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词汇对比(第二组)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一、英汉语言词汇的发音对比。

1. 音节结构。

- 英语:- 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vowel)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consonant)组成。

例如,“cat” [kæt],是一个单音节词,由辅音[k]和元音[æ]以及辅音[t]组成;“apple” [ˈæpl],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是[ˈæ],以元音开头,第二个音节是[pl],由辅音[p]和[l]组成。

- 汉语:-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一个音节由声母(initial)、韵母(final)和声调(tone)组成。

例如,“妈”mā,声母是m,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

“好”hǎo,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三声。

2. 重音与声调。

- 英语:- 英语中有重音(stress)现象。

在多音节单词中,重音位置不同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或意义。

例如,“'present(名词,礼物)”和“pre'sent(动词,呈现)”。

重读音节通常发音更响亮、更清晰。

例如,“banana”[bəˈnɑːn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 汉语:- 汉语依靠声调来区分意义。

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例如,“mā(妈)”“má(麻)”“m 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二、英汉语言词汇的词性对比。

1. 名词(Noun)- 英语:- 英语名词有可数(countable)和不可数(uncountable)之分。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例如,“book”(单数) - “books”(复数),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有多种,如加 -s(books)、加 -es(boxes)、变y为i加 -es(city - cities)等。

- 发音上,有些复数形式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如“house”[haʊs](单数) - “houses”[ˈhaʊzɪz](复数)。

Leture2 英汉语言对比

Leture2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英语中存在大量一词多义现象,其词义比较灵活,词义范围较宽,词义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上下文;而且英语词汇的发展促使其词义变得更加灵活,涵义范围变得愈加宽广。

相比之下,汉语的词义比较严谨固定,涵义范围较窄,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程度比较小。

因此,需要针对两种语言词义上的不同点,灵活地运用相应地翻译技巧。

1.1英汉词义对比1、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它们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例:The United Nations The Pacific Ocean helicopter minibus equator taxi2、英语中词的概念或涵义范围比相应的汉语词宽泛。

例1:cousin>表兄弟queen>皇后school>学校stand>站、立例2:正如以下各例所示,school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译成“学校”:1)There will be no school tomorrow.明天不上课。

2)The head teacher gave a talk to the school at assembly.校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讲了话。

3)Susan works at the School of African and Asian Studies.苏珊在亚非研究学院工作。

4)How do you like the one-day schools that we run for teachers?我们开办的师资一日训练班你觉得怎么样?5)The scholar doesn’t belong to the Kantian school.那位学者不是康德学派。

6)The professor was well schooled in foreign languages.那位教授在外语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

第二组 正反译法

第二组  正反译法
3. The problem is not beyond our reach. 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 4. She won’t go away until you promise to help her. 她要等你答应帮助以后才肯走。
5. Don’t lose time in posting this letter. 赶快把这封信寄出去。 6.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incidents was not lost on us.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Negative in English, but Affirmative in Chinese 英译汉反转正
1. The examination left no doubt that the patient had died of cancer. 调查结果清楚的说明病人死于癌症。
2. It is the only possession that I have not given up. 这是我所保留的唯一财产。
(2) 我们完全不知道他的计划。 We are in complete ignorance of his plan. (3) 他未能履行诺言,我们大家都很失望。 His failure to carry out his promise has disappointed everyone of us.
What is Affirmation? What is Negation?
英语中带no, not, none, nothing, nowhere, nobody,never, neither, nor等否定词,或non-, un-, im-, in-, ir-, dis-, non-, -less等否定词缀的词句, 汉语中 含有“不”、“没有”、“无”、“非”、“未”、“否”、 “休”、“勿”、“别”、“莫”、“毋”等成分的词句, 都称为反说或者称为否定。相反,英汉语中不含这些成分 的词句称为正说,即肯定。

英汉语言对比-4-Differences at the Lexical Level-2

英汉语言对比-4-Differences at the Lexical Level-2

2) In English, many nouns derive from verbs and therefore possess the dynamic features. What’s more, their inflections are relatively simple. Therefore, these noun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note actions, expressing actions, behaviors, changes, state, quality, and emotions etc. • Nominalization becomes one of the major features of English.
• You can rectify the fault if you insert a wedge. • 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can be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 • He failed in this exam, so he felt disheartened. • His failure in the exam made him disheartened.
1) to be +adjectives expressing emotions;
• Some common adjectives are: confident, certain, angry, afraid, aware, glad, optimistic, sure, sorry, anxious, content, etc.
• I saw advertised in a local newspaper a teaching post at a school in a suburb of London about ten miles from where I lived. • 我看到当地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广告: 离我住所的10英里以外的伦敦郊 区的一所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

P4 英汉语言词汇与句子结构对比

P4 英汉语言词汇与句子结构对比

汉语 动词、词组和短句的表达更为活跃。 相比之下,汉语句子中的名词不如动词活 跃。 介词数量小而且表达能力差。
结论:
英汉互译时,英语句子中的名词可以灵活 处理,介词短语可以译成动词、短语或短 句; 汉语中的连动句要分割成短句,同时使用 名词、动名词、介宾短语进行代替。
例如:
例如: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愉快地重新进行 这次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Return
4. 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汉语重人称 (personal)
英语的物称倾向十分明显,常采用不能施 以动作或者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为主语。 汉语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常用能施以 动作或者有生命的物体做主语。 因此,两种语言互译时,主语要进行相应 的转换。
例如: 她总是担心会发生地震。 Fear of earthquake haunted her. 你爷爷出什么事了? What happened to your grandpa?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她独处时便感到一种特殊的安宁。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英语重形合英语重形合往往用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依靠各种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结构的完整性并使用表现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如andbutsohoweverontheotherhandetc关系词如thatwhichwhowhomwhathowetc介词如oftowithonontoaboutunderetc特别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从属修饰平行对比等关系句子的外形很严谨句子的外形很严谨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第二讲

第二章英汉词类对比一、词类分类的三个标准:a.词义标准凭借词义和客观现实的联系,判断某一词汇所表示的是事物、属性、行为或状态,由此来决定该词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或是副词。

英汉无差异。

b.形态标准英语形态比较丰富(各类词缀、单复数、动词的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等),汉语形态不丰富。

c.句法标准以某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示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去判断词类。

总结:参照词义和形态标准,主要凭借句法标准来判断词类才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节英汉名词对比主要从分类、语法功能、构成方式及语法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

1.分类对比英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对英汉语学习和翻译具有特别意义。

A. 英语可数名词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如,an hour,another teacher,two books; 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直接用泛指限定词、数词来修饰和限定。

若要表达不可数名词的量,则要借助单位词,如three pieces of paper, two kilos of meat.B. 汉语中没有单复数词形的变化,名词一般都能直接受数词或数量词组前置修饰。

如,一张纸,几点意见,两种生活,三天等等。

C.模糊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的表达。

英语:可数名词的复数;汉语:数量词组、副词、名词重叠形式等。

1)changes have happened to him since we were separated. 许多、一些、很大的变化2) 在毕业典礼上,一句句千叮万嘱的话语使这些不羁的学子也有些动容了。

Words\remarksD.英汉互译实践(增、减词)1)up the street they went, past stores, across a broad square, and then entered a huge building.2) there are canteens around the campus. (小饭馆)3)Adversaries(对手)are powerful without question.4)一条条新修的公路把这个小镇和外界连(connect…to)在一起。

英汉语言对比-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词汇对比
科学n. →不科学adj. →科学adj.
A
3
二、词类对比
汉语把词分为11类,英语分为10类。汉语没有冠词,而英语没有量
词和助词。
1.汉英词类比较
汉语
英语
名词
noun

形容词
adjective

代词
pronoun
动词数词
numeral
量词

介词
preposition

连词
conjunction

叹词
interjection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第二篇 英汉词汇对比
第七章 词汇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词汇形态学 词汇语义学 第八章 词汇形态学对比 第九章 词汇语义学对比
A
1
一、汉英词汇历史比较
汉语:
汉语——汉藏语系,约有6000 多年的历史,表意文字;世界 上最 发达的语言之一;
《康熙字典》收了4.9 万个字的汉字。《 汉语大字典》 收了5 .6 万 字。台湾1 9 73 年出版的《 大汉和辞典》 收词55 万余条。汉字的 构词能力强。曾有人作了粗略统计,汉语中单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 就有2 00 多个,单“一”字开头的成语,就有5 4 72 条。据称原计 划 出 版 的 《 中 山 大 词 典 》 曾 包 括 60 余 万 条 。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
2
英语
英语——印欧语系,英语是拼音文字。
英语的历史起源于第五世纪中叶朱特人、撒克逊人及盎格鲁人的入侵, 到现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英语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英汉词汇对比 ppt课件

英汉词汇对比 ppt课件
下下棋,聊聊天 ➢ A一B: 躺一躺,动一动 ➢ ABAC:土里土气,慌里慌张,走来走去 英语很少利用重叠构词。
2021/3/30
13
缩略构词法对比 缩略构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 汉语缩略词分双音节和三音节: 高校、 地铁、科研、
彩电、纪检、家电、奥运会、海内外、师兄弟、离 退休、企事业、高富帅 英语首字母缩略:
词的文字理据表现为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 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一个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上 推断出该词的词义。
一般而言,表意文字有文字理据,表音文字没 有。
语音理据(基本拟声词)和语义理据(具有文 化背景知识的词语)是英汉词汇语义学对比的 重点。
汉语的形态理据较缺乏,而英语的文字理据几 乎没有。
2021/3/30
整体上,英语形态理据性比汉语强:可以 从词根和词缀中推知派生词词义;复合词 词义大多数是透明的。
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分:
偏正(英汉):daydream, homework, grass-green, 小说,火红,雪白,辈出,冰箱 动宾/宾动(英汉):push-button, English-speaking, brainwash, 结果,用功,拼命,
泄气
主谓(英汉):sunrise,earthquake, 地震,面对,文明 联合(英汉):wait-and-see, 途径,语言,美丽,忘记,是非,尺寸 补充(汉)/补动(英) :加强,破坏,提高,车辆, home-made, whitewash,
2021/3/30
14
词汇语义学对比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化程度对比 词的搭配对比
2021/3/30
15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从 这些表达形式中可推断出词的意义,这就是词的理据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1. 概述对比两种语言,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及篇章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是词汇在这之中似乎更具关键性,因为“语音只是词汇的包装或外衣,而任何语法问题到底就是词的用法问题。

”词算是一门语言比较基础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形态结构和意义的某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来分析一下英汉语中词汇的不同。

2.英汉词汇系统特征对比2.1汉语1)汉字具有独特的方形结构,是一个非字母化书写符号系统。

象形- 表意-拼音是人类语言文字发展的三个层次,汉语长期停滞在表意阶段,有其本身的、特有的译音特征,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

(ideophonograph)2)汉语文字系统语音承载能力不够完备,音位结构(元音与辅音的组合)不可能明示。

3)汉字音与义的结合的视觉分辨率很高,同音异义字可由视觉分辨,如发音为“jing”的“井”、“颈”、“景”、“警”一看即知,不会混同。

即所谓“因形见义”。

4)音义视觉分辨率高导致词义分辨率很高,如“陈迹”与“沉寂”同音,但不会混淆。

5)汉字不具备形态发生学机制,因为汉字不是可以发生形态变化的拼音文字,而是方块字。

汉字只能附加与粘合,也就是“简单对接”。

6)汉字与语素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字”就是“语素”,许多语素本身即词;词是语素(“字”)的附加或粘着。

能独立的语素(自由语素)结合叫附加,如“好看”;不能独立的语素(粘着语素)结合叫粘着,如“人民”。

2.2英语1)英语文字属于字母化语言书写符号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按文字符号拼音),可识读性(即词性分辨率);可习性(即按可识读性来识字);可衍生性(即按原型派生、类比的属性)。

2)英语文字系统语音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符号表音功能较强。

3)英语词的音义视觉分辨率不高,如well在孤立情况下分不清楚是“好”还是“井”。

英语不能在词一级因形见义。

其主要的、基本的功能是表音。

4)视觉分辨率地导致词义分辨率低。

如在孤立状态下permit(vt. 允许)与permit(n. 许可、许可证)很可能混淆。

英语同形异义词很多。

5)英语的文字具有形态发生学机制:能产生性、数、格、级、时、态、体等等变化,形态变化本身可以承载语法信息。

6)英语的word与语素是两个层级的概念,英语语素包括词根(如undo中的do-)、词的前后缀(如undo中的un-)、形态形式(如going中的-ing)。

这些形式的分辨率都比较高。

3. 英汉语言词的形态和语言类型对比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有书写形式、语音和意义。

汉语和英语都有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虚词(如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拟声词)。

从词性上看,英语里没有量词和助词,汉语里没有冠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从词形变化上看,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

先看下面的例子:a.He wants to change his life.b.He wanted to be left alone.c.The Chinese people are reveling in the success of the Olympics.d.The main room was broken into small cubicles.英语里的谓语动词需要在形式上做些变化,以表达人称、数、语态、时态和体态意义,这些变化称作屈折变化(inflection),因此英语是屈折语。

英语里很多次的词性和意义很容易知晓,例如active (adj.), action(n.), actively(adv.), actively (adv.), 再如:unlike, dislike, alike; 我们通过添加词缀来改变词性或者词意的做法称作形态变化。

我们通过把以上例句翻译成汉语来分析一下汉语词汇特点:a.他现在想换个活法。

b.那时,他之象自个儿待会儿。

c.中国人民为奥运成功而雀跃。

d.正堂隔成了几个小间。

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动词本身不带有时间、人称和数的信息。

如果需要表达这些信息,只能使用词汇手段,如“已经、着、了、过、许多、一些、们”等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不是屈折语。

在人类语言中,一词多类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汉语中的“研究”和英语中的research既可用做动词,也可用做名词;汉语中的“怀疑”跟英语中的doubt也类似,既可做动词,也可做名词。

英语中有一些见类词是汉语中没有的,如rain既可做名词表示“雨”或“雨水”,也可做动词表示“下雨”,在汉语则要分别表示,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

相对而言,汉语里的词类由于没有系统的形式标记,一词多类现象更为普遍。

比如上例汉语的“怀疑”跟英语的doubt类似,但英语中又可分别用动词suspect和名词suspicion表示。

汉语的“调查”即可用做动词,也可用做名词,而在英语里与之对应的是investigate和investigation,而且还有形容词用法investigative。

汉语的“服务”,做动词、名词均可,英语则用做名词serve和service分别表达。

汉语的“翻译”一词,可用做动词,也可用做名词,甚至可以表述“做翻译工作的人”,而在英语里,相应的表达是translate,translation和translator。

同样,汉语的“困难”是形容词,也可做名词,对应的英语是difficult和difficulty。

汉语的“满足”是形容词,也可做动词,英语要分别用satisfactory和satisfy表示。

总之,多数情况下,汉语需要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性和词类。

因此,它是一种形态变化极少的孤立语。

从词性分布上看,和英语相比,汉语较多使用动词,较少使用代词、介词和连词。

因使用动词偏多,汉语动感较强;因使用介词、连词和形态变化较少,汉语更依赖词序来表达意义。

基于上述种种差异,我们可以说,汉语更具意合性,英语则具形合性。

4. 英汉构词方式对比人类社会变动不居,新思想、新变化层出不穷,新思想、新概念不能全靠造出全新的词汇来表达。

任何语言都有一套手段运用已有的概念和形式组合成新的思想和概念。

这个组合过程具体表现为构词。

英汉语的构词主要有五种方法:语缀法、转化法、缩略法、重叠法和复合法。

4.1语缀法1)语缀法是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

加前缀一般会发生意义变化(如反义),加后缀通常会改变词性。

英语里常用的词缀有:anti- antitrust (反垄断),antibiotic (抗生素)ex- ex-wife (前妻),ex-present (前总统)re- reuse, re-route (变更旅程)-age coverage (报道,保证金),percentage (百分比,百分数) -ation legislation (立法),inflation (通货膨胀)-ee employee (雇员), referee (裁判), nominee (被提名人) 2)汉语里的词缀是词的附加成分,有些没有词汇意义,有些具有词汇意义,有的后缀还具有语法作用。

我们可以根据词性变化对其进行分类:(1)不改变词性巴结巴(stammer),锅巴(crispy rice)儿胖墩儿(short and fat child)头舌头(tongue)老老伙计(old boy/ fellow/ chap)(2)改变词性:变为名词头滑头(slippery eel)子胖子(fatso),尖子(the best),塞子(plug)家画家(painter),赢家(winner)商制造商(manufacturer), 零售商(retailer),赞助商(sponsor)气神气(manner), 杀气(murderous look)(3)改变词性:变为动词化电气化(electrify), 标准化(standardize), 美化(beautify)(4)改变词性:变为形容词或副词可可心/人(be to one’s liking), 可取(desirable)4.2转化法词由一种词类转化成另一种词类,这种情况就叫转化或者转类。

现代英语里存在大量转类词,而且转化后的词义与原来的词义相关,有时会改变读音、词尾或拼写方式。

如:use /ju:z/ v. 使用use /ju:s/ n. 用处excuse /ik’skju:z/ v. 原谅,辩解excuse /ik’skju:s/ n.理由,借口英语词性转换通常在名词和动词之间进行。

如:to drink v. 喝,饮drink n.饮料to taste v. 品尝taste n.味道,品味eye n. 眼睛to eye v. 盯着看size n. 大小,尺寸to size somebody up v.打量4.3缩略法缩略法就是把词缩短,不增减意义,也不改变词义。

首字母(或首字)缩略法(如UNESCO; APEC; 亚太;人流)是英汉语缩略的主要方式。

英语里还有一些灵活的缩略形式,如triple-H days中H式缩写形式,分别表示hazy(阴沉的),hot(热的) 和humid(潮湿的),译成汉语应该就是“桑拿天”了。

英语还有其他缩略方式,如缩合(motel汽车旅馆),截短(flu 流感)等。

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缩略法,叫做数字概括法。

翻译这类词的时候要注意数字的内涵。

如:两伊战争Iran-Iraq War“两个凡是”the “two whatevers”“五反”movement against the “five evils”“十二五”规划the 12th Five-Year Plan十八大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4.4重叠法汉语可以使用叠字构词,如“亮晶晶”“三三两两”。

这种构词方式是英语里没有的,但英语可以使用基数词的复数形式表达不确定的数量,常用的in twos and threes 就指“三三两两”。

汉语里的叠音词有些不改变词性,词义也基本不变,如“人,人人”。

还有些叠音词应看做一个单纯词,单个词素不能单独使用,如“猩猩”、“娓娓”。

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词汇含义和语用规约。

比如,把“警察叔叔”译作uncle policeman不符合英语称呼的规范。

上例如果不是称呼,译成policeman即可;若是称呼,可译成officer。

3.5 复合法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合成一个新词。

汉语的主要构词方式是复合,有五种类型: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

如“雪白”、“理发”、“提高”、“地震”。

汉语重整体思维,倾向于给事物添加类属标记;英语重个体思维,一般不需要这类标记。

如喷气飞机(jet)、电机(electric machinery)、收割机(cropper)、挖掘机(grab)、柳树(willow)、杨树(poplar)、槐树(sopho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