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一)古诗词积累。

(7.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古诗文用语精妙,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读李白《行路难》中的(1)”,我们读出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怅然;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0.选出对甲乙文分析正确的一项()A.甲文描绘了滁州四季之风景图,以及太守与民共游山林的和美风俗图。

B.乙文概括区分了“丰乐”“醒心”二亭,指出两个亭子的用途都是用于览胜。

C.乙文第三段的议论,落在“乐”字上,作者对欧阳公的“乐”有着充分的认识。

D.甲文中,“太守”是作者个人化的称谓,而“醉翁”代表的是他的社会化身份。

11.甲乙两文均多次提到欧阳修之乐,请结合选文分析,两文中欧阳修之乐的共同点有哪些?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儿子寄来的包裹文/朱华胜(1)熟悉的电动摩托的声音由远而近,又戛然而止。

村民又听到快递小伙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李红珍,李红珍,你的包裹!”(2)李红珍脸上笑成一朵花,逢人就说:“儿子寄来的。

“李大妈,你可真幸福!”村民们也跟着说。

(3)也是,说起幸福,李家塆要数李红珍,在这个小山村里是不争的事实。

(4)即使胖胖的黄大妈有三个娃娃在县城工作,且都成家立业了,可村民还是认为,李红珍过得最好。

没人听说哪个娃娃给黄大妈买新衣裳啊,平时也看不见哪个娃娃回来看看。

(5)李红珍的儿子大柱就不同了,前些年,大柱逢年过节都要回来,陪李红珍住几天,帮她在地里干活,在家里做家务。

这几年,听说大柱身负特殊任务,没有时间回家,但逢年过节,大柱都要给李红珍寄来礼物。

有时是吃的,有时是穿的,有时是时髦的家用电器。

(6)李红珍耳朵有点背,如果说话声音小,她听不见。

人们与她讲话都要大声地说,连快递小伙都知道这一点,每次送快递来,在院门外高声呼叫:“李红珍,李红珍,你的包裹。

”李红珍总是当着村民的面撕开包裹,看,儿子又寄东西来了。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4.难度系数:0.75。

一、古典之美(27分)1.在整理古诗词的过程中,小夏发现心怀家国、志在天下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历代诗人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她整理了部分诗歌内容,请帮她完善下面表格。

(10分)点评:字体,描绘了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

A.端庄方正B.秀美飘逸C.蚕头雁尾D.龙飞凤舞在班级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文志小组以下面的古诗文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序号)【演绎】yǎn yì动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三段论就是演AI给古诗配画,意境绝伦。

请为下面的AI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B.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持上二楼住。

⑥我心里嘀咕:“母亲人老觉少,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她到底要干啥?”睡意已无的我看了一眼时间,已是六点钟了。

我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往公交车站走。

由于准时坐上了第一班公交车,那天我没有迟到。

⑦不过,有时我也会对母亲的蹬脚声置之不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母亲知道我在赖床,于是不是蹬脚就是拖动板凳,造成很大的响声,这时我再不情愿也要起床了。

⑧有时,我恼怒地说母亲:“你的脚已经那么疼了,还有力气折腾。

”母亲像是与我做捉迷藏游戏的小孩,调皮地说:“怎么会疼?我会使巧力。

”⑨一整个冬天,因为有了母亲准时的蹬脚声,我再也没有迟到。

每每一人行走在清晨寒风刺骨的街头,我心里却是暖意融融,因了母亲的蹬脚声。

⑩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早已在城里购买了房子。

从我搬进新房那天起,就再也听不到母亲的蹬脚声了。

但是母亲一大早就会起来给我做早餐,她说年纪大了睡不着,还不如早些起来做早餐。

⑪那天,吃着美味可口的早餐,看着坐在旁边白发苍苍的母亲,我忽然醒悟,母亲每天早起做好早餐叫我起床,其实还是在充当我的闹钟。

她每天都在提醒我,怕我上班迟到。

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母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在延续。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第9期,有删改)7.文章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8.请从描写方法入手,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我红着脸低着头飞快地跑进办公室,心里嘀咕:“怎么今天老总来这么早,真倒霉!”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0.文章以“母爱的闹钟”为题有什么妙处?(二)(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24分)语文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学习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思维的展现,以及文化的交流。

学校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分享心得】小文同学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段学习心得,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曾páng徨于文字的森林,迷失在语言的漩.涡。

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如同一座座有着尖锐棱.角的山峰,阻挡着我前行的道路。

然而,正是这份挑战,让我的求知之心愈发坚定。

我开始学会耐心解读,慢慢品味,那些晦涩艰深的内容渐渐化作了知识的珍珠。

那些经典篇章中的情感与智慧,就像轻柔的音乐,终日yíng绕在我的心头,引领我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心。

1.请根据语境,给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2分)(1)迷失在语言的漩.()涡。

(2)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如同一座座有着尖锐棱.()角的山峰。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páng_________徨(2)yíng_________绕【共享盛美】3.诗文中的“美”无处不在。

小语准备在活动中分享诗文里的“美”,请你帮他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11分)游祖国山川湖海之美:看“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花林优美景色;览洞庭湖中“气蒸云梦泽,(2)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磅礴气势。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作品甲】【作品乙】【作品丙】①苏轼的《寒食帖》笔画雄浑劲健,体势宽博多变,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②韩愈的《盆池诗帖》狂放不拘,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有宗师风范。

③欧阳修的《集古录题跋》笔势险劲,敦厚中见凌厉,秀丽中见风姿。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一)(共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能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近年来,运营企业不断对共享单车进行升级改进。

以滴滴青桔单车为例,升级“焕新”后的“青骊3.0”对多处重点部件做了改进:增大鞍座面积,选配全新的减震器,使骑行更加舒适;优化脚蹬传导,使骑行更加省力;增大车头码面积,使扫码效率提高;增加车筐深度,使盛放容量更大;优化单车结构和材料,既减轻了整车重量,又提高了车辆的耐久性。

除了硬件方面的升级,新款单车还配备了更先进的蓝牙模块,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使定位精度达到亚米(1米以下)级,便于用户精准还车。

一系列的升级改进,使得共享单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

材料二一直以来,找车难、停车难是困扰共享单车用户的主要问题。

为了破解难题,运营企业在对车辆进行智能升级的基础上,还利用大数据及时对重点区域实施单车总量的调控。

运营公司利用AI(人工智能)计算各点位的车辆供需情况,同时根据调度人员的实时位置和载具运力,生成有针对性的调度任务,包括去附近哪些站点调度闲置车辆、调度多少车辆以及最优的调度路线等,及时满足用户骑行需求。

此外,运营企业还与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在对用户日常骑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用户用车和停放需求,不断优化车辆停放点。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已施划共享单车停放区4万余处,较年初增加了6000处,极大地解决了用户停车难的问题。

材料三随着骑行热潮的兴起,北京市中心城区内自行车“无路可走”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为持续改善骑行环境,2020年10月底,北京市交通部门启动了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恣意(zì)D. 箴言(zhēn)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这种不讲信义的人,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2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答案:忧国忧民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答案: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2. 文中“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指的是谁?答案:指的是唐代诗人和文人。

3-5.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九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迸溅(bèng)恣意(zì)B. 踌躇(chóu)箴言(zhēn)蹒跚(pán)C. 踌躇(chú)箴言(zhēn)蹒跚(pán)D. 锲而不舍(qiè)迸溅(bèng)恣意(z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他的话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力量。

3-2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共18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______的诗句。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______。

4-1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共6题)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谪:______- 增:______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意思是______。

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2. 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5分)答:______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背影”这一主题的理解。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南郑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为了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班级拟开展“以文化人,启智润心”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下面是小文同学搜集的一段对中华文化“礼”的介绍,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4分)由今溯古,均可见“礼”之要位。

《礼记》言:“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是社会中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中国幅员辽阔,言语有别,风俗各异,但“礼”却能超越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使得中华民族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共同认知。

礼,也在濡养一代代人的心灵,人难免有各种欲望,学“礼”可让人“从心所欲而不yú()矩”。

在中国传统五千年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礼文化既积淀了丰厚的精华内涵,也曾遭扭曲甚至被颠倒。

我们要理性看待,bìng()弃其中诸如等级观念等落后思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1)语段中的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2分)A.sù rú dǎo B.shuò rǔ dào C.sù rú dào D.shuò rú dǎo(2)请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帮他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yú()矩bìng()弃2、小文写了一段关于“文化的力量”的文字,想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充完整。

(8分)身处逆境,坦然面对,先贤们早已为我们做好了表率。

李白在人生路上即便面临“①,②”(《行路难(其一)》)的艰难险阻,也始终怀有乘风破浪的坚定信念;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面对“③,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现状,却能胸襟豁达;辛弃疾身老发白,仍渴望在“马作的卢飞快,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战场上杀敌报国;范仲淹即遭贬谪,仍用“⑤,⑥”(《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和崇高精神与好友共勉;宋濂虽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却酷爱读书,他“⑦,⑧”(《送东阳马生序》),所以对衣着华丽的舍友并不羡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上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饶淑婷审题人:彭芳(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调.停/调.换坍塌./踏.地栈.桥/信笺.挑拨离间./亲密无间.B.桑梓./孜.然拓.片/拓.展瞭.望/撩.逗羽扇纶.巾/美轮.美奂C.恣.睢/恣.意脊.梁/瘠.薄铺.床/床铺.自吹自擂./擂.鼓助威D.带挈./契.约中.意/中.伤豢.养/誊.写仓皇逃窜./上蹿.下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妨碍吊脚楼合盘托出销声匿迹变本加厉B.宣泄捅娄子形销骨立平心而论共商国是C.决窍掉书袋独树一帜断章取义鸠占鹊巢D.部署制高点一代天骄不醒人事置之不理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分解剖析名篇佳作,进行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

_____________①也如学书法、音乐,都要经过临摹、背诵、模仿的阶段,等到了一定水平,自然会厚积薄发。

②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大家,谁一开始不是从学习别人起步的呢?③学语文如同学体操、武术,一开始要进行动作分解,经过反复练习才会变成本能。

④作为一名中学生,让老师用阅读理解题的方式“扶一程”,很有必要。

⑤等到掌握了各种技巧,具备了一定素养,自然不必寻寻觅觅“作者想表达什么”,而能自成一家之言。

A.③①②④⑤B.④③①⑤②C.③①④⑤②D. ④②⑤③①4.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一上高楼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观是治愈苦闷的良药。

面对仕途艰难,李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坚定信心重新起航;面对人生缺憾,苏轼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美好祝愿。

5.名著阅读。

(4分)网络评价说“水浒玩的是义气,西游玩的是神奇”,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①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水浒》)②车迟国猴王显法(《西游记》)6.综合性学习。

(共7分)【材料一】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共设车站61座;其在建线路共有7条,里程约166.65千米;远期规划共21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材料三】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26℃士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等。

(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郑州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2)下图是郑州轨道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洋葱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

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

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

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

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

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

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

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

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

父亲走的早,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

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

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漠然,什么也不追问。

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

日子总是要过的。

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

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

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

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

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⑪【A】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

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

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⑫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

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心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⑬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

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子都没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⑭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买洋葱吗?⑮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

【B】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

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洋葱哭上一会儿……7.文章第③段、第⑩段、第⑮段,都提到了母亲“剥洋葱”的动作,请分析其作用。

(4分)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分析。

(4分)9.根据提示,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A】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B】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

(从修辞角度)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2分)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

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

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

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

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④多感官能够帮助背诵。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

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

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

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

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

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

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

”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12.下面的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3分)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

《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

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13.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