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学习ppt课件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学习ppt课件
14
衡量命题质量的标准是什么?
(4)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 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可用题目得分与总分间 的积差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指标(对选择题), 可用高低分组各占27%的被试者的通过率之差来 表示(不限题型)。
15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程序?
(1)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 这个过程包括:
6
双向细目表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双向细 目表建立了考查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
特点2:它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 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 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定而修 改。
范例3
7
双向细目表的作用?
1.它是命题的依据。 命题双向细目表主要是用于指导命题的,因此
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 点找出来。然后列出其中重点,通常是把新授的、 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测验重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16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程序?
(2)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 ①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这张表列出了 五项: 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 ②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低年级识记分数 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分比例逐步 提高,识记分数比例逐步降低。
校本培训系列
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应用
1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 内容之间的列联表。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 项是要考查的内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 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 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 例。
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 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考化学考试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2024年中考化学,我们特意编制了双向细目表。

这份表格详细列出了中考化学的考试范围、题型、分值和难度,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份全面、精准的备考指南。

一、考试内容:
1、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化学实验与现象
3、化学基本计算
4、元素及其化合物
5、化学反应与能量
二、题型与分值:
1、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3、实验题(每题5分,共20分)
4、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三、考试难度:
1、易:30%
2、中:40%
3、难:30%
四、复习建议:
1、全面复习:学生们应该对所有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重点突破: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学生们应重点关注难点和重点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强化计算能力:化学计算是中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需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和效率。

4、动手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操作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们应尽量多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做题训练:多做习题是提高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学生们应多做中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

总之,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为备考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精准
的复习指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按照表格进行复习,做好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2
容易 0.57
理解
符号意识 数感
3
容易 0.63
掌握
数感 几何直观
1
数与运算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2 容易 0.54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1 容易 0.5
掌握 运算能力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测量
方法及单位换算。
2 容易 0.56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模块
二级主题
知识点
三级主题
满分 难度 预测 分值 归类 难度
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数与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1. 口算2.脱式计算。 3.解方程)
26 容易 0.8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除法,分数,比, 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
4 容易 0.5
掌握
符号意识 数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体积与容积单位。
2
较容 易
0.55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较容 易
0.5
掌握
量感
数与运算
分量占单位“1”的 百分之几,求百分 率
1
较容 易0.5ຫໍສະໝຸດ 理解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数与运算 数与运算
使学生认识化简比 的依据是比的基本 性质。
借助直观图形,理 解分数乘法的含义 。
5 较难 0.3
量感 了解 推理意识
创新意识
数与运算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和几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
5
教易 0.75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在教学测试中的应用一、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地,双向细目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一般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关系。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注:上表仅为试卷的一部分内容,不是一张完整的试卷双向细目表。

一、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阅读:增加一个选择题;因非作文试题分值减少,初定减掉诗歌鉴赏。

八年级(上)数学双向细目表(编码)说明:前3位202表示初中数学;第四位表示年级,1、2、3分别表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第五六位表示教材章数,最后两位表示节数。

三.分析测量目标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部分是分析确定各科教育目标测量的基础。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个主要类别,即知识(识记)、领会(低层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这六个类别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

高中物理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中物理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2017·长郡中学、衡阳八中等十三校第二次联考
1.2、库伦定律 考法2:电荷的平衡问题 考法2.1:与库仑力有关的平衡问题
2015·浙江理综
1.4、电势和电势能 考法1:电势能和电势 考法1.4:电势能和电势高低比较的方法 2015·江苏理综
1.4、电势和电势能 考法2:带电粒子运动轨迹问题分析 子运动轨迹问题分析
考法1.2:带电
2015·新课标Ⅱ
考法2.2:电场线与带电粒
2016·全国Ⅰ卷
1.4、电势和电势能 考法1:电势能和电势 考法1.1:电势能的理解
1.5、电势差 考法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1.8、电容器的电容 考法2:平行板电容器 考法2.2: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1.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考法1:点电粒子在一般电场中的运动 粒子在一般电场中的曲线运动
同步训练
7.5、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 大小的相关因数
目标2: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会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
同步训练
7.6、探究功与速度关系 目标4:能进行实验操作,会采集实验数据 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
考法4.3:利用
同步训练
7.7、动能和动能定理 目标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与曲线运动的情景, 能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所做的功 考法4.1:动能定理的一般应用
2015·浙江理综
1.3、电场强度 考法4:点电荷的电场模型 考法4.3: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
2016·山东潍坊高三统考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目标3: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体会科学思想方 法 考法3.1:天体运动参量分析与计算
同步训练
6.5、宇宙航行 目标3: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考 法3.1:第一宇宙速度

初中英语试卷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中英语试卷考试双向细目表
填词题
5小题
(5分)





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动词的能力。(61—70小题)
1.一般现在时(2)2. .情态动词(1)5.一般过去时(2)6.非谓语动词(2)7.习惯表达(1)一般将来时(1)被动语态(1)
填空题
10个空
(10分)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首字母提示,减轻了学生的难度。
听音后选择答案
15小题
(15分)
(二)句子对话理解(6—10小题)
6.问候7.日常聊天8.询问计划9.预约应答10.打对话内容为母子间的电话聊天。涉及的考查点有细节、推理、判断。





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和交际的能力
涉及的考查点为:名词1个;动词2个;形容词1个;副词2个;连词2个;代词1个;日常交际用语2个;固定句式1个;介词1个;宾语从句1个;常识:1个
填空题
10个空
(10分)





此题通过阅读短文,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各题,如问答题,英译汉等。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表达的能力。
问答翻译题
5小题
(10分)





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简单写作的能力。
形式为:书信。
内容为:邀请外籍教师观看演出。
书写题
1小题(15分)人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初中英语试卷考试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那么你对双向细目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双向细目表的简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双向细目表的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

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

权重的总和为100。

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

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是检查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

当前,由于考试命题缺少一套规化程序,命题的主观顺意性较大。

为式试卷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应该加强编拟时间的计划性、科学性。

1987年,中央教课所组织九省市专家、教授和教研人员为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班编拟毕业试卷,命题前分析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了一份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该表分纵向、横向两列,分别列出考试的知识容和学生认知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既有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是一次命题计划性、科学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考察容,如课程标准中规定某个单元知识;考察目标,如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要求;考察容和考察目标的比例权重。

双向其目标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正,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确立了7个纬度来考察,包括:测试容、认知要求、围、难度、题量、教学引导、价值取向。

这样,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其中的测试容、认知要求对应于双向细目表中的考察容和考察目标。

细目表一般在制定时包括两个纬度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细目表的特点:在常态的教师命题情况下,测验设计细目表所包含的容(如考察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与价值取向、评分细则)与课程标准(如知识及认知要求、难度与课程的价值观、考察知识的题目数量之间的平衡)达成了深度匹配。

细目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程序:先确定明确测试的目的,进而明确试卷的总体难度,确定考察容与考察目标,明确测试题目的难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题型,考察每道题隐藏的价值取向,最后再确定测试时间和制定各个题目的评分细则。

双向细目表的优点:一是,规了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

测验设计细目表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容与要求,也体现出命题的一般程序,从而为教师基于标准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命题的顺意性与盲目性。

二是,促进了基于彼岸准评价的落实。

当教师吧测试设计细目表作为命题规之时,就是基于标准命题之刻。

这也为课堂层面上大规模落实基于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可能,也极促进了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而追求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恰恰就是基于标准命题的意旨所在。

三是,提升了教师的评估素养。

命题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了很多因素,如已有题目的选择、题目类型的确定、各类题目权重分配等。

正因为命题包含总舵的因素和技术,教师只有真正积极的影响。

当一份好试卷被其他命题者共享后,他们能从中反思自身命题中的缺陷与不足,并为他们改进命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双向细目表例子: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卷(一)(数学)双项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比较简单.
2.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较容易.
3. 本题考查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难度适中.
4.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比较简单.
5.考查数据的特征——众数的定义,是需要熟记的容,比较简单.
6.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和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无理数的方法.虽然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垂线段最短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难度中等.
8.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函数图象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本题是分段函数,分情况讨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难度适中.
9.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平面镶嵌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由平面镶嵌的知识可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较简单.
10.本题通过利用反比例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图象,考查图象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难度中等.
1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关键是先由邻补角求出∠DC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比较容易.
12.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比较
简单.
13.考查数据的特征——方差的定义和意义:数据x1,x2,…xn,其平均数为,
则其方差S2=[(x1﹣)2+(x2﹣)2+…+(xn﹣)2];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在其平均数的左右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比较简单.
14.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二次项系数为负,比较简单.
15.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ABC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Rt△ABC、Rt△ACD、Rt △ADE的面积,找出规律.难度中等
16.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分式化到最简,然后代值计算.比较简单.
17.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比较简单.
18.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是涉及几何证明与计算的综合题.①较简单,②难度中等.
19.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以及通过列表法(画树状图)求概率问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注意甲、乙两人每次同时从袋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列出图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①较简单,②难度中等.
20. 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关键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出关于桥面DC与地面AB之间的距离的方程求解.难度中等.
21. 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注意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22. 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有关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及阴影部分面积的求法,综合性较强,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关键是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正确作出辅助线,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梯形OADE的面积与扇形OAE的面积的差是解题的关键.①较简单,②难度较大.
23.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建模意识,①较简单,②难度较大.
24.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比较简单,关键是通过阅读理解、掌握已知两点求其中点坐标的方法.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及分类讨论能力,难度较大.
25.考查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根据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出x的值.(2)根据面积公式得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然后求出函数的最大值.
注意事项:
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100)分钟能答完为限。

2、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3、双向细目表应按照《考试规》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4、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综合应用问题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5、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

6、“学时比例”是该章次在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学时数占总授课时数的百分比。

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教师在制作双向细目表时,须注意学时比例同教学大纲学时分配、各章分值小计应相当。

7、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

制作完成后,须进行审核。

审核应重点对细目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审核:
(1)各级能力层次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
(2)各考核知识点容及各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