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解读

合集下载

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

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
维普资讯
・ 68 ・
新辅助治 疗在直肠癌 治疗 中的应用 和评价
任 东林 【 关键词】 新辅助 治疗 ; 直肠癌 【 中图分类 号】 7 0 ;7 5 + R 3.R 3. 7 5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10 45 1(0 8 0—0 80 10 —5 2 0 )206 —3 l 郭 学峰
新辅助 放疗 有局 部控 制率 的提 高 , 对总 生存率 无 但
明显 改善 。仅在 瑞 典直肠 癌研 究 中心 (R T 显 示 SC )
总生 存率 有提 高 ( 4 %提 高 至 5 %) 1 由 8 8 [。因此 , 5 多 数外科 医生仍 认 为新辅 助放疗 尚不 能作为直肠癌 治 疗 的标准 化方 案 。作者 认 为 , 管新辅 助放疗对 患 尽 者 的远 期生存 率没有 明显 的改善 , 但使保 肛率增加 , 局部 复发率 降低 , 生活质 量得 以提 高 , 对局部进 展期 直肠 癌仍 不 失为值 得继 续探 索 的方法 。 22 术前 新 辅助 化 疗 目前 新辅 助化 疗 常用 的一 .
立替 康 ( P -1 、奥 沙利 铂 ( x l li) 卡培他 C T l) O ai a n 或 pt
果, 包括远期生存率、 保肛和保功能率等则较为困难。 新辅 助治疗 ( eajvn e p ) no du athr y 是指 术前 采用 t a 的 一 些 治疗 方 法 ,包 括 新 辅 助 化 疗 (eajvn no du at ce oh rp, ) 新 辅助放 疗 (eajv n rdo h m teay NC 、 no du at a i— te p )和新 辅助放化 疗 (e ajv n c e rdo hr y a n odu at hmoa i— te p ) 新辅助 治疗可 以使肿 瘤降 期、 hr y 。 a 降级 , 达到提 高根 治性切除率 、减少 局部 复发和 增加保 肛机会 的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探讨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探讨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新辅助化疗法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8例,随机将1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9例观察组患者按照folfox-6方案实施治疗,即给予3hoxaliplatin135mg/m2静滴,然后给予2hcf200mg/m2静滴,再给予5-fu400mg/m2静脉注射,最后给予48h5-fu3600mg/m2联合baxter泵中静滴,在术前进行一次化疗治疗,两个星期后实施手术,手术后对dukeb期以上按照folfox-6方案化疗,14d为化疗间隔期,需化疗4次。

对照组9例没有进行术前化疗,但术后化疗办法相同。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术前化疗ca19-9、cea均有一定程度下降,随访期为2年,2年内无病例肿瘤复发, 3例ca19-9、cea偏高患者经过再次化疗后,ca19-9、cea 恢复正常;对照组ca19-9、cea偏高4例,其中cea>100μg/l1例,化疗1次之后转正常。

随访期为2年,2年内肿瘤复发1例, ca19-9、cea偏高3例,其中cea>100μg/l1例。

结论:用新辅助化疗法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显著且无瘤生成率高。

关键词: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65-021 前言结直肠癌是一种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已成为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第五位。

居世界医学数据表明:每年约有100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其中约有50万死亡病例。

常用手术的办法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肿瘤,但是疗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约在50%,随着新辅助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非常显著。

所谓的新辅助化疗(nc),是指在手术前采用的帮助治疗的一些辅助性办法。

nc能够有效防止组织反应性水肿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的负荷、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等,让肿瘤变小、抑制病灶转移及降低临床分期。

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

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

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肿瘤手术常常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手术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对于处于晚期或存在手术风险的患者来说。

针对这一问题,新辅助治疗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探讨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

新辅助治疗指的是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其他治疗手段,以减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症状或改善手术条件。

常见的新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在肿瘤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收到多种效果,包括控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消灭微转移病灶等。

下面将分别从应用和效果两个方面来探讨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作用。

首先,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手术往往难以完全切除肿瘤或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

新辅助治疗可以通过收缩肿瘤体积或减轻症状,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此外,新辅助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转移瘤,通过控制原发灶或转移病灶的生长,减少手术后的复发风险。

对于一些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的肿瘤,新辅助治疗也可以提前排除不敏感的药物或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其次,新辅助治疗在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新辅助治疗,可以显著缩小或消灭肿瘤,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一些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减少手术的切除范围,达到更保守的手术效果。

此外,新辅助治疗还可以降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例如,在乳腺癌手术中,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对乳房组织的切除范围,从而减少手术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除了上述显著效果外,新辅助治疗还能为肿瘤手术提供其他优势。

通过在手术前给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可以提前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这不仅可以预测肿瘤的敏感性,还可以为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新辅助治疗还可以通过减小肿瘤体积和消灭微转移病灶,提高手术后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然而,新辅助治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新辅助治疗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如恶心、呕吐、乏力、免疫抑制等。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标签: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1 20万,死亡人数达60万[1,2]。

据报道,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超过25%的患者第一次根治术后将复发或转移。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得到长足发展,但是IIIC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0%,Ⅳ期更是低于10%[3]。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给予全身化疗,已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1989年,Wilke[4]等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大规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应用于多种肿瘤,并取得肯定疗效,成为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针对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或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术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肿瘤负荷,降低肿瘤临床分期。

因此,近年来NC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原理:①减低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5];②控制微小及潜在的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清除肝内的微小转移灶[6];③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以致影响化疗效果,效果优于术后;④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处于最低状态,减少术中癌细胞医源性播散;⑤在化疗敏感性试验中,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以指导制定术后治疗计划,并可协助判断预后[7];⑥对于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使不可切除的患者变为可切除,并且减少肝脏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留肝体积[8]。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1、为什么直肠癌术后要行辅助化疗?
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目的为防止超出局部控制范围的微转移,其原理:1、术后免疫力下降2、肿瘤减负后增殖加快3、肿瘤负荷小,疗效好。

直肠癌术后化疗时应满足安全兼有效、毒性可耐受、无远期副作用的条件,目前推荐高危II期及III期患者需要术后辅助化疗,其中高危因素为:分化程度差(grade 3 or 4)、肿瘤合并梗阻或穿孔、T4、静脉或淋巴管、神经受侵、切缘阳性或可疑、淋巴结检测<12个等,II期之所以行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因为25%~30%的II期结肠癌患者会在5年内出现复发,不同病理分期的II期结肠癌患者5年DFS不同IIa(T3N0M0): 65%~73% IIb(T4N0M0): 51%~60%
2、目前直肠癌辅助化疗的观点?
ASCO
不推荐对II期患者常规使用术后辅助治疗
推荐应用于部分患者:淋巴结检测数量不足、T4浸润、肿瘤穿孔或分化程度差临床决定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讨论后作出ESMO
辅助治疗被选择性应用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辅助化疗常用方案:5FU为基础±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疗效≥5FU/LV(bolus)
3、化疗方案
目前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可选用的药物很有限为: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推荐化疗方案有5-FU/CF、卡培他滨、FOLFOX或FLOX(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或CapeOx 方案。

化疗为6个月。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口服氟尿嘧啶类与单药5FU疗效相当。

目前推荐FOLFOX用于Ⅲ期和高危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不推荐伊立替康用于结直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

不推荐分子靶向药物辅助化疗。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ESMO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ESMO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除( t o t a l m e s o r e c t a l e x c i s i o n, T ME ) , H I 期 直 肠癌 局
c o m p l e t e r e s p o n s e , p C R) , 因 此被 作 为 大 部 分 放 疗 中心 的首 选 。高 危 组包 括有 MR F侵 犯和 ( 或) 淋巴 结转移 的 一 她患者 , 长 程放化疗 6 ~ 8周 后 行 T ME 手 术 是 首 选 ,但 对 于 一 些老 年 患 者 或 者 无 法 耐 受 长 程 放 化疗 的患 者 , 也 可 以考 虑 短 程 放疗 。 具 体 详
f o r m e d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 E S MO) 针 对 局 部 进 展 期 直 肠
癌 新 辅 助 放 化 疗 制 定 了治 疗 指 南 , 并 作 了相 关 推
荐 …。
手术 、 放疗 、 化 疗 是 目前 局部 进 展 期 直肠 癌 的 三 大 治 疗 模 块 , Ⅱ~ Ⅲ 期 的直 肠癌 手 术 切 除后 局 部 复 发 率在 1 5 % 6 5 %, 即使 进 行 了全 直 肠 系膜 切
肖化肿瘤 杂志 ( 电子版 ) 2 0 1 6年 9月第 8卷 第 3期
J D i g O n t : o l ( E l e c t r o n i c V e r s i o n ) .S e p t e mb e r 2 0 1 6. V 0 l 8 .N0 . 3
1 4 5
显 示 新 辅助 同期 放 化 疗 , 相 比单 纯 放 疗 , 显著 提 高
p C R和 局 部 控 制 率 ,但 并 未 显 著 延 长 长 期 生存 和
E S MO 指 南提 出 了要 根 据 直 肠 癌 的复 发 风 险 进 行 分 层 治 疗 。 复 发 风 险 主 要 是 由 术 前 MR I评 估, 包括肿瘤浸润深度 ( T分 期 ) , 淋 巴结 转 移 情 况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降期价值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降期价值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降期价值王钰全【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 ERUS)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病情的缓解、肿瘤分期的变化方面做出评价。

方法选取行新辅助放化疗的T3期及T4期直肠癌患者总共4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化疗前后的超声图像变化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例患者肿瘤病灶完全消失,33例(84.21%)肿瘤不同程度缩小;1例(2.63%)病情无明显变化,3例(7.89%)病情进展。

术前经直肠彩超判断肿瘤大小变化可达到100%的准确性。

将患者的术后病理T分期与治疗前进行比较,P<0.05,结果显示肿瘤降期明显。

直肠彩超分析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2.50%(33/40)。

结论经直肠彩超可对新辅助治疗前后直肠病灶的改变做出有效的分析,可应用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的评价。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直肠彩超;肿瘤降期【作者】王钰全【作者单位】266035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肛肠科【正文语种】中文直肠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国际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已规定T3、T4期病变患者术前需常规行新辅助放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对控制以及减少原发灶十分有利;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肿瘤对机体产生的负荷, 使肿瘤达到降期的效果, 从而有利于病灶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减少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1]。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性分析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超声影像学的变化, 从而确定经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对术前降期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直肠癌患者40例, 其中男30例, 女10例, 年龄在23~80岁之间, 平均(60.54±15.32)岁。

所有患者的肿瘤位置均于直肠中下段, 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约1.5~12 cm, 平均(5.72±3.20) cm, 术前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直肠癌, 经直肠指诊、直肠彩超、CT增强或MRI等证实为T3及T4期, 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局部及远处转移征象, 术前均行新辅助放化疗。

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时. 接受静脉持续滴注 的患者 。 其用药 总量要高于 接受静脉推注的患者 , Ⅲ一 而 Ⅳ期毒性反应前者却 要低于后者 ,这主要是因为静脉持续滴注能使 5 一 F U在 半衰期 的抗代谢 作用增 强 ,并且 副作用 减 少 .因此 现 在 已普 遍认 为 静 脉 持 续 滴 注 的给 药方 式要优于静脉推注 。
维普资讯
岭南现代 临床外科 2 0 年 4 08 月第 8 卷第 2 L g a oe l i u e 。 p. 0 8 V 1 o 期 i nnM d r Ci c i Sr r A r2 0 , o 8 . n n n sn g y .N 2
胃肠专题 ・ 专家笔淡
中低 位直肠 癌 的新辅 助放化疗 的进展及存在 的问题

中图分类 号 : 7 52 R 3.

董 功航
文章编号 :0 9 9 6 2O )2 0 8 — 2 10 — 7 X(O 8 0 — 0 3 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 医院结直肠外科 ( 50 广州 1)
文 献标 识码 : A
剂. 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 ( E F 抑制剂在 内的一类 VG) 新型生物靶 向性药物在新辅助治疗 中的作 用也逐
渐 为人 们所关注 。V G E F是新生血 管形 成 的中心 调控因子 .通过促进血管 内皮 细胞增殖 和心血管
目前临床报道 的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 疗的近期效果是 比较显著 的.主要表现在原发肿
术前常用的放 疗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短疗程 ( 7日方 案 )每 次大剂 量 (  ̄ G ) 案 , 、 5 5 y方 其优点是 周一至周五放疗 。 短程强化放疗方法简便 , 不明显 延迟手术 。 患者依从 性好 , 但却合并较高 的神经放 射性损伤及手术并发症 ( 包括术 中出血 、 会阴部切 口愈合不 良、 吻合 口漏等 ) 的风险[。另一种是长 程方案 ( 5周方案 ) ,一般放疗总量控制在 4 0 0 6 G , 次剂 量 为 2G 。 续 放 疗 5周 。 程 方 案 的 y分 y连 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临床分期 I ⅡⅡB ⅢA ⅢB ⅢC
5年生存率 90% 60-85%
25-65%
5-7%
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优于单纯手术: 降低复发、提高生存
– R01 – 术后放疗降低局部复发 16% - 25% – 术后化疗提高了 、
– 放疗+化疗降低了各类复发 33% - 55%
1985;312(23):1465-72, J 1988; 80(1): 21-29
1990; 264(11):1444-50
1991; 324(11):709-15 J 1997; 15(5);2030-9 J 1993; 11(10): 18lt;0.001
27% 11% 局部复发率
0.002
74% 65%
生存率
. N J 1997;336:980-987
✓ 局部复发风险低者考虑“手术+辅助化疗 ”,或“新辅助 化疗+手术+辅助化疗 ”。证据来源于少数Ⅱ期或回顾性 临床研究。
2.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
(1)5与()等效吗?
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随机研究
22921 2006
9203 2006
2007
术前
术后
5
5
5
5
5
5
5
(5 x 5) 5
. J . 2006;21:52-57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5 (Ⅲ期– R04)
J 2014;32:1927-34
R04 5与疗效与毒副反应相当(1608例)
推荐2-1
✓ 术前同步放化疗方案中,同步化疗药物5与等效,推荐等 级相同
J 2014;32:1927-34
2.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
14
55 (4) 66 (4)
, . , 355:1114-1123, 2006 , . , 23:5620-5627, 2005 L, . , 25:4379-4386, 2007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5 . (Ⅲ期研究-1)
对照组
: 50.4
5:5002, D1-5, 2周期

(127)
: 202, D1-5, 2周期
2.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
(3)同期放化疗中伊立替康(11)
研究一:
: 1438%; 降期:3578%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奥沙利铂 (04)
• 阳性结果 • - (45)与 (45) • - (17% .13%, 0.034),5应用有差异 • - 主要终点:3年(75.9% 71.2%, 0.03) • - 辅助化疗中应用了奥沙利铂
推荐2-2
✓ 术前同步放化疗方案中,不推荐使用奥沙利铂
J 2014;32:1927-34
P值
0.011 0.065 0.012 0.693 /
, . , 27:5124-5130, 2009
推荐1
✓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辅助化疗的治疗策略,仍是中低 位局部晚期直肠癌(Ⅱ、Ⅲ期)的标准治疗策略。
✓ “术前化疗+放化疗+手术 ”策略证据来源于少数Ⅱ期或 回顾性临床研究,可作为一种治疗选项。
76% 74% 0.80
36% 38% 0.84
R, . , 351:1731-1740, 2004
03
术前同期放化疗优于术后同期放化疗
5年无病生存率 5年总生存率 5年总复发率 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
术前放化疗 (%) 64.7 74.5 23.9 10.7 15.0
术后放化疗 (%) 53.4 65.6 27.5 10.7 /



实验组 ( 97 )
: 50.4 :16502, D1, 2周期 : 202, , 2周期
. J . 2006;21:52-57
降期(T) 降期(N) 保肛率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5 . (Ⅲ期研究-1)
5组 11.4
39 68.7 42.1
组 22.2 61.1 87.5 66.7
P值 0.0042 0.002 0.0005 0.021
直肠癌单纯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率
分期 T1-2N0M0 T3-4N0M0 T1-2N1M0 T3-4N1-2M0
临床分期 I ⅡⅡB ⅢA ⅢⅢC
局部复发率 <10% 1530% 4050%
直肠癌单纯手术的生存率
分期 T1-2N0M0 T3-4N0M0 T1-2N1M0 T3-4N1M0 T1-4N2M0
术前放化疗,优于术后放化疗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3-4级毒性
总生存 保肛率
术前放化疗
6% 30% 27% 76% 39%
术后放化疗
13% 34% 40% 74% 19%
P值
0.006 <0.05 <0.05
. N J . 2004. 21;351:1731-40
术前同期放化疗,优于术后同期放化疗
6% 13% 0.006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解读
4.1.3 3以上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
解读内容
•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定位 • 同期放化疗的化疗药物选择 • 长程放疗与短程放疗 • 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的时间间隔 • 调强放疗与三维放疗 • 术后辅助化疗
1.术前新辅助放化疗 仍是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基本治疗策略
(2)同期放化疗方案中的奥沙利铂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奥沙利铂 ( R04)
J 2014;32:1927-34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奥沙利铂 ( R04)
• 没有带来临床结局的进一步改善,包括研究终点、 保肛率、手术切除率等,反而毒性增加
• 需要长期随访以观察远期的局部复发率及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奥沙利铂 ( 01)
例数 1011
(%) 5 14 0.001
保肛 (%) 50.5
52.8
局部复 发 (%)
17.1 9.6 8.7 7.6 0.002
5年 (%) 5年 (%)
54
65
56
66
733 3.6
52
16.5
56
66
11.4
53
8.1
59
67
0.001
0.003
312 0.7
61
15.2
58
0.001
9
58 (4) 67 (4)
16% 16% G3-4毒副反应 8% 24<0.001
后续报道: 01研究的总生存率 R04研究的局部控制结果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奥沙利铂 ( 12/0405 2)
• 相似结果 • - (45)与 (50) • - 研究终点:(13.9% 19.2%, 0.09) • - (39.4% 28.9%, 0.08) • - 放疗剂量较高(50) • - 未转化生存获益:3年局部复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