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潘毅

生理:“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痫病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心主宰功能失调)
四肢抽搐—肝
口中如作猪羊叫 --肺
二便失禁—肾
口吐涎沫—脾
(2)心主宰人体的(心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五脏:心、肝、 脾、肺、肾
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
脏腑
奇恒之腑:脑、 髓、骨、脉、胆、 女子胞
象: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是指以五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 理系统与外在自物环境的事物与现 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的解 剖学认识
长期生活 实践的观 察
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 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病理学概念。--大大超 越了解剖学的脏腑范围。
一、心系统
概述
【形态位置认识】
《类经图翼·经络》“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 上,……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 是为心包络”。
心的现代解解剖图(参考)
【心与内外环境的联系】
脏阴—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脏阳—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中医脏象 生理病理结合 具有解剖印记的功能 系统 与外环境密切相关
边界模糊 宏观、外延 动态、灵活
体系性
西医脏器 生理病理独立
解剖系统
边界清楚 微观、深入 定态、确定
单一性
中医藏象的本质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归纳各种生理病理信息 的功能系统。
第二章 藏 象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心气充沛----心脏提供充足的推动力。 血液充盈----血液量充足。 脉道通利----脉道通畅与完整。
医学课件
11
心主血脉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色、舌 色、脉象及胸部感觉四个方面反应出来。
心主血脉功 心血亏虚 能正常 面色 红润有光泽 淡白无华 舌色 脉象
胸部 感觉
喉亦为肺之门户,肺之经脉 上通于喉,是清浊之气出入 之要道,又是发音的主要器 官。 医学课件
第一节
五 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 为六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 等的关系。
医学课件 1
一、心 Heart
心的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之左, 居横膈之上,两肺之 间,脊柱之前,略偏 于左,外应虚里。 虚里— 左乳下心 尖搏动处,又名胃之 大络。
医学课件 4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医学课件
5
说明
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 以,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 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 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 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 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 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 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 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 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 及内分泌(心钠素)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6 医学课件
功能失常
肺主呼气 呼吸的调节 肾主纳气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

心与肺: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1) 肺主气,心主血 (2)心主血脉,肺朝百脉
心与脾:生理—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心主血,脾生血 (2)心主行血,脾主统血
心与肝:生理—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心主血,肝藏血
(2)心主神志,肝调情志
*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
*胃喜润而恶燥
(一)解剖形态 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通大肠。 形态:纡曲回环叠积的管状器官。
(二)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小肠的化物功能
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主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
(一)解剖形态 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 无与匹配,称“孤府”。 (二)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元气运行,只有借助于三焦之道路,方能布散、通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 能活动,因而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是参与水液代谢调节的脏腑之一。 *运行水谷:三焦有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三)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感谢 您的观看
(一)解剖形态 居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膈膜之上脊柱之前。形圆而下尖,形似倒垂未开莲蕊,有心包护卫于外。
(二)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主血——心能推动血液运行和参与血液生成
主脉——心能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神: 心具有统率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思维导图)
学习藏象要的重点在于:气机升降特性、功能、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推荐学习方法如下:
1.结合五行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学习。
2.围绕气血津液单线对五脏展开学习,比如:从血的生成到运行的过程中哪个脏腑起了哪些作用?津液的生成到最后代谢的过程中哪些脏腑起了哪些作用?…
3.比较每个脏腑之气以及卫气宗气营气升降出入的特性。
还是那句话:把基础打好,才能学好中医。
当然,不能死记硬背,中医基础是理论学科,要知其所以然。
关于不同和同一个思维导图里反复出现的知识点:一是与当前文章内容息息相关,二是反复出现便于加深理解。
开始之前,把五行的特性和五脏的功能放一起作为复习。
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肝(主疏泄藏血),火(温热上升光明)心(主血脉藏神),土(生化承载受纳)脾(主运化统血),金(沉降肃杀收敛)肺(主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水(滋润下行寒凉闭藏)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文章中如有错字错句请通过下面(发消息)提醒更改!。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

肾主水
相关器官的调节作用
1、肾中阴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
以及控制膀胱的气化与开合 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对人体津液代谢起着主持和调节的作用《素问.逆调论》 “肾者水脏,主津液”
2、肾阳的气化功能直接关乎到尿液的生成
肾主水
水谷
津液
外达皮毛 向上--呼气 向外--汗
04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听觉减退
05
或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06
耳实证从肝胆论治,
07
虚证从肾论治
08
二阴 前阴(外生殖器),排尿和生殖的器官
01
后阴(肛门),排泄粪便的通道
02
肾开窍于前阴
03
肾主生殖
04
膀胱贮尿和排尿的功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实现
05
肾的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就能适时开合及排尿
06
2
肾的位置:
肾的形态结构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的位置形态
1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2
“腰者,肾之府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01
02
03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主要生理机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
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如肾气虚衰,闭藏肾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的精亏或施泄不行的精瘀病变。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充足则肾气充足,肾精亏虚则肾气衰弱。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和肾气的盛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8
机体的△牙齿、骨骼、头发的生长状态
--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候
--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 肾中精气不足--“肾精亏虚”
小 儿 生长发育迟缓 “五迟”、“五软”
青年人 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成熟迟缓
中年人 性机能减退,或出现早衰
老年人 衰老得特别快
精品课件
19
肾阳
温煦、推动 *一身阳气的根本 元阳、真阳、真火
命门之火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又称“肾主一身阴阳”
精品课件
22
肾的病变以虚证为主--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不足 -- 阴虚则热 一般症状 低热,潮热,五心烦热,心烦,口干咽燥 (内热) 舌红,脉细数 肾的定位症状 腰酸、腿软、阳强易举和遗精
肾阳不足 -- 阳虚则寒 一般症状 面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无力 (里寒)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肾的定位症状 腰酸冷,腿软,阴部清冷,生殖功能减退
肾精作用
1、主生长发育 2、主生殖(天癸主生殖) 3、化生肾阴肾阳(人体阴阳之根本) 4、生髓充脑(与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 5、化血
精品课件
20
1、什么是气化? 2、肾精(肾气)是如何主导脏腑气化的?
精品课件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与脏腑气化
肾精
化生
三焦
肾气
全身
肾阴
滋润、濡养 *一身阴液的根本 元阴、真阴、真水
精品课件
16
肾藏精,精化气,气盛天癸生,促进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气衰人体衰老。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 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 八,则齿发去 ”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基础理论 5-藏象-五脏

二、脏腑的分类
脏 腑 形态结构 功能特点
五 藏
六 府
化生贮藏精气; 实体性脏器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受盛传化水谷; 中空性脏器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藏精汁
奇恒之腑 中空性脏器
《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 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也。”
究其实质,当为:五脏藏精气而兼 泻,但不可外泄、妄泄;六腑传化物(水 谷)而兼藏,但不可久藏。五脏可被精气 充满,但不可被水谷充填;六腑可被水谷 充实,但不可被精气充满。
(二)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 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 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重宏观思维(轻微观研究) 重功能联系(轻结构探索) 重外象推测(轻内脏实质) 重整体联系(轻局部差异)
“象”,是这五藏的生理现象、病理征象及 外在物象,其涵义有三: 一是指脏腑的解剖形象;
二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现象、病理征象;
三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 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 的比象。 “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切 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方法。
五脏 藏─具有不同活动 ─ 六腑 规律的内脏 奇恒之腑
(二)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体——脉——其华在面;脉为血府
手少阴心经别络通舌
心在
窍——舌—
心行血以濡养舌体 舌功能与心主神相关
液——汗——“阳加于阴谓之汗” 志——喜,“喜则气缓”(涣散)
二、 肺
位臵: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 “华盖”。
形态:肺叶白莹,虚如蜂窠。 外应:胸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广义 泛指一切精微物质 (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
狭义 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实用文档
精
先天之精
肾(肾精)
肾气
三焦
活力资助 培育充养
全身
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与生俱来(肾)
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水谷 的脏腑之精 (脾胃)
【天癸:促性腺激素;①卵泡刺激素(FSH)②黄体生成素(LH)】
实用文档
15
肾藏精,精化气,气盛天癸生,促进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气衰人体衰老。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 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 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 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 无子也。
“久病及肾”各种慢性实用虚文档损性病证—补肾
23
肾主水
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对人体津液代谢起着主持和调节的作用
《素问.逆调论》 “肾者水脏,主津液”
1、肾中阴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
相关器官的调节作用
2、肾阳的气化功能直接关乎到尿液的生成
以及控制膀胱的气化与开合
实用文档
24
肾主水
外达皮毛
宣发 向上--呼气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章 藏象学说-五脏-肾
基础医学部中医教研室
实用文档
复习
1、肝的位置和形态是?
肝位于腹中,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为楔形,左右分叶,左薄右
厚
2、肝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是?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的生理特性是肝为刚脏和肝气升发。
3、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是?
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
“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 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
明·赵献可《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肾脏大致一样
实用文档
6
肾的生理功能
主纳气
•摄纳肺吸入的清气 •保持呼吸的深度
实用文档
肾藏精的概念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实用文档
肾有肾两的枚,形外形态椭结圆弯构曲,
状如豇肾豆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 状如“豇肾豆有。二,精之居也,生于
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
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
贯》)。实用文档
肾的位置形态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腰者,肾之府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阳
温煦、推动 *一身阳气的根本 元阳、真阳、真火
命之火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又称“肾主一身阴阳”
实用文档
22
肾的病变以虚证为主--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不足 -- 阴虚则热 一般症状 低热,潮热,五心烦热,心烦,口干咽燥 (内热) 舌红,脉细数 肾的定位症状 腰酸、腿软、阳强易举和遗精
肾阳不足 -- 阳虚则寒 一般症状 面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无力 (里寒)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肾的定位症状 腰酸冷,腿软,阴部清冷,生殖功能减退
实用文档
17
实用文档
18
机体的△牙齿、骨骼、头发的生长状态
--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候
--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 肾中精气不足--“肾精亏虚”
小 儿 生长发育迟缓 “五迟”、“五软”
青年人 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成熟迟缓
中年人 性机能减退,或出现早衰
老年人 衰老得特别快
实用文档
19
(将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 体内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创造必要的条件)
实用文档
8
课 堂 讨 论
实用文档
什么是肾精,肾精的来源与生 成过程是什么?
(可参考教材P65)
实用文档
肾精
肾精是封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在后天之 精的资助下生成的精微物质,肾精可以化生 为生殖之精和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实用文档
13
1、肾藏精的生理作用包含那两方面? 2、肾精(肾气)是如何主导人体发育的?
实用文档
肾藏精,精化气,气盛天癸生,促进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气衰人体衰老。
☆天癸 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 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实用文档
16
肾藏精,精化气,气盛天癸生,促进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气衰人体衰老。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 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 八,则齿发去 ” 《素问.上古天真论》
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四时之春气相应。
4、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水曰润下”,凡是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或现象都归属于水。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肾的位置: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左微上,右微下。“肾两枚,附脊第十 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解剖位置: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 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
水谷 胃脾 津液 脾
肺
肃降
向外--汗
小便清长 尿频,夜尿多 或浮肿,尿少
升
肾阳
清
降
浊
开合失司 膀胱 开合正常 尿
实用文档
25
肾阳肾气旺盛--气化正常--司开合
肾阳蒸腾
合
肾气固摄
开
肾阳温化
肾气推动
清者上升 固摄体内 浊者下降 排出体外
维持 水液 代谢 平衡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肾精作用
1、主生长发育 2、主生殖(天癸主生殖) 3、化生肾阴肾阳(人体阴阳之根本) 4、生髓充脑(与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 5、化血
实用文档
20
1、什么是气化? 2、肾精(肾气)是如何主导脏腑气化的?
实用文档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与脏腑气化
肾精
化生
三焦
肾气
全身
肾阴
滋润、濡养 *一身阴液的根本 元阴、真阴、真水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实用文档
《素问·水热穴论》 26
肾主纳气
纳 受纳、摄纳 纳气 即吸气 肾有摄纳肺气以助肺完成呼吸,保持呼吸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