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精选6篇)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精选6篇)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精选6篇)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篇1我家门前原来什么都没有,可现在新开张了理发店、小卖部、超市等门店,我心里可真高兴!可仔细一看,发现许多门店的招牌使用了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商店的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刚好学校开展了一个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宣传“人人要说普通话,人人要写规范字”,于是,老师就组织我们去调查门店招牌的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

调查我们首先进入了红湘路,刚过了条马路,就看见有家门店上面挂了四个大字“麦鞋”和“麦衣”。

我们班的李子刚自高奋勇去问店主,店主回答:“我的店里既卖鞋又卖衣服,首先,‘麦’字寓意了生意兴隆的意思,其次,‘麦’和‘卖’同音,为了吸引顾客,我就用了这个‘麦’字。

”当我们走到红湘路和常胜路交界的位置时,发现新华书店的“华”字和“书”字都是繁体字。

这回,大家都有了胆量,争先恐后地问工作人员原因,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用繁体字的原因,唉,只能是失败而归了。

另外,我们还看到“布三布四”这样的招牌和“饰全饰美”这样的名字,虽然很有创意,但毕竟破坏了中国的文化。

分析通常这些门店卖什么就写什么,如“E家宝贝”,一看就知道是卖宝宝的生活用品,“布三布四”那就不用我说了,招牌上用一些谐音字是用来吸引顾客的。

新华书店招牌上用的繁体字,我觉得是取材于一幅书法作品,作品里用的是繁体字,所以招牌上也不好改为简体字。

结论经过分析,综合店主给出的解释,我得出以下结论:一、招牌上的谐音字是为了吸引顾客,让客人感觉到新奇,只要顾客进了门店,那生意上的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

二、招牌里部分字用繁体字,主要是因为招牌取材于名人的书法作品,用名人的作品作招牌,也可以提高门店的知名度,并且用上繁体字,整体美感会好些。

三、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招牌上用错别字的情况目前较少。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调查时间:20__年_月_日下午调查地点:超市、公园附近店铺调查人:__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调查方式:观察、询问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人工湖。

在门口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我们发现推车上面的“天津糖葫芦”被错写成了“天京糖葫芦”,我们告诉摆摊的那位老爷爷,他看了一下说:“哦,是啊,谢谢你们,小朋友,我马上就改过来。

”和老爷爷道别后,我们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

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们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二、如果外地人来油田探亲或参观学习,会影响到我们油田的形象;三、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有错别字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大家好!我是小小调查员,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调查报告。

前几天,我在家里无意中看到爸爸写的一封便条,上面写着"已經把蔬菓买回来了"。

我顿时觉得很奇怪,piàn既不是"菜"也不是"果",怎么就拼成这个字了呢?难道爸爸文化水平不行,连个"蔬菜"都写不好吗?我心里盘算着,于是就决定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看看别人在生活中用字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二天一到学校,我就四处打听、观察同学们在作业本、书包、水杯上书写的文字。

果然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奇葩"字!比如有人把"刚才"写成"刚菜",把"口渴"写成"扣渴"。

还有人把"饭团"写成"飪糰","并"写成"谁"。

我看到这些字时都被弄糊涂了,既想笑又有点心疼他们的语文水平啊!下课的时候,我去告诉了老师这些发现。

谁知老师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反而说这很常见。

她说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经常出现在一些小学生身上,这不仅显示他们的汉字认知能力较差,也说明写字习惯不太好。

我顿时对这个现象更感兴趣了,于是下定决心要继续深入调查。

回到家里,我开始盯上了手机和电视里出现的文字。

果然,用字不规范的情况也屡屡出现!比如新闻里说到一些"權威人士"、"爲民謹慎"之类的词语;广告中写着"賞櫻團"、"保茲灵"这样的产品名称。

连我最喜欢的网络小说里也有"紅襖"、"發脾气"这种奇怪的写法!看到这些,我啧啧称奇,感觉就像遇到了一群"外星文字"!就在我被这些"奇葩"字折腾得晕头转向时,妈妈突然说:"孩子,你发现这些用字不当的情况了?其实很多人生活中习惯了一些与规范文字不符的写法,以至于哪怕出现在公共场合,也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

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篇一」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及社会用字规范化的有关知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新登中学认真开展了“规范社会用字”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对活动全过程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这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组织工作严密为了保证调查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统一安排学生活动。

活动共分六个小组,每小组4名同学,其中一人为组长,共有初一初二27名师生参与此项活动。

共进行了“汉语规范化知识”讲解、划分活动小组、提出活动要求、上街分组活动、回校填写调查表、撰写调查报告几项工作。

2.知识讲解清晰针对同学们对“规范汉字”的概念不很明确的情况,首先由洪申健老师统一进行讲解。

①介绍了规范汉字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②介绍了社会用字规范化的要求:使用规范汉字,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缺漏字。

(名家的手书字中繁体字、异体字允许保留)③列举典型文字讲解了繁体字、异体字、错字、别字、二简字、缺漏字、汉语拼音和外语使用不规范的情况等。

通过知识讲解,同学们明确了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与类型,为下一步开展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活动安排明确我们将20名同学分为六个小组,每组一名负责人,组员各有分工。

每个小组具体负责一条马路的一侧,对新登中学附近的登城北路、新兴街等进行详细调查。

各组分工明确,保证对这两条马路的街头不规范用字现象进行全面调查,不出现遗漏。

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不规范社会用字查找方法的培训。

如:商店、公司名称,一般是印刷体,印刷体字的特点是容易出现繁体字,或者别字、缺漏字、异体字,一般不会出现错字;商店贴在橱窗上的商品广告宣传,招聘人员启事,可能用手写体,手写体容易出现错字或繁体字,要求特别注意。

社会规范用字调查报告5篇

社会规范用字调查报告5篇

社会规范用字调查报告5篇社会规范用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9月19日——22日调查地点:流光岭街上调查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街头信息牌、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并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几天的调查,看来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摘要: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化;或是受文化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造成笑话,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一共调查了数十家大小不同的商店,有6家出现了错别字如:一家饭店门口招牌上写着“抄”饭;一个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字错写成“惧”字,还有一家水果店门口写着“波”萝在调查的近百张街头小广告中我们发现有20张,错误出现率达28、8%,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

如:将“篮球”的“蓝”字写成了“蓝”字;煮两顿饭写成了煮两“吨”饭。

看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除了这些字外,还有许多许多,有的更是千奇百怪,无中生有。

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收获颇多,体会颇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

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

中国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习,遇到问题时,勤向谦虚、公正、标准的老师—字典请教,正确使用中国文字。

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在调查活动中,学会了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为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调查活动中,欢乐多多,阻力重重.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决心为规范社会用字,提高民族素质做贡献。

调查不规范用字的报告

调查不规范用字的报告

调查不规范用字的报告篇一:不规范用字现象的调查报告不规范用字现象的调查报告学校:新村镇第二初级中学班级:九二班作者姓名:郝悦辅导教师:刘晓东不规范用字现象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员:新村镇第二初级中学九二班郝悦调查时间:XX~XX年寒假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现象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写规范字。

但是,如今的街头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字,这些字有的出现在招牌上,有的出现在街头的路标上,有的字是将汉字简化了一下,有的干脆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现象。

一:部分招牌使用同音字行走在新郑热闹的步行街上,我看到了许多这样的现象:为了吸引顾客,一些人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用“衣”来代替“依”;一家饰品店的名字为“缘来是你”用“缘”来代替“原”;更有意思的是一家窗帘店的名字,是一句诗——“万里平纱落秋雁”,用“纱”来代替原来的“沙”!这其中的妙意,不说你也会懂。

二:菜市场的招牌错字多多买鸡蛋的小贩把“蛋”写成了“旦”;一个阿姨把“斤”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有一家“批发烟酒”的店,竟然写成了“批发烟洒”,这......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啊。

如果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下去,那我们的文字有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无法想象。

三:街头路标,错字真有趣在某条街的中段,赫然立着两个大字:“公则”!天!“公则”是哪里?原来是“厕”字写错了;更吓人的是“仓库”的“库”,被写成“裤”。

还有一些家具店,门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广告,其中两个字尤其刺眼:“家俱”!还有一个并不显眼的标志——“招收徒工”,但仔细一看,竟写的是:“招收徙工”......这些错字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这些不规范用字现象多数出现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这些不规范的字,不规范的现象,有时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因此我觉得,政府应该重视这样的现象,加大对社会汉字不规范现象的管理力度,规范一些公共场所用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在街上,我曾很多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

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状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办法1、查找资料。

2、咨询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状况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觉了有些商家是有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重,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

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由于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

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敬重。

四、调查结论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有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1、在街头传扬一些汉字学问,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好玩,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须要的棘手。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2时光:2002年11月19日星期三前言:生活中到处有错别字,让大家多多发觉,并改正。

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学生们留心观看,发觉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那边有公厕”写成“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罕”,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希奇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依赖什么都顺从,现在却改成所有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样就形成“错别字”。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汉字是古代人们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写错。

调查时间:____年x月__日(星期日)调查人员:__x调查地点:市场街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

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

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等;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

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体会:人们要是不想写错别字的话,就应该在写完的时候认真检查一下。

调查反思: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2调查时间:11月11日调查地点:城市街头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并杜绝错别字出现。

调查经过:行走在街头,商店的招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调查报告
二、摘要: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化;或是受文化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不规范用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调查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街头信息牌、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展开调查,了解社会用字状况,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使我们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性。

四、调查时间
2012年7月12日至2012年7月13日
五、调查结果
这是网上的一组数据:
(1)社会各类不规范用字比率
不规范汉字类型?:机关企事业用字户、媒体用字、?商品用字、?公共场所用字?。

合计:
错字比率?0.5%?1.1%?1.2%?2.3%?5.1%
简化字比率?0.2%?0.3%?0.4%?4.2%?5.1%
繁体字比率?1.3%?2.1%?3.6%?1..5%?8.5%
合计?2.7%?5.8%?6.7%?11.3%?26.5% (2)在走访中我们的发现:
1、在一些商店的橱窗上,有的人为了美化,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简体字写成繁体字。

如:把“石头记”写成“石头记”;把“代客泊车”写成“代客泊车”等。

2、有一些人写字为了简便,写成了错别字。

如:把“桂圆”写成了“桂元”,把“豆腐”写成“豆付”,把“鸡蛋”写成“鸡旦”等。

3、错别字的高频出现。

理发店广告牌上“招收徒工”的“徒”写写成了“徙”、“烟酒批发”写成了“烟洒批发”;高楼大厦”写成“高楼大夏”等。

五、几点建议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是维护国家主权、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为规范社会用字,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用字环境,积极推进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
2、制定并印发《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用字管理的通告》,以行政手段推进城区社会用字规范化。

3、加大城区社会用字管理力度。

由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及规定对不规范用字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六、调查感悟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

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深刻认识了汉字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使用的地方。

对正确使用中国文字,我们感到责任重大。

汉字规范化的道路还很长,规范社会用字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

我相
信只要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并切实付诸行动,就能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汉字的规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