的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并出现白斑,之后,表皮脱落并
开始溃烂,露出背肌,烂斑四周呈灰白色,病重时,可扩展到四肢。
蛙眼瞳孔病初时出现粒
状突起,逐渐发白,直至形成一层白色脂膜覆盖在眼球表面。
病蛙初时尚能行动,重症时则
拒食不动,直至死亡。
牛蛙病后至死亡时间根据蛙体大小而长短不一,一般4-15天,长者
可达一月以上。
防治方法:外用碘王泼洒,内服维生素A+免疫vc+氟苯尼考拌料一周。
暴发性出血败血症:病症:发病蝌蚪腹部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及肛门四周的出
血现象更为明显,重症时,体表出现几近透明的溃疡斑,眼球突出、充血,时有烂尾现象,
鳃因失血而呈灰白色,腹部鼓胀,腹水严重,肝、肠明显充血,死亡前有在水面打转的现象。
防治方法:外用碘泼洒,爆血停或者氟苯尼考同时加高能免疫VC拌料一周。
肝炎(0氏病)1、病症:外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失去光泽,呈灰黑色。
一旦发病,牛蛙很快停食,病蛙伏于草丛等阴湿处,四肢无力,肌体瘫软如一团稀泥,口腔时或有含血丝的粘粹吐出,并常伴有舌头从口腔中吐出的现象。
解剖观察,病时肝脏严重色变,或
失血呈灰白色,或严重充血而成紫黑色。
胆汁浓而成墨绿色。
肠、胃内无食物,仅有少量粘液,并有肠段套进胃中的现象。
防治方法:外用碘泼洒,爆发速停或者氟苯尼考同时加高能
免疫VC拌料一周。
脑膜炎1、病症:病蛙肤色发黑,厌食,其典型临床症状为脖子歪斜朝向一边,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流动时表现为腹部朝上并打转,解剖观察,病蛙的肝、肾、肠等均有充血现象防治方法:外用碘泼洒,氟苯尼考拌料一周。
肠胃炎:多发生于4-9月,传染性强,病蛙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钻泥,后期平躺池边不怕惊扰。
防治责法:胃散片或酵母片片日服两次,每次半片,连服三天。
蜕皮病:因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
病蛙背上局部或大部蜕皮充血。
只需交替投喂多种饲料,症状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