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语文《梅岭三章》练习题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梅岭三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12 《梅岭三章》导学案 -及答案12.《梅岭三章》导学案学生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陈毅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学习作者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学习难点: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安排:1课时【学习流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爱国诗篇,然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预习自测1、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相关资料,划出要点内容。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
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务。
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2、给画线字注音三、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每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第一章:追忆往昔,为革命而至死不渝;第二章:勉励战友,继续战斗;第三章:展望未来,革命必胜。
2、翻译诗前小序。
四、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小序是当时写的,还是后来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诗前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和背景。
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
小序是是后来补写的。
从“虑不得脱”、“旋围解”可看出。
2、赏析第一章回答问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3)你认为本章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精妙?(4)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赏析第二、三章,分别回答下面问题(1)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3)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五、课堂小结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六、布置作业1、积累爱国诗文名言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梅岭三章一、积累运用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sì nüè( ),冰雪冷酷无情地(______)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蜡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bèi lěi ( )。
—任寒风把它们( ),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吗?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所戎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封冻封锁摇动摇撼(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B.《梅岭三章》中的“章”字,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
三章,就是三首,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
因此,这三首诗形式上不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
C.诗歌中常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梅岭三章》精选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梅岭三章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旌.(shēn g)旗艰.(jiān)难投身.(shēn)革命B.阎.(yán 罗捷.(jié)报腥.(xīn)风血雨C.诸.(zū)君烽.(fēng)烟取义成仁.(rén)D.创.(chuàng)业悬.(xuán)挂人间遍种.(zhòng)【答案】D【解析】A项,旌应读jīng;B项,腥应是后鼻音,应读xīng;C项,诸应读zhū。
2.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句的意思,析句子的结构,判断停顿。
用反选排除法判断答案D句的朗读停顿是“人间/遍种自由/花”,在主谓之间划分。
此类题要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
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3.《梅岭三章》的作者是现代革命家,这篇诗作的体裁是()A.现代诗B.格律诗C.自由诗D.古体诗【答案】B【解析】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
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
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
《梅岭三章》从形式看是绝句。
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
每首诗四句,每句有七字的称“七绝”,每句有五个字称“五绝”。
本诗为七绝。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梅岭三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12 《梅岭三章》导学案 -及答案12.《梅岭三章》导学案学生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陈毅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学习作者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学习难点: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安排:1课时【学习流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爱国诗篇,然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预习自测1、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相关资料,划出要点内容。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
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务。
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2、给画线字注音三、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每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第一章:追忆往昔,为革命而至死不渝;第二章:勉励战友,继续战斗;第三章:展望未来,革命必胜。
2、翻译诗前小序。
四、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小序是当时写的,还是后来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诗前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和背景。
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
小序是是后来补写的。
从“虑不得脱”、“旋围解”可看出。
2、赏析第一章回答问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3)你认为本章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精妙?(4)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赏析第二、三章,分别回答下面问题(1)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3)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五、课堂小结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六、布置作业1、积累爱国诗文名言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旌旗(jing) .国门悬(xuan).B.当纸钱(dGng) *C.应有涯(ya) *D.从莽(mang) *2 .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 .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代,“烽烟”代指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B.人间遍种自由花。
(借喻,“自由花”喻革命成功、人民获得自由)C.取义成仁今日事。
(引用,“取义成仁”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 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疑问,表现作者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 败敌人的憾恨感情)4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 ,人间遍种自由花。
(2)此去泉台招旧部,。
5 .“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课文中的 “”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6 .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引用了旧时死了也要上“泉台”集合“旧部”革 “阎罗”命的说法。
下列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耐人寻味。
即为家(ji ) * 遍种(zh6ng ) *B通过召集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二、能力提升7.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8.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旌.旗(jīng)国门悬.(xuán)B.当.纸钱(dāng)即.为家(jí)C.应有涯.(yá)遍种.(zhòng)D.从莽.(mǎng)阎罗.(yán)2.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代,“烽烟”代指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B.人间遍种自由花。
(借喻,“自由花”喻革命成功、人民获得自由)C.取义成仁今日事。
(引用,“取义成仁”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疑问,表现作者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2)此去泉台招旧部,______________。
5.“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课文中的“__________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6.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引用了旧时死了也要上“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
下列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耐人寻味。
B通过召集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二、能力提升7.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8.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梅岭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梅岭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丛莽.(mǎng) 旌.旗(jīng)B.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C.有涯.(yá) 当.纸钱(dāng)D.遍种.(zhòng) 血雨腥.风(xīng)2.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B.“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
C.“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情色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
D.作者虽处于危难之中,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很坚定。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7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5.“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起什么作用?6.分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紧扣“”(填写诗句),表明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0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单元2*梅岭三章基础过关全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捷.报(jié)旌.旗(jīn)B.丛莽.(mǎng)烽.烟(fēng)C.诸.君(zhū)即.为家(jì)D.阎.罗(yán)血.雨腥风(xiě)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旋.围解(周旋)B.取义成仁....今日事(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C.虑.不得脱(考虑,估计)D.旌旗..十万斩阎罗(借指军士)3.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投身革命/即/为家B.取义/成仁/今日事C.人间遍种/自由/花D.血雨腥风/应/有涯4.根据提示填空。
(1)第一章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死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诗句是“,”。
(2)第二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诗句是“,”。
(3)第三章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胜的诗句是“,”。
5.下列关于《梅岭三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用反问总领全诗,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奠定了一种悲壮的基调。
B.“旌旗十万斩阎罗”用“旌旗”借指军士,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用“阎罗”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
C.“捷报飞来当纸钱”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
D.“取义成仁今日事”运用成语表达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甘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能力提升全练6.(2022江西景德镇乐平期中,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是时代的引领者。
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坚忍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
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梅岭三章》练习题
【课内四基达标】
一、选择题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1)当.纸钱()A.dàngB.dāng
(2)应.有涯()A.yīngB.yìng
(3)国门悬.()B.xiánB.xuán
(4)遍种.自由花()A.zhòngB.zhǒng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南国
..烽烟()A.南边的国家B.我国的南方
(2)虑.不得脱()A.考虑B.忧虑C.顾虑D.焦虑
(3)得.诗三首()A.得到B.作成
(4)旋.围解()A.不久B.周旋
3.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括号:
(1)此去泉台()旧部A.召B.招
(2)南国烽烟()十年A.正B.整
(3)投身革命()为家A.即B.既
(4)此头()向国门悬A.需B.须
4.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
(1)“捷报飞来当纸钱”的意思是()
A.我把胜利的捷报当作纸钱用来祭奠死去的战友和同志。
B.希望幸存的同志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
(2)“投身革命即为家”的意思是()
A.投身革命,革命即为家,我献身革命,心无贰志。
B.我参加革命队伍,就把革命队伍当作温暖的家。
二、填空简答:
1.《梅岭三章》的作者同志是在“”的绝境中把这三首诗作为绝命诗而“留衣底”的。
2.诗章三首以形式写成。
诗歌饱含着的壮烈情怀和对的坚定信念。
3.诗章中以“旌旗”借代,借用旧词“阎罗”影射,“头悬国门”用的是时期吴将眼悬东门的典故,“烽烟”借指;“取义成仁”是借用古语“”和“”,指为而英勇牺牲。
三、按下列要求默写诗句:
1.表现诗人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两句诗。
2.表现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
3.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胜的两句诗:
四、写出第二首诗中充当韵脚的字并注音:
五、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一)
1936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1.给诗前小序用“‖”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①②③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地点:
人物:起因:
结果:
3.“虑不得脱”说明。
4.“留衣底”的目的是:。
(二)
默写第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革命精神?
2.哪个词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三)
阅读第二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A.南国烽烟整十年,
B.此头须向国门悬。
C.后死诸君多努力,
D.捷报飞来当纸钱。
1.有错字的一句诗是:。
2.“捷报飞来当纸钱”的意思是。
(四)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
,人间遍种自由花。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革命精神?。
2.“血雨腥风”是指。
3.引用典故的诗句是,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
【能力素质提高】
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搬谷人的歌谣
难道我们能够整天
搬运大麦和小麦吗?
仓库已经装得满满,
一把把谷子流出了边沿;
大船上已经装得满满,
谷子也都滚到了外面,
好像我们的心是青铜铸成!
1.“难道我们能够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一句是什么问句?它在诗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划线诗句的深层含义是:( )
A.财主老爷们积累的财富已经太多了。
B.丰收了,财主老爷们收获的粮食太多了。
C.丰收了,财主老爷们收获的粮食多得没法运了。
D.财主老爷存的粮食太多了。
3.按照表达方式,这首诗是诗。
4.这首诗抒发了搬谷人( )
A.对财主老爷们的不满。
B.对受屈辱、受压迫的强烈怨愤。
C.对他们的工作不满。
D.对叫他们不停地干活不满。
二、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1)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2)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渗透拓展创新】
梅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地带。
从区域地理来看,它属于地区;从地势来看,属于我国第级地势;从地形来看,属于。
【中考真题演练】
说著说著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注)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西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节录自洛夫《边界望乡》)
1.“意象”的营造,即作者借客观景象以表达主观情意的艺术手法。
下列哪一项最足以表现作者久违家园、渴盼乡情润泽的意象( )
A.风中散乱的头发
B.迎面飞撞的远山
C.一丛凋残的杜鹃
D.惊飞而又折回的白鹭
2.读了这三节新诗,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
A.“手掌开始生汗”是用具体现象表现既期盼又紧张的幽隐心情。
B.作者孤身独往,更不胜乡愁的负荷。
C.“咯血”是用凄厉的形象,表现对不得回乡的隐微嘲讽。
D.作者在叙述手法上,顺叙、倒叙兼用。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1)B(2)B(3)B(4)A2.(1)B(2)A(3)B(4)A3.(1)B(2)A(3)A(4)B4.(1)B(2)A
二、1.陈毅,“虑不得脱”2.绝句视死如归胜利3.部队反动派的头目春秋伍子胥战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
三、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2.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3.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四、年lián悬xuán钱qián
五、(一)1.三层:①1936年冬,梅山被围‖②余伤病……留衣底‖③旋围解。
①时间、地点②缘由、背景③结果 2.1936年冬梅山余被围旋围解 3.处境极其危险 4.以防不测
(二)1.默写(略) 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2.旌旗指部队。
(三)1.A 整——正 C 2.希望幸存的同志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
(四)1.略 2.反动当局对革命人民的屠杀和镇压。
3.取义成仁今日事;为真理和正义事业而献身。
【能力素质提高】
一、1.反问。
强调了搬谷人多年积怨、愤怒的感情,增强了这种怨愤的语言气势,使感情更加强烈。
2.A. 3.抒情。
4.B.
二、略
【渗透拓展创新】
南方三江南丘陵
【中考真题演练】
1.B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