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
当前基层人大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精简版)

当前基层人大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当前基层人大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既担负着促进宪法、法律在本区域贯彻执行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也担着本级、上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管理服务和上级人大常委会在乡镇开展活动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对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然而,现阶段乡镇人大在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急需完善和改进。
一、乡镇人大工作面临的困境一是部分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缺少有效行使自身权利和履行职责的意识。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它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一个代表是否充分地肩负起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关键的问题,一是心中有没有老百姓,二是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
按照规定代表除了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外,它还具有议案议案权、质询权、罢免权、询问权和建议、意见、批评权。
这些权利的实施最重要的问题是代表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然而在乡镇,由于大部分人大代表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缺少相应的代表知识,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实施上,所以一些代表也只成为了举举手、划划圈、吃吃饭的代表,而没有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人民的代表。
近年来,出现部分富人冲着个人利益和面子竞选人大代表,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激烈的竞选场面,拉票贿选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出现了组织上确定的人选落选的事情,这并不代表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更多的是显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无序和个人利益参杂和操作选民意志的问题,通过这种途径竞选上来的人大代表,没有多少心思去代表人民、去履行人大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存在问题。
代表议案和建议是每年人代会的重头戏,近年来,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人大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办理质量也有明显提高,但由于思维延续的影响,当前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乡镇人大的薄弱环节及其改进

乡镇人大的薄弱环节及其改进作者:佘俊来源:《人大研究》 2016年第2期佘俊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处于五级人大的最基层,是最“接地气”的权力机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的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却呈现出越来越弱化、边缘化、功能退化现象,与宪法法律的规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此,笔者结合近期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相关调研情况,对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及其依法改进有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重视程度“缺乏”。
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
然而,当前有少数地方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把其放到应有高度、提上重要日程、摆在重要位置,整体呈现出越到下面越弱,不前进而后退的态势。
有的很少研究过问乡镇人大工作,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视而不见。
个别乡镇党委书记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法定程序不清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
乡镇人大的权力被淡化,导致工作中的错位、越位现象时常发生。
人大决定权闲置、虚化,一些本应人大审议决定的事项,实际通常由乡镇党委直接决定、党政联合发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或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拍板后实施。
近年来,由于乡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人大职能作用反而削弱了,工作质量与设专职人大主席的时候相比,普遍有所下滑。
乡镇政府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比较淡薄。
就连人大工作者也存在着模糊认识,觉得人大工作是虚功,难做实,工作难以到位;认为无奔头、无干头、无望头,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不少群众认为,乡镇一级的权力机关是党委,而对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缺乏足够认识,在人们心中还存在“橡皮图章”“表决机器”的印象。
上级人大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检查指导不够。
(二)自身履职“缺位”。
地方组织法赋予乡镇人大13 项职权。
表面上职权很大、职责很重,实际上“束之高阁”,沦为“摆设”。
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要做到“四个必须”

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要做到“四个必须”作者:龙吟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6年第15期龙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规定,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开展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工作。
应当说,这是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其依法履职的有效措施。
对改变一些人大代表只挂代表头衔、只享代表荣誉、不担代表责任的状况,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要使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取得良好效果,实现预期目的,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态度必须端正。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履职状况,直接决定着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质量。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重要意义,摆上人大工作特别是代表工作的重要位置。
以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密切人大代表同原选区、原选举单位人民群众的联系为目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工作,力戒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应付差事的走过场。
作为代表个人,首先要牢固树立法定职责意识。
明确向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是代表法的明文规定,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面,是接受选民和群众监督的必要措施,进而变要我报告为我要报告,积极主动、严肃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
同时要牢固树立如实报告意识,实事求是地报告履职情况,总结成绩不夸大其辞,查找问题不遮遮掩掩,改进措施切实可行。
切忌哗众取宠、拉伸拔高,用虚假业绩博得好评。
否则,不仅辜负了选民嘱托,而且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伤害群众的感情。
重点必须突出。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绝大多数都是兼职,平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上。
毫无疑问,人大代表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都应当带头遵纪守法、勤奋工作,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勇当各行各业的排头兵。
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反映:机关借调现象应予以规范

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反映:机关借调现象应予以规范近年来,上级机关从基层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六安市人大代表、裕安区顺河镇人大主席杨克俊反映:上级部门从基层乡镇借调工作人员有诸多弊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造成基层“失血”,影响工作开展。
上级机关、部门往往象征性的发一个函、走个程序、打个招呼,人说借就借走了,乡镇不敢或不好意思拒绝,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而被借走的人员往往是乡镇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这些业务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因此造成乡镇工作极为被动。
为了弥补空缺,不得不安排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
由于业务人员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客观上造成乡镇留不住人,年轻人一心想着考走“脱离苦海”;另一方面又造成乡镇业务与人事关系错配,容易引起单位内部工作不协调、人员不团结。
二、两头处于边缘,影响个人发展。
借调人员由于离开了原单位,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等自然与他们无缘了。
而借入单位又因为其人事权在原单位,“好事”当然也不会考虑他们。
由此造成他们在原单位和借入单位都成了“边缘人物”,除了当老黄牛,什么都得不到,严重影响了个人发展。
对于大多数“非关系户”而言,要想留在上级单位,希望是很渺茫的,最后大都折腾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年后,结果是借而不调,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更有甚者,一些乡镇的中层干部被借调数年后回来,不仅丢了帽子,而且没了岗位,成了“多余的人”和“借调”这种不负责任行为的牺牲品。
三、助长官僚主义,影响机关作风。
被借调人员由于在借入单位“低人一等”,脏活累活苦活都是他们的。
“借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方式,原本是为了解决单位人手不足或专业人才缺乏问题,但是由于借调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随意现象,“不借白不借,借了也白借”,直接催生上级借调机关的“官本位”思想与官僚主义作风:本来自己就能干的事,给借调人员干,自己当“甩手老板”;本来可以放权的事,由于有了借调人员人手“充足”了,仍然抓着不放,致使机关职能转变不到位。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反映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辖22个乡(镇、街),总人口1024585人,现有四届市人大代表69名、五届区人大代表301名。
近年来,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方法,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工作活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代表工作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代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代表的履职热情、法律素养、知识结构还不够优化,少数代表缺少“为民代言”的主观意愿和内在动力,把代表职务仅仅看成一种政治荣誉,争当代表的热情高,当上代表后不积极履行职务,甚至个别代表履职被动泛泛而谈或存在功利心理。
同时,宣传代表的典型事迹和代表工作的鲜活事例还不及时,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还有缺位,导向引领和鞭策激励作用彰显不够。
二是代表工作的掣肘因素显现。
一是有的乡镇党委不够重视,除了每年的人代会,很少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个别的人大主席忙于兼职也弱化了代表工作;二是代表的非专业化制约了履职效能,一些代表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原因,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中很难提出建设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比较有质量的建议。
三是少数人大代表存在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问题,会议审议不发言,选区选民不联系,群众意见不反映,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现象有着一定的负影响。
四是代表活动工作经费少,代表误工补贴和用车保障还缺乏刚性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代表活动的质量仍需提高。
一是有些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准备不够充分、选题不够精专、调研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质量不高,有时出现“外行指点内行”的现象。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推荐】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今天,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辖22个乡(镇、街),总人口1024585人,现有四届市人大代表69名、五届区人大代表301名。
近年来,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方法,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工作活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代表工作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代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代表的履职热情、法律素养、知识结构还不够优化,少数代表缺少“为民代言”的主观意愿和内在动力,把代表职务仅仅看成一种政治荣誉,争当代表的热情高,当上代表后不积极履行职务,甚至个别代表履职被动泛泛而谈或存在功利心理。
同时,宣传代表的典型事迹和代表工作的鲜活事例还不及时,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还有缺位,导向引领和鞭策激励作用彰显不够。
二是代表工作的掣肘因素显现。
一是有的乡镇党委不够重视,除了每年的人代会,很少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个别的人大主席忙于兼职也弱化了代表工作;二是代表的非专业化制约了履职效能,一些代表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原因,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中很难提出建设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比较有质量的建议。
三是少数人大代表存在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问题,会议审议不发言,选区选民不联系,群众意见不反映,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现象有着一定的负影响。
四是代表活动工作经费少,代表误工补贴和用车保障还缺乏刚性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代表活动的质量仍需提高。
一是有些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准备不够充分、选题不够精专、调研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质量不高,有时出现“外行指点内行”的现象。
人大代表履职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人大代表履职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人大代表履职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肩负着依法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大使命。
只有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能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才能得到有效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这为当好人大代表指明了方向。
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好人大代表的集中体现。
应当说,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的进程中,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人大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监督等各项职权的有效行使,代表的参与决策、桥梁纽带、监督协助、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目前,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现,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独到,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更加明显,赢得了全社会的更加尊重。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法律规定代表应当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新的期待相比,与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使命相比,特别是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人大代表在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有的代表履职意识和责任感不够强。
目前,有些代表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往往把当代表仅仅看作是一种荣誉和待遇,没有充分认识代表所肩负的重大使命,缺乏强烈的履职意识和应有的责任感,对参加人大会议期间工作和闭会期间活动热情不高、劲头不足,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存在不作为的现象:有的当挂名代表,人大会议不能正常参加;有的当“哑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很少发表审议意见或几乎不发言,在被调查的单位中,代表发言率最低市约占50%、县约占60%、镇约占30%;有的仅当“会议代表”,特别是有的“企业家代表”和“官员代表”,闭会期间很少参加甚至从不参加代表活动,在调查中,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参加率最低的市约占40%、县约占80%,镇约占75%,集中视察代表参加率最低的市约占75%、县和镇各约占80%,专题调研代表参加率最低的市约占10%、县约占50%、镇约占20%,执法检查代表参加率最低的市约占20%、县约占13%、镇约占20%,列席常委会代表参加率最低的市约占30%、县约占24%。
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_0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一是缺失工作主动。
少数农村人大代表不积极履职,不学习上进,不经常参加调查研究,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充耳不闻。
还有部分农村代表开会时不发言,评汊报告无话可说,办事马虎,应付了事;有的农村人大代表开人代会光看阳光一面,讲成绩,不讲存在的问题,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愿讲真话实话,一个“好”字了之,影响了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国家权力机关授予人大代表行使法定权力和法律效应。
二是缺失基本素质。
总体素质不高,代表意识不强。
有的当选代表后从未提过一件议案、意见、建议,其作用仅仅停留在一年一度人代会上“举举手、画画圈”上;有的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基本上不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执法检查、调研活动;有的人大代表不思进取,履责不积极,不调查研究,不写调研报告,不履行代表职责,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由于人大代表自身素养难以保证,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成代表所要肩负的光荣使命。
三是缺失群众基础。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着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而有的基层人大代表不履行代表权力,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督促解决社会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和群众困难,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作用。
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既不出席应该参加的会议、视察、审议,也不提出议案和意见建议;还有少部分代表凭借代表身份捞取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甚至有个别人思想品德不好,不遵纪守法,把代表职务当作护身符等。
这些人大代表不是很好地去为人民服务,代表选民利益,把行使好代表职权当作耳边风,难以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
以重视
一是缺失工作主动。
少数农村人大代表不积极履职,不学习上进,不经常参加调查研究,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充耳不闻。
还有部分农村代表开会时不发言,评汊报告无话可说,办事马虎,应付了事;有的农村人大代表开人代会光看阳光一面,讲成绩,不讲存在的问题,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愿讲真话实话,一个“好”字了之,影响了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国家权力机关授予人大代表行使法定权力和法律效应。
二是缺失基本素质。
总体素质不高,代表意识不强。
有的当选代表后从未提过一件议案、意见、建议,其作用仅仅停留在一年一度人代会上“举举手、画画圈”上;有的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基本上不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执法检查、调研活动;有的人大代表不思进取,履责不积极,不调查研究,不写调研报告,不履行代表职责,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由于人大代表自身素养难以保证,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成代表所要肩负的光荣使命。
三是缺失群众基础。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着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而有的基层人大代表不履行代表权力,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督促解决社会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和群众困难,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作用。
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既不出席应该参加的会议、视察、审议,也不提出议案和意见建议;还有少部分代表凭借代表身份捞取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甚至有个别人思想品德不好,不遵纪守法,把代表职务当作护身符等。
这些人大代表不是很好地去为人民服务,代表选民利益,把行使好代表职权当作耳边风,难以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
四是缺失社会责任。
人大代表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人物,使命崇高光荣。
人大代表要珍惜自己的荣誉,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履行好代表义务,发挥好代表作用。
然而,一些人大代表把自己等同一般普遍老百姓,代表作用不能充分得到发挥,不依法为选民办事,不积极工作,建言献策;没有代表观念意识,没有时代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不自觉履行职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不能得到广大选民的拥护和信赖。
五是缺失理论水平。
部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研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审议评议能力等不高;才疏学浅、平庸无为、腹中空空,滥竽充数,成为“聋子的耳朵”。
有的人大代表不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无私的境界追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法制水平,导致洞察力不强,监督能力软弱。
赢得不了群众理解信任,增强不了对人大的信任。
对此,笔者呼吁:加强人大代表政治、法制、政策理论建设、提升人大代表基本素质建设刻不容缓,怎样让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履职尽责,管理不好国家和社会事务,我们的人大决策机关,职能部门,各级组织,要从最基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抓起,要从人民群众期盼愿望做起,切实加强好基层人大阵地建设和代表队伍建设,怎样造就一支不负党心、不负民心的高素质人大代表队伍,我们要补全缺失的东西很多,道路很长,任重道远。
更多好文档就上:麦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