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暴雨致厦门大学校园严重内涝 变" 鱼塘"
河南干旱持续未来10天无降雨 24.5万人吃水难
3.地下水资源消耗严重
我国地下水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3,但近20年来, 开采的地下水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 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中, 地下水的用量在城市用水 总量中占30%, 地下水的用量如此巨大, 且其水质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一、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 二、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 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
加大节水 应通过节水宣 传教育,征收水资源费, 调整水价,实行计划供水 、取水许可制度,保证节 水目标的实现。
污水资源化 既可增加水 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又 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 虽费用较高,但为防止污 染,改善环境还是必需的, 更何况它比长距离跨流域 调水还是便宜。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盲目建设大都 市和城市群。工业方面,结构性污染突出,技术装备和工 艺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物耗大,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 下。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由于政策和投入不到 位、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全国大部分城市兴建的污水处理 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3.体制上的原因
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水价等促进水资源节约保 护的经济手段没有形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 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 公众没有参与到水资源管 理中来,使得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得不到 有效解决。
1.水资源匮乏, 供需矛盾突出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地下水资源消耗严重 4.水资源污染严重, 用水效率低
1.水资源匮乏, 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 81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 六位, 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是世界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 每年我 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21 世纪,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 不仅工业用水 增长幅度大, 而且城市地区也成为我国新增用水 量的主要集中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供需 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1. 污染类型及分布我国水资源污染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各类水体的污染。

其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这些污染源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尤其是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2. 污染程度及影响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黑臭等现象,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还对农业、工业等领域的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水资源污染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三、水资源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生活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3.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物质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

四、对策分析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

对于工业园区和重点排污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使用节水型家用电器,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和节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多种功能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包括生命支持功能,生产支持功能,环境维护功能。

虽然水是可更新的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所以现在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探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剖析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探讨一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标签: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可持续1我国水资源现状与问题1.1水资源短缺。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1.2水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吨,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

根据国家发表的数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

2010年38.6%的河床劣于三类水,三分之二的湖泊富营养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

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000c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mm。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受到挑战,从而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

一、我国当前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人均水资源总量短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贫乏的国家。

大大小小的河流遍布全国,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的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其中有10个省咱治区、直辖市)低于生存的起码线。

缺水状况日趋严重,九十年代以来,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和生产力的分布不相适应,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立方米,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3。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大,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人均水资源是比较少的。

内陆河片,人口比例低,耕地比例也低,人均水资源却很多。

我国水资源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80%。

冬春季节雨水稀少,汛期(6-9)月径流量十分集中。

3、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由于人口剧增,工业高度发达,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垃圾、废水和废渣,这些物质往往被直接排放进入江河湖海,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水环境平衡遭到破坏,目前,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4、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我国现行水价偏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浪费严重。

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照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更低。

5、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些地区连年干旱。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 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我国水资源总 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 源量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 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 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 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 5、水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多龙管水”不利于水资源的集 中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中水源工程归水利部门 管,配水设施归城建部门管,污水处理归环保部门管, 地下水归地矿部门管。这种部门切割式的管理,造成水 务管理中政出多门,必然不能产生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效 益。
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
• 1.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环境特别是水污染 问题
• 3、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公民意识的落后,生产生活中水资源 浪费惊人
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7o%以上,每年每 公顷农田灌溉用水量达15000多m3,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左右, 仅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渠系不配套,60%的 农业用水消耗损失于蒸发渗漏。黄河流域水资源近90%用于农业,农 业引黄灌溉耗水定额高出同样气候条件下先进灌溉定额的50%-100%, 而灌溉水利用率却只有30%,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工业用水的重复 利用率低,耗水量大,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l0一20倍。
通过对水资源和水价的分析,水的定价原则没有实现 商品定价原则时,水利行业是“不完全竞争产业,它不同 于完整意义上的竞争产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 创造条件,使水利行业向“两化”过渡,即向水利服务功 能社会化、水利经济产业化过渡。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是 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1. 河流污染:我国多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

这些河流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污染等方面。

2. 湖泊污染:湖泊污染问题同样严重,太湖、巢湖等湖泊的水质普遍较差,蓝藻等水华现象频发。

3. 地下水污染:随着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地下水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威胁。

三、水资源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3. 生活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4. 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违规排放。

四、应对策略1. 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3.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

4. 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

6. 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包括河流、湖泊的治理、生态修复等,改善水环境质量。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1.水质恶化:各地水质普遍下降,超过Ⅱ类水标准的河流和湖泊比例超过60%。

一些地区的重金属、农药、化学工业废水等污染物超标严重。

2.饮用水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水源地污染事件,一些水源地的水质长时间处于不达标状态,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切的焦点。

3.水生态系统破坏:水体污染物富集,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生物死亡,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二、原因1.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很快,大量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资源污染。

2.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化。

3.环境治理不力: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对环境规定的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裁措施。

一些地方政府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三、对策1.加强污水处理: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采用更加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提高饮用水安全。

2.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察体系,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机制。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促进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净化效果。

4.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的合力。

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地表水资源短缺: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较少,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
极为紧张。

2.地下水资源枯竭: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许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已经枯竭,无法满
足人类的需要。

3.水质恶劣:许多水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劣,不能直接饮用。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实施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通过节约用水、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节约用
水量。

2.控制水污染:通过立法、技术改造、环保设施建设等手段,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
源。

3.开发新型水资源:通过开发海水淡化、再生水、边远地区水资源等技术,开发新型
水资源。

4.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加强水资源研究:加强水资源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如今水源短缺的世界形势、人口繁多的国家现实下,如何利用现有水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来并不缺水的我国却面临水源短缺危机,这就是当初不重视环境保护只图经济招来的恶果。

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应是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祖国。

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将可持续发展落实起来,让每个人都参与环境保护才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水源短缺、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水是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

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水资源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对于水资源又有什么发展策略吗?
正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是我们经常谈到的。

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会珍惜身边的一滴水。

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1)。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2)。

从表面上看,我国是个水源大国,担心水源短缺好像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由于水源短缺而造成的其他并发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由于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导致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3)。

我国明明水源充足却为何如此缺水?如梦幻般婉约清纯的江南水乡为何面上沾满尘土?塞北大漠的风沙怎会如此肆无忌惮?总总的总总,都是有原因的。

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

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困扰,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达到82.6亿立方米。

广东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而且还有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珠江穿境而过,其水资源总量为4190亿立方米,高居全国之首。

但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
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拥有量2200立方米的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

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年平均拥有3300亿立方米水资源。

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广东经济的迅猛发展,江河水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河道几乎“有河皆污”,水生态环境恶化,不少河道已到难以治理的地步(4)。

没错,单一注重经济发展、无视生态保护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另外,污染、地理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随着世界范围内用水的增加、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现代高科技的诞生和实施,使自然界中水的污染情况日趋严重。

水体中污染主要来源于: 1. 自然污染: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腐烂植物与垃圾的污染; 2. 工业污染:工厂、矿山、汽车、船舶所排的污水、废弃、噪音等的三废污染; 3. 农药、化肥、激素使用过程中及其它化工生产过程中散失所造成的污染; 4. 现代高科技污染:家用电器、办公通信设备等电磁辐射等的污染;5. 水处理过程及水在被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等等。

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径流深都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径流深为1200mm,而西北干旱区小于50mm,甚至等于零。

在西部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区,蒸发能力达到1600—2000mm,为我国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

而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丘陵区和三江平原,气温既低、湿度又大,因此,年蒸发量较小,仅600—1000mm。

我国地表径流随时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径流的季节性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而且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5)。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现在这种情况是有多方面决定的。

但是,归根究底是由我国水资源利用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

既然如此,如何纠正这种错误呢?
实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才是出路。

1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必须确保生态环境用水,防止灌溉农业的盲目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对于黄河以及其他多沙河流,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水量和下游河道的冲沙水量,应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在供水规划中作出合理的安排。

从区域水分与能量、水分与盐分、水量与泥沙以及水量供与需四个方面进行调控,全面维持生态平衡。

2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应通过节水宣传教育,征收水资源费,调整水价,实行计划供水、取水许可制度,保证节水目标的实现。

污水如加以处理,达到环境允许的排放标准或污水灌溉的标准,使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

将污水处理回用于农业与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改善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

3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的科学调配: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和远距离外调来的长江水,构成复杂的多种水源系统。

由于各种水源的供水成本、水质和供水保证率各不相同,在地表水调节水库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各种水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现在就开始着手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能利用丰水年南水北调多余的水量回灌或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促使以往超采消耗的600亿~900亿m3的地下水储量能逐渐得以恢复,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的联调,提高外调水的供水保证率是完全可能的(6)。

4、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惩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

集中力
量查处小造纸、小酿造、小化工、小印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重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5做好水环境质量信息的公开工作,落实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对重大流域开发规划和重大涉水项目,要举行听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落实群众环境监督权,坚决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参考文献:
(1)、(4)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5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的讲话
(2)水资源利用国内外比较与发展趋势[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1期----马静;陈涛;申碧峰;汪党献
(3)《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近1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简析---郭帅、张士乔
(5)《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008-6--- 1---第一章未来20年水资源供需
分析: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面临形势---陈元
(6)《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张静—文章编号1007-6921(2006)24-018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