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精编
《RFID技术和应用》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13.56】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13.56】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 接口】。
(完整版)RFID基础测试题

(完整版)RFID基础测试题《RFID技术与应用》测试题8一、单选题(80)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A、微软B、IBM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A、2000B、2008C、2009D、2010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A、互联网B、物联网C、智慧地球D、感知中国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
CA、三层B、四层C、八横四纵D、五层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A、2008B、2009C、2010D、2004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A、1998B、1999C、2000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A、10B、12C、15D、20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A、1998B、1999C、2000D、2005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
AA、IBM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A、德国B、日本C、法国D、美国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A、感知层B、网络层C、应用层D、会话层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
BA、1998B、1999C、2000D、2010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A、1999年B、2000年C、2004年D、2005年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A、1998B、1999C、2000D、2002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RFID习题库及答案

RFID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密勒码时钟同步信息编码同一组数据是曼彻斯特码的()倍。
A、2B、3C、4正确答案:A2、RFID属于物联网的()A、应用层B、感知层C、网络层正确答案:B3、()是利用射频技术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
A、一卡通B、读写器C、菜机正确答案:B4、下面哪个是RFID电子标签的特点()A、规模小B、简单制造C、抗污能力强正确答案:C5、TYPE A的帧有三种类型:短帧、面向比特的防碰撞帧和()A、标准帧B、长帧C、超短帧正确答案:A6、射频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转换为()。
A、数字信号B、基带信号C、模拟信号正确答案:B7、RFID的差错检测中,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是A、两个都是B、奇偶检验码C、CRC码正确答案:A8、FSK调制的中文名为()。
A、位移键控B、频移键控C、相移键控正确答案:B9、RFID系统基本上都包括:()和系统高层三部分组成。
A、以上都是B、电子标签C、读写器正确答案:A10、某时刻只能进行单向传输,但可以切换传输方向的RFID系统是()系统A、半双工B、全双工C、时序正确答案:A11、RFID系统中,RFID标签通常是被动式的,这意味着它们A、不需要电力供应,仅在接收到RFID读写器信号时工作B、自行产生电力供应工作C、依靠外部电源供应工作正确答案:A12、汉明码距是指()A、码组的总长度B、两个码组间的距离C、码组中最长的编码正确答案:B13、电感耦合方式的标签几乎都是()的。
A、半有源B、有源C、无源正确答案:C14、()是指将数据的NRZ码变换为更高频率的脉冲串。
A、编译B、数据收集C、脉冲调制正确答案:C15、RFID信息系统可能收到的威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环境威胁,一是人员威胁,下列哪一项属于人员威胁A、断电B、电磁干扰C、重放攻击正确答案:C16、RFID基本上由()、读写器和系统高层这三大部分组成。
A、标签B、电子C、电子标签正确答案:C17、Roberts发表了一种能把Aloha系统利用率提高一倍的方法,即()算法A、时隙AlohaB、QR PSKC、SAloha正确答案:A18、EPC的载体是()A、RFID电子标签B、二维码C、磁卡正确答案:A19、条码是利用()进行识别的A、红外光或可见光B、微波C、紫外线正确答案:A20、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的传播规律,典型工作距离为()米A、10~15B、3~10C、15~20正确答案:B21、密勒码又称延迟调制码,他是()的一种变形。
rfid考试题及答案

rfid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RFID技术中的“RFID”代表什么?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B.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DeviceC. 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 DeviceD.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Design答案:A2. 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是什么?A. 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设备B. 用于传输数据的天线C. 用于存储数据的芯片D. 用于接收信号的设备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A. 标签B. 读写器C. 传感器D. 天线答案:C4. RFID技术最常用的频率范围是?A. 低频(LF)B. 高频(HF)C. 超高频(UHF)D. 微波(MW)答案:B5. RFID标签的类型通常包括哪几种?A. 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B. 有源标签和半无源标签C. 无源标签和半无源标签D. 有源标签和被动标签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物流管理B. 医疗健康C. 零售业D. 制造业答案:ABCD2. RFID标签的天线设计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偶极子天线B. 环形天线C. 螺旋天线D. 微带天线答案:ABCD3. RFID系统中的标签可以存储哪些类型的数据?A. 序列号B. 产品信息C. 位置信息D. 时间戳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RFID系统的性能?A. 标签的材质B. 读写器的功率C. 环境因素D. 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答案:ABCD5. RFID技术的优势包括哪些?A. 高效率B. 准确性C. 实时性D. 可扩展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RFID技术可以完全替代条形码技术。
(错误)2. RFID标签可以存储大量数据。
(错误)3. RFID技术可以穿透金属物体。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

《RFID技术与应用》测试题8一、单选题(80)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A、微软B、IBM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A、2000B、2008C、2009D、2010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A、互联网B、物联网C、智慧地球D、感知中国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
CA、三层B、四层C、八横四纵D、五层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A、2008B、2009C、2010D、2004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A、1998B、1999C、2000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A、10B、12C、15D、20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A、1998B、1999C、2000D、2005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
AA、IBMB、微软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A、德国B、日本C、法国D、美国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A、感知层B、网络层C、应用层D、会话层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
BA、1998B、1999C、2000D、2010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A、1999年B、2000年C、2004年D、2005年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A、1998B、1999C、2000D、2002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最新《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汇总资料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13.56】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 接口】。
RFID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RFID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1题,每题1分,共61分)1.()系统主要是由数据采集后台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和两大部分组成。
A、RFIDB、采集C、数据库正确答案:A2.NRZ码与数据时钟进行异或运算,便可得到()码。
A、二进制编码B、曼彻斯特码C、NRZ码正确答案:B3.NRZ码与数据时钟进行()可得到Manchester码。
A、异或B、与运算C、同或正确答案:A4.射频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转换为()。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基带信号正确答案:C5.()没有内部供电电源。
A、半被动式标签B、被动式标签C、主动式标签正确答案:B6.RFID基本上由()、读写器和系统高层这三大部分组成。
A、电子标签B、标签C、电子正确答案:A7.RFID中的电子标签包含芯片和()A、天线B、EEPROMC、EPROM正确答案:A8.()既包括随机错误又包括突发错误,因而既会出现单个错误,也会出现成片错误。
A、混合错误B、混合C、错误正确答案:A9.低频RFID电子标签的典型工作频率是()。
A、2.4GHZB、13.56MHZC、125KHZ正确答案:C10.()解调电路是读写器正确地将调相信号变换为NRZ码的关键电路。
A、PSKB、NRZC、MCU正确答案:A11.读卡器通常由()、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A、耦合模块B、数据模块C、存储模块正确答案:A12.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的技术是()。
A、射频识别技术B、IC卡识别技术C、磁卡识别技术正确答案:A13.典型的工作频率有()kHz、225kHz和13.56MHzA、125B、256C、123正确答案:A14.RFID防碰撞算法的作用是什么?A、提高读取速度B、防止数据传输错误C、防止碰撞正确答案:C15.RFID的特点中有数据记忆容量()的特点A、大B、适中C、小正确答案:A16.条码是利用()进行识别的A、微波B、红外光或可见光C、紫外线正确答案:B17.()工作频率是30-300k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F I 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
12.电子标签按照天线的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线圈型】、【微带贴片型】、【偶极子型】。
13.125KHz RFID系统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由于应答器成本低、非金属材料和水对该频率的射频具有较低的吸收率,所以125KHz RFID系统在【动物识别】、工业和民用水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二、判断题(叙述完全正确请在题前括号内填入“对”字或打上“√”符号,否则填入“错”字或打上“╳”符号)(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30选20】1.【对】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触角”。
2.【对】条码与RFID可以优势互补。
3.【错】IC卡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无须直接面对被识别标签。
4.【错】条码识别可读可写。
5.【对】条码识别是一次性使用的。
6.【错】生物识别成本较低。
7.【对】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8.【错】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百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9.【对】只读标签容量小,可以用做标识标签。
10.【错】可读可写标签不仅具有存储数据功能,还具有在适当条件下允许多次对原有数据进行擦除以及重新写入数据的功能,甚至UID也可以重新写入。
11.【错】一般来讲,无源系统、有源系统均为主动式。
12.【对】低频标签可以穿透大部分物体。
13.【错】微波穿透能力最强。
14.【错】应答器需要天线而阅读器不需要天线。
15.【对】擦写就是清除标签中原来储存的数据,写入新数据,UID是不可以擦写的。
16.【错】UID码,即标签身份代码(是RFID标签的产品型号及序列号等标签自身属性数据)与标识对象有关,需要用户参与写入。
17.【错】ID代码(标识对象身份代码)不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写入。
18.【错】ISO/IEC WG17负责ISO14443、ISO15693以及ISO15693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的具体起草、讨论修正、制定、表决和最终ISO国际标准的公布。
19.【错】对于应用软件开发者来讲,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应用软件不需任何修改。
20.【对】物联网网关即可以用于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也可以用于广域网的互联,还可用于互联网与传感网互联、互联网与移动网络互联等。
21.【错】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有源标签。
22.【错】时序是指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
不管什么情况,只有一种次序,那就是读写器先发言(RTF)。
23.【对】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可以是负载调制,也可是反向散射调制。
24.【对】电子标签发展趋势是:成本更低、工作距离更远、体积更小、标签存储容量更大。
25.【错】为了防止碰撞的发生,射频识别系统中需要设计相应的防碰撞技术,在通信中这种技术也称为差错控制技术。
26.【错】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关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射频模块。
27.【对】当读写器发出的命令以及数据信息发生传输错误时,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那么不会导致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28.【错】射频识别系统中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
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
29.【错】超高频RFID系统遵循的通信协议一般是ISO1569。
30.【对】超高频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一般为1~10m。
三、选择题(每题可能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码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以下哪些属于RFID应用【ABD】A.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采集B.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C.ATM自助取存款机D.ETC路桥不停车收费系统2.以下哪些属于自动识别【AC】A.条码B.商标C.IC卡D.摄像机3.射频识别的优点有哪些【ABCD】A.信息量大B.保密性好C.光避盖没影响D.通信速度很快4.Electronic Product Code最正确的释义是哪一个【B】A.电子产品代码B.产品电子代码C.自动识别D.编码体系5.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
以下哪些也代表RFID名称【CD】A.条码B.IC卡C.电子标签D.非接触卡6.对于开放式编码方案,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BC】A.适应于非开放式RFID系统B.RFID数据可以在全球范围的不同局域网间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C.适用于零售单品管理D.适用于门禁管理7.常用的EPC编码格式有哪些【AC】A.SGTIN-96B.GGG-96C.SSCC-96D.ASI8.有关RFID标签数据写入正确描述有哪些【ACD】A.RFID标签数据写入就是以射频耦合方式将标识对象的ID存储于标签内存之中。
B.数据写入量越多越好。
C.在确定的应用集成度下,数据写入越早越好。
D.数据写入可以采用读写器、智能标签打印机(编码器)等形式。
9.有关ISO14443标准分类正确描述的有哪些【ABC】A.Type A,由Philips(Siemen)等半导体公司最先首次开发和使用的。
在亚洲等地区,占有很大市场份额。
其特点有:设计简单,应用项目的开发周期短,足够保密,适应范围广。
B.Type B,开发式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所有的读写操作可以由具体的应用系统开发者定义。
正因为如此,被众多智能卡厂家接受。
C.Type G,我国开发,在应用层面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不亚于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某些欧洲国家,但在非接触智能卡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以及微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和设备上,都存在差距。
D.ISO14443协议是Contactless card standards (非接触式IC卡标准)协议,对非接触式卡片的应用予以规定,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规定了卡片的数据传输协议。
10.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有哪些【AC】A.数据实时采集B.协调工作频率C.安全服务D.解释命令11.RFID工程中,可能要用到哪些开发环境或语言【ABCD】A.C语言B.Visual C++C.Visual StudioD.SQL12.RFID上位机PC软件设计方法有哪些【AB】A.协议命令B.涵数调用C.程序向导D.IAR13.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四、简答题(简明扼要,不需要分析与举例,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6选4】1.RFID系统基本组成。
答:一个基础的RFID应用系统包括应答器(电子标签)、阅读器(含天线)和高层(应用系统)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RFID标签组成。
答:天线、集成电路芯片、连线与底座。
3.读写器的组成。
答:(1)电源:给各工作部件供电。
(2) MCU:单片机软件控制,读写器核心,完成协议中命令的产生和PICC的响应的接收。
(3)射频接口:完成协议中编码、调制、射频放大、射频接收、解调、解码的工作。
(4) PC接口:实现MCU与PC的硬件连接。
4.什么是信息标识编码答:信息标识编码是将人、物、空间等物理世界的实体进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即实现“标识对象”的ID化。
5.什么是中间件答: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6.Data-on-Network与Data-on-Tag有什么区别答:Data-on-Network:在越来越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下,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容量巨大且性能优越的数据库,而标签中只存放标识对象的ID代码。
这种模式由于读写数据流量变小,所以识别速度与可靠性将呈几何级数提高,这也是提倡仅写入ID的重要原因。
Data-on-Tag:在数据库支持不好且数据交换不足时,可以由RFID标签携带信息而弥补。
标签供应商总是以大容量的标签性能吸引客户。
五、问答题(充分阐述,共2题,每题7分,共14分)【5选2】1.按能量获取方式电子标签分为哪三类各有什么特点答:(1)有源。
电能充足,工作可靠,信号传送距离远,体积大,价格高,寿命有限,传输距离随电力消耗越来越短。
(2)半有源。
标签未进入工作状态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
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读取区域,受到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激励而进入工作状态,标签内部电池的作用主要在于弥补标签所处位置的射频场强不足,标签内部电池能量并不转换为射频能量,因而电池能量消耗很少,可维持几年甚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