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合集下载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

龙源期刊网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
作者:朱瑾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11期
摘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学生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问题,中学教材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也易混淆不清。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这部分内容加以诠释,使学生更加系统、综合地认识这两个概念。

关键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导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230-01
电离程度可以用电离度来表示,它是指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电解质分子数的百分数,或用如下公式表达:
如,某1000个弱电解质分子溶于水时只有1个分子发生了电离,则该弱酸的电离度就是0.1%。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程度的大小。

外界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浓度),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会使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发生变化。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理解及判断作者:朱瑾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11期摘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学生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和导电能力的问题,中学教材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也易混淆不清。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这部分内容加以诠释,使学生更加系统、综合地认识这两个概念。

关键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导电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230-01电离程度可以用电离度来表示,它是指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电解质分子数的百分数,或用如下公式表达:如,某1000个弱电解质分子溶于水时只有1个分子发生了电离,则该弱酸的电离度就是0.1%。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程度的大小。

外界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浓度),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会使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发生变化。

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大小和温度的高低。

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所带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案例1: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小。

比如向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会正向移动,所以已电离的醋酸分子数会增加,又因为醋酸分子总数没有改变,故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条件改变的影响要大于平衡移动的影响,不管平衡如何移动,加水稀释,溶液中分子、离子浓度都要减小,故导电能力减弱。

再比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冰醋酸,弱电解质分子总数增加了,电离平衡也向正向移动,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条件改变的影响大于平衡移动的影响,电离程度反而在减小。

又因为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也增加,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报告

!"#$%&'()*+,!"EFGHIJ7EK2345阿伦尼乌斯阿伦尼乌斯!瑞典化学家$!"+$年*月!$日生于乌普萨拉$!""!年!他来到斯德哥尔摩深造$当时埃德隆教授正在研究和测量溶液的电导$埃德隆教授非常欢迎阿伦尼乌斯的到来!在教授的指导下!阿伦尼乌斯研究浓度很稀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选题!阿伦尼乌斯就不可能创立电离学说了$在实验室里!他夜以继日地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实验!整天与溶液,电极,电流计,电压计打交道!这样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两年$在!$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人提出了电解质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观点!但在较长时期内!科学界普遍赞同法拉第的观点!认为溶液中'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阿伦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时发现!浓度影响着许多稀溶液的导电性$阿伦尼乌斯对这一发现非常感兴趣!特地向导师请教!埃德隆教授很欣赏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向他指出进一步做好实验,深入探索是关键所在$阿伦尼乌斯在实验中对教授设计的仪器做了大胆的改进!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得到了一大堆实验测量的结果$处理,计算这些结果又用去了好长时间$此间他又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事实$例如!气态的氨是根本不导电的!但氨的水溶液却能导电!而且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好$氢卤酸溶液也有类似的情况$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阿伦尼乌斯紧紧抓住稀溶液的导电问题不放$他的独到之处就是!把电导率这一电学属性!始终同溶液的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力图以化学观点来说明溶液的电学性质$实验仅仅是研究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对实验结果的思考$阿伦尼乌斯已经完成了足够的实验!他离开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实验室!回到乡下的老家$离开了那些电极,烧杯等设备!他开始探索实验数据背后的规律$在实验中!阿伦尼乌斯发现!很稀的溶液通电后的反应与浓溶液相比!规律要简单得多$以前的化学家也发现了在浓溶液中加入水之后!电流就比较容易通过!甚至已经发现加入水的多少与电流的增加幅度有一定的关系$然而他们却很少去想一想!电流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 , 6 7 8 + , 9 :实验和计算!阿伦尼乌斯发现!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导电性有明显的影响$'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差别是什么+(阿伦尼乌斯反复思考着这个简单的问题$'浓溶液加了水就变成稀溶液了!可见水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阿伦尼乌斯静静地躺在床上!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纯净的水不导电!纯净的固体食盐"氯化钠#也不导电!把食盐溶解到水里!盐水就导电了$水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阿伦尼乌斯坐起来!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想起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只有在通电的条件下!电解质才会分解为带电的离子$('是不是食盐溶解在水里就电离成为氯离子和钠离子了呢+(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因为法拉第认为'只有电流才能产生离子(!可是阿伦尼乌斯认为'食盐溶解在水里就能产生离子(!这与法拉第的观点不一样$不要小看法拉第这个人!他的一些观点在当时还是金科玉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想清楚%氯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盐水里有氯!但并没有哪个人因为喝了盐水而中毒!看来氯离子和氯原子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因为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那时候!人们还不清楚原子的构造!也不清楚分子的结构$阿伦尼乌斯有这样的想象能力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了$当溶液被稀释时!由于水的作用!溶液的导电性增加!为什么呢+他指出%'要解释电解质水溶液在稀释时导电性的增强!必须假定电解质在溶液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非活性的 分子形态!活性的 离子形态$实际上!稀释时电解质的部分分子就分解为离子!这是活性的形态&而另一部分则不变!这是非活性的形态 ('当溶液稀释时!活性形态的数量增加!所以溶液导电性增强$(伟大的发现1阿伦尼乌斯的这些想法!终于突破了法拉第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电解质自动电离的新观点%电解质是溶于水中能形成导电溶液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时!一部分分子离解成离子&溶液越稀!离解度就越大$这一学说是物理化学发展初期的重大发现!对溶液性质的解释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和化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阿伦尼乌斯因此获得了!$&,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酸,碱在水溶液中能分别解离出1@,01=!那么其他物质能不能解离出带电的粒子呢+*-电器安全操作规程中有一条%手上有水!未擦干者不可触动电源开关!这是为什么+!"#$%&'()*合作者%日期%实验名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目的%!-复习初中学过的酸,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过程$*-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实验仪器和用品%烧杯!石墨电极!电线!学生电源!小灯泡!玻璃棒!7825固体!A 70,固体!蒸馏水等$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三个烧杯!分别加入干燥的7825固体,A 70,固体和蒸馏水!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放入盛干燥7825固体的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将石墨电极放入盛有A 70,固体的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将石墨电极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取上述烧杯中的7825固体,A 70,固体各少许!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如图所示!将石墨电极放入7825溶液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将石墨电极放入A 70,溶液中!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 6 7 8 + , 9 :交流心得%!实验结论%!!-7825固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是%!$ *-A70,固体在水中电离需要通电这个外界条件吗+,-是不是所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AB----------------------------例!!如图所示!向装置中分别加入%"干燥的7825固体&#7801固体&'稀盐酸&(7801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7825溶液&,蔗糖固体&-熔化的7801$连接低压直流电源后!能使灯泡发光的是$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解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125,7801,7825的水溶液能导电!熔化的7801也能导电$酒精,蔗糖不是电解质!它们的溶液不能导电$电解质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答案/'(+-!"#-例"!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25!!7801!!7825!!A70,!!!"#$%&'()*.答案/"""1251@@25=!"""780178@@01="""782578@@25=!A 70""",A @@70=,+,CD ----------------------------!-填空%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的化合物$*-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40%%&!7801%&A 70,%$,-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9-氯化镁晶体:-氯化钠溶液2-液态氯化氢;-熔融氢氧化钾%-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9-铝:-食盐2-硫酸;-蔗糖+-下列物质中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9-A 01:-A 70,2-71%120,;-酒精#-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9-1*40"""%*1@@40*=%:-71%70""",71@%@70=,2-78*20""",78*@@20*=,;-:8"01#"""*:8*@@*0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9-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2-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教材实验中是将电解质溶液盛装到烧杯中!把两根电极伸入溶液!以灯泡发亮来证明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小乐学完这节课后!想探究这些能导电物质的导电性强弱$他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后想道%若以音乐芯片替代灯泡!当有电流通过时!音乐芯片会发出声音$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也不尽相同!音乐芯片发出声音的音量大小也随之变化!因此可借助音乐芯片发出声音的音量大小来判断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利用手机下载的测声软件对音量进行测定!为实验讨论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 , 6 7 8 + , 9 :请你和小乐同学一起来探究$实验用品%音乐芯片,,智能手机等$ 7801溶液,2825*溶液,71, 1*0溶液,170,溶液,1*40%溶液,21,2001溶液,7825溶液,78*20,溶液,蔗糖溶液及自来水,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以及等$实验步骤%智能手机联网后!打开'应用宝(软件!在搜索框内输入'分贝计(!搜索结果中有很多免费的小软件可供下载使用$本实验选择'分贝计(软件下载并安装使用$!!!!将手机放置在距离音乐芯片!B)处!打开手机中'分贝计(软件!连接闭合回路!测量三次!记录数据$依次对其他几种溶液,液体按上述步骤进行测定$记录数据!比较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实验记录%物质现象实验分析与结果讨论%!!!A @@70,=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全部是1@!全部是01=!阳离子"或71%@#和酸根离子*-1*40% """*1@@40*%=!7801"""78@@01=!A 70, """ ,-;!%-9!+-;!#-2!'-2。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7模块4热点题型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含解析)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7模块4热点题型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含解析)

专题7 模块4 热点题型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一、化学中物质导电情况:(1)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石墨)(2)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离子化合物等)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2)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

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

(3)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4)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

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液和溶液均可导电(区别离子与共价化合物)。

典例一、【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混合溶液的PH判断,溶液的导电性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2015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C.25℃时,0。

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

1 mol AgCl和0。

1mol 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答案】C典例二、【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水的电离程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常温下,向10mL0。

1mol·L—1的HR溶液中逐渐滴入0.1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B. b点溶液pH=7,此时酸碱恰好中和C. b、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b<cD. 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答案】C典例三、【考点定位】考查限制条件下的离子共存问题、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的计算,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等知识。

电解质的强弱认识

电解质的强弱认识
电解质的强弱认识
考虑: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自身电离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的化合物
考虑:那么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分析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大小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电解质电离的程度
CH3COOH NH3 • H2O
1.8╳ 10-5 1.8╳ 10-5
★★识记:属于强电解质的物质
强酸: HCl、 H2SO4、 HNO3、 HI、 HBr 等 强碱 :KOH 、NaOH、 Ca(OH)2、Ba(OH)2等 绝大多数盐: NaCl、NH4Cl 、BaSO4 、CaCO3 等 金属氧化物:Al2O3、Na2O、MgO等
考虑: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如何判断?
弱电解质的特征:电离不完全,存在电离平衡。
1、电离程度(电离度)的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①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
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
2、一定温度下,等浓度的弱酸或弱碱可通过电离常数(电离 度)的大小来分析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 HClO 3.0╳ 10-8
酸、碱的浓度、 pH值、反应能力的关系
①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溶液 中,其c(H+)不同,pH不同,但等体积的溶液中酸的物 质的量相同,故反应能力相同,如中和能力、与金属 反应。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碱溶液中, 其c(OH-)不同,pH不同,但等体积的溶液中碱的物质
的量相同,消耗酸的量相同。
2.测定对应强碱盐的酸碱性;

有关溶液导电性实验(20210117101405)

有关溶液导电性实验(20210117101405)
当量电导
液体的电导仅说明溶液的导电性能与几何尺寸间的关系, 未体现出溶液浓度与电 性能的关系。为了能区分各种介质组成溶液的导电性能, 必须在电导率的要领中 引入浓度的关系,这就提出了当量电导的概念。所谓的当量电导就是指把1g当
量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cm的两板间的溶液的电导,符号“入”。由于 在电导率的基础上引入了浓度的概念。因此用各种水溶液的电导来表示和比较了。 在水质监测中,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 度指标。
A. c(OHH/c(NH3- H2O B. c(NH3・ H2O /c(OHh)
C. c(H+)和c(OH-)的乘积D. OH—的物质的量
试题难度:难
1答案:D
解析: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2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条件是“有明显变化”,而不是“导电能力最强的”。
温度对电导的影响 溶液的电阻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即溶液的浓度一定时, 它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约为2%C-1。另外同一类的电解质,当浓度不同时, 它的温度系数也不一样。 在低浓度时, 电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L1=L0[1+a(t-10)+B(t-10)2]由于第二项B(t-10)2之值较小, 可忽略不计。在低温时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 1+a(t-t0)]表示,因此实际测量时必须加入温度补偿。
试题难度:易
2、把O.OI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有明显变化的是( )
A. 0.5mol/L的硫酸B. 0.5mol/L的醋酸溶液
C. 0.25mol/L的盐酸D. 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

有关溶液导电性实验

有关溶液导电性实验

有关溶液导电性实验实验演示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强、弱电解质导电性不同。

操作方法取等体积,浓度为0.5mol/L的盐酸、氨水以及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水溶液,分别倒入五个烧杯,并分别将两根碳棒插入五个烧杯中,连接电源、灯泡,注意观察灯泡的明亮程度。

实验现象插入NH3·H2O,CH3COOH溶液中的灯泡暗,其他灯泡亮。

注意事项1、影响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直接因素是溶液中电荷的浓度,不要误以为与溶质的浓度有直接关系,1mol/L的BaCl2溶液与2mol/L的NaC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只有各离子所带的电荷相同,才可以用物质的浓度说明问题,本实验所选试剂电离出来的离子均带有一个单位的电荷。

2、导电能力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没有直接关系,上述实验中所取溶液体积不相同照样说明问题。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体积和浓度相同而种类不同的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在同样条件下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和醋酸溶液强。

实验考点1、强、弱电解质的判断2、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经典考题1、下列物质中是弱电解质的是()A. CH3COONaB. NH4ClC. KNO3D. H2S试题难度:易2、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A. 0.5mol/L的硫酸B. 0.5mol/L的醋酸溶液C. 0.25mol/L的盐酸D. 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试题难度:中3、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c(OH-)/c(NH3·H2O)B. c(NH3·H2O)/c(OH-)C. c(H+)和c(OH-)的乘积D. OH-的物质的量试题难度:难1 答案:D解析: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2 答案:B解析:注意题目条件是“有明显变化”,而不是“导电能力最强的”。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测定【最新精选】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测定【最新精选】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导率法测定弱酸标准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巩固电解质溶液电导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的测定,通常采用电导池,若电极的面积为A,两电极的间的距离为l,则溶液的电导L 为L = KA / l 式中K 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为l=1m,A=1m2 时溶液的电导,K 的单位是S/m.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溶液的浓度及离子的价数有关.为了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采用涉及物质的量的摩尔电导率Λm 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Λm=K/C 式中Λm 为摩尔电导率(Sm2 /mol) 注意,当浓度C 的单位是mol/L 表示时,则要换算成mol/m3,后再计算.因此,只要测定了溶液在浓度C 时的电导率K 之后,即可求得摩尔电导率Λm 。

摩尔电导率随溶液的浓度而变,但其变化规律对强、弱电解质是不同的.对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有:式中A 常数, 0,m Λ也是常数,是电解质溶液 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称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

因此以Λm..和根号C 的关系作图得一直线,将直线外推至与纵轴相交,所得截距即 为无限稀释C A m m -Λ=Λ0,时的摩尔电导0,m Λ.对于弱电解质,其0,m Λ值不能用外推法求得.但可用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求得:0,m Λ=I0,++I0,-式中I0,+ 和I0,-分别是无限稀释时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其值可通过查表求得。

根据电离学说,可以认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等于在浓度时的摩尔电导Λ与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电导0,m Λ之比,即另外还可以求得AB 型弱电解质的Ka 的值,所以,通过实验测得α即可得a K 值。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导仪,恒温槽 ,移液管,容量瓶;药品:0.1mol KCl 溶液,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

用0.10 mol·L-1的kcl 溶液分别配制0.05 mol·L-1、0.01 mol·L-1、0.005 mol·L-1、0.001 mol·L-1的kcl 溶液各100m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实验相关内容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比较,能够得出“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HCl、NaOH溶液,NaOH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H
3COOH、NH
3
·H
2
O的导电能力强”,从而寻找导电能力不同
的原因。

实验原理
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

由于电解质有了强、弱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故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酸、碱、盐其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

实验用品
•药品:0.1mol/L HCl、CH3COOH、NaOH、 NH3·H2O、NaCl溶液
•仪器:烧杯、石墨棒、电珠、电线
疑点难点
1.为什么HCl、NaOH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NH
3·H
2
O和 CH
3
COOH 强呢?
这可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来分析。

电解质溶渡能够导电,说明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存在。

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

从物质结构的观点来看,NaCl 、NaOH等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当它们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阴、阳离子脱离晶体表面,全部电离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阴离子和水合阳离子。

不仅是离子化合物,像HCI这样的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能全部电离成水合氢离子和
水合氯离子。

但CH
3COOH、NH
3
·H
2
O在小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于HCl、NaOH、NaCl水溶液里的电离程度比CH
3COOH、NH
3
·H
2
O 在水溶液中的电
离程度大,所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HCl、NaOH和NaCl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
NH
3·H
2
O、CH
3
COOH 强。

问题与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K
2
SO
4
B. CH
3
OH C. H
2
O D. NaOH
2.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
A. 硫酸铜晶体
B. 乙酸
C. 熔融的氯化钠
D. 无水乙

实验演示与步骤
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分别注入10ml 0.1mol/L的各种电解质溶液。

2.接通电源,HCl、NaOH、NaCl三溶
液灯泡较亮, CH
3COOH、NH
3
·H
2
O 二溶
液灯泡较暗。

3.关闭电源,五灯泡熄来。

说明:做时,HCl、NaOH、NaCl溶液灯泡亮度
一致,CH
3COOH、 NH
3
·H
2
O二溶液灯泡
亮度一致。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