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直面苦难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直面苦难》PPT5

高中语文《直面苦难》PPT5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才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别林斯基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
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经苦难 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 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 分量的。
————周国平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高二语文直面苦难

高二语文直面苦难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杏林子 12岁时得了类风湿
关节炎,瘫痪了,腿不能行、 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写作 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 人辛苦百倍。但饱受病痛煎 熬的杏林子,却用她所遭受 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 赞,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 的美好。
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 自从1977年发表了第一本作 品《生之歌》,随后,每年 都有新作品问世,创作多达 百万字,出版了多本文集。
平 民 化 的 逆 境 观
学习的身影
平 民 化 的 逆 境 观 露天的渴望
平 民 化 的 逆 境 观
好重啊
“没有手,用脚一 样能弹钢琴。”
“要么赶紧去死, 要么精彩地活着。”
拓展延伸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苦难吗? 你是如何看待的? (也可举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例子)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 。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 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 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 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 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 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 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 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 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 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 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 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贝多芬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 聋…… ——世界不给他欢 乐 他却给世界创造了欢 乐
霍金事例:霍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不幸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 不能说,不能动,然而苦难无法阻止梦的飞翔,在巨大苦难的打击 下,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就是依靠自己,把苦难当成 了磨刀石,磨砺自己,让生命之船驶向了胜利的港口。

直面苦难,生活的苦难与追求生活的苦难杂文随笔

直面苦难,生活的苦难与追求生活的苦难杂文随笔

直面苦难,生活的苦难与追求生活的苦难杂文随笔第一篇:直面苦难,生活的苦难与追求生活的苦难杂文随笔生活的苦难与追求生活的苦难我忘记是从什么时候起了,同情贫困,贫苦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而对于生活富裕的人则有一种本能的反抗和不屑。

小时候一个朋友说我有点仇富心理,当时我一愣,因为在当时我发现自己并没有仇富心理,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价值观去觉得生活贫苦的人是理所应当被同情的。

大概是源于我小时候看过的无数童话,其中的主角一边倒的都是生活贫困,被富裕的继母欺负的对象,但是当时我并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即使是这样,拯救公主的王子也还是富裕的人呢?而故事为什么还是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为美满结局呢?再加上家人大多都有比较强烈的“坚持正义感”的个性,所以从小我莫名地有一种感觉,我们不该变得富裕,因为那是可耻的。

不管因为什么,这样的价值观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我。

或许这本来也是一种普遍的,不问理由的情感。

除了小时候看的童话以外,其他的书籍作品中也鲜有以弘扬富裕为主题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或许嘲讽富人更加符合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或许文学本身是有社会性的,这样的主题影响了群众。

或许文学作品的作者本身也有很多是过于感性的理想主义者。

我至今也不大认同拜金和享乐的价值,是因为我自身觉得它是不够好的,或者其实追求物质和金钱,享乐的同时不能违背一些底线,这是我一直认同的。

小时候那种被朋友误以为是仇富心理的感情,就好像类似于想象自己是罗宾汉,楚留香一样的心情,其实直到现在,贫穷与富有,这之间仍旧有说不清的矛盾冲突,而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一点却是说不清的。

特别想到了关于文学,关于作家。

下午室友在看《萧红》,我也在一旁纠结着看了。

那是一种既不想看,又想看的心情。

我总不喜欢这种拍作家故事的电影,一方面对于作家的私生活进行展示到底好还是不好先另说,另一方面,每次只要将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这类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就会刻意地营造出一种痛彻心扉、伤感无奈却又美丽斑斓的文艺色彩,可我觉得这种色彩是会误导很多人的。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直面苦难》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直面苦难》

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 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 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 来深受读者喜爱。
• 周国平本身就是一个直面苦难之人,而今 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他的哲理散文《直面 苦难》。
直面苦难
周国平
直面苦难
周国平
学习目标:
1、品味周国平凝炼而富有哲理的语 言。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中的“苦 难”。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
否定世俗对英雄的错误期待 ——还“英雄”以真实面目
文本 研读 结合【拓展阅读】,再次朗读《直 面苦难》,加深对作者的苦难观的 理解,我们应从作者身上学习到哪 些精神?
“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 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 —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 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 把自己独独看做例外。 我们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轻松 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 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我们 只是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
……
在我一生中,我从未觉得岁月像最近十年这样倏忽易 逝。我还是我,但生活的场景已经完全改变。和妞妞一起 度过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被无情地推向远方,宛如被 潮汐推到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那海滩绵亘在死寂 的月光下,无人能够到达。我知道,所有的贝壳已经不再 属于我,我不可能把其中的任何枚拾起来握在手里。当我 自己偶尔翻开这本《妞妞》的时候,我仍然会流泪,但泪 水仿佛是在为轮回转世前的另一个我而流了。上帝啊,你 让人老,让人死,你怎么能不让人麻木!人的麻木是怎样 的无奈!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我 们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文本,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拥有, 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失去。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
周国平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其作品涵盖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对待苦难这一主题上,周国平的观点是以积极、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态度去面对。

周国平认为人生的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他指出,苦难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磨砺和考验,也是人类成长和进步的机遇。

在面对苦难时,周国平强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品质。

他认为,虽然苦难难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无论是个人的困境还是社会的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乐观、积极、勇敢地面对并主动去解决。

此外,周国平提倡关怀他人、关注社会,他认为在苦难面前,互助和关爱是人类最重要的力量。

通过共同面对困境,相互支持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渡过苦难,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体而言,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的主旨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品质,并通过关怀他人、关注社会来共同应对和克服困难。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教学目的: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

学习中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

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师:板书课题“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二、解题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逆境”。

三、展示学习目标: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四、阅读《论厄运》1、速读2分钟,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讨论后明确。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直面苦难

直面苦难


当海啸来临时,有人为失去的一切痛心疾首, 但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他们又重拾信心再建家 园。 • 当史铁生经历了在最狂妄的年龄被截去双肢 的彷徨后,仍能拾起生活的勇气,找到适合自己 的文学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所以,有时人在苦难尤其是自然悲剧面前是脆弱 的,战胜不了的,但唯有在软弱中显现的承受与 尊严才是最令人动容的! •
学习目标
• 1、周国平的苦难观是怎样的? • 2、我们如何面对苦难? • 3、语言的哲理和诗话。
释题:什么是苦难?
• 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 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 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重病乃至绝症, 挚爱亲人的死亡等;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 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 事业失败等
能力训练: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
• 我们软弱,我们无助,但我们坚韧、我们 承担!
研讨五:语言特色
• 哲理 诗话 • 原文共有五个部分:面对苦难、苦难的价 值、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决不美化苦 难、人得救靠本能。本文节选自三、四部 分。
• 同学们的分析让我很高兴的看到同学们已经走进 作者博大精神的境界,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心里话,我不希望你们的生活出现苦难,不希 望你们泪流满面,彻夜无眠。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苦难总是不期而至,如影相伴。 卑微而又高大的我们在承受生命之重。远观历史 长河,近看你我身边,有一群风尘仆仆的身影他 们在泥水中跋涉。你们瞧,她就是其中的一位。 (邰丽华实例)拓展运用:模仿这段文字在语言 上的诗性和理性特点,另写一段文字,来展示直 面苦难的精神风采。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直面苦难(1)

直面苦难(1)

桑兰要夺2008年残奥会金牌
桑兰是个不幸的孩子,在别的女孩花枝招展的 年岁里,她却被注定要与冰冷的轮椅终生为伴。但 桑兰是个坚强而爽朗的孩子,那份面对逆境的自信 与乐观,让许许多多的人感动 。 当她那灿烂的笑容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她 告诉记者她正在积极地做着复健。她说她希望 2008 年的时候可以重返赛场,为中国拿回一枚残奥会的 乒乓球金牌! 2008不仅是你、我、他的梦,也是桑兰幼小而坚 强的心灵中最真切的梦!
它是这样一种文字:万簌俱寂时,它是敲击心扉的一声 蝉鸣。喧嚣浮躁时,它是守护心灵的一丝安静。
话题一:
什么是“苦难”?结合自己的认

和体会来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作者对“苦难”的理解:所谓苦 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 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 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重病 乃至绝症,挚爱亲人的死亡等;也包 括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 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
千手观音
千 手 观 音
话题四:,有人慨叹“宁为太平犬,不为离 乱人”,又有人认为“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 看待顺境与逆境呢?请以逆境和顺境哪个 更利于成长?为话题开展辩论活动。
心灵感悟:
由周国平先生的这篇优美的哲理散文,我们认 识到要用一颗平淡、坚韧、勇敢的心直面苦难。 但苦难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生活中,需要我们面 对的不仅仅有苦难;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幸福, 还有快乐,还有成功,还有荣耀…… 面对生活,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也不管现 在正体会着什么和以后将要发生什么,我们都要 学会坚强,宽容和忍耐,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 它。生活会善待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我们好好去 珍惜!
苦难,也是一所大学
——高尔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所以,不论谁想从苦难中获得启迪,该是不愁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材料的。

世态炎凉,好运不过尔尔。

那种一交好运就得意忘形的浅薄者,我很怀疑苦难能否让他变得深刻些。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

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

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望着四周依然欢快的生活着的人们,我对自己说:人类个体之间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

那么,一个人的灾难对于亲近或不亲近的人们的生活几乎不发生任何影响,这就对了。

幸运者对别人的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招灾的不是我!
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
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灾的偏是我?
不幸者需要同伴。

当我们独自受难时,我们会感到不能忍受命运的不公正甚至于不能忍受苦难的命运的本身。

相反,受难者人数的增加仿佛减轻了不公正的程度。

我们对于个别人死于非命总是惋叹良久,对于成批杀人的战争却往往无动于衷。

仔细分析起来,同病相怜的实质未必是不幸者的彼此同情,而更是不幸者各以他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安危,以及幸灾乐祸。

这当然是愚蠢的。

不过,无可告慰的不幸者有权的得到安慰,哪怕是愚蠢的安慰。

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

苦难可以发生动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

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这个限度对幸运同样适用。

素质好的人既能承受大苦难,也能承受大幸运,素质差的人则可能兼毁于两者。

佛的智慧把爱当作痛苦的根源而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

我的智慧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

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

甚至在一场共同承担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会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我无意颂扬苦难。

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

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赛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

——周国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