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网络习题解

合集下载

五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

五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

五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解: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1)发送时延为107bit/(100kb/s)=100s传播时延为1000km/(2*108m/s)=5ms发送时延远大于传播时延。

(2)发送时延为103bit /(1Gb/s)=1us传播时延为1000km/(2*108m/s)=5ms发送时延远小于传播时延。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率高,则传播时延又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2-07.假设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

如果应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解:如果我们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这16个不同等级的振幅,那么需要使用4个二进制数字。

即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可见现在用一个码元就可以表示4个比特。

因此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时,我们得到的数据率=2000码元/秒*4b/码元=80000b/s。

计算机网络第1章习题参考解答

计算机网络第1章习题参考解答

ME2012高级计算机网络第1章习题部分解答2012-4-22起要求掌握蓝色的各题路由器或结点的拓扑连接1.1,下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网络中的结点,带有星号X用方框标出的是你的端系统主机。

D B FA E HG C *X请回答如下问题:(1)你的本地接入结点是哪一结点?(2)哪些结点是你的本地接入结点的相邻结点?(3)哪些结点是你的本地接入结点的远程结点?(4)哪些结点是END端结点?(5)哪些结点是路由结点?(6)从结点G到H的最短通路有多少个跳段(HOPS)?(7)从结点F到G的最短通路有多少个跳段HOPS?[解答] (1)你的本地接入结点是结点C;(2)你的本地接入结点的相邻结点是:A和G;(3)你的本地接入结点的远程结点是:B、D、E、F、H;(4)END端结点是:D、F、G、H;(5)路由结点是:A、E、C、B;(6)从结点G到H的最短通路有4个跳段(HOPS);(7)从结点F到G的最短通路有5个跳段HOPS。

1.2,考虑由5台路由器所组成的一个点到点结构的简单通信子网,假定在每一台路由器之间允许可以设置一条高速链路,或者是一条中速链路,或者是一条低速链路,也可以不设链路。

如果产生并考察每一种拓扑需要花费100ms的计算时间。

针对这个很简单的子网而言,请你估算一下假如希望考察所有可能的拓扑(比如用来匹配某个有着预期负载的拓扑),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时的时间?[解答] 5个路由器之间两两相联最多有C25=(5×4)/ (1×2)= 10条可能的线路。

每条线路有4种连接的可能性:高速、中速、低速或无连接。

因此,所有可能的拓扑种数是:410 = 1048576种拓扑,花费的总时间= 0.1秒×1048576= 104857.6/3600小时= 29.127小时。

1.3,请你分析以下的三个有着不同几何拓扑构型的分组交换网,每一个网络都有N个结点。

第一个是星形的网络,其中有一个中央的结点(中央分组交换机),其他[N-1]个结点都只连到中央结点;第二个是环形的网络,N个结点依次相连,组成双向的一个环;第三个则是完全互连网,每一结点有着连到其他[N-1]个结点的直接连线。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沉伟慈编着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沉伟慈编着

通信电路(高频)课后习题答案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信号源频率f 0=1MHz ,回路空载Q 值为100,r 是回路损耗电阻。

将1—1端短路,电容C 调到100pF 时回路谐振。

如将1—1端开路后再串接一阻抗Z x (由电阻r x 与电容C x 串联),则回路失谐,C 调至200pF 时重新谐振,这时回路有载Q 值为50。

试求电感L 、未知阻抗Z x 。

解:000022001(1)2534115.92(2)100200215.9115.9795.8πππω=⇒===⇒==Ω==∴===∴=+=∴=-=Ω∴=-=Ω-Ωc xx xx x x x x xf L uH Cf X Q r r f CQ pFpFX Q r X r r r Q f L r r QZ r j j 总总总总总总总总空载时由谐振时, C CC 串入C 后,C C+C CC C C-C 由C1.2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回路谐振频率f 0=465kHz , Q 0=100,N=160匝,N 1=40匝,N 2=10匝。

C =200pF ,R s =16k Ω,R L =1k Ω。

试求回路电感L 、有载Q 值和通频带。

解:002260000000322362223610115864 5.8410(171.2)11010()10 3.9110160401()10 3.9110(255.7)160161.361e e e L L L L s s s sL e f L uHf C C C Qg sR k g Q g sR g n g sg n g sR k g g g g πωω------∑=⇒===⇒==⨯=Ω=='==⋅=⨯'==⋅⨯=⨯=Ω''∴=++=⨯由并联谐振:折合到线圈两端:5000.70(73.2)4310.8e es R k CQ g f BW kHzQ ω-∑∑=Ω==1.3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L=,C 1 = C 2 =20pF ,R s =10k Ω,R L =5k Ω,Q 0=100。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2009-12-14 18:26:17)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地点:子网号(subnet-id)子网网络号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计算机网络习题--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1、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免发生冲突。

在发生碰撞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发送数据。

2、简述电路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的原理及特点。

答: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完成一次数据传输要经历传输电路的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三个过程。

电路建立过程是一个逐节点通过呼叫建立连接的过程。

而当连接建立以后,数据传输过程就像使用一条专用线路一样,节点无延迟,数据无开销;这种数据传输具有最短的传播延迟。

数据传输结束后,要由某一方发出拆除请求。

优点是数据传输快速可靠,适合高速大量传输。

不适合随机和突发传输。

报文交换方式不需要在发送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需要发送时便发送。

发送站点以长度不限且可变的报文为传输单位,并加上一定的寻址开销。

节点对所传报文采取“存储一转发”方式。

优点是适合随机和突发传输、电路利用率高、可以把一个报文向多个目的地发送、还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缺点是报文经过网络节点的延迟时间长且不固定,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

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改进的,即将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典型的长度在数千位。

有限长度的分组可以提高交换速度,适于交互式通信。

分组交换方式又分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3 在发送结点:(1)从主机取一个数据帧,送交发送缓存(2)V(S)<-0(3)N)S)<-V(S)(4)把发送缓存中的数据帧发送出去(5)设置超时计时器(6)等待(7)收到确认帧ACKn;若n=1-V(S),则从主机取一个新的数据帧,放入发送缓存;V(S)<-[1-V(S)];转到(3)。

否则,丢弃这个确认帧,转到(6)。

(8)入超时计时器时间到,则转到(4)。

在接收结点(1)V(R)<-0.(2)等待。

(3)收到一个数据帧;若N(S)=V(R),则执行(4);否则,丢弃此数据帧,然后转到(6)。

《高频》自测题与习题解(1)

《高频》自测题与习题解(1)

第1章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媒介完成都称为通信。

2.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以卓越的实验技巧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

此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纷纷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其中以的贡献最大,使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

3.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分别是、和。

4.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和组成。

5.发送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接收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6.调制是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或。

7.比短波波长更短的无线电波称为,不能以和方式传播,只能以方式传播。

8.短波的波长较短,地面绕射能力,且地面吸收损耗,不宜沿传播,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到远处,主要以方式传播。

9.在无线广播调幅接收机中,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后送入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答案:1.信息的传递;2.麦克斯韦,赫兹,马克尼;3.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4.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5.调制和放大,选频、放大和解调;6.振幅,频率,相位;7.超短波,地波,天波,空间波;8.弱、较大、地表、天波;9.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

二、选择题1.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是。

A.CDMA B.TDMA C.FDMA D.GSM2.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从10种第三代地面候选无线接口技术方案中最终确定了三个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其中,以中国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的。

A .CDMAB .WCDMAC .TD-SCDMAD .CDMA20003.无线电波的速率为c ,波长为λ,频率为f ,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c f λ=B ./c f λ=C ./f c λ=D ./f c λ=4.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辐射信号的 。

A .频率相比拟B .振幅相比拟C .相位相比拟D .波长相比拟5.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高瑜翔版课后习题解答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高瑜翔版课后习题解答

2。

3解: 设放大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简单LC 并联回路构成。

则LC 回路谐振频率465kHz,为满足带宽要求,回路的品质因数应为5810810465337.0≈⨯⨯==BW f Q o L 此回路谐振电阻为5.922==C f Q R o Lπ (k Ω) 改为1992L o Q R f Cπ== (k Ω)回路未接电阻时固有谐振电阻为1592≈=Cf Q R o oo π (k Ω)改为3422oo o Q R f Cπ=≈ (k Ω)因此需并联电阻为221=-=RR RR R o oL (k Ω)改为476oL o RR R R R==- (k Ω)2.4解:为计算简化,这里1R 与电容2C 的容抗之比π221=C X R 较大,可采用部分接入法公式 )(1002121pF C C C C C =+=∑电感 )(253.0)2(12mH C f L o ≈=∑π接入系数 P=5.0212=+C C C1R 在两端等效为)(2021Ω==k PR R T 电感固有品质因数50,对应的固有谐振电阻)(58.792Ω≈=∑k C f Q R o oo π端等效电阻为)(16Ω≈+k R R R R oT oT有载品质因数10101623=⨯⨯=∑C f Q o L π习题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

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3。

2 为什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若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又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因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i c为电流脉冲,负载必须具有滤波功能,否则不能获得正弦波输出。

若回路失谐集电极管耗增大,功率管有损坏的危险。

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则没有连续的正弦波输出。

3。

3 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答: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当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右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欠压状态,在临界线上时高频功放工作临界状态,在临界线左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过压状态.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较少使用,但基极调幅时要使用欠压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求1uH 电感与5欧电阻串联电路在10MHz 、100MHz 、1GHz 下的并联等效电路(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元件值)。

解:
222s s p
s 22s s
p 2s p s s p
(1)1(1)s s R X R Q R R R X X X X Q R X Q R X ⎧+==+⎪⎪⎨+⎪==+⎪⎩
==
习题2:某接收机输入回路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C 1=5pF ,C 2=15pF ,Rs =75 Ω,RL =300 Ω。

为了使电路匹配,即负载RL 等效到LC回路输入端的电阻R′L =Rs , 线圈初、次级匝数比N1/N2应该是多少? 解:电容接入系数p1为:
480025.0300/'25
.015
55
2112
2
11====+=+=
p RL RL c c c p
电感接入系数p2为:
1429.0)21/(22/112/12
/1211125.04800/7522=-=+=
+===p p N N N N N N N N N p p
习题3:试设计一个г型匹配网络,使100Ω的电阻性负载在100MHz 时转换为50Ω。

(1)画出匹配网络的电路结构; (2)计算匹配网络的元件值;
解:(1)
因须将阻抗从大变为小,故电路结构如
X1
R=100
Rin=50
图。

其中X1、X2为性质相反的电抗元件。

将X2和R 变为串联结构,则: 22
'50
100(1)5012
21002
2'50(11/)
12'50
R Q R Q X X X X Q X X ==+==
==
=+==
● 若X1=50,则X2=-100,有:
150/(2)50/(21006)7.968()79.6()
1
2 1.5911()15.9()
(2)100
L f e e H nH C e F pF f πππ===-===-= ● 若X1=-50,则X2=100,有:
1
1 3.1811()31.8()
(2)50
2100/(2)100/(21006) 1.597()159()C e F pF f L f e e H nH πππ=
=-====-=
X1
X2'
R ’
=50
Rin=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