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_高晓歌
油藏建模的不确定性

(3)塔河奥陶系地震响应特征均为“串珠” ,但依据地震属性判 断洞穴充填与否、充填流体性质(油、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放空的洞穴储层
含水的洞穴储层
充填的洞穴储层
二、油藏建模的不确定性
3、地质参数不确定性
(1)野外地质露头统计参数只能给出沉积体参数分布范围, 如何优选参数具有不确定性。
二、油藏建模的不确定性
2、建模方法不确定性
(2)随机建模方法
截断高斯模拟方法(沉积相)关键是截断值选取和误差模拟。沉积 相空间分布变异强时, 截断值随位置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误差模 拟为无条件模拟,是一个不确定性过程。 (1)通过截断值划分不同沉积相类型; (2)应用原始数据进行克里金插值估计, 得到估计值Z*(u); (3)对参数场进行无条件误差模拟; (4)将模拟误差与原始的克里金估计值 相加,即得到一个忠实于井点观察值的 模拟结果。 截断高斯模拟方法
Z*(x0)
90
二、油藏建模的不确定性
2、建模方法不确定性
(2)随机建模方法
确定性建模每次只能有一个模拟结果,而随机建模每次可以产生 多个等概率的模拟结果;按照模拟对象不同,随机建模分为基于目标的 随机建模和基于网格点的随机建模。
基于目标的随机建模方法
标点过程(示性点过程)
基于网格点的随机建模方法
一条河只有一口井通过,但有 10口井作为约束
二、油藏建模的不确定性
2、建模方法不确定性
(2)随机建模方法
高斯模拟方法关键是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和分位数的选取。其中, 条件概率分布函数求解中用到变差函数,非均质性油藏变差函数具有较 强的不确定性;分位数为随机选取,也具有不确定性。 (1)将模拟参数通过正态变换将其变为正态分布; (2)通过变差函数求取某网格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 (3)从条件概率分布函数中随机地提取分位数便可得到模拟实现; (4)正态分布逆转为模拟参数。 高斯模拟方法
地质油藏建模流程

主要模块介绍一、数据准备本实例中的数据整理如下:wellhead井位坐标文件jinghao X Y kb topdepth bottomdepth X21-23397381621502195 X21-243974070X21-253974257X21-263974480X22-193972535X22-203972803X22-213973010welltop分层文件X Y hb wellpoint surface jinghao 3973816Horizon c811X21-233973816Horizon c8121X21-233973816Horizon c8122X21-233973816Horizon c813X21-233973816Horizon c821X21-233974070Horizon c811X21-243974070Horizon c8121X21-243974070Horizon c8122X21-243974070Horizon c813X21-243974070Horizon c821X21-24测井文件准备DEPTH PERM_K POR_K SW_K VSH_K NTG0100010 1010000 1 0二、数据输入1 输入WellHeader井位坐标文件右键点击输入Well Header:文件类型里选:well heads.2 输入Well Tops分层文件:右键点击Well Tops文件夹并选择Import on Selection;文件类型里选:Petrel Well Tops ASCII3 输入输入Well Logs右键点击Wells文件夹,选择Import on Selection;文件类型:well logsASCIIinput Data logs specify logs to be load加载per,perm,sw vash,ntg 等数据;设置templatesettings -9999全选左击OK然后下图设置左击OK For All ;在流程窗口左键双击出现下图,在窗口中输入建模名称点apply,再点cancel三、Pillar Gridding建一个网格边界工区范围边界标定了3D网格的侧向延伸;仅在边界内形成3D网格,因此在边界外不会进行储量计算,也不存在构造层面和属性单元;可用创建边界工具,在2D窗口中创建一个边界;同时再这里设置最终模型的横向网格大小;步骤:左击下拉菜单中的并把资源管理器中的wells打勾出现建模的2D图形:把pillar gridding 单击点亮:左击在2D里浏览全图,出现下图:左击,然后用鼠标左键画边界:边界将要封闭前双击左键,就封闭了.然后左键双击左击apply,出现下图左击是Y;Pillar网格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空间结构生成的过程;在I、J方向上定义网格单元的大小;生成的骨架网格也叫作pillar网格定义出了空间结构;创建出的骨架网格不代表任何表面,而是代表了pillar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位置;在下一个进程中创建地层层面地层层面会被插入make horizon,并连接到pillar上,Z方向上的网格单元也将被定义;Pillar网格化进程完成后,首先会生成一个3D GRID网格;网格化的目的就是要创建均匀分布的矩形网格单元;对生成的网格结果感觉满意后,点击OK以开始构建顶部和底部的骨架网格;在弹出窗口询问是否将开始构建顶部和底部骨架网格中点击"Yes";四、Make Horizon在3D骨架网格中加入层面左键双击:窗口中出现下图:左击5次,建立5个层面;出现下图:左击1,然后依次左击2 、3 ,4把层面加上去;1 2 3 4出现下图;并把光滑窗口数字0改为2;双击窗口中出现下图:直接左击;再cancel.五、Laying细分层仅仅是网格精细化的过程,不是所有输入资料都用在了这个进程中;用户可通过设置单元的厚度、单元的个数或用比例数,来定义网格垂向的分辨率;给定单元厚度时,zone的划分既可以跟随顶部也可以按底部;小层本应该根据将要建立的属性模型来定义;通常,小层的厚度应该是模拟的最薄相的厚度;但是,有很重要的一点应当记住,小层厚度减少时,单元数目会增加,所以不应该插入太多的细节; 步骤:下面创建细分层:左键双击出现下图:把分层数改成如下图,两个主力层各分成10个小层;左击apply,再cancel.六、建立几何建模几何属性是通过先前定义好的方法,如网格高度Cell Height、总体积Bulk Volume、创建出的3D属性;每个网格都将赋予一个与所选方法相对应的数值;在进行储量计算和岩石物理属性间的数学运算如生成含水饱和度属性时可能会用到;几何属性建模进程允许用户建立几何属性模型,另外还可进行简单的建模操作,如接触面之上的计算,它是计算用户定义的接触面之上的网格单元的高度;选择“单元体积”方法;用总体积作为属性模板,然后点击应用即可生成;左键双击出现下图,左击apply,再左击cancel.打开input资源管理器出现下图对右击出现下图:左击设置如下图:把Vsh测井曲线处理成离散的值0代表砂岩段和1代表泥质段七、离散化测井曲线离散化进程就是给井曲线穿过的网格单元赋值;因为每个网格单元仅能得到一个值,那就要求测井曲线要均匀分布,即离散化;其目的就是要在属性建模时能把井的信息作为输入,即控制井间的属性分布;有一点要明确,离散化之后得到的网格单元将作为属性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出的一项;沿井轨迹的网格单元内分布的值与整个3D离散化之后得到的属性分布是一致的;左键双击定义离散化设置;算法选平均法,以线数据处理测井曲线,使用Neighbor cell方法;.注意:对Vshale设置成如下方式,然后左击对于连续数据Perm离散化时应该选用Hamonic方法,其它设置完后左击每次设置完一道测线参数并Apply后,都要把点上,以免被冲掉那就白做了;对于por,sw,ntg选用的方法一样,都用Arithmetic八、对Vsh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直接被相建模和属性建模的模块调用,数据分析分为两类:对离散数据的分析和连续数据的分析;VSH离散数据的分析:1.打开分析窗口,界面如下:2.选择分析的对象,是经过离散化的井点,还是未离散化的测井曲线,或整个模型默认.3.是否使用滤波功能,很少使用默认不用;4.左击标签,进行相应的分析:选中vshU的Zone 1依次左击1 、2 、3 、41 4235、Vsh变差函数的分析对Vshale的4个层zone1,zone2,zone3,zone4分别进行变差函数的分析:以zone1层的泥shale为例,其它2、3、4层的操作相同左击标签,进行相应的变差分析:出现下图:首先设置主方向的分析参数,包括带宽,搜索半径,步长等,然后再设置次方向和垂向上的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用户对本地区数据的大概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分析的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在该例中的分析参数和结果如下图.在分析变差之前,首先大概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然后再调整这些分析参数,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1)先把Major Direction 主方向值左击,出现下图然后设置其它参数,手动调参完毕后左击Apply,手动调整下图的1和2的幅度,使得蓝线尽量与小黑点重合,调好后块金值Nugget设为0;21注意:Major range 值比Minor range 值一般要大些;Type值均设置成spherical ,No lags 一般根据经验设置,,本例设为30 ,这样条柱较多,容易调参;2)Major Direction 手动调参完毕后,再左击次方向出现下图,开始手动调参,调完后,左击Apply3)Major Direction调参完毕后,左击Vertical Direction 出现下图垂向厚度一般小于10米,但有时主力层厚要超过10米;块金值Nugget设为0至此,Vshalede的Zone 1层的泥质操作完毕;然后是Zone 1层的砂层是同样操作;本例中调好的图形如下:主方向调试如下:次方向调试如下:垂向调试如下:然后调试VshU的Zone 2 ,zone 3,zone 4 ,重复前面操作过程,4个层都依次变差分析完成后,对Vsh的数据分析结束;九、相建模Petrel中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来生成相模型:在这里常使用序贯指示模拟法的相模型随机计算随机建模;用序贯指示模拟法SIS,建立一个基本的相模型的进程1、双击下的;2、打开相建模流程3、选择Use existing property,属性选择4、选择Zone settings,选择Zone 1 顶层,左击,把打勾,并设为2,并把Leave Zone Unchanged 按钮按下;以zone 层为例:5 、选择zone 1;取消选择Leave Zone Unchanged 按钮以改变设置并选择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左击、、、、各一次,并左击、两次、出现下图:左击Apply 运行,然后依次对zone 2,zone 3,zone 4 层做和上述相同步骤;本例做出的2、3、4层图形如下zone 2层相建模如下: zone 3层相建模如下: zone 4层相建模如下:2 3 4 5选中zone1打勾1这样相模型就做完了;十、对连续数据进行分析:双击流程图中的出现下图:分别对perm,por,sw等连续数据进行如下操作:用鼠标选中中的Perm,对Perm进行操作;123操作:分别对此窗口中的、、左击,然后依次点击加入到右侧窗口;出现下图:先用鼠标选中反白进行如下操作:依次左击1、2、3、4、5、6、7对不做任何操作图形如下再用鼠标选中反白进行如下操作:依次左击1、2、3、4、5、 6再用鼠标左击Variograms,出现下图:进行perm 变差函数的分析:Perm 的主方向调变程图如下前面已经对Vsh 进行了分析,perm 变差分析与Vsh 变差分析的步骤相似,分别调好主方向,次方向,和垂向的变差;下面选主方向变差图,次方向和垂向省略再选中perm zone1的砂体如下图进行操作步骤重复以上:123 4567142365解释1.选择分析对象,是经过离散化的井点,还是未离散化的测井曲线,或整个模型默认即可2.是否使用滤波功能;是否用相约束打勾3.分别按以下2个标签,进行相应的分析4.打开每个标签后,按键,刷新显示5.在进行transformation分析时,可以能够多种数据的处理,包括,输入截断,对数变换,正态分布变换等;6.例如要进行输入截断和正态分布转换,处理的对话框如下:十一、属性建模在建立油藏模型时,PETREL提供了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两种算法:输入数据为粗化的井模型和趋势数据以及各种设置参数; 当建立属性模型时,所有的网格都赋于数值. 井数据和趋势数据分布在3D 网格中.在建立模型之前, 用户必须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定义变差函数;随机性建模Petrel 可以根据序贯高斯模拟建立随机岩石物理模型. 这是用于产生多变量高斯域实现的直接算法;该算法可以产生局部变量. 意思是如果基于相同的输入定义100 个实现使用不同的种子点,可以得到100个不同的结果,他们都能和输入相匹配,但既然通过分布来输入,每个网格的数值的值会根据这个分布赋值. 如果运行50-100个实现,各模型之间的差别反映了模型的不确定性.步骤:分别对perm,por,sw ,ntg等属性进行如下操作;双击流程图里;选中perm,设置如下:左击1 、2 、3123然后如下设置:左击1、2、3、4、5、6321564perm的zone 1的泥质做完,然后做perm的zone1的砂体如下:然后如下设置:左击1、2、3、412 34依次对zone 2、zone 3、zone4操作与zone1层操作一致;por,sw属性建模与Perm 的操作一致;选几幅图如下Ntg的属性建模如下:注意:对于Ntg离散数据由于没有进行变程分析,所以对其操作如下:如下图所设置:选中Ntg,四个层同时做,Facies 先选泥质,左击进行变差设置,块金值设为0,变差类型设为Spherical,主、次轴、垂向和物源方向设置如右表所示:设置完毕后,左击ApplyFacies 再选砂体操作如下:至此,属性建模完毕;十二、网格粗化及属性粗化的操作为了防止粗化后的网格不符合数模要求,在做此步骤之前最好copy 3d 如下图:左击1,再左击2复制左击粘贴出现下图: 左击1、23,再双击3,出现下图,设置4、5网格粗化:本例粗化为8080网格,左击6 Apply12左击,出现下图:左击,出现下图:左击1、、2、3出现下图:该步骤需要粗化垂向网格数,将图中3,10,10,2改为原始分层数,也可不改因数模人员要求而定 本例分层数据改成下图: 左击,再左击,出现下图,左击在如下的流程图里,双击出现下图:1234 56231左击,再粗化属性模型步骤:双击出现下图:这里需要粗化的数模属性体:perm、por、sw、ntg,分别选中perm、por、sw、ntg,下面四幅图如下所示:perm的方法选用Harmonic方法,而por、sw、ntg均选用Arithmeticperm的粗化如下:por的粗化如下:sw的粗化如下:Ntg的粗化:十三、储量计算储量计算是常用模块之一;可以精确计算每个层位,每个断块的储量, 在油水界面的定义Make Contact中形成的油水界面作为储量计算的输入,储量计算的设置直接明了,但还须用户尽心法仔细检查所有标签;所有的设置参数可以在Volume Calculation 窗口中进行设置,用户须定义输出的格式以产生3D 属性,报告,分布函数,以及使用哪些输入数据;用户定义的报告将在运行后产生,报告中将详细列出每个层位、每个断块或每个相的储量,用户也可以生成体积密度分布图典型的是HCPV 图或STOIIP 图.一、计算油水界面上的总储量要计算模型的储量,首先激活正确的模型步骤:1、左击2、双击储量计算流程打开对话框:3、定义一般设置:a 打开要产生的属性以及定义报告中包括哪些参数;b 净毛比和孔隙度标签,如果没有N/G 属性,使用常数值经验定.C 体积系数B O 无单位和气油比R S 单位m3/m3B O和R S的设置要查报告得出,本例西峰白马中区数值分别为和D 油水界面标签本例由于没有提供油水界面,所以如下设置:如果有油水界面值,比如,则可进行如下操作加入油水界面:在资源管理器中左击,出现下图:在流程图中把下拉菜单打开,双击,出现下图:选中,左击移除因为本例没有油气接触,出现下图:在空格处输入油水界面查看报告得出,或从地质那里搜集,比如输入左击,再可在资源管理器中看到新添了个文件夹:在算储量时,在下图中可进行如下操作,把油水界面加上去:依次左击1、2 即可加上;12出现下图:左击,完毕,进行其它选相的设置;E 计算所用的列表公式:2个图表公式F 气体属性设置:G 相Facies设置:H 边界设置默认:设置完后左击键,左击计算储量,自动在窗体中产生表格J.产生一个报告. 要拷贝整个报告,1、点击左上方的单元格全部选上;2、并左击拷贝,3、打开Excel 按Ctrl+V进行粘贴二、产生STOIIP 烃体积密度分布图烃体积密度分布图是描述在相同位置相同的XY坐标的体积总和.例如, STOIIP 图描述整个网格相同位置的STOIIP 的总和;因此可以根据它来识别油气的聚集情况;三、输出数模所需要的文件1、SW属性的输出:右击粗化过的,出现下拉菜单,左击出现下图:在保存类型下拉菜单里选:文件名:SW 文件名没有要求,会意即可左击保存,出现下图:左击,出现下图:左击,保存起来,以备数模用;2、孔隙度por、渗透率perm、净毛比Ntg的输出:步骤:1、左击,2、在下拉菜单中左击3、出现下图:保存类型选中:,文件名:ppn文件起名没有要求,会意即可;设置完毕,左击保存,出现下图:在perm,por,ntg前打勾,左击出现下图:左击两个,出现下图:左击,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属性就输出来了;3、perm,por,sw,ntg属性一起输出来步骤:1、左击,2、在下拉菜单中左击3、在下面出现的图中,保存类型里选:,文件名:wellconnection设置完毕,左击保存,出现下图:在perm,por,ntg前打勾,左击出现下图:左击,完毕;查看输出到你的文件夹中的三个属性文件如下:。
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在石油工程领域中,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油藏地质、物理和流体特性的描述,以及对各种油藏开发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公司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地获取石油资源。
一、油藏模拟技术的应用案例1. 储层描述与预测油藏模拟技术可以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对油藏的储层进行描述和预测。
例如,通过测量沉积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力学参数等数据,可以建立油藏的地质模型。
利用地震反射数据,可以对油藏的构造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些模型和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等参数,从而为油藏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
2. 油藏开发方案的优化油藏模拟技术还可以模拟和优化不同的油藏开发方案。
通过建立含油饱和度、渗透率、井网布局等参数的数值模型,可以评估不同开采方法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常规油藏的水驱、气驱和聚驱等开采方法的效果,选择最优的开采方案。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拟技术评估油藏的次生开采潜力,比如注水、压裂等增产技术。
二、油藏优化技术的应用案例1. 井网优化油藏优化技术可以根据油藏模拟的结果,对油井的井网布局进行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不同井网布局的开采效果,可以确定最佳的井距、井网密度和井网形状等参数。
这样可以避免井之间的干扰,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
2. 油藏压裂油藏优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压裂操作的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压裂的参数,包括压裂液的流体性质、压裂压力、裂缝的尺寸和长度等,可以评估压裂操作的效果。
这样可以确定最佳的压裂参数,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3. 油藏注水油藏优化技术可以用于注水的优化。
通过模拟分析注水的参数,包括注入压力、注入速度、注入井与产油井的距离等,可以评估注水的效果。
这样可以确定最佳的注水参数,从而提高油藏的驱替效率。
结论石油工程油藏模拟与优化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公司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深探地学建模软件-油藏地质建模培训教学

GridWorld
目录
一、简介 二、建模准备 三、油藏建模初始化 四、相建模 五、油藏属性建模
网格天地
GridWorld
五、油藏属性建模
1.概念
★储层参数模型
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即为储层参数模型,属于连续 性模型的范畴。储层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属于连续 性变量。 在储层参数建模中,一般要建立三种参数的分布模型,即孔隙度 模型、渗透率模型、含油(含水)饱和度模型。孔隙度模型反映储层 储存流体的孔隙体积分布;渗透率模型反映流体在三维空间的渗流性 能;含油饱和度模型反映三维空间上油气的分布。这三种模型对于油 藏评价及油气田开发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网格天地
GridWorld
五、油藏属性建模
3.原理介绍
2)属性分析
数据变换—所有变差函数求取的开始 (随机建模思想)
变差函数—反映储层参数的空间相关性
网格天地
GridWorld
五、油藏属性建模
3.原理介绍
3)数据变换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变换? 原始的测井数据经过网格化后,由于网格划分的因素,物性参数的 分布空间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将不符合原始井数据的异常数据截断。 因此,在属性建模之前,把所有原始 数据进行正态变换,从非正态分布变换到 正态分布。 在模型建立完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 反转换,以确保模拟结果与输入的分布形 态保持一致。
1
注:设置纵向细分 层平均厚度
注:根据地层的平均 厚度和设置的细分层 厚度估算细分层数
2
3
注:分层划分方法为等比例
4
网格天地
GridWorld
四、相建模
3.创建相模型
4)点击确定后树窗口下边会挂出一个“新建的沉积相模型名称”节点。 5)油藏名称右侧属性栏中,当前操作属性,选择进入操作状态的模型名 称,使所选择模型处于编辑状态。
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

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石油工业是全球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为了有效开发和管理油田资源,油藏模拟建模成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包括油藏描述、建模参数选择、模拟软件和模型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一、油藏描述在油藏模拟建模过程中,准确描述油藏的物质特性和地质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获取油藏地质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岩石物性参数等。
其次,要了解油藏的流体特性,包括油、水和气的饱和度、粘度及流动性质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油藏的开发数据,包括生产概况、注水情况、压力变化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油藏描述模型作为后续模拟的基础。
二、建模参数选择在油藏模拟建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模型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吸水曲线等。
首先,需从地质数据中获取相关参数,如渗透率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岩心数据等来确定。
此外,在开始模拟之前,还需要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选取最为关键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三、模拟软件在油藏模拟建模中,使用适当的模拟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常用的油藏模拟软件有Eclipse、CMG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流体流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等进行数值计算,模拟油藏中的流动现象。
模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进行各种模拟方案的设计和比较,有效地辅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
四、模型验证在完成油藏模拟建模后,需要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性。
模型验证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对比、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等。
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则说明模型的建立是可靠的。
如果不吻合,则需调整模型参数或者改进模型结构,再次进行模拟。
在实际应用中,油藏模拟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的油田开发和管理中。
通过建立合理的油藏模型,可以预测油藏的开发潜力和产能,有效指导油田的开发和管理决策。
实用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手册

实用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手册作为一名油藏工程师或地质学家,在工作中需要掌握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的技能,以便更好地预测油藏的产能以及制定开发方案。
下面是一份实用的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手册,其中包括步骤、方法、工具和注意事项。
1. 地质建模地质建模是预测油藏产能和制定开发计划的关键步骤。
下面是地质建模的步骤:1.1 数据采集收集合适的岩心、测井和地震数据。
这些数据将用于生成建模图。
1.2 地质建模图至关重要使用采集到的数据,优化建模图。
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是优化建模图的有效工具。
1.3 发现模型基于地质建模图,构建发现模型。
发现模型是一个三维模型,代表油藏。
1.4 插值通过插值法确定发现模型中油藏的空穴。
这是一个确定油藏的关键步骤。
1.5 地球物理学使用地球物理学数据修改发现模型。
地球物理学能够监测地层中的变化,并且作为修改发现模型的依据。
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更加准确地预测油藏几何形状和产能的关键步骤。
下面是数值模拟的步骤:2.1 数值模拟步骤在生成发现模型之后,使用数值模拟步骤确定油藏几何形状和产能。
2.2 数值模拟工具数值模拟需要使用复杂的工具和算法。
一些常见的数值模拟工具包括ECLIPSE、Powder River Basin、SEMSIM等。
2.3 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可以确定油藏的几何形状和产能。
这些结果将用于制定开发计划。
3. 注意事项在油藏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数据安全在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
3.2 数据准确性采集到的数据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3.3 不确定性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合理评估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3.4 运营成本油藏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可能非常昂贵。
在决定使用这些技术时,需要考虑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油藏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对于制定油藏开发计划至关重要。
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并且注意数据安全、数据准确性、不确定性和运营成本等事项。
探索油藏新方法——智能油藏建模

工作流程提供 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借助T D M 方法而生成一个完整 的油田
响应的运行时间是以秒计而 不是 以 分钟或是以小时计算。因此,T D M 的 内在特 点是为快速跟踪 油藏历史 、
决策分析和人 工智能辅助历史拟合
提供手段与方法 。
域 ( 最具开采价 值)到最坏区域的 划 分而对 先前用 于预测 的全模 型进 行校正 ,这要通过加载 油 田最 新钻 井 的信息而完成 。这种做法类似于 常规油藏模拟 中的历史拟合过程 。
连续预测建模 采用一种创 新 的 、叠 加 式 的二 维 模糊 模 式 识 别
( F P R )技术 ,就可将 离散 的预测 模型融合成一个紧致 的全油 田油藏 模型 ,这就 为集成油藏管理提供 了 强有力 的一个工具 。这一全油 田模
数据挖掘技术,其主要特征包括: 较少的数据需求量 仅需要 以
使用方法简单 自项向下模型可 作为对现有 油藏模 拟模 型的补充而 提供 独立的分析,或者完全替换现 有 的常规 油藏模拟 ,当这些常规油 藏模拟 的运行 时间和成本难 以容忍
需要 同时考虑与决策相关的不确定
性 ,可 对 多 层 次 油 田开 发 策 略 进 行
研 究,确 定 出一套优化的操作流程
封 面 报 道
和信息,采用创新 的和独特的人工 智能与数据 挖掘技术 ,就可 以创 建
余储量 、加密 井的甜 点区、以及性 能欠佳井的位置。
的情况下。 提交结果丰富 可提交油田开发
离散智能的预测模型 。这些预测模
型就 代表 了 已分析油藏特 征的方方
面面。
T D M特 征 新 颖
产量数据来启动分析过程。在分析 进程中 ,通过加入更多的数据 ( 测 井、岩心、压力、地震等 )可使所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Ξ黄友华,许晓宏,王腊梅(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在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高二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
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
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选择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
关键词:储层建模;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变差函数 储层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藏描述与评价新技术,它是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开发方式的选择和井网布署的基础,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是现代油藏描述的核心,也是储层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项目之一[1],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
高升油田高二区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三段莲花油层,由高18块和高246块构成,构造面积约20km 2。
高18块为底水油藏,为中孔中渗储层;高246块为气顶底水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
油层分布主要受构造、岩性控制,为层状边水油藏。
原油性质的变化具有上稀下稠,南稀北稠的特点。
1 储层构造建模 构造建模是油藏储层建模的基础[2],它是综合利用井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并结合完钻井的单砂层分层数据等建立单砂层的构造模型(图1)。
从各单砂层构造顶界面建立起的全三维地层格架模型[3]。
图1 高二区储层构造模型的识别,工程上需要岩性分类识别,并提取出以“层”为单位的各类“层”测井值。
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模糊逻辑划分系统(Fu zzy Pa rt it io n in g Sy s te m ,简称F PS )的测井岩性识别具有如下特点:411 能综合各种曲线信息,基于无监督模糊聚类和有监督的模糊逻辑推理方法,自由参数少,克服了常规方法仅靠几个参数决定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盲目性的弱点;412 充分利用已有岩性判别规则,易于融入先验专家、地区知识到判别规则知识库中;413 计算量小,对未知井段岩性判别更为快速和可靠,可大批量处理井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断块油气田建筑结构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高晓歌1谢麟元2齐陆宁3(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吐哈油田分公司鄯善采油厂,新疆鄯善838202;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00)文章编号:1005-8907(2010)04-434-05摘要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4层为例,结合建构要素解析与随机建模理论,重点研究建构要素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以进行油藏类型细分及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通过对7口取心井观察,结合岩性、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分析,划分了9种岩相类型、7级沉积界面和7种构型要素,各种构建要素代表不同的变差函数。
模型分析统计显示,河道充填沉积和心滩分布范围最广,占总量的63.1%;天然堤较为发育,占10.6%;决口扇、洪泛平原、河道滞留沉积、落淤层分别占8.9%,8.1%,4.9%,4.4%。
总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及剩余油量,建构要素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从小到大:落淤层、洪泛平原、天然堤、决口扇、河道滞留沉积、心滩、河道充填沉积。
分构型要素进行变差函数拟合并开展构型要素随机建模,可以有效凸现构型要素内部和不同构型要素间的油藏属性分布规律,为精细剖分储层,深刻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河流相;构型要素分析;变差函数;随机建模中图分类号:TE121.1+5文献标志码:AStochastic modeling of reservoir property with architectural-element controllingGao Xiaoge 1Xie Linyuan 2Qi Luning 3(1.Northwest Oilfield Company,SINOPEC,Urumqi 830011,China;2.Shanshan Oil Production Plant,Tuha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Shanshan 838202,China;3.College of Geo-Resourses and Inform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257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ochastic modeling of reservoir property at architectural -element controlling by means of combining architectural -element analysis with stochastic modeling method in order to subdivide the reservoir type and to understand the rule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taking the 34layer,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second region of Shengtuo Oilfield as an example.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lithology,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nine lithofacies types,seven sedimentary interfaces and seven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re divided through the coring observation of seven wells.Variation function of every architectural element is matched respectively.The mode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hannel-filled deposition and channel bar display a wide distribution,reaching to 63.1%of total volume;natural levee amounts to 10.6%;crevasse splay,flood plain,channel detention deposition and siltation interlayer amount to 8.9%,8.1%,4.9%and 4.4%respectively.To sum up,taking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remaining oil amount in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t architectural-element controlling can be ranged from the minimum to the maximum as follows:siltation interlayer,flood plain,natural levee,crevasse splay,channel detention deposition,channel bar,channel-filled deposition.Variation function matching of configuration elements and stochastic modeling of configuration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highlight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reservoir property within the configuration elements and among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element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reservoir subdivision,understanding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remaining oil potential tapping.Key words:fluvial facies,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variation function,stochastic modeling.目前,我国东部注水开发的许多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有大量剩余石油不能采出。
河流相储层储量大、非均质性严重、采收率低,是陆相储层中剩余油潜力最大的领域[1-2]。
Miall 在1985年提出了河流相建筑结构分析法[3-4],国内将该方法应用于野外露头分析和解剖[5-7],在多个油田应用该方法对储层进行了构型要素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11]。
因井下研究资料有限,该方法应用于地下储层研究难度较大。
引用格式:高晓歌,谢麟元,齐陆宁.建筑结构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J ].断块油气田,2010,17(4):434-438.Gao Xiaoge ,Xie Linyuan ,Qi Luning.Stochastic modeling of reservoir property with architectural-element controlling [J ].Fault-Block Oil &Gas Field ,2010,17(4):434-438.断块油气田FAULT-BLOCK OIL &GASFIELD 第17卷第4期434第17卷第4期构型要素模型类型平面变差函数变程/m基台值块金值225°变程/m基台值块金值变程/m基台值块金值天然堤球形 2.560.0500345.600.0870417.5900.0940河道充填沉积球形0.500.0280403.190.2400497.5900.2000心滩球形0.670.0360288.000.2400303.0000.2300决口扇指数0.820.00720460.7840.0240359.9900.0350洪泛平原细粒球形 1.460.00680374.3870.0200359.9900.00970河道滞留沉积球形0.880.0100403.1860.0330475.1830.0320落淤层球形0.810.011316.7900.011312.3900.012垂向变差函数135°1工区地质概况胜坨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部的坨庄—胜利村—永安镇二级构造带的中部,是一个北部和东部被断层切割、西南部与边水相连的扇形断块油藏,含油面积为10.7km 2,地质储量为1.097×108t 。
沙二段3砂层组共有6个小层,其中4、5小层砂体大面积分布,沙二段34层为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2构型要素划分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要素分析是建筑结构研究的三大基石[12]。
作者将工区分为9种岩相类型、7级沉积界面和7种构型要素。
2.1岩相类型划分通过对工区沙二段34层取心井的分析和观察,发现工区岩石类型主要有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
根据Miall (1996)[3-4]的分类方案,将工区沙二段34层共划分为Gm ,Sm ,Sl ,Ss ,Sh ,Sp ,Fl ,Fm ,Fsm 等9种岩相类型。
2.2沉积界面划分在对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的对比及勘探成果,最后确定工区沙二段34层共有7级界面。
1级界面是砂体的顶底面,对于单个砂体来说它规模最大;2级界面代表河道沉积幕;3级界面被称之为河道沉积亚幕,是第3级的沉积旋回,也是河道规模的;4级界面被定义为砂坝的边界面;5级界面是砂坝的加积生长面;6级界面是交错层的层系界面;7级界面是交错层纹层边界。
不同级别的界面代表了不同能量的沉积事件过程。
考虑到测井响应及研究的精度,主要对3—5级界面进行了研究。
2.3构型要素识别与划分通过对工区7口取心井观察,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组合测井资料,在工区沙二段34层,共划分出天然堤(LV )、河道充填沉积(CHC )、心滩(CB )、决口扇(CS )、洪泛平原细粒(FF )、河道滞留沉积(CHL )、落淤层(LYc )等7种构型要素。
3构型要素随机建模3.1变差函数拟合计算利用GOCAD 软件中的序贯指示算法实现构型要素的随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