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
信息化是大型火电机组发展必然趋势论文

信息化是大型火电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摘要:我国电力行业近年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等为核心内容进行了改革,新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
在研究国外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其在火电厂工程中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毫无疑问,信息化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高速公路。
sis系统,一个全新的电厂系统信息化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k1一、火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路程我国火电厂从六十年代的模拟量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经历了慢长的发展过程。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自动化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向前发展。
各火电厂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社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像两个翅膀,支持着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它永远是火电厂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动力。
站在社会需求和技术演变的高度,不难看清近代火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进程。
从1990年至今,这后几年间,我国火电厂自动化发展已经有标志性单回路控制时代、集散控制系统时代、分散控制系统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现在即将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
虽然每个阶段间并不那样清楚,往往前一个阶段已开始萌芽和发展后一阶段的技术,而后一阶段仍继续在巩固和完善前一阶段技术的不足之处。
但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代,毕竟有自己主要突破的任务、目标和特征。
1.1分散控制系统时代和网络时代我国火电厂自动化已经经历的分散控制系统时代和网络时代,这是人人皆知的。
1)分散控制系统时代改革开放后,大型火电机组及其技术引进,以及分散式微处理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使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开创了一个单元机组dcs控制的时代。
尽管当时由于种种原因,dcs推广应用阻力重重,推广稍微迟后外,对dcs进行系统改造大约有7、8年时间,其功能包括所有数据采集、热工保护控制、热工自动、手动控制、电气电动门开关控制及电机启停控制等。
信息化发展历程

• • • • • •
1.计算机的发展史概论 2.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史 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史 4.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6.数据库的发展史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 :
• 4.1计算机语言(Computer Lnguage)指用于人与计算机 之间通讯的语言。计算机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 的媒介。 • 4.2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 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 • 4.3计算机语言主要分为三类: - 低级语言 - 高级语言 - 专用语言
• 4.3.1、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就是机器 语言,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汇编语言:即第二代计算机语言,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 汇编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汇编,生成目标文件,然后执行。 • 4.3.2、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高级语言 的下一个发展目标是面向应用,也就是说:只需要告诉程序你要 干什么,程序就能自动生成算法,自动进行处理,这就是非过程 化的程序语言。 BASIC(True basic、Qbasic、Virtual Basic)、C、PASCAL、 FORTRAN、智能化语言(LISP、Prolog)等等。 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用解释、编译两种方式执行。通常用后一种。 • 4.3.3、专用语言 CAD系统中的绘图语言和DBMS的数据库查询语言
• • • • • •
1.计算机的发展史概论 2.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史 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史 4.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6.数据库的发展史
数据库的发展史 :
5.1 1956 年IBM生产出第一个磁盘驱动器 • 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层次数 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三类。 ● 最早出现的是网状DBMS,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网状DBMS(共享 数据库)也是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 DataStore 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 ● 层次型DBMS是紧随网络型数据库而出现的,最著名最典型的层次 数据库系统是IBM 公司在1968 年开发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一种适合其主机的层次数据库,这个具有3 0 年历史的数据库产品在如今的WWW应用连接、商务智能应用中扮 演着新的角色。 ● 关系数据库的由来 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 但是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关系数据库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基础PPT课件

1.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计算机就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信息的获取、 存储、加工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
考考你 你知道过去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存储和信息 的加工处理方式与现在有什么区别吗?
过去 现在
信息获取
书刊、报纸
书刊、报纸;电子书籍 (报刊)、因特网
信息存储
人脑、文字,录音带和 录像带
人脑、文字,录音带和 录像带;计算机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必须是经过处理的
信息形式。(如:电信号、数字、图片、图像动画等等)
信息的定义(狭义)
信息技术有关的信息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
知识窗
► 人类三大活动:
你知道了吗?
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 客观世界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Hale Waihona Puke 信息质量的标准:1、举例说明信息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是怎样理解信息 技术的含义的? 3、你打算怎么样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谢谢大家!
信息加工处理
人脑 人脑;计算机
1.5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高中阶段的8大模块
信 息 技 术 基 础
操 作 系 统 基 础
文 字 处 理 方 法
网数
络
据
基
础库
及初 应
步 用
*
*
程 序 上 机 方 法
计 算 机 多 媒 体 制 作
计 算 机 硬 件 结 构 及 软 件 系 统
其中加“ * ”为选修模块,其他为必修模块。
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简明性
1.2 信息的表现形式
传统形式: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
浅谈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学图书资料管理

浅谈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学图书资料管理1. 引言1.1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网络信息化时代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信息传播和管理的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信息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育领域,学校图书资料管理也逐渐走向网络化、数字化,并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纸质图书的存储、检索和分享都存在着困难和局限性,而数字化管理可以使图书资料更易于存储和利用,并且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交流。
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出现更是为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为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性。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1.2 学校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图书资料管理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学校图书资料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而好的管理能够保证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作用。
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实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师生加入学校。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数据检索和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图书馆和师生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学校图书资料管理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2. 正文2.1 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变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管理可以将学校图书资料转化为电子格式,方便存储、检索和共享。
通过数字化管理,学校可以实现图书资料的全面管理,包括藏书管理、借阅管理、统计分析等方面。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_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康县黄堡镇岞峪小学朱开翠摘要: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资源是巨大的,它具有知识内容丰富、交互式性能增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跨时空、跨行业的传播。
它还便于检索与使用,通用性与开放性的增大更加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有所提高。
对于现代教学而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有效利用好这一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化社会和网络的扩展,是对教师权威的冲击;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可以满足教师提高信息素养、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使教师学有动力、学有所益、学有所用。
一、新课改下,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当前教学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实现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教师要从观念上更新、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
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人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才能充分的开发教师的潜能。
信息网络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评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学号姓名所属学院类别(硕士、博士、进修生)信息网络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历史高度。
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社会。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但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经济信息网络化的现状,详细探讨了我国经济信息网络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经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化、管理信息;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networkAbstractIn the modern world,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technical revolution represented by information network has made one breakthrough after rmation networking has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in each countr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s pushing human society forward to a new historical height at an unprecedented work as the greatest technical achievement of the zoth century is changing the world and human society with its greatest force...The 21"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in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conomic information network,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main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on this basis, targete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Keywords: information T echnology, networking, nformation Management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Ш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信息网络技术简介 (1)2.1 信息及信息网络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1)2.2 信息网络的内涵及其发展 (2)2.3信息网络化的代表之作——互联网(Internet) (2)2.4信息网络化的作用 (3)2.4.1 信息网络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3)2.4.2 信息网络化引起了文化发展的巨大变革 (4)2.4.3 信息网络化导致科技领域的巨大变化 (5)2.4.4 信息网络化导致社会结构变化 (6)2.4.5 信息网络化导致军事变革 (6)2.5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7)第三章信息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9)3.1 信息网络技术的商用化 (9)3.2 三网融合 (10)3.3 保密性提高 (11)第四章信息网络化得挑战 (13)4.1 自身面临的挑战 (13)4.1.1中国信息化存在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信息孤岛 (13)4.1.2我国网络信息立法存在的不足 (13)4.2 信息网络化对周围环境的挑战 (14)第五章面对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15)第六章结束语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化已成为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信息化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02
CHAPTER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分类
自然灾害风险
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 洪水、雷电等引起的网
络信息安全风险。
配置合理的安全策略,限制未经 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
01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发现潜在的安 全风险。
02
对发现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修复,并验证修复效果 。
03
对重要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 坏。
05
CHAPTER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应对策 略
制定应急预案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 训,让员工了解常见 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 护措施。
鼓励员工发现和报告 安全漏洞,提高整体 安全防范水平。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员工在工作中对 敏感信息的处理和存 储。
使用可靠的安全设备和软件
选择经过认证的网络安全设备和 软件,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功
能。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的补丁和升 级,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0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
风险,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02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了解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和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验,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建立国际信息共享机制
03
推动建立国际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共享网络信息安全情报和风
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增长型产业和“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规划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从文化消费、产业融合、创意输出和文化保护四个方面来分析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消费:个性化、细分化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
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文化推荐、精准广告和直播分享等都成为了文化消费的新方式。
同时,互联网上的数字产品也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消费能力来选择。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将越来越个性化、细分化。
产业融合:跨界融合信息化时代不仅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生态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各个分支也越来越紧密地相互结合。
数字音乐、数字电影、数字游戏、数字艺术、数字出版等专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文化产业也更加融入到其他产业领域中,例如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医疗等。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将会呈现出更多跨界融合的情况,这也将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创意输出:更加国际化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产业。
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作品很快就可以经过网络传播到全球。
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文化输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无论是电影、音乐、文学还是艺术等领域,中国文化产业都在逐渐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创意输出将会更加国际化,也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进程。
文化保护:数字化、智能化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公司的设计理念与正统的德国理性主义设计有着显着的区别, 它认为设计仅解决功能问题是不够的,问题的解决应建立于多个 层面,必须经由对竞争市场的分析研究和直觉认识,而该过程的 核心理念是“形式追随激情”(Form follows emotion),主张跨 越技术和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该公 司强调,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形象、环境,他们通过愉悦 的心态购买的还有价值、经验与自我意识。其设计既有乌尔姆设 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的严谨和简练的特征,又有后现代主义新奇、 怪诞、艳丽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引领了20世纪末的设计 潮流。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 我的目标一直是将主流产品作为艺术来设计”,反映了青蛙公司 的设计思想。如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造型就像一只 真老鼠,诙谐有趣,逗人喜爱,令人忍俊不禁。
青蛙公司采用综合性的战略设计方针,强调企业形象设计、工业设计和 工程设计三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用户需求、 市场机遇及产品各方面在工艺上的可行性等,以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和一 致性。1982年,青蛙公司在美国加工厂加州坎贝尔设立了事务所。1986 年又在东京设立了事务所,开拓亚洲业务。青蛙公司为许多高科技公司 提供设计服务,在设计中特别重视机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 “对用户友好”的计算机,以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和简化了的操作 系统作为其特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青蛙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获得了巨 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公司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美国时 代周刊的封面上,被称为“年度最佳设计”。90年代以来,青蛙公司的 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作为一家大 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公司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特质不断创 造推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设计,成功地诠释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 代现代设计的意义。由于青蛙公司在国际设计界的杰出影响和惊人成就, 作为青蛙公司创始人和设计灵魂人物的艾斯林格也因此于1990年荣登商 业周刊的封面,这是1947年罗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 的殊荣。
பைடு நூலகம்
IBM则在90年代以推出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为突破口,实现了IBM 品牌的再生,创造了一种以消费者导向为核心的高质量、高品位、创新 而亲近的产品形象,一举扭转了80年代末这个世界计算机巨人日渐萎靡 的形象,成为工业设计提升产品品质和重塑企业形象的成功案例。中国 台湾宏基公司于1995年请德国着名的青蛙设计公司设计推出了一种介于 家电和计算机之间的全新产品——Aspire。该产品采用圆弧造型,大小不 同而随机分布的圆孔,具有生活化的情趣;机身以蓝色代替了传统的乳 白色,是在计算机设计领域将文化、热情和刺激融为一体的个性化设计 的经典作品。该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并获得了1996年美国工业设计优秀 奖的计算机类金奖。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日本现代设计更是发挥了“短、小、轻、薄” 的特点,以其诱人的外观、精心的细节处理、舒适的使用功能和相对低 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世界市场,被称为“和风设计”。如美 国《大众科学》评出的1999年全球100项最佳科技成果中,日本的索尼公 司就占了5项,成为入选产品最多的公司。
信息化时代的工业设计
内容摘要
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 息化、网络化时代。这种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 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社会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在设计方式、 设计方向、设计形式和设计组织的运作等方面都发生 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了解和掌握这种时代特征是对 现代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另外,类型齐全而资料丰富的软件配置又成为各类设计师得心应手的工 具,使原来费时、费力、单调、低效的设计过程变得出人意料的快速、 便捷、多样化、高效化,设计师可科学理性而又天马行空般地表达自己 的设计构想和设计观念。这种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引发的现代设 计方式方法和设计观念的变化,正对传统的设计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冲 击,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和行动,使越来越 多的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对学生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 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对学生设计表现手段的训练更为重要和迫切,这也成 为现代设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信息和网络时代的现代设计也从越来越单一化走向综合化、全方位 化、系统化,不仅能提供产品的外形设计、工程设计、形象识别,而且 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品牌策划、企 业网站设计与维护,甚至企业管理等诸方面的服务,现代设计及相关服 务已成为企业发展与决策的重要因素。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单一的个人行 为,而是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企业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化、交叉化、全球 化对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设计发展的 必然趋势。
现代设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对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观念和 设计形式的变革,具有高度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和 消费者向往的方式。电视机实现了从选台到调色彩、调音质、排干扰的 全自动化,与传统电视机的手动操作相比,既轻松又方便、有效,两者 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其他如CD音响的多曲目自动选择、摄像编辑系统的 自动剪辑功能,都得益于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原本复杂、劳累而不 确定的工作变得更简单、轻松而高效。90年代美国华裔发明家黄万党, 更是推出了他花10年时间精心研制的新产品——“电脑厨师”。该产品主 要由一个电脑微处理机、一个小变速机箱、一个记忆卡和一个锅子组成。 使用时,只要将切好的食物材料,装入上面的分隔器中,将食谱记忆卡 插入,电脑就可根据卡中的指示,在适当的时候将食物放下,何时应炒 或翻动,甚至加什么佐料,均由电脑控制。这个“电脑厨师”可准确自 动烹调出中、法、意式的各色菜肴。这是人类以往无法想象的设计,而 今正逐步在电脑的引领下健步走来,让人们进入理想化的生活境界。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导致了新现代设计 门类的出现,如多媒体艺术设计、网络广告传 播设计、动漫设计等,已逐步走入人们生活, 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尤其是网络广 告设计以其潜在受众多、信息密集、更新快、 互动性强及节省费用和能源等特点,对传统的 广告设计形式以巨大的冲击,成为了信息化和 网络化时代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
信息化
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 利用其强大的功能进行各种设计活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成功研制了 第一台图形显示器,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瑟兰博士在其论文中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奠定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的理论基 础,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8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工 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制作等成为现实。借助 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人们能对现代设计的创意、效果图表达、打样、 出成品、设计分析等全过程进行得心应手的控制和模拟,大大减轻了设 计师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和状态,这是以往人 们无法想象的。如在工业设计领域,不仅用计算机能绘制各种设计图, 能用快速的原型技术来代替油泥模型,也可以用虚拟现实来进行产品的 仿真演示等。更重要的是能建立一种并行结构的设计系统,将设计、工 程分析、制造三位一体优化集成于一个系统,使不同专业的人员能及时 反馈信息,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保证设计、制造的高质量。
网络化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科技支撑要素的变化,使得现代工业设计主 要方向发生了战略性转移,由传统的工业产品转向以计算机为代 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创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新纪元。美国 苹果电脑公司和IBM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行业巨头,其技术和设计走 在世界计算机产品设计的前列。苹果公司不仅在世界上最先推出 了塑料机壳一体化个人计算机,倡导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鼠标, 而且以独特的人性化理念不断推出新的计算机产品,使原来人们 心目中高深莫测而专业化的计算机变得更为友善和人性化,越来 越成为人们生活中轻松而随意的伴侣。如1977年的苹果II型计算机、 1984年的MAC型计算机、1993年的牛顿Massegepad掌上电脑、 1995年的Powerbook笔记本电脑、1996年的eMate计算机和1998 年的iMac计算机等,一款比一款新颖、富有个性和人情味。1993 年由苹果公司工业设计部主任乔纳森·伊维(Jonathan Ive 1967—) 设计的牛顿掌上电脑曾获美国《工业设计》杂志的优秀产品设计 奖,并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设计特征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设计的另一显着特征是设计组织机构的形式、 内涵与运作方式与以往迥然而异。原来以设计师个人行为和影响而支撑 设计界的传统开始被打破,更多的设计机构以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的面 目出现在企业和消费者面前。80年代至今,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设计公司 有:美国的奇巴(ZIBA)设计公司、IDEO设计公司、费奇(Fitch)设计 公司、帕罗·阿尔托(Palo Alto)设计公司和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等,其中 最具国际影响的设计机构是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 青蛙设计公司是80至90年代以来欧洲设计界最负盛名的国际性综合 设计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最大、最前卫、最重要的设计公司之一, 其设计范围涉及家具、玩具、交通工具、家电、广告、展览设计等领域, 业务遍及世界各地,AEG、柯达、苹果、索尼、奥林巴斯、AT T等世界 性跨国公司都是它的合作伙伴。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是艾斯林格 (Hartmut Esslinger),他于1969年在德国黑森州创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 所,以后它成了青蛙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 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取名为青蛙,获得了极大成功;而青蛙(Forg) 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的缩写, 于是艾斯林格便将“青蛙”作为设计公司的名称和标志。
除着名的国际性设计公司外,一些大型电气公司如荷 兰的飞利浦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AEG公司、意 大利的奥利维蒂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等都在高科技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国际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设计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北京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主义设计》,曹方、邬烈炎,南京:江苏 美术出版社,2001年。 《现代设计史》,陈鸿俊,长沙: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