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件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课件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我们怎样来研究“100毫升的水能 溶解多少克食盐?”请同学们想一 想,并结合前几节课的经验,想出 实验的方法。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第
小组
研究问题:
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1、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 克食盐 2、一定量的水只能一定数量的食盐。
1、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的水溶解大约
( 36 )克食盐。
2、在做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食盐 的实验中,先把盐一份2克分好,再( 一份一份 ) 的加入水中,直到( 不能溶解 )为止。
2.在烧杯中加入1份食盐。
一小份一小 份地加食盐
3.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第2份
4.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第3份
……
5. 直至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记录加入的份数。
操作员 观察员观察底部
温馨提示:1.加食盐时,用手指敲打瓶子底部三次。 2.搅拌时间过长,可以换其他同学搅拌。
研究的结果
需要准备的物品: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小组讨论
1、研究问题是? 2、怎样准备100毫升的水? 3、怎样称量食盐?怎样放盐?
4、怎样知道食盐完全溶解了? 5、怎样记录?
研究的问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需要准备的物品
量筒、烧杯、天平、小匙、玻璃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步骤: 1. 在烧杯中装100毫升的水。
我们的研究记录
加入的食 1份 盐量/克 2克
2份 3份 4份 5份 6份 7份 8份 9份 10份 4克 ( ) ( ) ( ) ( ) ( ) ( ) ( ) (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课件:《溶解》

我的教学策略分为以下三步:
(一)、开门见山,聚焦重点。
(二)、着眼设计,创新思维。
(三)、拓展空间,启迪智慧。
具体过程如下:
(一)、开门见山,聚焦重点。
在第一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这一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都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知道食盐不能在水里无限溶解。教师可以开门见山的展示一杯水,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认为这杯水可以溶解多少盐?可以无限的溶解盐吗?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肯定知道不会无限的溶解食盐。接下来教师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课重点。
第一种实验方法:最麻烦;
第二种实验方法:最简单;
第三种实验方法:最科学。
这样对三种实验方法的思考与比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拓展空间,启迪智慧。
三种实验方法汇报分析完毕后,在后面的时间中,教师可以加以拓展。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50毫升能溶解多少味精、多少糖?它们溶解的会和盐一样多吗?我们怎样来研究呢?将本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同时思考溶解在水中的盐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就这样丢弃吗?将内容与下一节课联系起来,把课堂上制成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次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2)改变水温: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量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方糖,并且都不搅拌。
(3)将方糖捣碎:准备两块糖块,糖块的大小要一样,捣碎其中的一粒糖块,把两种糖块放在水温、水量一样的杯子中都不搅拌,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先填上实验报告单,然后材料员根据实验报告单领取材料。根据实验提示,进行实验。)
2、实验结果更严谨,更科学。教师事先实验过:取一个50毫升的小烧杯盛上50毫升水,称量为83.5克;加盐致饱和,称重为101.3克,加入盐的质量为101.3-83.5=17.8克,接近理论数值18克。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也比前两种更准确。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PPT课件

从刚才的对比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1.像食盐这样能均匀地分散在水中,静置后不会沉
淀的物质,就是溶解。 2.像沙这样会沉淀在杯底的物质,就是不溶解。
从面粉的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
最科学、最简单的实验方法 ——过 滤
过滤实验装置
玻璃棒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PPT教学课件
观察食盐和沙在形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颗粒状
把两种颗粒状的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去观察又是怎样的 状态呢?
实验步骤:
➢ 把准备好的食盐和沙,分别放入来自好水的烧杯里,不搅拌 静静观察,观察食盐和沙的变化。
➢ 过一会儿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食盐和沙的变化。(注 意:玻璃棒尽量避免碰到杯壁发出声音)
铁架台
滤纸是圆形的(或正 方形),上面有许多小孔, 可以过滤掉颗粒大的物质。
滤纸
漏斗
烧杯
过滤实验注意点
二低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一贴 三靠
1.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1.烧杯嘴紧靠玻璃 棒。 2. 玻璃棒斜靠一边 是三层的滤纸。 3. 漏斗颈的下端紧 靠烧杯的内壁。
分别过滤以下三种物质,观察比较它 们能否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不溶解
总结
溶解
物
静
质
置
过滤
均
后
后物
匀
不
质不
地
会
能被
分
沉
分离
散
淀
你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奶粉
冰糖
溶解于水
味精
洗衣粉
洗涤剂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_水能溶解一些物质ppt课件

2019/5/26
3
● 实验注意事项: 1. 杯子中的水只需半杯左右就可以了。 2. 为了让混合更充分,我们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后再观察与记录。 3. 玻璃棒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尽量不发出嘈杂声。 4. 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之前、中、后的变化并记录。
● 带着问题探究:
■ 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 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不能
黄色固体沙子
能
白色面粉颗粒
能
发现1: 除了观察描述我们还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发现2: 通过过滤实验我们知道在水中能溶解的物质不会和水分离开来,在水
中不能或不容易溶解的物质会和水分离开来。
2019/5/26
10
巩固性作业:
1.食盐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持久地分布在水中的现象,叫做( 溶解)。 2.在使用滤纸过滤时,滤纸应先对折(两)次,放入漏斗之前应先(浸湿 )。 3.实验中,沙子和面粉经过滤能够被分离出来,我们说它们没有被(溶解 )。 4.为了让混合更充分,我们可以运用( 玻璃棒 )进行搅拌。
水变混了
面粉在水中是更接 近食盐还是沙子呢?
■ 面粉在水中搅拌时和静止后的状态与食盐、沙子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我们还有更好的判断方法吗?
过滤
2019/5/26
7
● 活动二:过滤 ● 实验装置及相关器材名称
玻璃棒
方座支架
2019/5/26
滤纸 漏斗 烧杯
8
过滤实验装置
2019/5/26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26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溶解》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溶解》课件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让学生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
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它们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
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这一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在充分电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
学生分析:学生经历了三年级下半学期《混合》单元和《溶解》单元的前2课活动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对溶解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三年级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对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已能简单地制定计划、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特别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证据)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对一些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和对他人的研究评价的能力;能具有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学生初步形成分析的能力和综合的能力。
教学目标: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教具准备:醋、酒精、食用油、洗发液、胶水、两个透明杯、一个搅拌棒、三个试管、滴管、小勺、试管架、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了解学生的预备经验,引入本课探究的主题1、复习学生旧知,试举一例,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2、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PPT课件

物质 食盐 沙子
在水中的状态 (请用简单的文字描述)
溶解
不溶解
(打“√” (打“√”
表示) 表示)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注意事项: ①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 ②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③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交流,记录员随时 做好记录。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任务一:食盐、沙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勺子、食盐、洗干净了的沙子、盛了水的两个小烧杯、 搅拌棒。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沙,分别放入盛水的烧杯内。 2. 用搅拌棒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进行观察比较。 3. 将观察结果认真填入记录表内。
研究任务一:食盐、沙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勺子、食盐、洗干净了的沙子、盛了水的两个小烧杯、 搅拌棒。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沙,分别放入盛水的烧杯内。 2. 用搅拌棒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进行观察比较。 3. 将观察结果认真填入记录表内。
物质 食盐 沙子
在水中的状态 (请用简单的文字描述)
②将漏斗放在铁环内,拿起空烧杯放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铁环的位置, 使漏斗下端颈口的直面紧贴在烧杯内壁上。
③左手拿玻璃棒的末端轻轻贴在三层过滤纸的中央,右手持装有浑浊 水的烧杯,将烧杯的流口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缓缓地将浑浊的水倒入漏 斗内。注意漏斗内的水位要低于过滤纸。 观察: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整体概述
概况一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水能
筷子1
溶解
食盐
我们去尝尝海水
提问:猜猜看,能用这些器材做什么实验?
水能 溶解 食盐
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5
观察思考
如果不停地往这杯水里 放盐,不停地搅拌,盐 会不断地溶解吗?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的实验结 大多数,溶解
果
最少的,溶解
克食盐。 克食盐。 克食盐。
我们发现 最后溶解在第( 6 )份,100毫升水的溶
解量达到( 36 )克。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课堂小结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100毫升水能 溶解多少食盐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实验要求
❖1.请各小组明确分工,注意合作(谁 来称量食盐?谁来放盐?谁来记录?谁 来搅拌? );
❖2.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 ❖3.别忘了及时记录; ❖4.成员意见注意倾听; ❖5.实验结束,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科版 (20页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 颗粒慢慢变小 颗粒慢慢消失 颗粒消失 没有出现颗粒
沙 不变
不变
不变
沙留在滤纸上
面粉 不变
分散在水中 沉淀在水底 面粉留在滤纸上
现在你认为:面粉溶解了吗?
1、在水中看不到颗粒
溶
在水中均匀分布
解
2、没有沉淀 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1、什么是溶解?
2、你能用上溶解说一 两句话吗?
没放入水中的食盐是什么样的呢?
食盐在水中……
实验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食盐、水
物质 不搅拌 食盐
搅拌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放置一会后
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 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沙子在水中……
实验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沙子、水
物质 不搅拌
食盐 沙子
搅拌后
放置一 会后
1、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的呢?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 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食盐在水中时, 我看到了……
沙子在水中时, 我看到了……
没有溶解 溶解
我们的结论: 食盐在水中 沙子在水中
面粉在水中……
过 滤3 实 验
2
1、把滤纸对折两次后, 沿一条边打开,放入 漏斗。
2、让漏斗下端的管口 靠近烧杯内壁。
3、略倾斜玻璃棒,一 端靠着三层滤纸,沿着 玻璃棒慢慢导流液体进 入漏斗。
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烧杯
过滤食盐和水、沙和水、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比较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儿 过滤后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 观察。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 3、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
物质 不搅拌
食盐 沙子 面粉
搅拌后
放置一会 后
1、把面粉放在水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2、然后搅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3、静置一会后,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请问: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物质 食盐
沙子 面粉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后
颗粒慢慢变 颗粒慢慢消 颗粒消失
小
失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分散在水中 沉淀在水底
过 滤3 实 验
2
1、把滤纸对折两次后, 沿一条边打开,放入 漏斗。
2、让漏斗下端的管口 靠近烧杯内壁。
3、略倾斜玻璃棒,一 端对着三层滤纸,沿着 玻璃棒慢慢引流液体进 入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