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细目表

合集下载

命题细目表

命题细目表
解题能力及运算要求
15
解答题
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互化
运算求解能力
16
解答题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17
解答题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抽象概括能力
18
解答题
直线的方程及圆的综合
数学运算求解能力、综合分析问题
19
解答题
等差、等比数列综合
分析、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解答题
函数性质、导数、不等式与方程
吴江区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命题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1
填空题
集合补集、真子集
概念
2
填空题
复数的概念和运算
概念及运算能力要求
3
填空题
古典概型
运算能力要求
4
填空题
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运算能力要求
5
填空题
离心率的计算
概念及运算要求
6
填空题
函数的零点
概念及运算能力要求
7
填空题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最值
探索、分析及求证能力
算能力要求
9
填空题
函数的性质及零点综合
解题方法及运算要求
10
填空题
推理归纳
解题、推理能力及运算要求
11
填空题
解三角形
推理探索及运算要求
12
填空题
直线与圆的方程及位置关系
解题能力及运算要求
13
填空题
数列的通项和求和
推理及运算要求
14
填空题
函数、不等式交汇知识

考试命题细目表

考试命题细目表
考试命题细目表
命题人:
题号 大 小 题 型
考试命题细目表
填表时间: 命题人:
试题难度 题号 大 小 题 型
填表人:
赋 分
命题组长:题组长:
知识名称
填表时间:
考试要求 试题难度 识记 理解 运用 基础 综合 高难
考试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基础 综合 高难
说明:题型包括单选、不定项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辨析、论述 列举、阅读、改错、背写、作文、实验、计算、证明等。 吉林江城中学教务处
说明:题型包括单选、不定项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辨析、论述 列举、阅读、改错、背写、作文、实验、计算、证明等。 吉林江城中学教务处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22.硅、二氧化硅、硅酸盐

23、N2.NO2.HNO3

24.氨气、氨水、铵盐

25.次氯酸,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必修1命题细目表

考点
认知能力
题号
题型
分值
预计
难度
实测难度
知道
了解理解Βιβλιοθήκη 应用必修1第一章1.化学实验安全

2.常见离子检验(Cl-、SO42-、CO32-、Al3+、Fe3+、NH4+)

3.分离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的关系

必修1第二章
7、物质的分类方法

8、胶体、丁达尔效应

9、离子反应

10、离子共存

11.氧化还原反应

1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1第三章
13.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4.钠、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水、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共性和个性

15.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与水、酸、碱溶液的反应

16.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17、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及它们的鉴别方法

18、Fe3+的氧化性;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必修1第四章
19、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制订命题细目表

制订命题细目表

制订命题细目表命题细目表是命题中根据考试目的和要求制订的关于考试内容、考查目标、题型、题量等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的形式详细列出各项量化指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向细目表,主要以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为列表要素,双向细目表必须在命题前完成制订工作,作为考试命题和试卷编制的重要依据;一类是多维细目表,除了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外,还可能包括题型、题量、难度、分值、比例等,多维细目表可在命题前制订,以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也可在命题过程中和命题结束后逐步填写和完善,以作为试卷质量评价和试卷分析的重要依据。

○1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按考试内容进行纵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列要点。

先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教材,把课程标准、考试纲要或教材中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列出,列出全部知识点的目的是便于把握考查内容的覆盖率。

然后按照考试要求,确定考试重点,考试命题主要是依据考试重点进行试题编制。

2.定分值或题型。

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考查的分值或题型。

按考查目标层次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逐步列出。

如数学考试的能力目标常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A)、理解(B)、掌握(C)、运用(D)。

2.参照考试关于能力目标分配分数。

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测中常要求低年级了解、理解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掌握的分比例逐步提高。

○2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意义1.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期末考试卷,应有一定的内容覆盖面,要检验学生一学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卷所覆盖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应该涉及到一学期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简单地说,说是每章节的内容都应该有所涉及。

参照双向细目表指导命题,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但如果不是运用双向细目表,这种失误就有可能发生,参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可以反映内容及分值的分布情况,确保不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现象。

小学科学试卷命题细目表

小学科学试卷命题细目表

小学科学试卷命题细目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吸收水分?A. 根B. 茎C. 叶D. 花2.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征?A. 六条腿B. 有翅膀C. 有鳞片D. 有触角3. 地球围绕什么天体公转?A. 月球B. 太阳C. 火星D. 金星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5. 下列哪个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卵生C. 有鳞片D. 有羽毛6.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分?A. 根B. 茎C. 叶D. 花7. 人体中负责呼吸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胃D. 肾8. 以下哪个是化石燃料?A. 木材B. 煤炭C. 太阳能D. 水能9.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环境D. 宇宙10. 人体中负责消化的器官是?A. 心脏B. 胃D. 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的种子由_______和胚组成。

12. 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_______和成虫。

1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小时。

14.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_块骨头组成。

15.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

16.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和水。

17. 人体中负责循环的器官是_______。

18.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

19.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部分。

20. 人体中负责排泄的器官是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2. 所有昆虫都有翅膀。

()23.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

()24. 人体的皮肤可以进行呼吸。

()25. 哺乳动物的幼崽出生后需要哺乳。

()26. 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食物的过程。

()27. 人体中的肺可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

()28.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资源。

()29.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2023年 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双向细目表(彭国如部分)

2023年 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双向细目表(彭国如部分)
民族国家
创新性
水平4
13
中世纪
学习情境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英国近代化
基础性
水平2
14
19世纪中后期
学习情境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美国工业化
创新性
水平3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家国情怀
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民国人口发展
新中国的人口政策
综合性
水平3
19-2
综合性
水平3
20
世界史
学习情境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事物、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国际秩序
创新性
水平4
2023年高三历史备课组命制试题双向细目表
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2023年6月26日
备注:1、情境分类: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
2、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
4、必备知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5、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题号
历史分期
考查载体
考查内容
考查要求
学业水平
具体情境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1
先秦
学习情境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一、测量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理解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理解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解匀速直线运动,掌握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掌握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尺和钟表测量平均速度。

4.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发生的,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乐音的三要素,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5.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掌握摄氏温度,会使用温度计,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了解查熔点表。

6.了解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应用,了解沸腾现象,掌握沸点,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了解沸腾过程中吸热,了解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

7.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掌握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掌握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了解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二、简单的运动三、声现象四、热现象五、光的反射六、光的折射七、质量和密度8.理解密度的概念,了解查密度表,掌握水的密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用量筒测体积。

八、力9.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10.掌握重力的概念,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会作力的图示。

11.理解合力的概念,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了解滚动摩擦,了解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2.知道惯性定律,了解惯性现象。

九、力和运动在物理中,力是指一种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细目表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难度系数A-容易B-中等C-难
单选
5
集合的运算
A
单选
5
复数的运算
A
单选
5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A
单选
5
概率
A
单选
5
二项式定理通项应用
A
单选
5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
A
单选
5
直线与抛物线
A
单选
5
函数的性质
B
多选
5
统计
A
多选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B
多选
5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B
多选
5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C
填空
5
向量的数量积
A
填空
5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B
填空
5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B
填空
5
多面体的外接球
B
解答题
10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A
解答题
12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A
解答题
1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
B
解答题
12
概率统计应用
B
解答题
12
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
B
解答题
12
导数的应用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