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名著导读及测试题

合集下载

名著阅读_《名人传》复习测试题(1)

名著阅读_《名人传》复习测试题(1)

名著阅读《名人传》测试题一、填空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他11岁加入戏院乐团,13岁担任大风琴手。

多芬佩服歌德的天才。

4. 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

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

贝多芬认为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5.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英雄的第三交响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丽埃塔。

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

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

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 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9.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人,他的父亲是法官。

被寄养在石匠的妻子家里。

米开朗琪罗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或《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9)《名人传》复习素材(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9)《名人传》复习素材(含答案)

十、《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一、贝多芬1、童年充满了艰辛,缺少家庭的温暖。

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关在房音练琴,从少年时代起就为生计发愁,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十一岁,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失去了母亲,因肺病而死。

一直非常珍惜与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是儿时的伙伴,也许产生过感情。

后来,埃嫁给了韦格勒医生。

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

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

2、受到维也纳的排斥,维也纳对贝多芬从来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浮华造作,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人物是不会心情舒畅的,他一有机会便想远离维也纳,但受到贵族王公的挽留,因为他们感到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愿他们的祖国蒙上失去他的耻辱。

3、遭受耳聋的折磨,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靠谈话薄与他人对话;“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转一圈。

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4、终生未婚,没能得到家庭的幸福;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卡尔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母亲不称职;5、虽饱经忧患,总想歌颂欢乐的美妙境界;蔑视权贵,对法国征服者产生了憎恨之情,将原本打算献给拿破伦的《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二、米开朗琪罗1、他不懂铸铜像,却只得在教皇的命令下花了十五个月从头学习,几乎没时间吃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铸成了,却在圣彼得罗尼奥教堂的下门前仅仅立了四年,就被人买去铸成了大炮。

2、后又被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项。

3、“我的精神极度沮丧,整整一年我没从教皇那儿拿到一文钱,我什么样也没向他要,因为我的工作还没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资格索要报酬”4、在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

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

还有为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的敌手。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docx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docx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1《名人传》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⑴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⑵请你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示例:1824 年 5 月 7 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掌声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雕塑兼画家。

三部传记中,《贝多芬传》最著名。

作者称其写作目的在于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

3 请简要概括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原因:罗曼﹒罗兰痛感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不好的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人的社会。

他要把大的心灵献受苦受的人,使他得到安慰和鼓舞。

( 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使他勇敢地和命运作斗争。

)4要概括《名人》的主思想。

它叙了多芬、米开朗琪、列夫·托斯泰苦和坎坷的一生,美了他崇高的品格和斗的精神。

5 列出《名人》中三位名人的成就。

多芬《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米开朗琪《酒神》《哀悼基督》等雕像。

托斯泰:《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

6《第九交响曲》是多芬所有作品中最深刻、雄的,凝聚着音家生的心血。

首曲子在也首演出,多芬担任指,演出得了极大的成功。

7 下面的文字,回答含悲与望的他,在屡屡失恋、困阻和耳的重重沉折磨下,遁于花木、彩云和野当中,把大自然作唯一的知己和神妙的启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地田野,一株甚于一个人⋯⋯在森林中我快活了!何等地神奇!何等地宁!达着人的声音。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知识梳理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795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知识梳理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795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知识梳理-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名人传》作者资料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

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

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罗曼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

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文学两大类,在音乐理论与音乐史方面,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

文学方面,除诗歌外,他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戏剧、小说、传记、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

此外还有政论和书信。

20世纪初,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3),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则是他的成名作,也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

《名人传》名著导读复习附答案

《名人传》名著导读复习附答案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主要内容: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3、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4、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5、《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6、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7、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8、《名人传》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

《名人传》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名人传》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名人传》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时间45分钟)学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 20 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0、“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11、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是对米开朗琪罗的外貌描写。

12、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第五交响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贝多芬传》中对贝多芬的描述正确的是(C)A、身材高大,眉清目秀。

B、体形偏瘦,眉清目秀。

C、短小臃肿,外表结实。

D、身材高大,外表结实。

2、《米开朗琪罗传》中,米开朗琪罗的父亲为什么反对他学画画。

(B)A、父亲希望他去经商。

B、父亲认为家里出一个艺术家是可耻的。

C、画画影响了米开朗琪罗的学习成绩。

D、父亲希望他去学风琴。

3.被称为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遗嘱,也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高峰的是(C)A、《哥克》B、《战争与和平》C、《复活》D、《安娜·卡列尼娜》4、关于贝多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十一岁,加入了戏院乐队。

B、二十岁,与埃莱奥诺雷结婚。

C、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D、十七岁,做了一家之主。

5、贝多芬是哪一年开始患上耳聋的?(A)A、1796年B、1800年C、1802年D、1878年6、被称为近代《伊利亚特》的,是下面列举出的托尔斯泰的哪部作品(A)A、《战争与和平》B、《复活》C、《世纪末》D、《童年》7、《名人传》中提到哪3位名人? (B)A、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达芬奇B、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C、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D、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高尔基8、下列关于《名人传》的评析不正确的是(B)A、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被社会排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中的三位艺术家无疑属于后者。

名人传初中考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初中考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初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名人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罗曼·罗兰D. 巴金答案:C2.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全名是什么?A.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B.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C.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D. 弗朗茨·舒伯特答案:A3. 在《名人传》中,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为谁而作的?A. 他的母亲B. 他的父亲C. 他的兄弟D. 他的爱人答案:D4.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耳聋是在哪个年龄段开始的?A. 20岁B. 30岁C. 40岁D. 50岁答案:B5.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是在哪个城市?A. 柏林B. 维也纳C. 巴黎D. 伦敦答案:B6.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为哪位作曲家而作的?A. 肖邦B. 李斯特C. 莫扎特D. 巴赫答案:A7. 在《名人传》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A. 他的爱情经历B. 他的耳聋经历C. 他的家庭背景D. 他的社会环境答案:B8.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是为哪位作曲家而作的?A. 肖邦B. 李斯特C. 莫扎特D. 巴赫答案:B9. 在《名人传》中,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A. 他的乡村生活B. 他的城市生活C. 他的旅行经历D. 他的家庭生活答案:A10. 《名人传》中,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拿破仑B. 华盛顿C. 林肯D. 甘地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________的作品。

答案:罗曼·罗兰2. 贝多芬的全名是________。

答案:路德维希·范·贝多芬3.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为________而作的。

答案:他的爱人4. 贝多芬的耳聋开始于他________岁的时候。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学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著有长篇小2.《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意大利(国)画家和雕塑家,俄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3.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

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

4. 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病死于。

6、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7.“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8.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是对的外貌描写。

9.“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是对的外貌描写。

10.下面这几句话分别是谁的名言“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惟其痛苦,才有欢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2.米开朗琪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贝多芬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这些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说说你的看法。

3.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人道主义者、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文学两大类,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戏剧、小说、传记、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

此外还有政论和书信。

他的小说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是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前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并因此于19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稍早于此,连续创作了几部他心目中英雄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时代风浪,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可以说罗曼·罗兰的一生没有停止过创作和研究,他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目光一直注视着未来,是一位坚定、勇敢、正义、博爱的的大人物!
【作品概述】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

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他们或受病痛折磨,或有悲惨遭遇,或内心矛盾迷惑。

这些困苦磨难几乎可以扭曲任何一个人的心志,甚至结束性命,但他们却能坚持、能不改内心,坚定地朝前走,全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自
己的信心。

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介绍他们苦难和坎坷的一生,高度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内容提要】
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个歌剧演员,性格十分粗鲁,且爱酗酒,母亲是个身份低微的女仆。

贝多芬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十分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23岁的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年之后,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1801年,32岁时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此时的他已经耳聋,因为自己的残疾以及朱丽埃塔的虚荣、自私,贝多芬最终没能和她喜结连理。

此时的贝多芬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将自己的内心困苦与煎熬都反映在了《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音乐作品中。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曾给了贝多芬一段舒适安心的日子,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可好梦不长,爱情又一次遗弃了他——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

这是多么打击人心灵的事,在我们以为贝多芬会因此万念俱灰之时,他却埋头做音乐,到达了创作的极盛时期,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不过,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年仅58岁的贝多芬因病于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离开了人世。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且许多优秀作品创作于耳朵全聋之后。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以及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琪罗传
该传记主要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苦难而又战斗的一生,分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三部分。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雷赛,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去世了。

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家里,13岁的他开始学画,一年后转入一所雕塑学校学习。

之后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始,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艺术家的灵魂本身就是喜欢自由不羁的,带着某种政治目的、政治因素的创作不是米开朗琪罗所向往和愿意的,所以几乎每次他都是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

1527年米开朗琪罗差点丧命在一场革命漩涡中。

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

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

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

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道路也走得不顺利,可以说一生都是在痛苦中度过。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创
作《哀悼基督》。

14日开始发烧。

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名门贵族,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亲戚抚养长大。

他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很感兴趣,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退学后的托尔斯泰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而中止。

之后的他曾从政任职,但不久就对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的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

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处于危险之境,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

1851年始托尔斯泰在部队服役两年半,之后参加了多次战争,并因出色表现任军队官职,期间他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这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托尔斯泰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安定的生活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但托尔斯泰也是苦恼的: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

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所处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哪怕是自己的妻子和亲戚。

八十二岁的
时候,精神上一直孤独的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艺术特色】
1.真实生动。

引用传主的书信、日记和遗嘱等生平材料,看着传记仿佛就与这三位伟人面对面交流一样。

2.记叙与议论并用。

在叙述传主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加以客观的评价和赞美。

语言优美精炼、富有诗意和哲理。

3.将传主的生平置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传主所受的肉体上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与折磨加以刻画,实际上更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和知识分子的生命形态,这是作品的深度与意义所在。

【阅读建议】
这是一本真实地再现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所受的苦难,以及在苦难面前表现出的惊人意志力与顽强抗争精神的优秀读物。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气馁或者想放弃的时候想想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是难题,所有的高坎都能过。

仔细地阅读本书,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光芒指引我们的生
活。

【精彩片段】
(一)
他矮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

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

额角隆起,宽大无比。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梅杜萨,又译“墨杜萨”,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区别。

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