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调查时间:20__年_月_日下午调查地点:超市、公园附近店铺调查人:__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调查方式:观察、询问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人工湖。
在门口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我们发现推车上面的“天津糖葫芦”被错写成了“天京糖葫芦”,我们告诉摆摊的那位老爷爷,他看了一下说:“哦,是啊,谢谢你们,小朋友,我马上就改过来。
”和老爷爷道别后,我们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
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们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二、如果外地人来油田探亲或参观学习,会影响到我们油田的形象;三、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有错别字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不规范使用汉字报告

一、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1.同音字替代:许多店铺、广告喜欢使用同音字来进行宣传,例如:衣衣不舍、咳不容缓、粥全粥到、茶言观色。
2.错别字情况:一些盗版商品利用汉字的相似性,用错别字来混淆真假,例如:奥利粤、蓝月壳、雷碧、康帅傅。
3.变形汉字:将汉字变形,延长笔画或拉伸,来达到标新立异、吸引顾客的效果,例如将“口”改成圆形,或者爱心形状。
4.过度简化汉字:用数字或字母代替汉字,以达到方便快捷的聊天。
例如:有一说一(U1S1),永远的神(YYDS),就是就是(9494)。
5.过度使用繁体字:用复杂的繁体字代替自己原本想说的话,不管繁体字的真正含义,用相似的字代替,例如“非主流”中喜欢使用的“火星文”,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生僻字等非正规的文字符号组成。
二、原因1.文化素质的差异以及知识的匮乏,导致错别字的广泛使用。
2.时代逐渐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跳跃,追求创新,标新立异。
3.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出现了网络用语,便于人们的交流。
三、影响1.影响城市形象。
沿街悬挂的门头牌匾广告是城市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
一个城市的门头牌匾使用繁体字、谐音字、错别字等不规范的字体,会给人留下城市品位不高、管理不规范的印象,有损城市形象。
2.误导青少年识字。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字词的最佳时期,且辨别字词正确与否的能力较弱。
门头牌匾广告上的不规范用字,极易误导青少年,将错别字或谐音字认为是正确的用字,或者明知是不正确的用字,因为耳濡目染形成了思维定式而将其认为是正确的用字。
四、建议规范使用国家通⽤语⽤⽤字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是维护国家主权、弘扬民族⽤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创建⽤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应当进⽤步加⽤国家通⽤语⽤⽤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度,使国家语⽤⽤字⽤作的⽤针政策深⽤⽤⽤。
加⽤城区社会⽤字管理⽤度。
由⽤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及规定对不规范⽤字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报告作文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报告作文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多内容已经转向网络发布,但是很遗憾,在网络上的汉字使用情况比以往更加不规范。
为此,我们对近期网络中汉字使用情况进行了监测和统计,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 忽视部首结构和笔画顺序。
许多网友在书写汉字时忽视部首结构和笔画顺序,导致汉字无法辨认。
例如“玩”写成“妫”或“识”写成“识”等。
2.错误汉字搭配。
网络信息量大,网友在输入时只注重信息表达而忽略汉字组合是否正确。
比如“美味可口”写成“美味可以”等。
3.误用简体与繁体。
有些网友对简体与繁体汉字不分,将两者混用,影响阅读。
例如用繁体“館”代替简体“馆”等。
4.表意文字误用。
一些表意文字误用,如“买”误用为“卖”。
这影响信息准确性。
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汉字的标准应用。
我们应加强网民汉字水平宣传,并推荐使用智能输入法等技术手段来纠正汉字错误,以提升网络信息环境质量。
关于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汉字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汉字的调查报告作文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汉字的调查报告。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使用汉字时,总是喜欢搞一些小动作,比如把“不”写成“勿”,把“规范”写成“规格”,还有些人干脆把“爱”写成“愛”,把“人”写成“亻”。
这些不规范的汉字使用,让我们在阅读时常常感到困惑,甚至会误导我们的思维。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关于汉字使用的调查活动。
我们邀请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让他们用一周的时间记录下身边的不规范汉字使用现象。
结果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能举出一两个例子。
比如,有的人在家里贴了一张“请勿打扰”的标语,却把“勿”写成了“毋”;还有的人在给朋友发短信时,写了一条“祝你生活愉快”,却把“祝”写成了“妳”。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却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不规范使用汉字的人都是在故意捉弄别人。
事实上,有些年轻人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可能会模仿一些网络用语或者方言词汇,从而导致汉字的不规范使用。
这些人可能并不是故意要误导别人,而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之处。
我们也要注意,过于随意地使用汉字,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我们不够专业,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形象。
如何避免不规范使用汉字呢?我们要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因此,在使用汉字时,我们要尊重它、珍惜它,不能随意篡改、乱写。
我们要加强汉字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和规则,我们才能在使用汉字时游刃有余,不会犯低级错误。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次写字都要认真对待,力求做到规范、美观。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汉字失去信心。
相反,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让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在街上,我曾很多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
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状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办法1、查找资料。
2、咨询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状况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觉了有些商家是有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重,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
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由于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
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敬重。
四、调查结论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有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1、在街头传扬一些汉字学问,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好玩,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须要的棘手。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2时光:2002年11月19日星期三前言:生活中到处有错别字,让大家多多发觉,并改正。
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学生们留心观看,发觉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那边有公厕”写成“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罕”,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希奇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依赖什么都顺从,现在却改成所有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样就形成“错别字”。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调查报告》的作文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调查报告》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到处都是"乱写乱画"的汉字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小明。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到处都有人不规范地使用汉字!先从我家说起吧。
妈妈总是在家里的便利贴上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买蕃茄""做红朝气汤"。
我经常问她:"妈妈,这是什么字啊?怎么写得这么奇怪?"她就笑着说:"哦,这没什么,就是我自己的一种速记方式而已。
"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的同学会把"很"字写成"핳",把"了"字写成"覀"。
写作业的时候,老师总是把这些字都圈起来,说这样写是不标准的。
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乱写乱画"呢?于是,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不规范使用汉字,是因为他们觉得用正确的汉字"太麻烦了"。
比如写"能"字,就会写成"ˋ能ˊ"或者"冫ㄖ"。
再比如写"吗",有的人干脆就写成"嘛"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乱写乱画"方式。
比如大人们经常把"的"字省略掉或写成" д"。
而我们小朋友则比较喜欢使用生僻字或者自创新字,比如把"很"字写成"헨"。
虽然"乱写乱画"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所有人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为了方便快捷地书写汉字。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任性地"乱写乱画",那么汉字就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将来就没人能够读懂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和规范使用汉字,这样才能让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汉字是古代人们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写错。
调查时间:____年x月__日(星期日)调查人员:__x调查地点:市场街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
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
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等;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
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体会:人们要是不想写错别字的话,就应该在写完的时候认真检查一下。
调查反思: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2调查时间:11月11日调查地点:城市街头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并杜绝错别字出现。
调查经过:行走在街头,商店的招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揭示惊人现象)篇1调查资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
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
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
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虽然我们小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铺的广告牌广告词却有增无减,希望那些写错别字的商家及时改正,这样,让世界上错别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篇2调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篇3今天,我和同学们专门去五马街检查用字情况,我们检查了100来家店,只找到了6家店是用字不规范的,有5家只不过是把成语换了字或采用了繁体字来做标题如(图1~5),只有1家把“有你不一样”,的“有”字写成了“由”字如(图6)。
我们商量了以后,感觉这是个商业街,错别字因该会少一点,所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水心的社区和解放北路看一下有没有错别字,而其他人留在了五马街继续寻找。
我到了解放北路,只走了20家商店,就已经检查到了2个错别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时间:2012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日 调查目的:调查了解现在街头汉字使用规范情况 调查人பைடு நூலகம்万若澜 一、调查原因: 中华汉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 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在现实生活 中,同音字,形近字混用、写错别字、写字潦草不规范以及滥改 成语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我介于社会用字情况,展开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1、 错别字 这幅图是我在实地调查中,在电脑城一个比较大的电脑店里拍到 的,“张扬个性”的“扬”写成了木字旁的杨树的“杨”
三、结论 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我认为,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 善,因为那些比较新的店铺基本上没有错别字,这说明人们的文 化水平以及对用规范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那些老一些、小 一些的店铺中仍存在着用错汉字的现象。 四、呼吁 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 使用正确、规范文字。
另外,我还在 CBD 中央大街与 CBD 商业城分别发现了这几个个错
别字:一个包子摊的价格表上“烧麦”印成了“烧卖”,这是不规 范的用法,并且稀饭的“稀”印成了“希望”的希,同一个价格 表上竟出现两个错误,只能说这太不应该。
而我在商业城中发现的错误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一个卖十字绣 的店铺中,招牌边闪烁的 Led 屏上有这样几个大字“十字绣专 卖”, 可绣字却打成了铁锈的锈,这样的十字绣,估计没人敢买。
2、 因写字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我在气象台小区发现的因为是手写字,所以有很多地
方不规范:“画 ”字中间的“田”一竖出头了、“美化”一词中, “美”少了一横,“化”的一撇没有出头。还有一个缺胳膊少腿 的错字:“精神风貌”的貌少了一撇。这些虽然都是小错,但是 这个布告栏是社区的窗口,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个社区的好 坏,出现错字只能说明写这个布告栏的人本身文化水平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