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病情观察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基础-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基础-病情观察

19:6
(一)望诊
望小儿指纹: 1.望神 通过观察3岁小儿食指内 2.望色 侧络脉的形色(粗细和五种 3.望形体、望姿态 颜色)、浮沉、长短(有风、 4.望头颈五官 气、命三关),来判断疾病 性质、轻重及预后 。 5.望皮肤 白色 6.望小儿指纹 7.观察排泄物 8.望舌
(1)望形体:形体强壮者其五脏功能旺盛。病 ( 1)得神:目光炯炯有神,神志清楚,语言 (1)观察头面颈项:病人头形过大(脑积水) 通过观察通过观察排泄物 如大便、小便、呕吐物、 人虚胖,面色苍白,多为阳气不足;形瘦肌削、 清晰,反应灵敏,身体活动自如,表示正气充 或过小;颜面或四肢浮肿;颈部痰核或瘰疬;病 痰涎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以了解各有关脏腑 面色苍黄,多为阴血不足; 畸形如鸡胸龟背, 沛,预后良好。 人头项强直;头项软弱,不能昂首等。 的病变和邪气的性质。 头长颈细,多见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胃失养。 望皮肤: 主要是观察皮肤色泽和皮疹等。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或惊风 ( 2 )失神:目光呆滞,语无伦次,反应迟钝, (2)观察头发:头发状态反映精血的盛衰。正 (1)观察大便 :大便色黄如糜且恶臭;大便泻下 病人动作异常,如见病人眼、面、手足趾 出现 皮肤色黄伴目黄、尿黄的属黄疸,色鲜明为阳黄, 寒邪凝滞,经脉瘀阻 动作迟缓,或撮空理线(出现幻觉),四肢冰 常人发黑浓密而润泽;发黄稀疏,干枯不荣;头 如水或夹有未消化食物;腹泻肠鸣、身重倦怠;大 震颤、抽搐,是热盛动风,或阴虚、血虚动风。 色暗晦为阴黄。皮肤发斑,斑色红为温热之邪入营 发大量可见脱落或花白干枯。 冷,大肉瘦削等,是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 便有血,色鲜红且先血后便的是近血(来自肠道、 若见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血,红润为顺,暗红或紫赤则为逆;皮肤斑疹,如 提示预后不良。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称为“少 (3)观察五官:包括观察目、耳、鼻、口唇。 肛门),色黑褐且先便后血的是远血(来自胃幽门 2.赤色:主热证(实、虚) 于痉证(破伤风)。 粟米高出皮肤者为疹,不出皮肤者为斑。麻疹色红 神”。 病人双目白晴发黄为黄疸,白晴红赤为热证;目 以上部位),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的是痢疾。 (2)望姿态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状态可 邪热亢盛,脉络贲张或阴虚阳亢,虚火上炎 润,依次出疹为顺,赤紫暗滞则为热毒内盛,淡而 ( 3 )假神: 危重久病之人,突然精神好转, 巢浮肿,两目斜视,两目上。耳内流脓,耳轮干 (2)观察小便 :小便清长,短少赤涩。艰涩疼痛; 推知病情。如病人喜动者多属阳;喜静者多属阴; 不红或突然蜇伏不见是正虚邪气内陷,是属逆象, 欲见亲人,目光转亮,言语不休,语音清亮, 枯焦黑;鼻翼煽动;鼻柱溃烂塌陷;口唇淡白; 尿如脂膏,尿中有沙石。 病人卧时喜面向里避光,伴精神差,多为阴寒、 应当提高警惕。皮肤白瘩是白色丘疹,晶莹透亮, 饮食突然大增等,意谓患者陷入阴阳即将离绝 口唇红赤;口唇暗紫;病人口开不闭;口眼歪斜; 3.黄色:主湿盛:湿热或寒湿 (3)观察呕吐物 :清稀味淡;呕吐物酸臭且夹杂 虚证;病人喜仰面露足,常揭去衣被,多属热证; 属湿郁热盛;皮肤干枯无弹性,是热盛伤津或肺阴 状态,多见于濒死前。 口噤不语。 未消化食物;咳吐鲜血或痰中带血,含有食物残渣。 内外寒湿,或中寒脾虚湿盛 病人躺卧缩成一团,喜加衣被,或喜热者,多属 亏损。 (4)观察齿、龈、咽喉:牙根疼痛,牙龈红肿, (4)观察痰涎 :痰色清淡,有泡沫,无泡而黏; 寒证。病人坐而仰首喘息为痰涎壅盛肺实证;病 观察皮肤形态还应观察有无疔、疖、疽、痈等。 4. 痰白滑;痰黄而稠;咳唾之物脓如米粥,或见脓血 :虚证、寒证、血虚 牙根松动而隐隐作痛,牙龈易出血。咽喉红肿疼 人坐而俯首,气短懒食,则属肺气虚或肾不纳气。 寒邪、失血或久病气虚血亏 痛或化脓,咽峡娇嫩鲜红;咽喉间若见白膜,刮 腥臭;多唾者;口苦涎黏。 病人坐而不得卧,属心阳不足,水气凌心之重证。 之不除,重刮则出血又生白膜的为白喉。 5.黑色:肾虚、寒、痛证、水饮或血 肾亏、寒凝、水泛、血瘀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医学课件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医学课件
8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9
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
• 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 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
为阳经 • 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 • 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1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思考题: 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主要内容。 2、五色主病。 3、得神与失神、自汗与盗汗 、癃闭与遗尿 。
2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的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情志 护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愈后调护等。
这些护理措施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 康复。
3
一、病情观察的要求
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于痉证 (破伤风病人)。
18
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以及疾病有 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喜动者多属阳证,喜静者 多属阴证。若病人身轻自能转侧翻身,面常向里, 精神萎靡者,多为阴寒、虚证;若病人仰面伸足, 常揭去衣被,不欲近火者,多属热证;若病人躺 卧在床萎缩成团,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 多属寒证。肺实证属痰涎壅盛的病人常见坐而仰 首;若见病人坐而俯首,气短懒食,则属肺气虚 或肾不纳气证。若见病人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 喘促,则属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证。
若危重久病,失神多日,突见病情似有转机,精神好转, 目光转亮,言语不休,语音清晰,这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 称为“假神”,俗称“回光返照”。
13
得神与失神
• 得神与失神
14
(2)观察面色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可以了解脏腑气 血的盛衰,以及邪气的存在。正常人的面色 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说明有神气、有胃 气。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 医 护 理 病 情 观 察
刘 志 梅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思考题:
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主要内容。
2、五色主病。
3、得神与失神、自汗与盗汗 、癃闭与遗尿 。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的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情志 护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愈后调护等。 这些护理措施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 康复。
2、要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任何病人都要做到 关心、体贴、爱护、缜密地观察病情变化, 要多深入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对一切细 微的变化都应注意观察,做到多看、多问、 多观察,不要放过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症 状变化,以获得抢救的最佳时机。如血证 病人,若病人自诉自觉咽部有血腥味,则 为咳血或呕血的先兆,应立即采取止血措 施,防止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望舌态是观察舌体的动态,包括强硬、痿软、 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等。
观察舌苔,包括望苔色与苔质两方面。望苔 色,若见白苔,是为表证、寒证;白苔而舌淡, 多为里寒证。舌上满面白苔,如白粉堆积,为外 感秽浊不正之气,热毒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或 内痈;若见黄苔,是为热证,里证。苔黄甚即邪 热甚。若见黑苔,是为热极或寒湿证。苔黑而燥 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 则多属阳虚寒盛。望苔质,若见薄苔,为病邪在 表,病情较轻;若见舌苔厚者,多为病邪入里, 病情较重内有饮食痰湿积滞。
图片
• 图片
观察颈项,若见病人颈部有肿物,常 见瘿瘤或瘰疬。如果发现病人头项强直, 则为痉证实邪;若见头项软弱,头重倾垂, 则为正气虚弱。 观察头发,可以了解肾气的盛衰,发 黑浓密而润泽,是属肾气盛而精气充足; 若见发黄稀疏干枯不荣,是属精血不足, 肾气亏虚。若大病之后或虚损日久,可见 到病人头发全部脱光。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课件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课件
15
1.望诊---望头颈五官
观察头面形态、头发色泽等。 观察颈项外形和动态的变化。 观察五官,包括望目、耳、鼻、口唇等。
16
1.望诊--望齿龈、咽喉

2
一、病情观察的原则
(一)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
1.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在临床护理 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 ,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时刻把患者的生命 安危放在首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 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 有效、优质的服务。如血证患者,若患者自 诉自觉咽喉部有血腥味,则为咯血或呕血的 先兆,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 而危及患者生命。
察,以明确诊断和确定护理措施。
7
一、病情观察的原则
2.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 只有了解脏腑的虚实 变化,才能掌握症候的变化规律,分清轻重 缓急,辨明标本虚实,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护理。以肝为例“肝受气于心,传 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肝受气 于心”因肝藏血,心主血脉,心血充足,则 肝有所藏,血脉通畅,肝得所养;若心血不 足,肝血亏虚,不能制约肝阳,阴虚阳亢, 则可见头晕目眩、手足发麻。
(二)运用辨证方法分析病情
(三)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及时修订护理措 施。
10
1.望诊
望诊:是指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 病情,如色、神、形、态、头颈、五官、躯 体、四肢、皮肤、络脉,以及排泄物、舌象 等,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以推断体内的变化 ,作为辨证施护的依据。
11
、 1.望诊--望神
望神的重点在于观察目光、神情、气色和体 态。
得神:两目灵活而明亮有神,神志清楚,精 神良好,面色荣润,言语清晰,呼吸平稳, 动作灵活,反应灵敏。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 医 护 理 病 情 观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思考题: 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主要内容。 2、五色主病。 3、得神与失神、自汗与盗汗 。
中医特色护理
病情观察 情志护理 生活起居 饮食调护 愈后调护
一、病情观察的要求
(一)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
1、要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 2、要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3、要掌握熟练的应急抢救技术
(4)问饮食 饮食情况(无论外感与内伤)是病情观察时重要的询问内容。 问口渴与饮水情况, 问食欲及食量, 问口味
(5)问二便 病情观察时,通过对病人大小便的形色、气味、次数进行 询问,可以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及病情变化。
(6)问睡眠 包括失眠和嗜睡两种不同病证。 (7)问经带 对妇女的病情观察,皆应问月经和带下的情况。
(3)观察形态望形体、望姿态、 (4)观察头颈五官观察颈项、观察头发 (5)观察齿、龈、咽喉 (6)观察皮肤 (7)观察小儿指纹 (8)观察排泄物大便、小便、呕吐物、痰涎 (9)观察舌象
观察五官的变化,包括望目、望耳、望鼻、望口唇。
若见病人双目睛发黄为黄疸,发红为热证; 目窝浮肿常见气虚或水肿初起; 肝风病人可见两目斜视,小儿惊风则见两目上视。 若见病人耳内流脓为肝胆实热, 望鼻,若见鼻翼煽动为高热肺闭,或肺肾精气衰竭; 若见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或梅毒。 望口唇,若见口唇淡白为血虚,口唇红赤而干为热甚, 口唇暗紫为血瘀。 若见病人口开不闭,为脱证,口有歪斜为中风,口噤不 开为闭证。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也就是观察脉象 和触按局部以发现病情变化。脏腑气血发 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 化,故通过观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 位、性质、轻重与推断疾病的预后。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课件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课件

病情观察的要求


(一)普同一等,护德高尚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从患者利益出发,树立高尚护 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 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经常深入病房与其接触,以便 观察病情。


(二)内容全面,重点明确
病情观察应根据疾病和证候的不同有重点地进行, 做到心中有数。护理人员要照顾病房的每位患者,如果豪 无重点地泛泛观察,就会造成观察不够细致,抓不住重点 ,可能遗漏重要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熟悉患者病情 、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症候进 行观察。

病情观察的目的
3、及时发现危重症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 。 疾病过程中,正衰邪盛,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及危重症, 如果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抓住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措施, 就能防止疾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疾病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熟悉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有目的地 进行观察,防患与未然。


亲自深入病室,详细观察,以获取准确及时的资料 。如患者主诉下午发热不适,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测体 温,加强巡视。对腹泻患者,护理人员应亲自观察患者腹 泻次数,大便的色、质、量等。
THANK
YOU
SUCCESS


病情观察基本方法
(三)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
中医病情观察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进行。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医学认为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依靠经络的沟 通和联络,局部的病变是可以影响全身,而脏腑的虚实变化,也可以 从五官及体表症状反映出来。

病情观察内容
2、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
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 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 常反映病情的好转与恶化。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 证在质上的变化。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 察的重点。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喘促气短, 张口抬肩,咯痰,喉中常有哮鸣声,观察的重点应该是气 短声低,咯痰色、质、量,舌质舌苔变化等。

第三章_中医基本护理ppt课件

第三章_中医基本护理ppt课件

39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四节 饮食护理
五、饮食宜忌 因人配膳
儿童:宜食性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 而且食物的品种宜多样化及粗细粮、荤素合理搭 配,不可偏嗜,忌食滋腻峻补之品。 青年人:宜食营养丰富的血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 、新鲜果菜,忌暴饮暴食,寒热、饥饱无度。 老年人:宜食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粘 硬、不易消化之品。
35
第四节 饮食护理
五、饮食宜忌 (三)食物搭配宜忌 羊肉搭配当归和姜—补虚散寒止痛 薏苡仁搭配红枣—可防止清热利湿过偏之性 羊肉、狗肉忌绿豆、萝卜 白薯忌鸡蛋 柿子忌茶 葱忌蜂蜜
36
第四节 饮食护理
五、饮食宜忌
(四)四时饮食宜忌
春季
夏季
宜食
辛温升散的食 品
忌食
生冷、黏杂 之品
宜食
清淡、解渴 、生津、消 暑之品
体胖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 物。
体瘦者:宜食滋阴生津、养血补血的食物,忌食辛 辣、燥烈之品。
42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五节 体质调护
1
概述
2
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3
体质调护
43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概述 第五节 体质调护 含义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 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 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 固有特质。 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人各有 “质”,发病规律,病变特点和发展与转 归不同,而调理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
25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四节 饮食护理
三、饮食的性味与功效
(一)性味
2.五味 辛味:行气、行血、散风寒、散风热 甘味:补虚和中、缓急止痛 酸味:收敛固涩 苦味:泻下、清热、通泻、燥湿 咸味:泻下、坚软 淡味: 渗利水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的目的
n 3、及时发现危重症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 。 疾病过程中,正衰邪盛,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及危重症, 如果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抓住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措施, 就能防止疾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疾病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熟悉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有目的地 进行观察,防患与未然。
断、治疗和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为了更好地
开展病情观察,护士应熟悉观察的内容,各类患者病情观察
的重点,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做到及
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恶化,提高医护质量。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目的
n 1、为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 依据,这是正确开展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n (二)内容全面,重点明确
n 病情观察应根据疾病和证候的不同有重点地进行,做 到心中有数。护理人员要照顾病房的每位患者,如果豪无 重点地泛泛观察,就会造成观察不够细致,抓不住重点, 可能遗漏重要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熟悉患者病情、 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症候进行 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进行抢救,使其转危为安。
n 2.观察方法科学有效
n
病情观察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情的判断以及护理措施落实的有效性
和科学性。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四诊法及其他方法,主动利用一切机会去观
察病情,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n 3.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n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发现患者危重情况,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要求护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在生理活动中保持协调统一,主要是靠经 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 相互影响的途径,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 经络的传导,内脏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要求
n (一)普同一等,护德高尚
n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从患者利益出发,树立高尚护德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经常深入病房与其接触,以便观 察病情。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的要求
n (四)排除干扰、获取资料
n 2.疼痛耐受度:每位患者对病情的忍受程度不同,表现各异。在观察 中要注意到这种差异,结合患者的客观表现和体征来观察,才能做出 正确的判断。
n 3.情绪变化:某些患者的情绪变化也可造成病情叙述中的差异。如发 现患者诉述中有矛盾或可疑之处,除与其他有关指标对照判断外,还 可通过家属或同病室患者了解其情况,加以验证。
中医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是指医务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及医疗仪器 设备来获得患者资料并结合疾病历史和现状作出综合判断的 过程。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的
基本功。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全面、细致、
及时、准确地进行病情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可为疾病的诊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的要求
n (四)排除干扰、获取资料
n 病情观察时,常受各种因素干扰和影响,特别是患者 或家属对病情的诉说,受其主观因素影响很大,而倾听患 者主诉是病情观察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因此,需要对此加 以鉴别和分析。
n 1.性格和秉性:有些患者病情复杂,但由于性格内向,不 多言或表达能力差,不能全面反映病情。因此,护理人员 应针对不用患者的性格秉性或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以 取得正确的结果。
n 4.其他情况:病情观察还要注意到由于其他原因可能造成的假象,如 测量血压时血压计的计量偏差,患者进食后用口表测量体温时引起的 误差,服用某些药物后造成舌苔颜色的变化等,都要经过去伪存真, 详细分析,反复验证,以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
n 2、了解病势,准确判断预后、病势的发展趋向,主要观 察患者的目前症状、脉象、舌质、舌苔、精神、食欲等。 如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病情的变化幅度大,常为恶 化的表现;舌苔脉象由异常趋向正常,表明病情好转;患 者的精神状态与食欲好转,表明病情好转。因此,对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动态的观察,能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n 病情观察的要求
n (三)准确细致,客观真实
n 对观察结果要及时进行细致、准确的记录。能用计量 表示的要记录具体数值,如体温、尿量等;对不能量化的 症状和体征,描述要客观、真实。如消渴患者,护理人员 不能只记录消渴病名,而应准确记录患病部位属于哪类, 如“上消”“中消”“下消”。对不能量化的症状和体征,护理人 员不但要描述其表现,还要准备地记录其伴发的症状及体 征。如疼痛可以用隐痛喜热敷、阵痛拒按、灼痛辗转难寐 、绞痛伴面色苍白大汗等来记录。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原则
n (一)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
n 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n
护理人员在 病情观察时,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和审证求
因为原则,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及时、准确、
细致地进行病情观察,掌握疾病变化规律,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尤其先兆症状,以便及时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的目的
n 4、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反应,药物治疗后应有相应的 疗效,护理人员应细致地观察。如服解表药后,是否汗 出、热退;服温阳利水药后,患者的尿量如何,水肿是 否消退等。如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反馈, 适当调整医护措施。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n 病情观察的目的
n 5、病情观察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要做好病情观察,在 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病情观察的重要作用;有丰富的 专业,懂得各种常见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各种疾病发生 发展的规律;具备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掌握的知识越多,水平越高, 二者是成正比的。
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中医自古就有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自缢患者的
记载,其他尚有针灸法、放血法、刮痧法、挤拧法等。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原则
(二)掌握证候传变规律
1.了解脏腑虚实变化
人体各脏腑均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且相互联系,只有了解脏腑的虚实 变化,才能掌握证候变化规律,为病情观察提供依据。
2.观察经络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