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分子的刚性和柔性

合集下载

分子结构与性质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分子结构与性质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方法如下:
①计算杂化轨道数:n= 1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的成
2 键电子数±电荷数)。(所带电荷为正值时取“-”,所带电荷为负值时取“+”)
②判断杂化类型:当n=2,为sp杂化;n=3,为sp2杂化;n=4,为sp3杂化。如SO2: n=(6+0)=3,是sp2杂化;NO3-:n=(5+1)=3,是sp2杂化;NH3:n=(5+3)=4,是sp3
D.氢键
必备知识通关
解析:(1)每生成1 mol氯吡苯脲,需要1 mol 2-氯-4-氨基吡啶、1 mol异 氰酸苯酯,反应过程中1个2-氯-4-氨基吡啶分子断裂1个σ键、1个异氰酸 苯酯分子断裂1个π键,生成1个氯吡苯脲分子时新形成2个σ键,所以当σ键 增加1 mol 时,π键减少的数目约为6.02×1023。(2)SCN-中存在共价 键,Fe3+与SCN-以配位键结合成配离子,K+与配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的形式 结合,所以K3[Fe(SCN)6]中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寻找 SCN-的等电子体时,把N原子的价层电子增加1个,则与S原子的价层电子 数相等,即可写成CS2,同理可写出其他的等电子体N2O、CO2、COS等。
CH4、NH4+、SiH4、BH4-
8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必备知识通关
(2)确定等电子体的方法
方法
具体阐释
示例
把分子(或离子)中的某个原
竖换法 子换成该原子同族的其他元
CO2
CS2,
素原子
O3
SO2
必备知识通关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高分子物理答案详解(第三版)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等。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归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睛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4)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

(1)线性高分子梯形高分子(2 非晶高分子结晶性高分子(3)柔性(4)高密度聚乙烯为平面锯齿状链,为线型分子,模量高,渗透性小,结晶度高,具有好的拉伸强度、劲度、耐久性、韧性;低密度聚乙烯支化度高于高密度聚乙烯(每1000 个主链C 原子中约含15~35 个短支链),结晶度较低,具有一定的韧性,放水和隔热性能较好;交联聚乙烯形成了立体网状的结构,因此在韧性、强度、耐热性等方面都较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要好。

高分子链的形态

高分子链的形态

(2)取代基
• 分子链中极性取代基的分 布对柔顺性亦有影响,如 聚偏二氯乙烯的柔顺性大 于聚氯乙烯,这是由于前 者取代基对称排列,分子 偶极矩减小,内旋转较易 所致。 • 对于非极性取代基,基团 体积越大,空间位阻越大, 内旋转越困难,柔顺性越 差。如聚苯乙烯分子链的 柔顺性比聚丙烯小,后者 柔顺性又比聚乙烯小。
2.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 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在一个高分 子链中,由于包含着大量的σ键,因此其可取的构象数仍 然是很大的。 • 从统计热力学的角度,熵是量度体系无序程度的热力学函 数,体系的构象数W与熵值S之间的关系服从波尔兹曼公 式: S=klnW k为波尔兹曼常数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聚合物分子链所表现出的柔顺性较小。 例如:单个分子链柔顺性相近时,非极性主链比极性主链 柔顺,极性主链又比能形成氢键的柔顺。又如:当某些柔 性非极性取代基的体积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链的 柔顺性提高。再有:短支链时,分子间距离加大,作用力 减小,链的柔顺性增加,支链过长,阻碍链的内旋转起主 导作用,链的柔顺性下降。
• 当高分子长链取伸直形态时,构象只有一种,构象熵等于 零。如果高分子长链取蜷曲形态,那么分子可取的构象数 将很大。构象数越大,相应的构象熵就越大,分子链蜷曲 越厉害。
• 由熵增原理,孤立高分子链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是自发地 采取蜷曲形态,使构象熵趋于最大,这就是高分子长链柔 性的实质。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h02 σ= h2f,r 1/2
• σ表示的是由于链的内旋转受阻而导致的分子尺寸增大的 程度,称作空间位阻参数或刚性因子。σ值越小,分子的 柔性越好。
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
• (2)无扰尺寸A • 因为均方末端距与键数n成正比,而n又比例于分子量M, 所以,可用单位分子量的均方末端距的平方根作为衡量分 子柔顺性的参数:

柔顺性

柔顺性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本质上是由高分子中单键的内旋转产生。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主链结构①主链完全由C-C键组成的碳链高分子都具有较大的柔性。

如PE,PP。

②杂链高分子中C-O,C-N,Si-O等单键的内旋转位垒都比C-C的小,构象转化容易,构象多,所以柔性好。

③主链上带有内双键的高分子,如果不是共轭双键,则尽管双键本身不能内旋转,但与之邻接的单键却更容易内旋转。

因为连在双键上的原子或基团数较单键数为少,而非键合原子间距离却比单键情况下要远,所以相互作用力减小,内旋转的阻力小。

因此单元中含有内双键的聚合物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分子链都具有较好的柔性链。

(橡胶)④主链上带有共轭双键的高分子或主键上带有苯环的高分子链,则分子的刚性大大提高,柔性则大大下降。

因为共轭双键的Π电子云没有轴对称性,因此带共轭双键的高分子链不能内旋转,整个高分子链是一个大Π共轭体系。

高分子链成为刚性分子。

取代基(极性和非极性)1.极性取代基引进的结果是增加分子内侧分子间(基团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柔性。

a 取代基极性↑,柔性↓b.取代基在高分子链上分布的密度↑,则柔性↓氯化聚乙烯柔性(氯原子密度小)> 聚氯乙烯(PVC)(氯原子密度大)c.取代基在主键上的分布如果有对称性,则比不对称性的柔性好。

因为二个对称侧基使主链间距增大,减小作用力。

2.非极性取代基非极性取代基对柔性的影响二方面因素:一方面,取代基的存在增加了内旋转时的空间位阻,使内旋转困难,使柔性↓。

另一方面,取代基的存在又增大了分子间的距离,削弱了分子间作用力,使柔性↑。

最终的效果将决定于哪一方面的效应起主要作用。

氢键的作用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主链或侧基的极性增加而增加。

但如果分子内或分子间有氢键生成,则氢键的影响要超过任何极性基团,可大大增加分子的刚性。

分子链的规整性分子结构愈规整,则结晶能力愈强,而高分子一旦结晶,则柔顺性大大↓,因为分子中原子和基团都被严格固定在晶格上,内旋转变得不可能。

高分子物理学习

高分子物理学习

1.试述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成型的影响。

解: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能提高了,但由于分子量大黏度增加,不利于成型加工。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时,由于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对机械强度影响较大,使总的机械性能下降。

但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能起增塑作用,使熔融黏度变小,有利于加工成型。

2 试从下列高聚物的链节结构,定性判断分子链的柔性或刚性,并分析原因。

CH 2CCH 3CH 3(1) 柔性。

因为两个对称的侧甲基使主链间距离增大,链间作用力减弱,内旋转位垒降低。

(2)HC C NCH 3O H (2)刚性。

因为分子间有强的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内旋转位垒高。

(3)CH 2CHC H 3CN C H 3(3) 刚性。

因为侧基极性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内旋转位垒高。

(4)O C O CH 3CH 3C O (4)刚性。

因为主链上有苯环,内旋转较困难。

(5)C C C C(5)刚性。

因为侧基体积大,妨碍内旋转,而且主链与侧链形成了大π键共轭体系,使链僵硬。

3比较以下三个聚合物的柔顺性,从结构上简要说明原因。

解:(1)的刚性最大,因为双键与苯环共轭;(2)的柔性最大,因为双键是孤立双键;(3)介于(1)和(2)中间。

CH CH 22n CH CH CH 2n CH 2CH CH 22n (1)(2)(3)4比较以下两种聚合物的柔顺性,并说明为什么?解:聚氯丁二烯的柔顺性好于聚氯乙烯,所以聚氯丁二烯用作橡胶而聚氯乙烯用作塑料。

聚氯乙烯有极性的侧基-Cl,有一定刚性。

聚氯丁二烯虽然也有极性取代基-Cl,但-Cl的密度较小,极性较弱,另一方面主链上存在孤立双键,孤立双键相邻的单键的内旋转位垒较小,柔顺性好,因为(1) 键角较大(120°而不是109.5°),(2) 双键上只有一个H原子或取代基,而不是两个。

5简述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大多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很慢?解:因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比较快地渗透进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却非常慢。

刚性与柔性解析

刚性与柔性解析

刚性:强调规则、制度和纪律,要求员工遵守规定,按照既定流程行事。 对个人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员工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组织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刚性的弊端:可能导致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性,影响组织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理解刚性与柔性的含义:刚性代表规则和纪律,柔性代表灵活性和适应性
建筑领域: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的结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机械制造: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的结合,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电子设备:刚性电路板与柔性电路板的结合,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和可折叠性
生物医学:刚性支架与柔性材料的结合,提高医疗器械的舒适性和贴合度
刚性与柔性对个人 和组织的影响
柔性:易变形,强度低,但韧性好,不易断裂
应用场景:刚性材料适用于需要高强度、 高稳定性的场景,如建筑、机械等;柔性 材料适用于需要高韧性、耐冲击的场景, 如服装、包装等。
加工工艺:刚性材料通常采用切割、焊接等加工 工艺;柔性材料通常采用编织、粘合等加工工艺。
刚性结构: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载荷或冲击的场景,如建筑、桥梁等。
有关
建筑行业:钢 筋混凝土结构、 桥梁、隧道等
机械制造:齿 轮、轴承、传
动轴等
电子设备:电 路板、外壳、
支架等
生活用品:家 具、餐具、工
具等
添加 标题
优点: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能够承受较 大的载荷
添加 标题
缺点:缺乏弹性,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容易断裂
添加 标题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场 合,如建筑、桥梁等
刚性与柔性解析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刚性解析

分子的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

分子的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

分子的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1.VSEPR理论:VSEPR理论是根据分子中的电子对的排斥效应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根据这一理论,分子中的电子对(包括原子间键合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会尽量远离彼此,从而使得分子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形状。

通过确定分子中原子的中心原子、其他原子和孤对电子对的数量,可以用VSEPR理论预测分子的构型。

2.分子对称性:分子的对称性可以提供有关分子构型的重要信息。

通过观察分子的对称轴、平面反转中心、镜面反射面等,可以推断分子的几何结构。

例如,如果一个分子具有旋转轴,那么该分子很可能是线性的;若分子具有反射面,则可能是平面的。

3.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了分子中电子的分布情况,指出原子轨道会经过一个或多个杂化过程而形成分子轨道。

通过观察分子中的化学键及相关杂化轨道的形状,可以推断出分子的杂化方式。

例如,如果分子中存在 sigma 键,则可判断该分子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杂化;如果分子中存在 pi 键,则可判断杂化方式为 sp2 或 sp3 杂化。

4.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分子在不同波长下吸收和发射的电磁辐射来研究分子的构型和杂化。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提供分子中不同键弯曲、拉伸等振动模式的信息,从而帮助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核磁共振光谱可以提供分子中不同核磁共振信号的信息,从而揭示出分子中不同原子的环境和构型。

5.计算化学方法:计算化学方法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预测分子的构型和杂化。

例如,量子力学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能量,从而推测分子的构型和杂化方式。

总之,分子的立体构型和杂化方式可以通过VSEPR理论、分子对称性、分子轨道理论、光谱学方法和计算化学方法等多种途径来判断。

这些方法的使用取决于具体分子的性质和研究目的。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名词解释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名词解释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名词解释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名词解释第一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化学组成:高分子中结构单元或重复单元的所含的原子种类与数量。

按化学组成的不同,高分子可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梯形高分子和双螺旋高分子。

2、侧基:主链上的取代基团。

3、端基:聚合物主链两端的基团,主要来自单体、引发剂、溶剂或分子量调节剂,其化学性质与主链很不相同。

4、线型高分子:高分子链呈线型,没有支链或交联。

5、支化:在缩聚反应中存在三官能团单体,或在加聚反应中,如自由基聚合存在链转移反应,或二烯烃聚合物上的双键活化,或在射线辐射下,则都可能形成枝状的非线形结构高分子,称为支化。

6、支化度:以支化点密度或两相邻支化点之间的连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支化的程度。

7、交联:高分子链之间借助于多官能团单体的反应或某种助剂(如硫、过氧化物等)将大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或化学键键接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过程。

8、键接结构:结构单元在分子链中的连接方式。

9、构型:分子中通过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排列。

10、几何异构:双烯类单体1,4 –加成聚合的高分子主链上存在双键,由于取代基不能绕内双键旋转,因而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而有顺式(cis)构型和反式(trans)构型之分,称为几何异构。

11、旋光异构: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由于存在不同取代基的不对称碳原子,形成两种互为镜像关系的构型,表现出不同的旋光性,分别用d和l表示。

12、全同立构:如果将聚合物分子链拉成平面锯齿状,每一结构单元的取代基可以全部位于平面的一侧,即高分子链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的结构单元组成,称为全同立构。

13、间同立构:结构单元的取代基交替位于平面的两侧,即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的结构单元交替键接而成,称为间同立构。

14、规整度:规整度用来表示有规立构的程度,可用聚合物中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判断分子是否刚性所谓刚性分子就是不存在化学键振动,这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的分子都是非刚性的(任何情况下时刻存在分子振动)。

一些情况下,如果不影响问题讨论,可以将分子看做刚性的。

例如讨论常温下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容热容量,可以将分子看成刚性分子,尽管事实上仍存在振动,但常温下,绝大部分分子的振动能级不会发生跃迁,对定容热容没有贡献,因此结论与考虑振动相同。

而要计算其内能的绝对值时,就必须要包括分子的振动能了。

刚性分子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分子构型通常不会变化或难以变化,通常由双键、三键或环结构的稳定性表现,例如烯烃的顺反异构,一般难以互变。

非刚性分子中存在可以较自由转动的sigma键,分子的构象时时在变。

对于长链烃基,构象的变化是复杂的,分子可以呈现多种很不同的形状。

分子的形象、刚柔性和对称性分子的形象、刚柔性和对称性;一、分子的形象;分子的形象是分子结构体现的一种表观现象;分子的几何形象对于其化学及物理性质的影响,有时是;大多数的生命及生理化学过程,是受分子几何形象控制;二、分子的刚柔性;刚、柔是两个通俗用的形容词,但对分子几何学定性的;顺反异构体只在有足够的能量时,才可以使这两者互变;在乙烷中,多种可能的旋转异构体(构象),如果是稳;(i),分子的形象、刚柔性和对称性一、分子的形象分子的形象是分子结构体现的一种表观现象。

研究有这种现象的物质所具有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科学,统称为立体化学。

少数简单的分子具有二维形象,而大多数有机分子都具有三维形象,也就是呈现立体的形象,因此有机化学习惯使用“立体化学”这一名词。

有些化学家建议称这门科学为分子几何学或空间化学等,以扩展研究的对象至整个化学学科,其实“立体化学”这一名称早已用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其它化学学科。

碳原子是一个三维的正四面体结构,当它和四个相同的原子结合时(如甲烷),四个键的键长以及它们之间的键角都是均等的,为109.5°,但当它结合的原子不同时,键角就偏离了这一正常的角度。

键长即使对两个相同的原子,在不同的化合物中,也有所不同。

但碳碳单键的键长,除特殊情形外,一般可以保持接近一个常数。

键长、键角的变化可以影响分子的其它性质。

分子的几何形象对于其化学及物理性质的影响,有时是非常惊人的。

以碳原子本身来说,它可以彼此结合形成不同的同素异形体。

如无定形炭、石墨、金刚石和近来发现的足球烯,它们的外观分别为黑色粉末至块状、暗灰色片状、无色透明和黄色的晶体。

这四个同素异形体,具有完全不同的几何形象,因此也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炭、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质差别是人们熟悉的,足球烯是新发现的,是目前已知最纯的碳,它是一个球状分子,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几何形象,已显示出许多特殊的性能,在理论上及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前景。

分子几何形象的微细差别对自然界及生命现象都起着难以估计的影响。

在一个由成千上万个碳原子组成的巨大分子中,有时只要某一个碳原子上的两个原子调换一下,就可能失去它的功能。

再以一个不含碳原子的水分子来看分子的几何形象,就更会感到惊奇,如果水分子是一个线形分子,而不是一个具有偶极矩的三个原子成为104°的分子,那末江湖河海在冬季都将成为巨大的冰块,所有水生动植物就会变成镶在冰块中的标本!因此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绝大多数的生命及生理化学过程,是受分子几何形象控制着的,因此它不仅是有机化学而且也是许多其它有关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分子的刚柔性刚、柔是两个通俗用的形容词,但对分子几何学定性的了解,很有帮助。

所谓刚性,并不是分子中各原子彼此之间没有振动,而是它们在分子中的平均位置以及彼此所保持的关系在一般条件下不随意改变。

例如乙烷和乙烯在刚柔性上就有很大的差别。

乙烷的两个碳原子可以彼此扭转(有时称为‘自由’旋转),理论上应有无数的构象异构体,但是由于它们彼此间的能垒很低,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分离出它的构象异构体。

乙烯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扭转受到了限制,在适当的温度下,分子可能发生微弱的扭转,但总的说来,四个氢原子保持着大致不变的几何关系,否则就不会有顺、反二氯乙烯这两个不同的分子存在。

顺反异构体只在有足够的能量时,才可以使这两者互变。

单键和双键之间的旋转能垒差别很大,前者大约是12~36kJ·mol-1,而后者大约是263 kJ·mol-1,因此从能量上讲,前者是“柔性”的,后者是“刚性”的。

从分子中各原子间的次序和彼此间的空间关系,同样也可以看到刚柔性的问题。

在顺、反二氯乙烯中,两个氢和两个氯在空间保持着下列关系,而且不会改变,因此分子是“刚性”的。

在乙烷中,多种可能的旋转异构体(构象),如果是稳定的话,它们也同样保持着一定的空间关系。

但是它们彼此间转换的能垒很低,因此分子中各原子间的关系,很不固定,也可以说分子比较“柔软”。

为了描述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互相关系和形象,我们为这种关系起了两个名字,叫做“构型”和“构象”,所谓构型和构象,都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和基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一般地讲,构象是同一个分子由于单键的旋转而改变的该分子的各种立体形象,所以一个分子,只要它有可旋转(全旋转或部分旋转)的单键,它就有不同的构象存在。

因此,一个分子如果它的形象改变只单纯地包含着单键的这种旋转,则无论如何它的构型是不改变的,这好比人的左右手,在活动时,其形象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但无论手怎样改变形象,右手总归是右手,左手总归是左手一样。

但是,有一些化合物,由于外界条件的缘故,例如升高温度(提供能量),使分子中的某个或某些单键能越过一些障碍而“超常”旋转,就像含双键的顺、反异构体那样,也能发生“构型”的改变。

所以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构型和构象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在深冷的条件下某一化合物的优势构象也具有颇大的刚性,即失去旋转的能力,这种刚性的构象也可以称它具有一定的“构型”。

讨论下面的四个分子可以进一步帮助了解“分子的刚柔性”这个概念。

(i),(ii),(iii)都是六碳原子化合物,但刚性具有很大的差别。

(i)在室温下,应有无数个构象异构体,只有当它固化后,以能量最低的交叉型构象排列成一锯齿形的链。

当这一分子去掉两个氢变为环己烷(ii)后,它的刚性升高,扭转的自由度(柔性)降低。

在室温下,绝大部分是以能量最低的椅型存在,其它的几个可能的构象体,如船型及扭船型等,能量均较高,仅有极少量以过渡态的形式存在。

苯(iii)是环己烷去掉六个氢的产物,六个碳和六个氢在同一平面上,碳碳之间不能扭转,它是一个很“僵硬”的结构。

去甲莰烷(iv)是环己烷的1,4两位去掉两个氢原子后,用一个——CH2——的桥连接起来的分子,更增加了分子的刚性,其中环己烷部分只能以内能较高的船型存在,整个分子仅有这一种刚性很大的构象,同时也可以认为只有这一种构型。

三、对称性及对称因素在宏观世界里,无论是自然界产生的或人为的,都体现出对称性这个重要法则。

宇宙中的天体,都是球形的,是高度的对称体。

许多动植物在表面上看,也是对称的,人体就是一个对称形象,一片树叶、一朵花或一片花瓣,都表现出一种粗略的对称形象。

至于人为的事物及各种创造,也都经常表示出某种的对称,对称思想似乎是一种本能,存在于各个领域内,如建筑、诗文、音韵等,都表现得非常突出。

我国的对联是被对称性控制着的一种创造,上下联要求字数及词类相同(对称),但不能有相同的字在联中出现,声韵一高一低恰恰相反,这似乎是反对称的。

自然界里有很多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形象,我们的左右手、足、耳等都有这个特点。

把这些概念用到微观世界的各种分子中,考察它们的对称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物化性质,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为了表达一个实体或分子的对称性,就需要归纳和辨别对称性的性质和类别。

下面简单介绍与有机化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对称因素。

1.平面对称因素一个球面形分子,虽和一个宏观的球体不完全一样,但它也具有很高度的对称性,如用一个通过球心的平面把球体分子分成两半,这个平面好象一面镜子,镜外及镜内的(实体与镜象)可以彼此重叠(重叠这一词非常重要,以后要经常使用),或者说,球的这一半和另一半是完全相同的,球体这一半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与球体另一半上的某点相对应。

这种能把分子切成实体和镜象两部分的平面称为分子的对称面。

即通过一个镜面的反映操作,检查出了球体的一个对称因素——平面对称因素,用希腊字母б表示。

不难看出,球体有无数个通过球心的平面,而球形分子,如已知的“足球烯”,因受到碳原子结合的方式的限制,其平面对称因素的数目就大大地降低了。

把反映操作运用到其它分子中去,将可看到,许多分子也具有这种平面对称因素。

如水分子就有两个平面对称因素,即通过H,O,H三个原子所在的平面以及通过氧原子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平面。

习题3——1下列化合物有几个对称面?2.简单轴对称因素许多物体或分子还有一种叫做简单轴的对称因素。

这种轴是通过物体或分子的一条直线,以这条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物体或分子的形象和原来物体或分子的形象无法区别。

如球体(不是球体分子)就有无数个通过圆心彼此交叉着的这种轴。

现在一般用Cn代表这种简单对称轴,n表示轴的级,称n重轴。

以这一直线为轴旋转的度数为2π/n。

球体有一个C∞简单对称轴,转任何一个度数都得到和原来无法区分的实体;水分子有一个二重轴,即绕C2轴转动180°(2π;习题3-2下列化合物有无简单对称轴?;3.反射对称因素;另一种对称因素称为反射对称因素,检查是否存在这种;经过两个操作:首先是通过一个轴,将它旋转2π/n;因此分子(i)具有一个n=2(S2)的反射对称轴;具有2级反射对称轴S2的分子都有一个中心对称因素;(v)经旋转转任何一个度数都得到和原来无法区分的实体。

水分子有一个二重轴,即绕C2轴转动180°(2π/n=180°,n=2),分子的形象与未转动前的形象完全重合,氨分子有一个三重轴,即绕C3轴转120°,分子的形象与未转动前的形象完全重合,有Cn简单对称轴的分子,绕轴转动一周,就有n个形象与原形象无法区分,水有两个,氨有三个,球体有∞个。

如果分子中不含其它对称因素,只有Cn简单旋转轴因素,它们就必定和其镜象不能重叠,因此它们也是手性分子。

许多手性分子都有C2旋转轴,例如L-酒石酸有一个C2旋转轴,它是一个手性分子。

习题3-2下列化合物有无简单对称轴?3.反射对称因素另一种对称因素称为反射对称因素,检查是否存在这种因素时,一般需要经过两个操作:首先是通过一个轴,将它旋转2π/n度,然后用一个垂直于这个轴的镜面反射,如果镜内的镜象和镜外未旋转前的原来实体完全重叠,这个实体或分子就具有一个旋转反射轴,用Sn表示。

下面反应式中,化合物(i)就有一个旋转反射轴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