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doc
语言学概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_真题-无答案

语言学概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 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多使用所在地的语言而不是希伯来语,但是他们还是犹太人,民族身份没有改变,这说明以下的说法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 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B. 语言是识别民族最直观、最可靠的标志。
C. 民族和语言的关系不能够绝对化。
D. 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对应一般只能在民族形成的初期阶段适用。
2. 在形成共同语的过程中,选择基础方言的主要根据是______。
A.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条件B. 统治阶级的意向C. 语言学家的意见D. 方言的人口比例3. 从语言的亲属关系来看,下列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的是:______A. 汉语、状语、苗语B. 英语、俄语、哈萨克语C. 蒙古语、藏语、满语D. 汉语、日语、朝鲜语4.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______A. 日耳曼语族B. 拉丁语族C. 斯拉夫语族D. 波罗的语族5. 下列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______A.黑话B.北京的女青年在发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点舌尖作用,接近[tsi、、si]C.美国底特律的白人和黑人所说的英语带有不同的口音D.南方人常常把“吃”说成“食”,把“喝”说成“饮”,把“走”说成“行”等等6. 中国各民族语言所属的语系有______A. 汉藏语系B. 印欧语系C. 阿尔泰语系D. 高加索语系7. 下列哪个名称不属于历史上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______A. 雅言B. 俗话C. 官话D. 通话8. 语音的演变主要是指______。
A. 词的读音变化B. 音素的增加C. 浊音送气变化规律D. 浊音清化规律9. 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但是,后来由于这个词中的“wife”发音演变成了“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
这是______。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
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性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
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
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
语言的接触与融合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
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
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的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半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的分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方言的形成。
第二阶段亲属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统一:亲属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进而统一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和结果。
音节字母文字:日本的假名辅音字母文字:古犹太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和闪米特人的拼音文字音位字母文字:拉丁文、希腊文、英文、俄文四大古文字:甲骨文苏美尔文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由记事图画发展到图画文字是质的变化,标志着真正的文字产生了。
6月9日《语言学概论》讨论主题:语言系统的发展

6月9日《语言学概论》讨论主题: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七、八、九章虽然分立为三章,但实际是一个整体,讲的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有关问题。
第七、八章讲授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
主要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谈语言的发展变化问题的;第八章讲授语言接触的种种现象,实际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的扩展。
第九章主要从语言内部结构要素角度阐述语言的发展演变。
正确理解、把握这三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语言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认识。
第七章辅导1、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万物皆流,万物皆变,发展变化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
语言也一样,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如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古代的诗词,会发现许多词语不押韵了;英语当中有许多词的写法与读音不相一致了。
语言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语言也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变化发展是永恒的,语言如果一旦停止了发展,也就没有了生命。
只不过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缓慢,不易被人们感觉到罢了。
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这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第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样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
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
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
第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影响语言演变发展的因素
1)外部因素——社会的发展
语 言 学 概 论
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言的词汇里
留下反映各个时代的特色的词语。如: 狮子、石榴、葡萄(波斯语),骆驼、 猩猩、琵琶、胭脂(匈奴语),苜蓿 (大宛语),胡同(蒙古语)。
又考魏书,道武帝天兴四年十二月,集
语 言 学 概 论
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 而来的后代。 异:同一语言在地域上不完全分化而形 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单 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 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 展为亲属语言。
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区分
判断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后代是方言
语 言 学 概 论
关系还是亲属语言关系的主要依据是语 言使用者的心理。
三、地域方言
语 言 学 概 论
1、什么是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
支。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 上,词汇上也有不少差别,语法的差别 比较小。方言下面还可以分出“次方言” 和“土语”。
2、汉语的七大方言
语 言 学 概 论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粤方言 7)闽方言
广东:刀子—利 笔—毛枪 上海:败露—刮散 派出所—老派 进监狱—上山 赌博—发叶子 (英)can-opener—万能钥匙 dip—把手 courier—次等贩毒者 A-bomb—含海洛英的香烟 move out—偷盗
3、社会方言词成为丰富语言词汇的一种
语 言 学 概 论
重要途径。 如:数学词语——平均、平行、比例、 百分比, 医学词语——近视、流产、解剖、 麻痹、歇斯底里, 文艺词语——上台、脸谱、腔调、 后台, 宗教词语——衣钵、化身、圣地、 神通、超升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1)

导言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种语言会演变为数种语言。
就是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研究这类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作历史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不同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作比较分析。
运用这种比较方法研究语言历史演变的学科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使得语言学从其他学科的附庸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
3、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状况。
4、个别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5、一般语言学——一般语言学也叫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使用的所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个别语言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6、内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主要着眼于语言本身内部要素的研究。
7、外部语言学——外部语言学主要着眼于语言与外部要素的关系,如语言与社会、文化、民族、哲学、心理、思维、生理等因素的关系。
8、宏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以整个语言体系为研究对象。
9、微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以语言的局部变体为研究对象,如以结构的变体、社会的变体为研究对象,也就是以某一语言体系的局部为研究对象。
10、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概括语言事实,形成科学原理。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各种语言的综合研究。
11、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一般是用理论语言学的原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语言教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辞典编纂、语言障碍的治疗等。
近年来人们也把从应用的角度对语言展开的各种研究称为应用语言学。
12、《梵语语法》——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Panini )《梵语语法》,是世界最早的语法著作。
语言学概论第4次作业(第五-九章)答题参考.

《语言学概论》第4次作业(第五-九章)答题参考一、填空(20分,每小题1分)1.(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1分)解题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不需要说明理由但要求理解不能随意猜题的答案。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说明:这些词都具有全民性,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构词能力,代词和语气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还有其它虚词也没有构词能力,但仍然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说明:这些词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任何词义都要反映客观现实。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答错,可能简单地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
单音节词不一定意义也是单一的,比如"日、老"都有较多的意义。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2017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的任意性: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的离散性: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互混淆,但又可以灵活组装。
符号:是人们有意识用来指代某种特定事物的、可为人们感官感知的标记。
狭义符号:符号的“能指”(物质外壳)和“所指”(意义)语言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
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
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辅音:辅音又叫“子音”。
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
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多使用所在地的语言而不是希伯来语,但是他们还是犹太人,民族身份没有改变,这说明以下的说法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分数:
2.00)
A.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B.语言是识别民族最直观、最可靠的标志。
C.民族和语言的关系不能够绝对化。
D.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对应一般只能在民族形成的初期阶段适用。
2.在形成共同语的过程中,选择基础方言的主要根据是______。
(分数:2.00)
A.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条件
B.统治阶级的意向
C.语言学家的意见
D.方言的人口比例
3.从语言的亲属关系来看,下列语言属于同一个语系的是:______(分数:2.00)
A.汉语、状语、苗语
B.英语、俄语、哈萨克语
C.蒙古语、藏语、满语
D.汉语、日语、朝鲜语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______(分数:2.00)
A.日耳曼语族
B.拉丁语族
C.斯拉夫语族
D.波罗的语族
5.下列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______
A.黑话
B.北京的女青年在发[tsi、 2.00)
A.
B.
C.
D.
6.中国各民族语言所属的语系有______(分数:2.00)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高加索语系
7.下列哪个名称不属于历史上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______(分数:2.00)
A.雅言
B.俗话
C.官话
D.通话
8.语音的演变主要是指______。
(分数:2.00)
A.词的读音变化
B.音素的增加
C.浊音送气变化规律
D.浊音清化规律
9.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但是,后来由于这个词中的“wife”发音演变成了“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
这是______。
(分数:2.00)
A.词法变化引起词的结构变化
B.语音变化引起词汇变化
C.句法变化引起词的结构变化
D.语音变化引起词的结构变化
1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分数:2.00)
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11.下列各种话(腔)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有______(分数:2.00)
A.黑话
B.行话
C.广州话
D.粤语
E.官腔
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2.我们把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扩大、语言增多的过程叫做语言的1,把各方言、各亲属语言之间差别缩小、不同语言相互融合,语言减少的过程叫做语言的 2。
(分数:2.00)
13.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 1的结果,而 2和克里奥尔语则是语言 3所致。
(分数:2.00)
14.同样是汉语,普通话说“我比你高”,粤方言说成“我高过你”,这说明了语言发展的 1特点。
(分数:2.00)
15.亲属语言中同一语系内部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可以进一步分为 1、 2和 3几个层次。
(分数:2.00)
16.人类语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 2、 3。
(分数:2.00)
17.“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世界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印欧、汉藏等十二大语系。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 1语族 2语支,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3语族 4语支。
(分数:2.00)
18.有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 1,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的 2。
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 3的。
(分数:2.00)
19.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是 2。
(分数:2.00)
20.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 1和 2。
(分数:2.00)
21.语言的发展有 1和 2两大特点。
(分数:2.00)
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4,分数:42.00)
22.谱系说和波浪说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语言的谱系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印欧语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汉藏语系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亲属语言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社会方言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共同语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禁忌语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世界语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国语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地域方言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基础方言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语言的形态学分类与谱系分类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语言的功能变体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6.00)
36.社会制度的突变可以引起语言的突变。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37.语音演变有时效。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38.语音的变化不会引起词汇的变化。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39.在世界语言中,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A.正确
B.错误
40.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41.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汉语属于词根语。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42.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语言演变的内因。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43.高山语属于汉藏语系。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44.我国境内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45.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存在特点。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