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福州市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福州市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本卷共6页,三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默写(10分)(I)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2) 沉舟侧畔于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3) 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5) 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感。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中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C(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国庆、中秋节双节国内的旅游业逐渐恢复正常。
D.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
游客身处其中,欣赏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甲(A.歧视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乙 (A. 刻不容缓 B.间不容发)。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1. 古诗文默写古诗文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古人在遭遇挫折时的坚强与执着。
李白被“赐金放还”,但心中之梦并未失落:“①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苏轼于逆境中生发出哲理的感叹:“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②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刘禹锡以诗唱和,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共勉:“今日听君歌一曲,③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范仲淹饱受功业未成、难以归家之苦,仍成守边疆:“浊酒一杯家万里,④______。
”欧阳修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与民同乐:“⑤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辛弃疾虽赋闲在家仍不忘恢复中原、建功立业之志:“⑥_______,⑦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正是因为宋濂心中有“足乐者”,他才能够做到:“⑧________,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发出“⑨_______⑩_______”忧乐天下的豪言壮语。
2. 下面是小语关于主旋律影视的调查报告选段,请帮助他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以史笔摹神、艺笔① (huàn)彩,于时代洪流中发现每一朵浪花的灿烂。
“想象力”和“挖② (jué)力”是创作的两大法宝。
只有先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抬头仰望星空。
否则创作,特别是主旋律的创作,将沦为“镜花水月”和“()”。
创作主旋律作品首先要发现主旋律,比如,写5G()的《未来已来》,归国的女儿与科学家父亲③ (xié)手开拓5G技术应用,以一脉相承的科学家精神打破亲情的()。
父女齐上阵,建功新时代,这就是主旋律。
其次要有诚意地相信主旋律。
比如作家接触过上百个温州“富二代”,他们身上发现的不是人们常说的“通病”,就是观念更新的创业精神,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东北军民,及其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龟虽寿》告诉我们:寿命长短,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
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2 .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机杼(zhù)辔头(pèi)可汗(kè)扑朔(shuò)B.邮票(yōu)汹涌(yǒng)窄窄(zhǎi)嘶哑(yǎ)C.踅到(xué)晃动(huàng)黝黑(yǒu)呛水(qiāng)D.晾晒(shài)疏忽(shū)腻了(nì)匆遽(jù)3 . 下列关于《简爱》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
B.《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劳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三个地方,其中桑菲尔德庄园最重要。
C.简·爱在劳沃德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潭波儿小姐,最喜欢的老师是海伦。
D.小说中由彼此对立自然因素如冰与火、丽日与风雨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①字里行间掺杂着对母亲的zhì 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②我们写记事文章的时候,③也要记真实的事,忠于自己的感受,溶入自己的情感,切记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D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舒婷,当代朦胧诗派代表人之一,名作《致橡树》,诗集有《双桅船》。
B.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分为立论和驳论。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
C.《海燕》是英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首散文诗,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海燕以人的情态,借海燕这一意象赞美了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D.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2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帅里皮加盟中超联赛,中国体坛为之一震,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在“中国梦”“强军梦”的感召下,他见异思迁,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参军。
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传奇。
D.在越野障碍技巧赛上,摩托车飞跃巨石如履平地。
二、字词书写3 . 辨认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字体依前后排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隶书、甲骨文、行书B.隶书、篆书、行书C.隶书、草书、行书D.隶书、篆书、楷书(2)用楷书将以上内容相同的文字正确、规范写在下面米字格里。
4 . 请用楷书将下列句子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识人待人慎“爱屋及乌”匡吉①心理学上有一种“光环效应”,即看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是优秀的,就会认为他方方面面都优秀;与之相应还有“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方面有不良印象,就会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偏低。
因此识人待人,须理性客观,全面公正。
②识人待人要警惕“光环效应”与“恶魔效应”。
“光环效应”或“恶魔效应”,皆属典型的情感旁移。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2)夙夜忧叹( )
(3)一出于诚( ) (4)唯荆、益可取( )
7. 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三处)。
D. 这首词苏轼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5. 林语堂先生曾评价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答案】4. B 5. (1).莫听(2).何妨(3).谁怕 任平生 却相迎(写出三个即可)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8题详解】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所以(用来)”“职分(职责本分)”“躬(亲自)”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抽测语文(本卷共8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以下句子的空缺部分。
诗文之美,美在画面。
那是“锦帽貂裘,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壮阔,是“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清新明丽。
诗文之美,美在情感。
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远大理想。
诗文之美,美在哲思。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是“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论语》)中学思结合的辩证关系。
【答案】①. 千骑卷平冈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 不畏浮云遮望眼⑤. 自缘身在最高层⑥. 海日生残夜⑦. 江春入旧年⑧.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卷、冈、渐、庇、俱、颜、畏、遮、自缘、生、残、殆”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汉字是形、音、意三者完美的结合体,有着无限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①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无与②(lún)比的文化奇观。
汉字只有在意蕴上,抑或在形态上,才涌现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的独特不仅在于它绵延千年,悠长厚重,更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汉字之美。
汉字形美如画,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篆书(),楷书(),草书(),行书潇洒飘逸;汉字音美如歌,四声抑扬,讲究平仄,极具韵律,仿若跳动的音符,和谐悦耳;汉字意美如诗,从形神到意会,意蕴丰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连缀成文,散发着诗意的清香。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杨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康德曾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zhèndòng。
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cuǐcàn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
比如诚信。
诚信是什么?农民说,诚信是秋天结出的fēngshuò果实 A 老师说,诚信是师生间白玉般的感情。
简而言之,诚信是民族的存亡之根,是个人的立身之本。
1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 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 .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作修改。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怀疑与学问顾颉刚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
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他的哲学就是建设在对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4 . 下列作为本文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B.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有怀疑精神。
C.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D.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5 . 请说说第①②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名言独立成段,能引起读者关注并深入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6 . 请简析第④⑤两段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
7 . 第⑥段中加点词语“一切”,表述是否过于绝对?为什么?8 . 关于怀疑精神的论述,我国就有许多。
第⑥段画线句中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的论述能否换成下面这句?为什么?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中国古代书法家)陈献章传递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
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
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9 .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_________________→重拾希望→_________________→十分感激10 .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11 .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句子默写12 . 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5)陶渊明的《饮酒》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古诗词中有不少抒发理想抱负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勉励即将分别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2)双兔傍地走(________)(3)愿为市鞍马(________)(4)惟手熟尔(________)五、名著阅读14 . 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读后回答问题。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 老孙的手到擒来。
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
”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
”行者道:“好啊! 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见便曾见,却未曾吃。
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
”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图图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 ”沙僧道:“人参果。
”八戒道:“甚么味道? ”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
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
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
罢罢罢!彀了!”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朝的__________(人名)。
(2)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3)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综合性学习15 . 作文修改①我走在郊野的小径上,蒙蒙细雨中,空气里的草香味越发清新了。
②抬眼望去,西塞山早已褪去冬日的灰黄,露出一片怡人的青黛。
③田垄间,一群白鹭栖息在池塘里,忽然有两只张开翅膀,冉冉腾空,飞向苍青的天宇,引得弯腰耕作农人们也直起身来凝望。
④“桃花流水鳜鱼肥”,再往前走,就是江堤了,只见江岸边桃花盛开,春水初涨,。
⑤靠近江岸的船上,隐隐约约看见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哦,是渔翁吧。
⑥想到他们冒着风雨还在垂钓,我不禁心生悲悯,他们的生活好艰难啊!⑴上面是小丁同学改写的张志和的《渔歌子》,与原诗情感表达不符的一句是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