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注意:①整数局部没有最高位,只有最低位,是(个位);小数局部没有最低位,只有最高位(非常位),它们两个之间的进率是(十)。

②区分:0.32里有〔〕个0.1和〔〕个0.01。

0.32里有〔〕个0.01。

③小数说“表示什么〞时,必须说成表示〔几个几〕。

如:20.24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的2表示〔2个0.1〕,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④小数的性质:小数..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的末尾⑤比拟小数的大小,先比拟整数局部,整数局部一样的再比拟非常位,以此类推。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熟记〕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名数改写方法:高级单位名数→低级单位名数×进率小数点向右挪动低级单位名数→高级单位名数÷进率小数点向左挪动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1〕保存整数,表示准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局部省略,要看非常位,假如非常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那么向前一位进一。

假如小于五那么舍。

〔2〕保存一位小数,表示准确到非常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局部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假如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那么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存两位小数,表示准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局部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假如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那么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2. 质数和合数的区别3. 亿、万、千、百、十、个位的认识和计数4.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5.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6. 长度、重量、容量的认识和比较7. 计算简单加减法、乘法、除法8. 做简单的整数乘法和除法计算9. 手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除一位数的运算10. 计算填空、选择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1. 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在这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学会认识数字字符,正式的数字读法(例如:“四千三百九十五”而不是“4395”)。

还要学会打比方和理解数字的大小概念。

例如,用钱来进行比较,1元和10元十倍的关系。

2. 质数和合数的区别在这一部分,孩子们将学会了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质数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合数有多个因数。

将前20个数字分为质数和合数,因此,2、3、5、7等都是质数,4、6、9等是合数。

3. 亿、万、千、百、十、个位的认识和计数在这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中文数字进行计数,并了解数字位的认识。

例如,“546”中,数字5位于“百”位,“4”在“十”位,“6”在“个位”。

4.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在这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学会识别和使用分数。

例如,将一个圆形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三个是相同的碎片,便可以理解3/4的概念。

还要学会做简单的分数加减和乘法。

5.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在这一部分,孩子们将学会理解和计算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孩子们将需要练习换算。

6. 长度、重量、容量的认识和比较在这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标准单位进行枚举、比较和转换。

例如,1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克=1000克。

7. 计算简单加减法、乘法、除法在这一部分,孩子们将学习简单的算法以及如何在不同数字之间进行计算。

例如,2+3=5,2x3=6,6÷2=3。

8. 做简单的整数乘法和除法计算在这一部分,孩子们将学习如何处理较大的数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的学科,而复习资料是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

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即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正整数与正整数相加、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负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的规律。

例如:1. 3 + 5 = 82. 3 + (-5) = -23. (-3) + (-5) = -8二、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

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运算。

例如:1/4 + 2/4 = 3/43/5 - 1/5 = 2/5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还需要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而四边形则是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图形。

我们需要掌握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名称、性质和特点。

例如:1. 三角形根据边长的不同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四边形根据边的性质可以分为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四、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面积和周长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基础知识。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例如:1.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乘以宽度来计算,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度和宽度相加再乘以2来计算。

2.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周长可以通过边长乘以4来计算。

3.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来计算,周长可以通过三条边的和来计算。

五、时间和日历的应用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中,我们还需要学习时间和日历的应用。

我们需要掌握钟表的读法,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表示。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日历的基本知识,例如星期的顺序和月份的天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数的整数和负数
- 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算、衡量事物多少的概念。

- 整数和负数的概念:整数是自然数、0和负整数的统称,负数是0和负整数的统称。

- 整数的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时,绝对值越大的整数越小。

- 负数的认识:负数表示欠债、方向向下或温度低等概念。

2. 分数的认识
-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由两个整数表示的比值,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分数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份被分成的份数。

- 分数的简化: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它们没有公因数,得到最简分数。

- 分数的大小比较: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等时,分子越大的分数越大;当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等时,可以通过通分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3. 数的四则运算
- 加法:数的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 减法:数的减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

- 乘法:数的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 除法:数的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按照另一个数的倍数进行分组,确定几个倍数,得到商。

4.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面有长度和宽度。

- 二维和三维图形:平面图形是只有两个维度的图形,立体图形是有三个维度的图形。

- 平面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不同的形状。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目录第一周四则运算 (1)第二周观察物体 (9)第三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13)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18)第五周第三单元检测评讲 (24)第六周小数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 (26)第七周单位换算及求近似数 (32)第八周第四单元检测评讲 (37)第九周三角形的认识 (39)第十周期中检测评讲 (45)第十一周小数加减法及稍复杂的单位换算 (48)第十二周第六单元检测评讲 (55)第十三周轴对称和平移 (56)第十四周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59)第十五周鸡兔同笼问题及期末复习 (63)第一周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重点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重点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2= a×100-a×1 = a×100+a×2例题:78×-×68-4×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8、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14、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5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例:1、读作 ,左边的7表示 ,右边的8表示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向左移动一位所得两数之差是,原来的小数是多少四、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例:+ +÷1000 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6、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15、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19、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六、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平均数:1、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2、它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3、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4、平均分: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二复式条形统计图: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2、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3、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4、画图注意:①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②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③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④必须要有图例;七、鸡兔同笼问题数学广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四
=99000
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三、特殊 1 99×256+256 =99×256+256×1 =256×(99+1) =256×100 =25600 五、特殊 3 99×26 =(100—1)×26 =100×26—1×26 =2600—26 =2574
3200÷ 25÷4 =3200÷(25×4) =3200÷ 100 =32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 8×4
=256+44 —58 =300—58 =242
=250×4÷8 =1000÷ 8 =125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 1 条到第 13 条要背诵)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知识点六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 7、 10 条默写, 其它要理解)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 、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 百分之一 、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 、 0.01 、 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 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 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点
知识点四
135×12—135×2 =135×(12—2) =135×10 =1350 四、特殊 2 45×102 =45×(100+2) =45×100+45×2 =4500+90 =4590 六、特殊 4 35×8+35×6—4×35 =35×(8+6—4) =35×10 =350
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一、 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65+35) =528—100 =428
528—89—128 =528—128—89 =400—89 =311
528—(150+128) =528—128—150 =400—150 =250
二、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吕修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背诵)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 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 以上的计算顺序。
50+98+50 =50+50+98 =100+98 =19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25×56×4 =25×4×56 =100×56
488+40+60 =488+(40+60) =488+100 =588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99×125×8 =99×(125×8) =99×1000
=56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72) =100+100 =2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数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万 分 位 …
计 数 单
一 ( 个 )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万 分 之 … 一
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 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 就读几个 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 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 就写几个 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00 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00 倍;…… 小数点向左移: 1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 1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 1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 10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 1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 100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0 1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 1000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00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长度: 1 千米=1000 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0 毫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面积: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人民币: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 数字大于或等于 5 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 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 5 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 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 5 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 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 4 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 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 8 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 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 3 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14、用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 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 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 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知识点三
运算定律(默写)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 +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 4、 乘法结合律:(a×b)×c=a×(b×c) 5、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知识点二 0 的运算(默写) 得分:
我要拿 100 分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 0 还得原数; 3、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4、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5、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还得 0;
字母表示:a÷ 0 错误 字母表示:a+0= a 字母表示:a-0= a 字母表示:a-a = 0 字母表示:a×0= 0 字母表示:0÷a(a≠0)= 0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a—b—c=a—(b+c) 7、连除: a÷ b÷ c=a÷ (b×c)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