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2024年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成年人版(全新升级)

2024年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成年人版(全新升级)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新升级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以适应2024年的最新指南。
请注意,这些步骤仅适用于成年人。
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环境安全,并戴上个人防护装备(PPE)。
1. 评估现场安全- 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如电线、火源等。
- 确保自己和患者处于安全的空气环境中。
2. 确定患者意识- 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其名字。
- 检查患者是否有回应或自主呼吸。
3. 呼叫紧急医疗服务- 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服务电话(如我国的120)。
- 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状况和你正在执行CPR。
4. 进行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躺在硬平面上。
- 双手叠放,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
- 用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按压,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患者额头,另一只手轻轻抬起下巴。
- 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颈部损伤。
6.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有,需清除。
- 口罩覆盖患者口鼻,紧密贴合。
- 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
- 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吹气量约为500-600毫升。
7. 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照30:2的比例交替进行,即按压30次,吹气2次。
- 每次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8. 检查患者脉搏和自主呼吸- 每2分钟进行一次评估,如有脉搏和自主呼吸,可停止CPR。
- 继续监测患者状况,等待紧急医疗服务到来。
9. 结束CPR- 当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后,与他们沟通并交接患者。
- 感谢其他现场人员协助,并确保他们了解CPR操作步骤。
请遵循本指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全新升级的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将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及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及流程
1、检查意识:检查受伤人员的呼吸和意识,不能检查出意识和呼吸时,则证实受伤人员确实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开始心肺复苏:复苏开始时,在胸部中央,用手掌内侧紧贴受伤人员胸部,双手合掌,力量要适当,平稳的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一百次,每次按压深度为五厘米,按压时胸壁应全部受压。
3、吹气:当双手按压完一次时,及时将双手合掌完全离开受伤人员胸部的时候,即用口吹气入受伤人员口中,吹气时双手要紧贴受伤人员下颌向后稍抬,以防吹气时口腔内气体泄漏,吹气一次持续六到八秒,以能将受伤人员胸腔内气体吹入。
4、连续操作:双手合掌下按压胸部和口吹气相互结合,连续执行,不间断地进行胸压呼吸循环,需要在双手合掌按压完一次后,及时将双手合掌完全离开受伤人员胸部的时候立即用口吹气入受伤人员口中,直至受伤人员苏醒或有救护人员替换复苏操作者。
5、最终复苏者应随时做到:
(1)按压的力量要适当,太大可以损坏胸壁和内脏,太小则复苏效果不佳。
(2)按压的频率要严格控制,每分钟一百次,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复苏。
(3)按压深度要规范,每次按压深度不宜超过五厘米。
(4)吹气的方法要正确,要让受伤者的胸腔充满气,要注意双手拉近受伤者的下颌,以防口腔内气体泄漏。
(5)心肺复苏者的衣物应及时拆开衣领,以防衣物阻碍心肺复苏,保持受伤者的体温正常,使复苏更有效率。
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
1. 检查环境安全:确保环境安全,没有任何危险因素。
2. 检查患者意识:轻轻摇动患者,询问是否清醒。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表示失去意识。
3. 检查呼吸:侧身听觉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升降运动。
4. 叫救护车:立即叫救护车或请旁人帮忙拨打紧急电话。
5. 开始心肺复苏:确定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在坚实的地面上,确保他们的胸部露出。
6. 进行胸部按压:将一只手的掌面放在另一只手上,小指靠近胸部,用力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约100-120次。
7. 进行人工呼吸:将两只手指放在患者下巴下方,向上托起下颚以张开气道。
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口封住他们的嘴巴,完成两次人工呼吸。
8. 继续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循环:持续进行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医疗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9.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可用,立即使用并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10. 继续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疗人员抵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后续的专业用药1、意识判断;2、检查呼吸;看胸部是否有起伏,食指放鼻孔处看是否有呼吸。
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博动处,告知有无脉博(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5秒以上10秒一下)。
4、松解衣领及裤带。
5、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无反应时,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如不成功按上述再次扣击一次。
6、打开气道;仰头抬额法。
空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7、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额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住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然后松开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8、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各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结束)9、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0、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一人心肺复苏法;只有一人时,应是做30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两人心肺复苏法;当有两个时,首先两个人应成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
此时一人做胸外去按压,另一人做人工呼吸,两人数数配合好。
并大声询问,看患者有无意识,如为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简述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简述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救治心脏骤停的患者。
以下是单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1. 判断环境安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2. 评估患者: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判断患者有无意识;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判断有无呼吸。
3. 呼叫急救系统: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如拨打 120),并告知发生的地点和患者的情况。
4. 摆放复苏体位: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或地面上,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物,暴露胸部。
5. 实施胸外按压:双手交叉重叠,放置在患者胸骨中下段,以每分钟 100-120 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深度为 5-6 厘米,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充分回弹。
6.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和假牙等异物。
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7. 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持续 1-2 秒,观察胸部是否隆起。
每次吹气后要松开鼻子,让患者气体呼出。
8. 持续复苏:按照 30 次胸外按压和 2 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循环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9. 复苏后处理:如果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将其置于复苏体位,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才能正确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紧急医疗程序。
它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帮助维持受害者的生命。
以下是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1. 确定环境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害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确保自己和受害者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2. 判断受害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术。
检查受害者是否有呼吸或心跳。
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取呼吸声、触摸颈动脉等方式来判断。
3. 呼救。
在开始心肺复苏术之前,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告知急救人员受害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4. 打开受害者的气道。
将受害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面朝上。
然后轻轻地向后拉起受害者的下巴,以打开气道。
同时,将头稍微后仰,以确保气道通畅。
5. 进行胸外按压。
将受害者的胸部暴露出来,双手交叠放在受害者的胸骨下部。
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的深度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保持持续的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 进行人工呼吸。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将受害者的头稍微后仰,捏住鼻孔,用嘴对嘴或使用呼吸面罩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确保受害者的胸部能够明显起伏。
7. 持续循环。
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受害者重新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受害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大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帮助更多的人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介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恢复循环和呼吸。
正确的CPR操作可以挽救生命,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检查环境是否有危险因素,例如火源、电源、毒气等,需要保护患者和施救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使用“喊叫”和“拍打”方法刺激患者,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判断其是否有意识。
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规律的呼吸。
3. 叫120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叫120急救电话,告知相关情况,并让急救人员尽快赶到现场。
4. 进行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施救者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4.1. 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的一侧。
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按压,每次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4.2. 人工呼吸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将口对口或口对鼻覆盖患者的嘴巴或鼻子,给予2次吹气,每次持续1秒钟,观察患者的胸廓有明显的抬起。
4.3. 持续循环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按压和吹气的时间比例为30:2。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与呼吸。
二、心肺复苏注意事项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轻柔的操作心肺复苏操作需要一定的力度,但要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造成施救者和患者的伤害。
按压时控制合适的深度和频率,人工呼吸时避免过度用力。
2. 确保患者头颈保持正常位置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患者头颈保持正常位置。
在胸外按压时,避免侧向或旋转患者的头颈,以免造成颈椎损伤。
3. 保持复苏质量心肺复苏的效果取决于操作的质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物品准备弯盘,手电筒,棉签,垫板,纱布两块。
二:操作流程1:判断有无意识。
呼叫:醒醒,醒醒,你怎么了,快来人呀,这儿有人晕倒了2:判断颈动脉有无搏动。
(喉结旁开两横指),时间5-10秒。
3:去枕平卧,解开上衣。
4:判断呼吸。
一听:侧头用耳听病人口鼻有无呼吸音。
二看:用眼看胸廓有无起伏。
三感觉: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不超过10秒钟。
5:清除口腔分泌物,垫板(上沿齐肩,下沿至臀)6:开放气道方法:仰头抬颏法:左手小鱼际部置于病人的前额,并稍加用力后仰,右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
7;吹气两次,每次两秒,吹气时左手食指,中指捏紧鼻孔,垫两层纱布,用自己的嘴,包住病人的嘴,用力吹气,吹气时,眼角余光看胸廓起伏,放气时,松开捏鼻子手指。
(1)频率10—12次|分。
(2)吹气量800-1000毫升。
(3)吹气时间大于2秒。
8:胸外按压:寻找方法:用右手中指置于近病人一侧肋弓下缘,中指沿肋弓向上滑行至双侧肋弓的交汇点,中指定位于此,食指紧贴中指,左手的手掌根部贴于右手的食指平放,使手掌根部的横轴于胸骨长轴重合,右手放在左手的手背之上,两手掌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肩、肘、腕成一条直线,借助上半身的力量垂直用力。
(1)部位:胸骨中下1/3位置。
(2)按压深度4-5厘米。
(3)按压频率100次/分。
(4)按压:吹气30:2。
放松后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9:评估复苏成功指征(1)颈动脉搏动恢复(2)自主呼吸恢复(3)散大的瞳孔缩小(4)口唇、甲床、皮肤逐渐红润(5)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10:垫枕,头偏向一侧,去垫板,整理衣物。
双人:同单人步骤两人分别跪在病人两侧,一人在头肩部,另一人在胸腰部。
胸腰部负责按压,成功之后的判断。
11:简易呼吸器: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只手按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给与氧流量8-10升/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地呼叫她,或者摇摇她,瞧就是否有反应。
凑近她得鼻子、
嘴边,感受就是否有呼吸、摸摸她得颈动脉,瞧就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
将患者置于平躺得仰卧位,昏迷得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
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得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就是下颌与耳垂得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
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
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得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得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得嘴,快速将气体吹入。
与此同时,施救者得眼睛需观察患者得胸廓就是否因气体得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得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
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就是
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得部位。
沿着最下缘得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得位置,也就就是胸骨得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得位置,依靠上半身得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得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ﻫ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得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5.单人施救与双人施救得比例。
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
压;双人施救,则就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6.停止心肺复苏得指证。
在施救得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
触摸患者得手
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