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能教案】1-第一周期1-2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体能训练》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体能训练》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体能训练》一、教案背景本节课是为幼儿园小班设计的体能训练游戏教案,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体能素质,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对自身体能的意识和控制能力。

2.提升幼儿的肌肉力量、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通过协作实现共同目标。

三、教学准备1.健康、安全的教学环境。

2.足够的体能训练器材,例如软绵球、跳绳、小球等。

3.专业的教师指导幼儿进行体能训练。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身体热身1.采用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热身。

2.引导幼儿做各种简单的动作,如摆臂、摇头、转身等,准备好开始体能训练。

第二阶段:体能训练游戏1.游戏一:软绵球投掷–将幼儿分成小组,站在距离较远的地方相互投掷软绵球,目标是尽量多地抓住对方投来的球。

–通过投球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2.游戏二:跳绳比赛–将幼儿按照技能水平分组,进行跳绳比赛。

–鼓励幼儿互相观摩,学习跳绳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

3.游戏三:小球接力–设置接力赛道,让幼儿分组进行小球传递接力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三阶段:冷静放松1.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放松身体。

2.和幼儿合唱轻松愉快的歌曲,结束本节课。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体能训练游戏,幼儿得到了全面的运动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游戏难度,关注幼儿的表现,确保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体能训练。

以上是2024年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体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并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幼儿体适能一期教案

幼儿体适能一期教案

幼儿体适能一期教案一、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耐力、灵敏度、速度和力量。

2. 灵敏训练,通过各种手脚协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 柔韧训练,通过拉伸、扭转等活动,提高幼儿的柔韧性。

4. 平衡训练,通过各种平衡训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5. 协调训练,通过各种双手、双脚协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6. 动作技能训练,通过各种动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重点:1. 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灵敏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柔韧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4. 平衡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5. 协调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6. 动作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

2. 如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3. 如何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4.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五、教学过程:1. 体能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耐力、灵敏度、速度和力量。

比如,跑步、跳跃、爬行、投掷等活动。

2. 灵敏训练,通过各种手脚协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比如,绕圈跑、跳绳、抓球等活动。

3. 柔韧训练,通过拉伸、扭转等活动,提高幼儿的柔韧性。

比如,拉伸操、扭腰操等活动。

4. 平衡训练,通过各种平衡训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比如,单脚站立、走独木桥等活动。

5. 协调训练,通过各种双手、双脚协调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比如,双手抓球、双脚跳等活动。

6. 动作技能训练,通过各种动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

小学生体适能教案(一·二年级

小学生体适能教案(一·二年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基础体能。
2.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基本动作的掌握与运用;体适能测试的正确评估。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体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3)培养自主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每天进行5分钟跳绳练习,记录成绩。
(2)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沙包投掷比赛,体验运动乐趣。
2.答案:
(1)跳绳成绩记录表。
(2)沙包投掷比赛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生体适能教案(一·二年级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依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小学生体适能训练教程》第三章“基础体能训练”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教材章节:第三章基础体能训练
详细内容:第一节基本动作与体能训练;第二节基本体适能测试与评估。
2.实践情景引入:以“快乐森林”为主题,通过森林动植物的互动,引导学生们进入体适能训练的情景。
2.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情景导入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受益。
3.教学组织方面:时间分配相对合理,课堂秩序良好。但需注意在课堂提问环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4.教学评价方面:通过体适能测试与评估,了解到了学生的运动水平,为后续教学提供了依据。但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更多鼓励性评价。

体能课教案小班

体能课教案小班

体能课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通过体能课的教学,旨在提高小班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柔韧性和耐力,增强其身体的控制力和弹性。

同时,通过体能训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热身操等。

2. 核心练习: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爬行训练等。

3. 灵敏性训练:舞蹈练习、跳跃练习、灵敏动作练习等。

4. 柔韧性训练:伸展操、瑜伽练习、拉力绳训练等。

5. 耐力训练:有氧运动、循环训练、间歇训练等。

6. 游戏活动:篮球、足球、接力赛等。

三、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慢跑3分钟,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

(2)核心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示范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双手交替触摸脚尖等。

通过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的平衡感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3)灵敏性训练:进行舞蹈动作练习,如手臂摆动、跳跃动作等。

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4)柔韧性训练:进行伸展操的训练,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如伸展四肢、弓箭步等。

(5)耐力训练: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10分钟。

通过有氧运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2. 第二课时(1)热身活动:进行热身操,包括手臂摆动、腿部伸展等。

加强血液循环,预防运动伤害。

(2)核心练习: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俯身挺身、仰卧起坐等。

通过肌肉力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身体的控制力。

(3)灵敏性训练:进行跳绳练习,通过跳绳动作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4)柔韧性训练:进行瑜伽练习,通过瑜伽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性。

(5)耐力训练:进行间歇训练,包括快跑、慢跑交替进行。

通过间歇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

3. 第三课时(1)热身活动:进行慢跑和拉伸,准备身体。

(2)核心练习:进行爬行训练,如爬行前进、爬行后退等。

通过爬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的控制力。

(3)灵敏性训练:进行灵敏动作练习,如侧跳、抬腿跳等。

少儿体智能体能课教案设计

少儿体智能体能课教案设计

少儿体智能体能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2. 提高孩子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4. 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体能训练,包括跑步、跳跃、爬行、投掷等。

2. 器械训练,如绳索攀爬、平衡木行走、倒立等。

3. 游戏活动,如接力赛、橡皮筋跳、猫捉老鼠等。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好身体。

2. 基本体能训练(30分钟),分组进行跑步、跳跃、爬行等基本体能训练,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技巧的训练。

3. 器械训练(30分钟),学习使用器械进行绳索攀爬、平衡木行走等训练,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 游戏活动(30分钟),进行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橡皮筋跳等,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5. 放松活动(10分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伸展、按摩等,以缓解肌肉疲劳。

四、教学重点。

1. 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技巧的训练,提高孩子的体能水平。

2.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老师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 分组训练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手段。

1. 体育器械,如绳索、平衡木、跳绳等。

2. 游戏道具,如接力棒、橡皮筋等。

3. 计时器,用于计时比赛,激发孩子的竞技精神。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老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技巧是否到位。

2. 计时比赛,通过计时比赛,评价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训练成果和表现。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

幼儿园1月份体能课教案(大中小班)

幼儿园1月份体能课教案(大中小班)

1月第一周体能课内容托班活动名称: 好玩的椅子活动目标:用椅子玩不同的游戏,充分练习平衡、跳跃等动作。

活动难点:跨过凳子的高度活动准备:各个班级小凳子活动过程:1、律动操:凳子热身3、首先,我们要熟悉自己的凳子,根据老师的要求,男生和女生可以把凳子摆成一条直线。

4、每个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凳子上面走过去。

5、走过以后,我们可以把凳子摆成隧道,每个小朋友从隧道里面通过。

结束放松运动:拍拍胳膊和小腿。

小班活动名称: 好玩的椅子活动目标:用椅子玩不同的游戏,充分练习平衡、跳跃等动作。

活动难点:跨过凳子的高度活动准备:各个班级小凳子活动过程:1、律动操:凳子热身3、首先,我们要熟悉自己的凳子,根据老师的要求,男生和女生可以把凳子摆成一条直线。

4、每个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凳子上面走过去。

5、凳子摆放之间有间距,继续从凳子上面走过去。

走到最后一个凳子时,从上面跳下来,回到队伍后面。

5、走过以后,我们可以把凳子摆成隧道,每个小朋友从隧道里面通过。

6、玩了以上的动作,我们都累了,需要在凳子上面休息,但是双脚不能着地。

结束放松运动:拍拍胳膊和小腿。

中班活动名称: 好玩的椅子活动目标:用椅子玩不同的游戏,充分练习平衡、跳跃等动作。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要求在凳子上保持平衡。

活动准备:各个班级小凳子活动过程:1、律动操:凳子热身3、首先,我们要熟悉自己的凳子,根据老师的要求,男生和女生可以把凳子摆成一条直线。

然后中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有小朋友要从凳子上走过去。

4、从凳子上跳下来以后,请根据要求把凳子相对放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每个小朋友依次跨过凳子。

5、两个凳子之间间距40厘米,分成2组,一组先趴在凳子上形成隧道,另一组从下面爬过去。

6、玩了以上的动作,我们都累了,需要趴在凳子上面休息,但是双脚和双手不能着地。

结束放松运动:拍拍胳膊和小腿。

大班活动名称: 好玩的椅子活动目标:用椅子玩不同的游戏,充分练习平衡、跳跃等动作。

小学生体适能精品教案(一·二年级

小学生体适能精品教案(一·二年级

小学生体适能精品教案(一· 二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体适能部分,主要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设计。

教材涉及章节包括:基本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心肺耐力。

详细内容如下:1. 基本运动能力:学习并掌握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2. 身体协调性:通过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3. 柔韧性:进行拉伸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4. 心肺耐力:通过持续的有氧运动,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心肺耐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体协调性的培养、柔韧性的提高;重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心肺耐力的锻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跳绳、接力棒、标志盘、音乐播放设备;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快乐的小动物”接力赛,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锻炼身体协调性。

2. 基本运动技能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身体协调性训练(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穿越障碍”游戏,提高身体协调性。

4. 柔韧性训练(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练习,提高柔韧性。

5. 心肺耐力训练(10分钟)学生进行跳绳、慢跑等有氧运动,锻炼心肺耐力。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接力比赛,将所学运动技能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六、板书设计1.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接;2. 身体协调性:穿越障碍;3. 柔韧性:全身拉伸;4. 心肺耐力:跳绳、慢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次家庭接力赛,记录比赛成绩;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将比赛过程及成绩记录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继续锻炼身体,提高体适能。

0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

0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

0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0到3岁是宝宝成长中最关键的时期,体能训练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通过亲子体能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能素质,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为家长们介绍0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宝宝进行体能训练。

一、0到1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1. 俯卧撑:宝宝躺在妈妈的腿上,双手撑地,上身向上抬起,然后慢慢放下。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臂力量和核心肌群。

2. 爬行:在宝宝学会翻身后,可以在地板上铺上柔软的垫子,让宝宝自由爬行。

爬行可以锻炼宝宝的全身肌肉,促进宝宝的运动发育。

3. 抓握练习:给宝宝提供一些易抓握的玩具,如软木块、塑料环等,让宝宝自己抓握。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

4. 爬楼梯:在家中可以搭建简易的爬楼梯,让宝宝自己爬上爬下。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

二、1到2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1. 踢球:给宝宝提供一个柔软的小足球,引导宝宝用脚踢球。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2. 走平衡木:在地板上放置一块宽度适中的木板,让宝宝自己走上去。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3. 跳绳:用软质的绳子或者橡皮筋,让宝宝跳起来。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

4. 扔球:给宝宝提供一个柔软的小球,引导宝宝用手扔球。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臂力量。

三、2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教案1. 跳箱:在家中可以搭建简易的跳箱,让宝宝跳上跳下。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和爆发力。

2. 爬绳:在家中安装一个简易的爬绳,让宝宝自己爬上去。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上肢肌肉和背部肌肉。

3. 抓壁:在墙上贴上一些易抓握的小物件,让宝宝自己抓壁。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4. 跳舞:给宝宝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引导宝宝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全身肌肉和协调能力。

以上就是0到3岁体能亲子训练的教案,希望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宝宝的体能训练,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周期
启蒙体适能课程 1-2
第 次课
动作 发展
动作模式: 推,跳
体能 发展
身体素质:上肢力量,核心力量
品格 发展
品格培养:
本课重点:上,下肢力量
训练 环节
训练内容
动作要领
次/组 间歇
强度/时长
器材
热身 warm 1绳梯训练进行热身运动
up
目视前方,保持搏 击姿态
4min
绳梯
跪姿俯卧撑:双膝跪地, 动作1 双手与肩同宽,保持腹部 保持身体平衡
动作2: 欢乐滑板车 训练目标:核心稳定性,上肢力量 动作解析: 俯卧姿势,学员将下肢放在滑板上,用上肢的力量(双手交 替)向前爬行。 注意事项:动作学习阶段降低爬行速度;规定运动路线,避 免发生碰撞;此动作也可用于上肢训练。
主题游戏: 兔子公鸡追逐赛
训练目标:发展短距离加速能力、反应能力、变向能力 动作解析: 1,两队队员距离4米分开站立,两两相对。每组游戏者背后 一块宽3米的安全区域。 2,指导教师指定一组队员为“兔子”,另一组队员为“公鸡” 3,知道教师随机喊出“公鸡”或者“兔子”后,被叫到的一 组队员迅速去追另一组队员,而另一组队员应跑向安全区 4, 在被追组的组员未进入安全区前被触碰到,则加入到对 方组 5, 当一组队员完全被另一组队员触碰后,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可以根据学员的水平,选择大小合适重量合适的 药球或者实心球,队员与队员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大或者 缩小。
收紧。每组8次,做3组
10/ 2set
6min
欢乐滑板车:俯卧姿势, 动作2 学 用员上将肢下的力肢量放(在双滑手板交上替,)避免发生碰撞
向前爬行。
主题 游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兔子公鸡追逐赛:后附 训解析。
10min
滑板车
10min
锥桶
结束 放松
上下肢拉伸;
动作1: 跪姿俯卧撑 双膝跪地,双手与肩同宽,保持腹部收紧。每组8 次,做3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