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设置和要求课件
肠道门诊管理PPT课件

三、肠道门诊的设立要求及消毒处理
1.肠道门诊的建立与要求
• 建立肠道门诊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采取有 效的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防止传播。 • 腹泻病门诊应方便患者就诊,应设在医院的侧面与其它科室分开,有 单独出入门,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 腹泻病门诊必须配置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消毒脚垫 、防蝇设施)。 • 腹泻病门诊应定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 腹泻病门诊应安排专职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所有工作人员应定期 接受防疫部门培训,熟悉传染病报告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及消毒方法 。 • 建立就诊专册做好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名称和 地址、职业、家庭住址、就诊日期、发病日期、初诊印象、检验处理 及结果等,尤其应详登地址和联系电话,防止因登记不详、字迹不清 而延误疫情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 和丙类
•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 •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 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 、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009年 增加甲型H1N1流感。(26种) •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 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 感染性腹泻病。2008年增加手足口病。(11种)
肠道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肠道感染突发事件的概念
(1) 霍乱流行、 (2)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 中毒包括沙门菌性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感 染等。经常发生于学校、托儿机构、重要活动和 大型会议的集体就餐中,因此影响较大。(3)痢疾 等其他肠道暴发感染事件,学校、托儿机构、重 要活动和大型会议的集体就餐中时,饮食的污染 或洪涝灾害后水源污染,都可能引起痢疾等其他 肠道暴发感染事件。
肠道门诊业务知识培训.pptx

三类 硬件设置要求
分类
设计 原则
选址
布局 总体 卫生
要 求
设施
三类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 管理,提高监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
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诊室内安装紫外线灯和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
总体 卫生 要求
设施
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4、诊室内安装紫外线灯、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设施,配
备痰盂、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配备《温岭市肠道门诊登记簿》 、采样用品和样品保存
2011年总体工作要求
按要求分类设立 规范登记,及时检测 加强培训,提高诊断质量 及时上报数据,上送菌株 加强自我评估检查
肠道门诊的设置要求
硬件室检测要求 信息报告要求 管理与制度要求 物资储备要求。
一类 硬件设置要求
分类
一类
设计原则
1、门诊设置应纳入医院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 局。
操作要求2-采样要求
腹泻病人标本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并做好标本登记。 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作为霍乱监测哨点,对前来就诊的初诊腹 泻病人开展“逢泻必采,有样必检”。 其余11家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对符合腹泻病人重点监测对象和疑似 霍乱病人,做到“逢疑必采,有样必检”,要求以医疗机构肠道门 诊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10%。 凡属于腹泻病例同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列为腹泻病人重点监测
肠道门诊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每年按规定开设肠道门诊,对腹泻病人进行归口诊治处理。
(2)成立以分管院长负责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病人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一旦发现临床症状典型的疑似病人立即隔离,有条件时专室留观,并组织力量抢救治疗,开展疫点消毒。
(3)肠道门诊工作由熟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并接受过霍乱防治培训的专业人员承担。
(4)肠道门诊必须有独立诊治区域,设置收费室、药房、治疗室、检验室和观察室,配有专门厕所,病人排泄物彻底进行消毒处理。
(5)建立专门的肠道门诊登记本,对所有就诊病人的详细情况按要求逐项填写,做大便常规或培养,详细填写检验结果。
(6)重点做好疑似病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船民、流动人员及来自疫区疫点腹泻病人的检索工作,在未发现疫情的情况下检索率不低于当地人口数的1‰。
(7)肠道门诊必须备有充足的抢救药品和器械。
(8)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定期做好门诊数、检索数及霍乱疑似病人数的旬报工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肠道门诊业务知识培训 34页PPT文档

(1)发病前5天有可疑饮食史(主要为食用过可疑海、小、河水产 品);
13
一、硬件设置要求(三类 )
2019/9/9
14
儿童腹泻的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14周岁以下儿童因腹泻就诊可在“儿内科” 就诊,儿科内应设置腹泻病专用诊室,其设 计要求应不低于本规范三类肠道门诊设置的 要求。
2019/9/9
15
二、操作要求1
开设时间:2017.4.1——10.31乡级以上医疗机 构开设肠道门诊
(2)病例属于渔船民、重点职业人员(环卫人员、保育员、饮食行 业从业人员、制水行业人员、旅游行业人员);
(3)集体性霍乱样腹泻病人。
2019/9/9
17
二、操作要求3
病人处理:严格执行肠道门诊工作制度,防止 肠道传染病的误、漏诊,霍乱病例和疑似病例 必须隔离治疗。三类门诊对霍乱病例和疑似病 例转诊指定医疗机构。
2019/9/9
27
细菌性痢疾病例
病原体:志贺菌 (分4群,国内最常见的是福氏)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7日,一般为1~3日 传染期:从急性感染到发病后4周内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
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 复发和重复感染。
到达后研商处理方法; 对尚难排除可疑病人者,要继续留观,待培养有
初步结果后再做确诊或排除,确诊者待病情允许 后,立即转送传染病医院或指定医院。
肠道门诊管理培训

谢谢!
肠道传染病概述
•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粪-口(食物、水、日常生活接 触、昆虫媒介) 病原体:外界抵抗力和在外界的成活能力强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目前认为是唯一的传 染源 明显季节性:主要出现在夏秋季
为什么要设立肠道门诊?
• 肠道门诊是发现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第 一线,对于早期发现疫情,控制疫情蔓 延、扩散起着关键作用,是做好防治肠 道传染病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
• •
怎样运送病人?
•
• • • •
病人的运送由诊断霍乱病例(带菌者)的医疗 单位负责; 运送途中要有医务人员护送; 送至目的地后与接收医院的医务人员要有 病情的简要书面介绍及化验单的交接手续; 根据病情应随带盛放吐泻物容器及消毒药 械,防止沿途污染;并随带抢救器械及药 品等; 车辆及有关物品在运送完毕后由所属医疗 单位彻底消毒。
信息报告要求
• 病例发现与报告:
• •
对腹泻病人认真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并进行必要的 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凡属肠道传染病的参照《传染 病诊断标准》,属腹泻病的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 疗方案》,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发现霍乱等法定传染病及 O157:H7病人(含疑似) 应在规定时限内通过网络报告或疫情电话报告。
密切接触者管理
自末次暴露起医学观察5天; 预防服药:2天;
采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带菌者及时予以隔离 治疗,首次采样应在服药前。
细菌性痢疾病例
• 病原体:志贺菌 (分4群,国内最常见的是福氏)
•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 潜伏期:数小时~7日,一般为1~3日
• 传染期:从急性感染到发病后4周内有传染性
肠道门诊管理培训
上栗县中医院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ppt课件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2、设候诊室、诊室、治疗区等。诊室、治疗 区应配流动洗手设施、纱门纱窗、专用卫生间、 医疗废弃物收集桶。有条件医疗机构可设医务 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分开(双通道),防止人 流、物流交叉。
6、实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制,不得拒 诊、拒收发热病人。
7、设有咨询电话。 8、设有隔离留观室.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9、使用全市统一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登记 本,项目登记规范、完整。
10、有日常消毒记录。内容包括:空气、地面、 物体表面、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以及医疗 废物处理等,并注明消毒日期、消毒物品或地 点、消毒方式、消毒剂名称和浓度、消毒起止 时间、消毒执行人员签名等。
(六)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 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 要求
二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农场医院)及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的发热、 肠道门诊,其他医疗机构设立发热(肠道)诊 室。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物体表面、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以及医疗 废物处理等,并注明消毒日期、消毒物品或地 点、消毒方式、消毒剂名称和浓度、消毒起止 时间、消毒执行人员签名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11、配备一定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内科医师,并 经过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12、发热、肠道门诊需转送重点传染病病人和 疑似病人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配置规范1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配置规范1医疗机构肠道门诊配置规范一、引言为了加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肠道疾病防治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设置、建设、改造、运行和管理。
二、肠道门诊设置原则1. 肠道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较为独立的区域,便于患者就诊及隔离治疗。
2.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满足感染性疾病防治要求,合理布局,分区明确,便于清洁、消毒和隔离。
3.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肠道门诊配置要求1. 诊室设置:肠道门诊至少应设有2个以上的诊室,其中一个为儿童诊室。
每个诊室面积不应小于20平方米,且布局合理。
2. 医疗设备:肠道门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诊桌、诊椅、血压计、体温计、脉搏仪、心电图机等。
3. 消毒设施:肠道门诊应配备足量的消毒设施,如消毒柜、紫外线灯等,确保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4. 防护用品:肠道门诊应储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以满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防护需求。
5. 污水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四、肠道门诊运行管理1. 肠道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肠道门诊应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3.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及时隔离和报告。
4. 肠道门诊应定期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诊疗环境的安全。
5. 肠道门诊应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6. 肠道门诊应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肠道门诊设置和要求PPT课件

• 2、工龄少于1年的工作人员,不得到肠道
门诊独立工作;
• 3、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
最新课件
7
三、设施配置
• (一)根据不同的医院规模,建立肠道门诊“专
区”或“专室”。 (二)专区必须达到“四固定,六分开”。四固定
是指:“人员固定、诊室固定、医疗器械设备固 定、门诊时间固定”;六分开是指:“挂号分开、 候诊分开、检验分开、收费分开、取药分开、厕 所分开”。孔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观察床必须 要有三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 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 求。
最新课件
12
谢 谢!
最新课件
13
• (二)专室人员要求(8人):肠道门诊固定大夫
至少2人(不包括兼职人员),主治以上职称的至 少1人。固定护士至少3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1 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2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 少1人。固定消毒人员至少1人。
最新课件
6
• (三)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参加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肠道门诊培训
• (四)人员要求: • 1、处于怀孕及哺乳期的肠道门诊工作人员
• (五)应安装纱窗、纱门、采取有效的防制蚊蝇等
病媒昆虫措施。
• (六)保持诊疗环境、门把手等表面的清洁,禁止
使用易于被污染、藏污纳垢、不便清理、不便于卫 生与消毒处理的地垫、水龙头及门把手包绕物。
最新课件
9
四、药品配置
• 抢救药品要求: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
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 况便于及时抢救。专区门诊必须配备肠道 门诊专用药房,专室门诊可置于近距离的 综合药房内;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 出现过期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3.27
PPT学习交流
1
一、场所要求
• (一)设置:肠道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 立区域。与普通门(急)诊相隔离,并应设有醒 目的标志。
PPT学习交流
2
• (二)布局
• 1、肠道门诊必须与发热门诊完全分隔。门诊入口应 有醒目标志。
• 2、病人就医、医务人员出入诊疗区域通道应分开、 无交叉,各出入口应有醒目标志。
PPT学习交流
8
• (三)专室必须达到“四固定”和“六分开”中的 挂号分开、候诊分开、检验分开、厕所分开。孔床 必须要有一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隔 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 (四)肠道门诊内的必须设有流动水洗手装置,水 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检验室应配备普通冰箱、 温箱、暗视野显微镜等必须设备;诊疗区域内至少 设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便于实施计算机管理;设 有一台传真机,便于医学文件的传输。
• (三)手专用消毒剂:必须配备手专用消毒剂。有 条件的可安装手消毒专用装置便于手消毒操作。
PPT学习交流
11
• (四)消毒、杀虫用器具:配备消毒剂、杀虫剂 及操作用喷雾器。消毒剂、杀虫剂产品质量应在 有效期内;喷雾器使用功能应正常;操作人员应 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相应的消毒剂、杀虫剂、 喷雾器。
• (五)门诊排放的污水处理、产生的医疗废弃物 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 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 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 范、标准的要求。
PPT学习交流
12
谢 谢!
PPT学习交流
13
• (四)人员要求:
• 1、处于怀孕及哺乳期的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应暂时 调离肠道门诊工作;
• 2、工龄少于1年的工作人员,不得到肠道门诊独 立工作;
• 3、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
PPT学习交流
7
三、设施配置
• (一)根据不同的医院规模,建立肠道门诊“专 区”或“专室”。
(二)专区必须达到“四固定,六分开”。四固定 是指:“人员固定、诊室固定、医疗器械设备固 定、门诊时间固定”;六分开是指:“挂号分开、 候诊分开、检验分开、收费分开、取药分开、厕 所分开”。孔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观察床必须 要有三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PPT学习交流
10
五、卫生消毒设施
• (一)卫生洁具: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各区 域内的卫生洁具专用,不得交叉,卫生洁具上必须 有明显标识。
• (二)洗涤剂、擦手巾:洗涤用皂块应干燥存放, 盛放皂块的容器应具有控水功能;盛放皂液的容器 应定期清洗。拖把、抹布用毕消毒,淋干或晾干存 放。采用擦手巾擦手,应保持擦手巾的清洁卫生, 有条件的建议使用卫生纸巾擦手。
• 医务人员更衣室设在半污染区,半污染区域内应具 备污染衣物收集盛放容器、手消毒设施,便于医务 人员结束工作、离开诊疗区域时的消毒隔离操作。
• 工作人员休息室应设在清洁区。
PPT学习交流
4
• (三)通风、排风
• 肠道门诊空气气流必须与发热门诊完全分隔,互 不相通。
PPT学习交流
5
二、人员配置
(一)专区人员要求(12人):肠道门诊固定大夫至 少3人(不包括兼职人员),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两 人。固定护士至少4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2人。 固定检验人员至少3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2人。 固定消毒人员2人。
• (五)应安装纱窗、纱门、采取有效的防制蚊蝇等 病媒昆虫措施。
• (六)保持诊疗环境、门把手等表面的清洁,禁止 使用易于被污染、藏污纳垢、不便清理、不便于卫 生与消毒处理的地垫、水龙头及门把手包绕物。PPT学源自交流9四、药品配置
• 抢救药品要求: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 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 救。专区门诊必须配备肠道门诊专用药房,专室 门诊可置于近距离的综合药房内;抢救药品要定 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 3、门诊内应明确划分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 应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
• 4、对病人进行诊疗的区域均为污染区,诊疗区域内 应设有病人专用蹲式厕所;观察室;治疗室;化验室; 挂号、收费、药房、医疗废物集中暂存场所等。
PPT学习交流
3
• 诊疗区域内的医疗废物集中暂存场所应有明显标志, 每天至少清运一次,保持场所的清洁卫生,无污物 遗撒、液体污物溢出现象。
• (二)专室人员要求(8人):肠道门诊固定大夫至 少2人(不包括兼职人员),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1 人。固定护士至少3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1人。 固定检验人员至少2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1人。 固定消毒人员至少1人。
PPT学习交流
6
• (三)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参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肠道门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