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HS28451000)重水(氧化氘)进口量及进口额月度数据统计报告
根据《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

16 路易氏剂 3:三(2-氯乙烯基)胂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
基)氟膦酸烷(少于或等于 10 个碳
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酯 17
例如: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沙林:甲基氟膦酸异丙酯
梭曼:甲基氟膦酸频那酯
海关商品 编号
2921193000 2921194000 2921195000 2930909013 2930909014 2930909015 2930909016 2930909017 2930909018 2930909019 2930909021 2930909022
或(正或异)丙基原子团与该磷原子
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
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
例如:
1.甲基膦酰二氯
2.甲基膦酸二甲酯
3.丙基膦酸
4.甲基膦酸
5.乙基膦酸二乙酯
6.甲基膦酸甲基、5-(5-乙基-2-
36
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 基)甲基酯 化学文摘登记号: 41203-81-0
-2-
Ⅰ、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管理目录
一、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监控名录所列物项
序号
商品名称
描述
氮芥气 HN1:N,N-二(2-氯乙基)
1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乙胺
氮芥气 HN2:N,N-二(2-氯乙基)
2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甲胺
3 氮芥气 HN3:三(2-氯乙基)胺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例如:
QL:甲基亚膦酸乙基-2-二异丙氨基
乙酯
21 氯沙林:甲基氯膦酸异丙酯
海洋知识竞赛题库(6)

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六)1001、(单项选择题)我国大陆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哪年正式动工建设?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答案:B解析:我国大陆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2005年正式动工建设。
1002、(单项选择题)我国第一艘大型液化气船何时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A、一九八九年二月一日B、一九九零年二月一日C、一九九一年二月一日D、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答案:C解析:我国第一艘大型液化气船1991年2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
1003、(多项选择题)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盐类物质,下列属于粗盐成为食用精盐阶段的是?A、淡化B、蒸发C、溶解D、过滤答案:BCD解析:粗盐提纯为精盐的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除杂、蒸发共四个。
1004、(单项选择题)我国研制的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CR-01”号是研制成功的?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答案:B解析:1995年8月,CR-01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
1005、(多项选择题)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维生素答案:ABCD解析:微生物生长需要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维生素等,是用来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的一类物质。
1006、(单项选择题)我们常听到的LNG船指的是下列哪种船?A、液化石油气船B、液化天然气船C、滚装船D、散货船答案:B解析: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
是指专门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舶”。
1007、(多项选择题)在进行实验时,保持无菌操作可以通过什么实现?A、高压灭菌锅B、超净工作台C、干燥箱D、摇床答案:AB解析:干燥箱是用来干燥某些物品的仪器,摇床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仪器,二者均不能提供无菌环境。
1008、(单项选择题)下列符号代表船舶载重吨位的是哪一个?A、DTB、DWTC、GTD、NT答案:B解析:DT表示排水量吨位,DWT是载重吨位,GT是总吨位,NT是净吨位1009、(多项选择题)海洋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A、拮抗B、寄生C、捕食D、互生和共生答案:ABCD解析:海洋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互生和共生、拮抗、寄生、捕食等1010、(单项选择题)现代港口具有综合物流中心功能,下列哪个是港口物流的首要功能?A、仓储功能B、运输和中转功能C、堆场功能D、配送功能答案:B解析:运输和中转功能是港口物流的首要功能。
历次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延期清单申报一览表

8525801190 8525802100 8526101010 8526101090 8526109010 8529101000 8529905000 8537101101 8537101110 8537101190 8537109022 8539212000 8539219000 8539490000 8540791000 8543709910 8543902100 8548900002
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
序 EX① 税则号列② 十位海关编码 商品名称
号 1
25070010 2507001000 高岭土
2
25120010 2512001000 硅藻土
3
25199091 2519909100 化学纯氧化镁
4
25262020
2526202001 2526202090
滑石粉 已破碎或已研粉的天然滑石
8514300020
8516800000 8517706000 8525801110
己二腈 硫酸三乙基锡,二丁基氧化锡等(包括氧化二丁基锡,乙酸三乙 基锡,三乙基乙酸锡) 吡啶 吡啶盐 西玛津、莠去津、扑灭津、草达津等(包括特丁津、氰草津、 环丙津、甘扑津、甘草津) 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盐 妥尔油 医用消毒剂 含有石油或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的润滑油添加剂 经掺杂用于电子工业的,已切成圆片等形状,直径>15.24cm的 单其晶他硅 经片掺杂用于电子工业的化学元素,已切成圆片等形状;经掺 杂用于电子工业的化合物 25g<每平米≤70g其他化纤长丝无纺织物 70g<每平米≤150g浸渍化纤长丝无纺织物 70g<每平米≤150g其他化纤长丝无纺织物 半导体晶圆制造用自粘式圆形抛光垫 粘聚合成或天然金刚石制的砂轮 粘聚合成或天然金刚石制的其他石磨、石碾及类似品 非电器用石墨或其他碳精制品 实验室、化学或其他技术用陶瓷器 莫氏硬度为9或以上的实验室、化学或其他技术用品 空载重量≥25吨飞机的挡风玻璃 航空航天器及船舶用钢化安全玻璃 抗拉强度≥800兆帕,杆径>6mm的其他螺钉及螺栓(不包括不 锈钢紧固件) 其他抗拉强度≥800兆帕的螺钉及螺栓 无衬背的精炼铜箔 无衬背的白铜或德银铜箔 印刷电路用覆铜板 镍合金丝 镍合金板、片、带、箔 镍合金管 外径≤10厘米的管状铝合金 外径≤10厘米的其他合金制铝管 钛合金管 其他钛管 输出功率不超过750瓦的直流电动机、发电机 输出功率超过750瓦,但不超过75千瓦的多相交流电动机 功率小于1千瓦,精度低于万分之一的直流稳压电源 具有变流功能的半导体模块 其他具有变流功能的半导体模块 电磁联轴节、离合器及制动器 镍镉蓄电池 机车、航空器及船舶用点火磁电机、永磁直流发电机、磁飞轮 机车、航空器及船舶用分电器及点火线圈 电弧重熔炉、电弧熔炉和电弧融化铸造炉(容量1000-20000立 方厘米,使用自耗电极,工作温度1700℃以上) 加热电阻器 光通信设备的激光收发模块 抗辐射电视摄像机
关于HCFCs在中国的使用时间表(11.4)

4
国际环保公约(有关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公约)
日期(签订/执行) 1985年3月22日/ 1988年9月22日 1987年9月16日/ 1989年1月1日 1990年6月29日/ 1992年8月10日 1992年11月25日/ 164 1994年6月14日 1997年9月17日/ 1999年11月10日 地点 维也纳 蒙特利尔 伦敦 哥本哈根 公约 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议定书”伦敦修正案 “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 至2004年10月4日签约国 189(联合国全部) 188 175
4. 发达国家对CFCs和HCFCs类物质的 消减和禁用要求和趋势
11
发达国家对CFCs和HCFCs类物质的 削减和禁用要求和趋势
禁用期限提前 发达国家对CFCs类物质的禁用期限从原来的2000年12月提前到1995年12月。 禁用物质的种类扩大。 从原来的CFCs和哈龙物质;逐步扩大到HCFCs类物质、甲基氯仿和甲基溴。 禁用物质冻结基准降低。 1993年11月哥本哈根会议,原规定发达国家HCFCs类物质, 1996年冻结基准为当年HCFCs消费量加3.1%CFCs消费量。 但在1995年12月维也纳会议改为1996年HCFCs加2.8%CFCs消费量。 部分地区、国家和组织超前行为。 瑞士、意大利规定2000年禁用HCFCs物质; 瑞典、加拿大规定为2010年;欧共体规定为2015年。 德国规定2000年禁用HCFC-22。 美国规定2003年1月1日起禁用HCFC-141b(发泡剂),2010年1月1日起不再 生产使用HCFC-22的新制冷设备,2020年1月1日起完全禁用HCFC-22和HCFC141b,不再制造使用HCFC-123和HCFC-124的新设备。
核电厂流出物中14C_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

㊀第44卷㊀第2期2024年㊀3月㊀辐㊀射㊀防㊀护Radiation㊀ProtectionVol.44㊀No.2㊀㊀Mar.2024㊃辐射生物影响㊃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许莉萍(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350318)㊀摘㊀要:滨海核电厂流出物的排放会对周围公众产生照射,其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放射性核素为14C ,又以食入海产品中14C 所致的剂量占比最高㊂在进行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14C 的浓集情况将直接影响剂量评价的合理性㊂本文采用比活度平衡模式,充分考虑福清核电厂址海域海水及海产品实际碳含量,计算出不同种类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并通过与部分厂址海产品的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推荐值对比验证,得到了适用于福清核电厂址海域的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推荐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㊁软体动物取4500,并应用于公众剂量评价,划分不同年龄组,计算出食入海产品中14C 所致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㊂关键词:14C ;浓集因子;海产品;剂量评价中图分类号:X822.7文献标识码:A㊀㊀收稿日期:2023-02-13作者简介:许莉萍(1989 ),女,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㊂E -mail:xulp01@㊀㊀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流出物,对周围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是人工辐射源对公众照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核电厂需统计放射性流出物活度浓度及排放量,估算对公众的照射剂量,并需按照信息公开㊁法规要求对公众进行公示㊂根据福清核电厂机组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辐射环境影响预测[1],机组运行产生的放射性流出物中14C 对关键居民组的剂量贡献最大,而食入海产品造成的内照射,则是14C 的关键影响途径㊂14C 是碳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㊁反应堆运行以及核爆炸,其半衰期约为5730a,与12C 等其他碳元素一起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㊂海洋中的14C 通过碳循环,经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㊂随着全球核技术应用规模的不断发展,14C 引发的环保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重视㊂尤其在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后,废水中大量3H 和14C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引发了研究人员的激烈讨论和社会谴责,公众对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及辐射影响的关注度与日俱增㊂1㊀14C 对公众的辐射影响14C 是压水堆机组燃料和冷却剂的活化产物,半衰期长且同位素交换率高,排放量主要受机组数量㊁工况影响㊂碳作为生物体最基本组成元素,广泛参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各种代谢活动,14C 一旦进入生物体,将产生长期的内照射风险㊂核电厂产生的14C 向环境的释放途径主要为气㊁液态两种方式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经烟囱排入大气,空气中的一部分放射性核素随降雨等方式返回地面和水体中,另一部分直接进入生物体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对公众产生辐射照射㊂气载途径流出的14C 对公众的照射途径主要有空气浸没外照射㊁地面沉积外照射㊁吸入和食入内照射,详见图1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经稀释后通过明渠排入周围海域,在海水中随海流稀释和扩散,在此过程中,放射性核素悬浮于海水或沉积至底泥,或通过转移进入海洋生物体内,进而对公众产生照射㊂公众接受来自液态流出物中14C 的照射途径主要有食入海产品内照射㊁岸边沉积外照射㊁海域活动外照射,详见图2㊂㊃4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图1㊀气载流出物对公众照射途径Fig.1㊀Public exposure pathways from airborneeffluents图2㊀液态流出物对公众照射途径Fig.2㊀Public exposure pathways from liquid effluents㊀㊀根据以上照射途径,以福清核电机组运行期间的流出物实际排放量为源项,进行关键居民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见表1[2]㊂评价结果显示:排放所致关键居民组的辐射剂量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核素为14C,食入海产品造成的内照射是其影响关键途径,2019 2021年该途径的剂量影响均超过了总剂量的40%,在华龙机组投运后,该数值升至了64%㊂海产品体内的14C 含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公众摄入14C 的含量,因此,分析厂址海域海产品体内的14C 含量,对公众辐射剂量评价十分重要㊂2㊀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从生物积累的角度看,生物中14C 与12C 之比与其生活海域水体中的比值大致相同㊂如果地球上的14C /12C 之比由于人类核活动而升高,那么生物体结合的14C /12C 之比也将随着升高[3]㊂有研究显示,海洋植物对14C 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㊃5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关键居民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Tab.1㊀Dose evaluation of the critical group鱼和其它生物,由此推测若14C 由海洋初级生产者引入食物链,其在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体)中的富集将会明显增加[4]㊂2.1㊀比活度平衡模式㊀㊀海产品中的14C 含量取决于海水中14C 在海洋生物中的转移浓集,其稳定态元素以饱和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14C 对生物的辐射剂量评价时,迁移模式并不适用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采用比活度平衡模式(SA model)进行14C 对生物的辐射剂量估算[3],对于海产品中的14C,可理解为海洋生物从海水碳库中同时获取14C 和稳定态碳元素,假设海洋生物体内的碳元素快速达到平衡,其体内的14C /12C 之比将与海水中的14C /12C 之比相同,可用下式表示:C f S f=C w S w(1)式中,C f 为海洋生物中14C 的活度浓度,Bq /kg(鲜重);C w 为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Bq /L;S f 为海洋生物中稳定碳含量,g C /kg(鲜重);S w 为海水中稳定碳含量,g C /L㊂2.2㊀14C 浓集因子㊀㊀海洋生物通过各种途径从海水中摄取㊁吸收放射性核素后,核素将在其体内某些特定器官㊁组织中逐渐积累,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㊂一般用浓集因子(CF )描述海洋生物对水中放射性核素富集能力的大小㊂根据IAEA 422号技术报告[5],CF 指海洋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CF =C fC w (2)㊀㊀由公式(1)和公式(2),可得:CF =C fC w=S fS w(3)C f =CF ˑC w(4)公式(2)㊁(3)㊁(4)中参数同式(1)㊂由此可见,通过海洋生物中稳定碳含量和海水中稳定碳含量之比,可求得该类海洋生物的14C 浓集因子㊂由浓集因子和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可进一步得到该类海产品中14C 的含量㊂综上可知,在进行辐射剂量评价时,海洋生物14C 浓集因子的选取,将直接影响海产品中14C 含量的计算结果,最终影响食入海产品中14C 这一途径所致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的结果㊂IAEA 等机构根据全球海洋调查数据,给出了多种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的推荐值,但因不同海域环境特征相差较大,海产品中稳定碳含量及海水中稳定碳含量不尽相同,此推荐值是否适用于福清厂址海域的海产品,需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计算验证㊂3㊀厂址海域海洋生物14C 浓集因子的确定3.1㊀海水中的稳定碳㊀㊀海水中的稳定碳(12C),其存在形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溶解无机碳(DIC )㊁溶解有机碳(DOC)㊁颗粒无机碳(PIC)和颗粒有机碳(POC),DIC 和DOC 主要存在于水中,PIC 和POC 主要存在于沉积物中㊂DIC 是大多数海洋生物摄取碳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最常见的碳形态,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碳(主要是DIC)转化为有机碳(DOC 和POC),之后以生物为介质,在食物网内转移,在一系列的综合作用下,整个海洋中的碳平衡是基本稳定的㊂IAEA 472号技术报告[6]和IAEA 1616号技术文件中[7]均建议比活度平衡模式中的海水中稳定碳浓度可基于DIC 浓度,因此在计算海水中的14C /12C 之比时,选取DIC 的浓度作为12C 的浓度,那么结合公式(1),海洋生物的SA 模型可用下式表示:C f S f=C wS DIC (5)㊃6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式中,S DIC 为海水中DIC 的浓度,g C /L㊂结合(3)式,14C 浓集因子CF 按下式表示:CF =C fC w =S fS DIC (6)㊀㊀由公式(6)可看出,根据海产品中稳定碳的浓度S f 及海水DIC 浓度S DIC 可估算出其对14C 的浓集因子,由于海产品体内总碳量及海水中碳量基本稳定,所以S f 及S DIC 是相对较稳定的数值㊂3.2㊀厂址周围海域的DIC 浓度㊀㊀海水DIC 的成份主要包括HCO 3-㊁CO 32-㊁CO 2和H 2CO 3等,影响其浓度的因素较多,包括pH 值㊁温度㊁盐度㊁环流等㊂福清核电的放射性废液通过排水明渠汇入兴化湾海域,位于台湾海峡及东海南侧的交汇地带,根据历史大面积海域调查结果,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中DIC 的浓度[8-9]列于表2㊂表2㊀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中DIC 浓度Tab.2㊀DIC concentration in seawater of㊀㊀2013年,福清核电开展了厂址环境水体本底调查[10],根据调查结果,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变化示于图3㊂根据表1数据,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全图3㊀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Fig.3㊀DIC concentration in the sea areawithin 10km near the plant site年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变化为9.89~28.83mgC /L,并且大部分时间集中在20~30mg C /L 范围内㊂根据图3数据,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变化为16.7~25.8mg C /L,并且大部分集中在20~25mg C /L㊂考虑剂量评价针对的是以厂址为中心的80km 范围,因此厂址海域DIC 取20~30mg C /L 为宜㊂厂址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厂址海域全年四个季度溶解有机碳(DOC)浓度的均值在1.69~4.73mg C /L [11],可看出,海水中DIC 浓度明显高于DOC,进一步验证了选取DIC 浓度作为海水中稳定碳浓度的合理性㊂3.3㊀厂址周围海域海产品的含碳量㊀㊀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除水和无机盐外,其他都是有机物㊂海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有机体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而这些有机化合物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形成海洋动物体内的一部分㊂因此,生物体内的碳主要为有机碳,选取海产品中有机碳浓度作为海产品中12C 的浓度㊂福清核电厂址80km 范围内的食谱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食用的主要海产品包括鱼类㊁甲壳类㊁藻类及软体动物,在进行食入海产品剂量评价时,主要考虑这4类生物的影响㊂根据福建省海域闽东㊁闽中㊁闽南-台浅各渔场的渔业调查结果,得到各类海产品的鲜样有机碳平均含量,调查结果列于表3[12]㊂㊀㊀福清核电定期开展了厂址海域海产品监测,根据当地养殖及居民食谱情况,选取了部分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类海产品作为固定监测项目,每年在厂址10km 范围内海域采集海产品㊂根据㊃7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表3㊀主要可食入海产品平均含碳量Tab.3㊀Average carbon content of majoredible marine organisms2013 2022年监测结果,鱼类的有机碳含量为50.0~110.6g C /kg(鲜样);藻类的有机碳含量为21.4~122.5g C /kg(鲜样);甲壳类的有机碳含量为57.0~100.3g C /kg(鲜样);软体类的有机碳含量为29.7~75.6g C /kg(鲜样),平均含碳量详见表4㊂表4㊀厂址海域海产品的实测平均含碳量Tab.4㊀The measured average carbon content of marineorganisms in the 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㊀㊀因表4中的海产品种类数相对表3较少,取样范围也更小,含碳量均值也低于表2,保守考虑,将鱼类㊁藻类(属于浮游植物)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的平均含碳量分别选取为135㊁105㊁100㊁90g C /kg㊂3.4㊀14C 浓集因子计算结果与分析㊀㊀根据3.2节和3.3节的结论,取厂址海域DIC 为20~30mg C/L,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的含碳量分别取为135㊁105㊁100㊁90g C /kg,按公式(6)计算出不同种类海产品对14C 的浓集因子,计算值列于表5,并与IAEA 422号技术报告[5]中的推荐值对比㊂表5㊀厂址海域各类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CF )的计算值Tab.5㊀Calculation of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CF )of various marine organisms in the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㊀㊀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IAEA 在综合考虑全球海洋环境的情况下,给出的海产品浓集因子相当保守,是计算值的数倍之多,如果使用此推荐值,则按公式(4)计算得出的海产品中14C 的活度浓度相应的也将偏大许多,将过高地估算海产品中14C 水平,而表5中的CF 计算值则结合了厂址海域环境参数,可较好地反映厂址海域海产品14C富集的实际情况㊂3.5㊀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与分析㊀㊀福清核电对厂址附近海域海水14C 浓度进行了调查,在排放口10km 左右范围内,布置了总计14个点位,进行取样分析㊂监测结果显示,厂址附近10km 范围海域海水14C 的活度浓度范围在5.07~6.47mBq /L㊂同年厂址海域海产品中14C 含量监测结果:鱼类(3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23.09~31.16Bq /kg(鲜样);藻类(1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22.75Bq /kg(鲜样);甲壳类(3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9.28~23.07Bq /kg (鲜样);头足类(1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2.45Bq /kg (鲜样);贝类(4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2.30~18.76Bq /kg(鲜样)㊂根据公式(3),利用海产品中14C 的活度浓度和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计算各类海产品的14C 浓集因子,得到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结果列于表6㊂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厂址海域海产品CF 的实测值较表4中的计算值略低,且明显低于表4中IAEA 推荐值㊂CF 实测值较计算值偏低的可能原因为:比活度平衡模式假定的是海产品中的14C 与海水中的14C 快速达到平衡的理想情况,而实际上在捕获海产品进行测量时,可能还未完全达到平衡,即C f 偏低㊁C w 偏高,所以造成计算所得的㊃8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㊀㊀㊀㊀㊀㊀表6㊀厂址海域海产品14C浓集因子(CF)实测值Tab.6㊀Measured value of14C concentration factor(CF) of marine organisms in the 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CF值偏低㊂因此可以认为,表5中的CF计算值较表6中的实测值已更为保守地估算海产品对14C 的蓄积能力,适用于本海域的海产品㊂综合考虑,可选取CF计算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厂址海域海产品14C浓集因子,用于剂量评价㊂4㊀厂址海域14C浓集因子对公众剂量评价的应用4.1㊀扩散模型㊀㊀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在海水中的弥散,受排放流量㊁受纳水体流场变化㊁海底地形特征㊁沉降吸附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㊂‘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运行阶段环评专题液态流出物数值模拟复核研究报告“[13]根据厂址附近海域复杂的地形地势㊁潮流以及温㊁盐分布等特定条件,采用二维数模计算和物模试验相结合,给出了各典型潮态下排放口不同海域低放废水的扩散情况㊂本文中的评价模型采用了稀释扩散模型,计算了排放口各范围海域海水14C浓度㊂按照近区和远区选取14C稀释因子C i,C i取自上述报告中的模拟结果㊂保守考虑,计算时选取了最不利于扩散的潮态,即冬季小潮时的C i,具体数值为:距离厂址排放口0~1km 范围内海域放射性核素的C i取0.30,1~2km范围内取0.23,2~3km范围内取0.20,3~5km范围内取0.12,5~10km范围内取0.07,10~20km 范围内取0.05,20~80km范围内取0.002[13]㊂4.2㊀海水14C活度浓度㊀㊀以福清核电2021年流出物排放数据为排放源项,计算海域海水中的14C活度浓度C w㊂2021年,福清核电共6台机组运行,全年液态途径14C 的排放总量为2.65ˑ1010Bq,排放口不同海域海水中14C活度浓度C w可用下式计算:C w=3.17ˑ10-8ˑQ wˑCiˑq-1(7)式中,Q w为14C年排放量,Bq/a;C i为稀释因子;q 为冷却水排水流量,m3/s,6台机组循环水流量为348m3/s㊂计算可得厂址排放口附近海域不同距离范围内14C活度浓度C w分别为:0~1km为0.72Bq/ m3;1~2km为0.55Bq/m3;2~3km为0.48Bq/ m3;3~5km为0.29Bq/m3;5~10km为0.17Bq/ m3;10~20km为0.12Bq/m3;20~80km为0.005 Bq/m3㊂需要注意的是,海水14C活度浓度还要在上述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4C的环境本底值㊂根据福清核电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结果(2013年),福清核电附近海域的海水14C的活度浓度范围在4.32~6.82mBq/L,均值为5.71mBq/L,因此取海水14C的本底值为5.71mBq/L㊂4.3㊀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㊀㊀海产品中14C活度浓度,根据下式计算:C f=CFˑC w(8)㊀㊀保守考虑,取表5中海产品14C浓集因子CF 计算值的最大值(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软体动物取4500)以及IAEA推荐值分别计算,得到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结果列于表7㊂4.4㊀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个人有效剂量㊀㊀为保守计算,假设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居民食入的海产品全部来自厂址附近的海域㊂食入海产品中放射性核素所致个人内照射剂量可按下式计算:D e p=C fˑUpˑexp(-λ㊃t p)ˑDF e(9)式中,D e p为公众个人食入该海域内海产品p所致的年有效剂量,Sv/a;U p为公众个人对海产品p的消费量,kg/a,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人均海产品消费量取自‘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厂址周围人口和人口分布及食谱调查和统计分析专题报㊃9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告“[14];λ为14C的衰变常数1.38ˑ10-8,h-1;t p为海产品p从捕捞到被消费的时间间隔,取24h; DF e为14C对公众个人的食入有效剂量转换因子, Sv/Bq,成人5.80ˑ10-10,青少年8.00ˑ10-10,儿童1.6ˑ10-9,婴儿1.4ˑ10-9[15]㊂将不同年龄段居民分为婴儿(1岁)㊁儿童(2~ 7岁)㊁青少年(7~17岁)㊁成人(>17岁)四个组进行评价,结合表7中C f的数值,计算得到公众个人因食入海产品(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结果列于表8㊂表7㊀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Tab.7㊀14C content in marine organisms表8㊀食入海产品中Tab.8㊀Public person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14C in marine organisms㊀㊀从表7和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因为IAEA给出的14C浓集因子推荐值较大,采用该推荐值参与计算时,得到海产品中14C的含量偏大,从而导致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较大,超出采用表5中厂址14C浓集因子CF计算值所得的个人年有效剂量3倍,过高的估算了公众受照剂量㊂在前文中已提到,表5中给出14C浓集因子CF计算值中的最大值已较为保守,更能反映福清核电厂址海域的海产品对14C的富集情况,因此,采用此最大值所得到的剂量结果,较IAEA推荐值更能反映厂址周围居民因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个人有效剂量的真实水平㊂5㊀结论及建议㊀㊀14C是福清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中的关键核素,主要通过食入海产品途径对公众产生内照射㊂在进行14C对公众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的14C 的浓集因子是主要参数㊂通过比较厂址比活度模式计算值㊁厂址采样计算值和IAEA推荐值,最终推荐了适用于福清核电厂厂址㊁同时避免过高估计14C对公众剂量的海产品的CF值,分别为: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㊁软体动物取4500㊂该套数值能提高辐射剂量评价的准确度,进一步确保向公众公示数据的可信度㊂14C浓集因子与当地海水DIC浓度及海产品中稳定碳含量密切相关,应当关注相关的环境特征调查活动,或自主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㊂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海产品14C浓集因子,为合理评价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上14C所致的公众剂量提供更有代表性的数据支持㊂考虑核电厂放射性废液排放影响的公众关注度较高,随着华龙机组的运行,建议在6台机组稳定运行后,择机开展厂址附近海域的14C水平调查,验证华龙机组流出物排放对海域环境的影响㊂㊃08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参考文献:[1]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R].2020:6-23.[2]㊀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厂流出物及环境监测评价报告(2019 2021年)[R].2022.[3]㊀史建君.放射性核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1,25(2):397-403.[4]㊀Kumblad Linda,Gilek Michael,Kautsky Ulrik,et al.An ecosystem model of the environmental transport and fate of carbon-14in a bay of the Baltic Sea,Sweden[J].Ecological Modelling,2003,166(3):193-210.[5]㊀IAEA.Sedimen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and concentration factors for biota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IAEA TechnicalReports Series No.422[R].Vienna:IAEA,2004.[6]㊀IAEA.Handbook of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radionuclide transfer in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IAEA Technical Reports Series No.472[R].Vienna:IAEA,2010.[7]㊀IAEA.Quantification of radionuclide transfer in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for radiological assessments:IAEA-TECDOC-1616[R].,2009:564-568.[8]㊀林辉.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溶解无机碳与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厦门:厦门大学,2013:28.[9]㊀张述伟.东海近岸海域溶解态碳和氮的分布变化特征[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18-22.[10]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福建福清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水体及生物中14C本底调查报告[R].2014:37.[11]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评价报告[R].2018:182.[12]㊀李雪丁,卢振彬.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4):597-598.[13]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运行阶段环评专题液态流出物数值模拟复核研究报告[R].2018.[14]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厂址周围人口和人口分布及食谱调查和统计分析专题报告[R].2018:117-126.[15]㊀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Concentration study of14C in marine organisms caused by NPPeffluents and application to public dose evaluationXU Liping(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Co.Ltd.,Fujian Fuqing350318)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exposure to the surrounding public caused by coastal nuclear power plant radioactive effluents,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is caused by14C.During dose evaluation of the key route feeding from marine organisms,the14C concentra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ed the rationality.In this study,the specific activity equilibrium model was adopted,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carbon content of sea water and marine organisms in Fuqing NPP.Calculating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marine organisms,which we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measured values and IAEA rec-ommended values of some marine organisms on sites.As conclusions,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suitable for the Fuqing NPP area were obtained.It is recommended to take6800for fish,5300for algae,5000for crustaceans and4500for mollusks.They can be applied to public dose evaluation by dividing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calculate the public personal effective dose caused by14C intake from marine organisms.These recommended valu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public radiation dose caused by the effluents from the coastal NPP.Key words:14C;concentration factor;marine organisms;dose evaluation㊃181㊃。
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其他深海科技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其他深海科技知识点1.妈祖1.0海洋数值模式是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芯片”,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我国完成了质量守恒海洋温盐流数值预报模式(妈祖1.0)研发工作,并投入预报业务试运行,实现了“中国芯”对“欧美芯”的替代。
妈祖1.0发展了两大数值模式技术创新:一是采用先进的质量守恒物理框架,成为国际上首个基于海水质量守恒的业务化海洋环流预报模式,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海洋动力环境变化过程。
二是支持在CPU和GPU计算设备上高效计算,具有“碳友好”特性。
2.长远号2021年8月,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长远号”成功研制并在南海圆满完成海试,创造了我国深海矿产混输智能系统海上试验最大下放深度和最长连续稳定运行时间的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矿产混输智能化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
3.深海一号“深海一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2021年6月25日,该平台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
【拓展】“深海一号”还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的名称,2018年12月下水。
4.海洋石油1622017年2月,“海洋石油162”交付使用,该平台是世界上功能最完善的海上移动式试采装备。
5.蓝鲸1号2017年2月,“蓝鲸1号”交付使用,该平台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6.东方红2号2016年11月,“东方红2号”完成万米深海科考,成功获得了水深1.05万米处的水样,完成从水深7000米到4500米的沉积物取样,标志着我国万米全海深科学观测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7.如东潮间带风电场2021年12月,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如东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满足“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重大突破。
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批量生产下线,标志着我国已掌握大型海上风电设计制造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含氚重水脱氚方法

W@ ZY+*Y(+"X@ AYQ,Q*
!"#$%&'%(*$*7*,)B 4*)@$5?%,03A"1,$2$%3#%$"#!""#$%&$
;51%,*0%,! ?Y20)Q0Q(P S'*S2*0)+0Q'*Q* P'<2)+0')Y2+[L N+02)'- TD5O@H *(S,2+) 1'N2)1,+*0Q*S)2+/2/NQ0Y0Y2'12)+0Q'*'-0Y2)2+S0')4?Y2,2+J+R2'-0)Q0Q(P S'*0+QM *Q*RY2+[LN+02)0'0Y2)2+S0')7(Q,<Q*R+*<0Y22*[Q)'*P2*0Q*R+/2'(/'),Q\(Q</0+02 NQ,,S+(/2)+<Q+0Q'*<'/20'0Y2'12)+0')/+*<2*[Q)'*P2*0+,1',,(0Q'*4X'N0'2--2S0Q[2M ,L)2P'[20)Q0Q(P-)'P P'<2)+0')Y2+[LN+02)Y+/722*NQ<2,LS'*S2)*2<Q*0Y2N'),<4 .*0YQ/1+12)"Y2+[LN+02)0)Q0Q(P)2P'[+,02SY*','RQ2/+)2Q*[2/0QR+02<"+*<0Y22^Q/0M Q*R0)Q0Q(P)2P'[+,02SY*','RQ2/+)2/L/02P+0QS+,,LS'P1+)2<+*<+*+,L]2<4?Y2+<[+*M 0+R2/"<Q/+<[+*0+R2/+*<2S'*'PL'-2+SY02SY*','RL+)2RQ[2*4 <+'=",!1,0)Q0Q+02<Y2+[L N+02)#<20)Q0Q+0Q'* P20Y'<#TD5O@H*(S,2+)1'N2)1,+*0
学习强国 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题

学习强国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题1、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低轨卫星发射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中国第一颗由国产自主设计制造的商业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容量、高分辨率卫星发射领域。
3、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遥感卫星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进入了卫星导航与通信领域主导国际的时代。
4、我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卫星,实现了我国通信卫星技术与应用国产化和通信卫星产业的重大跨越。
5、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大空间平台和交会对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我国第一颗互联网站服务卫星——天舟一号入轨,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已进入全球领先水平。
7、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高轨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导航信号覆盖范围达到全球90%以上,并完成了中远程通信卫星组网任务。
8、成功发射了第二座返回式卫星——“中星8”工程并进入轨道运行;第三座返回式卫星——“武斗1号”成功入轨。
9、成功研制了第三代载人航天飞行试验验证平台的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准,成为全球航天员的摇篮。
1、我国第一艘远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于2014年11月25日开始试航,标志着我国在钻井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于2014年11月25日开始试航,这是继“海洋石油981”之后,我国第二艘在太平洋海域运行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深海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我国首座海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于2014年11月25日开始试航,到2015年2月27日完成各项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
据介绍,“海洋石油981”主要用于深水、超深水油气田开采和深海油气勘探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0月
30,010.00
172.42%
10,945.00
301.21%
2011年9月
276,241.00
1,264.42%
93,574.00
617.32%
2011年8月
62,258.00
2,729.91%
23,980.00
1,002.02%
2011年7月
2,056,000.00
091.82%
3,252,559.00
10,673.63%
2013年9月
36,412.00
-98.91%
20,987.00
-97.92%
2013年8月
3,247,341.00
448,427.76%
894,381.00
82,789.81%
2013年7月
——
——
——
——
2013年6月
320,417.00
1,865.16%
2014年1月
11,128.00
-91.16%
5,994.00
-93.20%
2013年12月
343,820.00
157.82%
157,534.00
277.73%
2013年11月
2,068,910.00
2,275.63%
693,596.00
1,241.73%
2013年10月
10,031,563.00
201
重水(氧化氘)
月度
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4
图表目录
注:上述图表中宏观数据为年度数据,包含进出口贸易总额、贸易类型结构和贸易地区结构分析,微观产品数据为月度数据,包含有每月的具体贸易额、交易量及与上一年同月相比的增速的分析。
第一节
2013年,中国进出口稳中有升。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8,26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137,170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2,096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09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9,504亿美元,增长7.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6,07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51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592亿美元,增加289亿美元。
300.90%
607,294.00
307.52%
2011年6月
3,023.00
-96.82%
1,425.00
-95.65%
2011年5月
122,389.00
499.65%
40,372.00
344.09%
2011年4月
549,000.00
2,086.55%
164,295.00
1,120.71%
2011年3月
图表4: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重水(氧化氘)进口月度数据统计(、美元、%)
时间
进口数量
()
进口数量同比
(%)
进口金额
(美元)
进口金额同比
(%)
2014年3月
108,524.00
225.20%
49,134.00
109.85%
2014年2月
100,793.00
3,204.69%
53,413.00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6: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重水(氧化氘)进口金额及同比增速(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服务项目:
(1)详细海关进出口数据及分析服务
除上述进出口贸易数据外,在整合全球各国官方政府的真实、权威贸易数据的基础上,我司还支持产品、企业、港口、产地等多条件搜索,提供全球进出口商之间的最新贸易交易数据,实现对行业、采购商、竞争对手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评估。
-81.72%
2,718.00
-80.67%
2013年1月
125,938.00
739.59%
88,162.00
1,166.70%
2012年12月
133,357.00
278.20%
41,706.00
90.37%
2012年11月
87,089.00
398.22%
51,694.00
359.13%
2012年10月
详细数据样本(样本数据,仅供参考,如需订购,来电咨询):
30,223.00
0.71%
30,190.00
175.83%
2012年9月
3,355,533.00
1,114.71%
1,006,751.00
975.89%
2012年8月
724.00
-98.84%
1,079.00
-95.50%
2012年7月
305,883.00
-85.12%
102,138.00
-83.18%
2012年6月
26,788.00
786.14%
17,443.00
1,124.07%
2012年5月
27,024.00
-77.92%
13,073.00
-67.62%
2012年4月
8,793.00
-98.40%
3,503.00
-97.87%
2012年3月
46,130.00
-26.12%
15,827.00
-38.91%
62,438.00
27.78%
25,907.00
86.84%
2011年2月
45,070.00
150.39%
27,225.00
211.21%
2011年1月
191,230.00
46.13%
66,808.00
48.19%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5: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重水(氧化氘)进口数量及同比增速(、%)
1,096.12%
71,179.00
308.07%
2013年5月
194,300.00
618.99%
48,112.00
268.03%
2013年4月
80,209.00
812.19%
35,528.00
914.22%
2013年3月
33,371.00
-27.66%
23,414.00
47.94%
2013年2月
3,050.00
2012年2月
16,685.00
-62.98%
14,059.00
-48.36%
2012年1月
15,000.00
-92.16%
6,960.00
-89.58%
2011年12月
35,261.00
-98.49%
21,908.00
-96.57%
2011年11月
17,480.00
191.28%
11,259.00
图表1:2009-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2: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图表3:2013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
第二节
进口方面,2014年3月,中国重水(氧化氘)进口量为108,524.00,同比增速225.20%。3月份,中国重水(氧化氘)进口金额为49,134.00美元,同比增长1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