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2G充放电控制策略算法应用
基于V2G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

基于V2G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和智能电网(Smart Grid)每天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在这种科技与生活相结合的社会背景下,车网互联(Vehicle to Grid,V2G)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利用V2G可以大大有效缓解电网运行效率低和整体质量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低、电动汽车电量不稳定、电动汽车成本收益问题。
预计未来电网的高质量建设和常态化应用将与V2G技术紧密结合,同时在车网互联技术实现车联网能源转换的未来,双向充放电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V2G;电动汽车;VSI一、引言发展电动汽车是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吸收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手段,它凭借绿色移动和低碳排放等一系列优势,突出了其在与传统车辆竞争中的优势。
电力车辆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是解决能源、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电动汽车由于其能量储存的特征,不仅作为即插即用的充电负荷。
大数据分析显示,90%以上的电动车一天的平均行驶时间约为1小时,一天大部分处于停车状态,实际上代表了闲置资源。
如果将电动汽车像其他分散电源那样组装到电网中,则在电力消耗少的情况下能够使电力集中在电网侧,在峰值时也能够将电力反馈给电网,能够降低日用电量的峰值谷间差。
有了足够的网络,就可以建立网络,控制动作,这就是V2G的理念。
在V2G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用分散电源研究和探索作为反馈电网的电动汽车技术。
二、V2G技术研究现状1997年,Willet Kempton和Steven Letendre提出了V2G的概念,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储存技术,可在负荷峰值时将储存电力传输到电网。
那时候电动车很少,所以没那嚒受重视。
目前,V2G是指信息和能量的双向传输,在V2G技术中,电动汽车不仅是消耗电能的负荷,而且是储存能量的设备,为电网提供电能。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V2G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和发展。
一种V2G智能充放电控制策略及结构阐述

但是 , 文献【 , 】 提 出 的充 放 电未 充 分 利 用 电 动 汽车 的行 驶 规律 , 因为 据 常规 化石 燃 料 汽车 的行 驶 规律 ,每 日汽 车 行驶 约 4 0 k m,而行 驶 时 间 为
2 h ,也就是说其余的 2 2 个 h的时间都可 以进行 充放 电, 只 考 虑夜 晚 回 家后 再 进 行 充 放 电 , 有所
0 弓 I 言
出于 对地 球 不 可再 生 能 源 的担忧 , 人 们努 力
电 。文 献 分析 了电 动 汽车充 电对 系统 损耗 以及
系统 电压的影响 ,依据不 同的电动汽车渗透率 ,
分别 对 系 统 电压 进 行 了 测算 , 在此基础上 , 提 出 了一 种 智 能充 电方 法 , 该 方法 拟 以短 时 的 系统 负 荷 预 测 与汽 车用 户 的次 日用 车计 划相 结 合 , 给 出
-
291 —
上 海 电力
2 0 1 3 年第 5 期
以及 所 处变 电站 的负荷 情况 , 提 出一种 新 的控 制 策略 , 控 制 蓄 电池 充 放 电行 为 , 使 得 蓄 电 池 成 为 真 正 的 可控 负 荷 或 可 控 电源 ,从 而 使 得 电动 汽
车 的削 峰填 谷 功 能发 挥 的更 彻 底 ,电力 系统 的 负 荷 曲线 更 平 滑 , 系统 稳 定 性 更 强 , 电 网 变得 更 加智能。
出 了分 时段 对 电动 汽车 进行 充放 电 的方法 [ 1 叫。例
极参与到充电计划的需求响应过程中, 向调度提 供 次 日的行 程 等 , 较为全 面, 但 此举 在用 户层 面 比较 繁琐 , 并 且 电 动汽 车 的移 动特 性 决定 了其所
基于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式研究

基于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式研究基于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式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传统燃油车逐渐暴露出诸多环境和经济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对低碳环保的需求,电动汽车应运而生。
然而,电动汽车的推广受制于充电桩建设不足和高昂的电池成本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充放电控制方式——V2G(Vehicle-to-Grid)模式。
V2G模式基于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将电动汽车不仅作为出行工具,还作为电网参与者来进行电力的供给和需求管理。
V2G模式下的充放电控制方式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之间的双向交互,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和环保利益。
在V2G模式下,充电和放电控制是核心环节。
对于充电控制,首先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车主的出行计划和电网的负荷情况,确定合适的充电策略。
充电时,利用智能充电桩和车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与电网的通讯,调整充电功率,并根据电网需求的优先级进行充电电量的分配。
为了避免对电网的过载,充电速度可能会做适当的限制。
放电控制与充电控制相似,也需要考虑电动汽车的电量、预计出行里程、电网需求和优先级等因素。
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放电策略,如在低谷电价时放电,或根据电网调度来进行放电。
放电时,车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与电网通讯,向电网供应电能,满足电网对能量的需求。
放电控制还可以通过调整放电功率和周期,来保护电池寿命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V2G模式下,充放电控制还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通过车载能量储存系统将多余的能量存储下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向电网供应。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电力系统的压力。
在V2G模式下,充放电控制方式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充放电的安全性问题,包括电池的过充和过放问题,以及电网的故障对电动汽车的影响等。
其次是充放电策略的优化问题,如何在车主的需求和电网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最优的充放电控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V2G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策略探讨

技术前沿2019.12 电力系统装备丨229Technology Frontier2019年第12期2019 No.12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FX 、A 和Q 系列,欧姆龙的C 系列等。
PLC 的不断更新换代,使PLC 控制系统响应更快、功能更加强大。
各种组态仿真软件的应用,使自动化技术更直观更通俗易懂。
3 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展望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飞速发现也激发了自动控制的进步。
有人把网络智能自动化叫做工业生产的第四次革命。
人们把工厂设备联网,建立工业生产网络。
客户直接在网站上根据需要下订单;生产管理员接到订单后,根据客户要求下达生产计划;维护人员在线监视生产状态;所有生产过程、物流转运过程都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产品可以通过智能派送网络直接送到客户手上。
工程师只需通过权限认证就可以在线掌握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能在线处理各种故障。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个相关人员就可以完成,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自动化。
厂家除了为客户提供产品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设计能力、工艺管控能力、生产制程的管理能力通过云服务平台输出,使得盈利模式可以得到继续的延伸。
也可以用仿真技术客户提供更高效的设计分析。
该技术已经融合了大量的传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Web 技术。
仿真技术与自动化进行衔接,直接生成的制造参数将会发布给执行系统,由自动化系统来执行这些设计,并且反馈给系统产品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善。
4 结语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网络服务、仿真技术、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将改变人们现有的生产和工作模式。
人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业4.0时代。
在新型自动化工厂中也许连一个人都看不到,真正地实现无人化。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人们的生活还会有想象不到的变化发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1] 陈祥光.舰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8,40(2):110-112.[2] 翟永君.井下跳汰机排料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J].煤矿机械,2014,35(4):185-187.[3] 李明.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8):89-91.[4] 刘丽.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煤炭技术,2013,32(8):93-95.[5] 王杉.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三种形态的分析与评价[J].新世纪图书馆,2013(4):13-18.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显著地调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导致射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愈发严峻,故而为从根本上有效地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用电能取代传统燃油器械,成为了现阶段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由此应运而生,而简单来讲,所谓的V2G 技术其实指的是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互动技术,将其应用于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峰值的调控、频率的调控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优势,进而为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动汽车入网技术(V2G)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EMS:后台管理系统,对上与电网调度系统通讯,获取电网负荷信息并执行电网调度指令,对下与EV2PCS通信,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分配并下发电网调度指令。
2. 4 车辆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对车辆电池性能和状态了解最为全面的设备,将BMS和EV2PCS之间建立联系,使充电装置实时了解电池信息,改变自己的执行策略和输入输出电流,以保障车辆运行、电池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BMS主要功能包括:实现电池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电压、电流、温度、SOC等数据采集、显示、传输;电池故障诊断、告警和安全保护;故障自检和诊断;充放电均衡;与车辆控制系统和智能充放电充电装置双向通讯等。
2. 3 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充放电策略控制子系统和能量管理子系统;充放电策略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根据能量管理系统提供的可充放电总容量、电价以及当前电网的实时负荷信息,采用适当的充放电策略算法,计算出电网实际允许的充电或放电容量,从而动态地实现车辆车载电池组与电网的双向能量交换;能量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车载电池组工作状况、提供充放电策略基础数据、为每台EV2PCS提供充电或放电容量二次分配指令。
智能电网的核心价值是提高能效,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提升发、输、配、用电各环节的运行管理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智能电网更加适应多种能量单元发电、配电、用电方式的需要,更加适应市场化的电力交易的需要,更加适应客户的自主选择需要。
电动汽车入网(Vehicle to Grid,简称V2G)技术就是电动车辆的能量在受控状态下实现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换,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V2G和智能电网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被统一部署,根据既定的充放电策略,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的前提下,将剩余电能双向可控回馈到电网。
电动汽车V2G技术综述_刘晓飞

2012年2月电工技术学报Vol.27 No. 2 第27卷第2期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Feb. 2012电动汽车V2G技术综述刘晓飞张千帆崔淑梅(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哈尔滨 150080)摘要目前,汽车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通过V2G,电网效率低以及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问题不仅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还可以为电动车用户创造收益。
本文首先给出了V2G的概念及其可行性评估情况,其次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将V2G的实现方法分成四类,综述了V2G涉及的关键问题:智能调度、智能充放电管理、双向充电器以及V2G运行对电池的影响,并且介绍了国内的相关研究情况。
最后对V2G涉及的各项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动汽车V2G 智能调度智能充放电管理双向充电器中图分类号:TM76Review of Electric Vehicle V2G TechnologyLiu Xiaofei Zhang Qianfan Cui Shumei(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V2G (vehicle to grid) technology is drawing people’s attention, which can relieve the problems of low grid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fluctuation, and also bring EV owners profit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evaluation of V2G are firstly described, then the implement method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bjects. The paper reviews the key problems which are referred to by V2G, such as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and intelligent charging/discharging management, bi-directional charger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V2G on battery,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in China. Finally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concluded as well as the developing trends, and some advice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China.Keywords:Electric vehicle, V2G,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intelligent charging/discharging management, bi-directional charger1 V2G的概念现在的电网实际上效率并不是非常高,因为一是成本较高,再就是容易造成浪费[1]。
一种基于V2G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安 徽 工 程 大 学 安 徽 省 检 测 技 术 与节 能 装 置 重 点 实 验 室 ,安 徽 芜 湖 241000)
摘 要 :根 据 电动 汽 车充 电 桩 的 特 殊 要 求 ,选 择 了 V2G充 电 桩 的 主 电 路 拓 扑 ,由 三 相 电 压 型 PW M 整 流 器 与 双
中 图 分 类 号 :TM910.6
文 献 标 识 码 :A
随着现 代科 技 的不 断发 展进 步 ,电动 汽 车 的数 量 大 幅度增 加 ,充 电桩 的 规模 也 随 之 增 大.V2G 意 为能 量 在 电 网与 电动汽 车之 间 的双 向流 动 ,即电 网和 电动 汽车之 间 可 以实现 能 量 和信 息 的 双 向交 换l1].它拓 展 了新 能 源 的利用 ,让 人类 更好 地 享受 电能 的优 势 ,向着节 约 、环保 型社 会 发展.
双 向 DC/DC变 换器 具有 动态 响 应快 、能量转 换 效率 高 、使用 功率 器件 少等 优点 .对 于双 向 DC/DC变 换 器 ,采用 的是 一种 PWM 的控 制策 略 ,通 过 控 制 开关 的关 闭 和导 通 得 以实 现.当 充 电桩 对 电动 汽 车 蓄 电
收 稿 日期 :2015—11-17 基 金项 目 :安 徽 省 芜 湖 市科 技计 划 重 点 基 金 资 助 项 目(2014CXY06) 作 者 简 介 :裴 荣 娜 (1987一),女 ,山东 菏 泽 人 ,硕 士 研 究 生. 通 讯 作 者 :郭 兴 众 (1962一),男 ,安 徽 阜 阳 人 ,教 授 ,硕 导 .
三相半 桥 电压 型 PWM 整流 器是 一种 双 向 的 PW M 整 流 器 ,具 有 电 网侧 的 电压 和 电流 的 波形 都是 正 弦 波 、可 以实现 能量 的 双 向流动 、动态 响应 非 常快 和稳 态性 能 好 等 优 点.当 双 向 PW M 整 流 器 工作 在整 流 状 态 时 ,能 量 由电 网侧 流 向双 向 PW M 整 流器 ,电网侧 电流 为正 弦 ,且 其 相位 与 电 网电压 的相位 是相 同 的 ; 当双 向 PWM 整流器 工 作在 有源 逆变 状态 时 ,此 时 电动 汽 车蓄 电池 中储 存 的能 量 就会 回馈 到 电网 中 j, 从 而证 明能量 是 可l以双 向流动 的 ,这 时 电网侧 的电压 和 电流 波 形也 是 相 同 的 ,都是 正 弦 的波形 ,但 它们 的 相 位却 是相 反 的. 1.2 双 向 DC/DC 变换 器
电力系统中的V2G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V2G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其中,车辆对电网的调节能力正日益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车辆对电网(Vehicle-to-Grid,V2G)技术,作为一种双向能量交换的方法,可以在电动汽车不仅仅是消耗电能而且还能向电网反馈电能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效益。
V2G技术通过电力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双向通信,实现了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这一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多种好处,包括增加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负载管理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减少燃料消耗。
同时,V2G 技术还能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降低充电成本、获取收益并增加电池寿命的机会。
V2G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课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电池技术、电网规划、能量管理和市场运营等。
首先,电池技术的发展对V2G技术的实施至关重要。
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中,其性能和寿命将直接影响V2G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电网规划和能量管理是实现V2G技术的关键。
电力系统需要相应的规划和调度策略,以确保V2G系统的有效运行。
通过确定车辆连接与断开的时机、车辆的充放电策略和电网的负载需求,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V2G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能量管理系统需要准确地监测和控制车辆充放电过程,以保证电动汽车的电量满足驾驶需求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另外,市场运营也是实现V2G技术商业化应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可以激励电动汽车车主参与V2G技术,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
这一市场机制可以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经济激励,如电费减免、奖励金和能源交易等。
同时,政府和电力公司应起到引导和监管的作用,以确保V2G系统运行的公平和透明。
在实际应用方面,V2G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av - P i;
(k )
等效的充电电流 I
=
P 360 V ∀ 80 A
( k)
( 单位为 C ), 以下称为 充电电流 !。 ( 2) 约束条件判断 电池容量约束: 如果 P 如果 P 如果 I 如果 I =I
( k) (k ) ( k) (k ) (k )
> P BC , 则 %P BC1)
V2G 的 24 h 发电计划, 目标为在满足电池容量和 充放电电流约束条件的前提下 , 对负荷特性削峰 填谷, 减小峰谷差。
可以合并为一个谷段或峰段, 这样结果必然是峰 谷相间。 3. 2 填谷算法 (谷段充电 ) ( 1) 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计算 对于一个谷段数列 {P i , P i + 1, ∃, P i + m }: 设 : 最小值 P i. m in = m in { P i, P i+ 1, ∃, P i + m }, 对 应的时刻为 T m in ( 可 能有多 个 ) , 次小值 P i. sm in = sm in { P i, P i + 1 , ∃, P i + m }, 对应 的时刻为 T sm in ( 可能有多个 ) 则 Tm in时刻电池的充电功率为两者差值 P = P i. sm in - P i. m in 上标 ( k ) 表示计算循环次数, k = 1 、 2 、 3∃; 对于单值谷段: P 与 P
App lication of an A lgor ithm of Con trol Strategy for Charging& D ischarging System Based on V2G
ZH AN G Li1 , WANG M ei1 , D U Cheng gang 2, LUO W ei m ing 3, ZH AN G Y i1, H UO L iang1 ( 1. M aintenance Com pany , Shangha iM unic ipa l E lectr ic Powe r Co m pany , Shangha i 200072, Ch ina ; 2. Shanghai E lectr ic T echnology and M anage m en t Co lleg e , Shangha i 200025, Ch ina ; 3. Shangha i Jiulong E lectric Pow er Sc ience & T echno logy Co . , L td. , Shangha i 200070, Ch ina) Abstrac t : The genera l idea l o f the contro l strategy for charg ing & d ischarg ing syste m o f e lectr ic veh icles and the prin c ip le o f ach iev ing 24 h po w er of V 2G we re presented. A g rid load in a spec ific a rea and 3 e lec tric vehic les in V 2G w ere taken as an ex a mp le , and the deta iled realization of the a lgor ithm o f the contro l strategy fo r cha rg ing & discha r g ing sy stem based on V 2G w as in troduced . K ey word s : sm art gr id; electr ic vehic les; mob ile energy sto rage modu le ; contro l strategy for charg ing & d ischarg ing syste m
( k)
= P i. m ax - P i. sm ax
上标 ( k ) 表示循环次数, k = 1 、 2、 3 、 ∃;
张
丽, 等
一种 V2G 充放电控 制策略算法应用
1677
对于单值峰段: P 与 P
( k)
( k)
= P i - P av;
( k)
等效的放电电流 I
= (单位为 C ),
以下称为 放电电流 !。 ( 2) 电池容量约束条件判断 ( k) ( k) 如果 P < P BD, 则 P = P i. m ax - P i. sm ax ; 如果 P
3 削峰填谷算法
3. 1 对日负荷曲线进行峰谷分段编号的规则 ( 1) 峰段编号 从 T 1 开始 , 如 果 m in { P i , P i + 1, ∃, P i + m } > P av, 则 T i ~ T i + m 为一个峰段, 按 时间顺序对各峰 段编号为峰 1 、 峰 2 、 ∃; ( 2) 谷段编号 从 T 1 开始, 如果 m ax { P i, P i + 1, ∃, P i + m } < P av, 则 T i ~ T i + m 为一个谷段, 按 时间顺序对各谷 段编号为谷 1 、 谷 2 、 ∃; ( 3) 峰谷分段规则 P i = P av 的时刻 T i, 称为一个均值点 , 不做峰 谷分段 , 如果两个谷段或峰段之间只有均值点 , 则
( k) ( k) (k )
2 实现 V2G 的 24 h 发电计划原理
( 1) 约束条件 日负荷曲线见表 1 所示。
表 1 时刻及负荷数据
时刻 / h 负荷 / k W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8 T 9 T 10 T 11 T 12 P 1 P 2 P 3 P 4 P 5 P 6 P 7 P 8 P 9 P 10 P 11 P 12
电池充电电流约束: < 0 . 3 C, 则 P
(k ) (k )
%0 . 3 C, 则 , P
∀ 360 V ∀ 80 A ) 。
从 SOC0 到 SOC = 20 % 能够放电的总功率 P BD =
式中 SOC 0
( 3) 形成填谷后的新数列 ( k) (k ) 在所有 Tm in时刻对应功率上加 P (即 P i = P i. m in + P
P P
( k) ( k)
= P i. sm in - P i. m in; = P BC 。 = P i. sm in - P i. m in; = 8 . 64 k W( P
( k)
从 SOC0 到 SOC = 20 % 能够放电的总容量 ( SOC 0 - 20 % ) ∀ 80 Ah ∀ 360 V SBD = (k W # h) 1 000 从 SOC0 到 SOC = 100 % 能够充电的总功率 P BC SBC = (k W) 1h SBD (k W) 1h
1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总体思路
( 1) V2G 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一是在预测区域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可用容 量的情况后 , 电网调度中心结合区域内电厂和负 荷的实际情况, 制定 V2G 的调度计划; 二是电动 汽车充放电站在收到调度中心的调度计划信息以 后 , 合理安排充放电的车辆及相应的充放电功率。 ( 2) 实现步骤 本方案 V2G 的 24 h 发电计划从每天 0 : 00 开 始。 1) 实现填谷削峰功能, 利用电池充电填充负 荷特性的最小值至等于或小于次小值 , 利用电池放 电削去负荷特性的最大值至等于或大于次大值; 2) 判断是否达到电池容量约束条件, 如果未 达到 限制则 返回 第一步 ; 如果 达到 限制则 完成 V2G 的 24 h 发电计划。 本案例以 3 辆 80 Ah 电动汽车为调峰电源, 针对确定的某 一特定区域 24 h 负荷特性 , 制定
时刻 / h T 13 T 14 T 15 T 16 T 17 T 18 T 19 T 20 T 21 T 22 T 23 T 24 负荷 / k W P 13 P 14 P 15 P 16 P 17 P 18 P 19 P 20 P 21 P 22 P 23 P 24
充电电流约束条件为充电电流最大值不能超 过 0. 3 C。 电池充放电电压按电池充放电特性取最小值 360 V。 ( 2) 电池当前可用容量计算 从 SOC0 到 SOC = 100 % 能够充电的总容量 SBC = ( 100% - SOC 0 ) ∀ 80 A h ∀ 360 V (k W # h) 1 000
( k)
%P BD, 则 P
( k)
= P BD 。
图 1 试验区域 24 h预测负荷曲线
( 3) 形成削峰后的新数列 ( k) 在所有 Tm ax 时刻对应数列值上减去 P (即 P i = P i. m ax - P
第 38 卷 第 11 期 2010 年 11 月
V o. l 38 N o . 11 N ov . 2010
一种 V2G 充放电控制策略算法应用
张 丽,王
1
媚 , 杜成刚 , 罗伟明 , 张
1
2
3
屹 ,火
1
亮
1
( 1. 上海市电力公司 检修公司 , 上海 200072; 2 . 上海电力技术与管理学院 , 上海 3. 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 200070) 摘
200025;
要 : 阐述了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总体思路以及实现 V 2G 的 24 h 发电计划 原理。以某一 特定区域的
电网负荷和 3 辆电动汽车参与 V 2G 活动为例 , 介绍一种 V 2G 充放电控制策略算法具体实现。 关键词 : 智能电网 ; 电动汽车 ; 移动储能单元 ; 充放电控制策略 作者简介 : 张 丽 ( 1961 ), 女 , 总工程师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电网技术管理工作。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9529( 2010) 11 1675 03 中图分类号 : TM 9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