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中的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预防盲目性而具有方案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真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真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含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表达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真题取样代表性高,真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操纵,表中数据简单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真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拟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拟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表达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卷子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总分值,则整个卷子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其它,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工程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到达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依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

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方案中所占的比重。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点,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分析
1、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
一堂好课宏观的看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的 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水平的教学艺术。
⑴ 真实的学习过程:首先,真实就是要体现学生从不
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 到成功的过程;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 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 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质疑、争论和
㈡ 试题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㈢ 试题的新颖性
㈣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⑴ 难度的计算
题目的难度也就是题目的难易程度。难度通常用
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比例来表示。
10、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的质量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答题情况和总体成 绩的统计进行常规分析。常规分析有几个主要指标: 难度、区分度、红分率、分数段、及格率、试题分析、
学生容易答错和特殊问题的分析等,根据对试卷的分
析提出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建议等内容。
11、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及教学反思
⑴ 试卷分析不是可有可无,不是走形式,而是完
整的考试环节的内在要求和必备内容。
⑵ 根据评卷中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失分较少的 题目,分析其原因,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该门课程教学及考核的建议。 ⑶ 教师通过试卷分析后要引起反思,在今后教学 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指导,通过教研组开 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要注意突破的重点和解决的难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
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⑴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⑵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泉州市教科所纪荣海一、双向细目表的定义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种表格工具。

一般包括两个维度:内容维度,要求列出考试内容细目;认知能力层次维度,要求列出认知能力层次细目,并确定每一细目应占的比重。

更细致的双向细目表还包括难度和题型。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目的是为了恰当地把内容范围和目标层次的考核要求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命题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中国考试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例1: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例2: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题型、难度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二、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意义1.有利于在命题前全面把握测量目标。

2.有利于在命题前明确考试内容。

3.有利于提高命题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4.有利于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依据1.《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考试大纲》测量目标和行为目标。

3.教材。

4.学生。

四、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步骤1.列出考试测量的行为目标。

(表格最终呈现的是测量目标)2.列出具体的考试内容。

(表格最终呈现的不一定是具体内容)3.确定每一考试内容与测量行为目标的对应关系。

4.编制以考试内容和测量目标为两维的表格。

5.确定题量(赋分)和题型,预估难度值。

五、双向细目表的编制(一)考试类型1.标准参照考试、常模参照考试。

2.阶段性考试、终结性考试。

附: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的比较(二)单元考试例1: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2: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3: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4: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三)模块考试例1:泉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年第一学段水平测试语文必修模块1双向细目表能力层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2
容易 0.57
理解
符号意识 数感
3
容易 0.63
掌握
数感 几何直观
1
数与运算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2 容易 0.54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1 容易 0.5
掌握 运算能力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测量
方法及单位换算。
2 容易 0.56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模块
二级主题
知识点
三级主题
满分 难度 预测 分值 归类 难度
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数与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1. 口算2.脱式计算。 3.解方程)
26 容易 0.8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除法,分数,比, 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
4 容易 0.5
掌握
符号意识 数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体积与容积单位。
2
较容 易
0.55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较容 易
0.5
掌握
量感
数与运算
分量占单位“1”的 百分之几,求百分 率
1
较容 易0.5ຫໍສະໝຸດ 理解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数与运算 数与运算
使学生认识化简比 的依据是比的基本 性质。
借助直观图形,理 解分数乘法的含义 。
5 较难 0.3
量感 了解 推理意识
创新意识
数与运算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和几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
5
教易 0.75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B。

中等C。

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

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说明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说明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与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与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与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与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细目表
详谈双向细目表在命题环节当中的应用
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
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
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
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
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
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
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
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
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
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
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

(编写前将下表填好,以利选题)
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所选试题为近年的高考原题的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三)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1、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
3、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
(四)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
1、列出课标或考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
4、审查各考查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案例3:常用的各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1:年级学科测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2: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题用途:使用时间:
表3: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