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考试测验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测验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命题技术之双向细目表制定与使用
尹宗义
有老师在命制试卷时,嫌双向细目表多事,置之不理。

其实,双向细目表又称为“命题规划表”,是确保科学命题的路线图、坐标体系。

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可以避免在命制试卷时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现象;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双向细目表”不仅指导教师命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备考。

在平时的检测前,教师完全可以将“双向细目表”张贴到各班,引导学生自主备考。

制定双向细目表分六个步骤:一是从《考试说明》中统计出题型、题量与分值分布;二是结合近年高考原题对比题型与分值,适当进行调整,稳中求变;三是联系学生备考情况,确定考点、重难点,确定各小题难度系数,综合预测整份试卷的难度系数;四是明确所考检测内容的范围(以哪册课本为主,还是全覆盖);五是根据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确定考查的层次;六是结合检测时间,预算阅读字数、书写量。

最常用的双向细目表是标明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关联的表,还有的将题型、分值、难度、能力层次(“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加入其中。

下面,我们具体呈现由易到难的双向细目表。

第一种是只标明考查内容与考查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知识点】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知识点】

IV
2DIV
叙述题 2
合计 46
合计
难易度: A. 较易 B.中等 C.较难 D. 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 Ⅱ理解 Ⅲ简单应用 Ⅳ综合运用
细目表的特点: 在常态的教师命题情况下, 测验设计细目表所包含的内容 (如考察内容 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与价值取向、评分细则)与课程标准(如知识及认知要求、
9.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平面镶嵌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由平
面镶嵌的知识可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

简单 .
10.本题通过利用反比例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图象, 难度中等 .
考查图象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1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关键是先由邻补角求出∠


决实际问题
20
10 0.6
数与代 数
二次函数 的相关知

能根据条件解决 二次函数的相关
问题
① 3 0.7 21 ② 3 0.6
③ 4 0.5
切线的性 质;平行
能根据平行四边
① 4 0.7
空间与 图形
四边形的 性质;扇 形面积的
形及圆的有关性 质进行圆的有关
计算
22 ② 6 0.5
计算
级 八年
级 九年
依据, 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也体现出命题的一般程序, 从而为教师基于标
准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 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命题的顺意性与盲目性。 二是, 促进了基
于彼岸准评价的落实。 当教师吧测试设计细目表作为命题规范之时, 就是基于标准命题之刻。
这也为课堂层面上大规模落实基于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可能,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双向细目表【模板】

双向细目表【模板】

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高一信息技术2.2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高一信息技术2.2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高一信息技术2.2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该单元由5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操作题。

其中:
选择题:10道。

每题4分,共40分
判断题:5道。

每题4分,共20分
操作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如果按该表出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主题四和主题五(这两主题各出6道题,各占32分,比重最大)。

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

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学年度学期考试
学校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学科年级答卷时间分钟 满分
命题人:(签名)
知识 板块
题 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试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析
4、题号指小题序号。
5、注:难度指标要点
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左右) 较难题(0.55左右) 难题(0.45-0.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说明:
1、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等,根据学科有所区别。
2、试题来源包括:教材原题、学案原题、教材改编题、学案改编题、中考原题、原创题等。
3、目标层次: 请依据学科标准要求填写,使用通用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 综合”。请用"符号表示。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D。

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专家与同仁们:
信息技术考试命题的双向细目表
我所设计的是一份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识记
理解
合计
一、1(2分)
二、4(2分)
合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分配完毕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设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钏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对么这次测验时间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x1(得分点)x0.5(权重)=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