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1)

合集下载

统计学复习1函纺

统计学复习1函纺

统计学复习判断题1.×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上网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2.×按统计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可分为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两种。

3.×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4.×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5.√统计指标按其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6.√统计指标按其数据取值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7.×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8.×典型调查的误差可以控制。

9.√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钟形、U形和J形分布三种。

10.√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做变量分布数列。

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距和组数。

12.√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13.×某地区2007年人均粮食产量1600千克,这是一个平均指标。

14.×时期指标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与时点间隔成正比。

15.×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

16.×如果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大于100%,则肯定完成计划任务。

17.√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性。

18.×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19.×极限抽样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20.√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21.√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22.×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都属于完全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23.√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祸下降趋势,则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

24.×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是0.8,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为-0.9,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高。

25.×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2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2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B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B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D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B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D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C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 D )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 )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统计总复习(1-4章)

统计总复习(1-4章)

二、统 计




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 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 有一定的差别,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统计调查方案的 内 容
调查表
调查时间和期限
调查的组织工作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调查目的的写作应简明扼要
例如: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报告)单位的区别。 如: ①对工业企业设备调查,
调查单位
填报单位 ②对工业企业产品、产量调查,
每台设备
工业企业
调查单位
工业企业
填报单位 工业企业
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单位标志 标志表现
性别 工种 年龄 工资
简称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 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工人作为总体单位 例如:
标志
男 车工 38 1500元
标志表现

标志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是文 字。如:性别、工种等。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 如:年龄、工资等。
统计调查的 基本要求
准确性 及时性 全面性 系统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
按被研究总体 的范围划分 全 面 调 查 非 全 面 调 查 按调查登记的时 间是否连续划分 经 常 性 调 查 一 次 性 调 查 按统计调查的 组织形式划分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专 门 调 查 统计调查的主 要技术方法 观 察 记 录 法 报 告 法 询 问 调 查 法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1.简述“统计”一次三种涵义——5ʹ“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题;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简述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

统计学的认识力首先表现在它以准确的和无可争辩的事实为基础,同时,这些事实用数字加以表现,具有简短性和明显性。

数量性的特点,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

这一特点也可把它和其他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

2)总体性。

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指的是总体的数量方面。

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统计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3)具体性。

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这是它不同于数学的重要特点。

4)社会性。

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点与自然技术统计学有所区别。

社会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3.统计工作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的关系如何?——论述1)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资料的活动,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也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2)统计整理,是对调查来的大量统计资料加工整理、汇总、列表的过程、3)统计分析,是将加工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研究,采用各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分析指标,来解释社会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工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个环节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4.简述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1)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考试可能考名词解释】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成为总体单位3)注意:1.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不能把不同质的单位混在总体之中2. 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5.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关系。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1.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

A. 10个企业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 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2. 衡量顺序数据的尺度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重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长度5.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C.确定调查单位 D.登记的方便6.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B. 了解总体各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7. 抽样误差是( )。

A. 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并加以控制的B.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C. 可以通过责任心的教育避免产生的D. 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8.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A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大B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小C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减少而变小D 不会随着抽样单位数的改变而改变9.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可以避免的B、可避免且可控制C、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控制10.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 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 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 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1. 单变量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1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B. 800和2250C. 800和2500D. 750和225013.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

总复习第1章绪论一、统计一词的涵义及其关系。

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三种涵义。

统计工作是基础,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二、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

社会经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人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是认识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

(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四、什么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经济统计科学是一门系统论述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应用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五、统计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什么是统计总体?它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总体单位?2.什么是标志?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两种? 什么是变量、变量值? 什么是离散变量、连续变量?3.什么是指标?它有哪几种分类? (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它有些特点?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章名词解释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量、变量值本章简答题1、简述统计一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第2-3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及种类?二、专门调查的概念及形式?●什么是普查、重点调查、重点单位、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它们的特点、区别何在?三、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概念●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三者有何不同?●什么是调查项目?●调查表的种类●调查时间与调查期限的区别四、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原始资料审核的方法有哪些?五、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的关键是什么?——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确定各组界限。

(什么是分组标志?)●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是什么?六、分配数列●分配数列的概念及种类●变量数列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种类●全距、组距、组限、开口组与闭口组的概念,组中值的概念及计算,频率与频数七、统计表:统计表的概念、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学复习题1

统计学复习题1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统计数据按测定层次分,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如果按时间状况分,可以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2、由一组频数2,5,6,7得到的一组频率依次是0。

1 、0。

25 、0。

3 和0。

35 ,如果这组频数各增加20%,则所得到的频率不变。

3、已知一个闭口等距分组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6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8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640,其组中值为620 。

4、如果各组相应的累积频率依次为0.2,0.25,0.6,0.75,1,观察样本总数为100,则各组相应的观察频数为___20 5 35 15 25___。

5、中位数eM可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四分位差DQ.可反映总体的离散程度,数据组1,2,5,5,6,7,8,9中位数是 5.5,众数为 5 。

6、假如各组变量值都扩大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 ,那么算术平均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

四、计算题1、某班的经济学成绩如下表所示:43 55 56 56 59 60 67 69 73 75 77 77 78 79 80 81 82 83 83 83 84 86 87 88 88 89 90 90 95 97 (1)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2)计算该班经济学成绩的众数、四分位差和离散系数.(3)该班经济学成绩用哪个指标描述它的集中趋势比较好,为什么?(4)该班经济学的成绩从分布上看,它属于左偏分布还是右偏分布?(3)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所在区间?要求:(1)分别计算成年组和青少年组身高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2)说明成年组和青少年组平均身高的代表性哪个大?为什么?要求:试比较哪个单位的职工工资差异程度小。

8、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通过两项能力测试.在A 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

《统计学原理》复习1

《统计学原理》复习1

《统计学原理》一、判断题()1.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2.典型调查的误差可以控制。

( )3.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叫做变量分布数列。

( )4.直接用物量乘以其相应的不变价格所求得的价值指标仅包括数量因素变动,可以确切地反映物量的变化。

( )5.平均数与次数和的乘积等于变量值与次数乘积的总和。

( )6.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 )7.利用指数体系理论,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

( )8.使用全面资料条件下,平均指数法可以理解为是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形式。

( )9.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误差又有抽样误差,所以只有登记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 )10.定量预测必须以定性预测为基础,定性预测是定量预测的前提。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方法、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3.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 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 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2 500B. 2 250C. 2 100D. 2 2006.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算式为( )A.5% 3%B.105% 103%C.3% 5%D.103% 105%7.某公司三个部门实际完成的销售额分别为600万元、700万元和5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百分比分别为10%、8%和15%,则该公司平均差额完成销售计划程度为( )A.600110%700108%500115%600700500⨯+⨯+⨯++B.600700500100% 600700500110%108%115%++-++C.110%108%115%100%3++-D.10%8%15%3++8.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D.接近哪方无法判断9.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 )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10.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对11.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12.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速度13.运用编制统计指数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 ) A. 建立指数体系 B. 进行因素分析C. 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情况D. 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和规律14.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A. 10% B. 7.1% C. 7% D. 11%1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 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 C.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1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间的( ) A. 可能误差范围 B. 平均误差范围 C. 实际误差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17.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 值趋近于( ) A. 0.1 B. 0.9 C. 0.8 D. 0.518.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a bx =+上,则x 和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0r = B. 1r = C. 1r =- D. ||1r =19.相关系数r 和回归系数b 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 A. xyr b σσ=⋅B. yxr b σσ=⋅C. xyxr b S σ=⋅D. yxyS r b σ=⋅20.某一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如果属于直线形式,则该时间数列必有( )A.各期一级增长量大体相同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大体相同D.各期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2.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是A.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B.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C.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D.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E.可以推断总体3.在组距数量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组数B.变量值的大小C.组限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E.组距4.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B.无名数C.结构数D.抽样数E.有名数5.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 )A.可以对若干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进行比较研究B.可研究某一总体某种数值的平均水平的变化C.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可作为某些科学预测、决策和某些推算的依据E.可以反映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6.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有名数表示的是( )A.标准差系数B.变异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7.编制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 )A.综合反映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B.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C.利用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因素分析D.利用指数分析法对经济现象变化作综合评价和测定E.综合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性质8.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加抽样数目B.增大概率度C.增大抽样误差范围D.缩小抽样误差范围E.缩小概率度9.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联系表现为( )A.现象间的相关关系,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可互相转换C.相关关系往往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达D.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殊形式E.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殊形式10.统计预测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 )A.连续性原则B.类比性原则C.非线性原则D.概率性原则E.线性原则四、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复习(一) 典型计算题
1、对甲乙两校学生体重进行调查,甲校抽100名学生,乙校抽200名,计算得到甲校的平均体重为68千克,标准差为10千克,乙校学生平均体重为65千克,标准差为8千克。

要求:(1)比较甲乙两校学生体重差异, 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2)计算相关统计量,分析甲乙两校的身高差异谁大谁小?
2、对甲乙两种产品的性能进行调查,分别抽取50件产品进行试验,得到甲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850小时,使用寿命标准差为50小时,乙产品的数据如下:
使用寿命(小时)
灯泡数量(个)
500-600 5 600-700 10 700-800 20 800-900 8 900以上
7
要求:(1)判断甲乙两种产品谁的寿命更长? (2)判断甲乙两种产品的性能谁更稳定?
3、对某区域的家庭平均收入进行调查,从所有居民家庭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取了800户调查,得知有1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家庭年均收入为7.5万元,标准差为250元,要求:
(1)估计该区域家庭户均收入超过20万元的家庭占所有家庭比例的区间估计? (2)估计该区域家庭户均收入的95.45%的置信区间?
)
2(2
1=-αZ
4、对某款时装对的市场认可度进行调查,采取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抽取1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80名消费者赞同,20名消费者反对。

要求:(1)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所有消费者赞成该时装的人数比例的置信区间?
(2)若预计赞同的比例达70%,估计误差不超过10%,以95%的置信水平应抽取多少位消费者进行调查?
)
96.1(025.0=Z
5、现欲检查某零件的平均尺寸是否为8厘米,抽取了10件产品进行检验,结果平均尺寸为7.8厘米,标准差为0.5厘米,假定尺寸的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下检验该零件的平均尺寸是否达标?
96.1(025.0=Z , )
262.2)9(025.0)
1(2==-t t n α
6、经过近几年的观察,某地区儿童平均体重为70斤,方差为25平方斤。

今年从该地区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平均体重为71.2斤,试问在显著性水平5%下判断该地区儿童平均体重是否比往年有所提高?
645.1(05.0=Z
)
96.1025.0=Z
7、在一个因变量y 对三个自变量x1,x2,x3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有如下数据:
方差表 df SS MS F 检验值
Significant F 回归分析 A B 107315.6006
C 0.002724
残差 D E 总计
29
453760
系数表
Coefficient 标准误差 tstat p_value intercept 657.0534 167.459539 3.923655 0.002378 X variable1 5.710311 1.791836 3.186849 0.008655 X variable2 -0.416917 0.322193 -1.293998 0.222174 X variable3
-3.471481
1.442935
-2.405847
0.034870
要求根据上述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求出A 、B 、C 、D 、E 的数据
(2)写出y 与x1、x2、x3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含义 (3) 检验线性回归方程的线性回归统计量是什么?并说明是否显著?
(4)检验x1、x2、x3回归系数显示性的统计量是什么?并说明各自的显著性?
(5)计算判定系数2
R
,并解释其意义?
8、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
(1)销售量总指数,并说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量?
(2)销售价格总指数,并说明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量? (3)销售额总指数,并计算销售额的实际变化?
统计学复习(二)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量 价格(元/单位)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米 1000 1500 10 8 乙 千克 3000 2500 20 15 丙

6000
8000
80
60
典型计算题
一类: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1、三个企业计划完成数据如下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产量(千克)
甲 90 100
乙 100 120
丙 110 150
求:三个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2、若甲企业人均产量为10千克每人,乙企业为12千克每人,丙企业为15千克每人,求三个企业每人平均完成产量?
甲企业乙企业
销售数量(件)人数销售数量人数
6-8 5 20-30 10
8-10 10 30-40 20
10-12 20 40-50 40
求:甲乙两个企业的人均销售量?
比较两个企业人均销售量的代表性大小?
二类:平均发展velocity
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
销售额(万元) 3000 3080 3100 3060 3140 3200
计算销售额的平均发展速度?
三类: time trend & regression analysis
Supply price
10 20
8 22
7 26
4 30
2 50
1 100
要求:拟合supply与price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预测价格为12时supply?
四类: index
1、商品资料如下
销售量价格
去年今年去年今年
甲 500 400 20 30
乙 800 1000 50 40
要求:(1)两种产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的变化量
(2)两种商品的产量总指数,及产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量
(3)两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及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量
或者:对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2、农产品收购资料
收购额(万元)收购价格
去年今年去年今年
甲 1000 800 80 90
乙 600 450 30 20
丙 300 540 15 10
要求:对收购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两年的销售资料
销售额(万元)销售价格指数(%)
去年今年
甲 180 160 110
乙 120 120 90
求:两种商品的收购价格指数和收购量指数
五类: sample inference
1、对全校学生的考生成绩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调查400名学生,测得其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6分,
(1)以95.45%的置信概率估计全校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样本中超过60分的人数为380人,以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全校的及格率?(2)若置信概率不变,在估计学生成绩时要求误差范围不超过5分,则应抽多少名学生?
2、调查产品的合格率,根据过去资料合格率有90%、93%、95%三种情况,要求估计误差不超过2%,估计把握程度为95.45%,问需要抽多少件产品?
六类:假设检验
1、某种零件的长度满足正态分布,方差为1.21,现在从中抽取6件,测得长度分别为(单位:mm)
32.46 31.54 30.10 29.76 31.67 31.23
要求:在置信水平alpha=5%下,判断这批零件的平均长度是否为32.50毫米?
2、抽取180件产品,有168件为合格品,在alpha=5%下,判断该产品的合格率是否为95%?
七类、方差分析
名词解释、知识点和简答(E;K;A)
Chapter1总体与样本、统计量、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E);总体分类、数据类型、变量分类(K);
Chapter2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抽样误差(E);非概率抽样的总类及判断、非抽样误差种类(K);抽样与概率抽样比较(A)
Chapter3
频数、频率、分组数据(E);组距、组中值、上组限不计入原则、统计表的组成部分(K);Chapter4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变异系数(E);如何根据峰度和偏度判断变量分布(K);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比较、为什么要使用变异系数(A)
Chapter7 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水平(E);评价估计量的标准、影响样本容量决定的因素(A)
Chapter8 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双侧假设检验、单侧假设检验(E);假设检验的步骤(A);两类错误及其关系(K)
Chapter11 相关系数、最小二乘法、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回归模型、回归方程(E);相关关系的主要内容(A)
Chapter12多重判定系数、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E);多重共线性的表现(A)
Chapter13 时间序列、平稳时间序列、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指数平滑法(E);时间序列预测的步骤(A);移动平均法特点、几类速度之间的关系(K)
Chapter14 指数、总指数、数量指数、质量指数、指数体系、因素分析(E);指数的分类(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