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数学(文科)试题word文档含答案(全国1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2,3,4}A =,2{|,}B x x n n A ==∈,则A B = ( )(A ){0} (B ){-1,,0} (C ){0,1} (D ){-1,,0,1}(2)212(1)i i +=-( ) (A )112i --(B )112i -+ (C )112i + (D )112i - (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1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0,0)a b >>的离心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14y x =±(B )13y x =± (C )12y x =± (D )y x =±(5)已知命题:p x R ∀∈,23x x <;命题:q x R ∃∈,3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 (C )p q ∧⌝ (D )p q ⌝∧⌝(6)设首项为1,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A )21n n S a =- (B )32n n S a =- (C )43n n S a =- (D )32n n S a =-(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出的S属于(A )[3,4]-(B )[5,2]-(C )[4,3]-(D )[2,5]-(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2:C y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则POF ∆的面积为( )(A )2(B ) (C ) (D )4(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6c =,则b =( )(A )10 (B )9(C )8 (D )5(11)某几何函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 )(A )168π+ (B )88π+(C )1616π+ (D )816π+(12)已知函数22,0,()ln(1),0x x x f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1]-∞ (C) [2,1]- (D) [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2013全国卷1文科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2,3,4},B={x|x=n2,n∈A},则A∩B= ( ) (A){0}(B){-1,,0}(C){0,1} (D){-1,,0,1}(2) = ( )(A)-1 - i(B)-1 + i(C)1 + i(D)1 - i(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A)(B)(C)(D)(4)已知双曲线C: = 1(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 (C)y=±x (D)y=±x (5)已知命题p:,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p∧q (B)¬p∧q (C)p∧¬q (D)¬p∧¬q(6)设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n,则()(A)Sn =2an-1 (B)Sn=3an-2 (C)Sn=4-3an(D)Sn=3-2an(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A)[-3,4](B)[-5,2](C)[-4,3](D)[-2,5](8)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C:y²=4x的焦点,P为C上一点,若丨PF丨=4,则△POF的面积为(A)2 (B)2(C)2(D)4(9)函数f(x)=(1-cosx)sinx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10)已知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3cos²A+cos2A=0,a=7,c=6,则b=(A)10 (B)9 (C)8 (D)5(11)某几何函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A)18+8π(B)8+8π(C)16+16π(D)8+16π(12)已知函数f(x)= 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 (B)(-∞] (C)[-2,1] (D)[-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1及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数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文科数学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6页.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2,3,4}A =,2{|,}B x x n n A ==∈,则A B = ( )A .{1,4}B .{2,3}C .{9,16}D .{1,2} 2.212i(1i)+=-( )A .11i 2--B .11i 2-+C .11i 2+D .11i 2-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164.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离心率为5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14y x =±B .13y x =±C .12y x =±D .y x =± 5.已知命题p :x ∀∈R ,23x x<;命题q :x ∃∈R ,3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 6.设首项为1,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A .21n n S a =-B .32n n S a =-C .43n n S a =-D .32n n S a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 出的s 属于( )A .[3,4]-B .[5,2]-C .[4,3]-D .[2,5]-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242y 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42PF =,则POF △的面积为( )A .2B .22C .23D .4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上的图象大致为( )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20A A +=,7a =,6c =,则b =( )A .10B .9C .8D .5 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12.已知函数22,0()ln(1),0.x x x f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2,1]-D .[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1)t t =+-c a b ,若0=b c ,则t =________.1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3,10,x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15.已知H 是球O 的直径AB 上一点,:1:2AH HB =,AB ⊥平面α,H 为垂足,α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16.设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30S =,55S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21211{}n n a a -+的前n 项和.--------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数学试卷 第4页(共18页)数学试卷 第5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6页(共18页)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分别称为A 药,B 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 药,20位患者服用B 药,这40位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 ).试验的观测结果如下: 服用A 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 2.52.61.22.71.52.93.03.12.32.4服用B 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3.2 1.7 1.9 0.8 0.9 2.4 1.2 2.6 1.3 1.4 1.60.51.80.62.11.12.51.22.70.5(Ⅰ)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 (Ⅱ)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下面茎叶图,从茎叶图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A 药B 药0. 1. 2.3.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CA CB =,1AB AA =,160BAA ∠=. (Ⅰ)证明:1AB AC ⊥; (Ⅱ)若2AB CB ==,16A C =,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e ()4x f x ax b x x =+--,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为44y x =+.(Ⅰ)求a ,b 的值;(Ⅱ)讨论()f x 的单调性,并求()f x 的极大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M :22(1)1x y ++=,圆N :22(1)9x y -+=,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 (Ⅰ)求C 的方程;(Ⅱ)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 .数学试卷 第7页(共18页)数学试卷 第8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9页(共18页)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文科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当0a >时,y ax =与()y f x =恒有公共点,所以排除当0a ≤时,若0x >,则()f x ≥由2,2,y ax y x x =⎧⎨=-⎩得22()0x a x -+=. ∵22()0a ∆=+=,∴2a =-. ∴,0[]2a ∈-;故选D .第Ⅱ卷0=b c ,a 1112⨯⨯=a b 1(0[)]t t =+-=b c a b b ,即1()t t +-a b b 1120t t +-=;∴2t =. 【答案】3【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2013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科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 科 数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3,3,2,1{=A ,},|{2A n n x xB ∈==,则=⋂B A(A )}4,1{ (B )}3,2{ (C ) }16,9{ (D )}2,1{(2)2)1(21i i-+=(A )i 211-- (B )i 211+- (C )i 211+ (D )i 211- (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A )21 (B )31 (C )41 (D )61 (4) 已知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离心率为25,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A )x y 41±= (B )x y 31±= (C )x y 21±= (D )x y ±= (5)已知命题;32,:xxR x p <∈∀命题231,:x x R x q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6)设首项为1,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A )12-=n n a S (B )23-=n n a S (C )n n a S 34-= (D )n n a S 23-=(7)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3,1[-∈t ,则输出的s 属于(A) ]4,3[- (B) ]2,5[- (C) ]3,4[- (D) ]5,2[-(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x y C 24:2=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24||=PF ,则POF ∆的面积为(A) 2 (B) 22 (C) 32 (D) 4 (9)函数x x x f sin )cos 1()(-=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7,02cos cos 232==+a A A 6=c ,则=b(A )10 (B )9(C )8(D )5(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6+8π(B )8+8π (C )16+16π (D )8+16π(12) 已知函数=)(x f ⎩⎨⎧>+≤+-.0),1ln(,0,22x x x x x 若|)(|x f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 (B) ]1,(-∞ (C) ]1,2[-(D) ]0,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3年新课标 I 卷数学试题及答案(文)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科数学)1. 已知集合A ={1,2,3,4},B ={x|x =n 2,n ∈A},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1.A [解析] 集合B ={1,4,9,16},所以A ∩B ={1,4}.2. 1+2i (1-i )2=( )A .-1-12iB .-1+12iC .1+12iD .1-12i2.B [解析] 1+2i (1-i )2=1+2i -2i =-1+12i. 3. 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12 B.13 C.14 D.163.B [解析] 基本事件是(1,2),(1,3),(1,4),(2,3),(2,4),(3,4),共6个,其中两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基本事件是(1,3),(2,4),共2个,根据古典概型公式得所求的概率是26=13.4. 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5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14xB .y =±13xC .y =±12x D .y =±x4.C [解析] 52=c a =1+⎝⎛⎭⎫b a 2,所以b a =12,故所求的双曲线渐近线方程是y =±12x.5. 已知命题p :x ∈,2x <3x ;命题q :x ∈,x 3=1-x 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B .⌝p ∧qC .p ∧⌝qD .⌝p ∧⌝q5.B [解析] 命题p 假、命题q 真,所以⌝p ∧q 为真命题.6. 设首项为1,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 )A .S n =2a n -1B .S n =3a n -2C .S n =4-3a nD .S n =3-2a n6.D [解析] a n =⎝⎛⎭⎫23n -1,S n=1-(23)n 1-23=3(1-23a n)=3-2a n .图1-17. 如图1-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1,3],则输出的s 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7.A [解析] 当-1≤t<1时,输出的s =3t ∈[-3,3);当1≤t ≤3时,输出的s =4t -t 2∈[3,4].故输出的s ∈[-3,4].8. 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 2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4 2,则△POF 的面积为( )A .2B .2 2C .2 3D .48.C [解析] 设P(x 0,y 0),根据抛物线定义得|PF|=x 0+2,所以x 0=3 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 2=24,解得|y|=2 6,所以△POF 的面积等于12·|OF|·|y|=12×2×2 6=23.9. 函数f(x)=(1-cos x)·sin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图1-29.C [解析] 函数f(x)是奇函数,排除选项B.当x ∈[0,π]时f(x)≥0,排除选项A.对函数f(x)求导,得f′(x)=sin xsin x +(1-cos x)cos x =-2cos 2 x +cos x +1=-(cos x -1)(2cos x +1),当0<x<π时,若0<x<2π3,则f′(x)>0,若2π3<x<π,则f′(x)<0,即函数在(0,π)上的极大值点是x =2π3,故只能是选项C 中的图像.10. 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3cos 2 A +cos 2A =0,a =7,c =6,则b =( )A .10B .9C .8D .510.D [解析] 由23cos 2A +cos 2A =0,得25cos 2A =1.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cos A =15.在△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49=b 2+36-12b ×15,即b 2-125b -13=0,解得b =5或-135(舍去).1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图1-3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11.A [解析] 该空间几何体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半圆柱,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边长为2、高为4的正四棱柱.这个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12×π×4×4+2×2×4=16+8π.12.、、 已知函数f(x)=⎩⎪⎨⎪⎧-x 2+2x ,x ≤0,ln (x +1),x >0.若|f(x)|≥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2,1]D .[-2,0]12.D [解析] 函数y =|f(x)|=⎩⎪⎨⎪⎧x 2-2x ,x ≤0,ln (x +1),x>0.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 =|f(x)|,y =ax的图像如图所示,问题等价于直线y =ax 不在函数y =|f(x)|图像的上方,显然a>0时,y =ln (x +1)的图像不可能恒在直线y =ax 的上方,故a ≤0;由于直线y =ax 与曲线y =x 2-2x 均过坐标原点,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y =ax 的极端位置是曲线y =x 2-2x 在点(0,0)处的切线,y ′=2x -2,当x =0时y′=-2.所以-2≤a ≤0.13.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 +(1-t),若·=0,则t =________.13.2 [解析] ·=·[t +(1-t)]=t·+(1-t)2=12t +(1-t)=1-12t =0,即t =2.14.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3,-1≤x -y ≤0,则z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14.3 [解析] 点(x ,y)是平面内平行线x =1,x =3与平行线x -y =-1,x -y =0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区域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2),(1,1),(3,4),(3,3),分别代入得z =0,1,2,3,所以z =2x -y 的最大值为3.15. 已知H 是球O 的直径AB 上一点,AH ∶HB =1∶2,AB ⊥平面α,H 为垂足,α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15.9π2 [解析] 截面为圆,由已知得该圆的半径为1.设球的半径为r ,则AH =23r ,所以OH =13r ,所以(13r)2+12=r 2,r 2=98,所以球的表面积是4πr 2=9π2.16.、、 设当x =θ时,函数f(x)=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16.-2 55 [解析] f(x)=sin x -2cos x =5⎝⎛⎭⎫15sin x -25cos x ,令cos α=15,sin α=25,则f(x)=5sin(x -α).当θ-α=2k π+π2,即θ=2k π+π2+α(上述k 为整数)时,f(x)取得最大值,此时 cos θ=-sin α=-2 55.17.、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3=0,S 5=-5.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1a 2n -1a2n +1的前n 项和. 17.解:(1)设{a n }的公差为d ,则S n =na 1+n (n -1)2d.由已知可得⎩⎪⎨⎪⎧3a 1+3d =0,5a 1+10d =-5, 解得a 1=1,d =-1.故{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2)由(1)知1a 2n -1a 2n +1=1(3-2n )(1-2n )=12⎝⎛⎭⎫12n -3-12n -1,数列⎩⎨⎧⎭⎬⎫1a 2n -1a 2n +1的前n 项和为12⎝⎛⎭⎫1-1-11+11-13+…+12n -3-12n -1=n1-2n . 18.、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分别称为A 药,B 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 药,20位患者服用B 药,这40位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试验的观测结果如下:服用A 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 2.5 2.6 1.2 2.7 1.5 2.9 3.0 3.1 2.3 2.4 服用B 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3.2 1.7 1.9 0.8 0.9 2.4 1.2 2.6 1.3 1.4 1.6 0.5 1.8 0.6 2.1 1.1 2.5 1.2 2.7 0.5(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 (2)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下面茎叶图,从茎叶图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图1-418.解:(1)设A 药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x ,B 药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y. 由观测结果可得x =120(0.6+1.2+1.2+1.5+1.5+1.8+2.2+2.3+2.3+2.4+2.5+2.6+2.7+2.7+2.8+2.9+3.0+3.1+3.2+3.5)=2.3,y =120(0.5+0.5+0.6+0.8+0.9+1.1+1.2+1.2+1.3+1.4+1.6+1.7+1.8+1.9+2.1+2.4+2.5+2.6+2.7+3.2)=1.6.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x>y, 因此可看出A 药的疗效更好. (2)由观测结果可绘制如下茎叶图: A 药 B 药 6 0. 5 5 6 8 9 8 5 5 2 2 1. 1 2 2 3 4 6 7 8 9 9 8 7 7 6 5 4 3 3 2 2. 1 4 5 6 7 5 2 1 0 3. 2从以上茎叶图可以看出,A 药疗效的试验结果有710的叶集中在茎2,3上,而B 药疗效的试验结果有710的叶集中在茎0,1上,由此可看出A 药的疗效更好.19. 如图1-5所示,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AB =AA 1,∠BAA 1=60°.(1)证明:AB⊥A1C;(2)若AB=CB=2,A1C=6,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图1-519.解:(1)取AB的中点O,联结OC,OA1,A1B,因为CA=CB,所以OC⊥AB.由于AB=AA1,∠BAA1=60°,故△AA1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1⊥AB.因为OC∩OA1=O,所以AB⊥平面OA1C.又A1C平面OA1C,故AB⊥A1C.(2)由题设知△ABC与△AA1B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OA1= 3.又A1C=6,则A1C2=OC2+OA21,故OA1⊥OC.因为OC∩AB=O,所以OA1⊥平面ABC,OA1为三棱柱ABC-A1B1C1的高.又△ABC的面积S△ABC=3,故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S△ABC·OA1=3.20.、已知函数f(x)=e x(ax+b)-x2-4x,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 =4x+4.(1)求a,b的值;(2)讨论f(x)的单调性,并求f(x)的极大值.20.解:(1)f′(x)=e x(ax+a+b)-2x-4.由已知得f(0)=4,f′(0)=4,故b=4,a+b=8.从而a=4,b=4.(2)由(1)知,f(x)=4e x (x +1)-x 2-4x. f ′(x)=4e x (x +2)-2x -4=4(x +2)⎝⎛⎭⎫e x -12. 令f′(x)=0,得x =-ln 2或x =-2.从而当x ∈(-∞,-2)∪(-ln 2,+∞)时,f ′(x)>0;当x ∈(-2,-ln 2)时,f ′(x)<0. 故f(x)在(-∞,-2),(-ln 2,+∞)上单调递增,在(-2,-ln 2)上单调递减.当x =-2时,函数f(x)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f(-2)=4(1-e -2). 21.、、 已知圆M :(x +1)2+y 2=1,圆N :(x -1)2+y 2=9,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1)求C 的方程;(2)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21.解:由已知得圆M 的圆心为M(-1,0),半径r 1=1;圆N 的圆心为N(1,0),半径r 2=3.设圆P 的圆心为P(x ,y),半径为R.(1)因为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所以|PM|+|PN|=(R +r 1)+(r 2-R)=r 1+r 2=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x 24+y 23=1(x ≠-2).(2)对于曲线C 上任意一点P(x ,y),由于|PM|-|PN|=2R -2≤2,所以R ≤2,当且仅当圆P 的圆心为(2,0)时,R =2.所以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其方程为(x -2)2+y 2=4.若l 的倾斜角为90°,则l 与y 轴重合,可得|AB|=2 3.若l 的倾斜角不为90°,由r 1≠R 知l 不平行于x 轴,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Q , 则|QP||QM|=R r 1,可求得Q(-4,0),所以可设l :y =k(x +4). 由l 与圆M 相切得|3k|1+k 2=1,解得k =±24.当k =24时,将y =24x +2代入x 24+y 23=1,并整理得7x 2+8x -8=0,解得x 1,2=-4±6 27, 所以|AB|=1+k 2|x 2-x 1|=187.当k =-24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得|AB|=187.综上,|AB|=2 3或|AB|=187.22.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1-6,直线AB 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 ,点C 在圆上,∠ABC 的平分线BE 交圆于点E ,DB 垂直BE 交圆于点D.(1)证明:DB =DC ;(2)设圆的半径为1,BC =3,延长CE 交AB 于点F ,求△BCF 外接圆的半径.图1-622.解:(1)联结DE ,交BC 于点G.由弦切角定理得,∠ABE =∠BCE. 而∠ABE =∠CBE ,故∠CBE =∠BCE ,BE =CE. 又因为DB ⊥BE ,所以DE 为直径,∠DCE =90°, 由勾股定理可得DB =DC.(2)由(1)知,∠CDE =∠BDE ,DB =DC ,故DG 是BC 的中垂线,所以BG =32.设DE 的中点为O ,联结BO ,则∠BOG =60°, 从而∠ABE =∠BCE =∠CBE =30°,所以CF ⊥BF ,故Rt △BCF 外接圆的半径等于32.23.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5cos t ,y =5+5sin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23.解:(1)将⎩⎪⎨⎪⎧x =4+5cos t ,y =5+5sin t 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4)2+(y -5)2=25,即C 1:x 2+y 2-8x -10y +16=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 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由⎩⎪⎨⎪⎧x 2+y 2-8x -10y +16=0,x 2+y 2-2y =0解得⎩⎪⎨⎪⎧x =1,y =1或⎩⎪⎨⎪⎧x =0,y =2.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π4,⎝⎛⎭⎫2,π2.24.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2x -1|+|2x +a|,g(x)=x +3. (1)当a =-2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2)设a >-1,且当x ∈⎣⎡⎭⎫-a 2,12时,f(x)≤g(x),求a 的取值范围. 24.解:(1)当a =-2时,不等式f(x)<g(x)化为|2x -1|+|2x -2|-x -3<0. 设函数y =|2x -1|+|2x -2|-x -3,则y =⎩⎪⎨⎪⎧-5x ,x<12,-x -2,12≤x ≤1,3x -6,x>1.其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当且仅当x ∈(0,2)时,y<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0<x<2}.(2)当x ∈⎣⎡⎭⎫-a 2,12时,f(x)=1+a. 不等式f(x)≤g(x)化为1+a ≤x +3.所以x ≥a -2对x ∈⎣⎡⎭⎫-a 2,12都成立.故-a 2≥a -2,即a ≤43.从而a 的取值范围是⎝⎛⎦⎤-1,43.。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文科)(新课标ⅰ)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已知集合A={1,2,3,4},B={x|x=n2,n∈A},则A∩B=()A、{1,4}B、{2,3}C、{9,16}D、{1,2}2、(5分)=()A、﹣1﹣iB、﹣1+iC、1+iD、1﹣i3、(5分)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A、B、C、D、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xD、y=5、(5分)已知命题p:∀x∈R,2x<3x;命题q:∃x∈R,x3=1﹣x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p∧qB、¬p∧qC、p∧¬qD、¬p∧¬q6、(5分)设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则()A、S n=2a n﹣1B、S n=3a n﹣2C、S n=4﹣3a nD、S n=3﹣2a n7、(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A、[﹣3,4]B、[﹣5,2]C、[﹣4,3]D、[﹣2,5]8、(5分)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P为C上一点,若|PF|=4,则△POF的面积为()A、2B、2C、2D、49、(5分)函数f(x)=(1﹣cosx)sinx在[﹣π,π]的图象大致为()A、B、C、D、10、(5分)已知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3cos2A+cos2A=0,a=7,c=6,则b=()A、10B、9C、8D、511、(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πB、8+8πC、16+16πD、8+16π12、(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0]B、(﹣∞,1]C、[﹣2,1]D、[﹣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14、(5分)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15、(5分)已知H是球O的直径AB上一点,AH:HB=1:2,AB⊥平面α,H为垂足,α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的表面积为、16、(5分)设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3=0,S5=﹣5、(Ⅰ)求{a 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18、(12分)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分别成为A药,B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药,20位患者服用B药,这40位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实验的观测结果如下:服用A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2.5 2.6 1.2 2.7 1.5 2.93.0 3.1 2.3 2.4服用B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3.2 1.7 1.9 0.8 0.9 2.4 1.2 2.6 1.3 1.4 1.6 0.5 1.8 0.6 2.1 1.1 2.5 1.2 2.7 0.5(Ⅰ)分别计算两种药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Ⅱ)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下面茎叶图,从茎叶图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19、(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Ⅰ)证明:AB⊥A1C;(Ⅱ)若AB=CB=2,A1C=,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20、(12分)已知函数f(x)=e x(ax+b)﹣x2﹣4x,曲线y=f(x)在点(0,f(0))处切线方程为y=4x+4、(Ⅰ)求a,b的值;(Ⅱ)讨论f(x)的单调性,并求f(x)的极大值、21、(12分)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C的方程;(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013年高考课标Ⅰ卷(文)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2,3,4}A =、2{|,}B x x n n A ==∈,则A B =( )(A ){0}(B ){-1、,0}(C ){0、1}(D ){-1、,0、1}2、212(1)ii +=-( )(A )112i --(B )112i -+(C )112i +(D )112i - 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164、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 -=(0,0)a b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14y x =±(B )13y x =±(C )12y x =±(D )y x =±5、已知命题:p x R ∀∈、23x x <;命题:q x R ∃∈、3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C )p q ∧⌝ (D )p q ⌝∧⌝6、设首项为1、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 (A )21n n S a =- (B )32n n S a =-(C )43n n S a =- (D )32n n S a =-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出的S 属于 (A )[3,4]- (B )[5,2]- (C )[4,3]- (D )[2,5]-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2:C y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则POF ∆的面积为( )(A )2 (B )(C ) (D )49、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6c =、则b =( ) (A )10(B )9(C )8(D )511、某几何函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12、已知函数22,0,()ln(1),0x x x f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1]-∞ (C) [2,1]- (D) [2,0]-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答案+解析)

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 +答案 +解析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第Ⅰ 卷答题卡和第Ⅱ 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参考公式:样本数据x1 , x2 ,x n的标准差( x1x) 2(x2x) 2( x n x)2s n其中 x 为样本平均数球的面积公式S 4 R2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第Ⅰ卷只有选择题一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复数12i(i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1 iA .31C.3 D .1 B.222. 已知R是实数集,M x 21 , N y y x 1 1 ,则N C R M xA.(1,2)B.0,2 C.D.1,23.现有 10 个数,其平均数是 4 ,且这 10 个数的平方和是 200 ,那么这个数组的标准差是A.1B.2C.3D.44.设 S n为等比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8a2a50,则S4 S2A.5B.8C.8D. 155.已知函数 f ( x)sin(2x) ,若存在a(0,) ,使得 f (x a) f (x a) 恒成立,则 a6的值是A .B .3C .4 D .626. 已知 m 、 n 表示直线, , ,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1) m,n , nm, 则( 2) , m,n,则 nm( 3) m , m , 则 ∥( 4) m, n, mn,则A .( 1)、(2)B .(3)、( 4)C .(2)、( 3)D .(2)、( 4)7. 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 A, B, C ,若 OA 3OB2OC,则| AB |等于|BC |A . 1B . 2C . 3D . 48. 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成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的正弦值为3,则这个三2角形的周长是A . 18B . 21C . 24D . 159. 函数 f ( x)lg x1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xA . 0,1B . 1,10C . 10,100D . (100, )10. 过直线 yx 上一点 P 引圆 x 2y 26x 7 0 的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23210 D . 2A .B .2C .2211. 已知函数 f ( x)x 2 ax 2b . 若 a,b 都是区间 0,4 内的数,则使 f (1)0 成立的概率是3B .13 5A .4C .D .48812. 已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 y 2 1 ,F 为其右焦点, A 1 , A 2 是实轴的两端点, 设 P 为9 16双曲线上不同于A 1 , A 2 的任意一点, 直线 A 1 P, A 2 P 与直线 xa 分别交于两点 M , N , 若FM FN0 , 则 a 的值为16B .925 16A .5C .D .99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 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要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2.不在指定答题位置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第Ⅱ 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开始13.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a2, i 1 否14. 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下图所示,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i 10是1a1输出 aa111第14 题图i i1结束第13题图15. 地震的震级 R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 E 的关系为R 2(lg E 11.4).2011 年 3 月 11日,日3本东海岸发生了9.0 级特大地震, 2008 年中国汶川的地震级别为8.0 级,那么 2011年地震的能量是 2008年地震能量的倍.16.给出下列命题:①已知都是正数,且a1a,则a b;1bb②已知 f ( x) 是 f ( x) 的导函数,若x R , f (x) 0 ,则 f (1) f (2)一定成立;③命题“x R ,使得x2 2 x 1 0 ”的否定是真命题;④“ x1, 且 y 1 ”是“ x y 2 ”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向量 a(1, cos x ) 与 b ( 3 sin x cos x, y) 共线,且有函数 yf ( x) .2 2 2(Ⅰ)若 f ( x) 1,求 cos(22x) 的值;3(Ⅱ)在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且满足 2a cosC c 2b ,求函数f ( B)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 n 项和为n ,公差d 0,且3 5 1413 成等比数列.SS S50, a , a , a(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设b n 是首项为 1,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 的前 n 项和 T n .a n19.(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四棱锥A BCDE ,其中AB BC AC,2,CD面ABC ,BE 1CD BE∥CD,F 为 AD的中点.D(Ⅰ)求证:EF ∥面 ABC ;(Ⅱ)求证:面ADE面ACD ;F( III)求四棱锥 A BCDE 的体积.EC AB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某种产品表面进行腐蚀性检验,得到腐蚀深度y 与腐蚀时间x之间对应的一组数据:时间 x (秒)51015203040深度 y (微米)61010131617现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 6 组数据中选取 2 组,用剩下的 4 组数据求线性回归方程,再对被选取的 2 组数据进行检验.(Ⅰ)求选取的 2 组数据恰好不相邻的概率;(Ⅱ)若选取的是第 2 组和第 5 组数据,根据其它 4 组数据,求得y 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 y?4 x 139,规定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1326差均不超过 2 微米,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可靠的,判断该线性回归方程是否可靠.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ax b1, f ( 1)) 的切线方程为x y 3 0 .f (x)2在点 (x1(Ⅰ)求函数 f ( x) 的解析式;(Ⅱ)设 g ( x) ln x ,求证: g (x) f ( x) 在 x [1, ) 上恒成立.22. (本小题满分14 分)实轴长为 4 3 的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其焦点F1,, F2在x轴上.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O ,对称轴为 y 轴,两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 A ,且AF1AF2,△ AF1 F2的面积为3.(Ⅰ)求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 A 作直线 l 分别与抛物线和椭圆交于B,C ,若 AC 2 AB ,求直线l的斜率k.yAF1 B o F2xC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BDBADBBDBC C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313. 214.1915. 10216. ①③3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 12 分)解:(Ⅰ)∵ a 与 b 共线1cos x∴xy 23 sin x cos2 2y3 sin x cosxcos 2x3sin x1(1 cos x) sin( x) 1 ⋯⋯⋯⋯ 3 分22 2226 2∴ f ( x)sin( x ) 1 1 ,即 sin(x) 1 ⋯⋯⋯⋯⋯⋯⋯⋯⋯⋯⋯⋯⋯⋯⋯⋯ 4 分62 2 cos(26 12x) cos2( x) 2cos 2 ( x) 1 2sin 2 ( x ) 1 33 3 62⋯⋯⋯⋯⋯⋯⋯⋯⋯⋯⋯⋯⋯⋯⋯⋯6 分(Ⅱ)已知2a cosC c2b由正弦定理得:2sin A cosC sin C2sin B 2 sin( A C )2sin A cosC sin C2sin A cosC2 cos Asin C∴ cosA1 ,∴在ABC 中 ∠ A231f (B)sin(B)26 25 ∵∠ A∴ 0 B ,B3 3 666∴1sin(B) 1, 1 f ( B) 32623∴函数f (B) 的取值范围为 (1, ]⋯⋯⋯⋯⋯⋯⋯⋯⋯⋯⋯⋯⋯⋯⋯⋯⋯⋯⋯⋯⋯⋯⋯⋯⋯⋯⋯⋯⋯⋯⋯⋯⋯⋯⋯⋯⋯⋯⋯⋯⋯⋯⋯⋯⋯⋯⋯⋯8 分10 分12 分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 +答案 +解析 )18.(本小题满分12 分)解:(Ⅰ)依题意得3a132d5a1455022d⋯⋯⋯⋯⋯⋯⋯⋯⋯⋯⋯⋯⋯⋯⋯⋯2 分( a13d ) 2a1 ( a112d )解得 a13,⋯⋯⋯⋯⋯⋯⋯⋯⋯⋯⋯⋯⋯⋯⋯⋯ 4 分d2a n a1,即2n 1. 6 分⋯⋯⋯⋯⋯⋯⋯⋯⋯⋯⋯( Ⅱ) bn3n1, bn a n3n1(2n 1) 3n 1⋯⋯⋯⋯⋯⋯⋯⋯⋯⋯⋯⋯⋯⋯⋯⋯7 分a nT n353732(2n 1) 3n 13T n 3 3 5327 33(2n 1) 3n 1(2n 1) 3n⋯⋯⋯⋯⋯⋯⋯⋯9分2T n 3 2 3 2 32 2 3n 1(2n1)3n32 3(13n 1 )( 2n 1)3n132n 3n∴ T n n 3n⋯⋯⋯⋯⋯⋯⋯⋯⋯⋯⋯⋯⋯⋯⋯⋯ 12 分19.(本小题满分12 分)解:(Ⅰ)取AC 中点 G,连结 FG、 BG,∵F,G分别是 AD,AC的中点D1∴FG∥ CD,且 FG= DC=1 .2∵ BE∥ CD ∴ FG 与 BE 平行且相等F∴ EF∥ BG.⋯⋯⋯⋯⋯⋯⋯⋯⋯⋯⋯ 2 分EEF 面 ABC, BG面 ABC GC ∴ EF ∥面 ABC A⋯⋯⋯⋯⋯⋯⋯⋯⋯⋯⋯ 4 分(Ⅱ)∵△ ABC 为等边三角形∴ BG⊥ AC B 又∵ DC⊥面 ABC,BG面 ABC∴ DC⊥ BG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 +答案 +解析 )∴ BG 垂直于面 ADC 的两条相交直线AC,DC,∴ BG⊥面 ADC.⋯⋯⋯⋯⋯⋯⋯⋯⋯⋯⋯⋯⋯⋯⋯⋯ 6 分∵EF∥ BG∴EF⊥面 ADC∵ EF面 ADE,∴面 ADE⊥面 ADC .⋯⋯⋯⋯⋯⋯⋯⋯⋯⋯⋯⋯⋯⋯⋯⋯ 8 分(Ⅲ)连结 EC,该四棱锥分为两个三棱锥E-ABC和 E- ADC .V A BCDE V E ABC V E ACD131113333.⋯⋯⋯⋯⋯⋯⋯⋯⋯ 12 分34321264另法:取 BC 的中点为 O ,连结AO ,则 AO BC ,又 CD平面ABC ,∴CD AO, BC CD C , ∴AO平面,∴AO为V A BCDE的高,BCDEAO 3, S BCDE(12)1 3 ,V A BCDE1333.222322420.(本小题满分12 分)解:(Ⅰ)设 6 组数据的编号分别为1,2,3,4,5,6.设抽到不相邻的两组数据为事件A,从 6组数据中选取 2 组数据共有15 种情况:( 1,2 )( 1,3 )(1,4 )( 1,5 )( 1,6 )( 2,3 )( 2,4 )( 2,5 )( 2,6 )( 3,4 )( 3,5 )( 3,6 )( 4,5)( 4,6)( 5,6),其中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0种.⋯⋯⋯⋯⋯⋯⋯⋯⋯⋯⋯⋯⋯⋯⋯⋯ 3 分所以P( A)102.所以选取的 2 组数据恰好不相邻的概率是2.⋯⋯⋯⋯⋯⋯⋯⋯⋯ 6 分1533( Ⅱ )当 x10时, ?413921921910 |2;⋯⋯⋯⋯⋯⋯⋯⋯⋯⋯⋯⋯⋯⋯9 分26261326当x30时, ?413937937916 |2;2626132612 分所以,该研究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可靠的.⋯⋯⋯⋯⋯⋯⋯⋯⋯⋯⋯⋯⋯⋯⋯⋯21.(本小题满分12 分)解:(Ⅰ)将 x 1 代入切线方程得y2∴ f ( 1)b a2 ,化简得 b a 4 .⋯⋯⋯⋯⋯⋯⋯⋯⋯⋯⋯⋯⋯⋯⋯⋯ 2 分11f ( x)a( x21)(ax b) 2 x(1x 2 ) 2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 +答案 +解析 )f ( 1)2a2(b a)2b b1 .442解得: a2, b2∴ f ( x)2x2x 2.12x2(Ⅱ)由已知得ln x在 [1,) 上恒成立x21化简得 ( x21) ln x2x2即 x2 ln x ln x 2 x20在 [1,) 上恒成立.设 h(x)x 2 ln x ln x 2x 2 ,⋯⋯⋯⋯⋯⋯⋯⋯⋯⋯⋯⋯⋯⋯⋯⋯⋯⋯⋯⋯⋯⋯⋯⋯⋯⋯⋯⋯⋯⋯⋯⋯⋯⋯⋯⋯⋯⋯⋯⋯⋯⋯⋯⋯⋯⋯⋯⋯4分6分8分h (x)2xln x x 12x1∵ x 1∴ 2x ln x0,2,即 h ( x) 0 .10 分x⋯⋯⋯⋯⋯⋯⋯⋯⋯⋯⋯⋯⋯⋯⋯⋯x∴ h(x) 在 [1,) 上单调递增, h( x)h(1) 0∴ g(x) f (x) 在 x[1,) 上恒成立.⋯⋯⋯⋯⋯⋯⋯⋯⋯⋯⋯⋯⋯⋯⋯⋯12 分22.(本小题满分 14分)解( 1)设椭圆方程为x2y21 (a b 0) , AF1 m, AF2 n a2b2m 2n24c2由题意知m n 4 3⋯⋯⋯⋯⋯⋯⋯⋯⋯⋯⋯⋯⋯⋯⋯⋯ 2 分mn 6解得 c 29 ,∴ b 212 9 3 .∴椭圆的方程为x 2y2⋯⋯⋯⋯⋯⋯⋯⋯⋯⋯⋯⋯⋯⋯⋯⋯ 4 分1213∵ y A c3,∴ y A1,代入椭圆的方程得x A 2 2 ,将点 A 坐标代入得抛物线方程为x 28 y .⋯⋯⋯⋯⋯⋯⋯⋯⋯⋯⋯⋯⋯⋯⋯⋯ 6 分( 2)设直线l的方程为y 1 k ( x 2 2 ) , B(x1, y1 ), C (x2 , y2 )---2013 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 +答案 +解析 )由 AC 2AB得 x22 22( x 2 2),1化简得 2x1x222⋯⋯⋯⋯⋯⋯⋯⋯⋯⋯⋯⋯⋯⋯⋯⋯8 分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y1k( x 2 2),x 28 y得 x28kx162k80∴ x1 2 28k ①⋯⋯⋯⋯⋯⋯⋯⋯⋯⋯⋯⋯⋯⋯⋯⋯10 分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y1k( x2 2 )x 24y 212得2)2(8 1622)32216 28 0k x k x k kk∴ x2 2 2162k 28k②⋯⋯⋯⋯⋯⋯⋯⋯⋯⋯⋯⋯⋯⋯⋯⋯12 分14k2∴ 2x1x22(8k2 2 )162k 28k2 2 2 214k 2整理得: (16k42)(112k)0 4k 2∴ k2,所以直线 l的斜率为2.⋯⋯⋯⋯⋯⋯⋯⋯⋯⋯⋯⋯⋯⋯⋯⋯ 14 分44-1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 | f ( x)| ≥ ax,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 .
A. ( -∞, 0] B . ( -∞, 1]
C. [ -2,1] D
. [ - 2,0]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3.(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3)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 a,b 的夹角为 60°, c= t a+ (1 - t ) b. 若 b·c =0,则 t = ______.
(2) 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下面茎叶图,从茎叶图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
19.(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 如图,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CA= CB, AB= AA1 ,∠ BAA1= 60° . (1) 证明: AB⊥ A1C;
(2) 若 AB= CB=2, A1C= 6 ,求三棱柱 ABC-A1B1C1 的体积.
2013 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 课标全国Ⅰ, 文 1) 已知集合 A= {1,2,3,4} ,B= { x| x= n2,n∈ A} ,则 A∩ B=(
).
A. {1,4} B . {2,3} C . {9,16} D . {1,2}
20.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 已知函数 f ( x) =ex ( ax+ b) - x2- 4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 p∧q B . p∧ q C . p∧ q D . p∧ q
6.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6) 设首项为 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 an} 的前 n 项和 3
为 Sn,则 (
).
A. Sn= 2an- 1 B . Sn= 3an- 2 C . Sn= 4- 3an D . Sn=3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等差数列 { an} 的前 n 项和 Sn
满足 S3= 0, S5=- 5. (1) 求 { an} 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
1
的前 n 项和.
a2n 1a2 n 1
18.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 ( 分别称
1 D .6
4.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4) 已知双曲线
C:
x2 a2
则 C的渐近线方程为 ( ) .
y2 b2 =1 ( a> 0,b> 0) 的离心率为
5, 2
1x A. y= 4
1x
1x
B . y= 3 C .y= 2
D . y=± x
5.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5) 已知命题 p: ? x∈ R, 2x< 3x;命题 q: ? x∈ R, x3= 1- x2,
- 2an
7.(2013 课标全国Ⅰ,文 7)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t ∈[ - 1,3] ,则
输出的 s 属于 ( ) .
A. [ -3,4]
B
. [ - 5,2]
C. [ -4,3]
D
. [ - 2,5]
1
8.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8) O为坐标原点, F 为抛物线 C: y2= 4 2x 的焦点, P 为 C 上
一点,若 | PF| = 4 2 ,则△ POF的面积为 ( ) .
A. 2 B . 2 2 C . 2 3 D . 4
9.(2013 课标全国Ⅰ, 文 9) 函数 f ( x) = (1 -cos x)sin x 在 [ - π,π ] 的图像大致为 (
).
10.(2013 课标全国Ⅰ, 文 10) 已知锐角△ ABC的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 23cos 2A
+ cos 2 A= 0, a= 7, c= 6,则 b=(
).
A. 10 B .9 C . 8 D . 5
11.(2013 课标全国Ⅰ, 文 1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
A. 16+ 8π B. 8+8π C. 16+ 16π D. 8+16π
x2 2x, x 0, 12.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2) 已知函数 f ( x) =
2.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2) 1 2i = (
).
1 i21Βιβλιοθήκη 1iA.2
1
1
1+ i
1+ i
B.
2 C. 2
1 1i D .2
3.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3) 从 1,2,3,4 中任取 2 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 2 个数之差的绝
对值为 2 的概率是 (
).
1 A. 2
1 B .3
1 C .4
1 x 3,
14.(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4) 设 x,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 2x-y 的最大
1 x y 0,
值为 ______. 15.(2013 课标全国Ⅰ, 文 15) 已知 H是球 O的直径 AB上一点, AH∶ HB= 1∶ 2,AB⊥平面
2
α , H为垂足, α 截球 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π,则球 O的表面积为 ______. 16. (2013 课标全国Ⅰ,文 16) 设当 x= θ时,函数 f ( x) = 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 则 cos θ = ______.
2.9 3.0 3.1 2.3 2.4
服用 B药的 20 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3.2 1.7 1.9 0.8 0.9 2.4 1.2 2.6 1.3 1.4 1.6 0.5 1.8 0.6 2.1
1.1 2.5 1.2 2.7 0.5
(1)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
为 A 药, B 药 ) 的疗效,随机地选取 20 位患者服用 A 药, 20 位患者服用 B 药,这 40 位患
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 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 单位: h) .试验的观测结果如下:
服用 A药的 20 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 2.5 2.6 1.2 2.7 1.5